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大附中江宁分校高一下期期末调研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1468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大附中江宁分校高一下期期末调研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大附中江宁分校高一下期期末调研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大附中江宁分校高一下期期末调研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大附中江宁分校高一下期期末调研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大附中江宁分校高一下期期末调研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大附中江宁分校高一下期期末调研语文卷(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4分) 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神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 “给水喝! ” 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喝这个吧! ”罗班 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 ” 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 “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 ” “喂,小子! ”一个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 “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 “这只碗给你去喝水! ”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 “我老婆就

2、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 “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 ”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给水喝! ”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山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 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个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吗?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像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

3、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啦。 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 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 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这时 他竟忘记要喝水了,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他一口气喝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 喝完水,那可怜人便伸出黑黑的嘴,无疑是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了前一晚那件未遂的

4、暴行,便 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于是那可怜的聋子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 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好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 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 “好极了,好极了! ” (选自雨果巴黎圣母院) 【小题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3分) 跛 脚( ) 犄 角( ) 脸 颊 ( ) 【小题 2】阅读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结合作品回答问题。( 4分) ( 1)伽西莫多为什么会流泪?( 2分) ( 2)选文为什么写爱斯梅拉达的 “惊恐 ”?请

5、简要分析。( 2分) 【小题 3】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表现人性是这篇小说的重要特点。选文中有哪几组对比,请分别列出。( 3分) 【小题 4】有人认为结尾处观众拍手叫好,态度变化太快,情节设计得不好。对此你怎么看?( 4分) 答案: 【小题 1】 b j ji( 3分。一处 1分) 【小题 1】( 1)自责,感激。( 2分) ( 2)衬托其善良的天性。( 1分)娇弱的爱斯梅拉达被其劫持过,丑陋的外貌也令她恐惧,但她却能主动送水,这是天性真善的表现。( 1分) 【小题 1】伽西莫多与爱斯梅拉达外貌的美丑对比,伽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前后态度变化的对比,爱斯梅拉达与群众的对比,群众前后态度变化的对比。(

6、 3分。一点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1)好。善的力量是巨大的;正是这种突变产生了戏剧性效果;突出了对善的呼唤与歌颂;观众虽然愚昧,但并非恶人,易被感化。( 4分。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 2)不好。显示了人性的易变性,反而让人对其能否持久产生怀疑;不合常情,观众变化应该有个渐进的过程;太突然,让人觉得不真实。( 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 “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 ”考点,能力层次为 A,侧重 “识记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 1)仅答成情节表述不给分,原因表述只涉及一个方面得 1分。回答与 “自责 ”、 “感动 ”相近如 “内疚、愧疚 ”

7、以及 “感 动 ”皆可得分;回答为 “人性的觉醒 ”得 1分;上述三点中每点 1分,满分 2分。 ( 2)只答出因外貌丑陋以及被劫持过而 “惊恐 ”得 1分;有分析并答出 “善良 ”、“品德高尚 ”等可得 2分。 【小题 1】运用对比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此处只列出选稳重的对比即可,每点答出相关对比主体即可得分。 【小题 1】回答此题首先要确定:好还是不好 ,再结合文本陈述理由,答案:相近即可。选答 “好 ”的增加一个得分点:表现出作者浪漫主义创作特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5分) 前人把唐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历史地分成

8、“初唐 ”、 “盛唐 ”、 “中唐 ”、 “晚唐 ”四个时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每一个阶段确乎有它的特色。 大约从唐代统一到唐玄宗即位以前的九十几年,是初唐时期。在这一段时间里,南朝纤巧 丽的诗风还在影响着诗坛,但已由华靡浮艳渐趋于凝练清新;而更突出的就是由于七言诗技巧的纯熟所带来的形式上的解放,篇幅较长的乐府歌行大量涌现出来了。另外,五七言八句的律诗也在这一阶段里正式完成。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的五律,正体现了技巧的洗练纯熟和思想感情的形象化的协调统一。稍后一点, 到了沈 缙凇 沃 省 派笱缘热耸掷铮 坏 迓尚吹们槲牟 呗梢布 謇龉 苁铝恕搅耸 疲 缁岬募本绶 挂哺 璐 戳伺

