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488222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考研类试卷]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模拟试卷 8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做什么 ?( ) ( A)法律事件 ( B)法律事实 ( C)事实行为 ( D)事实关系 2 法定免责条件是指 ( )。 ( A)权利主张超过时效 ( B)有效补偿 ( C)自愿协议 ( D)不可抗力 3 黄某是某县人事局的干部,他向县检察院举报了县人事局领导叶某在干部调配中收受钱物的行

2、为。两个月后未见动静,黄某几经努力才弄清是检察院的章某把举报信私下扣住并给了叶某。黄某于是又向县人大、市检察院举报章某的行为。黄某的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 ?( ) ( A)法的适用 ( B)法的遵守 ( C)法的执行 ( D)法的解释 4 划分法律历史类型的标准是 ( )。 ( A)经济基础和意志内容 ( B)经济基础和历史传统 ( C)经济基础 ( D)历史传统 5 有关法律制定的权限 划分所形成的制度结构称为 ( )。 ( A)法律体系 ( B)法制构成 ( C)法律位阶 ( D)立法体制 6 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划分标准是 ( )。 ( A)法的效力范围的不同 ( B)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的

3、不同 ( C)法律规定的具体内容的不同 ( D)法的创制与适用主体的不同 7 最早确认给予外国人以庇护权的宪法是 ( )。 ( A) 1791年法国宪法 ( B) 1787年美国宪法 ( C) 1793年法国宪法 ( D)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8 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是 ( )。 (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美国 9 美国宪法规定由联邦最高法院负责审查国会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的宪法保障实施制度,是由 ( )。 ( A)联邦宪法明确规定的 ( B)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开创的 ( C)国会授予的 ( D)法律规定的 10 ( )宪法是欧洲大陆第一部宪法。 ( A)法国

4、 ( B)德国 ( C)意大利 ( D)荷兰 11 ( )称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 A)马克思 ( B)戴雪 ( C)毛泽东 ( D)列宁 12 宋初为强化中央集 权,在皇宫中设置的审判复核机关为 ( )。 ( A)审刑院 ( B)大理院 ( C)提点刑狱司 ( D)御史台 13 宋代的判例被称为 ( )。 ( A)比 ( B)断例 ( C)条例 ( D)成例 14 凌迟之刑正式入律始于 ( )。 ( A)秦朝 ( B)宋朝 ( C)元朝 ( D)明朝 15 清朝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是 ( )。 ( A)九卿圆审 ( B)秋审 ( C)三司会审 ( D)热审 16 下列选项中,不能引起诉讼时效

5、中断的是 ( )。 ( A)向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 ( B)不可抗力 ( C)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 ( D)向债务人提出请求 17 物权从效力范围上看属于 ( )。 ( A)财产权 ( B)支配权 ( C)绝对权 ( D)请求权 18 所有权的各项权能中最核心的权能是 ( )。 ( A)收益权 ( B)占有权 ( C)使用权 ( D)处分权 19 下列财产关系中,属于按份共有的是 ( )。 ( A)家庭共有财产 ( B)夫妻共同财产 ( C)合伙中的财产 ( D)继承的遗产 20 某公司向银行借款 500万元,将 10间厂 房抵押给银行。银行对该 10间房的抵押权是 ( )。 ( A)救济权

6、 ( B)请求权 ( C)从权利 ( D)形成权 21 债务转让,自 ( )时发生效力。 ( A)债务人与受让人达成转让协议 ( B)债务人与受让人达成转让协议,并通知债权人 ( C)债务人与受让人达成转让协议,第三人提供担保 ( D)债务人与受让人达成转让协议,经债权人同意 22 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为 ( )。 ( A)连带保证 ( B)一般保证 ( C)共同保证 ( D)单独保证 23 甲以 书信的方式对乙发出要约,依我国合同法规定,此项要约自 ( )之时生效。 ( A)甲将信投入邮局信箱 ( B)该信被投入乙的信箱 ( C)乙从信箱中取出该信 ( D)乙阅读完该信

