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七校联考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docx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136919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七校联考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七校联考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七校联考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七校联考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七校联考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浙江省湖州市七校联考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 一、基础知识积累 ( 23 分) 1.给加下划线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4 分) 作为一档用文字承载情感的节目,朗读者的氛 _( A.fn B.fn ) 围相对安静,节奏更为舒缓,和追求刺激、热闹的“快消内容” ji_然不同,满足了人们在疲 bi _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欲望,给心灵以慰藉 _ ( A.ji B.j) ,从而感受朗读传达的力量。 节选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拼音的掌握情况。 答案: A;截;惫; A 2.诗文默写。 ( 10 分) 落红不是无情物, _!(龚自珍己亥杂诗)

2、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受任于败军之际, 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子在川上曰:“ _,不舍昼夜。”(论语 子罕) 然后我死了, _。(艾青我爱这土地) 诵读经典,让心灵在美好中遇见。诵读陋室铭的“ _,往来无白丁”,让心灵与刘禹锡的高雅志趣遇见;诵读过零丁洋的“ _, _”,让心灵与文天祥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名族气节遇见;诵读卜算子咏梅的“ _, _”,让心灵与陆游坚贞不屈,即使化作泥土也不改变自己清香、洁身自好的品格遇见。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答案: 化作春泥更护花; 黑云压城城欲摧; 奉命于危难之间; 逝者如斯夫; 连羽毛也腐烂在

3、土地里面; 谈笑有鸿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3 分) A.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 益 精 益 求精 B.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 境,不复出焉 深恶痛 绝 C.菊之爱,陶后 鲜 有闻 鲜 为人知 D.则有去 国 怀乡,忧谗畏讥 富 国 强兵 解析: A.好处 /更加。 B.隔绝 /极。 C 中二者都是 “ 少 ” 。 D.京都 /国家。 答案: C 4.名著阅读。 ( 1) 好汉歌里唱道“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 识,你认为下面哪个人物形象最符合这几句歌词

4、的主角是 ( ) ( 3分) A.祥子 B.傩送 C.李逵 D.鲁达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人物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答案: D ( 2)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火”在文学作品中常具有多种象征意义,它是温暖之火,仇恨之火,审判之火,重生之火,希望之火。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本,结合情节内容,仿照例句,谈谈你对“火”这一意象的理解。 ( 3 分 ) 例:童年中外祖父染坊着了“火”,这把火烧掉了落后、野蛮、丑恶,这是一把审判之火。 A.简爱

5、 B.水浒传 解析: 本题考查结合名著情节内容 , 仿照例句,谈对 “ 火 ” 这一意象的理解。 答案: 简爱中疯女人一把“火”烧毁桑菲尔德庄园,这把火促使简爱与罗切斯特爱情的升华,这是一把重生之火。 水浒传中“火”烧草料场,这把火促使林冲与原先安分守己的自己决裂,这是一把重生之火。(意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 14 分) 朗读者点燃阅读热情 给你读书时刻 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新节目朗读者赢得了如潮赞誉,网络上下对这档节目的评价更是近乎“零差评”。嘉宾们以念诗、读散文和家书的方式,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让观众

6、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节目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回顾人生片段,将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给观众朗读一遍。 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 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的习惯,但随着时间流逝,大多数人会逐渐丢弃,而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一直坚持下来。 文字的力量,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可能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到了。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变得寥落荒芜。尽管在国家的倡

7、导、媒体的呼吁之下,喜欢读书的人仍为数不少,但毕竟少了许多。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感觉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太大,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让人们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正是此类节目的 意义所在。 文化节目广受好评,不仅是人文精神的高扬,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 ( 据红网 ) 看罢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很多人都嘉许它们是综艺节目里的“清流”,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种良好的第

