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28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1386445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28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28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28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28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28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28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分数:45.00)1.在直接选举的地方,每个选区的代表可以为(分数:1.00)A.2 至 3 名B.1 至 3 名C.2 至 5 名D.1 至 4 名2.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分数:1.00)A.是否具有效力的普遍性B.是否具有物质制约性C.是否具有强制性D.是否具有国家意志性3.大陆法系国家法的基本分类是(分数:1.00)A.公法和私法B.普通法和衡平法C.成文法和不成文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4.唐代将有利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分数:1.00)A.出举B.负债C

2、.借D.贷5.明朝实行的内阁制是由( )正式确立的。(分数:1.00)A.明太祖B.明孝宗C.明宪宗D.明成祖6.唐代的保辜制度适用于(分数:1.00)A.坐赃罪B.伤害罪C.十恶犯罪D.贼盗罪7.就国家与法的关系而言,能影响以至于决定法的形式的最主要因素是(分数:1.00)A.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B.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政策C.国家的中心任务D.国家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8.宪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作用,是由( )决定的。(分数:1.00)A.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B.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C.宪法是评价人们社会行为的标准D.宪法规范具有原则性的特点9.下列关于元朝法律制度的表述

3、,正确的是(分数:1.00)A.元朝的强奸幼女罪是指强奸 14 岁以下的幼女B.大宗正府是元朝专理蒙古王公贵族案件的中央司法机关C.元朝制定的风宪宏纲是元朝的第一次汉化立法D.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门下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分数:1.00)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1.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分数:1.00)A.强行性规则、任意性规则、授权性规则B.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C.授权性规则、命令性规则、强行性规则D.强行性规则、授权性规则、准用性规则12.下列关于法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

4、00)A.法与道德是两种社会调整机制,互不相关B.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C.法的内容决定于道德D.道德必须由法律保障实现13.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是(分数:1.00)A.法律调整的方法B.法律调整的对象C.法律关系的主体D.法律关系的内容14.关于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任职条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行政长官须年满 45 周岁B.行政长官须在外国无居留权C.行政长官任期 5 年,可连任一次D.行政长官通常在特别行政区连续居住满 25 年15.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宪法的修正案须符合下列哪个条件方能生效?(分数:1.00)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通过B.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5、 2/3 以上的多数通过C.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或者 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通过D.由全国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16.我国宪法规定,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职权属于(分数:1.00)A.中央军事委员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主席1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引进了一系列西方近代诉讼审判原则和审判制度,在普通诉讼程序上实行(分数:1.00)A.四级三审制B.三级三审制C.二级二审制D.三级二审制18.唐律名例篇规定,“断罪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分数:1.00)A.举轻以明重B.举轻以明轻C.举重以明轻D.举重以明重19.下列刑法典中,规定有“保安处分”的是(分数:1.0

6、0)A.大清新刑律B.暂行新刑律C.南京国民政府旧刑法D.南京国民政府新刑法20.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1.00)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B.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物质基础C.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力量源泉D.社会主义法治决定着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21.对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的罢免案,必须有全国人大主席团、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多大比例以上的代表提出方可?(分数:1.00)A.1/5B.1/3C.1/10D.2/322.特别行政区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同点是(分数:1.00)A.都享有独立的立法权B.都有独

7、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C.都要向中央人民政府缴税D.都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政权23.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2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主体是(分数:1.00)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D.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25.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颁布于(分数:1.00)A

8、.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2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称为中华民国宪法的宪法文件制定于(分数:1.00)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B.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工农民主政权时期27.清朝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甲“因戏而误杀旁人”,被判处绞监候。依据清代的会审制度,对某甲戏杀案的处理,适用的程序是(分数:1.00)A.上报中央列入朝审复核定案B.上报中央列入秋审复核定案C.移送京师列入热审复核定案D.上报中央列入三司会审复核定案28.“十恶”中的“谋大逆”是指(分数:1.00)A.谋危社稷B.安忍残贼,背违正道C.亲族相反D.图谋毁坏宗庙、陵寝及宫阙

