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86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138576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86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86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86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86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86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86 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以下列举的法律文本不属于汉律六十篇的是( )(分数:2.00)A.傍章律B.朝律C.金布律D.九章律3.在汉朝,以典型案例作为判案依据的法律形式叫做( )(分数:2.00)A.科条B.决事比C.廷行事D.故事4.录囚制度开始于以下哪一个朝代( )(分数:2.00)A.秦朝B.汉朝C.南北朝D.唐朝5.在汉朝,“

2、德主刑辅”的思想确立于( )(分数:2.00)A.汉文帝时期B.汉武帝时期C.武则天时期D.汉景帝时期6.魏晋南北朝时期编定的大统式开创了以下哪一种法律形式(分数:2.00)A.律B.令C.格D.式7.在我国封建法律发展史上,最早确立法典 12 篇结构的是以下哪一著作( )(分数:2.00)A.开皇律B.永徽律C.北齐律D.北魏律8.麟趾格是( )(分数:2.00)A.定罪量刑的普遍性规范B.弥补的附属性法律C.规定国家制度的暂时性法令D.地方习惯法9.以身高来决定是否负刑事责任的是以下哪个朝代( )(分数:2.00)A.曹魏B.唐朝C.汉朝D.秦朝10.秋冬行刑制度始于( )(分数:2.00

3、)A.汉朝B.西周C.秦朝D.曹魏11.关于秦朝立法指导思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秦朝的立法强调“兼爱”“非攻”B.秦朝的立法主张“缘法而治”和“法令由一统”C.秦朝的立法体现“无为而治”的老庄核心思想D.秦朝的立法提倡“德治”“礼治”与“人治”12.秦始皇三十三年,咸阳令审判一起盗羊案件时,误将系羊绳圈的价值计入赃值,与秦律规定的计赃方法不符。依照秦律,该县令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其所触犯的罪名是( )(分数:2.00)A.不直B.纵囚C.失刑D.擅刑13.汉朝颁布的“六条问事”,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分数:2.00)A.民事法律B.监察法律C.经济法律D.诉讼法律14

4、.据魏书.刑罚志记载,北魏延昌三年,冀州阜城之民费羊皮为葬母而卖女为婢,按律当死。此案在朝野引起巨大争议,后经宣武帝权衡各方意见,做出最终裁决:“羊皮卖女葬母,孝诚可嘉,便可特原。”关于此案判决所遵循的法律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亲属相犯,罪不至死B.为申张孝道,可特赦罪责C.诏令与律条冲突时,须依律断案D.子女的人格从属尊长,不受法律保护15.南梁创立了一种名为“测罚”的刑讯方式。关于该刑讯方式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分数:2.00)A.墨面文身,挑筋去指B.以利刃零割碎剐肌肤,残损肢体C.对拒不招供者断绝饮食,三日后才许进食少量粥D.对受审者先鞭笞,再令其负枷

5、械刑具站立于顶部尖圆且仅容两足的一尺土垛上16.“八议”是中国古代优遇官僚贵族的法律制度,其中“议宾”的对象是指( )(分数:2.00)A.皇亲国戚B.贤人能臣C.前朝皇室宗亲D.三品以上职事官二、多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7.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8.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有( )(分数:2.00)A.律B.令C.法律答问D.廷行事19.以下哪些属于秦朝规定的耻辱刑的形式( )(分数:2.00)A.墨B.耐C.髡D.宫20.秦朝的起诉

6、方式有( )(分数:2.00)A.当事人或亲属告发B.官吏的纠举犯罪C.官府公诉D.证人举报21.以下哪些属于汉律六十篇的组成部分( )(分数:2.00)A.法经B.越宫律C.傍章律D.朝律22.汉朝刑罚适用的两项重要原则( )(分数:2.00)A.上请B.区分故意与过失C.自首减轻处罚D.亲亲得相首匿23.汉代选拔和任用官吏的方法有( )(分数:2.00)A.察举B.征召C.辟举D.任子24.以下列举的那些属于秦汉时期徒刑的内容( )(分数:2.00)A.候B.隶臣妾C.弃市D.鬼薪白粲25.以下哪些属于秦朝的刑法原则( )(分数:2.00)A.区分有无犯罪意识B.区分故意与过失C.自首减轻

