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17 及答案解析(总分:26.00,做题时间: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1.唐朝法定的徒刑分为(分数:1.00)A.三等B.四等C.五等D.六等2.下列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说法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1.00)A.当代中国进行法治建设并不意味着法治是万能的B.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C.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法律制度变革在前、法律观念更新在后的过程D.当代中国的法治是一种自上而下推进的法治,主要依靠民间推动3.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分数:1.00)A.按劳分配
2、B.按需分配C.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4.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分数:1.00)A.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一样思维和行动B.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C.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D.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是绝对精神体现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领导职位是(分数:1.00)A.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B.国务院副总理C.中央军委副主席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6.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3、)(分数:1.00)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7.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有( )(分数:1.00)A.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B.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C.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请愿D.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8.法经中规定杀人、伤人等侵犯他人人身安全犯罪及其刑罚的篇目是(分数:1.00)A.盗法B.贼法C.具法D.杂法9.秦刑罚中的“具五刑”是指( )(分数:1.00)A.一种死刑B.一种耻辱刑C.一种赀刑D.一种自由刑10.案件经过秋审以后,发现案件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可减为流三千里,或减发烟
4、瘴极边充军,或再押监以待下次秋审的是( )(分数:1.00)A.情实B.缓决C.可矜D.留养承祀11.“公室告”与“非公室告”的诉讼类别出现于(分数:1.00)A.秦朝B.汉朝C.三国两晋南北朝D.唐朝12.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分数:1.00)A.1911 年B.1908 年C.1907 年D.1906 年13.在公民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最基础的权利是(分数:1.00)A.经济社会权利B.人身自由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言论自由14.正式确定凌迟刑作为法定死刑的法律是( )(分数:1.00)A.唐律疏议B.淳熙条法事类C.宋刑统D.庆元条法事类15.维护和保障立法活动合法性的法的制定原则
5、是(分数:1.00)A.合宪性与法制统一原则B.民主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原则16.将廷尉改为大理寺是在(分数:1.00)A.秦代B.晋代C.北齐D.北宋17.秦朝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分数:1.00)A.刑部B.大理寺C.廷尉D.司寇18.不属于法律制定程序的是(分数:1.00)A.审议法律议案B.表决法律议案C.公布法律D.起草法律议案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8.00)19.清朝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律包括(分数:1.00)A.西宁番子治罪条例B.蒙古律C.钦定八旗则例D.回律20.宪法规范的重要特点有( )(分数:1.00)A.根本性B.
6、最高权威性C.相对稳定性D.纲领性21.清代地方司法机关分为( )(分数:1.00)A.州县B.府C.省按察司D.总督(巡抚)22.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下列选项表明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不同的是( )(分数:1.00)A.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B.法律出自于国家,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C.法律通过人们的权利义务进行利益分配,具有权利义务统一性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国家强制力23.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其职权范围内议案的主体有( )(分数:1.00)A.委员长会议B.国务院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D.全国人大常委会 10 人以上联名24.一个
7、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政体取决于( )(分数:1.00)A.国体B.历史传统C.领导人的爱好D.民族的政治心理25.需要向全国人大提出工作报告的有( )(分数:1.00)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D.中央军事委员会26.现阶段,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包括( )(分数:1.00)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小资产阶级三、简析题(总题数:2,分数:1.00)27.简述法的指引作用的种类。(分数:0.50)_28.简述法对经济的影响与作用。(分数:0.50)_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3.00)29.某市公安局刑警在侦查一起刑事案件时,怀疑案件嫌疑
8、对象可能毁灭物证,因情况紧迫,便在没有取得搜查证的情况下,强行搜查嫌疑对象的住宅,并找到了犯罪物证。法院在审理该案时,被告律师提出该物证是以非法方式取得的,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据。 请运用相关法理学知识对此案作出分析。 (分数:1.00)_30.2003 年,某省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种子赔偿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在赔偿额度计算问题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该省人大制定的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规定了不同原则。为此原被告双方争议激烈。法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支持了原告主张,并在判决书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后,地方性法规中与其相抵触的内容自然无效。”判决作出后,该省人大认为该
