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38009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29 分) 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3 分)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解析: 此题 考查同学们 对汉字的临摹,注意做到正确,流利美观 。 平时练字过程中,要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力争写一首漂亮的钢笔字 。 答案: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孝 悌 ( t) 即 兴 ( xng) 炽 热( ch) 叱 咤 风云( zh) B.教 诲 ( hu) 躯 壳 ( k) 惩 戒( chng) 未雨绸 缪 ( mu) C.哂 笑( shn

2、) 豁 达( hu) 慰 藉 ( ji) 一 诺 千金( nu) D.琐 屑 ( xu) 眼 睑 ( jin) 稽 首( q) 擎 天撼地( qng) 解析: A.“兴”是多音字,可读作“ xng, xng”,此处应读作“ xng”; B.“壳”是多音字,可读作“ k, qio”,此处应读作“ qio”; C.正确; D.“琐屑”应读作“ suxi”。 答案: C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2 分) A.逆转 风骚 教课书 如释重负 B.斑斓 沉缅 正能量 自知之明 C.轩昂 葱茏 文绉绉 变本加利 D.签署 粗犷 浣溪沙 孜孜不倦 解析: A.“教课书”应写作“教科书”

3、; B.“沉缅”应写作“沉湎”; C.“变本加利”应写作“变本加厉”; D.正确 。 答案: D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 2 分) ( 1)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 _和美丽的人。(魏巍我的老师) ( 2)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 _。(杨绛老王) ( 3)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 _,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叶圣陶苏州园林) ( 4)我小时候,一年四季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萧乾吆喝) A.温柔 谢词 映衬 即使 B.温柔 谢意 映衬 不论 C.温馨 谢词 映照 不论

4、 D.温馨 谢意 映照 即使 解析: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 ( 1)“温馨”的意思是温暖馨香,不能用于形容人,所以选择“温柔” 。 ( 2)“领受”的意思是领会接受,领会的只能是谢意,不能是谢词 。 ( 3)“映衬”的意思是互相映照,“映照”的意思是照射、呼应,句中指的是花草树木互相衬托,所以选择“映衬” 。 ( 4)“不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句中的意思是“刮风下雨”那种情况下“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停”,所以选择“不论” 。 答案: B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2 分) A.惟有勇立世界界科技刨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

5、出更大贡献。 B.2016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时尚”,意在解决教育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C.阅读不仅是夯实随州文化软实力、增强随州核心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随州人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D.不懂英文的张艺谋,用一部中美合拍、全英文对白的怪兽特效大片长城,证明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国际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 B.语序不当,应该是“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C.搭配不当,“夯实”和“实力”搭配不当,应该把“夯实”改为“增强”; D.前后重复,“在世界上”和“国际价值”重复,应该把“在世界上”去掉

6、 。 答案: A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 ) ( 2 分) A.又是一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 B.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解析: 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

7、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 A.随州日报的书名号应该去掉,因为这里说的时报社,而不是报纸; B.省略号应去掉; C.项双引号中的句号应该在引号外面,因为这里属于间接引用,不是直接引用; D.正确 。 答案: D 7.下列对联对应的作家、作品,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 1)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笫一家。 ( 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 家忧乐到心头。 ( 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4)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A.( 1)杜甫 ( 2)岳阳楼记 ( 3)西游记 ( 4)鲁迅 B.( 1)李白 ( 2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聊斋志异 ( 4)老舍 C.( 1)李白 ( 2)岳阳楼记 ( 3)聊斋志异 ( 4)鲁迅 D.( 1)杜甫 (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西游记 ( 4)老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联中的作者、作品,解答时要认真阅读对联内容 。 ( 1)从“青莲”两个字就可以判断是“青莲居士”李白;( 2)从“万家忧乐”可以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品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是郭沫若称赞蒲松龄的对联,蒲松龄的作品是聊斋志异;( 4)从对联中的作品就可判断作者是鲁迅 。 答案: C 8.阅读三国演义选段,完成( 1) -( 2

