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18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138537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18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18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18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18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118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118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1.关于法条竞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不构成刑法第 143条所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 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规定定罪处罚B.法条竞合的数罪名之间不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C.渎职罪与食品监管渎职罪,二者之间存在普通法和特别法的竞合关系D.发生法条竞合时,一般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例外是重法优于轻法2.孙某经营一家印刷厂,除了合法经营一般的书籍印刷外,还大量伪造我国的货币,各

2、地都有孙某布设的假币销售网点,假币从出厂到出售都由孙某掌控。对孙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分数:2.00)A.伪造货币罪B.运输假币罪C.出售假币罪D.伪造货币罪、运输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数罪并罚3.甲被某国有资本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聘用,负责查验出场单、验货放行。甲与无业人员乙串通,趁甲一个人值班时,由乙开车从货场拉出价值 10万元的货物,并销赃平分。在本案中( )。(分数:2.00)A.甲构成贪污罪,乙构成盗窃罪B.甲构成职务侵占罪,乙构成盗窃罪C.甲、乙共同构成职务侵占罪D.甲、乙共同构成贪污罪4.关于伪证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伪证罪只可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B.

3、伪证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C.伪证罪的主观方面不需要具有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D.伪证罪的最高刑是 7年有期徒刑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5.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说法止确的有( )。(分数:2.00)A.根据条件说,凡是引起危害结果的条件,都与危害结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B.根据原因说,只有引起危害结果的原因,才与危害结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引起危害结果的条件,与危害结果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C.在刑法的因果关系问题上,无论是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还是现在的客观归责理论,都是以条件说为基础的D.现在,在刑法理论上,人们基本上都承认刑法上的

4、因果关系和自然界的因果关系并不完全相同6.小林因与大树素来不和,一天小林从农田回家的路上经过大树家门口,大树便解开吴晓家绑在树上的狼狗,让其去咬小林,小林情急之下,用随身带的镰刀将狗砍死。下列选项中对小林行为的定性错误的是( )。(分数:2.00)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构成毁坏财物D.意外事件7.甲、乙共谋侵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是由谁的行为引起的。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B.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轻伤)罪的共犯,但都不对丙的重伤负责C.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

5、伤罪较为合适D.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8.在下列情形中,应该以数罪并罚处理的选项有( )。(分数:2.00)A.张某在我国境内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的物品,又以暴力抗拒缉私B.王某参加恐怖组织,又实施了杀人行为C.李某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又以暴力抗拒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的检查D.司法工作人员赵某受贿因而对一起民事案件枉法裁判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不法侵害不能实行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行为必须损害另一合法利益,所以未损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不可能成立紧急避险C.甲欲杀乙,故意将下了毒的饮料让丙给乙送去。结果乙喝完下毒的饮料中毒身亡,甲与丙构成共

6、同犯罪D.甲某指使乙某作伪证,甲某属于教唆犯1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有( )。(分数:2.00)A.未遂犯B.坦白C.教唆未遂的教唆犯D.重大立功11.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分数:2.00)A.甲将知晓的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公布,情节严重B.乙明知所掌握的没有标明密级的事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仍然非法提供给境外C.丙将没有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一般情报非法提供给境外组织D.丁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之外的情报行为12.对下列案件处理正确的有( )。(分数:2.00)A.行为人

7、交通肇事后为了掩盖罪责而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弃于荒野,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及时获得救助而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与交通肇事罪实施数罪并罚B.参加恐怖组织同时又实施其他犯罪的,应数罪并罚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将枪支出借给其他具有公务用枪配备资格的人员,导致枪支丢失的,仍应以非法出借枪支罪立案追诉D.盗窃、抢夺枪支后非法持有的,应以盗窃、抢夺枪支罪与非法持有枪支罪数罪并罚13.张某是一名房地产公园的员工,但张某对自己以前的大学同学谎称自己是某银行职员,银行交给自己的办卡工作指标无法完成,于是大学同学帮助张某轻易地得到了 5张他人的信用卡及身份资料,然后张某开始疯狂透支取现。关于张某的行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8、( )。(分数:2.00)A.构成信用卡诈骗罪B.构成诈骗罪C.构成侵占罪D.属于刑法规定的恶意透支14.甲与乙是生意场上的朋友,甲曾向乙借 100万用于资金链缺口的填补,其后乙反复催要,甲均以各种借口推托。某日,乙将甲骗到自己的车上,开到自己的别墅内将其控制,并让朋友给甲的家人打电话索要债务赎人。甲在发现自己被控制后很恼火,对乙威胁说如果再不将其放回家,就将乙行贿当地市税务局局长,偷逃大量税款的事情向公安机关举报。乙没想到甲掌握到了自己的把柄,害怕事情暴露,遂将甲杀死。则乙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乙的行为构成绑架罪B.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C.乙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D.乙的行

