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3733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北京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基础 运用(共 20 分)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日子。请你根据要求,完成 问 题。(共 10分) 1.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福”字。请你选择一幅贴在自家的门上,向家人说明你选择的这幅字属于哪种书体,并结合这幅字的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3 分) 解析:仔细观察这几种字体, 根据所学积累,判断他们的特点, 选择说明这一字体与“ 福 ”字的关系。 答案 : 隶书气势浑厚 ; 楷书豪壮大有力(选择一个即可) 。 2.下面是利用汉字结构创作的一幅窗花。这幅窗花中有四个跟“口”有关的汉字。请你将这四个字填入下面的方框内,组成一个表达人生态度的

2、四字短语。( 2 分) 解析 : 仔细观察图中的“汉字结构”,根据提示:四个跟“口”有关的汉字,判断汉字。 答案 : 唯吾知足 3.下面适合春节张贴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 2 分) 解析 : 第一需要了解对联的特点,根据实际语境选出与春节相关的对联,第二要根据平仄原则确定出上联和下联。 答案 : AC 4.为影响校团委“新春致敬子弟兵”的倡议,有位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慰问信。下面是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字、词、句各有一处错误,请把你找出来。( 3 分)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 艰 守在住过最北端的边防线上。那里风雨交加,天气恶劣,但你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站岗巡逻。 你 们

3、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字: _词: _句: _ 解析: 本题考查形近字、近义词以及病句。 结合语境来判断错字和错词 。 答案 : 字:艰 词:风雨交加 句: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 5.今年是农历“猴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整 问 题。(共 6 分) 生 肖 也叫属相,是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记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十二属相之说在东汉时已有记 载 。在十二属相中,猴位列第九,即“申猴”。由于“猴” 与 “候”同音,人们就通过创作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的吉祥画、玉雕、木刻、剪纸等艺术作品寓意“马上封侯”。猴子的形象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童话里有“猴子捞月”,寓言里

4、有“朝三暮四”,_。有关猴的成语也不少,如“猴年马月”“沐猴而冠 ”。可见,“猴”在我国文化领域留下了诸多痕迹。 ( 1) 文中 划线 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生 肖 ( xio) 记 载 ( zi) B.生 肖 ( xio) 记 载 ( zi) C.生 肖 ( xio) 记 载 ( zi) D.生 肖 ( xio) 记 载 ( zi) 解析: 本题考查 字音 的识记 。 划线字“ 肖 ”和“ 载 ”都是多音字,注意声调的正确区分。 答案 : B ( 2)对文中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解析: 根据所学积累,判断汉字的笔顺,注意不要倒笔划,选

5、择正确的答案。 答案 : C ( 3)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原本就是一只石猴 B.“齐天大圣”孙悟空原本就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一只石猴 C.原本“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一只石猴 解析: 本题是考查 对句子内容的理解。要注意分析空前句子的内容,即先提作品再提形象。 答案 : A 6.默写 。 (共 4 分) 但愿人长久, _。(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人生自古谁无死, _。(文天祥过零丁洋) _, _,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解析:本题考查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注意平时积累,别写错别字

6、。 答案 : 千里共婵娟 留取丹心照汗青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二、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三峡,完成 问 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解释下列语句中 划线 词的意思。( 2 分) ( 1)沿 溯 阻绝 溯: _

7、 ( 2) 属 引凄异 属: _ 解析: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属”为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仔细辨析。 答案 : ( 1)逆流而上 ( 2)连续不断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 (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翻译: _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 _ 解析: 本题考查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注意关键词语的翻译。 答案 : ( 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2)即使乘着快马驾着清风,也不如船行得快。 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

8、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3 分) 解析: 阅读全文,了解文中所描写的意境,再理解每一个字的所表现的景物及特点,发挥想象,描摹画面。 答案 : 每当蠢动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清朝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10.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 ( 2 分) 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 _, _。 当你眼前呈现出 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_, _。 解析: 本题是考查对古诗理解记忆。注意句中的提示信息“三峡”和“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

9、船航行”,据此写出与之相关的诗句,注意不要写错字。 答案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潮干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其他也可) 三、名著阅读(共 10 分) 11.下面是论语中的九则语录,其中有论述学习的,有论述治国之道的,也有论述其他内容的。请你将论述学习和治国之道的语录分别都挑出来。(只填序号) ( 2 分)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10、,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述学习的语录: _ 论 述治国之道的语录: _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抓住 题干中的关键“ 学习 ” 和 “ 治国 ” 来进行判断。 答案 : 论述学习的语录:;论述治国之道的语录: 12.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 中的阿长,从百草屋到三味书屋中的 _ _,又如 _ _中的 _ _。( 3 分) 解析 : 根据所读所