9、)题。( 2 分)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A 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A 曰:“ A 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A 曰:“ A 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A 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A 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A 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A 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

10、,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借父之名,非英雄也。” A 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A 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 A 曰:“舍此之外, A 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A 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 A,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A 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A 乃从容俯首拾箸 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 A 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

11、不畏!” ( 1) A 是指 _。( 1 分) 答案: 刘备 (刘玄德、玄德) ( 2)概括选段故事情节。( 1 分) 答案: 曹操煮酒论英雄(煮酒论英雄,青梅煮酒论英雄) 解析: 考查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 9.把下面句子还原到文段中,恰当的一处是 ( ) ( 2 分) 句子:以“圣地车都”战略为引领 文段:“十二五”期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自然灾害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上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经济增速“保五争三”总要求, A,以调整结构为主线, B,以重大项目为支撑, C,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D,

12、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经济增速高于、发展质量优于、综合效益好于全国、全省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在全省晋档进位。 解析: 本题 考查了同学们 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理解运用,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以“圣地车都”战略为引领,这个句子是说引领方面的问题,这是目标、导向,应该放在前面 。 答案: A 10.续写诗句。要求与原诗在结构、修辞、情感等方面和谐一致。( 4 分)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

13、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第三样事,我仍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_ 解析: 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问题:仿写句子时,要仿句式、仿修辞,语言风格要一致,话题要一致,字数、结构要相近,重复关键字,并做到语意连贯。例句为: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我们续写的句子也应为:要一个中心词语,围绕中心词语做抒情议论。结构上,与前面构成并列或递进关系,运用拟人修辞,表达积 极向上的情感语言表达流

14、利。 答案: 那清泉见了我笑得叮咚咚地响 只要清泉笑,夏天的热烈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中国的梦想就实现了 11.古诗词名句默写。( 6 分) ( 1)人有悲欢离合, 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 2) 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3)不畏浮云遮望眼, _。(王安石登飞来峰) ( 4) 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 _。(诗经秦风) 解析: 本题为连续性默写,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答案: ( 1)月有阴晴圆缺 ( 2)枯藤老树昏鸦 ( 3)自缘身在最高层 ( 4

15、)朔气传金柝 (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二、阅读( 41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2-13 题。( 5 分)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12.“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石矶西畔问渔船,作者问渔船桃花源在哪里,表现了作者对桃花源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 答案: 对桃花源无限向往的急切心情 。 13.本诗与桃花源记二者主旨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16、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诗歌主题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可以认为相同,也可认为不同。如果认为相同,因为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如果认为不相同,可联系两人的创作背景作答。 答案: 相同,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不同,桃花源记表达了历经战乱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本诗作者身处盛唐,他借桃花源记的意境表达了自己更高的生活与审美追求。 (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 14-17 题。( 10 分)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 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 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17、。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注释】姥( m):老妇。篚( fi):圆形竹筐。真草:楷书,草一书。抗:抗衡,相当。耽:沉溺,沉迷。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 1) 善 鸣,求市未能得 _ ( 2)遂携新友命驾 就 观 _ ( 3)当 举 群相送耳 _ ( 4) 使 人耽之若是 _

18、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答案: 善:擅长(善于)就:前往(去,接近,靠近)举:全(全部)使:假使(假如,如果) 15.“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2 分) A.虽乘 奔 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横柯 上 蔽(与朱元思书) C.置人所 罾 鱼腹中(陈涉世家) D.饿 其体肤( 两章) 解析: 本题考查词类的活用,注意结合句意来判断词意的变化,从而分析活用情况。 例句:用笼子把鹅装起来拿回去了。笼: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笼子装。 A.即使骑着快马驾着清风

19、也不如船快。奔:动词活用为名词,奔跑的马。 B.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上: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上面。 C.放到别人捉到的鱼肚子里面。罾: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罾网鱼。 D.使他忍饥挨饿。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答案: C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 分) ( 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 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 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

