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美学)-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1372300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美学)-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美学)-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美学)-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美学)-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美学)-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美学)-试卷 38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 】(分数:2.00)A.浪漫主义文艺B.象征主义文艺C.现实主义文艺D.自然主义文艺2.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是 【 】(分数:2.00)A.克莱夫.贝尔B.康德C.苏珊.朗格D.柏拉图3.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 】(分数:2.00)A.艺术品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资料B.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C.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D.艺术品在创造上需要一定的技艺4.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将艺术品分为四个层次,下列选项中

2、不属于其分类的是【 】(分数:2.00)A.语音层B.意义层C.图式层D.语义层5.艺术结构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过渡依赖于 【 】(分数:2.00)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6.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的意象类型是 【 】(分数:2.00)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所描写的“景物”并非实存的而且是经过了作者创造性的加工,这体现了意象的 【 】(分数:2.00)A.感性B.虚拟性C.想象性D.情感性8.艺术品的一种外围功能是 【 】(分数:2.00)A.娱乐消遣功能B.商业广告功能C.心理平衡功能D.

3、政治宣传功能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艺术品基本特征的是 【 】(分数:2.00)A.他律性B.形式符号性C.观赏性D.开放性10.艺术创造的核心是 【 】(分数:2.00)A.意象的生成B.情节的产生C.科学的描绘D.逻辑的认识11.提出美就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是 【 】(分数:2.00)A.黑格尔B.康德C.席勒D.马克思12.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 【 】(分数:2.00)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13.认为绘画“具有雕塑所得不到的无限可能性”的是 【 】(分数:2.00)A.达.芬奇

4、B.黑格尔C.亚里士多德D.朗吉弩斯14.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共同特征的是 【 】(分数:2.00)A.雕塑艺术B.绘画艺术C.戏剧艺术D.建筑艺术15.艺术接受具有 【 】(分数:2.00)A.主观性B.主体性C.客观性D.客体性16.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分数:2.00)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17.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 【 】(分数:2.00)A.鲁迅B.梁启超C.陈独秀D.蔡元培18.西方美育思想的最早开端是 【 】(分数:2.00)A.古希腊罗马时期B.中世纪时期C.文艺复兴时期D.启蒙运动时

5、期19.美育是艺术教育的规定只揭示了美育的 【 】(分数:2.00)A.间接效应B.中介因素C.主要形式D.终极价值指向20.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 【 】(分数:2.00)A.人物形象B.感性形象C.理性形象D.自然形象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在美学研究对象的五种看法中,重点放在审美的客体方面的观点是 【 】(分数:2.00)A.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学科B.美学是研究艺术的学科C.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的学科D.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的学科E.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22.关于审美对象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它是情景交

6、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B.它是主体通过“直观自身”,并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C.它是超个体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D.它是唤起主体联想,使主体从有限的存在趋向无限的存在意义的超越形象E.它是关系物质利益的现实形象23.审美对象与一般活动的对象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于它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 】(分数:2.00)A.非实体性B.开放性C.多样统一性D.象征性E.实体性24.英国美学家博克认为,崇高与美感的产生与哪些本能相关 【 】(分数:2.00)A.人好斗的本能B.人自卫的本能C.人的性本能D.要求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E.要求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25.原始人的自我装饰的类型有 【 】(分数:2

7、.00)A.固定装饰B.非固定装饰C.防卫装饰D.实用装饰E.美化装饰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8.00)26.审美需要(分数:2.00)_27.再造性想象(分数:2.00)_28.艺术的审美功能(分数:2.00)_29.寓教于乐(分数:2.00)_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0.简述审美惊异的特点。(分数:2.00)_31.简述审美形态的历史性。(分数:2.00)_32.简述丑的特点。(分数:2.00)_33.简述审美经验的两种直观性。(分数:2.00)_34.为什么说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5.论述审

8、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分数:2.00)_36.论述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分数:2.00)_全国自考(美学)-试卷 38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 】(分数:2.00)A.浪漫主义文艺B.象征主义文艺C.现实主义文艺 D.自然主义文艺解析:解析:模仿说是古希腊时人们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亚里士多德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艺术家们后来还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艺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答案为 C。2.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

9、符号形式的是 【 】(分数:2.00)A.克莱夫.贝尔B.康德C.苏珊.朗格 D.柏拉图解析:解析: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郎格提出了关于艺术定义的“符号说”,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答案为 C。3.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 【 】(分数:2.00)A.艺术品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资料B.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C.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 D.艺术品在创造上需要一定的技艺解析:解析: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通过艺术家的意象思维所创造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这是艺术独有的审美本质。答案为 C。4.现象学美学家罗曼.

