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3723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 青海省西宁市 中考真题语文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 25 分) 1.下列词语中 划线 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酝 酿 ( ning) 确 凿 ( zu) 匀 称 ( chn) 根深 蒂 固( d) B.偌 大( nu) 倜 傥 ( tng) 藩 篱( fn) 周道如 砥 ( d) C.蜷 曲( qun) 卑 微( bi) 绮 丽( q) 吹毛求 疵 ( c) D.收 敛 ( lin) 妒 忌 ( j) 伧 俗( cng) 惟妙惟 肖 ( xio) 解析: A.“ 确 凿 ” 应该读 “zo” ; B.“ 偌 大 ” 应该读 “ru“ , “ 倜 傥 ” 应该读 “t

2、ng“ ;C.读音正确; D.肖 ” 是多音字,有 xio 和 xio 两个读音,在 “ 惟妙惟肖 ” 中应读 xio。 答案 :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鸦雀无声 宽洪大量 大庭广众 断章取义 磐石 B.妇孺皆知 无动于衷 顾明思义 鸡犬不宁 真谛 C.离合悲欢 穷愁潦倒 黎民百姓 粗制烂造 啜泣 D.进退维谷 因地制宜 左右逢源 断壁残垣 扶掖 解析: 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 。 A.“ 宽洪大量 ” 应为 “ 宽宏大量 ” ,属于同音字误用 。B.“ 顾明思义 ” 应为 “ 顾名思义 ” ,属于同音字误用 。 C.“ 粗制烂造 ” 应为 “ 粗制滥造 ” ,属于

3、同音字误用; D.没有错别字 。 答案 : D 3.下列句子中 划线 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西宁市工商局一举查获了不良商贩 沥尽心血 苦心经营的制假窝点 。 B.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 长途跋涉 了二三十年 。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相形见绌 。 D.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 开卷有益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正确使用 。 A.使用有误,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用尽了自己毕生的精力 。 褒义词,不符合语境 。 答案 : A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宁市创建 “ 全国文明城市 ” 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

4、取得了成果 。 (语序不当:应把 “ 阶段性 ” 调到 “ 取得了 ” 之后) 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西宁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 “ 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 ” 。 (成分残缺:把 “ 西宁市教育局 ” 调整到 “ 为了 ” 之前)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 (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 “ 即使 ” 改为 “ 虽然 ” ,或把 “ 但 ” 改为 “ 也 ” ) D.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 (前后两面失衡:在 “ 取得 ” 之前加上 “ 能否 ” )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 A.正确; B.句末加 “ 的活动 ” ; C.正确; D

5、.正确; 答案 : B 5.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报讯(实习记者唐剑)端午节当日,记着在西宁市街头看到,各种颜色鲜艳,做工精美的手工香包,颇受市民的青睐 。 30 日上午八点,记着在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早市看到,许多市民围着一个老奶奶的香包摊,争相购买各色香包,元宝、口袋、莲花等多种造型的香包非常吸引人的眼球。 “ 这种是 元宝香包 ,有招财的意思,这是 福袋香包 ,有带福的意思! ” 在老奶奶的讲解宣传下,一位中年女性一下就买了 10 个。在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虽然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慢慢变淡 , 但我们西宁人的端午节依然要过得古色古香:粽子要吃,尤其

6、手工香包一定要戴。所以,端午节这天老奶奶手工香包的生意格外好。 (西宁晚报 2017 年 5 月 31 日,有 改动) A.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西宁人青睐 B.手工香包颇受市民青睐 C.西宁手工香包颇受青睐 D.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青睐 解析: 本道题考查新闻主要内容的掌握能力 。 本则新闻,要注意抓住导语部分 “ 端午节当日,记着在西宁市街头看到,各种颜色鲜艳,做工精美的手工香包,颇受市民的青睐 ” ,要注意几个要素缺一不可:时间(端午节)、地点(西宁)、事物(手工香包)、结果(颇受市民的青睐),要注意整合: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西宁人青睐 。 答案 : A 6.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7、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写该书时,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 B.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 小说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武松,吴用,魏延,林冲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 C.破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 破阵子 ” 是词牌名,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是这首词的题目 。 作者辛弃疾与苏轼都是我国宋词豪放派奇人的代表 。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 我们 学过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就属

