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3677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课文默写 诗句以及 相应的篇名或作者。 学而不思则罔, _。 (论语八则) 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黄河远上白云间, _。(王之涣 _) 竹外桃花三两枝, _。 _惠崇 二首) 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红军不怕远征难, _。 (毛泽东七律 长征) 李商隐无题诗中的“ _, _”,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最为精彩感人。 解析: 本题考查 名句名篇 的背诵、默写,不出现错别字 。 答案: 思而不学则殆 天街小雨润如酥 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山重水复疑无路 万水千山只等

2、闲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2.根据拼音写汉字。 xun( ) 丽 chu( ) 怅 言简意 ( ) gi 解析: 本题考查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的能力。 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 。 答案: 绚 惆 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 揠苗助长 的做法不可取。 B.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 鲜为人知 。 C.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 大 ,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妹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 记忆犹新 。 D.朱主任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 不

3、耻下问 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解析: 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 如 自己的人请教,不符合 D 项 的语境。 答案: D 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 崩 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 秋 也。然侍卫之臣不 懈 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 报 之于陛下也。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 崩 殂 崩:古代称皇帝死 B.此诚危急存亡之 秋 也 秋:秋天 C.然侍卫之臣不 懈 于内 懈:松懈 D.欲 报 之于陛下也 报:报答 解析: B 项 “秋”指的是“关头、时候”。 答案: B 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4、汤姆 索亚历险记“铁钳甲虫戏弄小狗”的故事中,汤姆觉得去教堂做礼拜若能碰到点新鲜事儿还是挺有趣的。 B.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 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受阻于火焰山,土地交代了此山的来历,说是当年大圣“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D.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解析: D 项, “途中大闹野猪林” 的 是鲁智深 , 不是林冲。 答案: D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当

5、下宋江看视 A,虽然不死,已成废人。 A 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 A 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 选文中 A 是水浒传中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该人物哪些思想性格? 解析: 本题 考查 文学名著 人物 的 分析。 结合题中所给的材料 回答。 答案: 武松不爱钱财、不恋权贵、看破红尘。 二、阅读与赏析 (一)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确山知县。政务惠民,积粟二千石以备荒,垦荒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进三十余顷以赋民。 布政使刘浑成弟烂成,

6、助妾杀妻,治如律。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 治 之。汝宁知府丘度虑幼学得祸。言 于 抚按,调中牟。秋成时,飞蝗蔽天。幼学率民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县故土城,卑且圮。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幼学疏为河者五十七,为渠者百三十九,俱引入小清河,民大获利。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越五年,政绩茂著。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蹦迪,掌道御史拟 斥之,其子争日:“儿自中州来,咸 言中牟治行无双,今予殿,何也?”乃已。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行郡中。 幼学执敏置诸狱。 淫雨连月,禾尽死。 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

7、,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御史以 闻 。诏加接察副使,仍视郡事。 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母卒,不复出。天启三年,起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明年 卒 ,年八十四矣。中牟、湖州并祠祀之。 (有删改) 【注】抚按:官职名。 7.下列句中的“于”与“言于抚按”中的“于”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 于 藏书之家 B.苛政猛 于 虎也 C.天将降大任 于 是人也 D.达 于 汉阴 解析: 例句中 “于” 是“向”的意思。 A 项, “向” ; B 项, “比” ; C 项 “给” ; D 项 “到” 。 答案: A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8、陈幼学担任确山知县时,致力于施惠百姓,积粟米二千石以备荒年,垦荒田八百多顷。 B.陈幼学任职中牟期间,率领百姓捕捉蝗虫,捉到一千三百多石,中牟最终没有出现蝗灾。 C.陈幼学不结交权贵,尽管他的儿子为他争辩,最终还是被权贵上报给朝廷。 D.陈幼学勤政爱民、秉公执法、孝顺母亲,去世后,中牟、湖州两地百姓为他立祠祭祀。 解析: C 项中是“御史”的儿子 ,不是他的儿子 ;最终不是被权贵上报朝廷,而是未被御史斥退。 答案: C 9.解释下列 各 句中加点的词。 立捕 治 之: _ 咸 言中牟治行无双: _ 御史以 闻 : _ 明年 卒 : _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句子,再理解

9、字词,注意特殊用法。 答案: 惩治,治罪 皆,都 使 听到 死 10.翻译下列句子。 幼学执敏置诸狱。 幼学大举荒政,活饥民三十四万有奇。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翻译的时候,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 答案: 幼学逮捕施敏,把他安置在监狱中。 幼学 大力推行治理荒灾的政令,救活饥民三十四万多。 (二) 阅读 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1.请对“睡

10、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微寒”一词,所以应从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 入 手。 答案: 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1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解析: 本题 考查对诗人情感 的理解和 分析。 答案: 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 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三) 黑白双风暴 回顾历史,一个现象显而易见:文明越发达,衰亡越彻底。在人类大规模无节制的开发下,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文明被迫沦落他乡。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高明”了,终于短时间

