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片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docx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3763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片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片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片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6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片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6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片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片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 模拟 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24 分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 分) ( 1)破阵子最能体现诗人壮志未酬的语句是 _。( 1 分) ( 2)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 _。( 2 分) (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_, _ ,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2 分) ( 4)千古兴亡多少事, _, 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分) ( 5)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_。(朝天子 咏喇叭)( 1 分) ( 6)诚宜 _,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

2、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 2 分) 答案 : ( 1)可怜 白发生 ( 2)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 3)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 4)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 流 ( 5)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 6)开张圣听 妄自菲薄 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 分) ( 1)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 xio su( )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 2)听说他在那边 ku chu( )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 ( 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 qi r b sh( )地把它发展下去。 ( 4)要论中国人,必须

3、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 kung pin( ),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答案 : ( 1)萧索 ( 2)阔绰 ( 3)锲而不舍 ( 4)诓骗 3.划线 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 A.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 忍俊不禁 。 B.青海湖。醉人的湖,那充满梦幻色彩的奇异景色总是让远道而来的游客 安之若素 ,久久不愿离去。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 小心翼翼 地爬上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

4、拭目以待 。 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掌握。安之若素: (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 ) 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不合语境,可用“流连忘返”,答案为 B。 答案 : B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在“青年学生”后加上“时期”) B.到会的 15 名与会 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删除“充分的”) C.由于道路泥泞打滑,使多数救援人员不得不跪在淤泥中用肩膀顶着架子前行。(删除“使”)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机制,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

5、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发展”和“重视”调换位置) 解析 : B 应改为“到会的 15 名团干部”,故选 B。 答案 : B 5.依照下面 句子进行仿写,要求内容连贯,结构相似。 ( 4 分 ) 找到一个解题的角度,知识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结识一个知心的朋友,友情会为你打开一扇门; _, _。 _, _。 解析: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 答案 : 示例:抓住一个难得的机遇,事业会为你打开一扇门。(适时地恭让对手,谦逊会为你打开一扇门;乐观地帮助别人,爱心会为你打开一扇门。)(答案不唯一)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

6、一)文言文阅读( 10 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 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6.解释下列句中 划线 的词。( 4 分) 先帝不以臣 卑鄙 ( ) 躬 耕于南阳( ) 遂许先帝以 驱驰 ( ) 未尝不叹息 痛恨 于桓、灵也( ) 解析: 理

7、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奔走效劳 通“伸”伸张 奔走效劳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3 分 ) ( 1)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文: _。 ( 2)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_。 解析: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 ( 1)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覆衰败的原因。 ( 2) 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8.课文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 ( 3分 ) 答: _

8、 解析: 筛选文言文的信息。 答案: 有三条建议。分别是( 1)开张圣听;(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 ( 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 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 或:亲贤远佞 ) 。 (二)文言文阅读( 9 分) 景清借书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 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 【注释】领乡荐

9、:古代称乡试中试为领乡荐。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9.解释加 划线 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 2 分) ( 1)祭酒 叱 生退( ) ( 2)清 即持所 假 书 ( ) 解析: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 ( 1)大声斥责 ( 2)借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2 分) 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解析: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 我因为你过于珍爱这本书,所以特意用这个办法戏弄你(与你开个玩笑)罢了。 11.当书生向景清索还所借的书,景清为什么说 “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 ( 2 分) 解析: 仔细阅读文言文,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可以得出其“言外之意

10、”。 答案: 虽然那书生十分爱惜书,但是书生并没有好好的钻研书,利用书,反而是将书当成了摆饰,所以景清以特别的方式“教诲”了一下书生。 12.古人读书的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3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的理解,明白其包含的意思,然后再写出对自己的启示或道理即可。 答案: 书的价值在于阅读 与使用,而不仅仅在于把它当宝贝一样的珍藏与炫耀。 (三) 现代文阅读 ( 10 分) 读书如熬粥 赵畅 我的母亲煮得一手好粥。孩提时曾问母亲何以烧出好粥,她告诉我:“粥是熬出来的,熬粥有三要素,即好米 、文火、持续。” 是的,要熬一锅 好粥,首先在于有“好米”。米好,粥就好