20、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答案: 王羲之前往看鹅,心情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 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看重,都是这类情况。 17.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 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故

21、 B 项中“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错。 答案: B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1 题。( 10 分) 书生意气正当时 君然 “史亦尝考,文亦尝校,答辩近了,犹思几度改论稿;家总要成,钱总要挣,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近日,这副对联在微博和微信上热传,不少网友为其中的书生情怀所感动。 这副对联的作者是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时间久远、他只能依稀记得对联创作时间是 2003 年左右。在陈正宏看来,这副对联是“急就章”,严格来说,从平仄、对仗的角度来看都不工整,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首“打油联”。而如今,这副“打油联”因何在网上不胫而红? 陈正宏

22、认为这副对联之所以走红,是因为人们对其中“书生意气”有所共鸣。“书生”这个词,或 者说“书生意气”,有些人觉得已经过时了。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一个社会需要发展,个人需要发展,书生本色还是需要的。现在社会上有些情况会发生,可能还是跟“书生意气”缺乏有关。 曾几何时,“读书无用论”是不少人选择在世俗生活中抛弃精神追求的强大理由。“百无一用是书生”,仿佛做学问就意味着穷酸,执着就意味着迂腐。于是,学术圈乱象丛生,抄袭论文、伪造研究成果、重权位代替重学术种种学术腐败令人痛心。 学术界的种种失范尚且只是管中窥豹,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期,不仅读书治学如此,人生周遭大小琐事的权重也被置于功利的有色眼 镜之下。在不

23、少人那里,考量任何事物的标准都是能带来多大利益,能不能成就功名,能不能制造人生的捷径殊不知,在这样的人生逻辑下,只要能获取功名,只要能巧取利益,便使尽各种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社会道德底线一再受到冲击。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副“打油联”的走红,恰恰折射出当下人们的生活对“书生意气”所代表的单纯和底线的透支。于是有人怅惋:“曾经怀抱理想的人,那些真正经历了艰难而仍然存着一点痴念的人,才会真正被触动吧。” 但我们的社会真的已至如此悲凉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打油联”的走红, 也意味着人们对“书生意气”的渴望。“书生”这个词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有着超越字面的意蕴,它代表着正直、理想主义,

24、代表着在世俗生活中不忘仰望星空的胸襟与诗意,也代表着在倒退的道德底线面前拒绝流俗的勇气。这种理想主义、诗意与勇气不仅适用于学术界,更适用于任何时代的现世人生,它代表了一种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有所共鸣,就当有所渴求:有所渴求,就当有所坚守。“家总是要成,钱总是要挣”,但红尘之中的那一点不可抛却的道德高度和精神追求正是这个社会内在的气蕴所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选自 2016 年 1 月 6 日人民日报) 1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_( 2 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本文的中心论点需要概括,那么首先读懂文章的内容,弄清

25、作者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议论,然后再看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什么,进而概括即可。结合文章题目、首尾段以及文章内容,特别是“有所共鸣,就当有所渴求:有所渴求,就当有所坚守”,概括论点为:我们要坚守书生意气。 答案: 我们要有(坚守)书生意气或时代需要(呼唤)书生意气。如答“书生意气正当时”不给分。 19.结合选文解释“书生意气”,并补写名句。( 4 分) ( 1)书生意气: _( 3 分) ( 2)补写名句:书生意气, 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的理解以及对名句名篇的掌握。 答案: ( 1) 书生意气是一种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诗意与勇

26、气。 ( 2) 挥 斥方遒 20.作者认为“这副对联”之所以走红,一方面是因为 _,另一方面是因为 _。(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找到相关语段,根据第三段“陈正宏认为这副对联之所以走红,是因为人们对其中“书生意气”有所共鸣。“书生”这个词,或者说“书生意气”,有些人觉得已经过时了。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一个社会需要发展,个人需要发展,书生本色还是需要的”,第八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打油联的走红,也意味着人们对书生意气的渴望”提取概括即可。 答案: 人们对“书生意气”有所共鸣(人们对“书生意气”缺失的担忧) 人们对“书生意气”有所渴望。 21.下列说法,与作者观点不相