9、法官的判决是在对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超出了法院的职能,是越权的违法行为。也有人认为,全国性法律所作的是一般规定,地方性法规是个别性规定,应按“特殊优于一般的原则”确定法律规范的效力。 请运用所学法理学知识分析此案。(分数:1.00)_31.请对下列文字进行简要分析。 汉文帝诏书云:“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与!吾甚自愧。夫刑至断支(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汉书?刑法志) (分数:1.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00)32.联系我国实际,论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
10、晰,语言规范、流畅。(分数:1.00)_33.只有法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分数:-1.00)A.正确B.错误34.“质剂”是西周适用于买卖关系的契约形式。(分数:-1.00)A.正确B.错误35.法随国家产生而产生,宪法是法,所以宪法也随国家产生而产生。(分数:-1.00)A.正确B.错误36.按照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和改变国务院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分数:-1.00)A.正确B.错误37.中华民国约法取消了责任内阁制。(分数:-1.00)A.正确B.错误法律硕士(综合)17 答案解析(总分:26.00,做题时间: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
11、数:18.00)1.唐朝法定的徒刑分为(分数:1.00)A.三等B.四等C.五等 D.六等解析: 隋朝初年,隋文帝制定了以“宽简”为原则的开皇律,正式确立封建制五刑,其“宽平”思想表现在进一步废除了前代的酷刑,改以笞、杖、徒、流、死为基本刑罚手段,同时在北朝刑罚体系的基础上,对流刑的距离、徒刑的年限及附加刑的数额,作了减轻的规定。经过改革,隋朝在开皇律首次正式确立了轻重有序、规范而完备的封建五刑体系,即:死刑分斩、绞两等;流刑自一千里至两千里分为三等,每等以五百里为等差;徒刑自一年至三年为五等,每等以半年为差;杖刑自六十到一百为五等,每等以杖十为差;笞刑自十到五十分为五等,每等均以笞十为差。这
12、种刑罚体系与奴隶制五刑相比,是历史的进步,顺应了中国古代刑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发展趋势。封建制五刑自此正式确立,唐承隋制。2.下列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说法不能成立的是( )(分数:1.00)A.当代中国进行法治建设并不意味着法治是万能的B.当代中国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C.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法律制度变革在前、法律观念更新在后的过程D.当代中国的法治是一种自上而下推进的法治,主要依靠民间推动 解析:3.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分数:1.00)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
13、存 解析: 本题考查分配原则。宪法第 6 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分数:1.00)A.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一样思维和行动B.法律是客观的,立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C.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 D.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是绝对精神体现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立法的科学性原则。制定法律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和借鉴科学的预见。其中首先是立法必须尊重客观实际
14、,根据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立法者最根本的任务是要研究规律,认识规律,尊重规律,并且善于利用规律,避免将主观愿望和想象作为立法的根据,当然科学立法也应尊重和发挥人的主动性。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领导职位是(分数:1.00)A.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B.国务院副总理C.中央军委副主席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解析: 宪法第 62 条规定,国务院副总理是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由全国人大决定的。中央军委副主席是根据中央军委主席的提名,由全国人大来决定;宪法第 67 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由全
15、国人大常委会来任免。所以只有 A 项是正确的。6.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分数:1.00)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解析:7.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有( )(分数:1.00)A.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B.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C.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请愿D.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解析:8.法经中规定杀人、伤人等侵犯他人人身安全犯罪及其刑罚的篇目是(分数:1.00)A.盗法B.贼法 C.具法D.杂法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法经的内容。战国初期李悝在魏国进行变法,制定出法经六篇,即盗法、
16、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盗法是惩治盗窃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的规定;贼法是关于惩罚伤害他人身体或残害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规定;囚法、捕法的内容则是有关诉讼、审判、执行刑罚和追捕犯罪者的规定;杂法是惩治盗贼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的规定;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方面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总则的地位和作用。9.秦刑罚中的“具五刑”是指( )(分数:1.00)A.一种死刑 B.一种耻辱刑C.一种赀刑D.一种自由刑解析:10.案件经过秋审以后,发现案件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可减为流三千里,或减发烟瘴极边充军,或再押监以待下次秋审的是( )(分数:1.00)A.情实B.缓决 C.可矜D.留养承祀解析:11.“公
17、室告”与“非公室告”的诉讼类别出现于(分数:1.00)A.秦朝 B.汉朝C.三国两晋南北朝D.唐朝解析: 秦时的诉讼方式根据犯罪的性质和诉讼当事人的身份区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凡“贼杀人、盗他人”为公室告,即杀人、伤害或盗窃罪可以向官府告发,官府必须受理这些案件,但秦律又作了另外规定“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不为公室告”。“非公室告”,秦律中“公室告”的对称。法律答问关于“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即家主擅自杀死、刑伤其子或奴婢成为“非公室告”不予受理。如仍控告,控告者有罪。子控告父母,奴婢控告主人