10、英伽登将艺术品分为四个层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分类的是【 】(分数:2.00)A.语音层B.意义层 C.图式层D.语义层解析:解析: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客体层是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对艺术品层次的分类。答案为 B。5.艺术结构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过渡依赖于 【 】(分数:2.00)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解析:6.主体有意退居幕后,其创造性仿佛就体现在意象的仿真性上的意象类型是 【 】(分数:2.00)A.仿象 B.兴象C.喻象D.抽象解析: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所描写的“景物”并非实存的而且是经过了作者创造性的加工,这体现了意象的 【 】(分

11、数:2.00)A.感性B.虚拟性 C.想象性D.情感性解析:解析:意象可以“任意”地编造和虚构,即便表现现实中已有的或可能有的东西,也采取一种非现实的形态,意象的这种非现实性就是虚拟性。题干中的诗正是意象虚拟性的典型表现。答案为 B。8.艺术品的一种外围功能是 【 】(分数:2.00)A.娱乐消遣功能B.商业广告功能 C.心理平衡功能D.政治宣传功能解析:解析:艺术的诸多功能中,商业广告功能是艺术品的一种外围功能,在现今商品社会中,艺术品往往兼具审美与商品两重价值,商业广告功能即源于此。答案为 B。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艺术品基本特征的是 【 】(分数:2.00)A.他律性B.形式符号性C.观

12、赏性 D.开放性解析:解析:艺术品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他律性、形式符号性和开放性,观赏性不是其特征。答案为 C。10.艺术创造的核心是 【 】(分数:2.00)A.意象的生成 B.情节的产生C.科学的描绘D.逻辑的认识解析:11.提出美就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是 【 】(分数:2.00)A.黑格尔 B.康德C.席勒D.马克思解析:解析:这一命题是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提出来的。答案为 A。12.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 【 】(分数:2.00)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解析:解析:有些美学家依据

13、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把艺术划分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目前这种划分标准较为流行。答案为 C。13.认为绘画“具有雕塑所得不到的无限可能性”的是 【 】(分数:2.00)A.达.芬奇 B.黑格尔C.亚里士多德D.朗吉弩斯解析:解析:达.芬奇认为绘画艺术可以表现一切事物,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和技巧,“具有雕塑所得不到的无限可能性”。答案为 A。14.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共同特征的是 【 】(分数:2.00)A.雕塑艺术B.绘画艺术C.戏剧艺术 D.建筑艺术解析:解析:从戏剧存在的方式来看,它实际上结合了建筑、雕塑与绘画等空间艺术的基本特征,舞台上的背景实际也是一幅绘画作品。因此,它综合

14、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共同特征。答案为 C。15.艺术接受具有 【 】(分数:2.00)A.主观性B.主体性 C.客观性D.客体性解析:16.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分数:2.00)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解析:解析:西方接受美学认为,人自身的生理素质、文化教育、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等,形成了每个艺术接受者在接触艺术之前的主体境况,造就了其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即“期待视界”。答案为 A。17.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 【 】(分数:2.00)A.鲁迅B.梁启超C.陈独秀D.蔡元培 解析:解

15、析:蔡元培 1901 年在哲学总论中用到了“美育”概念,率先把这一词汇引入中国。答案为D。18.西方美育思想的最早开端是 【 】(分数:2.00)A.古希腊罗马时期 B.中世纪时期C.文艺复兴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解析:解析:古希腊罗马是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西方美育思想的最早开端之地。答案为 A。19.美育是艺术教育的规定只揭示了美育的 【 】(分数:2.00)A.间接效应B.中介因素C.主要形式 D.终极价值指向解析:20.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 【 】(分数:2.00)A.人物形象B.感性形象 C.理性形象D.自然形象解析:解析:艺术家们产生强烈的喜、怒、哀、乐情感时,常借助于咏

16、歌等艺术形式表达宣泄,因此感性形象正是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答案为 B。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在美学研究对象的五种看法中,重点放在审美的客体方面的观点是 【 】(分数:2.00)A.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学科 B.美学是研究艺术的学科 C.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的学科D.美学是研究审美心理的学科E.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解析:解析:在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五种观点中,认为美学是研究美和关的规律的学科以及认为美是研究艺术的学科都是偏重于以人以外的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答案为 AB。22.关于审美对象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分数:2.00)A.它是情

17、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 B.它是主体通过“直观自身”,并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 C.它是超个体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 D.它是唤起主体联想,使主体从有限的存在趋向无限的存在意义的超越形象 E.它是关系物质利益的现实形象解析:解析:审美对象是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性和感性显现,A、B、C、D 项均属于这一属性的特征,而E 项则将其等同于一般的物质对象。答案为 ABCD。23.审美对象与一般活动的对象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于它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 】(分数:2.00)A.非实体性 B.开放性 C.多样统一性D.象征性E.实体性解析:解析: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对象,根本上就在于它具有非