11、记,仔细回顾作品内容和有关知识,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有关情节,比较判断。 答案 : 寿镜吾 藤野先生 藤野 13.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 问 题。(共 5 分) ( 1)连环画讲述的是鹦鹉螺号潜艇在前往南极路上的一次遇险经历。从连环画的内容来看,当破冰遇到困难时,尼摩船长想到的解决办法是 _。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尼摩船长拯救鹦鹉螺号或他人生命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在遇到 _的险情时,尼摩船长 _,化险为夷。( 3 分) 解析:仔细观察连环画的内容,阅读文字,掌握信息,回顾所读小说的内容,即可判断答案。 答案 : 用热水浇同时不断凿冰 遇到土著人袭击潜艇 给梯子充电吓跑土著人 ( 2)根据前 8

12、 幅画的内容,为第 9 幅画补写一句话。( 2 分) 解析: 仔细观察连环画的内容,阅读文字,掌握信息, 回顾所读小说的内容, 即可判断答案。 答案 : 大家探出头呼吸新鲜空气,舱内的空气补充满,舱里的人新过来,关上舱盖。 四、现代文阅读(共 31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问 题 。 (共 11 分) 材料一 : 京剧是流行全国的戏曲剧中之一。自清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他们相互影响,并接受昆区和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就是在这样的融合、演变和发展中京剧逐渐形成。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产生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

13、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泰斗”杨下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等等,可谓。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在表演、音乐、剧本等诸多方面均大胆变革,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二十世纪 初,京剧京剧繁荣期,出现了的繁盛局面。旦行有梅(兰芳)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生行有余(叔岩)派、马(连良)派,净行有金(少山)派、郝(寿臣)派京剧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堪称“国粹”,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 : 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创立了“梅派”艺术,在唱腔、念白、表

14、演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强造诣。梅兰芳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因其所创唱腔符合剧中人物的情感,以情带声,深受观众喜爱。梅兰芳的念白,是艺术化的生活语言,毫无刻意求工的感觉。无论韵白还是京白,他都注意清晰动听和情感真实。在表演上,梅兰芳借用了昆曲的表情、身段和步法,丰富了京剧的舞台表现力。在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等剧目中,他通过手、眼、身、步的表演和配合,塑造出许多完美的舞台形象。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 艺术表现。过去老一辈的旦角表演,都较少露出手来。梅兰芳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他曾经创造、发展了许

15、多手势,这些手势都是结合角色的思想感情有目的地设计出来的。梅兰芳生前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是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艺术家。 14.在材料一 : 的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人才云集 百家争鸣 B.人才云集 流派纷呈 C.名家辈出 百家争鸣 D.名家辈出 流派纷呈 解析 :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案 : D 15.下面是梅兰芳纪念馆中的“兰花指”展板,结合材料二,请你说出纪念馆布置这块展板的目的是什么。( 3 分) 解析: 这一题 考查我们 图文结合能力,分折图的同时结合文本。观察下图不难发现,这块展板展现出来的是各类不同的“兰花指“手势,因为梅兰芳所

16、编演的新戏及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中,他擅长通过不同的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他曾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因此可以推断此图是为了纪念梅兰芳创造的各类用于表的表达情感的乎势,展现其价位。 答案 : 图片展板中体现出来的各类兰花指 。 正是说明了梅兰芳擅长通过不同的手势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 。 这一展板的目的也是纪念当时梅兰芳结合自己角色的思想感情设计出的手势的多样性,以及其创造性价值。 16.综合上面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无论是国粹京剧,还是梅派艺术,都是在 _和_的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的。(每空限 2 个字)(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我们综合两则材料,那我

17、要就回到文材料中来来定位京剧和梅派艺术的成熟过程特点,通过材料一中“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在表演、音乐、剧本等诸多方面增色大胆变革,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这句话我们不难发现,京剧的发展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变革,即可首先锁定这两个词语。材料二中同样我们可以锁定“梅兰芳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这句话中体现出了梅派艺术的发展也有在继承的墓础上创新,因此不难提炼出答案。 答案 : 传承(继承) 创新(变革) 17.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下面两幅图片是虞姬在听到楚歌后使用的手势,请结合链接材料的内容,简要说明梅兰芳使用两个手势共同表达了虞姬怎样的情感。(

18、 4 分) 链接材料 :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莫能仰视。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 注:项王 : 指西楚霸王项羽。垓下 : 地名,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为争夺天下在此决战。汉军 : 指刘邦的军队。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 (项王)夜晚听到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歌。幸从 : 受到宠爱而跟随在身边。骓 : 念 zu。逝 :

