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真题 2011 年 1 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643(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下列属于社会服务型公共关系活动的是( )(分数:1.00)A.工作午餐B.茶话会C.扶贫救灾D.招待会2.增强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是( )(分数:1.00)A.组织利益B.组织领导人C.组织内部冲突D.组织目标3.影响公众心理最直接的因素是(分数:1.00)A.社会环境B.公众自身C.组织行为D.文化传统4.最基本的情绪表现形式是(分数:1.00
2、)A.面部表情B.动作和姿态C.生理反应D.语言和语气5.下列关于激情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激情是强烈爆发且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B.正常人的激情状态与完全失去理智者相同C.激情有积极与消极之分D.激情一般由生活中重要事件引起6.企业面对最多的、也最复杂的一类公众是(分数:1.00)A.社区公众B.消费者公众C.新闻媒介公众D.政府部门公众7.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的倾向性是指(分数:1.00)A.能力B.需要C.兴趣D.动机8.从众行为和顺从行为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分数:1.00)A.是否自愿B.是否有外界压力C.外界压力的强弱D.步调是否一致9.群体分成实际群体与假设群体的标
3、准是(分数:1.00)A.群体是否实际存在B.群体构成原则C.群体规模D.群体发展水平10.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而马上又迅速平息的时尚状态称为(分数:1.00)A.阵热B.时髦C.时狂D.狂热11.下列属于组织形象的硬要素的是(分数:1.00)A.组织成员的数量和质量B.组织的方针政策和管理水平C.组织的道德形象D.组织的无形资产12.对于同一个社会组织,同一时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和评价;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组织的反映和评价也会有差异。这说明组织形象具有(分数:1.00)A.客观性B.相对稳定性C.主观性D.整体性13.下列不属于公众印象形成的模式中加权平均模式特点的是(分数:1.00)A.
4、人们会对早先形成的印象予以更大的权重B.人们会对消极的评价予以更大的权重C.人们会给予同先前印象一致的信息更大的权重D.人们会对积极的评价予以更大的权重14.疑心重的人认为别人也不怀好意,本性善良的人总不相信有人要加害于他。这种心理现象属于(分数:1.00)A.投射效应B.刻板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15.公共关系传播的主要对象是(分数:1.00)A.非目标公众B.外部公众C.内部公众D.组织公众16.报纸发表的戒烟文章会很快得到反对吸烟者的认同,而吸烟者则会表现出相反的情形。这一现象证实的理论是(分数:1.00)A.枪弹论B.个人差异说C.社会范畴说D.社会关系说17.在组织内部的沟通中
5、,公关传播者承担的角色是(分数:1.00)A.中介人B.粘合剂C.领导者D.执行者18.社会距离尺度法的创立者是(分数:1.00)A.韦伯B.马斯洛C.利克特D.布加达斯19.“潘多拉效应”指的是(分数:1.00)A.价格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过度禁止性逆反D.广告逆反20.在所有交际障碍中,最难排除的是(分数:1.00)A.职务障碍B.对等障碍C.职业障碍D.性别障碍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10,分数:20.00)21.组织的心理氛围反映了员工对组织的态度,具体体现在(分数:2.00)A.员工的劳动态度B.员工的职业道德C.员工的责任感D.员工的心
6、理需要E.员工对自己工作社会价值的看法22. 公共关系意义上的公众是 (分数:2.00)A.社会生活中所有的人B.具体的、特定的群体C.与某一社会组织相联系的群体D.抽象的、泛指的群体E.面对同一问题并有不同看法的人而组成的群体23.心境的基本特点有(分数:2.00)A.持久性B.弥散性C.无对象性D.微弱性E.暂时性24.社区公众的需要包括(分数:2.00)A.求信心理需要B.获取信息的需要C.社区发展的需要D.环境保护的需要E.社区稳定的需要25.个体公众的服从行为包括(分数:2.00)A.在一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B.对权威人物的服从C.对统治阶级的服从D.对伟大人物的服从E.
