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高考考前模拟试卷化学.docx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3812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高考考前模拟试卷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高考考前模拟试卷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高考考前模拟试卷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高考考前模拟试卷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高考考前模拟试卷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一中高考考前模拟试卷 化学 一、 选择题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B.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 天宫一号 ” 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工业上燃烧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是为了减少 CO2的排放 解析: A.我国把营养强化剂也归为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包括对人体有益的某些氨基酸类,盐类,矿物质类,膳食纤维等,故 A错误; B.硅胶具有吸水性,无毒,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故 B正确; C.碳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有机物,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 C错误;

2、D.加入少量的石灰石,二氧化硫可转化为硫酸钙,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污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 D错误 。 答案: B 2.有机物的结构可用 “ 键线式 ” 简化表示,如 CH3 CH=CH CH3可简写为 。 有机物 X的键线式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X的化学式为 C8H8 B.有机物 Y是 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 Y的结构简式为 C.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X与足量的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 Z, Z的一氯代物有 4种 解析: A.分子中含 8个 C、 8个 H, X的化学式为 C8H8,故 A正确; B.Y的结构简式为, X、 Y的分子式

3、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且 Y中含苯环只有 C、 H元素, Y属于芳香烃,故 B正确; C.X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C正确; D.X含双键,与足量的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饱和烃 Z, Z中 H原子种类是 2,则其一氯代物是 2种,故 D错误 。 答案: D 3.用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 33.6L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A B.12g石墨和 C60的混合物中质子总数为 6NA C.在 0.1molL 1的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 0.lNA D.标准状况下, 0.1mol己烷中共价键

4、数目为 19NA 解析: A.标况下 HF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 A错误; B.12g石墨和 C60的混合物中含有 12gC,含有 1mol碳原子, 1molC中含有 6mol质子,含有的质子总数为 6NA,故 B正确; C.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阴离子个数,故 C错误; D.1个己烷分子中含有 5个 C C键,含有 14 个 C H键,所以 0.1mo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 1.9NA,故 D错误 。 答案: B 4.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 A.A B.B C.C D.D 解析: A.自由移动的溴离子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往溴

5、乙烷中滴入硝酸银溶液,振荡,没有沉淀,说明溴乙烷中不含溴离子,故 A正确; B.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可能是硫酸根离子或银离子,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也可能含有银离子,故 B错误; C.硫酸是强酸、硫化氢是弱酸,硫酸铜和硫化氢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硫酸的 CuS,故 C错误; D.将铝箔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形成氧化膜,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住了熔化的铝,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 D错误 。 答案: A 5.下表是 3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6、 ( ) A.已知 MgCO3的 Ksp=2.1410 5mol2L 2,则所有含有固体 MgCO3的溶液中,都有 c(Mg2+)=c(CO32 ),且 c(Mg2+)c(CO32 )=2.1410 5mol2L 2 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 MgCl2杂质,最佳除杂试剂为 Na2CO3溶液 C.将适量的表中的三种物质分别与足量水混合,充分加热、灼烧,最终的固体产物相同 D.用石灰水处理水中的 Mg2+和 HCO3 ,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Mg2+2HCO3 +Ca2+2OHCaCO 3+MgCO 3+2H 2O 解析: A.含有固体 MgCO3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只要温度不变, c(Mg2+)c

7、(CO32 )就不变,等于2.1410 5mol2L 2,但是溶液中若含有其它的 Mg2+或 CO32 ,如氯化镁,则 Mg2+和 CO32 的浓度不相等,故 A错误; B.碳酸镁的溶解度较大,氢氧化镁的溶解度较小,则除去粗盐中含有的 MgCl2杂质,最佳除杂试剂为 NaOH溶液,故 B错误; C.将适量的表中的三种物质分别与足量水混合,充分加热、灼烧, MgCl2水解产生氢氧化镁和氯化氢,氯化氢易挥发,所以最终的固体产物是 MgO, Mg(OH)2最终的固体产物是 MgO, MgCO3水解产生氢氧化镁和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所以最终的固体产物也是 MgO,故 C正确; D.用石灰水处理水