7、处罚D.累犯加重处罚26.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制度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北齐时期正式设立了大理寺B.登闻鼓直诉制度在这一时期确立C.禁止刑讯逼供D.死刑复奏制度设立27.服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以丧服为标志,区分亲属的范围和等级的制度。以下哪些属于服制制度中的亲等( )(分数:2.00)A.缌麻B.大功C.小功D.斩衰2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其中确立这一时期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制度有( )(分数:2.00)A.官当B.准五服以制罪C.定流刑为减死之刑D.春秋决狱29.下列选项中,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现的有( )(分数

8、:2.00)A.重罪十条B.八议制度C.登闻鼓直诉制度D.官当制度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0.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1.简述汉朝的刑罚适用原则。(分数:2.00)_32.简述“春秋决狱”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86 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以下列举的法律

9、文本不属于汉律六十篇的是( )(分数:2.00)A.傍章律B.朝律C.金布律 D.九章律解析:解析:汉律六十篇包括:九章律傍章律越宫律朝律。3.在汉朝,以典型案例作为判案依据的法律形式叫做( )(分数:2.00)A.科条B.决事比 C.廷行事D.故事解析:解析:汉代法律的基本形式有:律、令、科、比四种形式。比又称决事比,是指在律无正条时比照援引典型判例作为裁断案件的依据。因此,本题选择 B。4.录囚制度开始于以下哪一个朝代( )(分数:2.00)A.秦朝B.汉朝 C.南北朝D.唐朝解析:解析:汉代建立了录囚制度,即由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囚徒的复合审录,监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以平

10、反冤案,梳理滞狱。5.在汉朝,“德主刑辅”的思想确立于( )(分数:2.00)A.汉文帝时期B.汉武帝时期 C.武则天时期D.汉景帝时期解析:解析:经过休养生息,汉武帝时国家已经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为了实现大一统的治世思想,汉武帝决心改消极姑息的“无为而治”为积极进取的“有为而至”,因而采用了德主刑辅的立法指导思想。6.魏晋南北朝时期编定的大统式开创了以下哪一种法律形式(分数:2.00)A.律B.令C.格D.式 解析:解析:西魏编定大统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式的汇编,这一法律形式为唐、宋王朝所沿用。7.在我国封建法律发展史上,最早确立法典 12 篇结构的是以下哪一著作( )(分数:2.00)A.

11、开皇律B.永徽律C.北齐律 D.北魏律解析:解析:北齐律于武成帝河清三年(564 年)完成,其特点为:形成了 12 篇的法典体例。8.麟趾格是( )(分数:2.00)A.定罪量刑的普遍性规范 B.弥补的附属性法律C.规定国家制度的暂时性法令D.地方习惯法解析:解析:格这种法律形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北魏中期,格刚从科演变而来,在内容上与汉晋之科无大区别,作为弥补律令的副法行用。北魏后期至北齐初期,格逐渐取代律文成为主要法律形式。东魏时颁布麟趾格作为正刑定罪的规范,这一阶段格成为当时的通制。9.以身高来决定是否负刑事责任的是以下哪个朝代( )(分数:2.00)A.曹魏B.唐朝

12、C.汉朝D.秦朝 解析:解析:秦律规定,未成年者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秦朝把身高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标准,规定男六尺五寸、女六尺二寸以上要承担刑事责任。10.秋冬行刑制度始于( )(分数:2.00)A.汉朝 B.西周C.秦朝D.曹魏解析:解析:汉朝死刑的执行采取秋冬行刑制度,除谋反、大逆等“决不待时”者外,一般死刑犯须在秋天霜降以后、冬至以前这段特定的时间执行,这主要是受到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11.关于秦朝立法指导思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秦朝的立法强调“兼爱”“非攻”B.秦朝的立法主张“缘法而治”和“法令由一统” C.秦朝的立法体现“无为而治”的老

13、庄核心思想D.秦朝的立法提倡“德治”“礼治”与“人治”解析:解析: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因此 B 正确。知识扩展:各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西周:明德慎罚;战国:“一断于法”、刑无等级、轻罪重刑、法布于众;汉朝:汉初为黄老思想、“约法省刑”,汉武帝之后为“德主刑辅”;唐朝:德本刑用;明朝:“刑乱国用重典”“明刑弼教”;清朝:详译明律,参以国制。12.秦始皇三十三年,咸阳令审判一起盗羊案件时,误将系羊绳圈的价值计入赃值,与秦律规定的计赃方法不符。依照秦律,该县令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其所触犯的罪名是( )(分数:2.00)A.不直B.纵囚C.失刑 D.擅刑解析:解析:秦朝明确