7、对自然规律的服从26.下列关于流言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流言的传播时间比时尚长久B.流言的产生主要是正常的信息渠道受到阻碍C.流言不足信、不可取D.流言不能作为说明问题的凭证E.流言的传播一般为口头形式27.组织形象的客观性体现在(分数:2.00)A.组织形象的评价是客观的B.组织形象的原型是客观的C.组织形象的形成过程是客观的D.组织形象的认识是客观的E.组织形象形成后的状况是客观的28.具有代表性的印象管理理论有(分数:2.00)A.符号相互作用论B.自我表现论C.情景认同论D.主体关系论E.情景反映论29.公众态度的结构包括(分数:2.00)A.公众态度的认知成分B.公众态
8、度的情感成分C.公众态度的行为成分D.公众态度的文化背景E.公众态度的对象30.公关人员应当具备的能力有(分数:2.00)A.应变能力B.宣传能力C.交往能力D.创造能力E.论辩能力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总题数:5,分数:10.00)31.理智感(分数:2.00)_32.公众群体(分数:2.00)_舆论_34.印象管理(分数:2.00)_35.公共关系传播(分数:2.00)_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总题数:6,分数:30.00)36.简述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分数:5.00)_37.简述群体发展的基本阶段。(分数:5.00)_
9、38.简述个体加入群体的必要性。(分数:5.00)_39.简述公共关系传播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分数:5.00)_40.简述应对逆反心理及行为的策略。(分数:5.00)_41.如何增强公关人员的应变能力?(分数:5.00)_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总题数:2,分数:20.00)42.试述个体公众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数:10.00)_43.试述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数:10.00)_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关心理学真题 2011 年 1 月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643(总题数:1,分数:0.00)二、单项选择题(
10、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下列属于社会服务型公共关系活动的是( )(分数:1.00)A.工作午餐B.茶话会C.扶贫救灾 D.招待会解析:2.增强组织凝聚力的关键因素是( )(分数:1.00)A.组织利益B.组织领导人C.组织内部冲突D.组织目标 解析:3.影响公众心理最直接的因素是(分数:1.00)A.社会环境B.公众自身C.组织行为 D.文化传统解析:4.最基本的情绪表现形式是(分数:1.00)A.面部表情 B.动作和姿态C.生理反应D.语言和语气解析:5.下列关于激情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1.00)A.激情是强烈爆发且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B.正
11、常人的激情状态与完全失去理智者相同 C.激情有积极与消极之分D.激情一般由生活中重要事件引起解析:6.企业面对最多的、也最复杂的一类公众是(分数:1.00)A.社区公众B.消费者公众 C.新闻媒介公众D.政府部门公众解析:7.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的倾向性是指(分数:1.00)A.能力B.需要C.兴趣 D.动机解析:8.从众行为和顺从行为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分数:1.00)A.是否自愿 B.是否有外界压力C.外界压力的强弱D.步调是否一致解析:9.群体分成实际群体与假设群体的标准是(分数:1.00)A.群体是否实际存在 B.群体构成原则C.群体规模D.群体发展水平解析:10.在短时间内流行
12、起来而马上又迅速平息的时尚状态称为(分数:1.00)A.阵热 B.时髦C.时狂D.狂热解析:11.下列属于组织形象的硬要素的是(分数:1.00)A.组织成员的数量和质量B.组织的方针政策和管理水平C.组织的道德形象D.组织的无形资产 解析:12.对于同一个社会组织,同一时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和评价;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组织的反映和评价也会有差异。这说明组织形象具有(分数:1.00)A.客观性B.相对稳定性C.主观性 D.整体性解析:13.下列不属于公众印象形成的模式中加权平均模式特点的是(分数:1.00)A.人们会对早先形成的印象予以更大的权重B.人们会对消极的评价予以更大的权重C.人们会
13、给予同先前印象一致的信息更大的权重D.人们会对积极的评价予以更大的权重 解析:14.疑心重的人认为别人也不怀好意,本性善良的人总不相信有人要加害于他。这种心理现象属于(分数:1.00)A.投射效应 B.刻板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解析:15.公共关系传播的主要对象是(分数:1.00)A.非目标公众B.外部公众 C.内部公众D.组织公众解析:16.报纸发表的戒烟文章会很快得到反对吸烟者的认同,而吸烟者则会表现出相反的情形。这一现象证实的理论是(分数:1.00)A.枪弹论B.个人差异说 C.社会范畴说D.社会关系说解析:17.在组织内部的沟通中,公关传播者承担的角色是(分数:1.00)A.中介
14、人B.粘合剂 C.领导者D.执行者解析:18.社会距离尺度法的创立者是(分数:1.00)A.韦伯B.马斯洛C.利克特D.布加达斯 解析:19.“潘多拉效应”指的是(分数:1.00)A.价格逆反B.自我价值保护逆反C.过度禁止性逆反 D.广告逆反解析:20.在所有交际障碍中,最难排除的是(分数:1.00)A.职务障碍 B.对等障碍C.职业障碍D.性别障碍解析: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10,分数:20.00)21.组织的心理氛围反映了员工对组织的态度,具体体现在(分数:2.00)A.员工的劳动态度 B.员工的职业道德 C.员工的责任感 D.员工的心理需要 E.
