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1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33,分数:66.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我国上古史料典籍中的“眚”是指()。(2009 年单选 37)(分数:2.00)A.惯犯B.偶犯C.故意D.过失3.按照中国古代“准五服以制罪”的刑法原则,相对于侵犯一般人而言,法律对侄子殴打叔父行为的处罚()。(2008 年单选 40)(分数:2.00)A.更轻B.更重C.同等D.视情况而定4.下列法典中,首次确立“
2、准五服以制罪”制度的是()。(2012 年单选 36)(分数:2.00)A.开元律B.北魏律C.晋律D.贞观律5.“重罪十条”罪名正式确立于()。(2012 年单选 37)(分数:2.00)A.北齐律B.北周律C.开皇律D.大业律6.按唐律规定,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唐朝管辖的地域内相犯,审判时应依据的法律是()。(2009 年单选 33)(分数:2.00)A.唐律B.原告所属国法律C.被告所属国法律D.在当事人所属国法律和唐律中选择其一7.唐律疏议贼盗规定:“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这一规定所体现的唐律定罪量刑的原则是()。(2008 年单选 34)(分数:
3、2.00)A.合并论罪从重B.累犯加重C.共同犯罪加重D.盗罪类推8.按照唐律中有关“共犯罪”的规定,对共同犯罪中从犯的一般处罚标准是()。(2009 年单选 43)(分数:2.00)A.与首犯同等处罚B.减首犯一等处罚C.减首犯二等处罚D.减首犯三等处罚9.依照唐宋时期法律的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十恶”犯罪中的()。(2008 年单选 39)(分数:2.00)A.谋大逆B.恶逆C.不孝D.不睦10.汉朝法律中规定的“群饮酒”罪中,“群”所限定的人数是()。(2008 年单选 44)(分数:2.00)A.三人以上B.五人以上C.八人以上D.十人以上11.唐律斗讼中的“六杀”除
4、了谋杀、误杀、故杀、过失杀以外,还包括()。(2011 年单选 38)(分数:2.00)A.斗杀和戏杀B.贼杀和戏杀C.斗杀和情杀D.奸杀和劫杀12.元朝法律规定的强奸幼女罪中,“幼女”的年龄是()。(2009 年单选 44)(分数:2.00)A.八岁以下B.十岁以下C.十二岁以下D.十四岁以下13.比较完整的赎刑制度最早见于()。(2011 年单选 35)(分数:2.00)A.禹刑B.汤刑C.吕刑D.法经14.西周穆王统治时期制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是()。(2012 年单选 32)(分数:2.00)A.九刑B.汤刑C.吕刑D.禹刑15.下列刑罚中,属于秦朝作刑的是()。(2012 年单选 3
5、4)(分数:2.00)A.髡刑B.耐刑C.赀刑D.城旦春16.在汉文帝十三年的刑制改革中,用以替代黥刑的刑罚是()。(2009 年单选 42)(分数:2.00)A.笞三百B.笞五百C.弃市D.髡钳城旦春17.宋朝“既杖其脊,又配其人,且刺其面,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的刑罚是()。(2010 年单选 33)(分数:2.00)A.刺配B.发遣C.充军D.流刑18.将中央司法机关由廷尉改为大理寺的朝代是()。(2010 年单选 37)(分数:2.00)A.汉朝B.晋朝C.北齐D.北周19.清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2012 年单选 41)(分数:2.00)A.刑部B.大理寺C.都察院
6、D.宗人府20.清末司法改革后,全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是()。(2009 年单选 40)(分数:2.00)A.大理院B.大理寺C.法部D.刑部21.“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司法审判制度发端于()。(2008 年单选 33)(分数:2.00)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22.西周时期对诉讼已经有所区分,其中“以财货相告”称为()。(2010 年单选 35)(分数:2.00)A.讼B.告C.狱D.诉23.依据秦朝诉讼法律制度,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公室告”案件的是()。(2011 年单选 44)(分数:2.00)A.贼杀伤B.盗他人C.子告父母,臣妾杀家主D.子盗父母,主擅杀、刑、髡其子及臣妾24.秋
7、冬行刑的制度化始于()。(2011 年单选 32)(分数:2.00)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25.汉朝建立了由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对囚徒复核审查的制度,以平反冤案,疏理滞狱。这种制度称为()。(2010年单选 40)(分数:2.00)A.读鞫B.乞鞫C.录囚D.举劾26.下列关于春秋决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012 年单选 35)(分数:2.00)A.春秋决狱盛行于西汉文帝、景帝时期B.春秋决狱体现了司法领域中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C.春秋决狱是指以春秋的经义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D.春秋决狱是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法律儒家化的必然产物27.宋朝曾实行的“审”与“判”分离的制
