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 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真题历史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少康以收夏众,遂灭过戈,复禹之绩。 这描述了传说中发生在古代湖北大地上的著名事件是( ) A.少康复国之战 B.夏商朝代更替 C.春秋争霸战争 D.秦国商鞅变法 解析: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 19 世纪 ) 少康为恢复夏后氏统治,指挥有虐氏、有鬲氏军在中原地区 (古代湖北大地)与寒浞的有穷氏、有过氏军的作战。少康采取先除其羽翼,后击其首的方略,先率有虞氏大军突然攻打过地浇的有过氏军,一举灭浇。
2、后又大败寒浞的有穷氏军,灭寒浞,伯靡遂立少康为帝。少康回到夏初都阳瞿 (今河南禹州),恢复了夏后氏的统治。故答案选 A。 答案: A 2.汉代,“丝綢和 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 ”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西方人普遍享 用中国丝绸 C.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 D.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丝绸之路” 沟通东西方贸易,是东西方的重要交通要道, C 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 C 3.史载,孝
3、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 A.独尊儒术 B.实行汉化 C.开发江南 D.科举取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题文中的“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说明孝文帝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开始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进行了著名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称作汉化措施, ACD 选项和孝文帝无关,所以此题选 B。 答案: B 4.“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解析:本题考査的是戚继光抗倭。元末明
4、初,日 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威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他组建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戚家军,九战九捷,平息 了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尊为民族英雄,永远载入史册。故选 A。 答案: A 5.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宋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其中,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 的是( ) A.敦煌飞天图 B.百子嬉春图 C.清明上河图 D.秋郊饮马图 解析:本题考查宋元文化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
5、画。要求选出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是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清明上河图描述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选项中 C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 C 6.诸城县续志赞誉清代乾嘉年间一位祖籍本地的官员:“砥砺风节,正身率属 遇事敢为,无所顾忌。”这位官员是( ) A.赵明诚 B.赵秉忠 C.郑板桥 D.刘墉 解析:刘墉清代书画家、政治家。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省高密市)人,乾隆十六年( 1751 年)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刘统勋之风。刘墉遇事敢为,无所顾忌, 祖籍山东潍坊市,故选 D。 答案: D 7. 1840 年的鸦片战
6、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 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1840 年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先进的工业强国。中国由于实行闭关锁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对英国这个西方先进国家的挑战毫无认识,所以此题选 C。 答案: C 8.近代史上,寿光一带曾流传着一首民谣:“牛头镇,两头尖,当中出了个马保三。” 马保三的主要功绩是( ) A.领导五四运动 B.参加中共一大 C
7、.抗击日寇侵略 D.指挥潍县战役 解析:马保三,原名马鉴堂,曾化名张炳炎,现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牛头镇村人。 1924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4 年 2 月病逝。在长达 40 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历任中共寿光县委宣传委员,国民革命军第 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司令员。所以马保三的主要功绩是抗击日寇侵略,故答案选 C。 答案: C 9.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反映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提出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恢
8、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有关知识的识记。题文中的“打破封锁的努力”指的是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决定性转折指的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 10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 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 “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AC 都在打破封锁的努力之前,故选 B。 答案: B 10.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农村 一 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 有其责。”“又分地的意义是( )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
9、实行改革开放的意义。三十年前分田地指的是土地改革。三十年后又分地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公有制,使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此题选 D。 答案: D 11.1987 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 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解析:本题考査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史实。根据所学知识, 1987 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
10、了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题文材料发生在 1987 年,这反映了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选项中A 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A 12.如世 纪 70 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如进入 90 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思想观念不断解放 B.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C.服饰品味逐渐提升 D.服装产业迅猛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认识。自 1978 年以后,我国实行了改 革开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11、,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解放,于是出现了人们的 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A 13.“这是现代潍坊的文化象征,是濰坊民间艺术之林中的两朵奇葩”“两朵奇葩”是指( ) A.板桥书画和万印楼 B.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 C.云门巨寿和十笏园 D.高密扑灰年画和聂家庄泥塑 解析:潍坊是“世界风筝都”鸢都潍坊风筝久负盛名。实际上潍坊风筝起源于杨家埠,是全国久享盛名的木版年画产地,又盛产风筝。风事与木版年画这两朵绚丽的民间艺术之花,经过民间艺人的精心栽培,互相滲透汲取营养,又相互映衬,在这块沃土中得以成长和壮大。故答案选 B。 答案: B 14.阿
12、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图片反映了其贡献的是( ) A.图 A B.图 B C.图 C D.图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里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的应用,虽然称为阿拉伯数字,但它并不是阿拉 伯人发明的,而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由阿拉伯人加以改造, 12 世纪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然后传遍了全世界。 D 是阿拉伯数字, ABC 选项和阿拉伯人的贡献无关,故答案选D。 答案: D 15.“欧洲从迷信的、自我约束的社会,慢慢演变出自由开放的心态最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 A.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大革命 解析