9、29.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是(分数:1.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最高人民法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30.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分数:1.00)A.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条件B.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是法律公正精神在法律责任归结上的具体体现C.责任自负原则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法律秩序特别是财产保护的需要,也产生责任的转承D.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相辅相成,有法律责任就有法律制裁,没有法律责任就没有法律制裁31.下列属于执法活动的是(分数:1.00)A.某市工商局对全局人员进行法律培训B.税务人员认为某人有

10、逃税嫌疑而查办该案件C.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D.法官出差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发生口角,便依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32.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宪法规定的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分数:1.00)A.公民在年老时B.公民在疾病时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33.我国法律在对人的效力上采用的原则是(分数:1.00)A.属地主义原则B.属人主义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以属地主义为主,兼采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34.“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最早确立于(分数:1.00)A.西汉宣帝时期B.曹魏时期C.东汉章帝时期D.隋代初年35.全国人大代表的辞职申请向以下哪个机

11、构提交?(分数:1.00)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主席团D.省级人大常委会36.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82 条中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这里对“当事人”的解释是(分数:1.00)A.限制解释B.字面解释C.扩充解释D.系统解释37.西周时期官吏渎职犯罪统称为“五过之疵”,其中“受高位强权的牵制”指的是(分数:1.00)A.惟内B.惟来C.惟官D.惟反38.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关于村民委员会的范围调整,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由乡级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B.由

12、村民委员会主任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C.由村民委员会主任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乡级人民政府批准D.由乡级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39.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这属于法的(分数:1.00)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强制作用40.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兼任(分数:1.00)A.教育部部长B.国家主席C.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D.大学校长41.在公民的各项政治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分数:1.00)A.言论自由B.结社自由C.集会、游

13、行、示威自由D.出版自由42.汉律六十篇的构成中,不包括以下哪部法律?(分数:1.00)A.傍章律B.越宫律C.朝律D.酎金律4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逻辑结构要素的是(分数:1.00)A.假定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概念44.最早建立宪法法院的国家是(分数:1.00)A.德国B.法国C.奥地利D.瑞士45.制定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国家是(分数:1.00)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46.根据我国第五次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省人大代表提出辞职

14、的,须经选举他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B.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C.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可以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D.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应当在选举日的 5 日以前公布4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律正式渊源的是(分数:2.00)A.判例B.习惯C.学说D.法理48.我国宪法规定的监督宪法实施的是(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49.法治国家的标志主要包括(分数:2.00)A.完备而良善的法律体系B.健全的法律监督制度C.

15、高素质的执法、司法人员D.严格的执法体制和公正的司法体制50.( )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分数:2.00)A.国务院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中央军事委员会51.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实行集体负责制的是(分数:2.00)A.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B.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52.宋代中央一度存在的司法机关不称为(分数:2.00)A.审刑院B.提刑按察司C.理刑司D.肃政廉访司53.下列关于法与国家一般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2.00)A.法律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B.国家权力的合法性通过法律确认C.国家权力的

16、运行是法的实现的必要条件D.法律的性质和内容依赖于国家54.根据唐律的规定,下列共同犯罪行为,不区分首犯和从犯的是(分数:2.00)A.两人共同犯强盗罪B.两人共同犯强奸罪C.主管官员和外部人员共同犯坐赃之罪D.聚众斗殴犯伤害罪55.大清现行刑律的立法变化体现之一是废除了一些传统刑罚,具体而言,不包括以下哪几种?(分数:2.00)A.绞刑B.凌迟C.斩刑D.徒刑56.关于开皇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开皇律中传统五刑制度首次得以正式确立B.开皇律总结以往立法成果,调整篇目内容,首次确立 12 篇立法体例C.开皇律中对公罪和私罪进行了区分D.开皇律在北齐律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了“重罪