8、一印象,首先就值得思考。无论“清流”还是“清新”,都是相对而言的。在笔者看来,节目走红更深层次的缘由在 于“真”,即节目中那些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 透过这两档节目,很多人说看到了文化的价值。诗词也好,散文也好,之所以给人很大触动,除了文字优美,更多在于其传达的价值与读者、观众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尤其是在朗读者里,虽说从“朗读”的层面,并不是每一位嘉宾都能展现出专业水准,但透过网友的评论不难看出,真正打动人的不是朗读的过程,而是朗读者结合个人独特经历所传达的真切情感。当然,也有人会认为,节目中传递的这些价值观念“距离现实太远”,但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照自身、反省内心、激活自我的机会。 一档节

9、目能肩负起推动文化大发展的使命么?对此,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虽然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样的节目也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更多的模仿者,产生新的审美疲劳。但应该看到,无论从电视节目的角度来评析,还是从文化价值的层面去追寻,节目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至关重要。 ( 据中国青年网 ) 朗读者用情感共鸣唤回文学认知,给人一种新的实在的媒体体验。其先讲故事、后朗读的模式将文化与生活连线,告诉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阅读,换一种方式去做高雅的文化交流。它不仅为观众呈上了一碗热腾腾的心灵鸡汤,更激发了很多 人的阅读兴趣。 朗读者这档节目告诉我们,健康需要营养,心灵离不开阅读。阅读一本书,你看见的是无声的文字

10、,你听见的是有声的倾诉。当你能感受到这种倾诉,你就会发现世间百态的复杂和简单,就会理解情感的缤纷色彩,珍惜生命的本真价值。有人说,阅读要有呼吸的感觉;有人说,阅读要有燃烧的感觉;有人说,阅读需要给心灵以慰藉。我觉得,阅读应该从真实、价值、厚度、暖度的维度,去感受文字的亲和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档节目拥有大批的年轻观众,他们中很多人刚刚真正开始感知人生的内涵,节目可以启发很多年轻人,教会他们如何给自己的生 命质量做加法。确实,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理应主动去搭配自己喜爱的精神食粮。故而,此类文化节目多多益善。( 据中国经济网 ) 树影摇曳:这一热点现象,与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

11、景紧密相连,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寸寸旧时光: 我们需要“诗和远方”的力量,尤其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更该关注情感的力量,为每一颗漂泊无依的心找到安稳的落脚点。 青丘白浅:新近出现的这些文化类节目,最大的共同点是在声情交融中感染人。朗读者通过朗读嘉宾声情并茂的演绎,为我们展现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但是,在 我们沉迷其中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节目背后文字的情感温度。 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 分) A.作者认为,阅读应该从真实、价值、厚度、暖度的维度,去感受文字的亲和力。 B.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且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

12、殿堂。 C.朗读者也许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更多的模仿者,产生新的审美疲劳。 D.很多人都嘉许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是综艺节目里的“清流”,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解析: B,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 答案: B 6.阅读“ 02 观点”部分,概括朗读者走红的原因? ( 3 分) 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答案: 良好的第一印象,给人一种 “ 清新 ” 的感觉。节目走红更深层次的缘由在于 “ 真 ” ,即节目中那些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

13、。除了文字优美,更多在于其传达的价值与读者、观众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朗读者结合个人独特经历所传达的真切情感或走红的背后是精神的回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照自身、反省内心、激活自我的机会。 7.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 4 分) 我们需要“诗和远方”的力量,尤其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更该关注情感的力量,为每一颗漂泊无依的心找到安稳的落脚点。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首先分析句子本身的结构特点,找到突破口。 答案: 发现 世间百态的复杂和简单,就会理解情感的缤纷色彩,珍惜生命的本真价值。 8.朗读者这档节目能肩负起推动文化大发展的使命

14、吗?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4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就某一观点谈看法的能力。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答案: 略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 15 分) 鸡兔之乐 凹凸 我所居的单元楼,有许多人家发达了,搬到更好的小区,因而就住进来一些新的成员:有外地打工者,还有山里的农民。 一位住一楼的农民,在自家阳台的荫蔽处建一鸡埘,养母鸡两只,家兔一对。在山里,鸡兔是不同笼的,但到了楼宇之后,因无隙地,也只好随遇而安。它们处得很好,各自行止,互不打扰,就像这里的居民,虽同楼而栖,却像陌生人,兀自生息,不相往来。 4 小兔好养