7、 24 王某为表现自己的英勇行为,将造纸厂内一作为造纸原料的草垛点燃后再去救火。但火势蔓延无法控制,王某虽奋力扑救,但仍造成损失 20余万元,自己也被烧伤。王某的行为是 ( )。 ( A)放火罪 ( B)失火罪 ( C)危害公共安全罪 ( D)破坏集体生产罪 25 警察吴某在办理一起强奸案件时,使用毒打的方法逼犯罪嫌疑人 交待犯罪事实,致其重伤,并导致严重残疾。对吴某的行为应按什么罪定罪处罚 ?( ) ( A)刑讯逼供罪 ( B)徇私枉法罪 ( C)故意伤害罪 ( D)暴力取证罪 26 某医学院三年级学生苏某,在实习中受朋友之托,为林某做节育复通手术,因缺少临床经验,对突然发生的大出血束手无策

8、,致使林某因失血过多死亡。苏某的行为构成 ( )。 ( A)医疗事故罪 ( B)非法行医罪 ( C)过失致人死亡罪 ( D)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 27 刑法司法解释的主体有 ( )。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 B)国 务院 ( C)最高人民法院 ( D)公安部 28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是 ( )。 ( A)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而犯罪对象则一定不是 ( B)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侵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 C)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 D)犯罪客体与犯罪主体相对应,而犯罪对象则不能 29 我国刑法中的主犯不包括 ( )。 ( A)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

9、动的 ( B)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 ( C)在聚众性共同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 ( D)在共同犯罪中 起辅助作用的 30 牵连犯的构成特征,不包括 ( )。 ( A)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 ( B)具有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 ( C)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有牵连关系 ( D)数个行为可以触犯相同的罪名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3分,共 120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31 法律出自国家,具有国家性,这是因为 ( )。 ( A)统治阶级的意志都体现为法律 ( B)法律是以国家主权名义创立的

10、( C)法律的 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 ( 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 32 法律生效的时间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 )。 ( A)自法律颁布之日起生效 ( B)由该法律规定具体生效时间 ( C)由专门决定规定该法律的具体生效时间 ( D)规定法律颁布后到达一定期限开始生效 33 法的要素包括 ( )。 ( A)法律概念 ( B)法律原则 ( C)法律制度 ( D)法律规则 34 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表现为 ( )。 ( A)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 ( B)表现形式不同 ( C)调整范 围不同 ( D)实施方式不同 35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 )。 ( A)物 ( B)精神财富

11、 ( C)作为 ( D)不作为 36 世界各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主要有 ( )。 ( A)由普通法院负责违宪审查 ( B)由专门机关负责违宪审查 ( C)由行政机关负责违宪审查 ( D)由立法机关负责违宪审查 37 在下列属性中,属于法的本质属性的为 ( )。 ( A)阶级性 ( B)国家强制性 ( C)物质制约性 ( D)人民性 38 法的质变包括 ( )。 ( A)法的历史类型的变更 ( B)法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 C)法的重大修改 ( D)封建制法发展为资本主义制法 39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法的规则的有 ( )。 ( A)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 B)民事活动应当自愿、公平、等价

12、有偿和诚实信用 ( C)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 D)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4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 ( )。 ( A)修改和解释宪法 ( B)制定国家的基本法律 ( C)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 D)宣布全国戒严 41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社 会经济权利包括 ( )。 (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B)劳动权 ( C)休息权 ( D)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42 当选国家主席、副主席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 ( A)年满 45周岁 ( 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C)是全国人大代表 ( D)具有中国国籍 43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 )。 ( A)

13、守法上的平等 ( B)立法上的平等 ( C)司法上的平等 ( D)反对特权 44 我国宪法中有关 ( )的规定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45 宪法的特征包括 ( )。 ( A)宪法内容的根本性 ( B)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 C)宪法制定程序的特殊性 ( D)宪法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46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宪法一词的含义是指 ( )。 ( A)一般的法律制度 ( B)优于刑法的基本法 ( C)

