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87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下列关于奴隶制五刑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五刑起源的记载最早见之于B.剕刑的具体做法是断人之足,或者斩人之趾C.大辟的执行方法包括斩首、炮烙、醢、脯等D.五刑是上古时期所有刑罚的总称3.根据西周民事立法,买卖奴隶、牛马等大宗交易必须使用的较长契券被称为(分数:2.00)A.质B.剂C.傅D.别4.与西周一
2、样,秦朝也重视对犯罪故意与过失的区别,其中过失称为(分数:2.00)A.惟内B.不端C.非眚D.非终5.汉代对选拔任用官吏有身份的限制,据此,下列各选项能够成立的是(分数:2.00)A.某大商贾子婿被举孝廉B.中山靖王之孙出任益州刺史C.县令王某因贪赃被免官三年后又被征召为官D.上党郡守与渤海郡守为姻亲关系6.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格、式四种,其中格是指(分数:2.00)A.有关国家政权组织制度与行政管理活动的法规B.皇帝针对百官以及政府部门日常事务临时颁布的各种敕令C.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具有行政法规性质D.关于定罪量刑的基本法典7.下列各选项,属于“十恶”中的大不敬的是
3、(分数:2.00)A.某甲图谋毁坏宗庙B.某乙殴打年迈伯父C.某丙伪造御宝D.某丁图谋背叛朝廷,投奔西域8.关于宋朝官员选任制度和课考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科考中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真正入仕还需要通过吏部的“释褐试”B.切近国家实际治理的策论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C.宋朝官制区分官、职、遣,官代表品级和俸禄,职是文官的虚衔,差遣才是正式职责D.考察地方州县官员的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9.关于元朝刑事立法,下列说法不能成立的是(分数:2.00)A.元朝基于民族分治和歧视政策,在刑罚的适用上实行蒙汉异法、同罪异罚的原则B.作为外来民族统治者,元朝在量刑原则上总的趋势是处罚加重
4、,重法治国C.元朝罪名体系最显著的变化,是强奸幼女罪的确立D.元朝刑罚明显地带有蒙古民族的旧俗,公开允许私刑的合法存在10.关于明代申明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申明亭设于各州县乡间,由本里百姓推举正直乡里耆老、里长主持B.亭内树立板榜,定期张贴榜文,公布本地有过错人的姓名和过错行为,以示惩戒C.调处和审判有关婚姻、田土、斗殴等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D.若经申明亭调解仍不愿和息,始可向官府起诉,否则谓之越诉11.清代独创的继承规定是(分数:2.00)A.嫡长子继承制B.昭穆相当的子侄继承绝户C.独子兼祧D.财产继承诸子均分制12.标志着中国古代重实体、轻程序终结的清末法律文件
5、是(分数:2.00)A.大理院审判编制法B.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C.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D.上海洋汀浜设官会审章程13.天坛宪草规定享有对被弹劾的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的审判权的是(分数:2.00)A.最高法院B.司法部C.国会D.立法院14.工农民主政权的第一部土地立法是 1928年颁布的(分数:2.00)A.兴国土地法B.井冈山土地法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15.抗日民主政权制定的最具代表性的宪法性文件是(分数:2.00)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6.抗战后期各边区政府采取的审级制度是(分数:2.00)A.