8、中的 Mg2+和 HCO3 ,氢氧化镁更难溶,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Mg2+2HCO3+2Ca2+4OH 2CaCO 3+Mg (OH)2+2H 2O,故 D错误 。 答案: C 6.最近有研究人员利用隔膜电解法处理高浓度的乙醛废水 。 乙醛分别在阴、阳极发生反应,转化为乙醇和乙酸 。 实验室以一定浓度的乙醛 Na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模拟乙醛废水的处理过程,其装置如图所示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的乙醛被氧化 B.阳极反应 CH3CHO 2e +H2OCH 3COOH+2H+ C.若以 CH4空气燃料电池为直流电源,燃料电池的 b极

9、应通入 CH4 D.现处理含 1mol乙醛的废水,至少需转移 2mol电子 解析: A.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的乙醛被还原,故 A错误; B.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乙醛在阳极上失去电子生成乙酸,电极反应式为: CH3CHO 2e +H2OCH 3COOH+2H+,故 B正确; C.连接电解池阴极的是原电池负极,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a为正极, b为负极,燃料电池的 a极应通入空气,故 C正确; D.1mol乙醛转化为乙醇或者转化为乙酸,转移 2mol电子,故 D正确 。 答案: A 7.25 时在 10mL 0.1molL 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 0.1molL 1HCl溶液

10、20mL,溶液中部分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随溶液 pH的变化如图所示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HCl溶液滴加一半时,溶液 pH 7 B.当溶液的 pH=8时,溶液中 Na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molL 1 C.0.1 molL 1Na2CO3溶液中 c(Na+)+c(H+)=c(OH )+2c(CO32 )+c(HCO3 ) D.在 M点: c(Na+) c(CO32 )=c(HCO3 ) c(OH ) c(H+) 解析: A.HCl溶液滴加一半时,也就是 10mL,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其中碳酸氢钠水解溶液呈碱性,所以溶液的 pH 7,故 A正确; B.n

11、(HCO3 )=0.0001mol 时,溶液的 pH=8,所以加入 0.1mol/LHCl溶液 10mL,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所以溶液中 Na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mol/L,故 B错误; C.Na2CO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 c(Na+)+c(H+)=2c(CO32 )+c(HCO3 )+c(OH ),故 C正确; D.在 M点: n(CO32 )=n(HCO3 )=0.0005时,得到等物质的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者水解溶液呈碱,所以离子浓度大小为:c(Na+) c(CO32 )=c(HCO3 ) c(OH ) c(H+),故 D 正确 。 答案: B 二、

12、非选择题 8.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 . 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 。 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图 1表示 。 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固定,其中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 (填图中数字序号 )。 有氧时,在硝化细菌作用下, NH4+可实现过程 的转化, 将过程 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NH4+5O22NO 2 + H+ + 解析: 氮的固定作用是指游离态氮元素发生反应生成化合态氮元素的过程为固氮作用,即单质变化为化合物,分析转化关系图可知只有反应 是氮气保护为铵根离子是固氮作用 。 有氧时,在硝化细菌作用下, NH4+可实现过程 的转化,生成 N2O

13、、 NO2 、 H+和水,氮元素化合价 3价变化为 +1价和 +3 价,氧元素化合价 0价变化为 2价,电子转移总数 20e ,所以铵根离子前为 4,氧气前为 5, NO2 前为 2, N2O前为 1,结合电荷守恒得到氢离子前为 6,水分子式前为 5,配平得到离子方程式为: 4NH4+5O22NO 2 +6H+N2O+5H2O。 答案: 4 6 1N2O 5H2O .工业合成氨原理是: N2(g)+3H2(g)2NH3(g)H 0,当反应器中按 n(N2): n(H2)=1: 3投料,分别在 200 、 400 、 600 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 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 2。

