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26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370539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26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26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26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26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法制史自考-26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法制史自考-2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的法律制度是哪个朝代的? A.宋朝 B.南北朝 C.唐朝 D.清朝(分数:2.00)A.B.C.D.2.唐初统治时期,一批法律相继问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_ A.贞观律 B.开皇律 C.永徽律 D.唐律疏议(分数:2.00)A.B.C.D.3.隋朝的大业律共有_ A.12篇 B.16篇 C.18篇 D.20篇(分数:2.00)A.B.C.D.4.开皇律与大业律在内容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_ A.刑罚制度 B.体例

2、C.用刑更轻 D.法律形式(分数:2.00)A.B.C.D.5.隋朝制定的第一部律是_ A.开皇律 B.大业律 C.武德律 D.开元律(分数:2.00)A.B.C.D.6.隋律确定的刑罚制度是_ A.死、徒、杖 B.流、杖、笞 C.死、徒、杖、流 D.死、流、徒、杖、笞(分数:2.00)A.B.C.D.7.最早把“重罪十条”改为“十恶”的是_ A.开皇律 B.大业律 C.武德律 D.贞观律(分数:2.00)A.B.C.D.8.开皇律共有流刑_ A.二等 B.三等 C.四等 D.五等(分数:2.00)A.B.C.D.9.唐太宗对那些受财枉法的官吏主张_ A.“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 B.“理

3、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C.“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 D.“贪财者,无赦免”(分数:2.00)A.B.C.D.10.由于唐律处处体现礼的精神,所以后人评说唐律是_ A.“礼法合一” B.“一准乎礼” C.“以礼服人” D.“以法护礼”(分数:2.00)A.B.C.D.11.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在唐代称为_ A.律 B.令 C.格 D.式(分数:2.00)A.B.C.D.12.唐朝,皇帝发布的各种敕令的汇编称为_ A.律 B.令 C.格 D.式(分数:2.00)A.B.C.D.13.唐朝把国家机关广泛适用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称为_ A.律 B.令 C.格 D.式(分数:2.00)A.B.C.D.

4、14.唐六典是唐朝的一部_ A.民法典 B.刑法典 C.行政法典 D.商法典(分数:2.00)A.B.C.D.15.在唐朝法律形式中,现存的式是_ A.武德式 B.贞观式 C.刑部式 D.水部式残卷(分数:2.00)A.B.C.D.16.系统地规定唐朝官制的政书是_ A.武德律 B.贞观律 C.永徽律疏 D.唐六典(分数:2.00)A.B.C.D.17.唐太宗时期制定的“律”,称为_ A.武德律 B.开皇律 C.开元律 D.贞观律(分数:2.00)A.B.C.D.18.“加役流”作为死刑的减刑始于_ A.大业律 B.开皇律 C.贞观律 D.武德律(分数:2.00)A.B.C.D.19.解释唐律

5、律文的“疏”始作于_ A.唐太宗时 B.唐高宗时 C.唐玄宗时 D.唐敬宗时(分数:2.00)A.B.C.D.20.将永徽律疏改称为唐律疏议的朝代是_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分数:2.00)A.B.C.D.21.唐律定本的法典是_ A.武德律 B.贞观律 C.永徽律 D.开元律(分数:2.00)A.B.C.D.22.唐律的首创是_ A.武德律 B.贞观律 C.永徽律 D.开元律(分数:2.00)A.B.C.D.23.对唐律律条进行解释和补充的是_ A.法律答问 B.律疏 C.律注 D.集解(分数:2.00)A.B.C.D.24.中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内容最完整、最具有社会

6、影响力的古代成文法典的是_ A.唐律疏议 B.贞观律 C.武德律 D.开元律(分数:2.00)A.B.C.D.25.我国礼法结合的过程起自_ A.西晋 B.南北朝 C.东汉 D.西汉(分数:2.00)A.B.C.D.26.唐律首创_,把对律文的解释和补充形式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A.“律议” B.“律疏” C.“疏议” D.“议疏”(分数:2.00)A.B.C.D.27.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了解释法律的书籍,时称_ A.“说律之书” B.“说法之书” C.“释律之书” D.“释法之书”(分数:2.00)A.B.C.D.28.对唐后一些封建朝代的立法产生很大影响并且是中国传统楷模的法典是_ A

