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13691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0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真题数学 一、选择题 (共 10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0分 ): 1. -6的相反数是 ( ) A.6 B.1 C.0 D.-6 解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 答案: A. 2.某校学生到校方式情况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步行到校的学生有 100人,则乘公共汽车到校的学生有 ( ) A.75人 B.100人 C.125人 D.200人 解析:所有学生人数为 100 20%=500(人 ); 所以乘公共汽车的学生人数为 500 40%=200(人 ). 答案: D. 3.某运动会颁奖台如图所示,它的主视图是 ( ) A. B. C. D. 解析:根据从正面看得

2、到的图形是主视图,可得答案 . 答案: C. 4.下列选项中的整数,与 17 最接近的是 ( ) A.3 B.4 C.5 D.6 解析:依据被开 方 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越大进行解答即可 . 答案: B. 5.温州某企业车间有 50名工人,某一天他们生产的机器零件个数统计如下表: 表中表示零件个数的数据中,众数是 (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解析:数字 7出现了 22次,为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故众数为 7个 . 答案: C. 6.已知点 (-1, y1), (4, y2)在一次函数 y=3x-2的图象上,则 y1, y2, 0的大小关系是 ( ) A.0 y1 y2 B.y

3、1 0 y2 C.y1 y2 0 D.y2 0 y1 解析:根据点的横坐标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 y1、 y2的值,将其与 0比较大小后即可得出结论 . 答案: B. 7.如图,一辆小车沿倾斜角为的斜坡向上行驶 13 米,已知 cos =1213,则小车上升的高度是 ( ) A.5米 B.6米 C.6.5米 D.12米 解析:在 Rt ABC中,先求出 AB,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BC 即可 . 答案: A. 8.我们知道方程 x2+2x-3=0 的解是 x1=1, x2=-3,现给出另一个方程 (2x+3)2+2(2x+3)-3=0,它的解是 ( ) A.x1=1, x2=3

4、 B.x1=1, x2=-3 C.x1=-1, x2=3 D.x1=-1, x2=-3 解析:把方程 (2x+3)2+2(2x+3)-3=0看作关于 2x+3的一元二次方程, 所以 2x+3=1或 2x+3=-3, 所以 x1=-1, x2=-3. 答案: D. 9.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围成正方形 ABCD,过各较长直角边的中点作垂线,围成面积为 S 的小正方形 EFGH.已知 AM 为 Rt ABM 较长直角边, AM=2 2 EF,则正方形 ABCD的面积为 ( ) A.12S B.10S C.9S D.8S 解析:设 AM=2a.BM=b.则正方形 ABCD的面积 =4a2+b

5、2, 由题意可知 EF=(2a-b)-2(a-b)=2a-b-2a+2b=b,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 答案: C. 10.我们把 1, 1, 2, 3, 5, 8, 13, 21,这组数称为斐波那契数列,为了进一步研究,依次以这列数为半径作 90圆弧12PP,23PP,34PP,得到斐波那契螺旋线,然后顺次连结P1P2, P2P3, P3P4,得到螺旋折线 (如图 ),已知点 P1(0, 1), P2(-1, 0), P3(0, -1),则该折线上的点 P9的坐标为 ( ) A.(-6, 24) B.(-6, 25) C.(-5, 24) D.(-5, 25) 解析:观察图象,推出 P9的位置,

6、即可解决问题 . 答案: B. 二、填空题 (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共 30 分 ): 11.分解因式: m2+4m=_. 解析:直接提提取公因式 m,进而分解因式得出答案 . 答案: m(m+4). 12.数据 1, 3, 5, 12, a,其中整数 a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_. 解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确定整数 a的值,由平均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 答案: 4.8或 5或 5.2. 13.已知扇形的面积为 3,圆心角为 120,则它的半径为 _. 解析: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 . 答案: 3. 14.甲、乙工程队分别承接了 160米、 200米的管道铺设任务,

7、已知乙比甲每天多铺设 5米,甲、乙完成铺设任务的时间相同,问甲每天铺设多少米?设甲每天铺设 x米,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_. 解析:设甲 工程队每天铺设 x米,则乙工程队每天铺设 (x+5)米,由题意得: 160 2005xx . 答案: 160 2005xx . 15.如图,矩形 OABC 的边 OA, OC 分别在 x 轴、 y 轴上,点 B 在第一象限,点 D 在边 BC 上,且 AOD=30,四边形 OA B D与四边形 OABD关于直线 OD对称 (点 A和 A, B和 B分别对应 ).若 AB=1,反比例函数 y=kx(k 0)的图象恰好经过点 A, B,则 k的值为 _. 解析:

