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十六)-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1368068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十六)-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十六)-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十六)-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十六)-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十六)-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升本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十六)-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33.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显著特点是_(分数:1.00)A.阶级性B.实践性C.革命性D.科学性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_(分数:1.00)A.全局与局部的关系B.部分与整体的关系C.系统与要素的关系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分数:1.00)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4.肯定思维与存在具有统一性是_(分数:1.00)A.形而上学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唯

2、心主义观点D.可知论观点5.辩证法所回答的问题是_(分数:1.00)A.世界的本原问题B.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C.世界的状况问题D.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6.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其实质是_(分数:1.00)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7.世界的统一性在于_(分数:1.00)A.它的物质性B.它的运动性C.它的存在性D.它的多样性8.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_(分数:1.00)A.不存在静止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运动就是物质D.除了运动,物质不具有任何别的属性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_(分数:1.00)A.它的具体性B.客观性C.客观实在性D.变化、运动性10.

3、“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_(分数:1.00)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1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以_(分数:1.00)A.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B.事物的共同性为前提的C.事物之间相互转化为前提的D.事物的发展为前提的12.系统论的最基本的原则是_(分数:1.00)A.区别性B.整体性C.合理性D.联系性1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_(分数:1.00)A.运动变化的科学B.事物矛盾的科学C.联系和发展的科学D.否定之否定的科学14.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_(分数:1.00)A.因果的必然性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

4、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1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_(分数:1.00)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观点的对立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观点的对立16.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_(分数:1.00)A.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C.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D.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17.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_(分数:1.00)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特殊性18.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_(分数:1.00)A.是所有唯物主

5、义的观点B.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是不可知论的观点1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_(分数:1.00)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B.只要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20.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_(分数:1.00)A.主观性原则B.主体决定客体的原则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D.客体依赖主体的原则21.实践是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_(分数:1.00)A.普遍性B.客观实在性C.直接现实性D.社会历史性2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分数:1.00)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C.主观和客观的

6、关系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23.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_(分数:1.00)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_(分数:1.00)A.劳动发展史B.阶级斗争史C.思想发展史D.国家发展史25.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_(分数:1.00)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C.天才人物的出现D.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26.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_(分数:1.00)A.杰出人物B.人性C.人类之爱D.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27.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分数:1.00)

7、A.生产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者技能的高低D.产品的质量28.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_(分数:1.00)A.产品的分配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2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分数:1.00)A.人与自然的矛盾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30.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因为_(分数:1.00)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B.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则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C.生产力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因素,生产关系

8、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因素D.生产力是具有能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消极被动的因素3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_(分数:1.00)A.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B.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3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_(分数:1.00)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生产力具有自我增殖能力的原理D.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3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_(分数:1.00

9、)A.根本动力B.唯一动力C.最终动力D.直接动力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34.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性。 (分数:2.00)_3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分数:2.00)_36.“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分数:2.00)_37.多数人承认的认识就是真理。 (分数:2.00)_38.经济发达的国家在社会意识各个方面也必然处于先进地位。 (分数:2.00)_39.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有效地保护经济基础,就一定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25.00)40.简述马克思主

10、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分数:4.00)_41.为什么说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分数:4.00)_42.简述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分数:4.00)_43.简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分数:4.00)_4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分数:4.00)_45.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分数:5.00)_四、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30.00)46.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分数:5.00)_47.试述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分数:5.00)_48.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

11、其意义。 (分数:5.00)_49.试述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同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 (分数:5.00)_50.试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并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分数:5.00)_51.试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并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分数:5.00)_专升本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十六)-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33.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显著特点是_(分数:1.00)A.阶级性B.