9、为构成敲诈勒索罪15.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不法侵害的性质。甲的行为( )。(分数:2.00)A.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B.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可能属于意外事件D.可能属于防卫过当16.下列行为构成诈骗罪的有( )。(分数:2.00)A.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造成是被害人过错所致的假象,借机骗取被害人赔偿款,数最较大的B.银行出纳员自制高额利率订单,对外虚构单位内部有高额利率存款的事实,吸收亲朋好友的现金并占为己有,数额较大C.以原始股为诱饵低买高卖骗取股民钱财的,数额较大D.以获取回扣,以虚假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

10、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17.徐某以前因为贩卖毒品而入狱,出狱后赋闲在家 6年后,又开始从事制造毒品的活动。吸毒者刘某因无钱购买毒品,得知徐某在自己家中制造毒品后,深夜潜入盗得毒品若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徐某构成制造毒品罪B.对徐某应当从重处罚C.刘某构成盗窃罪D.认定盗窃犯罪数额,可以参考当地毒品非法交易的价格18.甲的女儿 2003年参加高考,没有达到某大学录取线。甲委托该高校所在市的教委副主任乙向该大学主管招生的副校长丙打招呼,甲还交付给乙 2万元现金,其中 1万元用于酬谢乙,另 1万元请乙转交给丙。乙向丙打了招呼,并将 1万元转交给丙。丙收下 1万元,并答应尽量

11、帮忙,但仍然没有录取甲的女儿。一个月后,丙的妻子丁知道此事后,对丙说:“你没有帮人家办事,不能收这 1万元,还是退给人家吧。”丙同意后,丁将 1万元退给甲。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乙的行为成立不当得利与介绍贿赂罪B.丙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所以不成立受贿罪C.丙在未能为他人牟取利益之后退还了财物,所以不成立受贿罪D.丁将 1万元贿赂退给甲而不移交司法机关,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19.关于刑法第 415条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该罪的犯罪主体是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刑法第 415条

12、规定了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证件罪C.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证件罪是指负责办理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工作人员明知是企图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办理出入境证件的行为D.刑法第 415条规定了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0.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分数:2.00)_21.简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分数:2.00)_四、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2.请将“无犯罪即无刑罚”进行辨析。(分数:2.00)_23.请辨析“假释就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分数:2.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12.00)

13、王某因犯数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20年,服刑 13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的第 6年,王某盗窃一辆汽车而未被发现。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 4年,王某因抢劫而被逮捕,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盗窃汽车的行为。问:(分数:8.00)(1).对王某是否需要撤销假释?为什么?(分数:2.00)_(2).对王某假释考验期限内的盗窃行为应如何处理?(分数:2.00)_(3).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抢劫罪应如何处理?(分数:2.00)_(4).对王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分数:2.00)_24.刘某为牟利出版淫秽杂志,每期都会拍摄许多淫秽图片,而且还会拍摄淫秽视频。附在每期杂志后。每次拍摄现场,他都

14、会邀请朋友甚至陌生人在旁免费观看各种淫秽表演,有时几十人,人数最多时达百位观众。为了能够出版,刘某找到自己在出版社的朋友孙某帮忙获得书号,并承诺给之高额报酬。孙某经过关系获得了书号,并将它卖给了刘某,刘某的杂志得以出版,并在市场中流通贩卖。造成了恶劣影响。如何分析本案?(分数:2.00)_25.2010年 12月至 2011年 6月期间,被告人朱某、曾某收购病、死、残猪私自屠宰后将猪肉销售给被告人胡某等人。朱某等人于 2011年 9月开始至案发期间,持续每天向胡某等人出售病、死、残猪猪肉。被告人黎某系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人民政府经济贸易办公室副主任、中堂镇食品药品监督站站长,兼任中堂镇食品安全委