19、 奔驰。奈若何 : (我)将你怎么安排啊!歌数阕 : 连唱几遍。 解析: 本题考查结合材料、图形来理解情感的能力,要对材料中文言文理解以及对两个图形中手势变化判断,并依此业推断其情感。通过阅读文言文可以发现在听到楚歌后,项王悲歌慷慨,作诗给皮姬,虞姬在听到楚歌以及项王的诗后是无奈、悲伤、哀愁的。在答案中能结合文言文的内容以及图片的手势变化,同时提炼出虞姬在当时听到楚歌后悲和哀的情感即可得分。 答案 : 略 (二)阅读沙枣 , 完成 问 题 。 (共 11 分) 沙枣 梁衡 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 1968 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我们

20、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6 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 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花香。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到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当时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旧注意别让枣刺

21、刮着胳膊,这才发现,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那是 4 月下旬,我参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习班。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学习直到 6 月 9 日才结束。这段时间正是沙枣发芽抽叶、开花吐香的时期,我仔细地观察了全过程。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

22、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感受: 干枝有刺, 叶 小花开迟。 沙埋根,风打枝, 却将暗香袭人急。 1972 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 这个大队紧靠乌兰布和大沙漠,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蚀,大队专门成立了一个林业队,造林围沙。十几年来,他们沿着沙漠的边缘造起了一条 20 多里长的沙枣林带,沙枣林带的后面又是柳、杨、榆等其他树的林带,再后才是果木和农田。我去时已是秋后,阴历十月了。沙枣已经开始落叶,只有那些没有被风刮落的果实还稀疏地缀在树上,有的鲜红鲜红,有的没有变过来,还是原来的青绿,形

23、状也有滚圆的和椭圆的两种。我们摘着 吃了一些,面而涩,倒也有它自己的味道,小孩子们是不会放过它的。当地人把它打下来当饲料喂猪。在这里,我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实用价值。 首先,长长的沙枣林带锁住了咆哮的黄沙。你看那浩浩的沙海波峰起伏,但一到沙枣林前就止步不前了。沙浪先是凶猛地冲到树前,打在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风卷回去几尺远,这样,在树带下就形成了一个几尺宽的无沙通道,像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挡着,沙总是不能越过。而高大的沙枣树带着一种威慑力量巍然屹立在沙海边上,迎着风发出豪壮的呼叫。沙枣能防风治沙,这是它最大的用处。 沙枣还有顽强的生命 力。一是抗旱力强,无论怎样干旱,只要插下苗子,就会

24、茁壮生长,虽不水嫩可爱,但顽强不死,直到长大。二是能自卫,它的枝条上长着尖尖的刺,动物不能伤它,人也不能随便攀折它。正因为这点,沙枣林常被栽在房前屋后当墙围,或在地边护田。三是它能抗盐碱。它的根扎在白色的盐碱土上,枝却那样红,叶却那样绿。因为有这些优点,它在严酷的环境里照样能茁壮地生长。 过去我以为沙枣是灌木。在这里我才发现沙枣是乔木,它可以长得很高大。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那古铜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我采访的林业队长是一个近 60 岁的老人, 20 多年来一直在栽树。花白的头发,脸上深而密的皱纹,古铜色的脸膛,粗大的双手,我一下就联想到,他像一株成年的沙枣,年年月

25、月在这里和风沙作战,保护着千万顷的庄稼不受风沙之害。质朴、顽强、吃苦耐劳,这些可贵的品质就通过他那双满是老茧的手在育苗时注到沙枣秧里,通过他那双深沉的眼睛在期待中注到沙枣那红色的树干上。 _. 第二年冬季,我搬到县城中学来住。这个校园其实就是一个沙枣园。一进校门,大道两旁便是一片密密的沙枣林。初夏时节,每天上下班,特 别是晚饭后,黄昏时,或皓月初升的时候,那沁人的香味四处蒸起,八方袭来,飘飘漫漫,流溢不绝,让人陶醉。这时,我感到万物都融化在这清香中,充盈于宇宙间。 宋人咏梅有一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这句移来写沙枣何尝不可?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原的标志。沙枣飘香过后,接着而来

26、的就是八百里平原上仲夏的麦香,初秋的菜香,仲秋的玉米香和晚秋糖菜的甜香。 沙枣花香,香飘四季, 40 多年了还一直飘在我的心里。 (有删改) 注: “ 暗香浮动月黄昏 ” 出自林逋山园小梅。意思是,清幽淡雅的梅香浮动在黄昏的月色下。 18.文章在描写沙枣时,多次写到沙枣的花香,请你简要说明作者对沙枣花香的认识过程。( 4 分) 解析 :题目中“简要说明作者对沙枣花香的认识过程”,注意回答的是“认识过程”。我们需要在文章中找出每次对花香的认识及深化的过程,本题属于概括题,注意答出两点和情感两部分。 答案 : 大学毕业到内蒙古临河县劳动,在门前空地上吃饭,隐隐约约闻到花香,不解其因;第二天傍晚去挑