6、两审终审制B.三审终审制C.三级三审制D.四级二审制17.我国刑法规定的最轻的主刑是管制,这一刑罚创立于(分数:2.00)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之初二、多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8.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9.关于中国法律的起源,下列说法能成立的有(分数:2.00)A.中国早期法律兼有国法和宗法的双重性质B.中国古代刑法主要由军队法令发展而来,礼制则由祭祀仪式发展而来C.中国古代法起源于自
7、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基础之上D.中国古代刑法、行政立法等公法发达,跟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联系紧密20.古代对监狱的称呼很多,下列各选项属于商朝对监狱的称呼的是(分数:2.00)A.圜土B.钧台C.囹圄D.大狱21.下列秦朝定罪量刑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以年龄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标准B.累犯和教唆犯加重处罚C.盗窃按赃值定罪D.连坐原则22.关于西汉武帝官制设置中各官职与其职责搭配,下列说法不能成立的有(分数:2.00)A.中央设置大司徒掌管土木营造,大司空掌管民政、财政和教育,大司马掌管军事B.监察机构为御史台,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官之首,下设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C.刺史为地方行
8、政区划州的行政长官,下设郡县,主官分别为郡守和县令D.尚书台作为“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的国家中枢机构,成为行政机关的核心23.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司法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尚书台此时成为主要的中央司法审判机构,下设三公曹、都官曹等司法审判机构B.西晋时开始在廷尉之下设置专门教授法律、培养司法官吏的律博士C.为了加强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开始出现了“登闻鼓”制度和死刑复奏制度D.刑讯逼供在这一时期也更加残酷,出现了“测罚”、“测立之法”等新的刑讯方式24.关于唐律中的经济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分数:2.00)A.唐朝有土地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两种所有制形式,其中私有土地
9、包括永业田和口分田B.唐代赋役实行租庸调制,其中调是指按人丁摊派来调动人员服徭役C.宰相杨炎主张推行的两税法,是指按每户的土地面积征收地税,按财产多寡确定的户等征收户税,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D.对外国商船贩至中国的龙香、沉香、丁香、白豆蔻四种货物,政府抽取十分之一的实物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项外贸征税法令25.下列我国古代法律制度或规定中,体现了重农思想的有(分数:2.00)A.务限法B.初税亩C.秋冬行刑D.公廨田26.下列各选项,属于元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是(分数:2.00)A.祖述变通,附会汉法B.明刑弼教,重点治吏C.因俗而治,蒙汉异制D.轻徭薄赋,约法省刑27.关于明朝会审制度,下列说法不
10、能成立的有(分数:2.00)A.三司会审的“三司”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B.朝审是一种定期由皇帝委派宦官会同三法司官员审录囚徒的制度,是一种全面的狱案清理工作C.热审是指在每年暑天小满后十余天,由宦官、锦衣卫会同三法司会审囚犯,是一种决遣和清理在押未决犯及对现监囚犯减等发落的制度D.会审制度是慎刑思想的反映,有利于皇帝控制和监督司法活动,纠正冤假错案28.明太祖朱元璋在总结元亡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刑乱国用重典”的立法指导思想。其主要表现在那两个方面?(分数:2.00)A.重典治民B.重典治军C.重典治吏D.重典治贪29.为了应答舆论,清政府在 1905年以后预备立宪,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宪
11、法性文件,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此类文件的有(分数:2.00)A.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B.钦定宪法大纲C.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D.天坛宪草3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对此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有(分数:2.00)A.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的政治权力B.扩大参议院权力,使之具有对总统、副总统的弹劾权以及基于此的审判权C.确立司法独立原则,保障法官在审判工作以及任职期间的相关权益D.规定特别修改程序,即临时约法的修改必须满足一定比例的参议员赞成方可修改31.清末到民国期间,司法制度上实行陪审制的阶段有(分数:2.00)A.清末修律以后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北