8、度称为()。(2012 年单选 40)(分数:2.00)A.翻异别推B.鞫谳分司C.三司推事D.九卿会审28.中国历史上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2011 年单选 40)(分数:2.00)A.元世祖B.明太祖C.明成祖D.清世祖29.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2011 年单选 33)(分数:2.00)A.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B.天坛宪草C.钦定宪法大纲D.资政院院章30.清政府于辛亥革命爆发后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是()。(2012 年单选 42)(分数:2.00)A.谘议局章程B.钦定宪法大纲C.资政院院章D.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31.清末设立的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的地
9、方机构是()。(2008 年单选 37)(分数:2.00)A.参议会B.资政院C.谘议局D.都督府32.清末修律的主要主持者是()。(2008 年单选 32)(分数:2.00)A.康有为B.伍廷芳C.沈家本D.袁世凯33.下列关于清末修律的表述,正确的是()。(2012 年单选 44)(分数:2.00)A.清末修律进一步完善了中华法系B.通过修律,清政府收回了“治外法权”C.清末修律的成果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失去影响D.清末修律改变了中国传统上的“诸法合体”,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34.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
10、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35.按照唐朝的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自首减免刑罚原则的犯罪包括()。(2008 年多选 62)(分数:2.00)A.私习天文B.强盗C.谋杀D.损坏官印文书36.在汉代,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包括()。(2012 年多选 61)(分数:2.00)A.出界B.非正C.酎金D.阿党附益37.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法律规定的罪名的有()。(2009 年多选 61)(分数:2.00)A.阿党附益B.见知故纵C.酎金D.奸党38.明朝的会审形式包括()。(2008 年多选 60)(分数:2.00)A.圆审
11、B.大审C.朝审D.热审39.宋朝为防范科举考试舞弊而采取的制度有()。(2008 年多选 61)(分数:2.00)A.誊录试卷法B.糊名考校法C.考官回避制D.九品中正制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22.00)40.分析题第 67-69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唐律疏议名例:“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上述所引唐律条文体现了唐朝法律的何种适用原则?(分数:2.00)_(2).试结合引文材料具体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适用
12、上述原则?(分数:2.00)_(3).唐律的这一规定有何意义和作用?(2010 年分析 69)(分数:2.00)_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盗贼及有关币帛钱粮等事,明律则较唐律为重。 (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祭祀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0)(1).如何理解薛允升的上述观点?(分数:2.00)_(2).为什么明律较唐律会发生这样的变化?(2012 年分析 69)(分数:2.00)_唐律疏议断狱“官司出入人罪”条:“诸官司入人罪者,若入全罪,以全罪论。从轻入重,以所剩论。刑名易者,从笞入杖,从徒入流,亦以所剩论。从笞杖入徒流,从徒
