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省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高考模拟地理.docx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3763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广东省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高考模拟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年广东省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高考模拟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年广东省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高考模拟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年广东省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高考模拟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年广东省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高考模拟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6 年广东省适应性测试文科综合高考模拟地理 一、单选题:共 11 题 每题 4 分 共 44 分 2015 年国庆长假期间,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赴我国东南某地进行野外考察,若下图为该小组考察区域的地形图,读图完成问题。 1.甲、乙、丙、丁四处中,能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国庆期间,太阳日出偏东方(稍微偏东南),此地形图为小范围地形图,所以观看日出无需考虑位置东西差异(位置靠东地点最先看到日出),甲丁两地均处于山谷之中,右侧(东侧)均有山脊阻碍观测视线,故日出一段时间后,两地方能见到太阳,排除 A、 D 选

2、项;图示丙地东侧有断崖和山脊阻碍观测者观看日出的视线,故观测日出时间较当地日出正常时间晚, C 选项错误;图示乙地位于区域地形图的山顶,在此处向东观看一览无余,为观看日出的绝佳地点,本题选择 B 选项。 答案: B 2.该地断崖处有一攀岩训练场, 该攀岩训练场的攀爬高度可能为 ( ) A.150m B.100m C.50m D.10m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图示断崖位于乙丙附近,该处断崖有两条等高线重合,图示等高距为 25 米,利用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 dHd )可得当地陡崖相对高度介于 25米到 75 米之间,故 C 选项符合题意,本题选择 C 选项。 答案: C 3.假设甲、

3、乙、丙、丁四处中各有一座 50 米高的无线信号发射塔,则考察期间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发射塔位于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影长短的影响因素。图示四点正午日影均朝向正北方,甲丙两处海拔大致相当,且北侧有地势较高的山坡地,利用三角形边长原理可以分析两地此时的影长较该信号塔立于平地(日影方向无地形起伏)的影长短,且两地正午影长差距较小;同理测得丁地的日影长度也小于该信号塔立于平地(日影方向无地形起伏)的影长,所以甲丙丁三地的影长差距较小;图示乙地利于山峰之上,日影方向的地势较低,正午影长长于该信号塔立于平地(日影方向无地形起伏)时的影长,所以该图中乙地信号塔

4、影长最长,本题选择 B 选项。 答案: B 根据我国 1951 年以来 824 个气象站点日最低气温资料,统计得出全国各农业区的无霜期,结果见下表。据此完成问题。 4.与黄淮海相比,青藏区无霜期较短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由题意可知无霜期较长,当地的热量越丰富,气温长期相对较高,气温高低主要与地形和纬度有关, C、 D 选项错误;与黄淮海相比,青藏区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较同纬度其它地区低,故无霜期较短, A 选项符合题意;青藏区相对于黄淮海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应该丰富,但事实恰恰相反,故

5、B 选项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 A 选项。 答案: A 5.我国各地无霜期空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 ( ) 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 B.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C.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逐渐较少 D.自东 向西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由图表信息可知南方地区(纬度低,温度高)的无霜期普遍高于北方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例如西南、华南地区的无霜期分别为 300 天河 363天,随着纬度增高,无霜期增长,长江中下游( 295 天)、黄淮海区( 229 天)、黄土高原( 192天),东北、内蒙和甘新区大致位于同一纬度区,无霜期差异较小,天数更短,故 C 选项符合题意, A、

6、 B 选项错误;由第一小题解析可知,海拔越高,无霜期越短, D 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答案: C 6.研究发现,我国北方农区、甘新区和青 藏区无霜期有延长的趋势。这一变化可能 ( ) A.增加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 B.不利于农作物的安全过冬 C.有利于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 D.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频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北方农区、甘新区和青藏区无霜期有延长的趋势,会减少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过冬(低温期减短,冻害减少), A、 B 选项错误;气温增加,无霜期增加会减少农作物的生长期, C 选项不符合题意;气温越高,生物繁衍

7、量越大,农作物病虫害越多,无霜期延长会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频率, D 选项符合题意,综上分析,本题选择 D 选项。 答案: D 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的 “ 红色 ” 景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 之间的谷地里。研究发现,此类红石上 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 “ 新鲜 ” 的石头表面,是一种先锋植物,之后便为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据此完成问题。 7.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 ( ) 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 B.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 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外力作用。图示红石