12、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32.关于陕甘宁边区土地立法的主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陕甘宁边区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B.参加抗日的人员都可以分得土地,但只有农民可以分得好地C.减租减息原则具体而言是地租减轻 25,借贷年利率不得超过 10或 15D.陕甘宁边区土地政策调动了各方的抗日积极性,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三、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8.00)33.分析题第 67-69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34.材料:牧牛争讼案。三月甲申日,伯扬父在周王的面前宣布对牧牛的判决,说:“牧牛!过去你任职的时候,竟敢和你的长官争讼
13、违背自己曾立下的誓言。今天,你必须再立信誓。你只有恪守自己的誓言,才能重新担任官职。按照你的罪行,我本应鞭你一千,施以墨刑。现在我宽恕你,鞭你五百,罚金三百锿。”牧牛于是向其长官立誓说:“从今以后,我不敢再和你争讼,不再以各种大小事扰乱你。” 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的哪些法律制度或法律问题。(分数:2.00)_运用中国法制史相关知识,分析下述材料。 “天下重罪逮京师者,收系(锦衣卫)狱中使断治。” “令宦官访辑谋逆大奸,与锦衣卫均权势。”“(西厂)以太监汪直领之所领绮骑倍东厂,势远出卫上。” “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接行之,至未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之武夫、宦竖之手,良可叹也。”
14、问题:(分数:6.00)(1).这三段话描述了明代的什么现象?(分数:2.00)_(2).介绍相关机构的基本情况。(分数:2.00)_(3).这些机构以及现象反映了明代政治法律制度的什么特点?(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中国法制史)模拟试卷 87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下列关于奴隶制五刑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五刑起源的记载最早见之于B.剕刑的具体做法是断人
15、之足,或者斩人之趾C.大辟的执行方法包括斩首、炮烙、醢、脯等 D.五刑是上古时期所有刑罚的总称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夏商刑事立法“五刑”。五刑起源最早见于尚书.吕刑;剕刑的具体做法包括断人之足或剔去膝盖骨;大辟是死刑的总称,执行方法包括斩首、炮烙、醢、脯等;五刑是上古的“正刑”,而不是所有刑罚的总称,除正刑外,还有鞭扑、流刑、劳役刑等。3.根据西周民事立法,买卖奴隶、牛马等大宗交易必须使用的较长契券被称为(分数:2.00)A.质 B.剂C.傅D.别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西周民事立法。西周有质剂与傅别两种契约形式,质剂是买卖契约,所谓“大市以质,小市以剂”,即凡买卖奴隶、牛马等大宗交易须使用较长
16、的契券,称“质”;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较短的契券,称“剂”。傅别指借贷契约,是解决债务纠纷的凭证。所谓:“听称责以傅别。”“傅”即债券,一分为二称“别”,债权人执左券,债务人持右券,司法官以其为凭证审理有关债权债务纠纷案件。了解这些古代法律事务名词的含义,是分析和理解古代法律文献的基础,必须掌握。4.与西周一样,秦朝也重视对犯罪故意与过失的区别,其中过失称为(分数:2.00)A.惟内B.不端 C.非眚D.非终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秦代刑事立法。秦代叫故意称为“端”,过失称“不端”。惟内是西周司法官“五过”中的内亲用事,暗中牵制;非眚是西周时期对故意的叫法:非终是西周时期对偶犯的叫法。5
17、.汉代对选拔任用官吏有身份的限制,据此,下列各选项能够成立的是(分数:2.00)A.某大商贾子婿被举孝廉B.中山靖王之孙出任益州刺史 C.县令王某因贪赃被免官三年后又被征召为官D.上党郡守与渤海郡守为姻亲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汉代官吏管理制度。汉代对选拔任用官吏有身份的限制,如商人子弟、赘婿以及因贪赃被免官者不得为官,故 A、C 选项错误;在官吏选任中还实行回避制度,为此制定“三互法”,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即交互为官)”,故而两郡郡守不可能是姻亲关系,D 选项错误;宗室子弟不得任公位高官,中山靖王之孙虽然是宗室子弟,但郡守并不属于公位高官,即中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
18、公”。6.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格、式四种,其中格是指(分数:2.00)A.有关国家政权组织制度与行政管理活动的法规B.皇帝针对百官以及政府部门日常事务临时颁布的各种敕令 C.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具有行政法规性质D.关于定罪量刑的基本法典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唐朝法律形式。有关国家政权组织制度与行政管理活动的法规是“令”;皇帝针对百官以及政府部门日常事务临时颁布的各种敕令是“格”;国家机关的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且具有行政法规性质的是“式”;关于定罪量刑的基本法典是“律”,这四种法律形式在各朝指代的法律类型或者内容大致是相同的,这是因为作为法律技术,通常会沿用,学习时候注意联系
19、各章节记忆。7.下列各选项,属于“十恶”中的大不敬的是(分数:2.00)A.某甲图谋毁坏宗庙B.某乙殴打年迈伯父C.某丙伪造御宝 D.某丁图谋背叛朝廷,投奔西域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唐律对“十恶”的规定。“十恶”对罪名的规定非常之细,不能简单地以日常意思理解相关行为的罪名对应。图谋毁坏宗庙属于谋大逆:殴打伯父属于恶逆;伪造御宝属于大不敬;叛逃国外属于谋叛。大不敬主要针对的是对御用或者祭祀物品的错误行为,而不是一般的对人不敬。8.关于宋朝官员选任制度和课考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科考中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真正入仕还需要通过吏部的“释褐试”B.切近国家实际治理的策论成为主要