14、规定了司法官的办案责任,错案必究,凡故意重罪轻判或者轻罪重判的,属于“不直”。此外,“纵囚”是指故意应论不论或减轻情节者;“失刑”是由于过失导致处刑不当、失其轻重,司法官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本题选择 C。13.汉朝颁布的“六条问事”,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分数:2.00)A.民事法律B.监察法律 C.经济法律D.诉讼法律解析:解析:汉武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分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每区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行使监察权。故相当于现在的监察法律。因此选 B。六条问事包括“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

15、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案,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薄,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14.据魏书.刑罚志记载,北魏延昌三年,冀州阜城之民费羊皮为葬母而卖女为婢,按律当死。此案在朝野引起巨大争议,后经宣武帝权衡各方意见,做出最终裁决:“羊皮卖女葬母,孝诚可嘉,便可特原。”关于此案判决所遵循的法律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亲属相犯,罪不至死B.为申张孝道,可特赦罪责 C.诏令与律条冲突时,须依律断案D

16、.子女的人格从属尊长,不受法律保护解析:解析:费羊皮卖女葬母案的情况如下:他因家境贫寒,无钱葬母,被迫出卖女儿为人奴隶。费羊皮行为虽然触犯法律,但是为行孝道,事出有因且主观并无恶性,反而符合儒家伦理精神,所以皇帝对其赦免。因此 B 项正确。15.南梁创立了一种名为“测罚”的刑讯方式。关于该刑讯方式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分数:2.00)A.墨面文身,挑筋去指B.以利刃零割碎剐肌肤,残损肢体C.对拒不招供者断绝饮食,三日后才许进食少量粥 D.对受审者先鞭笞,再令其负枷械刑具站立于顶部尖圆且仅容两足的一尺土垛上解析:解析:此题较偏,仅从字面“测罚”两字难以解题。因此考生可以换一种思路。注意朝代

17、是南梁,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这时期刑法制度日趋规范和文明:肉刑日趋减少,酷刑的使用逐步减少。比较四个选项,A、B、D 的刑讯方式比较残酷。而 C 相比而言,较为规范文明。因此选 C 项。此题考察的为考试分析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刑讯制度,提醒考生在法制史的复习过程中要认真研读分析,对于分析中提到的知识点都进行消化吸收。16.“八议”是中国古代优遇官僚贵族的法律制度,其中“议宾”的对象是指( )(分数:2.00)A.皇亲国戚B.贤人能臣C.前朝皇室宗亲 D.三品以上职事官解析:解析:“八议”即议亲(皇亲国戚)、议故(皇帝故旧)、议贤(有封建德行与影响的人)、议能(有大才能的人)、议功(有大

18、功勋的人)、议贵(贵族官僚)、议勤(为封建国家勤劳服务的人)、议宾(前朝皇室宗亲)。自曹魏以后,“八议”遂成为古代法律的重要原则。二、多选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7.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8.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有( )(分数:2.00)A.律 B.令 C.法律答问 D.廷行事 解析:解析: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有: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廷行事。19.以下哪些属于秦朝规定的耻辱刑的形式( )(分数:2.00)A.墨B.耐 C.髡

19、D.宫解析:解析:秦朝规定有髡(剃去犯人头发)、耐(剃去犯人胡须)等耻辱刑。耻辱刑乃基于占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弃”的观念。既亏其体,又辱其人。20.秦朝的起诉方式有( )(分数:2.00)A.当事人或亲属告发 B.官吏的纠举犯罪 C.官府公诉D.证人举报解析:解析:秦的起诉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当事人或亲属的告发,二是官吏的纠举犯罪。21.以下哪些属于汉律六十篇的组成部分( )(分数:2.00)A.法经B.越宫律 C.傍章律 D.朝律 解析:解析:汉律六十篇的组成有:九章律傍章律越宫律朝律。22.汉朝刑罚适用的两项重要原则( )(分数:2.00)A.上请 B.区分故意与过失C.自首减轻处

20、罚D.亲亲得相首匿 解析:解析:上请和亲亲得相首匿是汉朝刑罚适用的两项重要原则。所谓上请,是指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官僚贵族及其子孙犯罪,不交普通司法机关处理,而是奏请皇帝裁决,给予其减免刑罚优待的特权制度。23.汉代选拔和任用官吏的方法有( )(分数:2.00)A.察举 B.征召 C.辟举 D.任子 解析:解析:汉代选拔和任用官吏以荐举和考试为主要方法。具体包括:察举,察举制度始于西汉而盛行于东汉,由皇帝下诏责成中央和地方各级长官每年向朝廷推荐贤能之士为官。征召,征召有两种:一是皇帝诏令各郡推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经过皇帝对策后任用为官,称为诏举;另一种是皇帝特诏征用有特殊才能或德高望重之士