15、员工对自己工作社会价值的看法解析:22. 公共关系意义上的公众是 (分数:2.00)A.社会生活中所有的人B.具体的、特定的群体C.与某一社会组织相联系的群体 D.抽象的、泛指的群体E.面对同一问题并有不同看法的人而组成的群体解析:23.心境的基本特点有(分数:2.00)A.持久性 B.弥散性 C.无对象性D.微弱性 E.暂时性解析:24.社区公众的需要包括(分数:2.00)A.求信心理需要B.获取信息的需要C.社区发展的需要 D.环境保护的需要 E.社区稳定的需要 解析:25.个体公众的服从行为包括(分数:2.00)A.在一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 B.对权威人物的服从 C.对统治阶
16、级的服从D.对伟大人物的服从E.对自然规律的服从解析:26.下列关于流言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流言的传播时间比时尚长久B.流言的产生主要是正常的信息渠道受到阻碍 C.流言不足信、不可取 D.流言不能作为说明问题的凭证 E.流言的传播一般为口头形式 解析:27.组织形象的客观性体现在(分数:2.00)A.组织形象的评价是客观的B.组织形象的原型是客观的 C.组织形象的形成过程是客观的 D.组织形象的认识是客观的E.组织形象形成后的状况是客观的 解析:28.具有代表性的印象管理理论有(分数:2.00)A.符号相互作用论 B.自我表现论 C.情景认同论 D.主体关系论E.情景反映论解析
17、:29.公众态度的结构包括(分数:2.00)A.公众态度的认知成分 B.公众态度的情感成分 C.公众态度的行为成分 D.公众态度的文化背景E.公众态度的对象解析:30.公关人员应当具备的能力有(分数:2.00)A.应变能力 B.宣传能力 C.交往能力 D.创造能力 E.论辩能力 解析: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总题数:5,分数:10.00)31.理智感(分数:2.00)_正确答案:(理智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之一,是与人们认识世界、追求真理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情感体验。)解析:32.公众群体(分数:2.00)_正确答案:(公众群体(简称群体),是
18、相对于公众个体而言的,它是社会公众存在的一般形式,通常是指具有共同利益与共同需要的公众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组合而成的共同体。)解析:舆论_正确答案:(舆论又称社会舆论。指在社会上或群体中人们对普遍关心的人和事公开地发表一致性的意见。)解析:34.印象管理(分数:2.00)_正确答案:(所谓印象管理,是指交往者通过对自我形象的塑造和修饰,以期在他人头脑中形成良好印象的过程。)解析:35.公共关系传播(分数:2.00)_正确答案:(公共关系传播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解析: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总题数:6,分数:30.00)36.简述情
19、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分数:5.00)_正确答案:(一、联系是指两者都属于同一类心理过程。 二、区别在于: (1)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心理活动,是一种自发的、原始的、与人(包括动物)的生理 需求紧密联系的心理体验。而情感是人独有的心理活动,它是由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满足与 否而引起的内心体验。 (2)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的特点。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的特点。 (3)情绪通常表现于外部,具有较明显的冲动性;情感则较为深沉和内隐,有时深埋于心底,不易被发觉。)解析:37.简述群体发展的基本阶段。(分数:5.00)_正确答案:((1)初创阶段 (2)磨合阶段 (3)稳定阶段 (4)操作阶
20、段 (5)中止阶段 )解析:38.简述个体加入群体的必要性。(分数:5.00)_正确答案:((1)加人群体有助于满足我们的一些重要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 (2)加人群体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各种目标,而这些目标作为个人是不可能达到的。 (3)参加群体有助于我们获得某些知识和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是我们在别处无法获得的。 (4)获得群体的成员资格有助于得到社会认同。)解析:39.简述公共关系传播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分数:5.00)_正确答案:(人际交往手段对于组织传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其重要性就在于: (1)人际交往是大众传播手段的有力补充; (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 (3)人际交往是