14、 曲线 a对应的温度是 。 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及时分离出 NH3可以提高 H2的平衡转化率 B.上图中 M、 N、 Q点平衡常数 K的大小关系是 K(M)=K(Q) K(N) C.M点比 N点的反应速率快 D.如果 N点时 c(NH3)=0.2molL 1, N点的化学平衡常数 K 0.93L2/mol2 解析: 合成氨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越高,越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曲线 a的氨气的物质的量分数最高,其反应温度对应相对最低,所以 a曲线对应温度为 200 C。 A.及时分离出 NH3,可以使平衡正向进行,可以提高 H2的平衡转化率,故 A正确; B.平衡常数

15、与温度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温度相同时平衡常数相同,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则 M、 N、 Q点平衡常数 K的大小关系是 K(M)=K(Q) K(N),故 B 正确; C.N点温度高于 M点,温度越低反应速率越快,故 N点比 M点的反应速率快,故 C错误; D.N点时c(NH3)=0.2molL 1,氨气体积分数为 20%,则: N2(g)+3H2(g)2NH3(g) 起始浓度 (mol/L): x 3x 0 变化浓度 (mol/L): 0.1 0.3 0.2 平衡浓度 (mol/L): x 0.1 3x 0.3 0.2 所以 =20%,解得 x=0.3,平衡常数 K= 0.93

16、L2/mol2,故 D正确 。 答案: 200 ABD . 尿素 CO(NH2)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效氮肥,工业上以 NH3、 CO2为原料生产尿素,该反应实际为两步反应: 第一步: 2NH3(g)+CO2(g)H 2NCOONH4(s)H= 272kJmol 1 第二步: H2NCOONH4(s)CO (NH2)2(s)+H2O(g)H=+138kJmol 1 写出工业上以 NH3、 CO2为原料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 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合成尿素的条件,在一体积为 0.5L 密闭容器中投入 4mol 氨和 1mol二氧化碳,实验测得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3所示: 已知总

17、反应的快慢由慢的一步决定,则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 步反应决定,总反应进行到 min时到达平衡 。 电解尿素 CO(NH2)2的碱性溶液制纯净氢气的过程中同时产生氮气 。 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0-x4 2.0 3223232 6.02.0 2.0)()( )(c HcNc NH解析: 已知: 2NH 3(g)+CO2(g)H 2NCOONH4(s)H= 272kJmol 1;H 2NCOONH4(s)CO (NH2)2(s)+H2O(g)H=+138kJmol 1;根据盖斯定律, + 可得:2NH3(g)+CO2(g)H2O(g)+CO(NH2)2(s)H= 134kJ/mo

18、l。 由图象可知在 15 分钟左右,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后不再变化发生的是第一步反应,氨基甲酸铵先增大再减小最后达到平衡,发生的是第二步反应,从曲线斜率不难看出第 2步反应速率慢,所以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 2步反应决定,根据图可知,尿素在55分钟时,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即反应达到平衡,所以总反应进行到 55min时到达平衡 。 电解尿素 CO(NH2)2的碱性溶液制纯净氢气的过程中同时产生氮气,电解时,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即为氮气,电极反应式为 CO(NH2)2+8OH 6e =CO32 +N2 +6H2O。 答案: 2NH3(g)+CO2(g)H2O(g)+CO(N

19、H2)2(s)H= 134kJ/mol 2 55 CO(NH2)2+8OH 6e =CO32 +N2+6H 2O 9.重铬酸钾 (K2Cr2O7)是高中化学常见的氧化剂,工业上以铬铁矿为原料用碱溶氧化法制备 。铬铁矿中通常含有 Cr2O3、 FeO、 Al2O3、 SiO2等 。 已知: NaFeO 2遇水强烈水解 。 2CrO 42 (黄色 )+2H+Cr2O72 (橙色 )+H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 ;高温灼烧时 Cr2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r2O3与 O2、 NaOH反应