15、员会副主任及办公室主任,负责对中堂镇全镇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2010 年至 2011年期间,被告人黎某在组织执法人员查处江南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无证照腊肉、腊肠加工窝点的过程中,收受被告人刘某等人贿款共 55000元。被告人黎某受贿后,滥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职权,多次在组织执法人员检查前打电话通知胡某等人,让其把加工场内的病、死、残猪猪肉等生产原料和腊肉、腊肠藏好,逃避查处。被告人王某、陈某分别系广东省东莞市中堂中心屠场稽查队队长、队员,负责中堂镇内私宰猪肉的稽查工作。王某、陈某共同收受被告人刘某等人贿赂款后,滥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职权,多次在带队稽查过程中,明知刘某等人非法销售死猪猪肉、排骨而不

16、履行查处职责,王某还在多次参与联合执法行动前打电话给刘某通风报信,让刘某等人逃避查处。请详细论述上述行为人所涉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试卷 118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1.关于法条竞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不构成刑法第 143条所规定的犯罪,但是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 140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规定定罪处罚B.法条竞合的数罪名之间不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C.渎职罪与食品监管渎职罪,二者之间存在普通法和特别法

17、的竞合关系D.发生法条竞合时,一般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例外是重法优于轻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条竞合的概念和适用原则。法条竞合,是指刑法中有一些条文之间在内容上存在重复或交叉的情况。具体适用原则如下: 一个行为同时符合相异法律之间的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时,应严格依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论处。 一个行为同时符合同一法律的普通条款与特别条款规定的犯罪构成时,应依具体情况与法律规定,分别适用特别法优于普通法、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故选项 D的表述正确,不当选;选项 AC是典型的法条竞合情形。2.孙某经营一家印刷厂,除了合法经营一般的书籍印刷外,还大量伪造我国的货币,各地都有孙某布设的假币

18、销售网点,假币从出厂到出售都由孙某掌控。对孙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分数:2.00)A.伪造货币罪 B.运输假币罪C.出售假币罪D.伪造货币罪、运输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数罪并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伪造货币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货币的,以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不另成立出售、运输假币罪。3.甲被某国有资本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聘用,负责查验出场单、验货放行。甲与无业人员乙串通,趁甲一个人值班时,由乙开车从货场拉出价值 10万元的货物,并销赃平分。在本案中( )。(分数:2.00)A.甲构成贪污罪,乙构成盗窃罪B.甲构成职务侵占罪,乙构成盗窃罪C.甲、乙共同构成职务侵占罪

19、 D.甲、乙共同构成贪污罪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职务侵占罪的共犯。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如果是国有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实施侵占行为的,以贪污罪论处。在本题中,甲为国有公司的聘用人员,并非公务人员,因此不能构成贪污罪。4.关于伪证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伪证罪只可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B.伪证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C.伪证罪的主观方面不需要具有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 D.伪证罪的最高刑是 7年有期徒刑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伪证罪的刑法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 305条的规定,

20、伪汪罪属于故意犯罪,还要求行为人存在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意图。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5.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说法止确的有( )。(分数:2.00)A.根据条件说,凡是引起危害结果的条件,都与危害结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B.根据原因说,只有引起危害结果的原因,才与危害结果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引起危害结果的条件,与危害结果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C.在刑法的因果关系问题上,无论是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还是现在的客观归责理论,都是以条件说为基础的 D.现在,在刑法理论上,人们基本上都承认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和自然界的因果关系并不完全相同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刑

21、法的因果关系问题。以上四个选项的说法,按照现在的刑法学理论,都是正确的。6.小林因与大树素来不和,一天小林从农田回家的路上经过大树家门口,大树便解开吴晓家绑在树上的狼狗,让其去咬小林,小林情急之下,用随身带的镰刀将狗砍死。下列选项中对小林行为的定性错误的是( )。(分数:2.00)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C.构成毁坏财物 D.意外事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 21条规定,本题涉及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两个明显区别,一是所谓危险来源的不同: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含义十分广泛,既可以是洪水、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又可以是猛兽、狂犬等动物的侵袭,还可以是人的小法