17、十条”的制度57.下列属于国务院提案权的是(分数:2.00)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B.国家预算以及预算执行情况C.必须由全国人大决定任免的国务院组成人员人选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人选58.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其职权范围内议案的主体有(分数:2.00)A.委员长会议B.国务院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D.全国人大常委会 10 人以上联名59.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只能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职务是(分数:2.00)A.自治区主席B.自治区人大主任C.自治区法院院长D.自治州州长60.下列情况需要进行辩证推理的是(分数:2.00)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B.法律有缺漏

18、,出现了“法律空隙”或“法律漏洞”C.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发生冲突D.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情势,即出现通常所说的“合法”与“合理”的矛盾61.司法的原则是指在司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包括(分数:2.00)A.讲求效率原则B.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62.现行宪法经过 2004 年的修正以后,我国当代爱国统一战线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分数:2.00)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63.下列有关法律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

19、.00)A.法律原则不预先确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在适用时具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适用B.法律原则根源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现实,是法律价值的基本承担者C.法律原则不具有强制的作用D.法律原则是一种衡平性的规定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64.与司法相比,执法有哪些特征?(分数:8.00)_65.简述我国公民平等权的含义和判断政府采取合理差别的标准。(分数:8.00)_66.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渊源。(分数:8.00)_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30.00)67.某甲因盗窃正在使用中的通信电缆被法院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20、某甲对判决不服并提出上诉。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属盗窃行为,但所盗电缆的价值不足 200 元,达不到盗窃罪的立案标准,因此不能构成犯罪,一审法院不按盗窃罪而是按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他的刑事责任是适用法律错误。请运用法理学知识分析一审法院在适用法律方面是否存在错误。(分数:10.00)_材料 1:消费者陈女士为在外地大学读书的女儿通过甲快递公司快递一封信件,第 3 天陈女士接到女儿电话,问为什么还没有收到信件。陈女士很奇怪,便致电甲快递公司,快递公司承认工作人员开封检查了,但对陈女士和其女儿提出的赔偿要求予以拒绝,理由是快递公司有规定,即“本公司拥有绝对权利对每票快件开封检查是否符合有关政府机关规定或者

21、航空限制,如发现寄件违法、违禁,有权退回或拒收。本公司有权在未事先通知寄件人的情况下开封检查交寄的物品”。陈女士怀疑信件被拆开偷看后丢弃了,于是报了警。材料 2:近些年,一些街头小广告成为我国现代城市的公害。小广告内容涉及办理证件、刻章、疏通管道、开锁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内容,被随处张贴在树木、居民楼、电线杆等处。这些小广告的特征还表现在特别留下电话、手机或寻呼机等通信方式。为有效治理这种“城市牛皮癣”,近年来全国有近 20 个城市通过地方立法来治理乱贴、乱写并公布其通信方式的行为,利用 24 小时不间断呼叫、暂停或终止其通讯工具的使用等手段来治理此类违法行为。对此有人认为这一地方立法行为已经侵害

22、到了公民所享有的通信自由的基本权利。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分数:10.00)(1).材料 1 中甲快递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分数:5.00)_(2).材料 2 中有关地方立法是否侵害了公民所享有的通信自由?为什么?(分数:5.00)_唐律疏议斗讼律:“诸诬告人者,各反坐。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即嫡、继、慈母杀其父,及所养者杀其本生,并听告。诸部曲、奴婢告主,非谋反、逆、叛者,皆绞。诸投匿名书告人罪者,流二千里。诸被囚禁,不得告举他事。其为狱官酷己者,听之。即年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者,听告谋反、逆、叛、子孙不孝及同居之内为人侵犯者,余并不得告。诸以赦前事相

23、告言者,以其罪罪之。”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数:9.99)(1).请根据该段文字归纳唐朝对告诉的限制情形。(分数:3.33)_(2).对于“以赦前事相告者”的定罪处罚,唐律如何定罪处罚?请说明原因。(分数:3.33)_(3).如何评价上述规定?(分数:3.33)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5.00)68.联系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谈谈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分数:15.00)_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非法学)-28 答案解析(总分:149.99,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5

