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年重庆市九年级中考全真模拟试题语文 一、语文知识与运用。( 30 分) 1.阅读材料,根据拼音填空:( 3 分)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 yn hu_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 xio su_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 jn b zh_悲凉起来了。(选自鲁迅故乡)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掌握和书写,注意“晦”不要写成“悔”,“萧”不要写成“箫”。 答案: 阴晦 萧索 禁不住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 3 分) A.纰漏 镌刻 滑稽 荼毒生灵 B.愧怍 纤夫 葱茏 瞠目结舌 C.剽悍 甜腻 累赘 不径而走 D
2、.羁绊 荟萃 陶 冶 阿谀奉迎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辨析。 C 选项 , 不径而走 不胫而走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 不 恰当的一项 是( ) ( 3 分) A.十四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在长城上 萍水相逢 ,共叙别后之情。 B.重庆人民大礼堂建筑精美宏达 , 每天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 真是 大庭广众 。 C.离开家乡这么久 , 看见家乡衰败的样子 , 不禁使我 触目伤怀 。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实在是 各有千秋 。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A 项, 萍水相逢 : 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在这里老同学是见过的人,所以不恰当。 答案
3、: A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 ( 3 分) A.近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十分极大的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 B.山城“重庆”被誉为“火锅之乡”的称号。 C.2016 年 1 月 4 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在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与现场作业人员亲切交谈。 D.在和谐校园内,我们应该时常避免不打架斗殴的事件。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 A 选项 , 删去“十分”或“极大” ; C 选项 , 删去“的称号” ;D 选项删去“不” 。 答案: B 5.下列对课文内容或文学常识理解错误的一项 是( ) ( 3 分) A.现代散文家朱自清背影一文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
4、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B.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小说名篇之一。主要写“我”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于勒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形。 C.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 1921 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 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之所以加上“鲁迅眼中”这样的一个修饰词,是因为如果在农村,就显得太平常了。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 作 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 D.岳阳楼
5、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 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正面描写衬托岳阳楼,寄情于景主要抒发自己被贬谪隐居的悲凉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 文学常识 的识记和理解。 D 选项应将最后 一 句改为“ 其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 描写衬托岳阳楼 ,寄情于景 ,主要赞扬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 。 答案: D 6.学习总是有趣的,伴随愉快、苦恼、收获、成功,用怎样的心态对待,便收获怎样的结果。 参照示例写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3 分) 示例:学习语文,总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总让我在农家的天地的奔