11、 。粥拼的是米,是米本身,是那种不加附加值的实力与质地。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来熬,用“文火”易熬透,既能保持营养成分不流失,又能保持那份天然的鲜香味。熬粥还得有耐心,须持续。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上个把小时。熬 粥之妙,令我想及读书。细细回味一番,读书不正如熬粥一般吗? 是啊,读书之法,贵在选择。要多读经典好书,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贵的心灵对话中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情,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

12、不仅是词汇的限制,同时又是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是知识和思想贫乏的表现。”略萨对阅读经典的真谛作了深刻的诠释。一个常读经典作品的人,一个常读好书 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光无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13、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 。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心血来潮,高兴时拼命读,兴头过后就丢弃一旁。真要读书,须耐得寂寞,甘守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说 ,阅读是一种孤独 ,它更适合于“独啜”。不要因为这份寂寞与单调 ,你就感到厌烦无味,就与读书渐离渐远。坚持读书,须有目标追求。这方面,国学大师陈寅恪便是典范。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说:“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得乱得不得了,只有孟真(傅斯年)和(陈)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意思是 说,他们对读书对学问颇有定力。这种咬定目

14、标、坚持不懈的定力,值 得每个读书人学习。读书要做到恒久有定力,对那些以忙为由而少读书、不读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胡耀邦同志曾说过一句话:“你要多读书,就要少打扑克,少跳舞,少看电影。”可不是吗?时间挤挤总是有的,就看你舍不舍得少打点扑克和麻将了。 读书如熬粥,也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读书之“用”就会潜移默化,融进一个人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 选自人民日报 2012 年 2 月 21 日,有改动 ) 13.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文章开头写母亲熬粥的事,目的是引出文章的论题,进

15、而进入对中心论点的论述。 B.文章第、段及最后一段用熬粥的“三要素”比喻读书的三大法则。 C.文章第段举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例子从反面论证读书之法。 D.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解析: 此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第段举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例子从正面论证读书之法。故 C 错误。 答案: C 14.作者说“读书如熬粥”,根据文意谈谈作者认为读书应遵循哪些法则? ( 3 分) 解析: 篇文章是总分总的结构顺序,二、三、四段从“读书之法,贵在选择好书”“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读书之法,贵在持之以恒”三个方面讲了读书的法则,用自己的语言简短概括即可。 答案: 选择好书;耐心细读;持之以

16、恒。 15.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 4 分) 解析: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答题模式为首先提出某某的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某某论证方法证明了某某的论点,最后总结归纳,深化论点。 答案: 首先,由熬粥之法引出对读书方法的思考;其次,紧扣熬粥“好米”“文火”、“持续”三要素,分别从 读书贵在坚持、贵在耐心细读、贵在持之 以恒三个方面论述读书之法; 最后,总结全文观点。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二 ( 17 分) 奔跑之梦 仲达明 那个小城,因为她而著名。 她,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妇女,一个学校里不起眼的打字员。每天,人们都会看到她骑着一辆半旧的自行车上班下班。她的儿子已上高中,成绩优异。 这个男孩,也是

17、从她那儿,明白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奔跑的梦想。 上学之前,世界在他眼里,是高低起伏、不太平坦的。因为,他看到母亲走路时,总是倾斜着身子。那时,他还不知道,母亲生来就患有腿疾。 他上了小学时,有的同学跟在他身后,用不堪的词语侮辱他的母亲,他认为,那是母亲给他的无法弥补的缺陷。 回到家里,他沉默不语。母亲问了多遍,他哭了,最终还是没有说。 晚上,母亲走到他的床边,抚摸着他的头,对他说:妈妈也曾觉得上天对自己不公,让我对生活彻底绝望。但是我现在不这么想了,我有一个优秀的儿子,有一个温暖的家,还有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 他趴在母亲的怀里,哭得很伤心。 她告诉他,她面对的嘲笑比他多得多。为了自食其力,她在

18、书店买书时,营业员给她白眼;走进电脑培训学校,同一期学员对她侧目;去学校应聘,一同参加应 聘的人对她不屑一顾可她,就是在这些冷脸和鄙视中学会了坚强。她打字比别人快,排出的版式比别人漂亮,她的缺陷,也成了一个打字员的长项 善于坐着工作。最后,她说,当一个人有了奔跑的梦想,就没有人能阻止她前进的脚步。 他很感动,但仍然无法从被同学嘲笑的阴影里走出来。 一天晚上,吃饭时,妈妈征求全家人意见:全市要举行一个打字比赛,一等奖奖金一千块,你们说我参不参加? 参加!为什么不参加?父亲说。倒不是因为一千块钱,而是要证明你自己。对不对,儿子? 他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不说话。他怕最后落败的母亲会受到更大的伤