13、流入死罪,亦以全罪论。其出罪者各如之。即断罪失于入者,各减三等;失于出者,各减五等。”(2011 年分析 69)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何为“入罪”?何为“出罪”?(分数:2.00)_(2).唐律关于司法官员“出入人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分数:2.00)_(3).如何评价唐律的该条规定?(分数:2.00)_朝审原于明天顺三年,令每岁霜降后,但有该决重囚,三法司会同公、侯、伯从实审录。秋审亦原于明之奏决单,冬至前会审决之。顺治元年,刑部左侍郎党崇雅奏言:“旧制凡刑狱重犯,自大逆、大盗决不待时外,余俱监候处决。在京有热审、朝审之便,每至霜
14、降后方请旨处决。在外直省,亦有三司秋审之例,未尝一丽死刑辄弃于市。望照例区别,以昭钦恤。”此有清言秋、朝审之始。嗣后逐渐举行,而法益加密。初制分情实、缓决、矜、疑,然疑狱不经见。雍正以后,加入留养承祀,区为五类。 清史稿卷一百四十四刑法三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分数:6.00)(1).何为秋审?其历史渊源是什么?(分数:2.00)_(2).试分别说明秋审案件的五种处理方式。(分数:2.00)_(3).清朝秋审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2009 年分析 69)(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1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
15、:33,分数:66.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我国上古史料典籍中的“眚”是指()。(2009 年单选 37)(分数:2.00)A.惯犯B.偶犯C.故意D.过失 解析:解析:在上古一些史籍中,过失被称为“眚”;故意被称为“非眚”;惯犯被称为“惟终”;偶犯被称为“非终”。故本题应选 D。3.按照中国古代“准五服以制罪”的刑法原则,相对于侵犯一般人而言,法律对侄子殴打叔父行为的处罚()。(2008 年单选 40)(分数:2.00)A.更轻B.更重 C.同等D.视情况而定解析
16、:解析:侄子殴打叔父,属于以卑犯尊,处罚应较凡人为重。本题应选 B。4.下列法典中,首次确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的是()。(2012 年单选 36)(分数:2.00)A.开元律B.北魏律C.晋律 D.贞观律解析:解析:晋律首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本题应选 C。5.“重罪十条”罪名正式确立于()。(2012 年单选 37)(分数:2.00)A.北齐律 B.北周律C.开皇律D.大业律解析:解析:北齐律确立“重罪十条”。本题应选 A。6.按唐律规定,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唐朝管辖的地域内相犯,审判时应依据的法律是()。(2009 年单选 33)(分数:2.00)A.唐律 B.原告所属国法律C.被告所属
17、国法律D.在当事人所属国法律和唐律中选择其一解析:解析:唐律名例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即同国籍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的,由唐王朝按其所属本国法律处理,实行属人主义原则;不同国籍侨民在中国犯罪者,按唐律处罚,实行属地主义原则。故本题应选 A。7.唐律疏议贼盗规定:“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这一规定所体现的唐律定罪量刑的原则是()。(2008 年单选 34)(分数:2.00)A.合并论罪从重B.累犯加重 C.共同犯罪加重D.盗罪类推解析:解析:“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是指犯盗罪
18、被判处刑罚以后,又再犯盗罪的,若前后三次所犯的盗罪均应判处徒刑的,则判处流二千里;若前后三次所犯的盗罪均应判处流刑的,则判处绞刑。故该规定体现的是累犯加重原则。8.按照唐律中有关“共犯罪”的规定,对共同犯罪中从犯的一般处罚标准是()。(2009 年单选 43)(分数:2.00)A.与首犯同等处罚B.减首犯一等处罚 C.减首犯二等处罚D.减首犯三等处罚解析:解析: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共犯罪者,以造意为首,随从者减一等。若家人共犯,止坐尊长;于法不坐者,归罪于其次尊长。侵损于人者,以凡人首从论。即共监临主守为犯,虽造意,仍以监主为首,凡人以常从论。”其中,“随从者减一等”的规定表明选项 B应选
19、。9.依照唐宋时期法律的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十恶”犯罪中的()。(2008 年单选 39)(分数:2.00)A.谋大逆B.恶逆 C.不孝D.不睦解析:解析:一般地,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的行为属于恶逆。本题应选 B。谋大逆,是指图谋破坏国家宗庙、皇帝陵寝以及宫殿的行为;不孝,是指控告祖父母、父母,未经祖父母、父母同意私立门户、分异财产,对祖父母、父母供养有缺等不孝行为。不睦,是指谋杀或卖五服(缌麻)以内亲属,殴打或控告丈夫大功以上尊长等行为。10.汉朝法律中规定的“群饮酒”罪中,“群”所限定的人数是()。(2008 年单选 44)(分数:2.00)A.三人以上 B.