6、走,总在我万千梦里牵扯住我的思绪。 学习 _, _, _, _。 解析 : 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能力。句子仿写的原则是:所写句子要与例句在字数、结构、修辞等方面相似或相近。很明显,第一个横线处应该填写一个学科,后面三个横线需要填写一个排比句式。 答案:略。 7.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5 字以内,不包括标点符号)( 3 分) 中新网重庆 4 月 29 日电 ( 钟旖 ) 重庆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大会 29 日在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 ( 集团 ) 有限公司、重庆小康控股有限公司、重庆潜能实业 ( 集团 ) 有限公司等 4
7、个先进单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重庆神州管道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李宪洪,武隆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罗旦华等 17 名先进个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莎姐”青少年维权岗、中建商品混凝土重庆有限公司技术科等 21 个先进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大会授予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等先进单位“重庆五一劳动奖状”;授予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陶建飞等先进个人“重庆五一劳动奖章”;授予重庆工程学院数字媒体教研室等先进集体“重庆市工人先锋号”。 被表彰的集体和个人中,有 致力于提高学生科技创新和职业技能的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团队;也有从事教学 23 年,注重培养学
8、生创新的英语教师杨浪浪,还有坚守在大山中,为旅游景区居民保驾护航的武隆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民警罗旦华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成为了全社会职工学习的楷模。 解析: 本题考查文段概括能力。既然是概括,那么语言一定要简洁,注意不要缺失主要信息点,句子要通顺 。 答案: ( 重庆市 )“ 五一 ” 劳动节表彰大会对 获奖 个人 和 集体进行了颁奖。 综合性学习。( 12 分) 2016 年 1 月 2015 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颁奖典礼在重庆卫视播出。有人为了新闻理想殉职,有人奋战在抗击埃博拉第一线、有人带着妈妈上学,获奖名单中,让我们倾听他们的故事,静静守护这份感
9、动背后的美与暖。 材料一: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蒋亚和宋昊恩是用生命在为观众传播,在为历史纪录。”在颁奖礼现场,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如是说。 如果你看过鸟瞰新重庆,对蒋亚和宋昊恩就不会陌生 鸟瞰新重庆里许多的镜头,都是由他们拍摄的。只不过,今后再不会有他们的身影。 蒋亚和宋昊恩生前均为重庆电视台独立制片人, 10 多年来为观众奉献了众多精品电视节目。2015 年 9 月 13 日,蒋亚、宋昊恩在执行鸟瞰新重庆航拍任务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因公殉职,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他们深爱的电视艺术事业和这座城市。 材料二: _ 此次获奖人物中,有两位医务工作者。作为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毛青是历
10、经生死考验,抗击埃博拉病毒的首席专家。 2014 年 10 月,他被委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助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医疗队首席专家。他带领战友,毫无畏惧地在异国他乡坚守 51 天,收治疑似和确诊的埃博拉患者 65 名,确保医疗队 163 名队员 无一感染,出色完成祖国赋予的任务。 “不仅仅是我,我们所有的工作队员都在奋不顾身。”毛青说,“中国的大国担当也深深地感动了当地老百姓。” 材料三: _ “这么多年你给了我一个完整地家,我却连一个拥抱都无法给你。”在颁奖礼现场,重庆市残疾人体育游泳队运动队员梅忠全动情地对妻子说道。 7 岁时,梅忠全因为事故失去了双手。自 2009 年开始学习游泳后,他坚持
11、刻苦训练,未缺席过一次训练课,他说“哪怕死也要死在泳池里”。 今年,在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男子 100 米蛙泳 SB5 级比赛中,他以 1 分 30 秒 35 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冠,被人们称作“海豚男孩”。对此,华龙网重点栏目百姓故事对其进行了专访,推出报道“无臂王子”梅忠全的冠军路。 受不了他人异样的眼光和指指点点,用 9 年时间去流浪的人是他;从零基础到登上冠军奖台的也是他,梅忠全的故事不仅是感动,更有励志和爱的包容。 【阅读事迹】 8.请你按照材料一标题的格式,补充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小标题。( 4 分) 材料二: _ 材 料三: _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性学习的能力。需要 理解两则