7、.清律 B.唐律 C.汉律 D.晋律(分数:2.00)A.B.C.D.29.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是_ A.明律 B.汉律 C.唐律 D.魏律(分数:2.00)A.B.C.D.30.唐律中相当于现代刑法中的总则的是_ A.名例律 B.刑名 C.法例 D.具律(分数:2.00)A.B.C.D.31.唐律所规定的笞刑被分为_ A.一等 B.三等 C.五等 D.七等(分数:2.00)A.B.C.D.32.日本学者把唐律誉为_ A.“东方法制史枢轴” B.“西方法制史枢轴” C.“中方法制史枢轴” D.“西东方法制史枢轴”(分数:2.00)A.B.C.D.33.“谓谋危社稷”是指_ A.谋大逆 B.恶逆

8、C.谋反 D.谋叛(分数:2.00)A.B.C.D.34.唐朝的“加役流”全为_ A.流 2000里,并服苦役 3年 B.流 3000里,并服苦役 3年 C.流 3000里,并服苦役 1年 D.流 2000里,并服苦役 1年(分数:2.00)A.B.C.D.35.图谋、参加推翻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犯罪行为,在唐律中称为_ A.谋反 B.谋大逆 C.谋叛 D.恶逆(分数:2.00)A.B.C.D.36.唐朝对图谋或背叛国家、投靠敌方的犯罪所指控的罪名是_ A.谋反 B.谋大逆 C.谋叛 D.大不敬(分数:2.00)A.B.C.D.37.“及闻夫丧匿不举哀,若作乐,释服从吉及改嫁”为“十恶”中的_

9、A.不孝 B.大不敬 C.不道 D.不义(分数:2.00)A.B.C.D.38.唐律将亲族之间犯奸的犯罪行为称为_ A.不孝 B.不睦 C.不义 D.内乱(分数:2.00)A.B.C.D.39.唐律中更犯的处理原则是_ A.从轻量刑 B.减轻量刑 C.加重量刑 D.从重量刑(分数:2.00)A.B.C.D.40.唐律中对犯罪已发现或已在服劳役的期间再重新犯罪的行为称_ A.又犯 B.重犯 C.再犯 D.更犯(分数:2.00)A.B.C.D.41.根据唐律的规定,一家人共同犯罪,一般只处罚_ A.造意者 B.妇人尊长 C.同居的尊长 D.次尊长(分数:2.00)A.B.C.D.42.贞观年间,一

10、人犯有两罪,且两罪有轻重,则_ A.以重罪论 B.以轻罪论 C.两罪相加 D.以先犯之罪论(分数:2.00)A.B.C.D.43.唐律中适用类推原则的前提条件是_ A.“断罪而无正条” B.“其应出罪者,举重以明轻” C.“其应入罪者,举轻以明重” D.“各重其事”(分数:2.00)A.B.C.D.44.唐律规定两个不同国家的人相犯,处理依_ A.当事人国法 B.第三国法 C.唐朝法 D.习惯(分数:2.00)A.B.C.D.45.唐朝对化外人相犯的处理原则是_ A.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B.属人主义原则 C.属地主义原则 D.依外国法律(分数:2.00)A.B.C.D.46.唐律

11、12篇中旨在打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财产制度等方面的违法犯罪的是_ A.贼盗律 B.职制律 C.户婚律 D.厩库律(分数:2.00)A.B.C.D.47.中国古代对六种杀人犯罪的总称是_ A.谋杀 B.故杀 C.六杀 D.斗杀(分数:2.00)A.B.C.D.48.唐律 12篇中主要关于缉拿犯罪分子的法律规定是_ A.卫禁律 B.捕亡律 C.户婚律 D.厩库律(分数:2.00)A.B.C.D.49.唐律 12篇中关于打击违犯牲畜和仓库管理等方面犯罪的法律是_ A.贼盗律 B.斗讼律 C.杂律 D.厩库律(分数:2.00)A.B.C.D.50.唐律中主要打击司法审判方面的犯罪是_ A.名例律 B.

