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107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8,分数:60.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小题,满分。_2.单项选择题第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为了让其仇人卢某死亡,便到庙里祈祷让神杀死卢某,因被人发现而被抓获,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乙为了杀死周某,买了砒霜放到周某的水杯里,因砒霜失效,周某没有中毒。由于砒霜失效不可能致使周某死亡,故乙不构成犯罪C.丙认为其妻子被魔鬼附体,只有用火烧,魔鬼
2、才能逃离,为了拯救其妻子,便在其妻子身上浇上汽油,结果将其妻子烧死。由于丙存在迷信思想,属于迷信犯,不构成犯罪D.丁误把一个男子当作女子实施强奸,丁构成强奸罪未遂4.甲伪造社会保障卡用于骗取社会保险金和其他社会保障待遇达 3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伪造身份证件罪B.保险诈骗罪C.招摇撞骗罪D.诈骗罪5.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适用我国刑法,必须是( )。(分数:2.00)A.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 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B.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C.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 3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D.犯罪地国家未对其处罚的6.根
3、据刑法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是( )。(分数:2.00)A.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C.犯罪未遂D.盲人犯罪7.关于单位犯罪的正确表述为( )。(分数:2.00)A.单位犯罪就是共同犯罪B.公有制单位和私有制单位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C.只有非法成立的单位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D.犯罪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非国家工作人员是不可能单独构成挪用公款罪的B.非国家工作人员不符合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条件,所以不可能和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C.由于抢劫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 14周岁,不同于
4、一般的犯罪,故抢劫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D.侵犯著作权罪要求犯罪主体主观上“以营利为目的”,这是对犯罪主体的特殊要求,故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9.朱某伺机报复冯某。一天,朱某见冯某 10岁的儿子在地里干活,便叫自己 12岁的小儿子替父报仇,朱某儿子受怂恿挥锹砍断冯某儿子的大动脉血管致其流血过多而亡。对本案( )。(分数:2.00)A.朱某的儿子才 12岁不构成犯罪,朱某也不构成教唆犯罪B.朱某构成了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C.朱某构成故意伤害罪的间接实行犯,承担全部刑事责任D.朱某与其子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10.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 )。(分数:2.00)A.犯罪预备行为过程中B.犯罪实行
5、行为过程中C.犯罪预备行为和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D.犯罪过程中11.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分数:2.00)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C.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D.未完成罪仅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村长甲将收缴的计划生育罚款 1万元占为己有,构成职务侵占罪B.乙受黄某之托将价值 5万元的手表送给朱某,乙在路上让他人捆绑自己,伪造了抢劫现场,将表占为己有。报案后,乙向警方说自己被抢。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C.丙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获利
6、 20 元,丙构成非法经营罪D.丁为了能够被破格提拔,买了一辆假冒某名牌的摩托车送给教育局局长印某。丁的行为构成诈骗罪13.下列哪些犯罪分子不成立特别累犯?( )(分数:2.00)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犯罪分子B.恐怖活动犯罪的犯罪分子C.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D.毒品犯罪的犯罪分子14.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假释的法定条件之一是( )。(分数:2.00)A.实际执行 25年B.实际执行 20年C.实际执行 13年D.实际执行 10年15.甲贪污公款 3万元,后逃到外地,因害怕被从重处罚,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即向原居住地检察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款隐藏地点,随后甲
7、被公安机关逮捕。甲属于( )。(分数:2.00)A.自首并有立功表现B.自首C.坦白D.非自首情况16.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 )开始计算。(分数:2.00)A.判决宣告之B.判决确定之日C.实施犯罪之D.拘留或逮捕之日17.甲为外交部官员,在履行公务出访其他国家时接受对方赠送的礼品,价值超过 50万元,甲将礼品占为己有。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侵占罪B.受贿罪C.贪污罪D.职务侵占罪18.多项选择题第 21-2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19.下列选项中的网络服务提供