8、于这类文体 。 解析: 此题词属文学常识类题 。 解答此题,要调动平时的积累 。 对相关的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风格有所记记忆 。 A.表述正确; B.表述有误,魏延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 C.表述正确; D.表述正确 。 答案: B 7.诗文默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_。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何其芳秋天) _, _。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 _, _。 温庭筠在望江南中表现女主人公祈盼爱人归来,却一次次失望,同时又暗示眺望时间之长的句子是 _, _。 木兰诗中用比喻作结,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12 年未被发现的

9、奥秘加以巧妙解答的句子是 _, _; _, _。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和理解诗句的能力 。 答案: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8.综合性学习 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将于明天 9: 00 时在大连造船厂举行,届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将进行现场直播。为此,育才中学准备明天组织全体学生在本班教室集体收看现场直播。请你以育才中学政教处的名义,就此拟写一则简明扼要的通知。 解析: 此题考查通知这一应用文本的书写,解答

10、此题,要注意通知的固有格式,再是要结合材料内容,三是注意语句简洁 。 答案: 通知 各班主任: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将于明天下水,请你组织本班学生于 2017 年 4 月 26 日 9 点在本班教室集体收看央视新闻频道的现场直播 。 育才中学政教处 2017 年 4 月 25 日 二、口语交际(共 3 分) 9.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当你得知你的同学张峰放学后要去报复今早在公交车上不小心踩了他脚的一名七年级学生时,你应该怎样劝阻他呢? 解析: 此题属情景对话题 。 解答此题,主要是注意语言要得体,委婉的指出对方的不足,使期有所改变 。 答案:张峰同学,我认为你的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共

11、处一个校园,难免有磕磕碰碰,何况那个同学不故意踩你脚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违反学校的规定,礼让一点,不是更好吗? 三、古诗文阅读(共 12 分) 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 闲来垂钓碧溪上,复乘舟梦日边 ” 这句话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解 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在写作手法方面的突出特点。 答案: 运用典故或借典故抒情言志。 11.简要分析 “ 长风破浪会有时,

12、直挂云帆济沧海 ” 一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 答案: 诗人用 “ 长风破浪 ”“ 济沧海 ” 来比喻自己的政治思想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

13、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解释下列句中 划线 的实词 。 行 拂 乱其所为 拂: _ 入则无法家 拂 士 拂: 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 答案: 拂:违背 拂:通 “ 弼 ” ,辅佐 13.解释下列句中 划线 的虚词。 管夷吾举 于 士 于: _ 曾益 其 所不能 其: _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 于:从; 其:他 14.用现代汉语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 答案: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

14、,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5.文章中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 解 析: 本题考查对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 答案: 连用六个名人的事例是为了举实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再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也从正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这就为下文进一步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_, _” (选用文中句子回答)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议论文的论点。 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回答问题。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 沉睡 中 苏醒 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次第 开放。再过两个月,

15、燕子 翩然 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 ,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16、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 许多 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 “ 活的仪器 ” ,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 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 这里 。 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 1962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

17、、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 1961 年迟十天左右,比 1960 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 1962 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

18、,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 收。 17.阅读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 划线 词语的表达效果。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 沉睡 中 苏醒 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次第 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 翩然 归来。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 答案: “ 沉睡 ” 和 “ 苏醒 ” 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种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 “ 次第 ” 贴切地表现了春回大地时各种花儿开放的次序,渲染了春天

19、万物复苏的气息。 “ 翩然 ” 写出了小燕子的活泼伶俐,使春天充满活力的特点更加具体鲜明。 18.为什么 “ 古代流传下来的 许多 农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 ” 一句中的 “ 许多 ” 不能删去?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理解与分析。 答案: “ 许多 ” 是指 “ 很多 ”“ 大部分 ” 的意思,表示数量和范围的限制,但不表示是全部,在这里 “ 许多 ” 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侯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 “ 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 ” 。若去掉 “ 许多 ” ,就与事实不相符。 “ 许多 ”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9.结合第四段的内容