20、的考试内容C.宋朝官制区分官、职、遣,官代表品级和俸禄,职是文官的虚衔,差遣才是正式职责 D.考察地方州县官员的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宋代官制。释褐试是唐代选用官员的制度,宋代选官并无这一步骤;此时考试内容仍然侧重诗赋和经义,策论只是受到重视;官、职、遣的区分是宋朝官制的一大特点,造成了宋朝文化的繁荣和冗官之弊两种结果;宋代考察地方官员的标准是“四善三最”,“四善二十七最”是唐代的标准。9.关于元朝刑事立法,下列说法不能成立的是(分数:2.00)A.元朝基于民族分治和歧视政策,在刑罚的适用上实行蒙汉异法、同罪异罚的原则B.作为外来民族统治者,元朝在量刑原则上总的趋势是处罚
21、加重,重法治国 C.元朝罪名体系最显著的变化,是强奸幼女罪的确立D.元朝刑罚明显地带有蒙古民族的旧俗,公开允许私刑的合法存在解析:解析:把本题考点为元代刑事立法。A、C、D 选项是比较好理解的基本知识点,B 选项说法是比较容易误解的,元朝虽然是外来民族王朝,但在量刑原则上总的趋势却是处罚减轻,形成了元一代崇尚轻刑的风习。10.关于明代申明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申明亭设于各州县乡间,由本里百姓推举正直乡里耆老、里长主持B.亭内树立板榜,定期张贴榜文,公布本地有过错人的姓名和过错行为,以示惩戒C.调处和审判有关婚姻、田土、斗殴等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 D.若经申明亭调解仍不愿
22、和息,始可向官府起诉,否则谓之越诉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明代申明亭。申明亭虽然是作为地方基层司法组织存在,但是它更倾向于对百姓实施教化,以及调处纠纷,亦即只有调解的权力,而不是强制判决案件。11.清代独创的继承规定是(分数:2.00)A.嫡长子继承制B.昭穆相当的子侄继承绝户C.独子兼祧 D.财产继承诸子均分制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清代继承制度。独子兼祧是清朝的独创,民间俗称“两房合一子”,即一人可以继承两房的香火和财产。嫡长子继承制是我国宗祧继承历朝历代都采取的做法;绝户继承的子侄必须符合辈分要求,即所谓昭穆相当,这一规定在唐朝就已经有同样规定了;财产继承的诸子均分制也是很多朝代长期共有的做
23、法。12.标志着中国古代重实体、轻程序终结的清末法律文件是(分数:2.00)A.大理院审判编制法B.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 C.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D.上海洋汀浜设官会审章程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清末法院组织法与诉讼法。上述四个法律文件中,大理院审判编制法是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部法院编制法或者说法院组织法,是关于司法机关组织结构的法律: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和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都是关于诉讼程序的,且民诉草案只比刑诉草案晚三天完成,但还可以从法制理念方面去理解:沈家本等人认为的各国法制“大致以刑法为体,以诉讼法为用;体不全,无以标立法之宗旨;用不备,无以收行法之实功。二者相因,不容偏废”,即刑法是法制主体,
24、加之考虑中国民刑不分的传统,刑诉草案的意义自然也就更大了。上海洋汀浜设官会审章程是租界内设置会审公廨的相关组织、程序文件。13.天坛宪草规定享有对被弹劾的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的审判权的是(分数:2.00)A.最高法院B.司法部C.国会 D.立法院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内容。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又称天坛宪草,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该宪法是由非北洋的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的,内容上还是以限制袁世凯权力为意图,因此规定了责任内阁制、国会对总统的牵制、限制总统任期等内容,其中规定弹劾权和对被弹劾的大总统等的审判权属于国会。最高法院是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最高审判机关,但是没有弹劾权和
25、与弹劾相关的审判权;司法部是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司法行政机关;立法院是袁世凯解散国会之后建立的有名无实的立法机关。14.工农民主政权的第一部土地立法是 1928年颁布的(分数:2.00)A.兴国土地法B.井冈山土地法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工农民主政权土地立法。本题除了简单记忆之外,也可以结合历史来理解记忆:井冈山时期是工农民主政权最早建立的时间,彼时尚未占领诸如兴国这样的县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则更在后面,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解放战争时期政权已经发展到比较壮大之后颁布的,所以最早的应该是井冈山土地法。15.抗日民主政权制定的最具代表性的宪法性文件是(分数:
26、2.00)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C.抗日救国十大纲领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江西时期的中央苏区颁布的第一部由劳动人民制定、确保人民民主制度的基本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工农民主专政的纲领;1941 年 11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抗日民主政权制定的最具代表性的宪法性文件;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的核心是土地法方面的基础规定;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是抗战后的1946年制定的,属于解放战争时期。16.抗战后期各边区政府采取的审级制度是(分数:2.00)A.两审终审制B.三审终审制C.三级三审制 D
27、.四级二审制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边区政府在前期采取的是两审终审制,后期各边区改为自行终审的三级三审制。四级二审制是中华苏维埃时期的审级制度。17.我国刑法规定的最轻的主刑是管制,这一刑罚创立于(分数:2.00)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之初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解放区刑事立法。管制是解放区人民政治斗争实践的产物,它是当时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立法原则的具体实践。实际上在抗战时期已经出现了“管束”刑,有观点也认为“管束”是“管制刑”的雏形和起点。二、多选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8.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
28、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9.关于中国法律的起源,下列说法能成立的有(分数:2.00)A.中国早期法律兼有国法和宗法的双重性质 B.中国古代刑法主要由军队法令发展而来,礼制则由祭祀仪式发展而来 C.中国古代法起源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基础之上 D.中国古代刑法、行政立法等公法发达,跟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家长制联系紧密 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特点有三个:第一,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这主要是指统治者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构建等级秩序,并在此基础上管理国家
29、;第二,刑始于兵,礼源于祭祀,这是法律制度和规则的具体来源或者说历史渊源;第三,这一法律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这一经济基础特点和宗法制又导致家长制的主导地位,从而使得公法发达成为我国古代法制的特点。综上,A、B、C、D 四个选项均正确。20.古代对监狱的称呼很多,下列各选项属于商朝对监狱的称呼的是(分数:2.00)A.圜土 B.钧台C.囹圄 D.大狱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夏商司法制度。商朝对监狱的称呼包括圜土、囹国、姜里,钧台是夏朝对监狱的称呼,大狱是后世甚至当代对监狱的称呼,也只重大案件。21.下列秦朝定罪量刑的原则,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以年龄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标准
30、B.累犯和教唆犯加重处罚 C.盗窃按赃值定罪 D.连坐原则 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秦代刑事立法。秦代承担刑事责任的标准主要是身高,但同时也规定了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A 选项错误;B、C 两选项反映出了秦代法律思想的一定进步性,D 选项是秦法严酷的典型反映,都值得注意。22.关于西汉武帝官制设置中各官职与其职责搭配,下列说法不能成立的有(分数:2.00)A.中央设置大司徒掌管土木营造,大司空掌管民政、财政和教育,大司马掌管军事 B.监察机构为御史台,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官之首,下设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 C.刺史为地方行政区划州的行政长官,下设郡县,主官分别为郡守和县令 D.尚书台作为
31、“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的国家中枢机构,成为行政机关的核心 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汉朝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西汉为了使官制更加符合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进行了很多调整,所以上述各选项中很多地方并非绝对错误,而是不符合题干中“汉武帝时期”这一限制:A选项错在大司徒和大司空职权错位了;B 选项错在中央监察机构御史大夫之下不是司隶校尉而是侍御史,司隶校尉是京师的地方监察机关;州和刺史在汉武帝时期方才设立,是作为地方监察机关设立的,此时并不作为行政区划和行政长官存在;尚书台在武帝时期只是开始协助皇帝而参政,直到东汉初年才发展成为国家中枢机构。23.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司法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