27、符的一项是 ( ) ( 2 分) A.书生意气无论对社会发展,还是对个人发展,都是有作用的。 B.在世俗生活中,“百无一用是书生”。 C.在当下社会转型期,不少人考量事物的标准是名利至上。 D.“家总是要成,钱总是要挣”,但道德高度和理想追求不可抛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议论文中作者的看法的理解和把握,根据第四段“曾几何时,读书无用论是不少人选择在世俗生活中抛弃精神追求的强大理由。百无一用是书生,仿佛做学问就意味着穷酸,执着就意味着迂腐。于是,学术圈乱象丛生,抄袭论文、伪造研究成果、重权位代替重学术 种种学术腐败令人痛心”,可知 这是作者批判的,所以“百无一用是书生”不属于作者的观点。

28、 答案: B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26 题。( 16 分) 野马嘴里有清泉 王宗仁 跋涉在青藏高原上,你最希望看到蓝天上的太阳。阳光给雪山、冰河、草地铺上一层柔软的锦缎,让你找不着季节的地段,分不清阴山和阳坡,满眼的灿烂!可是有一个地方例外:走在沙漠里,你最怕的是悬挂在头顶的太阳。 那天,我和作家王鹏随一支测绘队到柴达木盆地深处,去完成一次采访任务。 盛夏的中午,天空无语,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暴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 望不到边的沙漠像一口烧红的铁锅,仿佛可以把人蒸熟,我们被烈日烤得脊背流油,喉咙冒烟,口渴得要命。一壶水倒进嘴里,根本不管用,谁都巴不得有

29、一条河或一眼泉出现在面前,美美地喝他个饱。大多数人的水壶干得可以当锣敲了。同志们忍着干渴赶路,每隔一会儿,便有人举起水壶摇一摇,让大家听听壶底那一点点水稀里哗啦的响声,进行一番“精神安慰”。可是,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大家的嘴唇干得像撒了一层盐粉,上面裂开了一道道细缝,渗着血迹。 哪里有水?水在哪里呢? 和我们一起进沙漠的蒙古族老人巴图,是个“老高原”,别人都急得像热锅上 的蚂蚁,他呢,没事一样,不紧不慢地说:“咱们找向导吧,它会把我们领到泉边去的。” “向导?谁啊?”我发问。 “它终年在沙漠里生活,能不知道哪里有水吗?” “可是他到底是谁呀?您认识吗?” 巴图大爷捻了捻胡子,又松开手,说:“是

30、野马。” 我们一听泄气了。野马,我当然见过,它不比一般的马大多少,但奔跑起来飞快,像一辆小汽车。 “野马能当向导么?” “怎么不能?!”巴图大爷认真地说,“野马离开水能活吗?哪里有野马,那里必定有水。”停了停他又说:“碰不上野马,能见到野牦牛、野驴或藏羚羊也行呀。它们都能给我们帮忙。野马嘴里有清泉!” 说得有理。于是,我们十多个人散开去找“向导”。沙丘连绵起伏,热气在晃晃悠悠地升腾着,漠风在不停地扑面而来,我们跑了不少地方,连一片草叶 也没有,哪里会有野生动物? “性急的人总是翻不过雪山的。耐着性子吧,雪莲花是属于爱花的人!”喜欢唱民歌的巴图大爷像在念歌词。 大家轮流抿了一口水壶底的那点水,一