12、材料的意思,提炼和概括 出一个恰当的标题。 答案: 示例: 医务工作者肩上是责任 有种坚持填补了生命的残缺 【体验感动】 9.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归纳这些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 4 分) _ 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加工能力。结合人物的主要事迹提炼出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社会责任感等等。 答案: 蒋亚和宋昊恩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艺术事业和这座城市 ;毛青 被委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助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医疗队首席专家 并出色完成任务;梅忠全 失去双臂,却在水中找到翅膀 。他们的爱岗敬业,他们的乐于奉献,他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他们的不放弃不抛弃,他们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他们
13、是社会美好品质的最好诠释和最佳典范 。 【赞颂精神】 10.请你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取一则材料,拟写一段颁奖词。( 4 分) _解析: 颁奖词 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通过这种宣读颁奖词的方式,让大众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以及所体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一种教育的效果。因 此,它必须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 答案: 示例:材料一: 因为深爱脚下这片土地,所以向往蓝天把她端详。千百次掠过锦绣风景,无数回飞跃壮美山河。你们的每一次跃升,都在彰显城市的光荣,你们的每一组镜头,都是追求极致的褒奖。时空定格了生命华章,梦
14、想的翅膀永远飞翔! 材料二: 那一刻,西非在颤抖;那一刻,壮士正出征。大国责任,军人担当,你和战友们义无反顾,飞越重洋。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天都在与死神较量。你和战友们用钢的意志、铁的臂膀,仁心仁术,获得世界景仰! 材料三: 失去双臂,却在水 中找到翅膀。身体残疾,却在赛场收获辉煌。命运给你关上了一扇门,你却用十倍百倍的努力,给自己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尽管无法给亲人一个深情的拥抱,但你用自己的故事,给了更多人自信和阳光!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25 分) 古诗文积累 11.古诗文默写填空( 10 分,每空 1 分) ( 1) _,今夕是何年。(水调歌头) ( 2)不畏浮云遮望眼, _。(
15、登飞来峰) ( 3) _,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4)念天地之悠悠, _。(登幽州台歌) ( 5)身不得, _。心却比, _。(满江红) ( 6)最是一年春好处, _。(钱塘湖春行) ( 7) _,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 8)告诫我们与朋友交往合作要讲求诚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要时常温习:“ _? _?”(论语十一章)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识记和默写能力, 1-7 小题都是直接性默写,第 8 小题是理解性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阙”“只”“顷”“怆”“列、烈”“绝”“ 戟、销”都为易错字。 答案: ( 1)不知天上宫阙 ( 2)只缘身在最高层 ( 3)俄顷风定云墨
16、色 ( 4)独怆然而涕下 ( 5)男儿列,男儿烈 ( 6)绝胜烟柳满皇都 ( 7)折戟沉沙铁未销 ( 8)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阅读湖心亭看雪一文,完成文后 9 12 题。( 15 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2.解释
17、下列加点的字。( 4 分) ( 1)拥 毳 衣炉火 ( 2)湖中焉得 更 有此人 ( 3) 客 此 ( 4)余 强 饮三大白而别 解析: 本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 : ( 1)鸟兽的羽(细)毛 ( 2)还 ( 3)客居 ( 4)尽力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解析: 本题考查 理解或翻译 文言文 句子 的能力 。 要在 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答案: (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空和浮云和山峦和湖水,浑然一体,白皑皑的一片。 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比相