8、设 B(m, 1),得到 OA=BC=m,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到 OA =OA=m, A OD= AOD=30,求得 A OA=60,过 A作 A E OA 于 E,解直角三角形得到 A (12m, 32m),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 答案: 433. 16.小明家的洗手盆上装有一种抬启式水龙头 (如图 1),完全开启后,水流路线呈抛物线,把手端点 A,出水口 B 和落水点 C恰好在同一直线上,点 A至出水管 BD的距离为 12cm,洗手盆及水龙头的相关数据如图 2所示,现用高 10.2cm 的圆柱型水杯去接水,若水流所在抛物线经过点 D和杯子上底面中心 E,则点 E到洗手盆内侧的距离 EH 为

9、_cm. 解析:先建立直角坐标系,过 A作 AG OC于 G,交 BD于 Q,过 M作 MP AG于 P,根据 ABQ ACG,求得 C(20, 0),再根据水流所在抛物线经过点 D(0, 24)和 B(12, 24),可设抛物线为 y=ax2+bx+24,把 C(20, 0), B(12, 24)代入抛物线,可得抛物线为 y= 239 242 0 5xx ,最后根据点 E的纵坐标为 10.2,得出点 E的横坐标为 6+8 2 ,据此可得点 E到洗手盆内侧的距离 . 答案: 24-8 2 . 三、解答题 (共 8小题,共 80分 ): 17.(1)计算: 2 (-3)+(-1)2+ 8 ; (

10、2)化简: (1+a)(1-a)+a(a-2). 解析: (1)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化简二次根式,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 . (2)运用平方差公式即可解答 . 答案: (1)原式 =-6+1+2 2 =-5+2 2 ; (2)原式 =1-a2+a2-2a=1-2a. 18.如图,在五边形 ABCDE中, BCD= EDC=90, BC=ED, AC=AD. (1)求证: ABC AED; (2)当 B=140时,求 BAE的度数 . 解析: (1)根据 ACD= ADC, BCD= EDC=90,可得 ACB= ADE,进而运用 SAS 即可判定全等三角形; (2)根据全等

11、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运用五边形内角和,即可得到 BAE的度数 . 答案: (1) AC=AD, ACD= ADC, 又 BCD= EDC=90, ACB= ADE, 在 ABC和 AED中, B C E DA C B A D EA C A D , ABC AED(SAS); (2)当 B=140时, E=140, 又 BCD= EDC=90, 五边形 ABCDE中, BAE=540 -140 2-90 2=80 . 19.为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某校七年级准备开设“神奇魔方”、“魅力数独”、“数学故事”、“趣题巧解”四门选修课 (每位学生必须且只选其中一门 ). (1)学校对七年级部分学生进行选

12、课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根据该统计图,请估计该校七年级 480名学生选“数学故事”的人数 . (2)学校将选“数学故事”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 A, B, C三个班,小聪、小慧都选择了“数学故事”,已知小聪不在 A班,求他和小慧被分到同一个班的概率 .(要求列表或画树状图 ) 解析: (1)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用 480 乘以样本中选“数学故事”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估计该校七年级 480名学生选“数学故事”的人数; (2)画树状图展示所有 6 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他和小慧被分到同一个班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 答案: (1)480 181 5 2 7 1 8 3 6 =90

13、, 估计该校七年级 480名学生选“数学故事”的人数为 90人; (2)画树状图为: 共有 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他和小慧被分到同一个班的结果数为 2, 所以他和小慧被分到同一个班的概率 =2163. 20.在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记顶点都是整点的三角形为整点三角形 .如图,已知整点 A(2, 3), B(4, 4),请在所给网格区域 (含边界 )上按要求画整点三角形 . (1)在图 1中画一个 PAB,使点 P的横、纵坐标之和等于点 A的横坐标; (2)在图 2中画一个 PAB,使点 P, B横坐标的平方和等于它们纵坐标和的 4倍 . 解析: (1)设 P(x

14、, y),由题意 x+y=2,求出整数解即可解决问题; (2)设 P(x, y),由题意 x2+42=4(4+y),求出整数解即可解决问题 . 答案: (1)设 P(x, y),由题意 x+y=2, P(2, 0)或 (1, 1)或 (0, 2)不合题意舍弃, PAB如图所示 . (2)设 P(x, y),由题意 x2+42=4(4+y), 整数解为 (2, 1)等, PAB如图所示 . 21.如图,在 ABC中, AC=BC, ACB=90, O(圆心 O在 ABC 内部 )经过 B、 C两点,交AB于点 E,过点 E作 O的切线交 AC 于点 F.延长 CO 交 AB 于点 G,作 ED

