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模拟地理.docx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37352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模拟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模拟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模拟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模拟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模拟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6 年北京市西城区高考模拟地理 本部分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1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某游客在图 1 海岛上拍摄了日出美景(图 2)。读图,回答 下列问 题。 1.岛上能 最早 见 到日出的地点 及照片拍摄的月份是 ( ) A., 3 月 B., 9 月 C., 7 月 D., 8 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地 5:20 日出,说明该地昼长夜短,为夏季,从图示海拔高度可以看出,地没有视线阻挡,能最早见到日出,结合四个选项,只有 A 正确。 答案: C 2.该岛 ( ) A.位于板块

2、之间的消亡边界 B.河流短小湍急,径流量大 C.东南部地形平坦,宜晒盐 D.游客可以泡温泉、赏峡湾 解析: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该岛位于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该岛面积较小,河流短小湍急,径流量小,该岛东南部地形平坦,降水多,不宜晒盐,所以 A 正确。 答案: A 下 图是 11 月某日 08 时和 20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 :百帕)。读图,回答 问 题。 3.由 08 时到 20 时,图中 ( ) A.地风向偏北,风力渐强 B.地气压升高 , 未来呈降温趋势 C.地冷锋过境,持续雨雪 D.高压脊向南延伸,出现对流天气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 08 时到 20 时,地风向偏北,

3、但地等压线变稀疏,风力变弱,地位于冷锋过境,气压升高,未来呈降温趋势,地冷锋过境,雨雪之后转晴,高压脊向南延伸,多晴朗天气,所以 B 正确。 答案: B 下 图 为世界部分地区盛行风向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4.图中 ( ) A.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成因与地相同 B.地易受飓风危害,多发时间与相同 C.地盛行西南风时印度恒河正值枯水期 D.地盛行西北风时新疆牧民转场至山麓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地位于东亚,夏季盛行东南风,地位于南亚,夏季盛行西南风,地和地季风成因不同,地盛行西南风时,为北半球夏季,印度恒河正值丰水期,地盛行西北风时,为北半球冬季,新疆牧民转场至山麓,所以 D 正确。 答案:

4、 D 5.一艘远洋渔船从地驶往地 ( ) A.依次途经印度洋和 马六甲海峡 B.为降低能耗应选择在 冬季 出发 C.在途中自东向西穿越了日界线 D.地 1 月受洋流影响渔获丰富 解析: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一艘远洋渔船从地驶往地,依次途经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没有穿越日界线,为降低能耗应选择在冬季出发,所以 B 正确。 答案: B 下 图是我国东南某区域借助 GIS 系统识别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一组图像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6.图中 ( ) A.甲 地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B.乙 河自南向北,流速较快 C.丙 地的城镇化水平最低 D.丁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5、甲地位丘陵、山区,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种植水稻 ,乙河自北向南流,流速较快,丙地道路交通密集,城镇化水平较高,丁位于城市边缘,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所以 D 正确。 答案: D 7.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 需要 叠加 该区域的 ( ) 降水分布图 土地利用图 空气质量图 矿产分布图 人 口分布图 A. B. C. D. 解析: 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空气质量图、人口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和矿产分布图,对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影响不大 。 答案: C 下 图 为北半球部分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纬度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8.图中依次是 ( ) A.小麦

6、、水稻、苹果、咖啡 B.水稻、小麦、棉花、可可 C.玉米、小麦、甜菜、甘蔗 D.小麦、水稻、柑橘、油菜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为粮食作物,最适宜分布在 20到 50之间,为粮食作物,最适宜分布在 0到 35之间,为经济作物,最适宜分布在 25到 55之间,为经济作物,最适宜分布在 0到 25之间,结合四个选项,可以得出依次是小麦、水稻、苹果、咖啡,所以 A 正确。 答案: A 9.葡萄喜光,对土壤适应性强。我国适合大规模种植葡萄的地区是 ( ) A.东北平原 B.海南岛 C.宁夏平原 D.四川盆地 解析: 由材料可知,葡萄喜光,对土壤适应性强,宁夏平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适合大规模种植葡萄