15、,城镇的菜叶子总是多的,如果主人能放下身价,邻人遗弃的,也能捡回来,即便不储备,也不至于饿。母鸡更好养,粗粮身贱,花有限的钱就能从农贸市场买回旬月所需。那母鸡的叫声能勾引童年的记忆,所以特感亲切。有时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家的小杂粮拿给这家居民,他们也不推辞,只是从此亲热起 来,喜欢唠几句家常。鸡似乎比人懂得感恩,因为吃得好,就拼命给人下蛋,一只母鸡,有时一天里会给主人下两枚鸡蛋,最后那枚蛋,竟往往还带着缕缕血丝。 只不过,小区的管理者前来干预,说这是楼宇,不可饲养,既扰民,又污环境,不仅要拆除,还要接受罚款。鸡兔的主人很委屈,找我求助。因为我是区里的干部,说出的话,能占位置。小区居委会的主任,正是

16、我的一个酒友,我对他说,鸡兔安静,并不扰民,即便是母鸡时有咯咯声,也是喜人语调,让人热爱生活。至于饲养带来的粪便,可令主人勤于打扫,环境之污也会迎刃而解。他说,我倒无妨,就怕居民不 允,若众人皆怒,会成为事件。我说,这你也不要担心,因为这栋楼房的居民成分我了解,除新搬来的住户,老住户基本上是离退休机关干部,尚在职者唯我一人。新住户都是草民,他们疲于为生计奔波,不会计较细节 ; 会计较的,主要是这些干部,但这些干部我都熟,他们不会更多地反对,因为去职的干部都比较隐忍,身上的浮火已渐渐熄灭,与一般百姓日渐趋同。他说,既然这样,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说,这就对了。 于是,鸡兔无恙,得以平安生存。

17、 但是,小区的居民生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以前甬道冷清,很少见到人影,而现在我每一 下班归来,都能看到鸡兔的笼旁总有数人簇拥,他们有说有笑,不是品评小兔的长相,就是夸赞母鸡的产蛋之勤。他们都觉得鸡兔给他们带来生气与乐趣,让他们又见到土地上的生活。 由于鸡兔,居民有了自然的来往,陌生的人们也渐渐相识,再见面,都能礼貌客气地打招呼,小区多了人声与人气。 更可喜的是,居民多了对鸡兔的牵挂,好像鸡兔活得好不好,都跟他们每个人有关。于是,他们主动把多余的米谷和菜叶拿给鸡兔的主人 ; 到河畔遛弯儿,也留心柳树的新芽和可食用的野菜,适时地采回来,也交给鸡兔的主人。有时鸡兔生病,许多居民不仅问询,还拿出医治

18、的建议,甚至从动物医院买回相关的药剂,殷切地叮嘱鸡兔服下。鸡兔虽然不是人,却比人更牵动人的情怀,大家关切在一起,彼此都亲近了。同时,这情景还大有深意,起初的鸡兔,属于“私人饲养”,到了后来,就变成了“公共饲养”,虽然鸡兔不为自己所有,却比实际的拥有,更具有“拥有”意识 凡俗的小区,居然很有哲学韵味。 由鸡兔的启示,这之后,一个小区的居民,竟有了多余的心思,不仅居住,还要居住得符合自己的 心意。纷纷找我,说:我喜栽桑,能否栽桑存茧?我喜植杏,能否杏挂东南枝?我都是允的。于是,楼前楼后,都有了随性的栽植,渐渐地,虽居住的是楼宇,却居然一改刻板,有了山林模样,兴盛得一如山间形态。桑熟,我能看到抽丝之