9、畈 钠 蟆谡庖皇逼冢 骷叶嗟貌皇毒伲 璧哪谌菀布 惴骸迤哐月墒 拇醋鞴倘挥懈 叩某删停 擞玫米钇毡榈氖 栊问交挂 破吖藕途 洹谡庖皇逼诘氖 枥锼 硐值幕 厩阆蚴钦庋 核枷胧抢止劢】档模 星槭潜挤虐貉铩 蘧形薨 模 榈魇撬 拭骺臁 孪驶钇玫模 镅允乔逍铝鞒 钊肭吵龅模患词故潜 渡缁岬暮诎得婊蚯阃氯耸兰涞牟黄剑 蚕缘媚敲床 阶忱 遗 已裕 掖 泻缆醯慕 暮颓苛业 慕夥乓 蟆 饩褪呛笕怂 频赖摹笆 破 蟆薄按蟮氖 死畎缀投鸥 汲鱿衷谑 啤送猓 褂锌岚 剿 镌暗耐跷 虾迫唬 u这一派在中唐时有韦应物和柳宗元为代表),描写边塞风光的李颀、高适、岑参( 这一派在中唐时有李益为代表 ),以绝句擅胜场的王昌龄

10、、王之涣 真是应有尽有,美不胜收。中唐时候,社会动乱不已,民生也日趋凋敝,因而反映民间疾苦的诗人如张籍、元稹、白居易等一时并起。他们用浅显简括的语言写出了人民内心的怨抑不平,一直为后世广大人民所爱好。而稍前于张籍、元、白的刘长卿和大历十才子,在当时虽享有盛名,到今天 看来,却不免显得平淡了。与元、白同时,还有在风格上力求新变而不免蹈于生硬艰涩境界的一派诗人 一他们是孟郊、李贺、卢仝、贾岛等,而以韩愈为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从太和以后至唐亡,诗歌又重新走上绮靡藻绘的途径,像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人的作品,正如一抹回光返照的斜阳,虽只有一刹那间的残辉,但紫雾红霞,却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凄艳的印象。而唐

11、代诗歌就在这种美丽而无力的风格下结束了它辉煌的生命。 (选自吴小如读(唐诗三百首) 【小题 1】简要概括唐代诗歌四个阶段的风格特点。( 4分) 【小题 2】文中把晚唐诗歌比作 “一抹 回光返照的斜阳 ”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3】影响唐代诗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4分) 【小题 4】文章两处画横线的括号里的内容为什么不在中唐阶段论及?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初唐:趋于凝练清新。 盛唐:气象蓬勃。 中唐:浅近平淡与生硬艰涩并存。 晚唐:绮靡藻绘。( 4分。每点 1分) 【小题 1】表现晚唐诗歌美丽而无力的风格( 2 分),使议论生动形象( 1 分)。 【小题

12、 1】南朝遗风,社会的发展,诗歌技巧的不断成熟,诗人的努力。( 4分。每点 1分) 【小题 1】韦应物和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李益的边 塞风光诗不能体现中唐诗歌或浅近平淡或生硬艰涩的特色,因此不在中唐阶段叙述;在盛唐阶段用括号补充论及,体现了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风光诗对中唐诗歌的影响,也使读者对中唐诗歌有比较全面的理解。( 4分。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概括唐代诗歌四个阶段的风格特点要抓住关键句: “但已由华靡浮艳渐趋于凝练清新 ”“ 社会的急剧发展也给诗歌带来了蓬勃的气象 ”“ 用浅显简括的语言写出了人民内心的怨抑不平,还有在风格上力求新变而不免蹈于生硬艰涩境界的一派诗人 ”“

13、诗歌又重新走上绮靡藻绘的途径 ”,盛唐风格特点答案:中与其风格 相近、较吻合的得 1分。中唐风格仅答一个方面不得分。 【小题 1】此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理解作用要紧扣喻体中的 “斜阳 ”“ 回光返照 ” 的含义, “美丽 ”、 “无力 ”、 “生动形象 ”各得 1分,表述相近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技巧成熟 ”答成 “技巧纯熟 ”也可, “诗人的努力 ”答成 “诗人的创新 ”等也可。 【小题 1】答成 “表现出盛唐诗歌对中晚唐诗歌创作风格的影

14、响 ”与 “他们的诗歌创作不能体现 出中唐浅近平淡与生硬艰涩 ”的特点各得 2分,表述相近或不够完整酌情给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3分) (一)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冉有曰: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 “求!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冉有曰: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 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