20、,说说 “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 这里 。 ” 一句中的! “ 这里 ” 具体指的是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对象的理解。 答案: 是指物候观测的手段和物候观测的数据对农事活动的重要意义。 20.结合第三四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 _ 作用: _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 _ 作用: _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答案: 说明方法:举例子。 作用: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

21、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即:通过物候学 “ 了解 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 。 说明方法:作比较。 作用:通过把物候观测仪器与气象仪器相比较,从而突出了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作为物候观测仪器的特性。 21.阅读第六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的判断。 答案: 作者从 “ 首先 ”“ 此外 ”“ 还可以 ”“ 也可以 ” 几个方面用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了物候学的研究对于农业以及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阅读张保振的交友之道,回答问题 。 交友之道 俗话说: “ 在家

22、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 ,说明朋友的重要。诗 小雅言: “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 ,说明朋友的至要。孟子 滕文公上载: “ 出入相友 ” ,说明朋友的必要。朋友的重要、至要、必要,在古人看来,是 “ 友也者,友其德也 ” 的。所以,与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也就是说,交友要有选择,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 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交友呢? 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 对朋友,古人们看得很重,认为是 “ 五伦之一 ” ,是 “ 平居可与共道德,缓急可与共患难。 ” 并认为, “ 友则两相关切。若酒肉饮博,相与往还,此党也,非友也。 ” (蒲松龄语) 所以,

23、择友,就要或道同相助,或品德相亲,或学问相成,或气节相感,或然诺相信,或才技相合,或诗文相尚等,要两相共赢,昭昭可鉴。毕竟,择友只有志趣相投,互为 “ 人镜 ” ,补充提高,才能获取增加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才能如同读一本圣贤经传,或一篇名人诗篇,使身心得到滋补,境界得以升华。而这,是从一般人那里难以得到的。 交友之道关键是取友。世间尽管有 “ 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 ” 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毕竟是取优,故不可等闲视之、草率取之。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 “ 慢热型 ”的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很可能是遇上

24、了 “ 见面熟 ” 。这种 “ 见面熟 ” 式的朋友, 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 ;当你一帆风顺,。取友,就是要智可以砥砺,行可以辅弼,有了错误可以指正。司马迁在史记 汲郑列传中说: “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 贱,交情乃见。 ” 这 “ 六个一 ” ,全在人生的关节点,道出了取友的最佳点。所以,对贫贱之交、生死之交,不仅终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终一契之。 交友之道重点是结友。结友要结真友。无疑,在生活中,友有面友、真友之分。面友者,友而不心也。真友者,生无请言,死无托辞也。交友就要交真友。真友是需要风浪的考验、时间的检验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年年

25、顺意,事事行时。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这方面的教训很多。 如战国中期有一对同习兵法、一师之徒的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由于孙膑的才能略高一点而招致庞涓嫉恨在心, 以至利用自己先到魏国并深得魏王重用的机会,密招孙膑入魏,口言善,说是要向魏王力荐;身行恶,实则借刀杀人,对孙膑施以膑刑 , “ 断其两足而黥之 ” ,使孙膑成为一个 “ 刑余之人 ” 而不能进入仕途。 这就警示人们,饮酒要饮醇,结交要结真。否则,不仅自己会吃尽苦头,而且连残至死都不知啥个原因。 交友要交优。只有多看朋友的长处,把朋友的长处吸收为自己的长处,从而让朋友的优点、优势也能体现在自己身上,才能在人

26、生路上肩并肩手挽手,共谱新篇章。 【注】 膑刑:古代剔除膝盖骨的酷刑。 22.阅读全文,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_ 解析: 本题考查论点的提炼和概括。本文的标题是 “ 交友之道 ” ,给出了论题,结合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论点即为首段的末句:交友要有选择,更要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 答案: “ 与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 ” 或 “ 交友要有选择,更要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 ” 或 “ 友也者,友其德也 ” 。 23.文章开头用俗语和古籍中的语录有何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引用俗语句言的作用。 答案: 开头用俗语以及古籍(诗 小雅和孟子 滕文公上)中的语录做道理论据,既表明我国