21、,这是选拔特殊人才任官的制度,由皇帝派遣专使以特招聘书“辟书”聘请。辟举:是高级主管官吏或地方郡守以上官吏在其管辖内对有名望和才德之士,向中央举荐或自选为官吏的制度。任子:即两千石以上官吏,任满三年可保举子孙宗室一人为郎。太学补官:汉武帝以后中央设立太学,招收贤俊好学子弟学习儒家经典,经考试成绩优良者,可以补官。24.以下列举的那些属于秦汉时期徒刑的内容( )(分数:2.00)A.候 B.隶臣妾 C.弃市D.鬼薪白粲 解析:解析:弃市属于秦汉时期死刑的一种,而不属于徒刑。25.以下哪些属于秦朝的刑法原则( )(分数:2.00)A.区分有无犯罪意识 B.区分故意与过失 C.自首减轻处罚 D.累犯

22、加重处罚 解析:解析:秦朝刑事立法中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有:第一,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第二,区分故意与过失;第三,盗窃按赃值定罪;第四,共同犯罪加重处罚;第五,累犯和教唆犯加重处罚;第六,自首减轻处罚;第七,诬告反坐;第八,连坐原则。26.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制度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北齐时期正式设立了大理寺 B.登闻鼓直诉制度在这一时期确立 C.禁止刑讯逼供D.死刑复奏制度设立 解析: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刑讯采用“测立法”,这就表明在此时期还是存在刑讯逼供的,因此 C选项不正确。27.服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以丧服为标志,区分亲属的范围和等级的制度。以下哪些属于

23、服制制度中的亲等( )(分数:2.00)A.缌麻 B.大功 C.小功 D.斩衰 解析:解析:晋律首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五服”本是中国占代以丧服为标志确定亲属之间亲疏远近的制度。古代服制把亲属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2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其中确立这一时期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制度有( )(分数:2.00)A.官当 B.准五服以制罪 C.定流刑为减死之刑 D.春秋决狱解析:解析:春秋决狱是汉代司法实践中采用的制度,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29.下列选项中,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现的有( )(分数:2.00)A.重罪十条 B.八议制度

24、 C.登闻鼓直诉制度 D.官当制度 解析: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汉律的基础上,加重了法律儒家化的色彩,主要表现是:准五服以制罪、官当制度、八议制度、重罪十条、登闻鼓直诉制度、死刑复奏制度等。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30.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31.简述汉朝的刑罚适用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法律原则与立法指导思想有密切的关系。汉代与秦代相比,其法律原则有较大变化,这与汉代统治者把儒家思想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有关。汉代的刑罚适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上请。所谓“上请”,是指对于一定范围内

25、的官僚贵族及其子孙犯罪,不交普通的司法机关处理,而是奏请皇帝裁决的制度。 (2)亲亲得相首匿。所谓“亲亲得相首匿”,是指汉朝法律所规定的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亲属之间,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此类容隐行为,法律也不追求其刑事责任的制度。汉朝的法律规定在亲属相隐方面非常完善。汉朝法律规定,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均可因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免于刑罚。汉宣帝时明确规定:子女隐匿父母,妻子隐匿丈夫,孙子隐匿祖父母的罪行,皆不追究刑事责任;父母隐匿子女,丈夫隐匿妻子,祖父母隐匿孙子罪行的,如果所隐匿罪为死罪,则上请廷尉,由其决定是否追究首匿者的罪责。这个原则为后世法典所继承。)解析:32.

26、简述“春秋决狱”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春秋决狱”是指以儒家经典(主要是公羊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为司法审判的根据,特别是作为决断疑难案件的依据。它是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必然产物,反映了儒家伦理思想对汉代司法领域的渗透。 春秋决狱最重要的原则是“论心定罪”,即根据人的主观动机、意图、愿望来确定其是否有罪,即以春秋之义去考察犯罪者的主观动机,再对案件作出裁决。就春秋决狱的影响而言,它兼顾事实和动机是合理的,但是由于儒家经典不具有法的规范性和确定性,法吏又往往不知晓儒术,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任意比附,造成司法腐败的局面。 春秋决狱始于西汉中期,沿用于魏晋南北朝,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审判方式。除了对律学的推动和对审判原则的修补外,它还促进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也开辟了引礼入法的通道。)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