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3801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真题物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年湖北省黄冈市 中考真题物理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某中学生的质量约 45kg B.某中学生的身高约 1.65m C.某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 1m/s D.某中学生的百米赛跑成绩约 6s 解析: A、中学生的质量约是 45kg左右,故 A符合实际; B、正常成年人的身高在 1.60m 1.80m左右,王明的身高约 1.65m,故 B符合实际; C、人步行的速度约是 1m/s左右,故 C符合实际; D、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 13s左右,故 D不符合实际 。 答案: D 2.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 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夏天湿衣服很快变干是液

2、化现象 C.秋天早晨的雾是汽化形成的 D.冬天早晨的霜是凝固形成的 解析: A、冰雪消融是冰吸收热量熔化成为水,此选项正确; B、湿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水汽化成为水蒸气,此选项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选项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选项错误 。 答案: A 3.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产生的是 ( ) A.小孔成像 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文字变大了 D.水池的池底看起来比实际要浅 解析: 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B、平静水面上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

3、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 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 故与题意不符 。 D、池底反射的光线穿过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 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 故与题意不符 。 答案: B 4.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碎纸屑说明它们带同种电荷 B.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碎纸屑说明它们带异种电荷 C.用试电笔测试插座插孔时氖管发光说明该插孔接通了火线 D.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短路了 解析: AB、用摩擦过的塑

4、料尺靠近纸屑,发现塑料尺吸引碎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 AB错误; C、能够使试电笔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故 C正确; D、空气开 关跳闸是由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的,可能是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故 D 错误 。 答案: C 5.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 a、 b、 c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 a、 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 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电位器与灯泡并联 B.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灯泡亮度的 C.若只将 a、 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

5、动旋钮时灯泡变亮 D.若只将 b、 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 解析: A、电位器串联在电路中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所以图中电位器应与灯泡串联,故 A 错误; B、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达到改变灯泡亮度的目的,故 B 正确; C、若只将 a、 c接入电路,电位器的全部电阻丝都接入电路,不能改变电路的电流,所以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故 C错误; D、若只将 b、 c接入电路,滑片右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灯泡变亮,故 D错误 。 答案: B 6.自由式滑雪世界杯男子 U型池总决赛于 2

6、016年 3月 11日在法国蒂涅举行,参赛选手手持雪杖 。 脚蹬滑雪板在 U 型池内来回滑动,翻飞 (如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选手借助雪仗加速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选手脚蹬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其对池面的压力 C.选手飞离 U型池后能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向上的力 D.选手飞离 U型池后向上运动时势能转化为动能 解析: A、选手借助雪仗加速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故 A正确; B、选手脚蹬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 B错误; C、选手飞离 U型池后能向上运动,是因为选手具有惯性, 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是因为受到了向上的力

7、。 故 C错误; D、选手飞离 U型池后向上运动时,速度减小,高度增加,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故 D错误 。 答案: A 7.在道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军车通常采用如下方法原地掉头,先将千斤顶放在车底部合适的位置将军车顶起来,然后推动军车绕千斤顶转动即可实现原地掉头 (如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千斤顶应放在车底部靠近车轮的位置 B.千斤顶应放在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上 C.只要在车前部推就最省力 D.只要在车上离千斤顶最远的地方推就最省力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千斤顶与车底部接触的地方为支点,车的重力为阻力,其作用点大致在车的重心上,支点到阻力作用线,即车

8、所受重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为阻力臂,人的推力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为动力臂,车的重力,即阻力不变,阻力臂越短,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越小,则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越小,因此,千斤顶应放在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上 。 故 ACD错误, B正确 。 答案: B 二、填空题 8.建筑及装修工程中经常需要用钻孔机钻孔 (如图 ), 钻孔时钻头发热是由于克服摩擦力 使钻头的内能增加了,在钻孔过程中不断地往钻头上注水,可以利用水的比热容较 ,能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降低钻头的温度避免钻头烧坏 。 解析: 建筑及装修工程中经常需要用钻孔机钻孔,钻头打完孔后会发烫,因为钻头和墙相互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做功改

9、变了钻头的内能; 和其他物质比较,水的比热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从而降低钻头的温度避免钻头烧坏 。 答案: 做功 大 9.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 “ 城市血管医生 ” 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 。 大街上车 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 (如图 ),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 。 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 (选填 “ 高 ” 或“ 大 ” )些 。 解析: 由于地下水管漏水时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较小,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可以避免其他声音的干扰;听音棒是固体,传声效果好,能增大声音的响度,使声音听起来更大 。 答案: 避免声音的干扰