20、五人以上C.八人以上D.十人以上解析:解析:汉律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故本题应选 A。11.唐律斗讼中的“六杀”除了谋杀、误杀、故杀、过失杀以外,还包括()。(2011 年单选 38)(分数:2.00)A.斗杀和戏杀 B.贼杀和戏杀C.斗杀和情杀D.奸杀和劫杀解析:解析:唐律贼盗、斗讼篇中依犯罪人主观意图区分了“六杀”,即“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等。故 A项正确。12.元朝法律规定的强奸幼女罪中,“幼女”的年龄是()。(2009 年单选 44)(分数:2.00)A.八岁以下B.十岁以下 C.十二岁以下D.十四岁以下解析:解析:元朝规定:“凡称幼女
21、,止十岁以下。”据此,本题应选 B。13.比较完整的赎刑制度最早见于()。(2011 年单选 35)(分数:2.00)A.禹刑B.汤刑C.吕刑 D.法经解析:解析:比较完整的赎刑制度最早见于吕刑。14.西周穆王统治时期制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是()。(2012 年单选 32)(分数:2.00)A.九刑B.汤刑C.吕刑 D.禹刑解析:解析:周穆王革新政治,命司寇吕侯作吕刑。它应是西周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法典,具体内容不可考。故本题应选 C。15.下列刑罚中,属于秦朝作刑的是()。(2012 年单选 34)(分数:2.00)A.髡刑B.耐刑C.赀刑D.城旦春 解析:解析:秦朝的作刑,即后世的徒刑。秦朝的
22、作刑,包括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候等。故本题应选 D。16.在汉文帝十三年的刑制改革中,用以替代黥刑的刑罚是()。(2009 年单选 42)(分数:2.00)A.笞三百B.笞五百C.弃市D.髡钳城旦春 解析:解析:文帝十三年,文帝下令刑制改革,把黥刑(墨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即去发颈部系铁圈服苦役五年。故本题应选 D。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砍左脚)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弃市死刑。景帝继位后,在文帝基础上对肉刑制度作进一步改革。他主持重定律令,将文帝时劓刑笞三百,改为笞二百;斩左趾笞五百,改为笞三百。景帝又颁布箠令,规定笞杖尺寸,以竹板制成,削平竹节,以及行刑不得换人等,使得刑制改革向
23、前迈了一大步。17.宋朝“既杖其脊,又配其人,且刺其面,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的刑罚是()。(2010 年单选 33)(分数:2.00)A.刺配 B.发遣C.充军D.流刑解析:解析:刺配是将杖刑、配役、刺面三刑同时施加于一人的复合刑罚,“既杖其脊,又配其人,而且刺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宋初设此刑之初衷,原为宽待死刑之意,但后逐渐成为滥刑之制,既复活肉刑,又没有配地远近之限,造成恶劣影响。至宋神宗时,有关刺配的编敕条款已达 200条,南宋孝宗时更增至 500条。故本题应选 A。18.将中央司法机关由廷尉改为大理寺的朝代是()。(2010 年单选 37)(分数:2.00)
24、A.汉朝B.晋朝C.北齐 D.北周解析:解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机构基本沿用汉制,中央司法机关仍为廷尉。北齐时将其改为大理寺,以大理寺卿和少卿为正副长官,扩大了机构的编制。北周则称秋官大司寇。故本题应选 C。19.清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2012 年单选 41)(分数:2.00)A.刑部 B.大理寺C.都察院D.宗人府解析:解析:清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刑部。故本题应选 A。20.清末司法改革后,全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是()。(2009 年单选 40)(分数:2.00)A.大理院 B.大理寺C.法部D.刑部解析:解析:清末司法改革中,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改大理寺为大理
25、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实行审检合署。据此,本题应选 A。21.“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司法审判制度发端于()。(2008 年单选 33)(分数:2.00)A.商朝B.西周 C.春秋D.战国解析:解析:“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即“五听”,发端于西周。22.西周时期对诉讼已经有所区分,其中“以财货相告”称为()。(2010 年单选 35)(分数:2.00)A.讼 B.告C.狱D.诉解析:解析:西周时期针对诉讼案件的性质,对刑事、民事两类诉讼已有所区分,周礼秋官大司寇有“以两剂禁民狱”、“以两造禁民讼”的记载,据郑玄注称:“讼,谓以财货相告者”;“狱,谓相告以罪名者”。“狱”与“讼”,因为性质不同
26、,所以处理的方式也有差别。审理民事案件,称为“听讼”;审理刑事案件,叫做“断狱”。故本题应选 A。23.依据秦朝诉讼法律制度,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公室告”案件的是()。(2011 年单选 44)(分数:2.00)A.贼杀伤B.盗他人C.子告父母,臣妾杀家主D.子盗父母,主擅杀、刑、髡其子及臣妾 解析:解析:秦律把杀伤人、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这类犯罪称为“公室告”,官府对此必须受理。但是,秦律把“子盗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等引起的诉讼,称为“非公室告”。对“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子女强行告诉的,还要给予处罚。故 D项正确。24.秋冬行刑的制度化始于()。(2011 年