19、害。 母亲还是参加了。 决赛那天,母亲和其他各行各业 20 余名打字高手在电脑面前一字排开,当前面的投影上出现一篇文章,裁判哨声发出以后,各人就迅速地敲起键盘。 借着转播画面,他看到母亲第一个举起手来: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章,她打完并排好版,仅仅用了一分半钟。 母亲毫无争议地成了第一名,领回了那一千元奖金。一下子,母亲成了小城的名人。 那个晚上,全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吃着母亲买回的点心,忽然,他说,妈,我想看看你的手。 母亲把手伸到他的面前,他拿着 那又瘦削的手,发现她的手指头很特别,指尖上有一个个发着黄光的、厚厚的老茧。 他终于忍不住,抱着母亲的手哭了起来。 他当然也不知道,他母亲之所以获得那个

20、奖项,是因为母亲说服了市残联的领导,并以赞助一千元为条件,请求在全市范围举办一届打字比赛。 母亲和父亲商量好,等他上了大学之后再告诉他。 毫不知情的他却从母亲身上得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成为那个小城几十年来唯一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 拿到通知书的那天晚上,父母郑重地把他叫到身边,告诉她母亲那次获奖的秘密。并告诉他:没有人是全能的,就算 是腿部有残疾的母亲,也有别人比不了的长项。因为她有奔跑的梦想,她奔跑,不是用脚,而是用十个手指;她奔跑着的道路,是小小的键盘。 几年后,他把积攒下来的几万元捐给家乡,在他家附近的十字路口,建起一座雕塑,名为奔跑的梦想,造型为在空中舞动

21、的一双手。 从此,那个城市也被人们称为“梦想之都”。 (摘自感悟 2011 年第 7 期) 16.随着事情的发展,“他”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填写下表。( 6 分) 解析: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把握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即可。 答案: 伤心 感动、无法走出阴影 感动、感激 17.品味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 划线 词语。 ( 4 分 ) 母亲把手伸到他的面前,他拿着那又 瘦削 的手,发现她的手指头很特别,指尖上有一个个 发着黄光的、厚厚的老茧 。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理解词语的本意,然后再根据语境意思分析出引申义即可。 答案: 这句话主要通过细节

22、描写刻画了母亲那 双手的“瘦削”和老茧的“厚”,写出了母亲“奔跑”的勤奋、艰辛, 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18.文中“他”以“奔跑的梦想”来命名雕塑,结合文章内容谈谈 “奔跑的梦想”的含义 。 ( 4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告诉读者有梦想就需要努力,向着梦想奔跑。意思对即可。 答案: 母亲为了自己的梦想用自己的双手在不停地奔跑着,同时也用自己的努力告诉儿子:只要心怀梦想,不懈地奋斗就能奔向成功。 19.下列对本文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A.“她,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妇女,一个学校里不起眼的打字员。”中“极其普通”“ 不起眼”与她伟大的梦想形成鲜明的对照

23、,更突出这位母亲的可敬。 B.母亲说服市残联的领导,并以赞助一千元为条件,请求在全市范围举办一届打字比赛,是为了参加比赛 用自己的成功激励儿子。 C.文中母亲把自己遭受到嘲笑的经历告诉儿子是希望得到儿子的同情和理解。 D.文章首尾呼应,“这个男孩,也是从她那儿,明白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奔跑的梦想。”一句总领下文。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注意辨析各项中与文意不符的。 C 项不是为了得到儿子的同情,而是鼓励儿子为了梦想去奔跑。 答案: C 三、作文 ( 50 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 50 分)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人生百味 酸甜苦辣,样样俱全。请自拟一个包含“味道”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解析:问题中要有“味道”一词,抓住引导语中“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尝过人生百味 酸甜苦辣 ”这句话来选材作文,可以写一种“味道”,也可以写多种“特别的味道”,写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多多种人生体会。 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