10、 大 10.如图所示是某宾馆走廊廊灯的自动控制电路,走廊入口上方安装有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当人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从光电传感器上发射的红外线经人体反射后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中的光敏电阻 R0阻值减小,定值电阻 R两端的电压 ,同时电磁铁磁性 ,工作电路接通,灯泡发光,图中电磁铁的上端是 。 解析: 该自动控制电路的光敏电阻 R0与定值电阻 R串联,当人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从光电传感器上发射的红外线经人体反射后被接收器接收,接收器中的光敏电阻 R0阻值减小,分的电压减小,电路电流变大,电磁继电器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灯泡发光;电源左端是正极,因此电磁铁的下端是电流流进端,根据安培定则,右手四指顺电流方向

11、握住螺线管后,大拇指指向下端,为 N极,则上端是 S 极 。 答案: 增大 增强 S 11.山体滑坡是一种强降雨天气极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强降雨时,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来不够稳固的山体的不同地质层 (板块 )之间摩擦力 ,部分山体在 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山体滑坡,请你提出一项避免山体滑坡的措施 。 解析: 强降雨时,由于雨水浸入,有些本来不够稳固的山体的不同地质层 (板块 )之间渗入水,使得接触面变光滑,摩擦力变小,部分山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而导致山体滑坡; 为避免避免山体滑坡,我们可以加固山体、植树造林、合理导流、定期检查上坡地表的变化、增加植被等 。 答案: 变小 重力 加固山体、植树

12、造林、合理导流、定期检查上坡地表的变化、增加植被等 12.如图,请作出物体 ABC在平 面镜中的像,观察图形可知,像与物体是 相反的,雕刻工艺常用的镜像技术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这一特点来实现的 。 解析: 作 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A ; (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 ) 作 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B ; 作 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 C ; 用虚线连接 AB , BC ,就是 ABC在平面镜的像 。 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像与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 答案: 左右 三、解答题 13.请按要求填空 。 (1)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右,则应取

13、出最小砝码,并 ,使天平横梁 。 解析: 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时,说明右盘中的砝码的质量较大,此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应取出最小砝码,向左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 答案: 向左移动游码 平衡 (2)寒暑表 (如图 )的示数是 。 解析: 寒暑表的分度值是 1 ,示数在零刻度以上,此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 36 。 答案: 36 (3)要估测人上楼的功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人的体重、上楼的时间以及 。 解析: 上楼的过程就是克服重力做功的过程,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 P= = = 可知,测出人的质量 m、用米尺测量出楼高 h、用秒表测量出上楼的时间 t即可 。 答案: 楼高 h

14、14.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细线体积、重力及滑轮摩擦不计 。 实验步骤如下: A.用测力计测出长方体空心塑料块的重力为 0.5N。 B.在底部固定有滑轮的容器中装适量的水 。 C.用一根细线穿过滑轮将塑料块与测力计连接起来 。 D.往容器中注水,待水面平静时记录塑料块底部所处的深度及测力计的示数 。 E.多次重复步骤 D的实验操作 。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 塑料块底部所处深度 (cm) 2 3 4 5 6 7 8 测力计示数 (N) 0 0.25 0.5 0.5 0.5 0.5 0.5 浮力 (N) 0.5 0.75 1 1 1 1 1 (1)实验中滑轮的作用是 。 解析:

15、塑料块受到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但通过定滑轮的作用,竖直向上用力就能起到同样的效果,所以,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 改变力的方向 (2)本实验是通过测量拉力间接测出浮力,以下测量方法与之不同的是 。 A.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 B.用测力计测量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C.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解析: 塑料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G、拉力 T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F 浮 作用,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塑料块处于静止状态,所以 F 浮 =G+T,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是通过测出的拉力 T和物体本身的重力 G求出来的,即通过测量拉力间接测出浮力 。 A、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16、直接得到的,与间接测量不同; B、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能直接测量,根据二力平衡,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拉力,通过测量拉力的大小间接测出了摩擦力的大小,属于间接测量; C、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是直接测量出来,与间接测量不同; 故选 A、 C。 答案: A、 C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与所处深度 (选填 “ 有关 ” 或 “ 无关 ” ) 解析: 塑料块底部所处深度分别为 2cm、 3cm、 4cm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增大;从所处深度为 4cm开始,物体排开水的体积都等于物体自身的体积保持不变,从表中数据可知,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与所处深度无

17、关 。 答案: 无关 15.为了测量标有 “2.5V”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峰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 6V,小灯泡电阻约为 10 。 (1)为了完成实验,在标有 “10 1A” 、 “20 1A” 的两种滑动变阻器中应选用标有“ 1A” 的 。 解析:灯正常发光时,变阻器应分去 U 变 =U UL=6V 2.5V=3.5V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 , 变阻器的最小阻值 R 变 = R L= 10=14 ,故应选用 “20 1A” 的变阻器。 答案: 20 (2)图乙为小峰同学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无示数,但电流表有示数,经仔细检查,发现多连接了一根导线,将其