14、颁布、实施法律 ( D)皇帝的诏书、谕旨 47 汉代刑罚适用 原则的儒家化主要表现在 ( )原则中。 ( A)自告减免刑罚 ( B)恤刑 ( C)亲亲得相首匿 ( D)上请 48 宋朝刑罚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 )。 ( A)折杖法 ( B)刺配刑 ( C)凌迟刑 ( D)流刑 49 汉律规定的徒刑有 ( )。 ( A)司寇 ( B)罚作 ( C)鬼薪 ( D)城旦 50 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的根本特点是 ( )。 ( A)封建性 ( B)民主性 ( C)买办性 ( D)进步性 51 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质意义上民法的是 ( )。 ( A)民政部门颁布的拥军优属条例 ( B)民间团体依照宪法制定的成

15、员行为规则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 D)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私房管理条例 52 下列民事行为中,不属于无效行为的是 ( )。 ( A)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 ( B)因受胁迫而为的民事行为 ( C)因受欺诈、胁迫并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 D)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而为的民事行为 53 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包括 ( )。 ( A)权利人提出请求 ( B)提起诉讼 ( C)因不可抗力不能行使请求权 ( D)权利人死亡尚未找 到继承人 54 依照合同法规定,下列债权不得转让 ( )。 ( A)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 ( B)未经债务人同意转让的债权 ( C)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

16、D)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55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 ( A)新颖性 ( B)先进性 ( C)创造性 ( D)实用性 56 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是 ( )。 ( A)等价原则 ( B)有偿原则 ( C)等价有偿原则 ( D)诚实信用原则 57 下列各项可以用于质押的是 ( )。 ( A)支票 ( B)存单 ( C)保函 ( D)债券 58 能够引起债的绝对消灭的原因有 ( )。 ( A)履行 ( B)抵销 ( C)提存 ( D)混同 59 A公司 (卖方 )与 B公司 (买方 )签订了一份农机销售合同,价值 40万元,约定违约金为合同总额的 3%,合同成立后

17、 10天内,由 B公司先行支付定金 2万元。 B公司依约支付定金后, A公司拒绝供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B公司有权要求 A公司支付违约金并双倍返还定金 ( B) B公司有权要求 A公司支付违约金或双倍返还定金 ( C) B公司如果要求 A公司双倍返还定金,则不适用继续履行 ( D) B公司如果要求 A公司双倍返还定金,仍可适用继续履行 60 自然人的姓名权,包括 ( )。 ( A)对自己命名的权利 ( B)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 C)变更自己姓名的权利 ( D)排除他人侵害自己姓名的权利 61 殷某在自然保护区内挖了一个陷阱准备捕杀大熊猫,一上山采药的老人落人陷阱死亡。殷某

18、的行为构成 ( )。 ( A)意外事件 ( B)过失致人死亡 ( C)间接故意杀人罪 ( D)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62 刑法规定, 犯盗窃罪,有下列 ( )情形之一的,可以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A)盗窃珍贵动物 ( B)盗窃公共财产数额特别巨大的 ( C)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 D)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63 下列犯罪中,只能由首要分子构成的是 ( )。 ( A)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妇女、儿童罪 ( B)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 C)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 ( D)聚众哄抢罪 64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 ( )。 ( A)个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 B)集

19、体挪用公款外出旅游 ( C)个人挪 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 D)个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 3个月未还 65 渎职犯罪中,属于司法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有 ( )。 ( A)徇私枉法罪 ( B)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 C)私放在押人员罪 (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66 刑法的论理解释可以分为 ( )。 ( A)文理解释 ( B)扩张解释 ( C)限制解释 ( D)逻辑解释 67 行为人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的认识错误,不影响刑事责任承担 ?( ) ( A)对自己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 ( B)对犯罪工具性能的认识错 误 ( C)对犯罪客体的认识错误 ( D)对法律规定的理解错误 68 下