27、单选 32)(分数:2.00)A.西周B.秦朝C.汉朝 D.唐朝解析:解析:汉代对死刑的执行,实行“秋冬行刑”制度。汉统治者根据“天人感应”理论,规定春、夏不得执行死刑。故 C项正确。25.汉朝建立了由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对囚徒复核审查的制度,以平反冤案,疏理滞狱。这种制度称为()。(2010年单选 40)(分数:2.00)A.读鞫B.乞鞫C.录囚 D.举劾解析:解析:汉代录囚制度,是指由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囚徒的复核审录,对下级司法机关审判的案件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便平反冤案,疏理滞狱的制度。故本题应选 C。 经过审判的各项程序,事无可疑后,法官可依据律令条文规定作出判决,并向被告及其亲属宣
28、读,称为“读鞫”。如果被告及其亲属不服,允许其申请上诉复审,称为“乞鞫”。汉朝起诉形式分两种:一为“告诉”,指当事人或其亲属直接到官府控告;二是“举劾”,指官吏代表国家纠举犯罪。故排除选项 A、B、D。26.下列关于春秋决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012 年单选 35)(分数:2.00)A.春秋决狱盛行于西汉文帝、景帝时期 B.春秋决狱体现了司法领域中儒家思想向法律的渗透C.春秋决狱是指以春秋的经义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D.春秋决狱是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法律儒家化的必然产物解析:解析:春秋决狱是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法律儒家化的必然产物,故属于汉武帝之后的事情,而不可
29、能是汉武帝之前的汉文帝、景帝时期的事情。故选项 A错误,应选。27.宋朝曾实行的“审”与“判”分离的制度称为()。(2012 年单选 40)(分数:2.00)A.翻异别推B.鞫谳分司 C.三司推事D.九卿会审解析:解析:宋朝从州到大理寺,都实行鞫谳分司制,即“审”与“判”分为两事,分别由不同的官员担当,审问案情的官员无权量刑,检法量刑之事由其他官员负责。前者称“鞫司”(又称“推司”、“狱司”),后者称“谳司”(又称“法司”)。故本题应选 B。28.中国历史上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2011 年单选 40)(分数:2.00)A.元世祖B.明太祖 C.明成祖D.清世祖解析:解析:明太祖朱元璋废
30、除丞相制度和三省制度,由皇帝直接控制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故B项正确。29.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2011 年单选 33)(分数:2.00)A.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B.天坛宪草C.钦定宪法大纲 D.资政院院章解析:解析:钦定宪法大纲由清廷宪政编查馆编订,于 1908年 8月颁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30.清政府于辛亥革命爆发后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是()。(2012 年单选 42)(分数:2.00)A.谘议局章程B.钦定宪法大纲C.资政院院章D.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解析:解析:清政府于辛亥革命爆发后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是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本题应选 D。31.清末设立的以
31、“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的地方机构是()。(2008 年单选 37)(分数:2.00)A.参议会B.资政院C.谘议局 D.都督府解析:解析: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的地方机构是谘议局。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实际上,谘议局不是真正的民意机构,只是在各省督抚严格控制下的咨询机关。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资政院完全是清代皇室直接控制的御用机关,根本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组织。32.清末修律的主要主持者是()。(2008 年单选 32)(分数:2.00)A.康有为B.伍廷芳C.沈家本 D.袁世凯解析:解析:190
32、2 年,清朝下令设立主持修律的专门机构:修订法律馆,以沈家本、伍廷芳为修订法律大臣,其中主要主持者是沈家本。33.下列关于清末修律的表述,正确的是()。(2012 年单选 44)(分数:2.00)A.清末修律进一步完善了中华法系B.通过修律,清政府收回了“治外法权”C.清末修律的成果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失去影响D.清末修律改变了中国传统上的“诸法合体”,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 解析:解析:清末修律导致中华法系走向解体,而非进一步完善了中华法系,故选项 A错误。通过修律,清政府并没有收回“治外法权”,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才逐渐收回“治外法权”,故选项 B错误。清末修律的成果并没有随着清王