12、实践性 C.革命性D.科学性解析: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_(分数:1.00)A.全局与局部的关系B.部分与整体的关系C.系统与要素的关系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解析: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分数:1.00)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解析:4.肯定思维与存在具有统一性是_(分数:1.00)A.形而上学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可知论观点 解析:5.辩证法所回答的问题是_(分数:1.00)A.世界的本原问题B.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C.世界的状况问题 D.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解析:6.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和人文

13、主义其实质是_(分数:1.00)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解析:7.世界的统一性在于_(分数:1.00)A.它的物质性 B.它的运动性C.它的存在性D.它的多样性解析:8.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_(分数:1.00)A.不存在静止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就是物质D.除了运动,物质不具有任何别的属性解析: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_(分数:1.00)A.它的具体性B.客观性C.客观实在性 D.变化、运动性解析:10.“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_(分数:1.00)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

14、空观解析:1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以_(分数:1.00)A.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 B.事物的共同性为前提的C.事物之间相互转化为前提的D.事物的发展为前提的解析:12.系统论的最基本的原则是_(分数:1.00)A.区别性B.整体性 C.合理性D.联系性解析:1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_(分数:1.00)A.运动变化的科学B.事物矛盾的科学C.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D.否定之否定的科学解析:14.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是_(分数:1.00)A.因果的必然性B.对立统一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解析:15.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_(分数:1.00)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

15、点的对立B.发展的观点与不变观点的对立C.全面的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D.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根本动力观点的对立 解析:16.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_(分数:1.00)A.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C.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D.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解析:17.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_(分数:1.00)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特殊性 解析:18.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_(分数:1.00)A.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B.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是不可知论的观点解

16、析:1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_(分数:1.00)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B.只要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解析:20.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_(分数:1.00)A.主观性原则B.主体决定客体的原则C.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D.客体依赖主体的原则解析:21.实践是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_(分数:1.00)A.普遍性B.客观实在性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解析:2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_(分数:1.00)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D.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解析:23.划分唯物史观

17、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_(分数:1.00)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D.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解析:24.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_(分数:1.00)A.劳动发展史 B.阶级斗争史C.思想发展史D.国家发展史解析:25.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_(分数:1.00)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C.天才人物的出现D.地理环境和人口条件解析:26.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_(分数:1.00)A.杰出人物B.人性C.人类之爱D.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解析:27.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_(分数:1.00)A.生产工具

18、 B.劳动对象C.劳动者技能的高低D.产品的质量解析:28.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_(分数:1.00)A.产品的分配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解析:29.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分数:1.00)A.人与自然的矛盾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解析:30.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因为_(分数:1.00)A.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B.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则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C.生产力是本原的、第一性的

19、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因素D.生产力是具有能动性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消极被动的因素解析:3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_(分数:1.00)A.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B.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解析:3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_(分数:1.00)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生产力具有自我增殖能力的原理D.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解析:33.阶级斗

20、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_(分数:1.00)A.根本动力B.唯一动力C.最终动力D.直接动力 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6,分数:12.00)34.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性。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服务,它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具有强大生命力,所以,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特性。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实践性这一特点外,还具有阶级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所以,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3

21、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这句话是马克思对观念的产生和本质所做的科学论断。这里讲的观念也就是意识,它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这就同唯心主义区别开来。同时,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像照镜子那样,而是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的输入、加工的过程,最终在观念上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就在根本上同机械论和庸俗唯物主义区别开来。36.“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关系,即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必然性是由内

22、部根本矛盾决定的事物发展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因素决定的事物发展的不确定趋势。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得以实现。 科学探索的任务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发现必然性,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对科学发现有重要作用。把偶然性看作科学的敌人,就堵塞了科学发现的通道,是完全错误的。37.多数人承认的认识就是真理。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因为多数人承认的认识并不一定是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要看它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其标准只能

23、是客观实践。人们是否承认是主观标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凡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能够指导实践获得成功,迟早会被多数人承认。但真理一开始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相反的,在一定条件下,迷信和谎言会被多数人承认,但它绝不是真理。38.经济发达的国家在社会意识各个方面也必然处于先进地位。 (分数:2.00)_正确答案:()解析: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完全同步。经济发达国家在意识形态某些方面并不先进;而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在意识形态某些方面却比发达国家先进。39.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有效地保护经济基础,就一定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分数:2.00)_正确答案:(

24、)解析:错误。上层建筑为其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但这种服务的性质又不能由上层建筑自身来决定,而由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性质来决定。当其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上层建筑的服务是进步的,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其服务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上层建筑的服务就是反动的,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25.00)40.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前提,这就是自然科学由分门别类研究进入从联系上进行研究的新阶段,其主要表现就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