20、列哪些犯罪属于危险犯 ?( ) ( A)破坏交通设施罪 ( B)投放危险物质罪 ( C)绑架罪 ( D)故意杀人罪 69 成立共同犯罪的条件有 ( )。 ( A)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 ( B)必须有共同犯罪行为 ( C)必须有共同的犯意 ( D)必须有共同的故意 70 犯有数行为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犯罪形态有 ( )。 ( A)继续犯 ( B)连续犯 ( C)牵连犯 ( D)吸收犯 三、案例分析 题 每小题 15分,共 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70 甲公司委托公民乙到外地签订一份彩电买卖合同,并为此开具了正规授权委托书。乙到外地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丙公司签订了一份彩

21、电买卖合同后,丙又向乙推销电冰箱。乙经考察,认为该品牌电冰箱物美价廉,在丙地很畅销。于是,未经甲公司同意,乙便利用甲交给自己的盖有甲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甲公司的名义,与丙又签订了一份电冰箱买卖合同。甲公司得知后,明确表示反对。 请问: (1)甲与丙之间的电冰箱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为什么 ? (2)设甲给乙的授权委托书中载明的代 理事项为购买家电,问:该电冰箱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为什么 ? (3)设甲根本未给乙开具授权委托书,问:该电冰箱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为什么 ? 70 红星小学二年级学生张某、田某、刘某趁老师未来上课,溜到学校操场玩耍,在相互打闹中张某被田某、刘某摔倒在地,造成左肋骨骨

22、折,花去医疗费 5000元。田某、刘某及学校方就责任分担问题协商未果,张某向法院起诉,要求学校及田某、刘某各承担损害赔偿费 6000元。张某的主张能否成立 ?试运用民法原理并结合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加以分析。 70 1983年 5月,王某因犯抢劫罪与强奸罪 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16年,因服刑期间表现不错, 1996年 5月被假释。 1998年 10月的一天,王某盗窃一辆汽车 (价值 8万多元 )而未被发现。 2002年 4月,王某因参与一起重大诈骗犯罪行为而被逮捕,交待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盗窃汽车的行为。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王某是否还需要撤销假释 ?为什么 ? (

23、2)对王某假释考验期限内的盗窃行为应如何处理 ? (3)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诈骗罪应如何处理 ? (4)对王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 ? (5)假设王某在假释考验期内并没有实施新的犯罪行为,表现正 常。到 2002年 4月,其因参与一起重大诈骗犯罪行为而被逮捕,在侦查羁押期间发现王某的真实姓名为。 “汪某某 ”,因其在 1981年的元月曾经实施了一起重大恶性爆炸案件,公安机关在全省发布通缉令,他作为被通缉的重大嫌疑犯,为了逃避惩罚而改名为 “王某 ”。问:在此种情形下对其应如何处理 ?为什么 ? 70 邢某 (20岁 )和刘某 (15岁 )经过预谋,在某日下午伺机行窃。当见到被害人李某在摊位

24、上买鸡时,刘某示意邢某掩护,邢某即站在李某跟前假装买鸡,刘某从李某的裤兜里窃取了一个钱包 (内有人民币 850多元、信用卡两张以及身份证等 ),然后迅速离去。当李某发现被窃而要追赶时,被面前的邢某故意挡住视线和出路,李某就将站在面前的邢某抓住。邢某为了逃脱,掏出尖刀朝李某连刺数刀,将李某刺伤。案发后,邢某逃到他的朋友张某家躲藏。张某知道邢某的犯罪事实之后,就将邢某送往外地隐藏。在邢某躲藏期间,张某 3次前去看望,并资助他 500元钱生活费用。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邢某与刘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为什么 ? (2)张某与邢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为什么 ? (3)邢某、张某构成什么罪

25、 ? (4)邢某、刘某的行为各如何定性或处理 ? 四、论述题 每小 题 20分,共 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70 试比较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之区别。 70 试论宪法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70 说明下面这段文字的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 “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 周礼 .秋官 .司寇 在职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模拟试卷 8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6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