32、.00)A.尚书台此时成为主要的中央司法审判机构,下设三公曹、都官曹等司法审判机构B.西晋时开始在廷尉之下设置专门教授法律、培养司法官吏的律博士C.为了加强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开始出现了“登闻鼓”制度和死刑复奏制度 D.刑讯逼供在这一时期也更加残酷,出现了“测罚”、“测立之法”等新的刑讯方式 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三国魏晋南北朝司法制度。此时的中央司法审判机构仍然是廷尉,尚书台只是司法审判权逐步扩大,A 选项错误;律博士的出现始于曹魏,而不是西晋,B 选项错误;“登闻鼓”制度让皇帝可以直接接受上诉,无疑也与死刑复奏制一样可以加强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刑讯逼供需要注意的是,它们并非刑罚,而是诉
33、讼过程中的审判手段。24.关于唐律中的经济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分数:2.00)A.唐朝有土地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两种所有制形式,其中私有土地包括永业田和口分田 B.唐代赋役实行租庸调制,其中调是指按人丁摊派来调动人员服徭役 C.宰相杨炎主张推行的两税法,是指按每户的土地面积征收地税,按财产多寡确定的户等征收户税,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D.对外国商船贩至中国的龙香、沉香、丁香、白豆蔻四种货物,政府抽取十分之一的实物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项外贸征税法令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唐代经济立法。唐代私有土地包括永业田和部分宅地,口分田、职分田、公廨田属于国有土地:租庸调制中,租是田赋;调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
34、产而纳;庸是按人丁摊派的徭役,不服役者可“输庸代役”。两税法和市舶制度也是唐代经济立法中的重点,必须掌握。25.下列我国古代法律制度或规定中,体现了重农思想的有(分数:2.00)A.务限法 B.初税亩C.秋冬行刑 D.公廨田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重农思想的制度。务限法即规定在二月至十月农务繁忙季节停止民事诉讼审判。初税亩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秋冬行刑制度虽然是以天人感应为理论基础,不直接涉及农事,但秋冬行刑本身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公廨田则是为各级国家机关提供办公经费的用地,也严禁私自买卖,具有明显的财政内涵,并不涉及重农思想。26.下列
35、各选项,属于元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是(分数:2.00)A.祖述变通,附会汉法 B.明刑弼教,重点治吏C.因俗而治,蒙汉异制 D.轻徭薄赋,约法省刑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元朝立法思想。元朝立法思想有二:一是“祖述变通”“附会汉法”。即一方面考稽成吉思汗以来蒙古汗国的制度,另一方面参用汉法对法律制度进行变通;二是“因俗而治”,蒙汉异制。元代仿照辽代“因俗而治”的办法,在婚姻立法等方面明确规定蒙古人不适用汉法规范,在政治法律上贯彻“分而治之”的国策。“明刑弼教,重点治吏”是明代立法思想,强调的是刑的地位上升和加强对官员的控制以维护专制皇权;“轻徭薄赋和约法省刑”是西汉初年鉴于秦朝严刑酷法、徭役繁重导致灭
36、亡的教训,转向黄老思想后在政治法律上的体现。27.关于明朝会审制度,下列说法不能成立的有(分数:2.00)A.三司会审的“三司”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 B.朝审是一种定期由皇帝委派宦官会同三法司官员审录囚徒的制度,是一种全面的狱案清理工作 C.热审是指在每年暑天小满后十余天,由宦官、锦衣卫会同三法司会审囚犯,是一种决遣和清理在押未决犯及对现监囚犯减等发落的制度D.会审制度是慎刑思想的反映,有利于皇帝控制和监督司法活动,纠正冤假错案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明朝会审制度。明代三司是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都察院实际上也就是前朝的御史台:朝审是对已决在押囚犯的会官审理,是古代录囚制度的延续和发展,参加的
37、机关包括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六科给事中、通政司、詹事府以及驸马都尉等,后来又增加了内阁学士等,朝审之后,死罪及冤案奏闻皇帝,其他依律判决;热审即是 C选项的表述,此外还有大审,即定期由皇帝委派宦官会同三法司官员审录囚徒的制度,是一种全面的狱案清理工作。28.明太祖朱元璋在总结元亡历史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刑乱国用重典”的立法指导思想。其主要表现在那两个方面?(分数:2.00)A.重典治民 B.重典治军C.重典治吏 D.重典治贪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明代立法指导思想。朱元璋主要鉴于元代吏治混乱,进而导致民变四起的教训,把“重典”主要运用在这两个方面。29.为了应答舆论,清政府在 1905年
38、以后预备立宪,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宪法性文件,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此类文件的有(分数:2.00)A.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B.钦定宪法大纲 C.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D.天坛宪草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清末预备立宪。1906 年的宣示预备立宪先行厘定官制谕只是一个关于预备立宪的文件,其中除了确立“大权统于朝廷,宪政公诸舆论”的立宪原则,所以一般把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之后又在辛亥革命的刺激下,三天出台了又一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以粉饰合法性;天坛宪草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得名于起草委员会主要是在天坛祈年殿进行的起草活动,不能因为“天坛”这一带