22、侵害。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二是二者损害的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对象是第二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的损害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的利益。7.甲、乙共谋侵害丙,进而共同对丙实施伤害行为,导致丙身受一处重伤,但不能查明该重伤是由谁的行为引起的。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 B.由于证据不足,甲、乙成立故意伤害(轻伤)罪的共犯,但都不对丙的重伤负责 C.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 D.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共同犯罪行为的理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甲、乙是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人对犯罪

23、结果共同负责,都承担责任。8.在下列情形中,应该以数罪并罚处理的选项有( )。(分数:2.00)A.张某在我国境内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的物品,又以暴力抗拒缉私 B.王某参加恐怖组织,又实施了杀人行为 C.李某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又以暴力抗拒技术监督局工作人员的检查 D.司法工作人员赵某受贿因而对一起民事案件枉法裁判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罪数的认定和我国刑法相关的特殊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 157条第 2款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数罪并罚。根据我国刑法第 120条第2款规定,犯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数罪并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

24、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1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查处的,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根据我国刑法第 399条第 4款的规定,对 D选项中的赵某应按照民事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择一重罪处罚。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不法侵害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行为必须损害另一合法利益,所以未损害另一合法利益的行为不可能成立紧急避险C.甲欲杀乙,故意将下了毒的饮料让丙给乙送去。结果乙喝完下毒的饮料中毒身亡,甲与丙构成共同犯罪 D.甲某指使乙某作伪证,甲某属于教唆犯 解析:解析:本

25、题考查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相关问题的理解。正当防卫是指当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防卫人对不法侵害者本人造成一定损害,使其不能继续进行不法侵害,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个人利益的行为。不法侵害既可能以作为方式产生,也可能以不作为方式实施,因此 A项一概否定对不作为方式实施正当防卫有失偏颇。紧急避险行为必然损害另一合法利益为要件。所以 B项正确。C 项中的丙主观上没有罪过,即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在帮助另一方实施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D 项有独立罪名,区分情形可能构成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火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或者帮助毁灭、伪造证件罪犯。1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有(

26、)。(分数:2.00)A.未遂犯 B.坦白 C.教唆未遂的教唆犯 D.重大立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量刑情节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第 23条、第 67条、第 29条的规定,选项ABC均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我国刑法第 68条规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选项 D表述错误,故不当选。11.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分数:2.00)A.甲将知晓的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公布,情节严重B.乙明知所掌握的没有标明密级的事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仍然非法提供给境外 C.丙将没有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一般情报非法提供给境外组织D.丁为境外机

27、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之外的情报行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参见人民法院 2000年 11月 20日通过的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条第 2款对“情报”的规定,以及第 5条、第 6条的规定。A 项中的犯罪行为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12.对下列案件处理正确的有( )。(分数:2.00)A.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了掩盖罪责而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弃于荒野,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及时获得救助而死亡,应以故意杀人罪与交通肇事罪实施数罪并罚B.参加恐怖组织同时又实施其他犯罪的,应数罪

28、并罚 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将枪支出借给其他具有公务用枪配备资格的人员,导致枪支丢失的,仍应以非法出借枪支罪立案追诉 D.盗窃、抢夺枪支后非法持有的,应以盗窃、抢夺枪支罪与非法持有枪支罪数罪并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分则中的数罪并罚情形。A 项参见 2000年 11月 10f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6条。C 项参见 2008年 6月 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 5条第 2款规定。D 项盗窃、抢夺枪支后非法持有的行为,属于吸收犯,仅定盗窃、抢夺枪支罪即可。13.张某是一名房地产公园的员工,但张某对

29、自己以前的大学同学谎称自己是某银行职员,银行交给自己的办卡工作指标无法完成,于是大学同学帮助张某轻易地得到了 5张他人的信用卡及身份资料,然后张某开始疯狂透支取现。关于张某的行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分数:2.00)A.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B.构成诈骗罪C.构成侵占罪D.属于刑法规定的恶意透支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信用卡诈骗罪的具体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第 196条第 1款第 4项的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14.甲与乙是生意场上的朋友,甲曾向乙借 100万用于资金链缺口的填补,其后乙反复催要,甲均以各种借口推托