8、景观的 “ 新鲜 ” 石头重点指出石头的 “ 新 ” ,图片石头形状棱角清晰,即形成时间较晚, A、 C、 D 所指示的外力作用发生过程较漫长,形成时代较久远,在其作用下形成的石头往往比较浑圆,故不符 合题意;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是该地区近几年形成的自然景观,符合题意;本题选择 B 选项。 答案: B 8.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 ( ) A.粤东 B.苏南 C.川西 D.陕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由第一小题解析可知,该地区海拔较高,有冰川活动,粤东地处亚热带,山区海拔较低,无冰川活动, A 选项错误;苏南地区多冲积平原, B选项不符合题意;陕北地区为黄土

9、高原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显著,与题意明显不符合, D 选项 错误;川西地区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区,属于横断山区,海拔较高,冰川活动较多,在高山谷底多发育为低温潮湿的环境,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 答案: C 9.该藻类作为一种先锋植物,对所在区域生态系统所起的作用是 ( ) A.改善生物生存环境 B.挤占生物生存空间 C.破坏生物多样性 D.延缓岩石风化进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植被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材料指出,该藻类是最先生长在这些 “ 新鲜 ” 石头上面的,然后被其它生物所取代,该藻类在该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中起到了先驱者的作用,有利于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A 选项符合题意, C 选项错误;图

10、示石头在该类藻类生长前为裸露地表,故该类藻类未挤占其它生物生存空间, B 选项错误;藻类植物在石头上生长会破坏岩石的结构,加速岩石风化的进程, D 选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A 选项。 答案: A 下图为我国两两城市间的距离与通航概率统计分析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0.由图可判断出 ( ) A.两城市之间相距越远,彼此通航的概率越高 B.两城市之间相距越近, 彼此通航的概率越低 C.大多数相距 600 700km 的城市,彼此通航 D.城市距离在 300 500km 时,通航概率与距离呈明显的正相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通航效率与通航距离的关系。图示可以分析,两两城市距离在 500

11、 1000千米之间的情况下通航效率最高,距离在 750 千米以内的地区,两城市之间相距越远,彼此通航的概率越高,距离大于 750 千米的地区,两城市之间相距越近,彼此通航的概率越低,所以 A、 B 选项说法错误;大多数相距 600 700km 的城市,通航效率最高,但不代表彼此通航, C 选项错误;城市距离在 300 500km 时,通航概率与距离呈明显的正相关,距离较远,通航概率较高, D 选项正确;综上分析,本题选择 D 选项。 答案: D 11.关于国内某两城市彼此未通航的原因,下列解释不可信的是 ( ) A.往返两地的客流量太小 B.彼此相距太近 C.邻近有其它城市替代 D.彼此相距太

12、远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往返两地的客流量太小,高成本的航空运输经济效益低下,所以这种情况下一般不考虑通航, A 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图示显示彼此相距太近,通航效率越低,航空运输多使用在中长途运输领域,近距离的两地多选择机动灵活的公路运输, B 选项不符合题意;邻近有其它城市替代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重复建设机场,这样是交通运输行业的浪费行为,所以这种情况下两个城市没有必要直接通航, C 选项不符合题意;彼此相距太远的情况下大多数会选择航空运输作为交通联系的纽带,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方便生活,所以两地不通航的理由不可信是 两地距离甚远, D 选项符合题意;综上分析,本题选择 D 选项

13、。 答案: D 二、综合题:共 5 题 每题 20 分 共 100 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拉威西岛是印度尼西亚东部的一个大型岛屿。该岛河网稠密,中部地势险峻,河流航运价值较低。该岛目前已知有 127 种哺乳动物,期中 62%是本岛特有种。图 4 为苏拉威西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该岛哺乳动物特有种多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航运价值高低的评价、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该岛哺乳动物特有种多的原因主要考虑该岛屿自然地理的封闭性、雨林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引起的。该岛长期与大陆隔离,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物种丰富;岛屿

14、面积大,多高山深谷,地形复杂,人类活动干扰小。 答案:该岛长期与大陆隔离,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物种丰富;岛屿面积大,多高山深谷,地形复杂,人类活动干扰小。 (2)分析该岛河流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 解析:航运价值高 低主要考虑河流长度和宽度、流水速度、经济腹地等因素。岛屿河流短小; 落差大,水流急;多峡谷,航道窄或经济腹地小。 答案:河流短小;落差大,水流急;多峡谷,航道窄或经济腹地小。 (3)有人建议在该岛大力发展热带作物种植,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开放性试题,赞成理由考虑气候条件、交通条件、经济效益: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海运便利。反对理由