19、难 ; 杏黄,我能尝到儿时的滋味 ; 香椿长成,我能品到既往的幽香 虽与乡土隔绝,却也如还在垄亩上耕耘。大家都有同感,生者熟,熟者近,你我与共,一片和谐。 如是,鸡兔虽小,却也有大牵引,生态的善化,从兹展开。可谓,无心者,怨处境,有心者,顺时势,便居小看大,俗处看雅,乘势而为,渐进佳境。不是我等心胸开阔, 而是现实不可拂逆,一旦顺生,鸡兔健旺,人心归一,孤独之我,也融于众人,乐在其中,心地就阔大了。(选自人民日报) 9.文章第六段说“小区的居民生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全文看,小区的居民具体有哪些变化? ( 3 分) 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依

20、据提出的问题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 原本 “ 各自行止,互不打扰 ” 的居民变得渐渐相识,有说有笑。冷清的甬道变得热闹。居民们变得具有 “ 拥有 ” 意识。其它的居民也希望居住得要符合自己的心意,最终使楼宇 “ 有了山林模样 ” 。 10.结合语境,请品味下列语句,按括号里要求答题。 ( 3 分) 现在我每次一下班归来,都能看到鸡兔的笼旁 总有 数人簇拥,他们有说有笑,不是品评小兔的长相,就是夸赞母鸡的产蛋之勤。(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有何表达效果?) 桑熟,我能看到抽丝之难 ; 杏黄,我能尝到儿时的滋味 ; 香椿长成,我能品到既往的幽香 虽与乡土隔绝,却也如还在垄亩上耕耘。(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1、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 答案: 形象地写出小区居民生活发生微妙的变,表现对鸡兔的牵挂。运用排比,形象地写出了小区一改刻板,兴盛犹如山林,表 达了作者对往昔乡土纯朴生活的眷念。 11.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 ( 4 分) 凡俗的小区,居然很有哲学韵味。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语句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首先分析句子本身的结构特点,找到突破口。 答案: 虽然鸡兔不为自己所有,却比实际的拥有,更具有 “ 拥有 ” 意识,有心者,顺时势,融于众人,乐在其中,心地就阔大了。 12.“鸡兔之乐”作为文章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5 分) 解析: 此题

22、考查学生的对题目的理解,题目的作用一般是:象征意义;语带双关;作者感情的出发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线索;文眼;揭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新颖。然后结合本文分析。 答案: 养殖鸡兔,让我们融洽亲近的邻里关系,重拾了童年的记忆,质朴的土地生活。通过鸡兔之乐表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应该你我与共、和谐共处,顺时势,融于众人,方能乐在其中,心胸开阔。 三、古诗文阅读 诗歌赏析 。 ( 7 分) 锦江思 李新 独咏沧浪古岸边,牵风柳带绿凝烟。 得鱼且斫金丝鲙,醉折桃花倚钓船。 13.第一、第二句中通过描写 _、 _等意象,写出了锦江的秀丽与闲适。 ( 3分) 解析: 解答时就要紧扣 “ 情 ” 或 “

23、 景 ” ,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答案: 春风;绿柳(烟雾) 14.本诗末句中的“醉”和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中的“醉”,所含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赏析。 ( 4 分) 解析: 从这首诗的文字中(结合第一小题),可以读出作者轻松闲适的心情,而辛弃疾 “ 醉里挑灯看剑 ” 是初中阶段学过的一首词,辛弃疾其人,便是一个有着崇高的政治理想,一生渴望杀敌报国的词人,联系到他所看的 “ 剑 ” ,再联系到这个人,便能得出 “ 醉 ” 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 不同。本诗中的 “ 醉 ” 是作者在如画美景中,为