25、律与生物进化论。旧哲学已发展到最高阶段,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矛盾的激化和无产阶级独立走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三方面条件的具备,就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了历史必然性。41.为什么说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非常正确,充分反映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的联系。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但并不是说二者没有区别。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运动则是表明这个客观实在是怎么样的一个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

26、动的承担者,它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运动不过是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存在着。42.简述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1)新事物与旧事物的根本区别。新事物是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趋势,进步的,必然向前发展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趋势,落后的,丧失存在必然性的,没有前途和日趋没落、灭亡的事物。 (2)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新事物作为旧事物内部的否定方向,既是促使其灭亡的因素,又是其赖以存在的因素,是旧事物无法克服的力量。新事物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能适应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条件。新事物对旧事物进行了辩证的否定,增加了旧事物不能

27、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然受到他们的支持和拥护。但由于旧事物力量的强大及其长期存在,新事物本身存在的弱点或错误,由于人民群众对它的认识有个过程,新事物的成长、胜利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曲折的过程。43.简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发展的过程,也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认识和实践的矛盾,是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认识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克服和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种统一应

28、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事物和实践相符合;这种统一又应是历史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着的客观事物和实践相符合。4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分数:4.00)_正确答案:()解析:科学是指反映事物规律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是科学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从生产力的构成来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在没有渗入到生产力诸要素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还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要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就必须同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它渗透于生产力三个实体性要素之中,即让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

29、物化于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这样,科学技术就可以成为巨大生产力。当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对当代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日益成为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所以我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5.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人类社会是一个客观的物质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说是特殊的物质形态。它按其内在矛盾和客观规律向前发展。所以,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走历史必由之路,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四、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30.00)46.试论马克

30、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19世纪中叶,那时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有了进一步的激化,生产和科学都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冲突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矛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才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它的产生引起了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于以下几点: 第一,在哲学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结束了把哲学当作“知识的总汇”和“科学之科学”的历史,使哲学成为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第

31、二,在理论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和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的结合和统一,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所存在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使哲学成为最完备、最彻底的唯物主义,成为真正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第三,旧哲学都是剥削阶级的哲学,只能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革命地改造世界。47.试述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同唯心主义、邪教做坚决斗争,是当前思想战线上的一项重

32、要任务。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指世界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本原问题。承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叫一元论,分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两大类。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同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有原则区别。二元论不承认有一个统一的本原,但这种观点最后都这样那样地倒向了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纷繁复杂、万紫千红的,是多样性的,但都具有一个本质: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由自然科学和哲学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揭示,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具有决定性意义。第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理论说明:人

33、及其意识并非是神秘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劳动的产物。第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基础是生产关系,它本质上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第三,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由神的意志或英雄人物决定的,而是一个按内在客观规律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我们批判唯心主义、有神论的有力武器。这一原理是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也是我们批判有神论和封建迷信的有力武器。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时间、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

34、的存在方式。物质世界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没有给任何神灵留下位置;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没有给任何神灵留下机会。所以,唯物主义反对一切有神论和唯心主义。48.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指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提供了科学认识事物的总的方向;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其各方面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区别、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35、殊性的相互关系。第一,两者是相互区别的。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具有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具有相对性。 第二,两者是相互连接的。其表现在: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即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没有离开特殊性而独立存在的普遍性;特殊性又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一般是个别的一部分或本质;一切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 第三,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在另一场合则会转化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3)这一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矛盾的普遍性特殊

36、性的关系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否则就会走上邪路。同时,又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反映我国的具体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否认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就会在实践中犯右的错误;看不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特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就会在实践中犯“左”的错误。两者都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49.

37、试述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同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认识的辩证运动是指: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开始产生,先是感性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随着实践的继续和深化,认识由感性发展到理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然后再由理生向实践飞跃,即把第一阶段获得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的认识是一个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循环的过程,每循环一次,人的认识就提高一步。 这一原理是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之一,即它为群众路线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实践是认识的

38、源泉和动力,也是衡量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并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中来,就是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不断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在实践中坚持了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这就是说,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把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50.试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以及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并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分数:5.00)_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发生变化,社会意识也将或迟或快地跟着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起加速或延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