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3804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6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6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6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6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 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铁水铸锅 B.石蜡熔化 C.钢铁生锈 D.水的蒸发 解析: A、铁水铸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D、水的蒸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答案: C 2.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解析: 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 。 包括煤、油页岩、

2、石油、天然气等 。 A、煤属于化石燃料 。 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 。 C、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 D、氢气可以人工制造,不属于化石燃料 。 答案: D 3.下列有关的图示或图标中不正确的是 ( ) A. 制取 CO2的装置 B. 闻气体的操作 C. 当心火灾一氧化物 D. 禁止烟火 解析: A、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长颈漏斗应在液面以下,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A正确; B、在闻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图示把药品直接放在鼻子近处闻气味是错误的,所以 B正确; C、由图标可知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而不是氧化物,故 C错误;

3、D、由图标可知是禁止烟火,故 D正确 。 答案: C 4.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 ) A.木材 B.塑料 C.蚕丝 D.羊毛 解析: A、木材属于天然有机 高分子材料,错误 。 B、塑料属于三大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之一,正确 。 C、蚕丝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 。 D、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 。 答案: B 5.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 ) A.NO B.NO2 C.NH3 D.HNO3 解析: A、氧元素显 2价,设 NO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 2)=0,则 x=+2价 。 B、氧元素显

4、2价,设 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y+( 2)2=0 ,则 y=+4价 。 C、氢元素显 +1价,设 NH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z+(+1)3=0 ,则 z= 3价 。 D、氢元素显 +1价,氧元素显 2价,设 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w,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w+( 2)3=0 ,则 w=+5价 。 故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C。 答案: C 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葡萄糖 B.液氧 C.干冰 D.苛性钠 解析: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

5、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 B、液氧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 D、苛性钠是氢氧 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是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 。 答案: C 7.下列物质中可导致酸雨的是 ( ) A.二氧化硫 B.二氧 化碳 C.甲烷 D.臭氧 解析: 酸雨是指溶液 pH小于 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 pH约为 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 A、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再被氧化成硫酸,能形成酸雨,正确 。 B、二氧化碳

6、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答案: .项错误 。 C、甲烷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错误 。 D、臭氧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错误 。 答案: A 8.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容易受碱性溶液的侵蚀 。 所以我们洗发时,在用过洗发剂后再使用护发剂,这样对头发有保护作用 。 由此可知,护发剂的 pH( ) A. 7 B. 7 C.=7 D.比 洗发剂的 pH 大 解析: 洗发水的 pH大于 7,显碱性,而护发素的 pH小于 7,显酸性,故利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既能去除污垢又能使头发健康成长 。 答案: A 9.某小孩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 该小孩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 A.

7、Fe B.I C.Ca D.Zn 解析: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错误 。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错误 。 C、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错误 。 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正确 。 答案: D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只能组成同一种物质 B.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之一 C.河水、湖水等天然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就得到澄清的纯水 D.

8、汽油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与油污发生了乳化作用 解析: A、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 C60等不同的单质,故错误; B、铅是有毒的重金属,所以要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的排放,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之一,故正确; C、河水经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等,不是纯水, 答案: .项说法错误; D、油污不溶于水所以水洗不 掉油污,但油污溶于汽油,所以利用汽油洗掉油污是利用溶解的原理;所以错误 。 答案: B 11.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Fe+CuSO4=FeSO4+Cu B.2NO+O2=2NO2 C.3CO+Fe2O3 2Fe

9、+3CO2 D.2NaCl 2Na+Cl2 解析: A、 Fe+CuSO4=Fe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 B、 2NO+O2=2NO2,该反应符合 “ 多变一 ” 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 C、 3CO+Fe2O32Fe+3CO2,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 D、 2NaCl 2Na+Cl2 ,该反应符合 “ 一变多 ” 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 答案: A 12.如图为两种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示中共有三

10、种单质分子 B.图示产物为混合物 C.图示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再分 D.图示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解析: 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示中共有二种单质分子,故 A错误;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示产物由一种分子构成,为纯净物,故 B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故 C错误; D、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 D正确 。 答案: D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等的石灰浆,可防止冻伤树木,并防止害虫生卵 B.熟石灰可用来改良碱性土壤 C.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