18、公您更痴迷的人。 14.你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张岱的“痴”?你是怎样理解的? _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信息的筛选和理解。答案主要集中在第三句“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然后分析即可。 答案: 从文章“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表现作者半夜看雪的痴和奇;“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表现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表现作者天涯遇知音的喜悦(化解了淡淡愁绪)。 15.文章简介凝练,不加渲染烘托,结合文章内容仔细体会文章的描写手法的妙处。( 4 分) _ 解析:
19、 本题考查文章 写作手法 的 鉴赏 能力。 本文主要的描写手法就是采用了白描, 一种少加色彩勾勒物象的描写手法 , 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 。 答案: 本文采用白描的描写手法,是一种少加色彩勾勒物象的描写手法,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文中采用白描更能突出事物的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传达景物的形与神,将作者的内心世界暗示得淋漓尽致。 三、现代文阅读( 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8 题。( 19 分) 母亲那些卑微的愿望 汤园林 母亲年轻时长 什么样?我一直对此很好奇
20、,每次说起这个话题,母亲就恼怒地把责任推到我身上:“要不是你,我肯定有一张年轻时的照片,那时我可美了。” 据母亲说,这个事件发生时,我一岁,那时小镇上还没有照相馆。有位邻居的儿子,从大城市回家,带回了一个照相机,恰巧那时,母亲抱着我,在邻居家串门,邻居就说:“你也照一张吧。”母亲自然求之不得。可恨的是,面对陌生的叔叔和那台从没见过的相机,我哇哇大哭,还手舞足蹈,为了不影响关感,母亲在邻居的劝说下,决定放下我,照张单人照,可我就像着了魔似地,紧紧抱着母亲的腿,说什么也不肯离开她半步。 母亲只好尴尬地放弃了拍照的计划,时至今日,她依然会叹息: “要是有一张年轻时的照片就好了。”而每次母亲这样感慨时
21、,我除了 默不作声 ,就是愧疚懊恼,唉,要是母亲当初不顾我的哭闹,执意把我扔一边,自己拍张照,该多好! 小姨嫁在外地,一年也难得回一次家,每次提到她,母亲总是无限伤感:“我就这一个妹妹,生孩子时我都不在她身边,她一个人无亲无故地,心里该多难过呀!” 小姨生孩子那一年,母亲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坐车到小姨家,看着孩子大人平安,然后在床头伺候几天,尽尽当姐姐的责任。母亲连孩子的衣服都缝制好了,还准备了一些土特 产,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不巧的是,“东风”来时,正是我参加高考之时,一连几天的紧张考试,离了母亲,谁给我做营养餐,谁给我洗衣服呢?女儿的前程要紧,母亲只能把看望小姨的日期往后推,可是,高考
22、过后,又是填志愿,又是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母亲还要忙着给我赚大学的学费,看望小姨的计划只能无限期推后了。 每次提起这件事,母亲都觉得很愧疚,而我心里,也会涌起一股酸楚,如果母亲当初不管我高考的事,执意前往小姨家,就不会留下这些无法弥补的遗憾了。 “唉,几个邻居都出去旅游了,就我一个人没去!”母亲每次提起这个,我就知道,这肯 定又是因为我。 那一年,姐姐和我都参加工作,家庭的负担减轻了,母亲就应了几个老太太的邀请,准备出去旅游。对这次旅游,母亲很期待,不但查了旅游攻略,还准备了好几套衣服,并借了我的相机,准备在旅游景点好好晒晒夕阳红。 出发前一天,我和男友分手了,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不喝。母亲一
23、遍遍地敲门,急得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等我第二天打开房门时,母亲依然怔怔地坐在客厅里,这个时候,她应该在旅游的路上啊。不用说,她肯定是放心不下我,所以临时取消了旅游计划。 每次母亲说起这个遗憾时,我都想要掉眼泪,如果当初她不理会我失恋这件小事儿,把我晾在一边冷静冷静,她自己去看祖国大好河山,该多好啊! 照张相,看看妹妹,旅游一次,这都是母亲的愿望,这些愿望,多么渺小卑微啊,只要愿意,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实现,可是,如此卑微的愿望,母亲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因为每当她想为自己的愿望放纵一次时,总有儿女在身边拖拽,让她无法迈开脚步,她宁愿留下一辈子的遗憾,也不想委屈儿女一分一毫。 母亲那些卑微的愿望,
24、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和残忍,我是如此霸道地占据了母亲的全部生命,可我回报给她的, 又有什么呢?(选自经典阅读,有删改) 16.文章为什么要以“母亲那些卑微的愿望”为题? ( 4 分 ) 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 主题内容 的理解能力。阅读时要理清写作思路,抓准脉络,得出答案。 答案: “母亲那些卑微的愿望”既是贯穿文章的线索,将文章散乱的材料有机地联为一个整体。极巧妙地概括了文章主要内容。又通过“卑微”突出了母爱的伟大,使文章主题更为突。将“卑微”和“愿望”并举,在矛盾中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7.根据所给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概括能力 。根据提示在文中找到