8、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构成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是( )。(分数:2.00)A.甲利用网络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B.乙帮助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赵某进行服务器托管的C.丙帮助利用网络进行违法活动的钱某毁灭证据,致使证据灭失的D.丁利用网络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20.下列犯罪属于结果犯的有( )。(分数:2.00)A.故意杀人罪B.盗窃罪C.劫持航空器罪D.分裂国家罪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不满 14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不追究刑事责任B.因不满 16周岁不处罚的,都由政府收
9、容教养C.聋人、哑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的时候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等其精神恢复正常时再追究刑事责任2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有( )。(分数:2.00)A.人在睡梦中的举动B.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C.人在身体受到强制下的行为D.人在精神受到一定强制下的行为23.关于受贿罪的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2.00)A.教育局局长甲收受学生家长 10万元现金,允诺保证学生上重点高中,后因为有上级机关督察而没有办成。由于甲并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所以不构成受贿罪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在退休前利用职务便利为蔡某谋取了不
10、正当利益,蔡某要给 10万元作为酬谢,乙担心被人检举,便约定退休后收受财物。乙仍然构成受贿罪C.基层法院法官丙受被告人孙某家属之托,请中级法院承办法官李某对孙某减轻处罚,并无减轻情节的孙某因此被减轻处罚。事后,丙收受孙某家属 10万元现金。丙不具有制约李某的职权与地位,不成立受贿罪D.检察院工作人员丁收受 10万元贿赂后徇私舞弊,对应当追诉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应当按照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从一重罪论处24.下列关于处置与犯罪有关的财物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甲贩卖毒品海洛因 100克,对海洛因应当予以没收B.乙诈骗银行贷款 10万元,对诈骗所得的 10万元应当返还银行
11、C.丙盗窃商店金首饰一个后丢失,应当对丙责令退赔D.丁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侵入证券公司网络并修改信息从而增加自己账户的资金,对于丁的笔记本电脑应当予以没收25.下列关于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与滥用职权罪是法条竞合关系B.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客观行为方式表现为不作为C.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他人制售伪劣商品提供帮助的,应当按照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从重处罚26.简答题第 26-27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7.简述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界限。(分数:2
12、.00)_28.辨析题第 28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9.所有的教唆犯都是主犯。(分数:2.00)_30.根据刑罚的观念,对“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免除处罚”进行辨析。(分数:2.00)_31.法条分析题第 29小题。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2.刑法第 31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
13、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试说明: (1)刑法第 312条的罪名是什么?具体有什么样的特征? (2)本条规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含义是什么? (3)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时,是否要区分主犯、从犯? (4)乙与丙合谋,由乙实施盗窃行为,丙进行销售,对于丙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5)丁明知是走私的犯罪所得而将其转化为金融票据汇往国外,应当如何定罪处罚?(分数:2.00)_33.案例分析题第 30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4.被告人,林某,男,35 岁,工人。 2000 年 3月,林某窜入某百货公司,窃得自行车两辆、收音机一
14、台及烟、酒等物价值 3 000余元。2000 年 4月,林某被公安机关拘留。林某在被拘留期间,出于悔罪,除如实交代上述盗窃行为,还交代了其他的犯罪事实。首先,2000 年 2月 12日在富裕小区的一家住户内盗窃:在该户的保险柜中看到白粉(海洛因)就顺手带上,回家一称竞有 100克;拿走保险柜里的一张信用卡,并用这张信用卡支取了 5 000元钱。其次,1999 年 7月 10日,林某邀约王某持一把匕首窜人被害人住宅内,因被害人反抗,林某使用匕首刺伤被害人并劫取一部手机,被害人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问:对以上案件事实应当如何处理?(分数:2.00)_35.被告人,周某,女,46 岁,工人。 2000
15、 年 10月,周某来到担任动迁员的董某办公室,询问其母亲住所地相关动迁事宜及在动迁过程中如何能多得到补偿。董某表示可以为周某办理假离婚,将周某及其女儿作为“引进入口”列入其母亲住所地动迁时应安置的人员范围内,从而多得到房屋拆迁安置款。数日后,周某将伪造的法院离婚调解书及复印件交给董某,并要求董某在办理相关事宜时能够提供方便。后来周某利用该方法共骗取房屋拆迁安置款 87 000元。事后,周某给董某 1万元作为政策咨询费,董某收下。 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分数:2.00)_36.论述题_37.试述对刑法中事实认识错误的种类及评价。(分数:2.00)_38.试述死刑适用应当注意的问题。(分数:2.