11、胃酸过多症 解析: A、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磺粉等的石灰浆,可防止冻伤树木,并防止害虫生卵,说法正确 。 B、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说法错误 。 C、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说法正确 。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说法正确 。 答案: B 14.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发

12、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解析: A、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所以选项正确 。 B、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电荷数,故 B正确; C、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等,中子数不一定相等,错误;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故正确 。 答案: C 15.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解析: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13、,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 。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正确 。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 。 D、硫酸铜溶液 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 。 答案: B 16.表是 “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室温 )” 中的一部分 。 下列与 “” 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阳离子 阴离子 NO3 Cl Cu2+ 溶 Ag+ 溶 不 A. 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 CuNO3 B. 处对应物质属于盐 C. 处应填 “ 不 ” D. 处对应物质的名称

14、是氯化铜 解析: A、 处对应物质的阳离子是铜离子,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铜元素显 +2 价,硝酸根显 1价,物质的化学式是 Cu(NO3)2,说法错误 。 B、 处对应物质是硝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说法正确 。 C、 处对应物质是硝酸铜,硝酸铜易溶于水, 处应填 “ 溶 ” ,说法错误 。 D、 处对应物质是硝酸铜,说法错误 。 答案: B 17.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 A.用点燃的小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装在同一辆车上运送 C.在生产易燃品的厂房,所有的电器设备和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封闭装置 D.稀释浓硫酸时,将

15、水沿烧杯壁缓慢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解析: A.液化石油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不能用燃着的火柴检查石油液化气是否泄漏,说法错误 。 B.酒精和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一辆货车上运送不安全;故错误; C.生产易燃物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正确;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错误 。 答案: C 18.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最合理的方法是 ( ) A.使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将混合气体点燃 C.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使混合

16、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 解析: 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能,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C、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 D、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而 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 答案: C 19.下列实验操作或目的不正确的是 ( ) 操作 目的 A 分别在放有少量铜、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证明铜的

17、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B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一小片 pH 试纸上 测定溶液的 pH C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D 配制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加速溶质的溶解 A.A B.B C.C D.D 解析: A、分别在放有少量铜、银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均不反应,不能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实验操作或目的不正确 。 B、用 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实验操作或目的正确 。 C、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止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

18、 ),实验操作或目的正确 。 D、配制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加速溶质的溶解速率,实验操作或目的正确 。 答案: A 20.在 “2A+3B=2C+4D” 的反应中,已知 8g 物质 A完全反应生成 11g物质 C和 9g物质 D.若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则物质 B的相对分子质量 ( ) A.16 B.32 C.48 D.64 解析: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 B的质量是: 11g+9g 8g=12g, 设 B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x 2A+3B=2C+4D 64 3x 8g 12g = x=32 答案: B 二、填空题 2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n个氢氧根离子 ; 解析: 离

19、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 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n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 nOH 。 答案: nOH (2)生石灰的化学式 ; 解析: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CaO。 答案: CaO (3)硝酸银的化学式 ; 解析: 硝酸银是由显 +1 价的银离子和显 1价的硝酸根离子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 AgNO3。 答案: AgNO3 (4)由 4 个磷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 解析: 1 个磷分子由 4个磷原子构成,其分子符号为: P4。

20、答案: P4 22.如图中 A、 B、 C、 D是 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 x= ; D 粒子的化学式是 。 解析: 元素的质子数为 14,为硅原子,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则 14=2+x+4, x=8.D核内质子数为 10,是氖原子,粒子的化学式是 Ne。 答案: 8 Ne (2)A、 B 两种粒子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可以结合成化合物 B2A,该化合物 (B2A)的化学式为 (填用元素符合表示的化学式 ) 解析: 由题目中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B元素是镁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 2容易失去 2个电子达到 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的化合价是 +2, A元素是硅元素,