13、: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相关史实。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越来越发现人的价值和作用,他们发对陈腐的宗教学说, 提出人文主义思想,反对以神为中心,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故答案选 A。 答案: A 16.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 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 A.牛顿建立力学体系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析:牛顿建立力学体系属于科学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属于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的前列,把新发明新创造用于生产,成为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其经济地位 已经超
14、过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使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晚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答案选 C。 答案: C 17.俄国 1861 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二者的共同点是( ) A.推翻了旧的政权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废除了农奴制度 D.改变了社会性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 l861 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认识。俄国 l861 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有:都是本国封建君主,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变了社会性
15、质。ABC 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D。 答案: D 18.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 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其“纠缠不清”主要是因为( ) A.加剧了西方国家与苏俄的矛盾 B.便利了列强共同侵略掠夺中国 C.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没有根本上消除列强间的矛盾 解析:通过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寨体系”,帝国主义确立了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因此说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糾缠不清。
16、故答案选 D。 答案: D 19.“一方面,它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另一方面,又使其经济发展陷入僵化”这评价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开展五年计划,迅速使苏联一跃成为工业国, 1937 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英法,跃居欧洲第一和世界第二位, 1936 年苏联新宪法通过,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这一模式是和苏联 30 年代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但 这一模式也具有
17、严重的弊端。从长远看,它严重的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故答案选 B。 答案: B 20.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之机,企图实现由其主宰国际秩序的称霸战争。这场战争( ) A.促使多极化格局形成 B.是对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C.使中东和平受到威胁 D.强化了联合国主导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索沃战争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二战后,欧洲国家的联合建立“欧盟”, 成为挑战美苏两极的重要力量。二战后新科技革命的进行,为经济全球化提供物质基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利用苏联解体之机,企图实现由其主宰国际秩序的称霸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
18、化的挑战。故答案选 B。 答案: B 第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1 小题 14 分,第 22 小题 16 分,第 23 小题 14 分,第 24 小题 16 分,共 60 分。 21.( 14 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 的思想景括为“德治主义,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孔子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1)据材料一,“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伏尔泰为什么推祟孔子思想?( 4 分) 材料二
19、 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是在唐室中衰以后,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一些东亚国家把唐代的经书作为士大夫的必读书,其典章剑度几乎完全由中国移植而去,城市的格局也仿照长安的市坊制建立。 东亚文化圈 (2)据材料二“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说明了什么?概括指出唐代文化对东亚国家产生的影响。( 4 分) 材料三 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新近发明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 根 (3)据材料三,分别指出“这三种东西”怎样“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6
20、 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有关知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所以材料一,“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从材料一的“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可以看出伏尔泰推祟孔子思想的原因是认为孔子思想是反封建专制的武器。 (2)本题考査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材料二的“东亚国家大量吸收中国文化,是在唐室中衰以后” 说明中国文化具有先进性,对周边国家有吸引力,因此“中国文化的价值并非完全依附国力对外传播”。从材料二的“ 一些东亚国家把唐代的经书作为士大夫的必读书,其典章剑度几乎完全由中国移植而
21、去,城市的格局也仿照长安的市坊制達立。”来看, 唐代文化对东亚国家产生的影响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促进了政治、教肓、城市建设的发展。 (3)本题主要考査我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火药的使用引发了世界战争史上武器和战争方式的大变革,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到了直接作用。指南针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幵辟提供了重要条件。它们都改革 了世界的面貌。 答案: (1)核心:仁。( 2 分)原因:认为孔子思想是反封建专制的武器。( 2 分) (2)说明:中国文化具有先进性(对周边国家有吸引力 )。( 2 分) 影响:影响到
22、社会各个方面,促进了政治、教育、城市建设的发展。( 2 分) (3)改变:印刷术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传播;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6 分) 22.( 16 分)近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走过了曲折发展的道路。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的两幅图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信息?指出它们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6 分) 材料二 新中国某 一 历史时期的宣 传 (2)据材料二,我国工业化进程出现了什 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4 分)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到二十一世纪初,我
23、国的钢、煤、 水泥、电视机等工业品产值已居世界第一位。同时,逐步形成了以能源、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为主体的门类齐全、 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工体系 必修经济成长历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义。( 6 分) 解析: (1)主要考査学生对洋务运动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清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国欲自强,则 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于是他们掀起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 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或江南制造总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