24、美景所醉,表达的是一种悠闲、愉悦的心情。而 “ 醉里挑灯看剑 ” 的 “ 醉 ” ,是说诗人醉梦中还不忘细细看 “ 剑 ” , 表达的是作者有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却无法实现抑郁愤懑之情。 文言文阅读 。 ( 16 分) 王淮传 王淮,字季海,婺州金华人。幼颖悟,登绍兴十五年进士第,时郡守萧振一见奇之,卜为异日伟器。 淮与李彦颖同行相事 时,淮曰:“授官当论贤否,不事形迹。诚贤,不敢乡里故旧废。”上称善。上尝言武臣岳祠之员宜省,淮曰:“有战功者,壮用其力,老而弃之,可乎?”时辛弃疾平江西寇,王佐平湖南寇,淮皆处置得宜,论功惟允。上深嘉之。 枢密都承旨王抃恃宠为奸,淮极陈罪,谓:“人主受谤,鲜

25、不由此。”上即罢之。章颖论事狂直,上将黜之,淮曰:“陛下乐闻直言士大夫以言相高此风可贺也。黜之适成其名。”上说,颖复留,淮拜左丞相。(本文有删改) 【注释】王抃:人名,南宋时期人物。 15.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 /”断开。( 限断 2 处) ( 2 分) 陛 下 乐 闻 直 言 士 大 夫 以 言 相 高 此 风 可 贺 也。 解析: 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 。 答案: 陛 下 乐 闻 直 言 士 大 夫 以 言 相 高 此 风 可 贺 也。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 3 分) 上称 善 _ 黜之 适 成其名 _ 上 说 , 颖复留 _ 时郡守萧振一见 奇 之 _

26、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 答案: 好;刚好,恰好;通 “ 悦 ” ,高兴;以 为奇 17.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 4 分) 有战功者,壮用其力,老而弃之,可乎? 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 答案: 有战功之人,壮年加以使用,让其为国出力,年龄大了却将其抛弃不管,这怎么可以呢? ” 18.根据上下文推测,文中“”处依次的字,最有可能的一项是( ) ( 3 分) A.以,而,之,其 B.以,而,其,之 C.于,之,以,其 D.于,以,之,其 解析: 本题考查补写词语的能力,联系上下文先揣测句子的意思,然后再依据句子的意思,试着填入词语。 答案: A 19.孝宗帝对王淮评

27、价极高,曾对王淮说:“陈康伯虽有人望,处事则不及卿”,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 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 。 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 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 王淮处事公正无私,论功行赏,刚直不阿。劝君王对有战功者不可老而弃之;处理平寇事件,论功惟允;王抃恃宠胡作非为,王淮极力陈述他的罪过,章颖因上书论事疏狂直率,皇帝打算将章颖贬职,王淮极力为他辩护。 四、语言运用 20.朗读者掀起了一股全民阅读的热潮,假如有一天朗读者线 下流动录音棚“朗读亭”走进金华,你想朗读什么文章?想把它献给谁?请结合朗读的内容说说你朗读它的

28、原因。要求:理由充分,表达得体,语句通顺, 80 字左右。 ( 5 分) 参考篇目:乡愁(余光中) 背影(朱自清)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代清楚你想朗读什么文章,想把它献给谁,结合朗读的内容说说你朗读它的原因。 答案: 略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 50 分) 一位年轻人在湖边散步,碰到了几位钓鱼的老人。年轻人一开始饶有兴趣地在那里观看,可是没多久就觉得没意思了,便对一位老人说 :“一整天都呆在一个地方钓鱼不觉得枯燥吗 ? ” 那位老人说 :“如果你喜欢,自然会找到钓鱼的乐趣。”年轻人又问 :“如果钓了一天,看到别人满载而归,自己却一无所获

29、,你难受吗 ? ” 老人们纷纷表示 :“我们是一起来钓鱼的,他们钓到对我来说也很高兴,再说我想只要坚持,我也能钓到鱼。” 年轻人豁然开朗,钓鱼是这样,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读了上面的材料 , 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 ? 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叙述故事 ,也可以展开议论,还可以。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解析: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仔细阅读所给材料,从整体上感知、揣摩,特别要抓住垂钓老人富含哲理的话。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人生启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美好的心态,否则易于烦乱躁动,终将一事无成。 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