24、,分数:45.00)1.在直接选举的地方,每个选区的代表可以为(分数:1.00)A.2 至 3 名B.1 至 3 名 C.2 至 5 名D.1 至 4 名解析:2.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分数:1.00)A.是否具有效力的普遍性B.是否具有物质制约性C.是否具有强制性D.是否具有国家意志性 解析:3.大陆法系国家法的基本分类是(分数:1.00)A.公法和私法 B.普通法和衡平法C.成文法和不成文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解析:4.唐代将有利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分数:1.00)A.出举 B.负债C.借D.贷解析:5.明朝实行的内阁制是由( )正式确立的。(分数:1.00)A.明太祖B.明

25、孝宗C.明宪宗D.明成祖 解析:6.唐代的保辜制度适用于(分数:1.00)A.坐赃罪B.伤害罪 C.十恶犯罪D.贼盗罪解析:7.就国家与法的关系而言,能影响以至于决定法的形式的最主要因素是(分数:1.00)A.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 B.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的政策C.国家的中心任务D.国家所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解析:8.宪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作用,是由( )决定的。(分数:1.00)A.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B.宪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C.宪法是评价人们社会行为的标准D.宪法规范具有原则性的特点解析:9.下列关于元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元朝的强奸幼女罪是指强

26、奸 14 岁以下的幼女B.大宗正府是元朝专理蒙古王公贵族案件的中央司法机关 C.元朝制定的风宪宏纲是元朝的第一次汉化立法D.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门下解析: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分数:1.00)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解析:11.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法律规则可分为(分数:1.00)A.强行性规则、任意性规则、授权性规则B.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准用性规则 C.授权性规则、命令性规则、强行性规则D.强行性规则、授权性规则、准用性规则解析:12.下列关于法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法与道德是两种社会调

27、整机制,互不相关B.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 C.法的内容决定于道德D.道德必须由法律保障实现解析:13.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是(分数:1.00)A.法律调整的方法B.法律调整的对象 C.法律关系的主体D.法律关系的内容解析:14.关于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任职条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行政长官须年满 45 周岁B.行政长官须在外国无居留权C.行政长官任期 5 年,可连任一次 D.行政长官通常在特别行政区连续居住满 25 年解析:15.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宪法的修正案须符合下列哪个条件方能生效?(分数:1.00)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通过B.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2/

28、3 以上的多数通过 C.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或者 1/5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通过D.由全国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解析:16.我国宪法规定,决定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的职权属于(分数:1.00)A.中央军事委员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D.国家主席解析:1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引进了一系列西方近代诉讼审判原则和审判制度,在普通诉讼程序上实行(分数:1.00)A.四级三审制B.三级三审制 C.二级二审制D.三级二审制解析:18.唐律名例篇规定,“断罪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分数:1.00)A.举轻以明重B.举轻以明轻C.举重以明轻 D.举重以明重解析:19.下列刑法典中,规定有“保

29、安处分”的是(分数:1.00)A.大清新刑律B.暂行新刑律C.南京国民政府旧刑法D.南京国民政府新刑法 解析:20.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1.00)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B.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物质基础C.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力量源泉D.社会主义法治决定着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解析:21.对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的罢免案,必须有全国人大主席团、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多大比例以上的代表提出方可?(分数:1.00)A.1/5B.1/3C.1/10 D.2/3解析:22.特别行政区与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同点是

30、(分数:1.00)A.都享有独立的立法权B.都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C.都要向中央人民政府缴税D.都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政权 解析:23.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1.00)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 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解析:2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主体是(分数:1.00)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D.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