18、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答案为 AB。24.英国美学家博克认为,崇高与美感的产生与哪些本能相关 【 】(分数:2.00)A.人好斗的本能B.人自卫的本能C.人的性本能D.要求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 E.要求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 解析:解析:博克在其著作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中。把人的情欲分为两类:一类是要求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另一类是要求维持种族生命延续的本能,前者产生出崇高,后者产生出美感。答案为DE。25.原始人的自我装饰的类型有 【 】(分数:2.00)A.固定装饰 B.非固定装饰 C.防卫装饰D.实用装饰E.美化装饰解析:解析:原始人的自我装饰大致可以分为固定装饰和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答

19、案为 AB。三、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8.00)26.审美需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审美需要:就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要求。)解析:27.再造性想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再造性想象:是指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产生原来没有的新表象。它与再造性想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主体的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要以自己脑中储存的记忆表象为基础。)解析:28.艺术的审美功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

20、感染力、诱发力、震撼力来使接受主体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增强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解析:29.寓教于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寓教于乐:是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的一项原则。认为文艺必须具备真实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三方面特性。这种原则实际上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统一的结果,同时又符合文艺的规律,要有魅力,直接给人以感动。)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30.简述审美惊异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审美惊异是在

21、主客分化的新的基础上对主客融合新境界的一种深情的期待,即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召唤,也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向往。 (2)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解析:31.简述审美形态的历史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审美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生存在的实践,是人的全部存在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生实践所具有的社会历史特征,决定了审美实践以及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审美形态的历史性特征。 具体表现在: (1)审美形态是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理想的反映。(2)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的。 这就使得审美形态在历

22、史性中具有了当代性,从而赋予审美形态以新的时代内涵。)解析:32.简述丑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由丑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 (2)作为丑的审美形态,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等形式。)解析:33.简述审美经验的两种直观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感性直观性。 感性直观性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而不是通过抽象思维直接与对象打交道,对象也以自己的感性外观呈现给主体,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2)本质直观性。 因为排除了概念对于理性认识的干扰,所以审美经验能够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

23、起来,把握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解析:34.为什么说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意象是艺术存在的核心,艺术首先存在于意象世界及其流程中。艺术活动的开端以意象的产生为标志。在艺术的流程中,贯穿始终并处于核心地位的是艺术创造阶段艺术家意象的生成。所以说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5.论述审美形态与语言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语言文字对审美形态的形成有明显影响,与人类生活、思维、哲学以及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按照索绪尔的观点,语言符号的意义分为能指和所指,同样的事物,语言表述可能

24、会千差万别。因此,这就决定了语言文字在性质、功能、表现形式等各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审美形态的差异。 (1)世界上的语言文字简要地可以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义字。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属于表意性的象形文字,能指和所指结合紧密,每个汉字都是一个意象,它本身融合了人作为主体的感觉、体验和想象。而拼音文字的能指和所指是完全随意性的,是理性的产物。汉语高度重视词汇,其结果是通过思维中丰富的想象力凝聚语言。 (2)西方语言重视语法,把语言引向了哲学本体论,凝聚语言的是逻辑性。表现在句子形态上,汉语多简单句,富有跳跃性,可以称之为诗性,属于抒情语言;西语则多冗长的复句,句子之间粘连紧密,充

25、满逻辑的力量,长于叙事和论证。总的来说,汉语本身更具有形象性和审美性,西语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思辨性,这样的特表现在文学创作中,潜伏在中西方人的思维深处,影响着审美形态的演进。)解析:36.论述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荒诞之所以成为特殊审美形态,首先是因为再创和重现荒诞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方式是以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显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西方对荒诞的反思建立在对于历史的拨正和对于现实的批判基础之上,而对于现实的批判几乎是所有审美实践活动所必然包含的内容。传统的审美实践最终指向对终极关怀的关注,而这种对终极关怀的关注在存在主义哲学看来,是非常虚幻的,存

26、在的一般表现是荒诞,人类审美实践不应该对这种荒诞给予认同,而是应该反抗荒诞的人生现状,再现与重创荒诞就是一种有效的反抗。 (2)荒诞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既然与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来反抗现实社会的荒诞境遇密切相关,那么实际上,荒诞审美形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把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的距离拉近了。正如萨特所说的“文学把你投入战斗;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一旦你开始写作,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已经介入了。”通过个体的行动,重现和冉创荒诞以消解世界秩序的方式达到了对个体加以确认的目的。这种行动本身是丰富而具有生命性的,它成为人们从荒诞世界中脱身的道路和方法。 (3)荒诞之所以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还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就是重现和再创荒诞,从表面上看是反理性的和反传统的,但实质上仍然是西方理性主义之树上结出的果实。荒诞能够成为荒诞的前提是因为荒诞存在,而且人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荒诞的实质。荒诞作为特殊的审美实践就是在否定之中建构其审美价值,也正是通过否定荒诞才作为特殊的审美形态得以确立。)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