21、最外层电子数是 4容易得 4个电子达到 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的化合价是 4,故形成的化合物是硅化镁,故填: Mg2Si。 答案: Mg2Si (3)以上 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表示的是金属元素的粒子 (填字母代号 )。 解析: B、 C表示的是镁原子和钠离子,属于金属元素 。 答案: BC 2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 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解析: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 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乙、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 =丙 。

22、答案: 甲乙 =丙 (2)要将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剂、 等 。 解析: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将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剂、降低温度 。 答案: 降低温度 (3)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解析: 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甲、乙。 答案: 丙、甲、乙 24.硫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硒 (Se)的化学性质与硫相似 。 在加热条件下,硫可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钠 (Na2S)、亚硫酸钠 (Na2SO3)和水,硒也能与 NaOH 溶液发生类似反应 。 请

23、写出在加热条件下硒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 由题干可知,反应物为 Se和 NaOH,生成物为硒化钠、氩硒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Se+6NaOH2Na2Se+Na2SeO3+3H2O。 答案 : 3Se+6NaOH 2Na2Se+Na2SeO3+3H2O 25.回答下列问题 (1)钌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小 。 钌在有氧化剂 (如 KClO3)存在时,与氢氧化钾固体一起熔融,可以转变为钌酸钾 (K2RuO4)。 则钌的元素符号是 ;在 K2RuO4中钌元素的化合价是 。 解析: 钌的元素符号是 Ru;在 K2RuO4中钾元素显 +1价,氧元素显 2

24、价,根据化合价原则,钌元素的化合价为 +6。 答案: Ru +6 (2)在没有催化剂存在时,小心加热 KClO3固体,它会发生分解反应生 成 KClO4(高氯酸钾 )和 KCl(氯化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加热 KClO3固体,它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 KClO4(高氯酸钾 )和 KCl(氯化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ClO3 3KClO4+KCl。 答案: 4KClO3 3KClO4+KCl 26.现有 A、 B、 C、 D、 E、 F、 G、 H八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 其中 A为黑色粉末, H为红色粉末,B、 E、 F、 G为单质且 G在常温下呈液态,

25、D的溶液呈蓝色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C和 H的化学式: C , H 。 解析: A、 B、 C、 D、 E、 F、 G、 H八种物质, B、 E、 F、 G为单质且 G在常温下呈液态, A为黑色粉末, A和硫酸反应会生成 D, D的溶液呈蓝色,所以 D是硫酸铜, A 是氧化铜, C是水,氧化铜和单质 E反应会生成 B和和水,所以 E是氢气, B是铜,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 F是氧气, H为红色粉末, G和氧气加热会生成 H,所以 G是汞, H是氧化汞,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C是 H2O, H是 HgO。 答案: H2O HgO (2)写出 A和 E反应生成 B和 C 的化

26、学方程式 。 解析: A和 E反应生成 B和 C的反应是氧化铜和氢 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H2Cu+H2O。 答案: Cu+H2 Cu+H2O (3)图示 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 个化合反应 。 解析: 氢气和氧化铜的反应是置换反应,铜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水通电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气和汞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所以图示 5个转化关系中共有 2个化合反应。 答案: 2 三、解答题 27.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主要有哪些应用价值? (至少答两点 ) 解析: 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如由于化

27、学纤维的发展,人们穿上了各种漂亮的衣服;化学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如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 答案: 由于化学纤维的工业的发展,人们穿上了各种漂亮的衣服;由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 (2)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 解析: 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 (或空气 )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蜡烛燃烧发出的热量少,扇子扇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而煤火的热量较多,扇来的冷空气不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 下,相反带来了大量新鲜空气,加大了氧气供应,所以越扇越旺。 答案:

28、 燃烧着的可燃物当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火焰就会熄灭。用扇子扇火会使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所以,不论是炉火还是燃蜡用扇子扇时都会降低温度。不过,扇子扇燃蜡时,空气流动带走的热量会使其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炉火的着火面积大,热 量多,用扇子扇时不能使它们温度迅速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由于空气流通,使氧气供给更充分,所以,炉火用扇子扇,越扇越旺。蜡烛火焰却一扇就灭。 28.铝和铝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铝土矿 (含有 Al2O3和 SiO2,不考虑其它杂志 )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 SiO 2是一种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硫酸反应的物质 。 铝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铵盐