31、会解析:25.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颁布于(分数:1.00)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析:2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称为中华民国宪法的宪法文件制定于(分数:1.00)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B.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 D.工农民主政权时期解析:27.清朝乾隆年间,四川重庆府某甲“因戏而误杀旁人”,被判处绞监候。依据清代的会审制度,对某甲戏杀案的处理,适用的程序是(分数:1.00)A.上报中央列入朝审复核定案B.上报中央列入秋审复核定案 C.移送京师列入热审复核定案D.上报中央列入三司会审复核定案解析:28.“十恶”中的“谋大逆

32、”是指(分数:1.00)A.谋危社稷B.安忍残贼,背违正道C.亲族相反D.图谋毁坏宗庙、陵寝及宫阙 解析:29.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是(分数:1.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解析:30.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分数:1.00)A.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是不负法律责任的条件B.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是法律公正精神在法律责任归结上的具体体现C.责任自负原则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法律秩序特别是财产保护的需要,也产生责任的转承D.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相辅相成,有法律责任就有法律制裁,没有法律责任就

33、没有法律制裁 解析:31.下列属于执法活动的是(分数:1.00)A.某市工商局对全局人员进行法律培训B.税务人员认为某人有逃税嫌疑而查办该案件 C.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D.法官出差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发生口角,便依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解析:32.下列选项中哪一种情况不是宪法规定的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分数:1.00)A.公民在年老时B.公民在疾病时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解析:33.我国法律在对人的效力上采用的原则是(分数:1.00)A.属地主义原则B.属人主义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以属地主义为主,兼采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 解析:34.

34、“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最早确立于(分数:1.00)A.西汉宣帝时期 B.曹魏时期C.东汉章帝时期D.隋代初年解析:35.全国人大代表的辞职申请向以下哪个机构提交?(分数:1.00)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主席团D.省级人大常委会 解析:36.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82 条中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这里对“当事人”的解释是(分数:1.00)A.限制解释B.字面解释C.扩充解释 D.系统解释解析:37.西周时期官吏渎职犯罪统称为“五过之疵”,其中“受高位强权的牵制”指的是(分数:1.00)A.惟内 B.惟来C.惟官D.惟反

35、解析:38.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关于村民委员会的范围调整,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分数:1.00)A.由乡级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B.由村民委员会主任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C.由村民委员会主任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乡级人民政府批准D.由乡级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解析:39.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这属于法的(分数:1.00)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 D.强制作用解析:40.全国人大常委会

36、的组成人员不得兼任(分数:1.00)A.教育部部长 B.国家主席C.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D.大学校长解析:41.在公民的各项政治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分数:1.00)A.言论自由 B.结社自由C.集会、游行、示威自由D.出版自由解析:42.汉律六十篇的构成中,不包括以下哪部法律?(分数:1.00)A.傍章律B.越宫律C.朝律D.酎金律 解析:4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逻辑结构要素的是(分数:1.00)A.假定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概念 解析:44.最早建立宪法法院的国家是(分数:1.00)A.德国B.法国C.奥地利 D.瑞士解析:45.制定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国家是(分数:1.0

37、0)A.美国 B.法国C.英国D.德国解析: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46.根据我国第五次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省人大代表提出辞职的,须经选举他的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 B.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 C.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可以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D.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应当在选举日的 5 日以前公布解析:4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律正式渊源的是(分数:2.00)A.判例 B.

38、习惯 C.学说 D.法理 解析:48.我国宪法规定的监督宪法实施的是(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解析:49.法治国家的标志主要包括(分数:2.00)A.完备而良善的法律体系 B.健全的法律监督制度 C.高素质的执法、司法人员 D.严格的执法体制和公正的司法体制 解析:50.( )要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分数:2.00)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中央军事委员会解析:51.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实行集体负责制的是(分数:2.00)A.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B.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级人民

39、检察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解析:52.宋代中央一度存在的司法机关不称为(分数:2.00)A.审刑院B.提刑按察司 C.理刑司 D.肃政廉访司 解析:53.下列关于法与国家一般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2.00)A.法律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B.国家权力的合法性通过法律确认 C.国家权力的运行是法的实现的必要条件 D.法律的性质和内容依赖于国家 解析:54.根据唐律的规定,下列共同犯罪行为,不区分首犯和从犯的是(分数:2.00)A.两人共同犯强盗罪 B.两人共同犯强奸罪 C.主管官员和外部人员共同犯坐赃之罪D.聚众斗殴犯伤害罪解析:55.大清现行刑律的立法变