15、AC 交 CG于点 D. (1)求证:四边形 CDEF 是平行四边形; (2)若 BC=3, tan DEF=2,求 BG 的值 . 解析: (1)连接 C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B=45,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 FEC= B=45, FEO=9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 ECD= FEC=45,得到 EOC=90,求得EF OD,于是得到结论; (2)过 G 作 GN BC 于 N,得到 GM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 MB=GM,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 FCD= FED,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 CGM= ACD,等量代换得到 CGM= DEF,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到 CM=2GM,于是得

16、到结论 . 答案: (1)连接 CE, 在 ABC中, AC=BC, ACB=90, B=45, EF是 O的切线, FEC= B=45, FEO=90, CEO=45, DE CF, ECD= FEC=45, EOC=90, EF OD, 四边形 CDEF是平行四边形; (2)过 G作 GN BC于 N, GM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MB=GM, 四边形 CDEF是平行四边形, FCD= FED, ACD+ GCB= GCB+ CGM=90, CGM= ACD, CGM= DEF, tan DEF=2, tan CGM= CMGM=2, CM=2GM, CM+BM=2GM+GM=3, GM=1

17、, BG= 2 GM= 2 . 22.如图,过抛物线 y=14x2-2x 上一点 A 作 x 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 B,交 y 轴于点 C,已知点 A的横坐标为 -2.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和点 B的坐标; (2)在 AB上任取一点 P,连结 OP,作点 C关于直线 OP的对称点 D; 连结 BD,求 BD 的最小值; 当点 D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在 x轴上方时,求直线 PD 的函数表达式 . 解析: (1)思想确定点 A的坐标,利用对称轴公式求出对称轴,再根据对称性可得点 B坐标; (2)由题意点 D在以 O为圆心 OC为半径的圆上,推出当 O、 D、 B共线时, BD的最小值

18、 =OB-OD; 当点 D在对称轴上时,在 Rt OD=OC=5, OE=4,可得 DE= 2 2 2 254O D O E =3,求出 P、 D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 . 答案: (1)由题意 A(-2, 5),对称轴 x= 2124=4, A、 B关于对称轴对称, B(10, 5). (2)如图 1中, 由题意点 D在以 O为圆心 OC为半径的圆上, 当 O、 D、 B共线时, BD的最小值 =OB-OD= 225 1 0 5 5 5 5 . 如图 2中, 当点 D在对称轴上时,在 Rt ODE中, OD=OC=5, OE=4, DE= 2 2 2 254O D O E =3, 点 D的坐标为

19、 (4, 3). 设 PC=PD=x,在 Rt PDK中, x2=(4-x)2+22, x=52, P(52, 5), 直线 PD的解析式为 y= 4 2533x. 23.小黄准备给长 8m,宽 6m 的长方形客厅铺设瓷砖,现将其划分成一个长方形 ABCD区域(阴影部分 )和一个环形区域 (空白部分 ),其中区域用甲、乙、丙三种瓷砖铺设,且满足PQ AD,如图所示 . (1)若区域的三种瓷砖均价为 300元 /m2,面积为 S(m2),区域的瓷砖均价为 200元 /m2,且两区域的瓷砖总价为不超过 12000元,求 S的最大值; (2)若区域满足 AB: BC=2: 3,区域四周宽度相等 求

20、AB, BC 的长; 若甲、丙两瓷砖单价之和为 300 元 /m2,乙、丙瓷砖单价之比为 5: 3,且区域的三种瓷砖总价为 4800元,求丙瓷砖单价的取值范围 . 解析: (1)根据题意可得 300S+(48-S)200 12000,解不等式即可; (2)设区域四周宽度为 a,则由题意 (6-2a): (8-2a)=2: 3,解得 a=1,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设乙、丙瓷砖单价分别为 5x元 /m2和 3x元 /m2,则甲的单价为 (300-3x)元 /m2,由 PQ AD,可得甲的面积 =矩形 ABCD 的面积的一半 =12,设乙的面积为 s,则丙 的面积为 (12-s),由题意 12(300