27、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 交友之道,又顺势自然引出并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同时也为开启下文做引导和铺垫。 24.文章第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语段的作用分析。 答案: 在内容上作者用设问句进一步提出了要论述的问题;起到了引导读者思考的作用;同时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了(由古到今的)过渡衔接的作用。 25.指出第三段和第五段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对朋友,古人们看得很重,认为是 “ 五伦之一 ” ,是 “ 平居可与共道德,缓急可与共患难。 ”并认为, “ 友则两相关切。若酒肉饮博,相与往还,此党也,非友也。 ” (蒲松龄语) 论证方法: _ 作用: _ 如战国中期有一对同习

28、兵法、一师之徒的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由于孙膑的才能略高一点而招致庞涓嫉恨在心,以至利用自己先到魏国并深得魏王重用的机会,密招孙膑入魏,口言善,说是要向魏王力荐;身行恶,实则借刀杀人,对孙膑施以膑刑, “ 断其两足而黥之 ” ,使孙膑成为一个 “ 刑余之人 ” 而不能进入仕途。 论证方法: _ 作用: _ 解析: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辨析及作用分析。 答案: 论证方法:引证法(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 作用:引用古人的语录,进一步论证了作者 “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一定要慎重择友的 ” 的观点。或进一步论证作者 “ 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 ” 的观点。 论证方法:例证法(举例论证) 作用:列举战国

29、时期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的事例,以此来直接论证 “ 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 ” 的观点,从而进一步(从反面)论证 “ 饮酒要饮醉,结交要结真 ” ( “ 交友就要交真友 ” )的观点。 26.阅读第四段,仿照画线句子,在 “ 当你一帆风顺 ” 之后再续写一个句子,是上下文语义连贯。 仿照: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 续写:当你一帆风顺, _。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续写与仿写。 答案: 示例:乐不思蜀(乐在其中),甚至误入歧途而执迷不悟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指引你 。 (其中句式相同,字数相同,句意相近) 五、写作(共 50 分)

30、27.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不得抄袭,套作。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字数不少于 600 字 。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题一:以 “ 走进 _” 为题,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作文。 解析: 这是一道半命题的作文。所补充的词语是题目的中心语。 “ 走进 ” 是写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本文写作的重点,可以通过详细描写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达到使自己的内心受到强烈震撼的情感变化。可填写的词语很多,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景物。例如,妈妈、老师、书籍、蚂蚁、小草、初升的太阳等等。通过写 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31、如写自己的读书经历;通过写对某一社会现实、思想潮流的思索,反应等等。无论写什么,前提就是所写材料要 “ 真 ” ,过程描述要 “ 实 ” 。 答案:范文: 走进心灵 文学家罗素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渴望理解人的思想,我渴望了解人的心灵,我渴望知道毕达哥达斯的数学奥秘。我佩服罗素,我也渴望像他一样走进人的心灵。 春天来了,我特意准备一颗聆听的心,因为聆听春天,会让人更具蓬勃朝气与灿烂活力。沐浴着春风春雨,我的生活更多了一抹蔚蓝,更添了几瓣快乐。 我热爱大自然,更热爱人类美好的心灵。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跟着老爸、老妈去水田里除草,弟弟也要跟着去,嘴上还说: “ 我要去捉青蛙。 ” 当时的我,并

32、不在意弟弟的话,因为,我比他大,知道他有好动的特点,我得在满足他的好奇心的同时教他如何做事。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展现在我们眼前,远处的一线黛山也绰约得令人怡神悦目。我与弟弟赤脚走在田埂上,感觉脚板心有些痒痒的,但我们没有停下脚步。我们一边走着,一边瞧着远处的青林翠竹与脚下绿茵茵的稻苗,我们不像老爸老妈那样沉默不语,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说着说着,不知为什么就争执起 来。只是我们的争执是速决战,不会有见刀光剑影。弟弟有可爱的小酒窝,他特爱笑,笑起来真逗人。我们的每一回争执,他都能让我恼不得,笑不得。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真的只感觉到弟弟的可爱,与弟弟相处的时光甜美极了。老妈在稻田里叫着我们: “