16、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107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8,分数:60.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小题,满分。_解析:2.单项选择题第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解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为了让其仇人卢某死亡,便到庙里祈祷让神杀死卢某,因被人发现而被抓获,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B.乙为了杀死周某,买了砒霜放到周某的水杯里,因砒霜失效,周某没有中毒。由于砒霜失效不可能致使周某死亡,故乙不构成犯罪C.丙认为其妻子被魔鬼附体
17、,只有用火烧,魔鬼才能逃离,为了拯救其妻子,便在其妻子身上浇上汽油,结果将其妻子烧死。由于丙存在迷信思想,属于迷信犯,不构成犯罪D.丁误把一个男子当作女子实施强奸,丁构成强奸罪未遂 解析:解析:在 A项中,甲的祈祷行为是绝对不可能杀死卢某的,故甲属于迷信犯,不作为犯罪处理。应排除 A项。在 B项中,用砒霜下毒的行为完全有可能致使周某死亡,只是由于乙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属于犯罪未遂。应排除 B项。在 C项中,丙的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成立故意杀人罪,行为人主观上的愚昧思想不能成为无罪的辩护理由。应排除 C项。在 D项中,丁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能得逞,是犯罪未遂。应选 D项。4
18、.甲伪造社会保障卡用于骗取社会保险金和其他社会保障待遇达 3万余元。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伪造身份证件罪B.保险诈骗罪C.招摇撞骗罪D.诈骗罪 解析:解析: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行为,以诈骗罪定罪处罚。本题表述中,甲伪造社会保障卡用于骗取社会保险金和其他社会保障待遇达 3万余元,构成伪造身份证件罪和诈骗罪的牵连,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可见,选 D项。5.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适用我国刑法,必须是( )。(分数:2.00)A.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 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19、B.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C.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为 3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按照犯罪地法律应受处罚的 D.犯罪地国家未对其处罚的解析:解析: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 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刑法在确定保护管辖原则时采用了重罪原则与双重犯罪原则。重罪原则表现为法定最低刑必须是 3年以上有期徒刑。故选 C项。6.根据刑法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是( )。(分数:2.00)A.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B.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C.犯罪
20、未遂D.盲人犯罪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是应当情节。排除 A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是不包括免除处罚的情形。排除 B项。犯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样不包括免除处罚的情形。排除 C项。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选 D项。7.关于单位犯罪的正确表述为( )。(分数:2.00)A.单位犯罪就是共同犯罪B.公有制单位和私有制单位都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只有非法成立的单位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D.犯罪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解析:解析: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排除 A项。只有合法成
21、立的单位才可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非法成立的单位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排除 C项。单位犯罪与法人犯罪不同,单位犯罪的外延要大于法人犯罪的外延。排除 D项。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非国家工作人员是不可能单独构成挪用公款罪的 B.非国家工作人员不符合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条件,所以不可能和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C.由于抢劫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 14周岁,不同于一般的犯罪,故抢劫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D.侵犯著作权罪要求犯罪主体主观上“以营利为目的”,这是对犯罪主体的特殊要求,故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解析:解析:共同犯罪是一个整体,只要是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
22、务上的便利,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和国家工作人员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应排除 B项。特殊主体的外延应当小于一般主体的外延,而抢劫罪犯罪主体的外延大于一般主体,所以抢劫罪的犯罪主体不是特殊主体。应排除 C项。侵犯著作权罪要求主观上“以营利为目的”,是对犯罪的主观方面的要求,而不是对犯罪主体的要求,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应排除 D项。9.朱某伺机报复冯某。一天,朱某见冯某 10岁的儿子在地里干活,便叫自己 12岁的小儿子替父报仇,朱某儿子受怂恿挥锹砍断冯某儿子的大动脉血管致其流血过多而亡。对本案( )。(分数:2.00)A.朱某的儿子才 12岁不构成犯罪,朱某也不构成教唆犯罪B.朱某构
23、成了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C.朱某构成故意伤害罪的间接实行犯,承担全部刑事责任 D.朱某与其子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解析:解析:自然人之间要成立共同犯罪,要求自然人都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朱某的儿子不满 14周岁,不可能构成犯罪。所以,朱某儿子的行为只是朱某行为的延伸,因此直接追究朱某的刑事责任即可,即将朱某视为故意伤害罪的间接正犯。故选 C项。10.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 )。(分数:2.00)A.犯罪预备行为过程中B.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C.犯罪预备行为和犯罪实行行为过程中D.犯罪过程中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所以,在整个
24、犯罪过程中,都可以成立犯罪中止。故选 D项。11.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分数:2.00)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C.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D.未完成罪仅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解析:解析:我国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所以对于过失行为而言,只有在造成了法定的损害结果时,才达到需要动用刑罚加以干涉的程度。排除 C项。由于过失犯罪的成立必须要以客观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条件,因此不可能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同样,认定间接故意也必须要以客观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条件,因此,