25、相关内容概括即可。 答案: ( 1)“我”着了魔似地紧紧抱着母亲的腿寸步不离。( 2)看看妹妹。( 3)留下来照看失恋中痛不欲生的“我”。 18.“要是母亲当初不顾我的哭闹”“ 如果母亲当初不管我高考的事”“ 如果当初她不理会我失恋这件小事儿”这三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心境?( 3 分) 解析:本题考查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的能力。首先要注意到 “要是、如果” 都是假设性的词语,表达了“我” 心里的后悔和愧疚 。 答案: “要是、如果”两个假设词,写出作者心里的后悔和愧疚,对自己的自私残忍占据 母亲全部生命的耿耿于怀。 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文中指什么?( 5 分)
26、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含义的理解能力。把词语放到原文中,把句子放到语段中,并结合文章内容与主题加以分析,解答时要体现出自己对词语语境义及词语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答案: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原选自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内容,原指:什么都已经准备好,只欠缺最后一个条件。在文中指母亲原本提前准备到小姨家连衣物也都缝制好了,却因为我临近高考而选择留下来照顾我。表现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同时也为下文写母亲其它“卑微的愿望”做铺垫,暗示了“我”的自私与残忍。 20.“母亲那些卑微的愿望,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和残忍,我是如此霸道地占据了母亲的全部生命,可我回报给她的,又有什么呢?”这不得不引起全天下
27、儿女的深思,结合生活实际,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 4 分) 解析 : 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简单叙述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再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主观感受。 答案:略。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2 题。( 21 分) 植物的“五官” 植物像其他动物一样,有功能各异的“五官”。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学博士瓦因勃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每天对莴苣做 10 分钟超声波处理,结果其长势远比没受处理的莴苣要好。之后,美国的一个学者对大豆播放蓝色狂想曲音乐, 20 天后,听音乐的大豆苗重量竟然高出未听音乐的四分之一。这些实验说明,植物虽然没有具体形态的
28、耳朵,但它 们的听觉能力却非同寻常。不相信?那么请你面对含羞草轻轻击掌,看看含羞草闻声后是否会迅速将小叶合拢。 许多植物具有“慧眼”识光的能力,它们自知日出东山,夕阳西下,从而把握了自己开花和落叶的时间,如牵牛花天刚亮就开花,向日葵始终朝阳。植物不仅能“看见”光,还能感觉出光照的“数量”和质量,某些北方良种引种到南方,颗粒不收,就是因为植物的“眼睛”对异地的光线不习惯。植物的“眼睛”对光色也非常敏感,不同植物可识别不同光线,以促进自身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眼睛”原来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专门色素 视觉色素,植物凭借这种“眼睛”,从根到叶尖形成完整而灵敏的感光系统,对光产生既定反应,如花开、花合、
29、叶子向左向右、变换根 的生长方向等。 植物界中不仅有靠根吃“素”的植物,而且还有靠“口”吃“荤”的植物,食虫植物(也称食肉植物)便是这类植物。这些植物的叶子变得非常奇特,它们形成各种形状的“口”,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小口袋或蚌壳,能分泌消化昆虫的黏液,还能分泌香味,许多昆虫因为闻到香味,而跌入了陷阱之中!植物靠“口”捕食蚊蝇类的小虫子,有时也能“吃”掉像蜻蜒一样的大昆虫。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类有 500 多种,最著名的有瓶子草、猪笼草、狸藻等。 真是奇怪,植物还有嗅觉灵敏的特殊“鼻子”。例如,当柳树受到毛虫咬食时,会产生抵抗物质, 3 米以外没有挨咬的柳树居然也产生出抵抗物质。这是为什么?原来
30、,植物有特殊的“鼻子” 感觉神经,当被咬的树产生挥发性抗虫化学物质后,邻树的“鼻子”能及时“嗅”到“防虫警报”,知道害虫的侵袭将要来临,于是就调整自身体内的化学反应,合成一些对自己无害,却使害虫望而生畏的化学物质,达到“自卫”的目的。 更为惊奇的是,植物还具有相当特殊的“舌”的功能,它能“尝”到土壤中各种矿物营养的味道,于是使植物“拒食”或“少食”自身不喜欢 的矿物质,多“吃”有用的营养元素。如海带就有富集海水中碘元素的能力,忍冬丛喜欢生长在地下有银矿的地 方 。植物的“舌”功能选择性非常强,如果吃了自己不喜欢吃的矿物就会长成奇形怪状。例 如蒿在一般土壤中长得相当高大,但如果“吃”了土壤中的硼