15、 “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选自季氏将伐颛臾) (二) “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岂徒孔子知之,冉有亦知之,即季孙亦未尝不知之。探其意中所怀挟者而告之曰,吾恐在此不在彼,亦因其所惧者而惧之也。季孙之忧,自在萧墙 而其欲则在颛臾知忧不在此而曰忧是以为君子之所疾。 (选自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七) 【小题 1】下列句子中

16、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无乃尔是 过 与过:过错 B陈力 就 列,不能者止就:担任 C既来之,则 安 之安:使 安定 D岂 徒 孔子知之徒:只是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季氏将有事 于 颛臾有动 于 中,必摇其精 B危 而 不持,颠而不扶襟三江 而 带五湖 C今由 与 求也,相夫子客亦知夫水 与 月乎 D冉有亦知 之 然而不王者,未 之 有也 【小题 3】请用 “ ”给下面文言文断句。(限 3处)( 3分) 自 在 萧 墙 而 其 欲 则 在 颛 臾 知 忧 不 在 此 而 曰 忧 是 以 为 君 子 之 所 疾

17、。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2分) ( 2)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分) 【小题 5】 “因其所惧者而惧之也 ”中两个 “惧 ”的内涵分别是什么?结合两段选文简要回答。( 2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自在萧墙而其欲则在颛臾知忧不在此而曰忧是以为君子 之所疾。 【小题 1】( 1)这是鲁国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2分) ( 2)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个借口的人。( 2分) 【小题 1】第一个 “惧 ”的是:祸起萧墙;第二个 “惧 ”的是:阴谋暴

18、露。( 2分。每点 1分) 【小题 1】过:责备 【小题 1】连词,和、跟、同。 A介词,对;介词,在。 B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并且。 D代词,这;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无义 【小题 1】此题考查断句,要结合句意断句, 3分。一处 1分 【小题 1】( 1)关键点 “社稷之臣 ”、 “何以 ”。 “臣 ”。可以理解为 “臣属 ”、 “臣子 ”、 “附属国 ”、 “附庸国 ”等。( 2)关键点 “疾 ”、 “为之辞 ”。 “为之辞 ”可以理解为 “找借口 ”、 “找个托辞 ”。 【小题 1】第一个 “惧 ”答到 “国家内部的忧虑 ”等即可。第二个 “惧 ”从孔子的角度答到揭露阴谋之意

19、即可。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谒金门 送康伯桧 张元 br清光溢,影转画檐凉入。风露一天星斗湿,无云天更碧。 满引送君何惜,记取吾曹今夕。目断秋江君到日,潮来风正急。 【小题 1】词上片描绘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2分) 【小题 2】 “风露一天星斗湿 ”中的 “湿 ”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分) 【小题 3】 “目断秋江君到日,潮来风正急 ”句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凄清、寥廓(阔远)。( 2分。每点 1分) 【小题 1】形象地表现了夜露之重,也渲染了离别的伤感。( 2分。每点 1分) 【小题 1】 “目断秋江 ”实写

20、目送友人远去时的景象( 1分), “潮来风正急 ”是虚写(想像)友人到达时的景象( 1分)。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切(担忧)之情( 2分)。 【小题 1】答 “凄清 ”、 “阔远 ”两个角度的同义词即可。 【小题 1】 “夜露重 ”、 “离别的伤感 ”两个角度各 1分;另答 “想象奇特 ”也可得 1分。 【小题 1】虚(想象朋友到达时的 “潮来风正急 ”景)、实(朋友走时的 “目断秋江 ”景)的说明各 1分,对朋友的关切、担忧等类似情感正确均得 2分。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某位学生学完必修四后所写的 “学后感 ”,回答问题。( 4分) 运用体验方式学习本册教材,我们获得了许多独特的阅读经验

21、和审美感受。 通过吟咏讽诵,勾通自己和诗人的心灵,感受到了 “诗从肺腑出 ”的情韵之美。 走进语言现场, “在演讲厅 ”里演说, “我有一个梦想 ”的慷慨激昂的声音至今回想在耳边。 改编、表演课本剧雷雨、辛德勒名单,更加深刻地品尝到 了人性的复杂。 我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 1)请找出并改正上面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 答: _改为 _ _改为 _ ( 2)上面文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订正。( 2分) 答: _句,改为_ 答案:( 1) “勾 ”改为 “沟 ”, “想 ”改为 “响 ”( 2分) ( 2) ,后半句应改为 “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性的复 杂 ”( 2