12、断狱律 C.捕亡律 D.卫禁律(分数:2.00)A.B.C.D.中国法制史自考-2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的法律制度是哪个朝代的? A.宋朝 B.南北朝 C.唐朝 D.清朝(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隋唐法律制,尤其是唐朝的法律制度,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2.唐初统治时期,一批法律相继问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_ A.贞观律 B.开皇律 C.永徽律 D.唐律疏议(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13、唐朝约法省刑,国家法制得到很大改善,法律相继出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唐律疏议。3.隋朝的大业律共有_ A.12篇 B.16篇 C.18篇 D.20篇(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大业律是隋朝的第二部律,也是隋炀帝的主要立法成果。大业三年(607)大业律颁布,其体例与开皇律不同,把 12篇改为 18篇。4.开皇律与大业律在内容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_ A.刑罚制度 B.体例 C.用刑更轻 D.法律形式(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隋律包括了开皇律和大业律。大业律与开皇律相比,体例上把 12篇改为18篇;内容上主要是用刑更轻。5.隋朝制定的第一部律是_ A.开皇

14、律 B.大业律 C.武德律 D.开元律(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隋朝沿革了汉魏以来的法律形式,集汉魏以来立法大成,开唐宋立法先河。开皇律是隋朝的第一部律,是隋朝初年重要的立法成就。6.隋律确定的刑罚制度是_ A.死、徒、杖 B.流、杖、笞 C.死、徒、杖、流 D.死、流、徒、杖、笞(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隋朝克服了以往刑制比较混乱、不统一的情况,确定了死、流、徒、杖、笞五刑。7.最早把“重罪十条”改为“十恶”的是_ A.开皇律 B.大业律 C.武德律 D.贞观律(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隋开皇律改北齐律的“重罪十条”为十恶。十

15、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对犯十恶者的处罚很严。唐律继承了隋律的十恶制度。8.开皇律共有流刑_ A.二等 B.三等 C.四等 D.五等(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开皇律是隋朝一部重要的律,它将流刑分为流一千里、一千五百里和二千里三等。9.唐太宗对那些受财枉法的官吏主张_ A.“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 B.“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C.“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 D.“贪财者,无赦免”(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唐太宗要求司法官大公无私,“罚不阿亲责,以公平为规矩。”对那些受财枉法的官吏,则主张“枉法受财者

16、,必无赦免。”10.由于唐律处处体现礼的精神,所以后人评说唐律是_ A.“礼法合一” B.“一准乎礼” C.“以礼服人” D.“以法护礼”(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以礼法并用治国的思想为指导,唐律处处体现礼的精神,还用法维护礼,君权、父权和夫权得到了切实的保护,所以,后人评说唐律是“一准乎礼”,此话不假。11.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在唐代称为_ A.律 B.令 C.格 D.式(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令是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12.唐朝,皇帝发布的各种敕令的汇编称为_ A.律 B.令 C.格 D.式(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格的法律

17、地位常比律高,是皇帝发布的各种敕令的汇编。13.唐朝把国家机关广泛适用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称为_ A.律 B.令 C.格 D.式(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在唐朝,式是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法律地位低于律、令和格。14.唐六典是唐朝的一部_ A.民法典 B.刑法典 C.行政法典 D.商法典(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典即指唐六典,它是唐朝的一部行政法典。开元十年(722)开始编纂,开元二十六年(738)完成。15.在唐朝法律形式中,现存的式是_ A.武德式 B.贞观式 C.刑部式 D.水部式残卷(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式是

18、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唐朝先后颁布了武德式、贞观式、永徽式等。每一式中又包括刑部式、水部式等部分。现存有水部式残卷等。16.系统地规定唐朝官制的政书是_ A.武德律 B.贞观律 C.永徽律疏 D.唐六典(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唐六典的职官分卷,以当时施行的令、式等条文按类排列,内容涉及到国家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职责等方面。唐六典总结了以往行政立法的经验,结合唐朝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规定了唐朝行政法的内容,是一部行政法典,并对以后的行政立法产生过深远影响。它被保存至今。17.唐太宗时期制定的“律”,称为_ A.武德律 B.开皇律 C.开元律 D.贞观律(分数:2.