31、就会变成“矮老头”。 植物将土壤中的矿物元素或微量物质聚集到体内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人们通过生物富集现象可以找到相应的地下矿藏,也就是植物探矿。如今,植物探矿已成为寻找地下矿藏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生物科学的研究工作常常得到植物“五官”功能的启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 累累硕果。 21.本文第 -段,依次介绍了植物具有什么功能?( 4 分) 解析:本题考查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 。 答案: “ 慧眼 ” 识光 、 靠 “ 口 ” 吃 “ 荤 ” 、 “ 嗅 ” 到 “ 防虫警报 ” 和用 “ 舌 ” 择食等功能。 22.第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 5 分
32、) 解析: 本题考查 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例如”表明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矮老头”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为了使语言更加的具体形象。 答案: 第 段划线句运用了 举例子 和 打比方 的说明方法 ,把“蒿”比作“矮老头”,举了“蒿”吃了土壤里的硼会变成“矮老头”的例子, 其作用是具 体形象地说明了植物的 “ 舌 ” 功能选择性非常强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23.文中第一段引用“加拿大生物学博士和美国学者”的实验,有什么作用?( 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阐述。 答案: 内容上:说明了“ 植物虽然没有具体形态的耳朵,但它
33、们的听觉能力却非同寻常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的说明奠定基础 ; 结构上:引出下文 。 24.根据文章第段的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说“噪声除草器”的制造主要利用了植物的什么特性。( 4 分) 【链接材料】科学家利用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的特性,制造出噪声除草器。这种除草器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用“欲擒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 文章 内容的理解,要找到原文相关的段落中的具体语言 :“ 这些实验说明,植物虽然没有具体形态的耳朵,但它们的听觉能力却非同寻常。 ” 再结合链接内容回答即可。 答
34、案: 利用植物听觉能力非同寻常 ,以及对不同噪声敏感程度不一的特性,制造出噪声除草器。 2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是( ) ( 4 分) A.美国的一个学者对大豆播放蓝色狂想曲音乐, 20 天后,听音乐的大豆苗重量竟然高出未听音乐的四分之一。这个实验说明,植物虽然有具体形态的耳朵,但它们的听觉能力却非同寻常。 B.植物的“眼睛”原来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特有色素 视觉色素,植物能够凭借这种“眼睛”,从根到叶尖形成完整而灵敏的感光系统,对光产生既定反应,如花开、花合、叶子向左向右、变换根的生长方向等。 C.植物有特殊的“鼻子” 感觉神经,当被咬的树产生挥发性抗虫化学物质后,邻树的“鼻子”能及时“嗅
35、”到“防虫警报”,知道害虫的侵袭将要来临,于是就调整自身体内的化学反应,合成一些对自己无害,却使害虫死亡的化学物质,达到“自卫”的目的。 D.植物还具有相当特殊的“舌”的功能,它都能“尝”到土壤中各种矿物营养的味道,于是使植物“拒食”或“少食”自身不喜欢的矿物质,多“吃”有用的营养元素。如海带就有富集海水中碘元素的能力,忍冬丛喜欢生长在地下有银矿的地 方 。 解析: A 项:“ 植物虽然有具体形态的耳朵 ”错误,植物没有 具体形 态的耳朵 ; C 项:“ 却使害虫死亡的化学物质 ”错误,文中写的是“ 却使害虫望而生畏的化学物质 ”; D 项:“ 它都能“尝”到土壤中各种矿物营养的味道 ”,错误
36、,植物并不都能“品尝”。 答案: B 五、写作。( 55 分) 26. 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全文不少于 500 字。 (一)耻笑我的 _。横线上可以填“无知、愚昧、懵懂、假情假意”等,请先补充横向上内容再作答。 (二)阅读材料写作: 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
37、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 想象 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请以“石头与山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解析:本文第一个作文是半命题作文,第二个是材料作文。对于半命题作文,恰当地 补 全 题目 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着文章的选材与立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文的成败。可以通过所给的提示去拓宽思路,联系生活,选择自己比较熟悉且印象深刻的内容去写。 对于材料作文,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选择立意,对于父亲来说,他想当然的认为这些石头是一个小山头,所以不曾尝试去搬走它们,而母亲却鼓励“我们”去尝试,于是发现,它们很容易就能搬走。这其实讲的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采取什么态度的故事。议论文是一个比较适当的体裁。注意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条 理清晰。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