22、分) 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4分) ( 1)请分别指出家、雷雨中寄寓了作者理想的一个人物。( 2分) 答: _ ( 2)这两部作品中,鸣凤之死、四凤之死的原因是什么?请任选一个回答。( 2分) 答: _ 答案:( 1)觉慧、周冲。( 2分) ( 2)鸣凤的死因:被逼嫁给冯乐山做姨太,不愿离开心爱的觉慧,因而投水。四凤的死因:突然发现和周萍是亲兄妹,难以接受乱伦关系,羞愧万分,误碰倒地的高压线,触电。( 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分) ( 1)请说说下面这则 “冷幽默 ”的言外之意。( 2分) 话说沙尘暴漂洋过海吹到美国,一位老人走上街头,张开双手, 45 度仰望天空,泪流满面,深呼吸

23、,激动地说: 60年了, 60年了,终于闻到家乡的泥土味了。 言外之意:_ ( 2)近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非常火爆,网友 “漂在北京 ”在微博上说:“看着屏幕上的家乡毛豆腐,我的泪水和着口水一起流了下来。 ”请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跟帖劝慰。( 2分) 跟帖: _ 答案:( 1)环境破坏十分严重。( 2分) ( 2)示例:想家就 “常回家看看 ”。( 2分。修辞、内容各 1分) 默写 根据提示,填写名句。( 8分) 【小题 1】申之以孝悌之义, _。(孟子 梁惠王上) 【小题 2】落霞与孤鹜齐飞, _。(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 3】万里悲秋常作客, _。(杜甫登高) 【小题 4】此情可待成追忆,

24、_。(李商隐锦瑟) 【小题 5】中国古典诗词中,月是常见意象,佳句叠出: “东船西舫悄无言,_”(白居易琵琶行), “_,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今宵酒醒何处? _、_”(柳永雨霖铃) 诗人将内心情感与月互为辉映,为我们创造了非常优美的意境。 答案: 【小题 1】(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小题 1】( 2)秋水共长天一色 【小题 1】( 3)百年多病独登台 【小题 1】( 4)只是当时已惘然 【小题 1】( 5)唯见江心秋月白 明月不谙离别苦 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文 作文 作文(任选一题)( 30分) ( 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 0到 18岁的人为儿童。正处在不断走向成

25、熟、理性年龄阶段的你,有没有意识到 自己还是一个 “儿童 ”呢?是否感受到有些宝贵的东西正与你渐去渐远?对此你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700字。 ( 2) 67年前,记者爱德华 肯尼迪和 16名同行同时获得二战德军投降的消息后,只有他一个人违背军方要求,对全世界发布了消息。他坚持, “真相可以等,但绝不是为了政治 ”。结果,他被美联社扫地出门。如今,美联社公开道歉,承认他才是对的 “ 当战争结束,消息就不应被控制,世界需要知道真相。 ”只可惜,肯尼迪永远听不到这些告白。他死于 1963年的一场车祸。 读了以上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样 的想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6、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700字。 答案:略 ( 1)本题意在提醒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那些与儿童性相关的可贵的生活状态、精神品质,如童心、童趣、纯真、天真、活泼,求知欲、好奇心、想像力甚至 “野蛮 ”等。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对这些或某一种与儿童性相关的宝贵东西的追求,或是对成长过程中这些或某一种宝贵的东西与自己渐去渐远的反思。写作要围绕 “儿童性 ”展开,以 “我 ”或 “我们 ”为叙述主体。本题要求写成记叙文。 ( 2) 1. 材料的整体把握 这则材料的核心内容是爱德 华 肯尼迪为了 “真相 ”违背军方命令向世界发布德军投降的消息, 67年后美联社为了 “真相 ”向爱德华 肯尼迪道歉。材料的关键词是 “真相 ”。 2. 立论的角度选择 从 “真相 ”的角度:给世界真相、尊重真相、我们需要真相、我们有知情权、尊重真相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真相与政治的关系等。 从爱德华 肯尼迪的角度:坚持职业操守、坚守信念、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先知者的孤独等。 从爱德华 肯尼迪与其他同行对比的角度:批评不负责任的屈从等。 从美联社的角度:不负责任的屈从、知错能改的勇气等。 从军方的角度:控制 民众的知情权是对民众的不尊重等。 其他角度,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