18、拆掉后,电路恢复正常,请在多连接的导线上画 “” 。 解析:灯、开关、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连接灯的右接线柱与电压表的左接线柱之间的导线有误,如右图所示; 答案:如右上图所示: (3)移动滑片,将电压表示数调到 V,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解析:将电压表示数调到 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分度值为 0.02A,示数为 0.24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L=ULI=2.5V0.24A=0.6W 。 答案: 2.5 0.6 (4)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电压表工作时,其实内部有微弱电流通过,据此分析,所测量的额定功率偏

19、(选填 “ 大 ” 或 “ 小 ” ) 解析: 通过灯的电流为 IL,电压表工作时,其实内部有微弱电流 IV通过,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电流表的示数 I=IL+IV,测量时,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PL=ULI ,而灯正常发光时的实际功率 P=ULI L,所以, PL P,即所测量的额定功率偏大 。 答案:大 四 .综合应用 16.图甲为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一个半径为 2cm的球由于磁铁的吸引静止在盛水的玻璃管底,水深 1m。 移除磁铁后,球在玻璃管中上升,图乙为球在露出水面前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其中 v0=0.05m/s,水的密度为 1.010 3kg/m3,求: (1)移除磁铁

20、前,玻璃管底受到水的压强 。 解析:移除磁铁前,玻璃管底受到水的压强: p=gh=1.010 3kg/m310N/kg1m=110 4PA。 答案:移除磁铁前,玻璃管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110 4Pa (2)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 4s的平均速度 。 解析:由图可知,球在露出水面前运动的时间为 21s, 根据 v= 可得, 4 21s 球上升的距离: s0=v0t=0.05m/s17s=0.85m , 则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 4s上升的距离: s=s s0=1m 0.85m 20.02m=0.11m , 所以,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 4s的平均速度: v= = =0.0275m/s。 答案:球

21、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 4s的平均速度为 0.0275m/s (3)已知球上升时受到水的阻力与其速度的关系为 f=kv,球的体积用 V,水的密度用 0表示,请推导球的密度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 )。 解析: 由图可知,球 4 21s时匀速上升,受力平衡,所以有: G+f=F 浮 , 根据 G=mg、 = 可得 G=Vg , 又知, f=kv, F 浮 = 0gV, 则 Vg+kv= 0gV, 球的密度 = = 0 。 答案: 球的密度表达式为 = 0 17.热风枪常用于工程装修、服装制造等行业 。 工作时,利用其吹出的热风使材料熔化或软化,从而达到去除旧漆膜、弯曲塑料管 。 换装瓷砖等目的,图甲是

22、某型号热风枪的简化电路图,其中电热丝 R1的最大功率为 2000W, R2、 R3可分别调节温度和风量,不计温度对 R1阻值的影响,请解 答 : (1)图乙中的 P、 Q处为该型号热风枪的电热丝和电动机预留安装位置,应将电动机安装在 处,否则 (说出一点即可 )。 解析:当闭合开关 S后,电动机驱动风叶旋转,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电热丝加热,形成热风后从出风口吹出,应将电热丝安装在 Q处,电动机安装在 P处;否则如果电热丝和电动机安装位置装反,热风通过电动机时可能损坏电动机。 答案: P 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可能损坏电动机 (2)当 R2接入电路电阻为 30.8 时, R1上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解

23、析:由电路图可知,当 R2接入电路电阻为 0 时, R1所在支路电阻最小, 根据 P= 可知,电热丝 R1的电功率最大,其最大功率 P=2000W, 由 P= 得,电热丝 R1的电阻: R1= = =24.2 , 当 R2接入电路电阻为 30.8 时,此时 R1、 R2所在支路电阻: R=R1+R2=24.2+30.8=55 ,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电热丝 R1的电流: I= = =4A, 则 R1上消耗的功率: P1=I2R1=(4A)224.2=387.2W 。 答案:当 R2接入电路电阻为 30.8 时, R1上消耗的功率是 387.2W (3)已知 R1达到最大功率时,从出风口吹出的

24、空气温度升高了 400 ,若将 R1的功率调为1500W,则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温度升高了多少?设热效率相同、相同时间内吹出的空气质量相同 。 解析: 由 P= 得,电热丝 R1消耗的电能: W=Pt, 由 = 100% 得,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吸收的热量: Q 吸 =W=Pt , 由 Q 吸 =cmt 得,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升高的温度: t= = , 因为热效率相同、相同时间内吹出的空气质量相同,且空气的比热容不变, 所以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升高的温度与 R1的功率成正比,即: = , t 2= t 1= 400=300 。 答案: 若将 R1的功率调为 1500W,则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温度升高了 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