11、即酿成了大规模的自然灾害。 19 世纪,美国鼓励向半干旱的西部大草原移民开荒,认为这是既能发展西部又能解决饭碗的聪明之举。 1860-1890 年, 90 万平方公里处女地被开垦。孰料过度垦牧造成大面积沙化, 20 世纪 30 年代,沙尘暴渐成气候, 1932 年爆发 14 次, 1933 年达 38 次, 1934 年春季终于发展成灾害性的沙尘暴,扫荡了中 西部大平原,使全国小麦减产 1/3。 1935 年,震惊世界的黑风暴降临了,裹挟着大量新耕地表层黑土的西风“长成”了东西长 2400 公里、南北宽 1440 公里、高约 3 公里的“黑龙”, 3 天中横扫了美国 2 3 的地区,把 3 亿

12、吨肥沃的地表土送进了大西洋。黑风暴所经之处,农田水井道路被毁,小溪河流干涸, 16 万农民逃离西部地区。当年美国农业损失惨重,粮食减产一半以上。 可是,前苏联并没有接受美国的教训。从 1954 年开始,为“让荒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在哈萨克、乌拉尔等地的半干旱草原, 10 年之内开垦了约 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一度使前 苏联粮食年产量增加了 2/3。但植被和表土结构被破坏的结果是: 1960 年 3 月和 4 月两次出现了大面积黑风暴,仅哈萨克新垦区农田就被毁了 20 万平方公里,新垦区农耕系统几乎瘫痪,连邻国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斯拉夫也都尘雾迷漫。 比黑风暴波及更广、持续更长且已覆水难收的是同

13、时发生并绵延至今的白风暴。前苏联在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中修建的卡拉库姆运河,每年可从亚洲第三大湖成海的主要水源 阿姆河调水灌溉 10 万平方公里的农田和草场。这种“ 创造性地再造自然 ”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阿姆河水被截走,使得阿姆河下游的咸海水位 急剧下降, 30 年间湖岸线后退 10 至 20 公里,成海湖底盐碱裸露,周围地区沙化严重,“白风暴”(含盐尘的风暴)接踵而至,不仅使咸海附近的环境荒漠化, 白风暴还永久性地毁灭了 60%的新垦区 ,使其成为生命的禁区,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13.阅读第段,请简要概括美国黑风暴具有哪些特点?(每点不超过 6 个字) 解析: 本题 考查说

14、明 文的说明 对象特点的理解和概括。 要 逐句进行概括。 答案: 爆发次数多(爆发频繁)、涉及范围广、破坏力强(危害大)。 14.通读全文,请简要说明第段中“创造性地再造自然”的含义。 解析: 本题 考查对 说明文 中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结合文章内容 回答。 答案: 指人为地、大规模地过度改变自己生态环境的行 为,含有否定意味。 15.第段画线句中“永久性”一词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 考查对说明文语言 特点 的 分析。“永久性”是一个时间限定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答案: “永久性”表示永远长久,该句表明了被白风暴毁灭的新垦区成为生命的禁区,突出了白风暴危害的严重性,体现了

1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 捞月亮的母亲 石 兵 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 窸窸窣窣 的声音。 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

16、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 有的泼辣。 “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17、 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 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我 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我顿时恍

18、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 已 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在家里,女人熟练

19、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 已 听得 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21)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 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

20、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 (有删改) 16.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三件事 。 _ _ “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 _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注意要以“我”的角度出发。 答案: “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遇到母子俩;“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捞月亮;“我”深受触动,回城后接母子俩医治眼 患。 17.请简要说说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

21、文中语句表达作用的理解和 分析 。 可以 从结构上和内容上 来分析 。 答案: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点明了“我”当时的心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为下文写“我”遇见母子俩捞月亮(母亲无钱为儿子医治眼病)的情节作铺垫(伏笔);与结尾“捞起迷途之心”的内容相呼应(与文末“我”的转变形成对比)。 18.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语句的描写手法, “提 、 牵 、 踏 、 摸” 是 一系列动词,属于动作描写;“瘦弱的母亲”属于外貌描写;“用力地”“弓着腰”吃力地”属于神态描写。 对人物的详细描写主要作用就为了塑造人物性格。 答案:

22、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母 亲的辛劳、坚强及对儿子的疼爱。 19.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 解析: 本题 考查 文章内 容的理解和 分析。可以从上文内容概括出答案。 答案: 母亲不惜自己的命也要为儿子治好病的那番话震撼了“我”;母亲辛勤劳动,拼命攒钱为儿子治眼病的行为打动了“我”;母亲的善良、真诚、淳朴及对“我”的热情招待感动了“我”;母亲为儿子捞月亮的举动唤醒了“我”,让“我”懂得要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20.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 解析: 本题考查 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 结合文中的故事情节和 本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来分析 。 答案: “捞月亮”既指母亲给儿子捞起映在水中的月亮,给了儿子生活的希望与期待;也指母亲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眼病,表达了母亲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望;还指母亲的言行捞起了“我”的迷途之心,拯救了“我”的灵魂。 三、表达与交流 21.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 _是人生必修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 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解析: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横线上填写的信息要是自己熟悉的,有话可说的材料。 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