33、还不来帮着扯草呀?你们还站在那里干什么呢? ” 我与弟弟同声回答: “ 来了,来了。 ” 我与弟弟、老爸、老妈紧挨着,一字儿排开,一行一行地向前拔着田中的杂草。弟弟做事缺乏耐性,才拔了不一会儿就懒洋洋的了,不时地朝四周瞅瞅。突然间,有一只青蛙叫了起来,弟弟可兴奋了,马上对我说: “ 姐,我捉几只青蛙 去。 ” 我没太在乎,只是默默地继续拔着杂草。弟弟在那边仔细地寻找着,老妈却在水田里喊开了: “ 文儿,你事又不做,倒去把衣服、裤子弄脏,回去! ” 弟弟没有答应,继续找着青蛙。好一阵后,弟弟终于发现了一只青蛙,他猛然扑过去,小心翼翼地罩住青蛙,缓缓地张开手指,从指缝间看了看青蛙,然后双手合用,将

34、青蛙捧了起来。待弟弟将青蛙举起来时,他发现那是一只受了伤的青蛙,它的一只腿有伤。弟弟的神情变了,似乎要哭了,沉默着。我走到他身边,接过青蛙,说: “ 青蛙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可不能伤害它。你看,青蛙帮我们除掉地里的害虫,省了农药不说 ,还节省了多少除虫的时间呀。青蛙的心灵多好,它对农民的贡献多大呀。 ”弟弟听了,有些伤心,他使劲地吹着青蛙的伤腿,因为在平时,他自己受伤了,我总帮他吹,这样能减轻他的伤痛。看着弟弟吹得那样专注,那样认真,我感觉有点儿好笑,但又不能笑出来,因为我看到了弟弟那颗真诚善良的心。 春天来了,我又想起弟弟。我想,只要人人怀有一颗诚挚、怜悯、善良的心,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动物是完

35、全可以和谐相处的。人类的生活一定会幸福而温馨的。 题二:重读一本老书,就会发现新的感受;再游一次名胜,就会发现别样的景致;回望走过的足迹,就会发现自己的成熟;回味亲友的关爱,就会发现被忽略的幸福 只要有心,只要留意,我们也会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无数的不平凡。 请以 “ 发现 ” 为话题,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作文。 解析: “ 发现 ” 是写作的话题,其意思是 “ 第一次看到或知道 ” ,是需要凭借自己的敏锐的观察力和内心情感体验,完成从无到有的过程 。 发现的可以是具体可感的事物,例如妈妈的头白发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情感,例如发现了幸福、爱等 。 因此,我们不妨在话题 的前边

36、或后边加上相关的事物词语,形成此次作文的题目 。 例如,题目可以拟定为:发现风景我发现幸福就在身边我发现了妈妈(老师)的白发等等 。 答案:范文: 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从小,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歪着脖子,疼得哭爹喊娘 。 母亲自然是小心地替我揉来揉去可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 。 市场上卖的枕头对我不适合,母亲决定自己动手做 。 棉花是最如意的材料,可是太软了不行,太硬了也不行,母亲就一把把地挑过去,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 。 两天后,我感激地接过妈妈的这只花枕头,它那么轻,却又那么重 。 把头放上去花枕 的中间正好凹下去将我的头包在里面,棉籽轻轻按摩着我的头部,我舒适极了,就像是静静

37、的深夜,躺在海边沙地上,看满天繁星,吸清新空气,呼吸之间全是妈妈的一瓣心香 。 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就会发出霉味 。 于是,我索性撇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我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 没办法,只好托人从外地带回一大包绿豆壳,母亲用它又缝制了一只新枕头,这只枕头可比棉花的好多了,睡在上面,只要我轻轻一动,就会有一种 “ 沙沙 ” 的声音,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因此止住脚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 。 后来才 知道,这些绿豆壳花了父亲近半个月的薪水,或许是因为太喜欢这绿豆枕了,我做业时都会捧着它 。 终于有一天枕布破了,看到满枕的绿豆壳飘然落地,我的眼泪也一下子落了下来:这可是母亲第二次为我做的枕头啊! 上初中了,离家那天,母亲塞给我一只新枕头,新枕头溢着一股药香,泌人心脾 。 母亲说,这是父亲特地上南通买的 。 在学校的每一夜,枕着药枕,听枕中药材的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满是温馨 。 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 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 。 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