29、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l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 。 答案: Al2O3+3H2SO4=Al2(SO4)3+3H2O (2)操作 的名称是 ; 解析: 操作 是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操作,是过滤操作 。 答案: 过滤 (3)滤液 中溶质的用途之一是 。 解析: 硫酸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酸铵,硫酸铵是一种含氮元素的化合物,可以做氮肥 。 答案: 氮肥 (4)电解熔融的 Al2O3,除得到金属铝之外,还可得到的气体产物是 (填化学式 )。 解析: 在通电的条件下,氧化铝分解为铝和氧气 。 答案: O2 (5)工业上电解熔融的 Al

30、2O3时,还加入了冰晶石 (Na3AlF6)作熔剂,其作用是降低 Al2O3的熔点,冰晶石在物质中的分类属于 (填字母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解析: 酸和碱中都含有氢元素,而冰晶石 (Na3AlF6)中不含氢元素;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冰晶石(Na3AlF6)中含有三种元素,故不属于氧化物 。 答案: C 四、实验与探究题 29.华雪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图中选择装置在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 (1)华雪同学首先选择装置 A和 E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 装置 A和 E的导管口之间要用 连接 。 (填实验用品 ) 不用 D 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当反应不再

31、进行时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洗涤试管,可看到溶解残留固体的洗涤用水呈现绿色 (已知 MnO2不溶于水 ),说明 (填离子符号 )在溶液中呈绿色 。 解析: 装置 A和 E的导管口之间要用橡胶管连接; D 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而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当反应不再进行时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洗涤试管,可看到溶解残留固体的 洗涤用水呈现绿色 (已知 MnO2不溶于水 ),钾离子是无色的,说明锰酸根离子是绿色的 。 答案: 橡胶管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MnO4 (2)华雪同学然后选择装置 B和 C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32、 。 写出仪器 a的名称: 。 实验证明 MnO2、 CuSO4溶液、 FeCl3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 已知 FeCl3在水中可解离处 Fe3+和 Cl ,请设计实验证明: FeCl3溶液中对 H2O2的分解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 FeCl3溶液中的 Fe3+。 ; 。 解析: 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 a锥形瓶; 向盛有 5mL5%的 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的 Cl 不能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到催化作用;盛有 5mL5%的 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 FeCl3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和带火

33、星木条的复燃; FeCl3溶液中对 H2O2的分解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 FeCl3溶液中的 Fe3+。 答案: 锥形瓶 向盛有 5mL5%的 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的 Cl 不能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盛有 5mL5%的 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FeCl3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和带火星木条的复燃; FeCl3溶液中对 H2O2的分解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 FeCl3溶液中的 Fe3+ 30.要探究碳酸亚铁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请你参与华雪同学的探究: 【查阅资料】 碳酸亚铁 (FeCO3)具有

34、还原性,在空气中灼烧生成的氧化物和 CO2气体 。 FeO 是一种黑色粉末,它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就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 FeCl 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 FeCl3不能; FeCl3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FeCl2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 。 【猜想与假设】猜想 1:固体成分是氧化铁; 猜想 2: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猜想 3: 。 解析: 由假设 ,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则猜想 3是固体成分是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 答案: 固体成分是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 【活动与探究】连接仪器、装好药品如图所示 (

35、加热和固定装置已省略 ),打开止水夹 K,通入氧气,加热玻璃管 X。 当 Y瓶中产生的沉淀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氧气至玻璃管冷却 。 取玻璃管里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盐酸,微热,固体完全溶解 。 将所得溶液分成甲、乙两份进行实验 。 实验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a 向甲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 b 向乙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不消失 【结论与反思】 (1)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 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因此,猜想 (填 “1” 或“2” 或 “3” )是正确的 。 解析: 由 FeCl3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色, F

36、eCl2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红色,则向甲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 FeCl3.FeCl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 FeCl3不能,向乙溶液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不消失,说明溶液中不含 FeCl2.氯化铁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故 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氧化铁。因此,猜想 1是正确的。 答案: 氧化铁 1 (2)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FeCO3在氧气中高温灼烧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CO3+O22Fe2O3+4CO2. 答案: 4FeCO3+O2 2