26、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法律事实与一般意义上的事实的重要区别表现在: (1)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性事实; (2)法律事实是一种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 (3)法律事实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的考查要点是法律责任的免除。法律责任的免除简称为免责,是指当行为人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免除其法律责任。可以分为私法的免责条件和公法的免责条件,其中,私法的免责条件又可 以分为法定免责条件和意定免责条件。私法的法定免责条件主要是 “不可抗力 ”,公法的法定免责条件除了 “不可抗力 ”外,还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追诉时效、自首或立功以及当事人不起诉。应当注意的是,公法责任只能

27、由国家专门机关负责认定和追究,不允许在当事人之间进行和解 (“私了 ”)。不可抗力属不产生责任的情形,因而不是免责事由。本题应当选 A项,因为权利主张超过时效是时效免责的情形。 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守法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 (权力 )和履行义务 (职责 )的活动。 守法意味着一个国家和社会主体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依法办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权利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义务并履行义务。守法包含着正确行使权利的内容。守法是维护秩序、实现法律目的的需要。守法的构成要素包括守法主体、守法范围、守法内容、守法状态等。守法主体是指在一个国家和

28、社会中应当遵守法律的主体,即一定守法行为的实施者。守法范围是指守法主体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种类。守法内容包括履行法律义务和行使法律权利,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守法是履行法律义务和行使法律权利的有机统一。履行法律义务是指人们按照法 律的要求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以保障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履行法律义务可分为两种形式: (1)履行消极的法律义务; (2)履行积极的法律义务。行使法律权利是指人们通过自己作出一定的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得以实现。守法状态是指守法主体行为的合法程度。它包括守法的最低状态、守法的中层状态和守法的高级状态三种类型。守法的最低状态是指不违法

29、犯罪。守法的中层状态是指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守法的高级状态是指守法主体不论是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的动机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严格履行法律义 务,充分行使法律权利,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 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对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了解。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有不断进步的规律、经济条件决定的规律、历史类型更替与继承的规律、依赖于革命或改革而发展的规律。根据法律发展的历史类型更替与继承的规律,是法律的经济基础变化引起的法律内容和性质的变化,划分法律历史类型的标准是经济基础和意志内容,故本题答案应选 A。选项 B中的历史传统并非划分法律历史类型的标准,它

30、只是影响法律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因素,同理不选选项D,选项 C不够全面。 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立法体制概念的了解。立法体制是指有关法律制定的权限划分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它既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关于立法权限的制度,也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之间及地方各级国家机关之间关于法律制定权限划分的制度。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各法律部门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故本题答案只能选 D。 6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法的一般分类的了解。法的一般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以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为标准,分为成文法和不 成文法。 (2)以法律规定的内容为标准,分为

31、实体法和程序法。 (3)以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为标准,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4)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分为般法和特别法。 (5)按照法的创制和适用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 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1793年法国宪法第 120条规定:法国给予为了争取自由而从其本国流亡到法国的外国人以庇护。从此,法国确立了庇护政治犯的制度。这为建立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奠定了基础,从而首开 “政治犯不引渡 ”的先河。随后引渡逐渐形成 套为各国所普遍接 受的原则及程序。故本题答案为 C项。 8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近代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英国是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

32、命的国家,它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制定了一系列宪法性文件。从 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到 1679年的人身保护法、 1689年的权利法案等,这一系列的宪法性文件,标志着英国宪法的产生。这些宪法性文件也对其他国家的宪法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英国是近代宪法的发源地。因此它也是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 9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国家,但是在建国之初 ,司法相对于立法和执法较弱。这一局面是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得到改变的。在 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的判决中,联邦法院的大法官马歇尔认为:违宪的法律不是法律;阐明法律的意义是法院的职责。从而开创了由联邦最高法院审查国会制定的法律是否