20、生成 Na2CrO4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2Cr2O3+3O2+8NaOH 4Na2CrO4+4H2O。 答案 :增大反应物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Cr2O3+3O2+8NaOH 4Na2CrO4+4H2O (2)滤渣 1中有红褐色物质,写出生成该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滤渣 2的主要成分是 Al(OH)3和 。 解析: NaFeO2会发生强烈水解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FeO2+2H2O=Fe(OH)3+OH ;滤渣 2 的主要成分是 Al(OH)3和 H2SiO3. 答案: FeO2 +2H2O=Fe(OH)3+OH H2SiO3 (3)用简要的文字说明 Na2Cr

21、2O7溶液中加入 KCl固体,降温析出 K2Cr2O7的原因 。 解析: Na2Cr2O7溶液中加入 KCl固体,降温析出 K2Cr2O7的原因: K2Cr2O7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 答案: K2Cr2O7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4)25 时,对反应 2CrO42 (黄色 )+2H+Cr2O72 (橙色 )+H2O,取 Na2CrO4溶液进行实验,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的 pH=1,该反应平衡常数 K为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 A.加少量 NaHCO3固体,可使溶液的橙色加深 B.0.03s时 v(C

22、rO42 )(正 )=2v(Cr2O72 )(逆 ) C.溶液中 c(CrO42 ): c(Cr2O72 )=2: 1时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D.反应达到平衡时 CrO42 的转化率为 95% 解析: 0.03s时 c(Cr2O72 )= (0.2 1.010 2)mol/L=9.510 2mol/L,与 0.04s时的浓度相等,故 0.03s时处于平衡状态,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的 pH=1,该反应平衡常数 K=9.510 4, A.加少量 NaHCO3固体,消耗氢离子,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橙色变浅,黄色加深,故 a错误; B.0.03s时处于平衡状态, v(CrO42 )(正 )=2v(Cr2

23、O72 )(逆 )说明同种离子的生成熟练与消耗熟练相等,故 b正确; C.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与转化率等有关,故 c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时 CrO42 的转化率为: 100%=95% ,故 d正确 。 答案: 9.510 4 BD 10.某兴趣小组设计 SO2实验方案做以下化学实验 。 . 实验方案一 将 SO2通入水中形成 “SO 2 饱和 H2SO3溶液 ” 体系,此体系中存在多个含硫元素的平衡,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为 。 已知:葡萄酒中有少量 SO2可以做抗氧化剂 我国国家标准 (GB2760 2014)规定葡萄酒中 SO2的残留量 0.25g/L。 利用 S

24、O2的漂白性检测干白葡萄酒 (液体为无色 )中的 SO2或 H2SO3.设计如图 1的实验: 2222242272 1.0)100.1( 105.9)()()( HcC r OcOCrc Lmol L/2.0 mol100.1-2 2- 、 实验结论:干白葡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因为: 。 解析: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是二元弱酸,能分步电离,涉及的平衡方程式为SO2(g)SO2(aq)、 SO2+H2OH2SO3、 H2SO3H+HSO3 、 HSO3 H+SO32 。 1滴饱和亚硫酸溶液滴入 3mL品红溶液中不褪色,而 1滴品红溶液滴入 3mL饱和亚硫酸溶液中褪色,说明二氧化

25、硫或亚硫酸的含量会影响漂白效果,干白葡 萄酒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因为:干白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太少 。 答案: SO2(g)SO2(aq)、 SO2+H2OH2SO3、 H2SO3H+HSO3 、 HSO3 H+SO32 干白中二氧化硫或亚硫酸含量太少 . 实验方案二 如图 2是在实验室进行二氧化硫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 装置 B中试剂 X是 ,装置 D中盛放 NaOH溶液的作用是 。 关闭弹簧夹 2,打开弹簧夹 1,注入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固体,检验 SO2与 Na2O2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 。 关闭弹簧夹 1后,打开弹簧夹 2,残余气体进入 E、 F中,

26、能说明 I 还原性弱于 SO2的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解析: 装置 B中试剂 X 干燥氯气,盛放试剂是浓硫酸,装置 D中盛放 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 SO2,防止污染空气 。 检验 SO2与 Na2O2反应是否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D试管口处,看木条是否复燃 。 能说明 I 还原性弱于 SO2的现象为: E中溶液蓝色褪去,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I2+2H2O=2I +SO42 +4H+。 答案: 浓硫酸 吸收未反应的 SO2,防止污染空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D 试管口处,看木条是否复燃 E中溶液蓝色褪去 SO2+I2+2H2O=2I +