24、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等。洋务运动中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经猃,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幵端。 (2)此题考査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大跃进和人民 公社化运动是一次严重失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急于求成, 1959 1961 年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大跃进运动。 (3)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2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揭开了改革开放序幕,增强了工业实力。 答案: (1)信息:洋务派创办 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2 分) 地位和作用:使中国出现了第 批近 代企 业;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 分) (2)问题:出现“大跃进”运动(或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 分) 影响: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或工业化进程受挫)。( 2 分) (3)意义:完成了工作重心转移;揭开了改革开放序幕;推动成代化工业体系建立;增强了工业实力。( 6 分,答对三点即可得 6 分) 23.( 14 分) 70 年前,中华儿女万众一
26、心,共赴国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 表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站束时间 欧洲战场 1939 年 9 月 1 日 1945 年 5 月 8 日 苏德战场 1941 年 6 月 22 日 1945 年 5 月 8 日 太平洋战场 1941 年 12 月 7 日 1945 年 9 月 2 日 中国战场 1931 年 9 月 18 日 1945 年 9 月 2 日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 4 分) 材料二 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 中国重新统 一 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
27、 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6 分) 材料三 2014 年 9月 1 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 300 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包括 1943 年牺牲的国民党将领许国璋等抗日英烈。同年底,台湾方面推出就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 1942 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 (3)据材料三,从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4 分) 解析: (1)分析材料一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战场及时间表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是:开始时间最早、 1931 年 9 月 18 日持续时
28、间最长( 1931年 9月 18 日 1945 年 9 月 2 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打击日本法西斯的亚洲主战场 (2)本题考査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扭转了屡战屡败的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 (3)主要考査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依据材料四的抗日英烈数字,可以看出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 了巨大灾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所以会取得胜利;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 ;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海
29、峡两岸都尊重抗战历史事实,牢记这段历史。 答案: (1)特点: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4 分,答对二点即可得4 分) (2)说明:促成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 6 分,答对三点即可得 6 分) (3)认识: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造成巨大灾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 献;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历史事实。( 4 分,答对四点即可得 4 分) 24.( 16 分)经济 全球化既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又缠绕
30、着荆棘和刺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早期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在 19 世纪前半期,英国就奉行没有任 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在 19 世纪的英国政坛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认为 自由贸易是国家的命脉。 早期经济全球化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手段。其实现这 手段的政治、经济前提是什么?( 6分) 材料二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其主导下的“全球经济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二战后,美国精心构建了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体系。 全球时代的美国 (2)据材料二,美国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有什么特
31、点?二战后,美国的什么措施有利于这一体系的建立?( 4 分) 材料三 对于发展中 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的唯一道路。对它的批评者来说,全球经济是难以驾驭的力量,这种力量使非常少的人获益而使许多人贫穷。 新全球史 (3)你同意材料三的哪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6 分) 解析: (1)从材料一的“早在 19 世纪前半期,英国就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可以获取英国“推动”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手段是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在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朿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
32、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经济上,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英国率先变成工业强国。 (2)主要考査学生对美国有关 知识的识记。依据材料二的“二战后,美国精心构建了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体系。”可以看出美国建立的“全球经济体系”的特点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体系。二战后,美国实行的援助欧洲经济发展的马歇尔计划有利于这一体系的建立,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既可以控制欧洲,又可以利用欧洲对抗苏联。 (3)本题答案开放,可选择一种观点进行分析。同意支持经济全球化的理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间合作,减少了经济发展障碍,对中国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
33、个难得的机遇。同意批评者观点的理由是: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竟争中处于不利地 位。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一些游戏规则是发达国家制定的,所以全球化缺乏公正性,会造成利益分配不均,往往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抵制全球化,而应该趋利避害,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答案: (1)手段:推行自 由贸易政策。( 2 分) 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工业革命开展。( 4 分) (2)特点: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体系。( 2 分)措施:推动成立关贸总协定或实施马歇尔计划。( 2 分) (3)同意支持者。( 2 分)理由:促进了国际间合作,减少了经济发展障碍。( 4 分)同意批评者。( 2 分)理由: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