33、符合宪法的先例,司法审查制度也由此得以创立,并为其他一些国家所接受。司法审查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在法律中,而是以先例的形式存在于美国的政治制度中。 10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是对宪法历史的考查,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是法国 1791年宪法。由近现代宪法的 发展历史可知,近代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而欧洲大陆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是法国,所以,即使不知道法国宪法是欧洲大陆第一部宪法,也可以通过相关知识推出。 11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马克思在考察了宪法与一般法律的关系和宪法的重要性后,得出宪法是立法的基础和依据的结论。马克思说, “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即宪法是

34、“母法 ”,一般的法律是 “子法 ”。一般法律的制定都是以宪法为基本依据的。故本题选A项。 12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宋太祖建隆年间为加强对中央司法机关的控制,又 另立审刑院,使审刑官吏决劾狱讼之事,因而使大理寺降为慎刑机关, “不复听讯,但掌断天下奏狱 ”。另处,地方,上报案件必先送审刑院备案,后移送大理寺、刑部复核,再经审刑院评议,最后交由皇帝裁决。至神宗变法时,才裁撤审刑院,重新恢复大理寺与刑部的原有职能。选项 B不正确,清末司法机关改革时,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选项 C不正确,宋太宗时期开始加强对地方司法的监督与控制,在州县之上设立提点刑狱司,作为中央在地

35、方各路的司法派出机构。选项 D不正确,御史台是中央监察机构。 13 【正确答案】 B 【 试题解析】 宋朝对审判的典型案例加以汇编,称为 “断例 ”。选项 A不正确,比是汉朝的法律形式,又称决事比,是指在律无正条时,比照最接近的律令条文,或同类典型判例处断。选项 C不正确,宋朝将皇帝和中央司法机关发布的单行条例加以汇编,称为 “条例 ”。选项 D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 1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凌迟刑在宋朝虽然已经出现,但尚不曾规定于宋刑统之中。到了明朝,凌迟刑正式载入了大明律,从而使这一最野蛮、最惨无人道的刑罚制度化。所以选项 A、 B、 C不正确。 15 【正确答案】 B 【试题

36、解析】 秋审是清朝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因在每年秋天举行而得名。秋审审理的对象是全国上报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选项 A不正确,九卿圆审是明朝重要的复审制度,凡是地方亡报的重大疑难案件,罪犯经过二审后仍不服判决者,由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使九卿联合审判,最后奏报皇帝裁决。选项 C不正确,三司会审始于明洪武十五年 (公元 1382年 ),是由太祖下令 “议狱者一归于法司 ”而得名。凡发生重大疑难案件或亟须重新审理的重案时,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二法司会同审问罪犯,后将审理结果奏报皇帝,进行最后裁决。选 项 D不正确,热审是对发生在京师的笞杖刑案件进行重申的制度,于每年小满后 10

37、日至立秋前 1日,由大理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官员共同进行,快速决放在监笞杖刑案犯。 1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依民法规定,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请求、向债务人提出请求都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只有 B项不可抗力可以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但不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1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物权 从效力范围上看属于绝对权,又被称为 “对世权 ”,是就物权的义务主体是权利人之外的一切不特定人而言的。物权从权利客体上说为财产权,从权利性质上说为支配权,与请求权相对。 18

38、【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所有权的权能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其中处分权是决定所有物命运的一项权能,最直接反映了所有人对物的支配,故一向被认为是所有权的核心内容和拥有所有权的根本标志。 19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按份共有是按照一定的份额的共有。家庭共有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及继承的遗产在遗产分割 前,都没有明确的份额,是共同共有。而对于合伙中的财产,各合伙人一般是以出资比例或约定的份额而对共有财产享有所有权,属于按份共有。 20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抵押权的性质。抵押权作为担保物权,从属于债权,属于从权利。抵押权不是救济权,也不是请求权或形成权。

39、 2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债务转让是债务人将债务交由第三人承担,债务转让直接关系到债权人债权的实现,故法律规定,债务人与受让人达成债务转让协议后,必须经债权人同意,才发生债务转让的效力。 22 【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担保法第 19条的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23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如要约是以口头方式发出的,自受要约人了解该要约内容时发生效力;以书面方式发出的,自送达受要约人时发生效力。本题中,甲发出的信件属于书面形式的要约,只要投入乙的信箱即可发生效