25、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也不可能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排除 D项。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施犯罪;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不是出于主观意愿自动地放弃犯罪;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犯罪的实行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而不在于是否发生了实际的犯罪结果或者是否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犯罪目的。故本题应选 A项。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村长甲将收缴的计划生育罚款 1万元占为己有,构成职务侵占罪B.乙受黄某之托将价值 5万元的手表送给朱某,乙在路上让他人捆绑自己,伪造了抢劫现场,将表占为己有。报案后,乙向警方说自己被
26、抢。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C.丙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获利 20 元,丙构成非法经营罪 D.丁为了能够被破格提拔,买了一辆假冒某名牌的摩托车送给教育局局长印某。丁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解析:解析:在 A项中,根据立法解释,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在协助人民政府收缴计划生育罚款时,视为国家工作人员,村长甲将 1万元罚款占为己有,其行为构成贪污罪。在 B项中,乙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成立侵占罪。在 D项中,丁的行为符合行贿罪的构成要件,成立行贿罪;虽然丁的行为具有欺骗印某的性质,但是由于印某因欺骗而损失的利益不是法律所保护的利益,所以不构成诈骗罪。刑法修正案(七)对非法经营罪
27、作了修改,在原有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的基础上,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行为规定为非法经营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之一,故选择 C项。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刑法修正案(七)规定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对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骗取财物,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要按照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定罪处罚,而不按照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13.下列哪些犯罪分子不成立特别累犯?( )(分数:2.00)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犯罪分子B.恐怖活动犯罪的犯罪分子C.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D.毒品犯罪的犯罪分子 解析:解析:刑法修正案(八)对特别累犯的条件作出修改,在原来的危害国
28、家安全犯罪的基础上增加了恐怖活动犯罪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所以应当排除 A、B、C 项。毒品犯罪可以成立毒品再犯,但是没有特别累犯的规定。故应当选择 D项。14.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假释的法定条件之一是( )。(分数:2.00)A.实际执行 25年B.实际执行 20年C.实际执行 13年 D.实际执行 10年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犯罪分子假释的实际执行刑期从10年提高到 13年,故选 C项。15.甲贪污公款 3万元,后逃到外地,因害怕被从重处罚,为了争取宽大处理,即向原居住地检察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款隐藏地点,随后甲被公安机关
29、逮捕。甲属于( )。(分数:2.00)A.自首并有立功表现B.自首 C.坦白D.非自首情况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为了鼓励犯罪分子自首,我国司法实践对于自首的自动投案作了扩张解释。,甲向检察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款隐藏地点,符合自首的法定条件。所以,甲构成自首。故选 B项。16.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 )开始计算。(分数:2.00)A.判决宣告之B.判决确定之日 C.实施犯罪之D.拘留或逮捕之日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是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故选 B项。17.甲为外交部官员,在履行公务出访其
30、他国家时接受对方赠送的礼品,价值超过 50万元,甲将礼品占为己有。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侵占罪B.受贿罪C.贪污罪 D.职务侵占罪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 394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依照本法第 382条、第 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故应当选 C项。对于刑法中的特别规定应当特别加以注意。类似的法条有刑法第 183条、第 350条、第 362条等。18.多项选择题第 21-2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
31、解析:19.下列选项中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构成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是( )。(分数:2.00)A.甲利用网络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B.乙帮助利用网络实施犯罪的赵某进行服务器托管的C.丙帮助利用网络进行违法活动的钱某毁灭证据,致使证据灭失的D.丁利用网络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解析:解析:刑法第 286条之一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1)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
32、播的;(2)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3)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4)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据此,选 A、D 项。B 项表述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C项表述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20.下列犯罪属于结果犯的有( )。(分数:2.00)A.故意杀人罪 B.盗窃罪 C.劫持航空器罪D.分裂国家罪解析:解析:不仅要求行为人实施完毕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行为,而且要求犯罪行为实际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的犯罪形态就叫作结果犯。故意杀人罪既遂要求死亡的结果发生,盗窃罪既遂要求获得财物。所以,故意杀人罪与盗窃罪是结果犯。而劫持航空器罪与分裂国家罪是行为犯。故选 A、B 项。21.下列说法
33、错误的是( )。(分数:2.00)A.不满 14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不追究刑事责任B.因不满 16周岁不处罚的,都由政府收容教养 C.聋人、哑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的时候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等其精神恢复正常时再追究刑事责任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因不满 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所以,原则上是交给家长或者监护人管教,由政府收容教养是例外情形。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其中的聋哑人是指既聋又哑的人,聋人或者哑人不符