30、。某日,乙将甲骗到自己的车上,开到自己的别墅内将其控制,并让朋友给甲的家人打电话索要债务赎人。甲在发现自己被控制后很恼火,对乙威胁说如果再不将其放回家,就将乙行贿当地市税务局局长,偷逃大量税款的事情向公安机关举报。乙没想到甲掌握到了自己的把柄,害怕事情暴露,遂将甲杀死。则乙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乙的行为构成绑架罪B.乙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C.乙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D.乙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非法拘禁罪的构成。因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成立非法拘禁罪。被害人在实施非法拘禁的过程中因窒息而死,属于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情形,是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但是

31、本案中行为人是在非法拘禁甲之后另起犯罪之意,杀死被害人的,理当以非法拘禁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15.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不法侵害的性质。甲的行为( )。(分数:2.00)A.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B.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可能属于意外事件 D.可能属于防卫过当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正当防卫的特殊情形。事实上不存在不法侵害,行为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者进行防卫,属于假想防卫。对于假想防卫,应视行为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若行为人无过失应视为意外事件,若行为人有过失且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的,构成过

32、失犯罪。16.下列行为构成诈骗罪的有( )。(分数:2.00)A.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造成是被害人过错所致的假象,借机骗取被害人赔偿款,数最较大的 B.银行出纳员自制高额利率订单,对外虚构单位内部有高额利率存款的事实,吸收亲朋好友的现金并占为己有,数额较大 C.以原始股为诱饵低买高卖骗取股民钱财的,数额较大 D.以获取回扣,以虚假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诈骗罪的具体运用。根据我国刑法第 266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行为人实施了欺骗行为使对方产生了错误认识,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第三人取得了财产的行为。17.徐某以前因为贩卖毒品而入狱,出狱

33、后赋闲在家 6年后,又开始从事制造毒品的活动。吸毒者刘某因无钱购买毒品,得知徐某在自己家中制造毒品后,深夜潜入盗得毒品若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徐某构成制造毒品罪 B.对徐某应当从重处罚 C.刘某构成盗窃罪 D.认定盗窃犯罪数额,可以参考当地毒品非法交易的价格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毒品犯罪的相关规定问题。盗窃对象为毒品的,构成盗窃罪。参照所盗窃毒品的数量,本案盗窃行为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根据我同刑法第 356条,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蹦。18.甲的女儿 2003年参加高考,没有达到某大学录取线。甲委托该高校所在市的教委副主任乙向该大学主管招生的副校长丙打招呼,甲

34、还交付给乙 2万元现金,其中 1万元用于酬谢乙,另 1万元请乙转交给丙。乙向丙打了招呼,并将 1万元转交给丙。丙收下 1万元,并答应尽量帮忙,但仍然没有录取甲的女儿。一个月后,丙的妻子丁知道此事后,对丙说:“你没有帮人家办事,不能收这 1万元,还是退给人家吧。”丙同意后,丁将 1万元退给甲。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A.乙的行为成立不当得利与介绍贿赂罪 B.丙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所以不成立受贿罪 C.丙在未能为他人牟取利益之后退还了财物,所以不成立受贿罪 D.丁将 1万元贿赂退给甲而不移交司法机关,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受贿罪和介

35、绍贿赂罪的具体适用。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正当,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实现,不影响受贿罪的认定。19.关于刑法第 415条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该罪的犯罪主体是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刑法第 415条规定了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证件罪 C.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证件罪是指负责办理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工作人员明知是企图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办理出入境证件的行为 D.刑法第 415条规定了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罪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36、负责办理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企图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办理出入境证件的,或者边防、海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予以放行的,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 3年以上 7年以下有期徒刑。三、简答题(总题数:2,分数:4.00)20.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民主主义和人权主义,最为核心的理念是保障人权,限制公权力。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有: 成文的罪行法定(排斥习惯法)。习惯