31、边在沙海里勘测,一边继续寻找着野马。 终于,我们看见前面的洼地有一群黑影在晃动。大家像看到了希望,加快步伐走去。看清了:腿细,尾短,粗脖子,鬃毛特别长啊,是野马!它们正扎着头喝水哩。像一幅油画,一幅又一幅,丰沛在干渴的沙漠上。大家似乎听见了吱噜的喝水声,多么诱人的声音呀!还有一只叫不上名字的鸟站在一匹马的背上,它好自在! 野马发现了我们,长嘶一声,一尥蹄子,没影儿了。那只鸟飞向了天空。 我们立即去追。可是,每个人疲劳加干渴,腿脚没有一点劲了。“同志们追呀,要得到前 面的清泉水,只能靠我们自己!”巴图大爷傲然像一位将军,下了命令。说也怪,我们浑身忽地长出一股力气,跑步追了上去。野马没有追上,却在

32、它们刚才停留的地方发现一池清凌凌的水。池子很小,只有洗脸盆那么大。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美极了。真想不到,茫茫沙漠里还有这么一个“世外桃源”,有水,有草,有花。水池边上留着各种形状的蹄印,显然那些野生动物常来这里喝水。 我们的心儿早就润吱吱了。我却有点舍不得张开口喝这水了,便用手指蘸了一滴水,滴溜溜转亮晶晶的一滴水。它将以强大的抗干渴的力量 进入我们的体内,变成汪洋大海征服征途上一切干渴!巴图老人嘹亮地喊了一声:“开始!”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 瞧,这个喝水法,够“野”了吧 1 喝足水以后,我们在一起合计了一下,给这个泉起了个名字:望柳池。 我们

33、都希望不久的将来,这儿柳树成荫,乌语花香。之后,我们又把轻便的帐篷撑起来,这儿就成了测绘队的大本营 供水站。 21 可喜的是,没有多日,当我们告别“望柳池”继续往沙漠深处跋涉后,在别处一群野马的带领下,又找到一眼泉水,大家爱给它起名叫“珍珠水”,它成了我们的第二个水站。 22 有野马这样的好向导,我们在戈壁滩工作就不愁没水喝了 ! (选自 2016 年第 2 期小小说选刊) 22.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读文章,主要人物有我们和巴图大爷,中心事件是追野马、找水源的故事,概括即可。 答案: 选文记叙了我们在巴图大爷的带领下追寻野马的足迹,在沙漠中

34、找水源的故事。 23.结合选文,分析巴图大爷的形象。(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要重视需要分析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要关注情节发展,要找出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用两字或四字词语,多角度全面概括人物形象;“别人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呢,没事一样,不紧不慢地”可以看出巴图的沉着冷静,“它们都能给我们帮忙。野马嘴里有清泉”可见阅历丰富,“耐着性子吧”可见他的有耐心;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答案: 巴图大爷是一个沉着(冷静)、乐观、有耐心(坚持不懈)、阅历丰富、有智慧的老人。 24.品味下列 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4 分) ( 1)水池周围,那湿漉漉的泥

35、土上,长着丛丛小草,还开放着朵朵小花, 美 极了。( 2 分) ( 2)大家便同时趴在地上,将嘴伸进水池 瞧,这个喝水法,够“ 野 ”了吧!(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一般考查的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可以按照“ XX词刻画了人物的 XX 特点,表现了人物 XX 心情、性格”的格式进行表述。结合“美”“野”出现的语境,在具体句子和语言环境中分析即可解答。 答案: “美”字不仅表现在清泉滋润下小草、小花的勃勃生机,而且表达出我们千辛万苦找到水源时的惊喜心情。 “野”字不仅表现出我们干渴之极而无拘无束喝水的样子,而且表达出作者对充满野性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的赞美。 25.从

36、修辞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 3 分) 盛夏的中午,天空无语,只有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暴烤得每颗沙粒都在狂跳,甚至发出吱吱的脆响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重要句子的表达效果的理解,本题要求从“修辞”角度进行分析,“天空无语”是拟人的修辞,“太阳像一盆燃旺的炭火”是比喻的修辞,修辞的表达效果解答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XX,表达了作者的 XX 的感情,据此解答即可。 答案: 选句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环境的恶劣,表达出我们烦躁不安的心情 。 26.“野马嘴里有清泉。”假如你身处生活的“沙漠”,没有“野马”作向导,你将怎样寻找“清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