21、-3x)+5x s+3x (12-s)=4800,解得 s=600x,由 0 s 12,可得 0 600x 12,解不等式即可 . 答案: (1)由题意 300S+(48-S)200 12000, 解得 S 24. S的最大值为 24. (2)设区域四周宽度为 a,则由题意 (6-2a): (8-2a)=2: 3,解得 a=1, AB=6-2a=4, CB=8-2a=6. 设乙、丙瓷砖单价分别为 5x元 /m2和 3x元 /m2,则甲的单价为 (300-3x)元 /m2, PQ AD, 甲的面积 =矩形 ABCD 的面积的一半 =12,设乙的面积为 s,则丙的面积为 (12-s), 由题意 1

22、2(300-3x)+5x s+3x (12-s)=4800, 解得 s=600x, 0 s 12, 0 600x 12, 0 x 50, 丙瓷砖单价 3x 的范围为 0 3x 150元 /m2. 24.如图,已知线段 AB=2, MN AB 于点 M,且 AM=BM, P 是射线 MN 上一动点, E, D 分别是PA, PB 的中点,过点 A, M, D的圆与 BP的另一交点 C(点 C在线段 BD 上 ),连结 AC, DE. (1)当 APB=28时,求 B和 CM 的度数; (2)求证: AC=AB. (3)在点 P的运动过程中 当 MP=4 时,取四边形 ACDE 一边的两端点和线段

23、 MP 上一点 Q,若以这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 Q 为锐角顶点,求所有满足条件的 MQ 的值; 记 AP与圆的另一个交点为 F,将点 F绕点 D旋转 90得到点 G,当点 G恰好落在 MN上时,连结 AG, CG, DG, EG,直接写出 ACG和 DEG的面积之比 . 解析: (1)根据三角形 ABP是等腰三角形,可得 B的度数,再连接 MD,根据 MD为 PAB的中位线,可得 MDB= APB=28,进而得到 CM =2 MDB=56; (2)根据 BAP= ACB, BAP= B,即可得到 ACB= B,进而得出 AC=AB; (3)记 MP 与圆的另一个交点为 R,根据

24、AM2+MR2=AR2=AC2+CR2,即可得到 PR=138, MR=198,再根据 Q为直角三角形锐角顶点,分四种情况进行讨论:当 ACQ=90时,当 QCD=90时,当 QDC=90时,当 AEQ=90时,即可求得 MQ 的值为 198或 34或 158; 先判定 DEG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 GMD= GDM,得到 GM=GD=1,过 C作 CH AB于 H,由 BAC=30可得 CH=12AC=1=MG,即可得到 CG=MH= 3 -1,进而得出 S ACG=12CG CH= 312,再根据 S DEG= 34,即可得到 ACG和 DEG的面积之比 . 答案: (1) MN AB, A

25、M=BM, PA=PB, PAB= B, APB=28, B=76, 如图 1,连接 MD, MD为 PAB的中位线, MD AP, MDB= APB=28, CM =2 MDB=56; (2) BAC= MDC= APB, 又 BAP=180 - APB- B, ACB=180 - BAC- B, BAP= ACB, BAP= B, ACB= B, AC=AB; (3)如图 2,记 MP与圆的另一个交点为 R, MD是 Rt MBP的中线, DM=DP, DPM= DMP= RCD, RC=RP, ACR= AMR=90, AM2+MR2=AR2=AC2+CR2, 12+MR2=22+PR2

26、, 12+(4-PR)2=22+PR2, PR=138, MR=198, .当 ACQ=90时, AQ为圆的直径, Q与 R重合, MQ=MR=198; .如图 3,当 QCD=90时, 在 Rt QCP中, PQ=2PR=134, MQ=34; .如图 4,当 QDC=90时, BM=1, MP=4, BP= 17 , DP=12BP= 172, cos MPB=MP DPPB PQ, PQ=178, MQ=158; .如图 5,当 AEQ=90时, 由对称性可得 AEQ= BDQ=90, MQ=158; 综上所述, MQ的值为 198或 34或 158; ACG和 DEG的面积之比为 6 2 33. 理由:如图 6, DM AF, DF=AM=DE=1, 又由对称性可得 GE=GD, DEG是等边三角形, EDF=90 -60 =30, DEF=75 = MDE, GDM=75 -60 =15, GMD= PGD- GDM=15, GMD= GDM, GM=GD=1, 过 C作 CH AB于 H, 由 BAC=30可得 CH=12AC=12AB=1=MG, AH= 3 , CG=MH= 3 -1, S ACG=12CG CH= 312, S DEG= 34, S ACG: S DEG=6 2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