19、00)A.B.C.D. 解析:解析 唐太宗即位后在武德律的基础上,再次修律,史称贞观律。18.“加役流”作为死刑的减刑始于_ A.大业律 B.开皇律 C.贞观律 D.武德律(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贞观律增设加役流,将其作为死刑的减等,介于常流与死刑之间,适用于免死的罪犯。19.解释唐律律文的“疏”始作于_ A.唐太宗时 B.唐高宗时 C.唐玄宗时 D.唐敬宗时(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律疏文又称疏议文,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永徽年间,唐高宗编纂永徽律疏,以解决司法问题。20.将永徽律疏改称为唐律疏议的朝代是_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

20、明朝(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永徽三年(652)唐高宗决定编纂永徽律疏,永徽四年完成,共 30卷,由唐高宗批准颁行。元朝改称永徽律疏为唐律疏议。21.唐律定本的法典是_ A.武德律 B.贞观律 C.永徽律 D.开元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贞观律在武德律的基础上,再次修律,作了一些修改,至此,唐律定本,以后的律改动极少。22.唐律的首创是_ A.武德律 B.贞观律 C.永徽律 D.开元律(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武德律是唐律的首创,唐高祖武德七年颁行新律,定名武德律。23.对唐律律条进行解释和补充的是_ A.法律答问 B.律疏

21、 C.律注 D.集解(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律疏文又称疏议文,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也是司法官断案的依据。它的作用主要是解释和补充律条,目的是使人们能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律文的真正含义。24.中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内容最完整、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古代成文法典的是_ A.唐律疏议 B.贞观律 C.武德律 D.开元律(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新的水平。它是中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内容最完整、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古代成文法典,在中国古代立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5.我国礼法结合的过程起自_ A.西晋

22、B.南北朝 C.东汉 D.西汉(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我国礼法结合的过程起自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南北朝是礼法结合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律最终完成了礼法结合的大业。26.唐律首创_,把对律文的解释和补充形式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A.“律议” B.“律疏” C.“疏议” D.“议疏”(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疏议是对律文的解释和补充形式,在我国早在西周已有解释法律的书,但其没有法律效力,秦的法律答问虽有法律效力,但是只是局部的,不系统,不完整。到了唐朝疏议的诞生,实现了对律文解释和补充形式的飞跃。27.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了解释法律的书籍,

23、时称_ A.“说律之书” B.“说法之书” C.“释律之书” D.“释法之书”(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的解释法律的书籍,被称为“说律之书”,这是一种没有效力的书。28.对唐后一些封建朝代的立法产生很大影响并且是中国传统楷模的法典是_ A.清律 B.唐律 C.汉律 D.晋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唐律对唐后一些封建朝代的立法产生过很大影响,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较为著名的便是宋刑统、大明律和大清律例。29.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是_ A.明律 B.汉律 C.唐律 D.魏律(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唐律对当时包

24、括朝鲜、越南、日本的亚国家的立法产生过影响,是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30.唐律中相当于现代刑法中的总则的是_ A.名例律 B.刑名 C.法例 D.具律(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请考生熟记。31.唐律所规定的笞刑被分为_ A.一等 B.三等 C.五等 D.七等(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笞刑是五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共有 5等,自笞 10至笞 50,每等递加 10。32.日本学者把唐律誉为_ A.“东方法制史枢轴” B.“西方法制史枢轴” C.“中方法制史枢轴” D.“西东方法制史枢轴”(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25、鉴于唐朝在东南亚的影响,世界学术界对唐律评价很高,其中日本学者把唐律誉为“东方法制史枢轴”。33.“谓谋危社稷”是指_ A.谋大逆 B.恶逆 C.谋反 D.谋叛(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谋反是一种图谋、参加推翻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犯罪行为。即“谓谋危社稷”。谋大逆是一种图谋、毁坏皇帝的宗庙、陵墓和宫殿的犯罪行为。即“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谋叛是一种图谋、背叛国家,投靠敌方的犯罪行为。即“谓背国从伪”。恶逆是一种殴打、谋杀尊亲属等的犯罪行为。34.唐朝的“加役流”全为_ A.流 2000里,并服苦役 3年 B.流 3000里,并服苦役 3年 C.流 3000里,并服苦役

26、1年 D.流 2000里,并服苦役 1年(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唐初曾确定“加役流”为死刑和“三流”之间的刑罚,“三流”中最高刑是流 3000里,服劳役 1年,但“加役流”全为流 3000里,并服苦役 3年。35.图谋、参加推翻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犯罪行为,在唐律中称为_ A.谋反 B.谋大逆 C.谋叛 D.恶逆(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唐律中规定了“十恶”,其中谋反是一种图谋、参加推翻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犯罪行为,即“谓谋危社稷”。36.唐朝对图谋或背叛国家、投靠敌方的犯罪所指控的罪名是_ A.谋反 B.谋大逆 C.谋叛 D.大不敬(分数:2.00)