37、的想法。( 4 分)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抓住希望、信心、乐观等 关键词语,态度积极向上,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合理即可得满分。 答案: 有希望,我们的生命就有力量的源泉。身处生活的“沙漠”,既是没有“野马”做向导,只要我们沉着、乐观、有耐心 就一定能找到生命的“清泉”。 三、作文( 50 分) 27.题目:家有 _ 要求:把题目补写完整。 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作。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不少于 600 字(诗歌不少于 20 行)。 解析: 这道题目是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本题补充的对象可以是一

38、个具体的事物名字,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或者情感。题目为家有 xx,连有一个关键词语:家,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又交代了写作的范围,也暗示了文章的主旨:体现家的温馨或者困惑,以上几种思路写作时要考虑到。可以以第一人称,写“我”的事情,也可是用其他人称,写别人的事情。如果写一篇记叙文时,最好通过事件来体现主旨,所以在文章中要加入适量的细节描写,使文章丰满起来。如果写作时,采用加小题目或者分镜头 的形式,这样写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适合写议论文。 答案: 范文 家有“悍”妈 关于我妈,我一直在想为她写点什么。可是,一看到她那张“丰富多变”的面孔,我的手又有些胆怯了。要知道,我妈的

39、性格实在有些让人捉摸不透。在一般人看来,她是一位好母亲,可是在我眼里,她却是一位“悍”妈。 妈妈的性子较急,脾气暴躁。有一次,我在家里看电视,妈妈在厨房里洗衣服。她看我悠闲自在的样子,就叫我回房写作业。我呢 , 在沙发上多呆了一会儿,妈妈就开始嚷叫起来了:“霞霞,你是要我上前来了你才会动身去写作业,是吧?那 好,你就 在 这里等着,我先洗完这两件衣服就过来。”我一听就知道妈妈的火气上来了。我吓得赶紧关了电视,回房写作业,否则,等妈洗完衣服真的过来的话,那我可就有我的好看了。 妈妈的厉害,我算领教过了。谁要是惹了她,她就绝不饶你。 记得有一回,爸爸在外面打麻将,打到三更半夜也没有回来。妈妈躺在床

40、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她看到爸爸这么晚还没有回来,心里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她翻身下床,披起衣服,走出家门,摸着夜黑去找爸爸。墙上的挂钟当当地敲了 12 下,却还始终不见他们回来,我开始替他们担心起来。过了一会儿,门外突 然传来一阵咚咚的脚步声,我知道是妈妈他们回来了。我准备起身去开门,没想到门“吱嘎”一声开了。我一看是妈妈,她拽着爸爸的衣服走了进来,脸上充满了腾腾杀气,我一看情形不好,一场急风暴雨就要降临了。果然,妈妈一进屋里,就朝爸爸大吼起来:“我说你就怎么这样不争气呢?害得我到处找你。”那火气实在是大。爸爸呢,可能因为妈妈在他的这些朋友们出了他的丑,积聚了一肚子的火气,这下就像火山爆发似的一下子喷薄出来了,他朝妈妈大声吼道:“我打麻将怎么啦?你管得着吗?”就这样,他们你骂一句,我顶一句,屋子里闹得不可开交,寂静的夜晚被 他们吵骂声给打破了。左右邻舍的人都醒来了。他们纷纷过来劝说,事态才算慢慢平息,否则,这个晚上人们别想睡觉。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家有“悍”妈,生活就不怕。我们这个家被妈妈打理得井井有条,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地板檫得干干净净,食具刷得闪闪发亮,一家人的吃饭穿衣,她都安排地有条不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这都全靠“ 悍”妈的功劳。说实话,我爸有这样一位“悍”妻,那是他的福分;我 有这样一个“悍”妈,那是我一生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