18、属于非公室告,不予受理。秦代诉讼制度严格区分二者界限的规定,其实质是维护封建尊卑和主奴关系,反映了人民在诉讼制度上的不平等。汉朝司法制度中,其起诉形式分两种:一是“告诉”,指当事人或者其亲属直接到官府控告;二是“举劾”,指官吏代表国家纠举犯罪。虽汉承秦制,但无“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的划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诉讼制度的变化是上诉和直诉制度的改进,无上述划分。唐朝的告诉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但也无此种形式的区分。本题故选 A。12.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分数:1.00)A.1911 年B.1908 年 C.1907 年D.1906 年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清末修律。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于 1
19、908 年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共有 23 条,分为正文“君上大权”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第一部分为 14 条,规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在立法、行政、司法、统帅军队等方面拥有的绝对权力,同时对议院的权力处处加以限制。第二部分为 9 条,规定臣民纳税、服兵役、遵守法律诸项义务以及抄自日本宪法的一些臣民权利。每项臣民权利均以“在法律范围内”为限制词,并规定皇帝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钦定宪法大纲突出的特点是“皇帝有权、人民无权”,其实质在于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宪法”外衣。但其对皇权的法定和关于臣民权利义务的第一次明确规定,对于启发民智、培养近代的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
20、13.在公民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最基础的权利是(分数:1.00)A.经济社会权利B.人身自由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言论自由解析: 人身自由是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没有人身自由,其他权利无从谈起。14.正式确定凌迟刑作为法定死刑的法律是( )(分数:1.00)A.唐律疏议B.淳熙条法事类C.宋刑统D.庆元条法事类 解析:15.维护和保障立法活动合法性的法的制定原则是(分数:1.00)A.合宪性与法制统一原则 B.民主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原则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立法的各项原则及其意义。法的制定原则是立法者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 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是立法的指
21、导思想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的具体化。我国现阶段的立法原则主要包括:(1)合宪性与法制统一原则,它保证了立法活动的合法性;(2)科学性原则,要求制定法律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借鉴和科学预见相结合;(3)民主性原则,包括立法内容、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的民主。16.将廷尉改为大理寺是在(分数:1.00)A.秦代B.晋代C.北齐 D.北宋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制度的新变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机构基本沿用汉制。但到北齐时,中央司法机关发生了变化,不但组织机构进一步扩大,名称也由“廷尉”改为“大理寺”,由大理寺卿和少卿担任正副长官。17.秦朝中央最高司法审判
22、机关是(分数:1.00)A.刑部B.大理寺C.廷尉 D.司寇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秦朝的中央司法机关。秦朝皇帝掌握最高司法审判权,重大案件往往由皇帝亲自审判和最后裁决。其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则为廷尉,其长官亦称廷尉,位于九卿之列。廷尉的职能是处理皇帝直接交办的诏狱和复查或审理地方移送廷尉的重大疑难案件和上诉案件。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廷尉,秦官,掌刑辟。”此外,秦代最高行政长官丞相和副丞相御史大夫亦掌握一定的审判权。18.不属于法律制定程序的是(分数:1.00)A.审议法律议案B.表决法律议案C.公布法律D.起草法律议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制定的程序。严格意义上的狭义的法
23、律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立法程序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在制定、补充、修改、认可或废止法律或其他具有法的性质的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方法和步骤。任何立法都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立法的性质不同,程序也就有所不同。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为例,当代中国的基本立法程序包括:(1)法律议案的提出;(2)法律案的审议;(3)法律案的表决和通过;(4)法律的公布。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8.00)19.清朝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律包括(分数:1.00)A.西宁番子治罪条例 B.蒙古律 C.钦定八旗则例D.回律 解析: 清王朝是统一的多民族
24、封建政权。为了巩固辽阔的疆域,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加强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统一的司法管辖,清政府除了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法典外还专门制定了一系列调整少数民族事务的、适用于各少数民族的专门法规,如西宁番子治罪条例、蒙古律、回律和苗律等。蒙古律共 12 卷 209 条,是清政府于乾隆六年制定的适用于蒙古族居住地区的立法,是关于一部行政、民事、刑事、军事、司法各程序各方面的民族法规。西宁番子治罪条例是青海地区少数民族法规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规定刑名和处理犯罪的司法程序。回律是适用于维吾尔族的专门立法,对于维族地区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都作了专门规定;尤其是对维族地区的宗教管理和刑事案件的管辖作出了具体规定
25、,它对于清朝治理回部,稳定边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上属于清朝少数民族法律的组成部分,故选A、B、D。至于则例是清朝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而制定的基本规则,是清代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一般则例和特别则例,特殊则例是指就各部所管辖的特定事项而制定的行政规章,如“钦定八旗则例”。20.宪法规范的重要特点有( )(分数:1.00)A.根本性 B.最高权威性 C.相对稳定性 D.纲领性 解析:21.清代地方司法机关分为( )(分数:1.00)A.州县 B.府 C.省按察司 D.总督(巡抚) 解析:22.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下列选项表明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不同的是( )(分数:1.00)A