27、A.B.C. D.解析:解析 谋叛是“十恶”之一,是一种图谋、背叛国家,投靠敌方的犯罪行为。即“谓背国从伪”。37.“及闻夫丧匿不举哀,若作乐,释服从吉及改嫁”为“十恶”中的_ A.不孝 B.大不敬 C.不道 D.不义(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不义是一种侵犯长官和夫权等的犯罪行为。即“谓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见受业师,吏、卒杀本部五品以上官长;及闻夫丧匿不举哀,若作乐,释服从吉及改嫁”。38.唐律将亲族之间犯奸的犯罪行为称为_ A.不孝 B.不睦 C.不义 D.内乱(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唐朝重点打击十类犯罪,称为“十恶”,内乱是其中之一。亲族之

28、间犯奸的犯罪行为即称为内乱。39.唐律中更犯的处理原则是_ A.从轻量刑 B.减轻量刑 C.加重量刑 D.从重量刑(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犯罪已被发现或已在服劳役期间再重新犯罪的行为称为更犯。“各重其事”,即从重量刑,是唐律对更犯的处理原则。40.唐律中对犯罪已发现或已在服劳役的期间再重新犯罪的行为称_ A.又犯 B.重犯 C.再犯 D.更犯(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更犯是一种犯罪已被发现或已在服劳役期间再重新犯罪的行为。即“犯罪已发及已配而更为罪”。对更犯的处理原则是:“各重其事”,即从重量刑。41.根据唐律的规定,一家人共同犯罪,一般只处罚_

29、A.造意者 B.妇人尊长 C.同居的尊长 D.次尊长(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唐律规定,共同犯罪应区分首、从犯。家人共犯的,依其所侵害的不同客体而论。如果他们危害了国家及社会利益的(除谋叛以上重大犯罪外),只追究尊长的刑事责任;如果他们侵害了他人财物、健康或生命的,则按照以上的一般首从原则处理。42.贞观年间,一人犯有两罪,且两罪有轻重,则_ A.以重罪论 B.以轻罪论 C.两罪相加 D.以先犯之罪论(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名例律对一人犯有两罪或两罪以上的处罚也做了规定,基本原则是从重处罚,采用重罪吸收轻罪的办法,即“诸二罪以上俱发,以重者论”。4

30、3.唐律中适用类推原则的前提条件是_ A.“断罪而无正条” B.“其应出罪者,举重以明轻” C.“其应入罪者,举轻以明重” D.“各重其事”(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类推原则,即把法律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比照较为相近的律条定罪量刑。类推原则的适用前提是,“断罪而无正条”,即在唐律中无明文规定。44.唐律规定两个不同国家的人相犯,处理依_ A.当事人国法 B.第三国法 C.唐朝法 D.习惯(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唐名例律中所称的“化外人”是指不属于唐朝管辖的异族,相当于现在所称的外国人。对于化外人相犯的处理原则是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凡是同一

31、国家的人相犯的,按他们国家的法律来处理;凡是不同一国家的人相犯的,则按唐朝的法律来处理。45.唐朝对化外人相犯的处理原则是_ A.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B.属人主义原则 C.属地主义原则 D.依外国法律(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唐朝对于化外人相犯的处理原则是属人主义和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即唐律疏议名例中“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46.唐律 12篇中旨在打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财产制度等方面的违法犯罪的是_ A.贼盗律 B.职制律 C.户婚律 D.厩库律(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唐律规定了各种具体的犯罪行为

32、及处罚。贼盗律主要打击严重危害国家统治秩序和财产制度方面的犯罪。47.中国古代对六种杀人犯罪的总称是_ A.谋杀 B.故杀 C.六杀 D.斗杀(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唐律所规定的“六杀”是中国古代对六种杀人犯罪的总称。分别是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和戏杀。48.唐律 12篇中主要关于缉拿犯罪分子的法律规定是_ A.卫禁律 B.捕亡律 C.户婚律 D.厩库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唐律中的捕亡律主要打击追捕犯罪嫌疑人方面的犯罪。49.唐律 12篇中关于打击违犯牲畜和仓库管理等方面犯罪的法律是_ A.贼盗律 B.斗讼律 C.杂律 D.厩库律(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唐律中的厩库律主要打击违反牲畜和仓库管理方面的犯罪。50.唐律中主要打击司法审判方面的犯罪是_ A.名例律 B.断狱律 C.捕亡律 D.卫禁律(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唐律有十二篇,其中断狱律主要打击司法审判方面的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