27、SO42 +4H+ . 实验方案三 用电化学法模拟工业处理 S02.将硫酸工业尾气中的 S02通入图 3装置 (电极均为惰性材料 )进行实验,可用于制备硫酸,同时获得电能: 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若使该装置的电流强度达到 2.0A,理论上每分钟应向负极通入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 L(已知: 1个 e所带电量为 1.610 19C)。 解析: 本质是二氧化硫、氧气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M电极为负极, N电极为正极, M电极上二氧化硫失去电子氧化生成 SO42 ,根据原子守恒会电荷守恒可知,有水参加反应,有氢离子生成,电极反应式为: SO2+2H2O 2e SO 42 +4H+。 转移电子物质

28、的量为 (2A60s 1.610 19C) 6.0210 23mol 1,则需要二氧化硫体积为:(2A60s 1.610 19C) 6.0210 23mol 122 2.4L/mol 0.014L。 答案: SO2+2H2O 2e SO 42 +4H+ 0.014 11.硫化锌 (ZnS)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难溶于水,可由炼锌的废渣锌灰制取 t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 (1)为提高锌灰的浸取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序号 )。 研磨 多次浸取 升高温度 加压 搅拌 解析: 搅拌、适当升温、将废渣碾细成粉末、搅拌、多次浸取等都可提高锌灰的浸取率 。 答案: (2)步骤 所得滤渣中的物质是 (写化学

29、式 )。 解析: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步骤 所得滤渣中的物质是 Fe(OH)3。 答案: Fe(OH)3 (3)步骤 中可得 Cd单质,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 b应为 。 解析: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试剂 b应为锌 。 答案: Zn(或锌 ) (4)步骤 还可以回收 Na2SO4来制取 Na2S。 检验 ZnS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Na2S 可由等物质的量的 Na2S04和 CH4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制取 。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已知 Na2SO4 10H2O及 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 。 从滤液中得到 Na2SO4 10H2O的操作方法是 。 解析: ZnS固体是

30、从硫酸钠溶液中析出的,所以检验 ZnS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滴加几滴 BaCl2溶液,若出现浑浊则未洗净,反之则已洗净;等物质的量的 Na2S04和 CH4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生成 Na2S,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2S04+CH4 Na2S+2H2O+CO2;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可知,从滤液中得到 Na2SO4.10H2O的操作方法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 答案: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滴加几滴 BaCl2溶液,若出现浑浊则未洗净,反之则已洗净 Na2S04+CH4 Na2S+2H2O+CO2 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5)若

31、步骤 加入的 ZnCO3为 b mol,步骤 所得 Cd 为 d mol,最后得到 VL、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的 Na2SO4溶液 。 则理论上所用锌灰中含有锌元素的质量为 。 解析: 步骤 所得 Cd 为 d mol,则用于置换镉的锌的物质的量为 d mo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 VLc mol/L=cVmol,所以硫酸锌的物质的量为 cVmol,根据锌元素守恒可知,样品中锌元素的物质的量为 cVmol d mol b mol,所以锌灰中含有锌元素的质量为 65g/mol (cVmol d mol b mol)=65(Vc b d)g。 答案: 65(Vc b d)g 12.磷元素在

32、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 (1)P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 解析: 磷是 15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 15个电子, P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3,P的最外层 3p电子 3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 。 答案: (2)四 (三苯基膦 )钯分子结构如图 1: P原子以正四面体的形态围绕在钯原子中心上,钯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判断该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并加以解释 。 该物质可用于图 2所示物质 A的合成:物质 A中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一个 A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 。 解析: P原子以正四面体的形态围绕在钯原子中心上,钯原子与 P原子成 4个单键,杂化轨道数为 4,为 sp3