26、.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B.法律出自于国家,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C.法律通过人们的权利义务进行利益分配,具有权利义务统一性 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国家强制力 解析:23.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其职权范围内议案的主体有( )(分数:1.00)A.委员长会议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0 人以上联名 解析:24.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政体取决于( )(分数:1.00)A.国体 B.历史传统 C.领导人的爱好D.民族的政治心理 解析:25.需要向全国人大提出工作报告的有( )(分数:1.00)A.全国人大常委会
27、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解析:26.现阶段,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包括( )(分数:1.00)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D.小资产阶级解析:三、简析题(总题数:2,分数:1.00)27.简述法的指引作用的种类。(分数:0.50)_正确答案:(指引作用是指法对人们行为起到导向、引路作用。其对象是每人自己的行为。法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指引,它不同于个别指引。个别指引是通过一个具体指示就具体的人和情况进行指引,个别指引虽然针对性强、很具体,但完全依赖于个别指引,则存在这样一些缺点:在时间、精力和经济上会带来浪费;不适应系统化的社会管理需要;
28、偶然性、个别性因素太大,缺乏统一性;缺乏确定性、安全感,因而容易导致人们的不稳定心理,等等。规范指引虽然很抽象,存在针对性弱的一面,但是它能克服个别指引的上述缺点。它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高效率的优势,是建立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法的指引根据不同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根据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法的作用可以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根据国家权力行为的权限幅度可以将法的指引作用分为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根据法律的构成要素,法的指引作用可以分为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等。)解析:28.简述法对经济的影响与作用。(分数:0.50)_正确答案:(答案要点: (1)经济的核心内涵是以物质生活资料
29、为表现形式的利益问题,具体包括物质资料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力),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生产关系),人们具体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的制度体系(经济体制),以及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的具体组织、具体行为和实际收益。(2 分) 法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一方面,法只能在它的经济基础所蕴含的可能性范围内选择,另一方面,法虽然根源于经济基础,但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力量,它又超越于经济基础,对经济基础既具有依赖性,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和相对独立性。(2 分) (2)从法律与经济基础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关系来看,法律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包括下
30、列四个方面:首先,法律对经济基础具有选择和确认作用。在一个社会多样的生产关系中,哪一个能够居于统治地位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与法律的选择与确认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法律的这种选择和确认,特定生产关系在社会中获得合法性和神圣性。(1 分) 其次,法对经济基础具有加速或延缓其发展的作用。同时得承认法不能改变社会生产关系运动的总的方向和趋势。(1 分) 再次,法对经济基础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对于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需求的生产关系,法律通过把具体的生产关系制度化,通过权利义务的配置,通过奖励和制裁的实施,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1 分) 最后,法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具有否定、阻碍或限制作用。在旧的社会制度灭
31、亡、新的社会制度诞生之际,法的这种作用非常明显。(1 分) )解析: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3.00)29.某市公安局刑警在侦查一起刑事案件时,怀疑案件嫌疑对象可能毁灭物证,因情况紧迫,便在没有取得搜查证的情况下,强行搜查嫌疑对象的住宅,并找到了犯罪物证。法院在审理该案时,被告律师提出该物证是以非法方式取得的,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据。 请运用相关法理学知识对此案作出分析。 (分数:1.00)_正确答案:(答案要点: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重要的司法原则。但这里的“事实”必须通过“证据”来表现,而证据又必须是合法的,包括证据本身的合法性和取得证据的手段或方式的合法性。人民法院审
32、理案件,只能以被合法证据证明了的事实为根据。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没有证明力,即使它确实可以证明案件事实。(5 分) (2)现代法治强调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作为法的基本特征之一的程序性,集中反映了法治的这些基本原则和精神。关于国家权力职权行为的各种具体法定程序,一方面表现了效率和科学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体现着保障公民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的要求。因此,国家机关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防止因国家权力的滥用而危害公民权利。(5 分) )解析:30.2003 年,某省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种子赔偿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在赔偿额度计算问题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该省
33、人大制定的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规定了不同原则。为此原被告双方争议激烈。法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支持了原告主张,并在判决书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后,地方性法规中与其相抵触的内容自然无效。”判决作出后,该省人大认为该法官的判决是在对地方性法规的合法性进行司法审查,超出了法院的职能,是越权的违法行为。也有人认为,全国性法律所作的是一般规定,地方性法规是个别性规定,应按“特殊优于一般的原则”确定法律规范的效力。 请运用所学法理学知识分析此案。(分数:1.00)_正确答案:(答案要点: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这是法律规范效力的一般原则。当下位法的规定与上位法冲突时,应当适用上位法