40、力,而无须乙从信箱中取出该信或是等乙阅读完该信。 24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从本 题四个选项来看,危害公共安全罪并非一个独立的具体罪名,因而不应选。刑法中并无破坏集体生产罪这一罪名,因此,王某的行为也不可能构成破坏集体生产罪。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失火罪,是指因过失导致火灾,造成人身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放火罪是故意犯罪,是危险犯,失火罪是过失犯罪,是结果犯。从本题来看,王某将作为造纸原料的草垛点燃,是故意放火行为,不构成失火罪;由于放火罪是危险犯,因此,王某的故意放火行为已经构成放火罪。 25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根

41、据刑法第 247条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从重处罚,而不定刑讯逼供罪。从本题来看,吴某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毒打,逼犯罪嫌疑人交待犯罪事实,致使犯罪嫌疑人严重残疾,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26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 335条的规定,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医务人员,苏某并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仅仅是实习人员,还不属于医务人员,因而其行为不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根据刑法第 336条的规定,未 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而非非法行医罪。至于苏某的

42、行为过失致人死亡,是否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问题,根据刑法的规定,在刑法另外规定了以他人死亡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或者要件之一的过失犯罪致人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有关条文定罪量刑,而不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而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本身就包括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因此,应当认定其行为构成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而非过失致人死亡罪。 2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刑法司法解释是指由司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所 作出的阐释。在我国,司法解释的权力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换句话说,司法解释的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属立法机关,国务院是行政机关,二者均非司法机关,因而都不是刑法司法解

43、释的主体。 28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对象则是危害行为所直接作用的人或者物。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其一,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能够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则不 一定具有这种法律属性;其二,任何犯罪都要使一定的犯罪客体受到侵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题中的选项 C和 D并不是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之间的区别表现。 29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按照刑法第 26条第 1款的规定,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

44、子。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主犯分为三种:一是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也就是说,组织犯是首要分子的一种。组织犯的犯罪活动包括建立、领导犯罪集团,制定犯罪活动计划等。二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 、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这也是首要分子的一种。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是聚众犯罪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指挥者。三是其他在犯罪集团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既可以是实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根据刑法第 26条第 3款和第 4款的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旨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30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

45、析】 牵连犯的构成特征包括: (1)牵连犯必须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这是构成牵连犯的主观要件,而且是认定数个犯 罪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的主要标准。这就是说,行为人是为了达到某一犯罪目的而实施犯罪行为 (目的行为 ),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其所采取的方法行为 (手段行为 )或结果行为又构成另一个独立的犯罪。正是在这一犯罪目的的制约下形成了与牵连犯罪的目的行为、方法行为、结果行为相对应的数个犯罪故意,而在具体内容不同的数个犯罪故意支配下的目的行为、方法行为、结果行为,都是围绕着这一犯罪目的实施的。 (2)牵连犯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 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这是牵连犯的客观外部特征。也就是说,行

46、为人只有实施了数个相对独立并完全具备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牵连犯。若只实施了一个危害社会行为,则因行为之间的牵连关系无从谈起而根本不能构成牵连犯,这也是牵连犯与想象竞合犯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 。若行为人实施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中只有一个构成犯罪,则也因不存在数个犯罪之间的牵连关系而不能构成牵连犯。 (3)牵连犯所包含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所谓牵连关系,是指行为人实施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具有手段与目的或原因与结果的内在联系 ,亦即行为人实施的数个危害社会行为分别表现为目的行为或原因行为、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并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牵连犯的数个行为必须触