40、化体现之一是废除了一些传统刑罚,具体而言,不包括以下哪几种?(分数:2.00)A.绞刑 B.凌迟C.斩刑 D.徒刑 解析:56.关于开皇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分数:2.00)A.开皇律中传统五刑制度首次得以正式确立 B.开皇律总结以往立法成果,调整篇目内容,首次确立 12 篇立法体例C.开皇律中对公罪和私罪进行了区分 D.开皇律在北齐律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了“重罪十条”的制度解析:57.下列属于国务院提案权的是(分数:2.00)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 B.国家预算以及预算执行情况 C.必须由全国人大决定任免的国务院组成人员人选 D.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人选解析:58.有权向全国人大

41、常委会提出其职权范围内议案的主体有(分数:2.00)A.委员长会议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0 人以上联名 解析:59.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只能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职务是(分数:2.00)A.自治区主席 B.自治区人大主任C.自治区法院院长D.自治州州长 解析:60.下列情况需要进行辩证推理的是(分数:2.00)A.法律规定本身的意义模糊 B.法律有缺漏,出现了“法律空隙”或“法律漏洞” C.同一位阶的法律规定之间有抵触,发生冲突 D.某些法律规定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情势,即出现通常所说的“合法”与“合理”的矛盾 解析:61.司法的原则是指在司法

42、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包括(分数:2.00)A.讲求效率原则B.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解析:62.现行宪法经过 2004 年的修正以后,我国当代爱国统一战线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分数:2.00)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解析:63.下列有关法律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法律原则不预先确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在适用时具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适用 B.法律原则根源于社会的政治、经

43、济、文化现实,是法律价值的基本承担者 C.法律原则不具有强制的作用D.法律原则是一种衡平性的规定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64.与司法相比,执法有哪些特征?(分数:8.00)_正确答案:(1)执法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和所属的公职人员,以及法律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及人员。(2)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3)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行政机关执法与司法机关司法以第三者身份居间裁判不同,在执法中,行政机关与企业、公民等行政相对人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既是一方当事人,又是执法者。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支配地位,其意思表示和处分行为对于该法律关系具有决定的

44、意义。(4)执法活动具有主动性。执行法律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它既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进行全面组织和管理的一项权力,又是国家行政机关所应当承担和履行的一种职责。因此,国家行政机关在执法中,一般都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去履行职责,而不需要行政相对人的意思表示。(5)由于执法涉及的社会生活范围很广,法律不可能都作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一般只作概括性的规定,由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因而执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国家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解析:65.简述我国公民平等权的含义和判断政府采取合理差别的标准。(分数:8.00)_正确答案:(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

45、律平等。(2)我国公民平等权具有下列含义:平等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它意味着全体公民法律地位的平等。平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国家的基本义务。公民有权利要求国家给予平等保护,国家有义务无差别地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平等地位。国家不得剥夺公民的平等权,也不能允许其他组织和个人侵害公民的平等权。平等权意味着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平等不能和特权并存,平等也不允许歧视现象存在。平等权是贯穿于公民其他权利的一项权利,它通过其他权利,如男女平等、民族平等、受教育权平等而具体化。(3)判断政府的措施是合理差别还是违反平等保护的歧视性做法的标准如下:政府进行区别对待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实现正当的而且是重大的利益。这种区别对待必须是实现其所宣称的正当目的的合理的乃至必不可少的手段。政府负有举证责任。)解析:66.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渊源。(分数:8.00)_正确答案:(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渊源是由基本法典、关系法规、判例和解释例以及成文法之外的法律渊源四部分构成的:(1)基本法典。基本法典是构成六法体系的核心,包括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