7、,所以 C 正确。 答案: C 2015 年底,北京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数量“领跑”全国。为解决公用充电桩的合理布局问题,相关部门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部分区县的住宅地和工作地人数分布比例差异明显。读图 ,回答下列问 题。 10.依据调研,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 ( ) A.a、 c 区的布局重点应在工业区 B.b 区布局重点在商业区、行政区 C.近郊人口最多,布局密度应最大 D.在中心城区增加设置可缓解交通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a、 c 区以住宅和工作为主,不适宜重点布局工业区, b 区位于市中心,布局重点在商业区、行政区,近郊人口最多,但布局密度不应最大,在中心城区增加设置,增加交通压力,所

8、以 B 正确。 答案: B 11.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逆城市化趋势使中心城区萎缩 B.近郊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集聚使郊区人口增多 D.地价、交通变化使城区人口向郊区迁移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京市近郊人口较市区多,其主要原因是北京在城市化过程中,市区地价上涨,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且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是居民实现了在近郊生活,市区工作的可能。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3 道题,共 56 分) 12.( 36 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明代徐霞客游记中记述:“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南惟龙泉,西惟五台,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

9、扼沙漠者。” (1)读图 a, 指出与上文对应的作者登临地,说明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 10 分) 解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可以从地势 交界处、森林和草原过渡区、半湿润和半干旱过渡区等方面回答。 答案:恒山主峰。处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北部高原之间,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之间,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之间,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之间(暖温带和中温带之间),森林和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区。 2015 年以来,山西省相继遭受了干旱、低温冻害、洪涝、山体崩塌等自然灾害。 (2)在上述山西省自然灾害中任选两项,简述其自然原因。( 8 分) 解析:山西省低温冻害、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其原因可以从

10、地形、风向等方面回答。 答案:低温冻害:纬度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近,冬 半年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大。洪涝:夏季多暴雨;山地广布,多谷地、洼地;河流含沙量大,河道淤积。干旱:地处内陆;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山体崩塌:山区面积广大,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 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大西高铁)是山西省第一条贯通南北的跨省高铁。 (3)说出山西省铁路线的区位特征,并简述大西高铁的建设意义。( 8 分) 解析:首先描述山西省铁路线的区位特征,然后从完善交通路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强区域联系和交流等方面回答大西高铁建设的意义。 答案:多分布在谷地(山谷、河谷),连接主要城市 、旅游景区、煤

11、矿。完善交通路网,缩短 区域间经济距离,带动旅游业(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联系和交流。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行“两个替代”能源战略,即“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提倡“以电代煤、电从远方来、来的是清洁电”。山西是实施以上战略措施的重点省区。 (4)举例说明实施“两个替代”的措施及环境效益。( 10 分) 解析: 山西省发展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清洁代替输煤。 答案: 发展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以输电代替输煤(加强电力设施建设,建立坑口电站;西电东送),煤改电(如电采暖、电气化交通)。减少直接燃煤排放(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雾霾)。 13.(

12、18 分)土耳其地处世界战略要冲,也被称为“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 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土耳其陆续建成了数十个自由经济区,成为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近年来更成为吸引世界投资的“热土”。 (2)读图,分析土耳其成为世界投资“热土”的原因。( 10 分) 解析: 土耳其成为世界投资“热土”的原因,可以 从地理位置、交通、政策、地价等方面回答。 答案: 地跨亚欧两洲(扼守黑海、地中海咽喉),水、陆、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国内外市场广阔,劳动力成本低,地价较低。 14.( 24 分) 传统书院是中国文化传承至今的一把钥匙 。某校组织了“走进传统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

13、。 一组同学赴江西白鹿洞书院参观,沿途考察庐山地质地貌,调查鄱 阳湖生态环境。下列图表是学生调查报告中的部分内容。据图文回答问 题。 鄱阳湖流域环境资料 鄱阳湖流域 统计数据 统计时间(年) 水域面积变化(常水位) 5160-3500 ( km2) 1954-2011 累计围垦面积 1467 km2 1954-1958 滨湖水土流失面积 35 万公顷 2010 湖床增高速度 2.3mm/年 1950-2010 水系内低于类水质河长比例变化 0.2-13.3( %) 1999-2007 注:类以下水质恶劣,不能作为饮用水源。 (1)说出庐山的地质构造,并简述鄱阳湖流域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 10 分) 解析: 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首先说出庐山的地质构造,鄱阳湖流域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可以从退耕还湖、恢复和保护植被、河湖疏浚清淤等方面回答。 答案: 地垒 。 退耕还湖,恢复、保护植被,河湖疏浚清淤,治理水污染,加强全流域统一管理(健全法制,优化产业结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