47、犯不同的罪名。这是牵连犯的法律特征,也是确定牵连犯的标志。如果行为人实行的危害行为只能触犯一个罪名,就不能构成牵连犯。行为人的行为只有达到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基本要求,才可谓触犯该种罪名。若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具有某种犯罪的形式特征,并未符合该罪的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就不能视为触犯了该项罪名。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3分,共 120分。下列各题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31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的国家性。法律具有国家性是因为: (1)它是以国家的名义创制的,法律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就要求以国家名义制定和颁布; (2)法律的适用范围以国家主权为界域,这是区别于以血缘关系为范围的原始习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D-STAN PREN 2459-1981 Steel FE-PL48 950 MPa Less Than or Equal to Rm Less Than or Equal to 1100 MPa Forgings De Less Than or Equal to 10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pdf ASD-STAN PREN 2459-1981 Steel FE-PL48 950 MPa Less Than or Equal to Rm Less Than or Equal to 1100 MPa Forgings De Less Than or Equal to 10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pdf
  • ASD-STAN PREN 2460-1981 Steel FE-PM32 600 MPa Less Than or Equal to Rm Less Than or Equal to 800 MPa Bars De Less Than or Equal to 7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M3.pdf ASD-STAN PREN 2460-1981 Steel FE-PM32 600 MPa Less Than or Equal to Rm Less Than or Equal to 800 MPa Bars De Less Than or Equal to 7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M3.pdf
  • ASD-STAN PREN 2461-1981 Steel FE-PM32 600 MPa Less Than or Equal to Rm Less Than or Equal to 800 MPa Forgings De Less Than or Equal to 7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pdf ASD-STAN PREN 2461-1981 Steel FE-PM32 600 MPa Less Than or Equal to Rm Less Than or Equal to 800 MPa Forgings De Less Than or Equal to 7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pdf
  • ASD-STAN PREN 2462-1981 Steel FE-PA13 Softened Bars De Less Than or Equal to 10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A13制De≤100mm的软化处理的棒材 第1版》.pdf ASD-STAN PREN 2462-1981 Steel FE-PA13 Softened Bars De Less Than or Equal to 10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A13制De≤100mm的软化处理的棒材 第1版》.pdf
  • ASD-STAN PREN 2463-1981 Steel FE-PA13 Softened Sheets Strips and Plates 0 5 mm Less Than or Equal to a Less Than or Equal to 2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A13制0 5m.pdf ASD-STAN PREN 2463-1981 Steel FE-PA13 Softened Sheets Strips and Plates 0 5 mm Less Than or Equal to a Less Than or Equal to 2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A13制0 5m.pdf
  • ASD-STAN PREN 2464-1981 Steel FE-PA13 Softened Tubes for Structures 0 5 mm Less Than or Equal to a Less Than or Equal to 5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A13制0 5mm≤a≤5.pdf ASD-STAN PREN 2464-1981 Steel FE-PA13 Softened Tubes for Structures 0 5 mm Less Than or Equal to a Less Than or Equal to 5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A13制0 5mm≤a≤5.pdf
  • ASD-STAN PREN 2465-1981 Steel FE-PA11 Softened Bars De Less Than or Equal to 10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A11制De≤100mm的软化处理的棒材 第1版》.pdf ASD-STAN PREN 2465-1981 Steel FE-PA11 Softened Bars De Less Than or Equal to 10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A11制De≤100mm的软化处理的棒材 第1版》.pdf
  • ASD-STAN PREN 2465-2006 Aerospace series Steel FE-PA3901 (X2CrNi18-9) Softened 450 MPa Less than or Equal to Rm Less than or Equal to 680 MPa Bar for machining 4 mm Less than or Eq.pdf ASD-STAN PREN 2465-2006 Aerospace series Steel FE-PA3901 (X2CrNi18-9) Softened 450 MPa Less than or Equal to Rm Less than or Equal to 680 MPa Bar for machining 4 mm Less than or Eq.pdf
  • ASD-STAN PREN 2466-1981 Steel FE-PA11 Softened Forgings De Less Than or Equal to 10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A11制De≤100mm的软化处理的锻件 第1版》.pdf ASD-STAN PREN 2466-1981 Steel FE-PA11 Softened Forgings De Less Than or Equal to 100 mm Aerospace Series (Edition 1)《航空航天系列 钢FE-PA11制De≤100mm的软化处理的锻件 第1版》.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