37、Fe2O3+4CO2 (3)上述实验 (填 “a” 或 “b” )是多余的,因为 。 解析: 上述实验中 b是多余的,因为 a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中存在氯化铁,不存在氯化亚铁; b实验无法证明是否含氯化铁。 答案: b a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中存在氯化铁,不存在氯化亚铁; b实验无法证明是否含氯化铁 【总结与提升】 (1)若实验结束时观察到 Y瓶中仍然是澄清的,可能的原因是澄清石灰水的量不足,导致生成的碳酸钙转变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 碳酸氢钙的化学式为 。 解析: 碳酸氢钙中钙元素显 +2价,碳酸氢根显 1价,其化学式为: Ca(HCO3)2。 答案: Ca(HCO3)2 (2)CO2使澄清

38、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 3+H 2O。 答案: CO2+Ca(OH)2CaCO 3+H 2O (3)华雪同学经过反思,觉得该实验设计还存在问题,因为如果在实验 b中观察到 ,就不能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 。 所以华雪同学又对该实验进行了定量探究:取 11.6g 纯净的碳酸亚铁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 3.6g。 通过计算即可确定: FeCO3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 。 解析: FeCl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 FeCl3不能,如果在实

39、验 b中观察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氯化亚铁溶液,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铁,就不能确定哪个猜想是正确的。华雪同学又对该实验进行了定量探究:取 11.6g纯净的碳酸亚铁固体,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 3.6g。 假设生成的固体为氧化铁,设固体质量净减质量为 x 4FeCO3+O2 2Fe2O3+4CO2 固体减少质量 464 320 464 320=144 11.6g x x=3.6g 假设成立, FeCO3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成分是氧化铁 。 答案: 锰酸钾溶液褪色 氧化铁 五、计算题 31.2016年 5月 31日是第 29 个世界无烟日,世卫组织确定的主题是 “ 为平装

40、做好准备 ” ,我国的活动主题是 “ 拒绝烟草的危害 ” 。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窒息 。 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的 辅基,其分子式是 C34H32N4Fe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红素中 C、 H、 O、 N、 Fe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 解析: 根据血红素的化学式 C34H32N4FeO4,则血红素中 C、 H、 O、 N、 Fe 五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34: 32: 4:4: 1。 答案: 34: 32: 4: 4: 1 (2)经测定血红蛋白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0.335%,每个血

41、红蛋白分子中含有 n个铁原子,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用含 n的代数式表示为 。 (不必化简 ) 解析: 经测定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含有 n个铁原子,且该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335%,则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6n0.335%= 。 答案: 32.为了探究石灰石的纯度 (假设样品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称取 40g石灰石样品等分为 4份 (分别编号为 、 、 、 ),每份样品分别与一定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样品编号 稀盐酸的质量 25g 50g m(80 m 150) 15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7.5g 5g 2g 2g 然后,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

42、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将编号 所得溶液过滤,取滤液质量的 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 10.6%的碳酸钠溶液使其充分反应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 分析题中有关信息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 。 解析: 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 100%=80% 。 答案: 80% (2)编号 所用稀盐酸的质量 m 为 g。 解析: 依据 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设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2.5g x25g x=7.3% 设编号 所用稀盐酸的质量为 y,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z,生成氯化钙质量为 a CaCO3+2HCl=

43、CaCl2+H2O+CO2 100 73 111 44 8g y7.3% a z y=80g z=3.52g a=8.88g 碳酸钠消耗的盐酸质量为 m,生成氯化钠质量为 n,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d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17 44 5g10.6% m7.3% n d m=5g n=0.585g d=0.22g 所以编号 所用稀盐酸的质量 m为 80g+45g=1 00g 答案: 100g (3)A点处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 解析: 氯化钙与碳酸钠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b,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 c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6 100 117 20g10.6% c b = = c=2g b=2.34g 所以 A点处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9.8% 。 答案: A 点处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