34、合条件。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的时候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故选 B、C、D 项。2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的有( )。(分数:2.00)A.人在睡梦中的举动 B.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C.人在身体受到强制下的行为 D.人在精神受到一定强制下的行为解析:解析:危害行为是指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行为必须表现行为人的心理态度。有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某种危害结果,但不是在自己的心理支配下进行的,就只能属于无意识行为。无意识行为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人在睡梦中的举动、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以及人在
35、身体受到强制下的行为都不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但是人在精神受到一定强制下的行为,由于人仍然具有一定的意志自由,反映了行为人的心理态度,属于刑法上的危害行为。故选 A、B、C 项。23.关于受贿罪的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2.00)A.教育局局长甲收受学生家长 10万元现金,允诺保证学生上重点高中,后因为有上级机关督察而没有办成。由于甲并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所以不构成受贿罪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乙在退休前利用职务便利为蔡某谋取了不正当利益,蔡某要给 10万元作为酬谢,乙担心被人检举,便约定退休后收受财物。乙仍然构成受贿罪 C.基层法院法官丙受被告人孙某家属之托,请中级法院承办法官李某对孙
36、某减轻处罚,并无减轻情节的孙某因此被减轻处罚。事后,丙收受孙某家属 10万元现金。丙不具有制约李某的职权与地位,不成立受贿罪D.检察院工作人员丁收受 10万元贿赂后徇私舞弊,对应当追诉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应当按照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从一重罪论处 解析:解析: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是指允诺为他人谋取利益,而不要求实际为他人谋取利益,所以甲的行为也构成受贿罪。故应当排除 A项。根据刑法第 388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罪论处。丙的行为完全符合斡旋受贿的相关规
37、定,丙构成受贿罪。故应当排除 C项。B 项中,乙在退休后收受贿赂,不影响权钱交易的本质,只是获取财物的时间发生了变化而已,故乙完全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故应当选 B项。根据刑法第 399条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故应当选 D项。24.下列关于处置与犯罪有关的财物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甲贩卖毒品海洛因 100克,对海洛因应当予以没收 B.乙诈骗银行贷款 10万元,对诈骗所得的 10万元应当返还银行 C.丙盗窃商店金首饰一个后丢失,应当对丙责令退赔 D.丁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侵入证券公司网络并修改信息从而增加自
38、己账户的资金,对于丁的笔记本电脑应当予以没收 解析:解析:刑法第 64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海洛因属于违禁品,应当予以没收。故选 A项。10 万元是受骗银行的合法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故选 B项。由于丙盗窃的首饰已经丢失,只能是责令退赔,而不能予以追缴。因为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追缴犯罪所得的前提是犯罪物品仍然存在。故应当选 C项。丁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是犯罪工具,应当予以没收。故应当选 D项。25.下列关于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
39、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与滥用职权罪是法条竞合关系 B.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客观行为方式表现为不作为 C.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他人制售伪劣商品提供帮助的,应当按照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从重处罚解析:解析: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是特殊的滥用职权行为,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与滥用职权罪是特殊法与一般法的关系。故应当选择 A项。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客观方面是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属于应为而不为,是典型的不作
40、为犯罪。故应当选择 B项。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不可能是过失。故应当选择 C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他人制售伪劣商品提供帮助已经超出了“放纵”的范畴,应当按照制售伪劣商品相关犯罪的共犯定罪处罚。故应当排除 D项。26.简答题第 26-27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27.简述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界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从认识因素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不同。在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必然性;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假如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必然性还执意为
41、之造成该结果,合理的认定是行为人对该结果持希望态度,具有直接故意。 (2)从意志因素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明显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这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对结果是积极追求的态度;间接故意则是放任这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不是积极追求的态度,而是任凭事态发展。 (3)特定的危害结果是否发生对二者具有不同的意义。在直接故意的场合,即使追求的特定危害结果没有实际发生,通常应当追究预备、未遂的罪责;在间接故意的场合,如果没有实际发生特定危害结果,就无所谓犯罪的成立。)解析:28.辨析题第 28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29.所有的教唆犯都是主犯。
42、(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根据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可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所谓主犯就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共同犯罪人。 (3)根据共同犯罪人的分工,可以将共同犯罪人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所谓教唆犯就是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虽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目的的人。 (4)由于两种分类方法的标准不同,所以教唆犯和主犯之间存在交叉关系。教唆犯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到主要作用,那么就是主犯;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到次要作用,那么就是从犯;如果教唆犯是被胁迫教唆他人犯罪的,那么就是胁从犯。)解析:30.根据刑罚的观念,对“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免除处罚”进行辨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这一刑法规定是合理的。 (2)刑罚应当是报应性质和预防目的的有机统一体,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3)从报应的观念来看,由于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没有造成损害,没有必要对其进行报应性的惩罚。 (4)从预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