37、法虽能体现民意,但因不成文、缺乏明确表达,不能成为定罪的依据。 事前的罪行法定(禁止溯及既往)。只有行为当时有刑法规定该行为是犯罪,才能认定构成犯罪。也即,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但是,如果新法有利于被告人,则可以溯及既往适用新法,也即,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 严格的罪行法定(禁止类推解释)。由于类推解释超越了刑法条文的最大文义,超出了公民的预测可能性,而创设了既有法条之外的新的法律,所以不能按其解释的结论对行为定罪。但法律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确定的罪行法定(禁止不确定刑)。法律禁止绝对的不定期刑。法定刑必须有特定的刑种和刑度,如果刑法分则条文宣布禁止某种行为,但没有对该行为规

38、定刑罚后果,也不能认为该行为犯罪。 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体现有: 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即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还有量刑的原则和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 取消了 1979年刷法第 79条规定的类推制度。这是罪刑法定原则得以真正贯彻的重要前提。 重申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解析:21.简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念及构成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离

39、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同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接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构成特征: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正当性。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影响力,通过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年满 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但

40、不包括单位。 本罪要求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是故意。)解析:四、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4.00)22.请将“无犯罪即无刑罚”进行辨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刑罚,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由此可知,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犯罪人一定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刑罚具有以下特征: 刑罚的根据是刑法的明文规定。刑罚的种类及适用标准必须以刑法的明文规定为依据。适用程序上必须依照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 适用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国家唯一的审判机关,刑罚的决定权只能由人民法院

41、行使。同时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执行。 适用对象只能是犯罪人。换言之,刑罚处罚的对象只能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而不能是未实施犯罪的人,也不能是虽实施了危害行为,但因缺乏刑事责任能力而不构成犯罪的人。 刑罚的内容是对犯罪人一定权益的限制和剥夺。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当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实施危害社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行为时,国家就必须对其权益予以一定的限制和剥夺。刑罚与刑事责任的联系: 二者都以犯罪为前提,无犯罪则无刑事责任,自然也无刑罚。 刑事责任是行为人承受刑罚的前提条件。 刑事责任的大小决定刑罚的轻重。 刑罚是刑事责任的主要实现方式。因此,刑罚的功能体现了国家创制、裁量和执行刑

42、罚对于社会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解析:23.请辨析“假释就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假释,也称为假释放、假出狱,本意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现在假释制度已成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纳的一项刑罚执行制度。 根据我国刑法第 81条的规定,假释,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假释制度体现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实现我国刑法的任务和目的,促进犯罪分子改过自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假释与释放虽然都是在形式上解除监

43、禁,恢复受押人的人身自由,但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假释是有条件地提前释放,还存在着收监执行余刑的可能;而释放,无论是宣告无罪释放、刑罚执行完毕释放,还是赦免释放,都是无条件释放,不存在再执行的问题。 假释与缓刑虽有许多相同点,都是有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都有一定的考验期,都以发生法定情形为撤销条件,但仍有许多明显的区别: 其一,适用范围小同。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和 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其二,适用时间不同。假释是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根据犯罪分子的表现,以裁定作出的;缓刑则是在判决的同时宣告的; 其三,适用根据不同。适用假释的根据,是犯罪分子在

44、刑罚执行中的表现以及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能性;适用缓刑的根据,是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以及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能性; 其四,不执行的刑期不同。假释必须先执行原判刑期的一部分,而对尚未执行完的刑期,附条件不执行;缓刑是对原判决的全部刑期有条件地不执行。 假释的限制条件,也称为假释的消极条件,即不可适用假释的情形。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累犯。 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因前款情形和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被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后,也不得假释。假释的实质

45、条件,是指适用假释的犯罪分子,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犯罪分子只有在符合前述对象条件和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同时符合实质条件,才可以被适用假释。可见,假释只适用于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犯罪分子。所谓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形: 认罪服法。 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 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所谓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是指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一贯表现好,确有悔改表现,不致违法、重新犯罪,或是年老、身体有残疾,并丧失犯罪能力。)解析: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12.00)王某因犯数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20年,服刑 13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的第 6年,王某盗窃一辆汽车而未被发现。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 4年,王某因抢劫而被逮捕,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盗窃汽车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