34、的规定。因此,法院适用法律是正确的。(4 分) (2)“特殊优于一般”的原则,仅限于同一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与该省的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是由不同等级和地位的国家机关制定的,因此不能适用“特殊优于一般”的原则,而应按“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处理。(3 分) (3)我国现行宪法并未赋予人民法院对地方性法规进行司法审查并裁定其是:否违反法律的权力,因此,法官在判决书中直接宣告该地方性法规部分内容违法并无效的做法不适当。(3分)解析:31.请对下列文字进行简要分析。 汉文帝诏书云:“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与!吾甚自愧。夫刑至断支(肢)体,刻肌肤
35、,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汉书?刑法志) (分数:1.00)_正确答案:(答案要点: 这句话说明的是汉代的刑制改革。(1 分) (1)秦灭亡后,汉初主客观条件决定了汉文帝、景帝时期实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刑制改革。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 167 年),齐太仓令淳于公小女缇萦上书文帝之举,引起了汉文帝的思考,遂下令废肉刑。这次改革从法律上废除了部分传统肉刑,具有重大意义。(3 分) (2)汉景帝时期,在文帝改革基础上进一步从轻改革刑制,下令将文帝时劓刑笞三百改为笞二百;斩左趾笞五百,改为笞三百。景帝又颁布诏令改革刑具,规定篓令。使得刑制改革进一步完善。(3 分) (3)汉文帝、汉景帝时期
36、的刑制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向,为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新的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尽管这次改革还有缺陷,但无疑是中国古代法制发展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刑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3 分) )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00)32.联系我国实际,论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分数:1.00)_正确答案:(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泛指人们对法律,特别是对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点、心理、知识或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对我国法治建设有重要的影响。 第一,就法律意识与法治的关系而言,培养和提高全民的法律意
37、识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就此论断进行正确论述。 第二,在法的制定中,法律意识起着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作用。联系我国立法实际进行正确论述。 第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执法和司法中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证。联系我国执法实际进行正确论述;联系我国司法实际进行正确论述;联系我国法律监督实际进行正确论述。 第四,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是全社会成员遵守法律的重要思想保证。联系我国守法实际进行正确论述。 第五,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而社会成员较高的法律文化素养是法治国家的条件之一。对此论断进行正确论述。 )解析:33.只有法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分数:-1.00)A
38、.正确B.错误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和其他一般社会规范的内容的区别和联系。法律是社会规范的一种,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法律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但并非是唯一的手段。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法律手段之外,道德、纪律、宗教和习惯等都会作用并调整社会关系。在国家法律之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只是不在法律的范畴中而已。34.“质剂”是西周适用于买卖关系的契约形式。(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 “质剂”是西周的买卖契约形式。周礼?地官?小宰“所卖买以质剂”,周礼?地官?
39、质人记载有“质、剂”之别,其中“大市以质”,“小市以剂”。“质剂”是长短不同的两种契约券书:凡人口、牲畜之类的大宗交易谓以“大市”,使用长券,即“质”;而器具珍异之物所使用较短的契券,即“剂”。质剂由官府制作,并由质人专门管理。35.法随国家产生而产生,宪法是法,所以宪法也随国家产生而产生。(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 本题考查宪法的产生时间。一般认为,法律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但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所实行的君主专制制度决定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可能产生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因为宪法与民主制度紧密相联,它是民主事实和民主制度的确认和保障。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
40、产阶级革命的产物。36.按照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和改变国务院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 本题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包括法律监督权和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权两类。在法律监督权范围内,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但不能改变国务院的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37.中华民国约法取消了责任内阁制。(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宪法性文件。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当时实行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责任内阁制,袁世凯在许多方面还受到牵制,因而对临时约法十分反感,处心积虑地予以废除。1914 年 5 月,经过袁世凯的操纵,北洋政府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这一宪法性文件,共 10 章 68 条,史称“袁记约法”。中华民国约法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废除了临时约法规定的责任内阁制,改行总统制,赋予大总统极其广泛的权力。中华民国约法的出台,也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以法律维护辛亥革命成果的努力的最后破产。因此,本题回答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