27、水,知道原来醉人的香味是从沙枣发出的,揭开疑惑;参加县里学习班对花香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搬到县城中学,再次闻到沙枣的香,沙枣花香,一只漂在我心里。 19.根据上下文,从下面两句话中选择一句填入文章横线处,恰当的是 ( ) ( 3 分) 甲 : 不是沙枣像人,是人像沙枣 乙 : 不是人像沙枣,是沙枣像人 解析: 上文写到我采访了一个 60 岁种沙枣的老人的事迹,下文对沙枣的描述,横线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故选乙。 答案 : 乙 20.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有值得欣赏的地方,也有可以讨论的地方。请你从最后三段中找出一处(字、词、句?)值得讨论的地方,并写出你的讨论题。( 4 分 ) 讨论题来自: _ 你

28、的讨论题: _ 解析: 本题考查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答案 : 讨论题来自:文中“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面的标志”。你的讨论题:“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面的标志”的表达效果:运用议论表达方式,强调了“沙枣”对河套平面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对沙枣的赞颂。 (三)阅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成 问 题。(共 9 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的处世之道。其实质是 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就日常生活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

29、、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你不愿被人嘲笑,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你不愿被人非议,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只想“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人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早晚 高峰堵车时,总有这样的司机,只图自己的一时便利而不顾他人,左穿右插,随意变线加塞儿。这种做法,轻则会惊吓对方,进而引发纠纷,重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危及生命。不论出现哪种结果,都是损人不利己。可见,只有遵守“己所不欲,

30、勿施于人”这一准则,人们才会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社会才能和谐。 同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习近平主席在阐述我国和平外交政策时,一再重申,在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深 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人民近代以后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乱频发的惨痛历史,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绝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地方重演,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由此可见,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1、彰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价值。 总之,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既是 _,同时也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需要。 21.根据文意,将文章第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限 18 个字以内)( 2 分) 解析: 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答案 : 人们相互理解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22.阅读第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展开论证的。( 3 分) 解析: 阅读全文,理解作者如何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和谐社会的准则展开论证,即论证过程。论证过程的答题思路:提出观点,继而用何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32、,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 : 首先提出分论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并对其进行解释;接着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证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重要,最后通过举反例论证证明人们互相理解,社会才会和谐的观点。 23.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作简要说明。( 4 分) 解析: 阅读全文,理解作者所发表的议论,围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对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的作用来发表感想。 答案 : 你的思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应当更好地运用于当下社会生活。你的说明:当下社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常被别人 忽略,例如我们都不愿被噪音打扰,那我们就不要制造噪

33、音去打扰他人。所以,我们需要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好地应用于当下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五 、 作文(共 50 分) (一)根据情景,按要求写作。( 10 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有位外地朋友来北京,想通过品尝北京特色美食体验京味文化。请你写一段话,向他推荐一种具有北京本地特色的美食(如北京烤鸭、涮羊肉、炒肝儿、豆汁儿、驴打滚儿、冰糖葫芦、艾窝窝)。 题目二:语文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你的任务是阅读下面连环画,就印象和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段点评(可以点评诸葛亮的精神境界,也可以点评他的所作所为),准备发

34、言。 要求:( 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 150-200 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运用。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答案 : 略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40 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以“读书 实践 收获”为题 目,写一篇文章 ,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 题目二:据报道,在 3D 虚拟现实的校园实验室里,可以让屏幕里的蝴蝶飞到眼前,可以模拟在不同星球的重力实验,可以置身于恐龙生活的白垩纪,可以探索原子内部的无穷奥秘在这样奇妙的实验室里学习,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呢?

35、请你发挥想象,以“奇妙的实验室”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 600-800 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解析:本题两道都是属于命题作文, 第一题 构思会是成败的关键。分两方面说:一本书 /一件事,要把书和事的比例控制好;多本书 /多件事,要把几个部分的次序与逻辑安排好。这是这篇作文的难点,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第二题要求考生首失能够抓文题中的关键词,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该文题展现的对象主体是“实验室”,而修饰词语“奇妙”则要求考生发挥想像和联想,以“奇妙”作为重点进行层层展现,逐步深层次挖掘。这个题目的取胜关键在于想象合理性和独创性。文章最后要 表现一个深刻的主题。 答案 :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