39、有封建色彩的名字就认为也是清末宪法性文件。3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对此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有(分数:2.00)A.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的政治权力 B.扩大参议院权力,使之具有对总统、副总统的弹劾权以及基于此的审判权C.确立司法独立原则,保障法官在审判工作以及任职期间的相关权益D.规定特别修改程序,即临时约法的修改必须满足一定比例的参议员赞成方可修改 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临时约法的特点。临时约法规定的扩大参议院权力并不包括对总统、副总统基于弹劾而起的审判权,B 选项错误;它虽然规定了司法独立原则,但这一原则主要并不是为了限制和防范袁世凯而规定的,C
40、 选项错误。31.清末到民国期间,司法制度上实行陪审制的阶段有(分数:2.00)A.清末修律以后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司法制度。综合各节可见,在本章涉及的四个阶段中,两个南京国民政府都采取了陪审制,而清末和北洋时期则没有,这也反映了北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更倾向于清末修律后的法制安排。32.关于陕甘宁边区土地立法的主要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陕甘宁边区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 B.参加抗日的人员都可以分得土地,但只有农民可以分得好地C.减租减息原则具体而言是地租减轻 25,借贷年利率不得超过 10或 15 D.陕甘
41、宁边区土地政策调动了各方的抗日积极性,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解析:解析:本题考点为边区土地立法。抗战时期中共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战,采取了一些容忍和团结地主富农的政策,其中就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制,减租减息但是交租交息的政策,在分地问题上也同等对待各类参加抗日的人员,包括地主和富农等,这些法律和政策也起到了应有的效果。综上,A、C、D 正确,B 选项错误。三、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8.00)33.分析题第 67-69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34.材料:牧牛争讼案。三月甲申日,伯扬父在周王的面前宣布对牧牛的判决,说:“牧牛!过去你任职
42、的时候,竟敢和你的长官争讼违背自己曾立下的誓言。今天,你必须再立信誓。你只有恪守自己的誓言,才能重新担任官职。按照你的罪行,我本应鞭你一千,施以墨刑。现在我宽恕你,鞭你五百,罚金三百锿。”牧牛于是向其长官立誓说:“从今以后,我不敢再和你争讼,不再以各种大小事扰乱你。” 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的哪些法律制度或法律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牧牛争讼案反映出西周法制的如下规定或问题: 第一,伯扬父在周王面前宣判,说明西周时期的大官僚、大贵族的纷争可以直接在周王面前被宣判,说明周王也享有司法方面的权力。 第二,牧牛受罚的原因是违背了誓言,这说明誓言或者约定是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的,
43、违反了约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第三,从牧牛被判的刑罚可以看出,西周的刑罚有墨刑、鞭刑、罚金等。 第四,最后对牧牛的宽大处理可以看出:“刑不上大夫”,贵族享有某些特权,其一般犯罪可以获得宽宥。)解析:运用中国法制史相关知识,分析下述材料。 “天下重罪逮京师者,收系(锦衣卫)狱中使断治。” “令宦官访辑谋逆大奸,与锦衣卫均权势。”“(西厂)以太监汪直领之所领绮骑倍东厂,势远出卫上。” “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接行之,至未造而极。举朝野命,一听之武夫、宦竖之手,良可叹也。” 问题:(分数:6.00)(1).这三段话描述了明代的什么现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三段话描述的
44、是明代东、西厂和锦衣卫干预司法活动的现象。具体而言,分别是关于锦衣卫收捕重罪犯人至锦衣卫狱中处理、宦官和西厂势力比锦衣卫更盛、厂卫特务以残忍手段横行朝野三方面。)解析:(2).介绍相关机构的基本情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厂”是由太监组成、直属皇帝的特务机关,包括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是指皇帝亲军十二卫中的锦衣卫,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和警卫事宜。从太祖开始,锦衣卫以兵兼刑,掌有缉捕、刑狱之权。所设南北镇抚司中,北镇抚司专管诏狱,又称锦衣卫狱。厂卫并非国家正式的司法机关,但在皇帝的纵容之下,由宦官操纵,凌驾于司法机关之上,享有侦察缉捕、监督审判、法外施刑等种种司法特权。厂卫滥施法外酷刑,“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解析:(3).这些机构以及现象反映了明代政治法律制度的什么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厂卫特务的横行以及干预司法反映了明代皇权高度集中和恶性发展的特点,正是因为明代皇帝力图将权力集于一身,而不是适当分权运用大臣来处理朝政,相反还对官员疑心深重,所以不得不大力发展非司法性质的厂卫特务作为自己的爪牙,以实现控制,于是就出现了厂卫之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