33、杂化,水为极性分子,四 (三苯基膦 )钯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分子极性不相似,故不相溶,所以四 (三苯基膦 )钯分子在水中难溶,物质 A中甲基上的 C采取 sp3杂化类型, CN 为 SP杂化,碳碳双键为 sp2杂化,连接 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如图: ,所以一个 A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 3个 。 答案: sp3 不易溶于水,水为极性分子,四 (三苯基膦 )钯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分子极性不相似,故不相溶 sp、 sp2、 sp3 3 (3)在图 3示中表示出四 (三苯基膦 )钯分子中配位键: 解析: 配位键由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指向含有空轨道的原子, Pd含有空轨道、 P原子含有

34、孤电子对,所以配位键由 P原子指向 Pd原子,如图: 。 答案 : (4)PCl5是一种白色晶体,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热可在 148 液化,形成一种能导电的熔体,测得其中含有一种正四面体形阳离子和一种正六面体形阴离子,熔体中 P Cl 的键长只有198nm和 206nm两种,这两种离子的化学式为 ;正四面体形阳离子中键角小于 PCl3的键角原因为 ;该晶体的晶胞如图 4所示,立方体的晶胞边长为 a pm,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解析: PCl5是一种白色晶体,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热可在 148 液化,形成一种能导电的熔体,说明生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一种正四面体

35、形阳离子是 PCl4+和一种正六面体形阴离子是 PCl6 ,即发生反应为: 2PCl5=PCl4+PCl6 , PCl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 = 键个数 +孤电子对个数 =3+ =4,所以原子杂化方式是 sp3, PCl3分子中 P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 PCl4+2 13-5 中 P没有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力,所以 PCl5中正四面体形阳离子中键角小于 PCl3的键角,晶胞中 PCl5位于顶点 8 =1, 1个 PCl5分子位于晶胞内部,立方体的晶胞边长为 apm,所以密度为: =g/cm3。 答案: PCl4+和 PCl6 两分子中 P原子杂化方式均为 sp

36、3杂化, PCl3分子中 P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 PCl4+中 P没有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间的排斥力 (5)PBr5气态分子的结构与 PCl5相似,它的熔体也能导电,经测定知其中只存在一种 P Br键长,试用电离方程式解释 PBr5熔体能导电的原因 。 解析: PBr5气态分子的结构与 PCl5相似,说明 PBr5也能电离出能导电的阴阳离子,而产物中只存在一种 P Br键长,所以发生这样电离 PBr5PBr 4+Br 。 答案: PBr5PBr 4+Br 13.常用药羟苯水杨胺,其合成路线如下 。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1)羟苯水杨胺的化学式为 。 1mol羟

37、苯水杨胺最多可以和 mol NaOH 反应 。 解析: 由羟苯水杨胺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化学式为 C13H11NO3, 1mol羟苯水杨胺含有 2mol酚羟基,水解得到 1mol COOH,最多可以和 3mol NaOH 反应 。 答案: C13H11NO3 3 (2)D中官能团的名称 。 解析: D为 ,含有官能团由羟基、硝基 。 答案: 羟基、硝基 813323330 1017.4/10417aNcmgaNvmAA (3)AB 反应所加的试剂是 。 解析: AB 所需试剂为:浓硝酸和浓硫酸 。 答案: 浓硝酸和浓硫酸 (4)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F在一定条件下

38、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5)F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 。 F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 (或数据 )完全相同,该仪器是 。 A.质谱仪 B.红外光谱仪 C.元素分析仪 D.核磁共振仪 F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与 FeCl3发生显色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 4组峰,峰面积之比为 1: 2: 2: 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解析: F及同分异构体中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由元素分析仪显示的信号 (或数据 )完全相同, 答案: C; F( )的同分异构体中既能与 FeCl3发生显色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醛基,侧链为 OH、 OOCH时,有邻、间、对 3种,侧链可为 CHO、 2个 OH,2个 OH处于邻位, CHO有 2种位置, 2个 OH处于间位, CHO有 3种位置, 2个 OH处于对位, CHO有 1种位置,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 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 2: 2: 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