21、消除组织内部及外部冲突的良方。)解析:40.简述应对逆反心理及行为的策略。(分数:5.00)_正确答案:((1)根据相关公众的感受限度,调整公共关系传播的内容和强度,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2)及时采取引导和调节措施,力求在萌生阶段使逆反心理得到扭转。 (3)有意设置刺激诱因,促成预期的逆反行为。)解析:41.如何增强公关人员的应变能力?(分数:5.00)_正确答案:((1)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胸有成竹; (2)培养稳定的情绪,沉着的态度,这样才能忙而不乱,有条有序; (3)善于分析、总结典型的公关案例,学习其中的经验,发现其中不够完善的地方,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解析:六、论述
22、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总题数:2,分数:20.00)42.试述个体公众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个体公众之所以会产生利他行为,究其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 (1)个人因素。 主要是指个人的身份特点。身份特点包括性别与年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些需要较大体力投入的助人行为,女性不如男性主动;其他方面的助人行为无性别差异;利他行为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2)人格特点。 人格特点是指个人品质,这是利他行为发生与否的最重要的个人因素。 (3)情境因素。 人们的利他行为与当时情境有关。如果人们看到别人都在做好事情,为人民服务,
23、自己也就产生了做好事的愿望,这种从余行为,系模仿或受暗示所引发。 (4)被帮助者的特点。 被帮助者的特点主要指性别、年 龄、仪表等。大部分研究发现,女性被帮助的机会多于男性,这主要是因为男子在体力上比女子强;而且社会规范强调,身强力壮的人应该帮助弱者。老年人与幼儿都能比较多地得到别人的帮助。一些心理学家还发现,人们的穿着、仪表也是影响别人是否愿意帮助他们的因素。如果一个人穿着奇装异服,招摇过市,即使他遇到困难,也较少获得别人的帮助与同情,因为人们往往会认为他是自作自受,帮助这种人不会获得精神上的安慰。)解析:43.试述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一、语言障碍 公关
24、传播主要是利用语言进行的传播,所以,“编码”和“译码”的双方是否对语言的词汇含义作出同样的解释,是传播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人们对某一词汇含义的解释和理解,是 由其职业、年龄、受教育情况、地域、环境、经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由于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即使人们全力投入传播过程,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传播者的意图去理解某个词的意思。这时,“传而不通”的情形就出现了。 二、信息失真 虚假信息最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因为受众加入信息传播行列,是想了解外界环境的变化,使自己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而虚假宣传给予受传者的,却是与现实世界有着很大距离的东西,受传者据此采取的行动很难达
25、到理想的目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无中生有,向壁虚构; (2)以偏赅全,为我所需; (3)道听途说,“合理想象”;(4)张冠李戴,导演摆布。 三、言论“一边倒”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既有成功,又有失败;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既有经验,又有教训。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是复杂多样的,不可能完全一致。可是,我们的一些宣传报道(包括政党组织和经济、文化组织的报道)却常常摆脱不掉“非好即坏”、“非坏即好”的模式,讲成绩,就说得完美无缺,谈问题,就说得一无是处;先进人物必须是“高大全”,容不得半点缺欠与不足。这种“一边倒”的模式,使许多报道片面性大,透明度差,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