15、考虑主要生态保护:破坏热带雨林;开垦耕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答案:赞成。理由: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海运便利。反对。理由:破坏热带雨林;开垦耕种,容易造成水土 流失。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是指甘肃省西北部的狭长高平地,介于祁连山、阿尔金山和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该地区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多大风,蒸发强烈,是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这里拥有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天梯山石窟等一大批保存较好的珍贵文化遗产。下图是河西走廊土地利用示意图。 (1)指出河西走廊成为我国西北内陆著名灌溉农业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选择、区域农业

16、的发展。灌溉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主要考虑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源条件 。发源于山区的河流提供灌溉水源;多冲积扇地形区,便于自流引水灌溉;走廊地势平坦,利于农业耕作;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光照资源丰富。 答案:发源于山区的河流提供灌溉水源;多冲积扇地形区,便于自流引水灌溉;走廊地势平坦,利于农业耕作;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大,光照资源丰富。 (2)分析河西走廊众多石窟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因。 解析:文物保存较好的原因主要分析当地的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两方面。该地位置较偏远,发现较晚,人为影响小;当地气候干燥,自然风化破坏较小。 答案:位置较偏远,发现较晚,人为影响小;气候干燥, 自然风化破坏较小。

17、 (3)阐述河西走廊地区发展风力发电产业的自然条件。 解析:风力发电产业的发展主要分析当地的资源优势、地形优势、区位优势。该地靠近陆地高压中心,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河西走廊地势两侧高中间低,形状狭长,有利于风力 资源的聚集 (狭管效应 );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风电场的布局建设。 答案:靠近高压中心,风力强劲,风能资源丰富;河西走廊地势两侧高中间低,形状狭长,有利于风力资源的聚集 (狭管效应 );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风电场的布局建设。 (4)分析河西走廊地区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 河西走廊地区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应注意品牌建设、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环境保护等。充分利用当地的

18、优质农产品资源,创立自主品牌;注重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视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型、节水型农产品加工业。 答案:充分利用当地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创立自主品牌;注重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视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型、节水型农产品加工业。 14.旅游地理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传统的基塘农业模式逐渐消失,以基塘农业为主题的城郊观光旅游逐步兴起。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某乡村旅游景区平面布置图 。 分析该景区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景区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分析客源市场、旅游价值、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等知识。接近客源地,旅游市场广阔(珠三角地

19、区经济发达,游客众多);传统基塘农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科学与美学价值;基塘农业类型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水热充足,基塘农业生产条件好或交通便利。 答案:优势条件:接近客源地,旅游市场广阔;传统基塘农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科学与美学价值;基塘农业类型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水热充足,基塘农业生产条件好 或交通便利。 15.自然灾害与防治 泥石流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物质条件 (积累足够的碎屑物质 )、能量条件 (具有一定的势能和转换为动能的条件 )和触发条件 (降水等 )。下图为某地坡面泥石流数量与斜坡坡度的关系统计图。 分析坡度大于 42 度泥石流数量少的

20、主要原因。简述为减少泥石流灾害发生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泥石流灾害的相关知识。坡度大于 42 度泥石流数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物质条件难以满足,坡度大于 42 度之后,碎屑物质无法长期积累,不具备泥石流发生所需的物质条件。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主要为 预警措施、工程措施,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解除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条件,减轻当地的流水作用(触发条件),减少泥石流暴发的可能性。例如,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做好灾害预警;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兴建护坡工程。 答案:原因:坡度大于 42 度之后,碎屑物质无法长期积累,不具备泥石流发生所需的物质条件。 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做好灾害预警;植树造林,退

21、耕还林还草;兴建护坡工程。 16.环境保护 2014 年 4 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 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镉、汞、砷、铅 4 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出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分析我国南方地区土壤污染问题较突出的主要人为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材料指出的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为工业废弃物、农业污染物、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交通污染物的排放。具体如下:工业活动如采矿、冶炼等排放固体废弃物造成土壤污染;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引起土壤污染;未达标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造成土壤污染;交通运输工具排放有害气体沉降造成土壤污染。 答 案:人为原因:工业活动如采矿、冶炼等排放固体废弃物造成土壤污染;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引起土壤污染;未达标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造成土壤污染;交通运输工具排放有害气体沉降造成土壤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