33、朝的覆灭而失去影响,它对后世特别是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近代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故选项 C错误。本题应选 D。二、多选题(总题数:6,分数:12.00)34.多项选择题第 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35.按照唐朝的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自首减免刑罚原则的犯罪包括()。(2008 年多选 62)(分数:2.00)A.私习天文B.强盗 C.谋杀 D.损坏官印文书解析:解析:根据唐律,“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越渡关及奸,并私习天文者,并不在自首之列”。选
34、项 D,属于“于物不可备偿”情形。本题应选 B、C。36.在汉代,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包括()。(2012 年多选 61)(分数:2.00)A.出界 B.非正 C.酎金 D.阿党附益 解析:解析:在汉代,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包括:阿党附益、左官、非正、出界、僭越、泄露省中语、酎金等。故选项 A、B、C、D 均应选。37.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法律规定的罪名的有()。(2009 年多选 61)(分数:2.00)A.阿党附益 B.见知故纵 C.酎金 D.奸党解析:解析:诸侯官吏与诸侯王结成一党,构成“阿党”;中央官吏与诸侯王交好,图谋不轨者,构成“附益”;诸侯王在参与祭祀宗庙时,所贡醇酒和黄金以次充好,
35、不够成色者,构成“酎金”。“凡知人犯法不举告为故纵”,也就是说,发现犯罪不举报的,是故意纵容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监临部主罪,是指长官对其下属犯罪必须及时纠举,否则与之同罪。上述均为汉朝法律规定的罪名,本题应选A、B、C。奸党罪为明律规定的罪名。38.明朝的会审形式包括()。(2008 年多选 60)(分数:2.00)A.圆审 B.大审 C.朝审 D.热审 解析:解析:明朝的会审制度主要包括三司会审、九卿会审(又称圆审)、朝审、大审、热审。故本题应选A、B、C、D。九卿会审,是指由六部尚书及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都察院左都御史、大理寺卿九人会审皇帝交付的案件或已判决但囚犯仍翻供不服之案。朝审始于天
36、顺三年(公元 1459年),英宗命每年霜降之后,三法司会同公、侯、伯、爵,在吏部尚书(或户部尚书)主持下会审重案囚犯,从此形成制度。清代秋审、朝审皆渊源于此。大审始于成化十七年(公元 1481年)宪宗命司礼监(宦官二十四衙之首)一员在堂居中而坐,尚书各官列居左右,会同三法司在大理寺共审囚徒,并“自此定例,每五年辄大审”。热审创制于明成祖时,目的是在炎热天气疏通监狱以宽贷罪囚。39.宋朝为防范科举考试舞弊而采取的制度有()。(2008 年多选 61)(分数:2.00)A.誊录试卷法 B.糊名考校法 C.考官回避制 D.九品中正制解析:解析:宋朝为防范科举考试舞弊而采取的制度包括:弥封举子姓名(糊
37、名)、考试卷另由他人抄写呈上(誊录)和回避等考试方式和规则,以防科场舞弊。故本题应选 A、B、C。九品中正制。又名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22.00)40.分析题第 67-69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解析:唐律疏议名例:“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上述所引唐律条文体现了唐朝法律的何种适用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段文字规定的是唐律适用的类推
38、原则,即对于唐律中没有明文规定的犯罪行为,如何比照有关类似条款定罪量刑的问题。)解析:(2).试结合引文材料具体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适用上述原则?(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唐律中无明文规定但又需予以惩处的犯罪行为,凡应减轻处刑的,应列举重罚条款的类似规定,比照从轻处断;凡应加重处刑的,则应列举轻罚条款的类似规定,比照从重处断。)解析:(3).唐律的这一规定有何意义和作用?(2010 年分析 69)(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一规定体现了对司法官适用类推断狱的严格要求,反映了唐朝立法对于类推的基本价值取向:既予以认可,以发挥其对现行律典的灵活补充作用;又予以规
39、范和限制,以防其破坏国家法制。)解析: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盗贼及有关币帛钱粮等事,明律则较唐律为重。 (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祭祀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0)(1).如何理解薛允升的上述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是指明律对一些轻微触犯礼教、典礼的罪名,比唐律处罚有所减轻,即“轻其所轻”;“盗贼及有关币帛钱粮等事,明律则较唐律为重”,是指对于政治性犯罪、强盗、窃盗、抢夺等侵害财产以及官吏贪赃受贿等犯罪的处罚,明律都比唐律明显加重,即“重其所重”。)解析
40、:(2).为什么明律较唐律会发生这样的变化?(2012 年分析 69)(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明律较唐律“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一是宋明理学使儒家的纲常礼教已经对人们行为的法外约束力愈来愈大,这种背景下,对有关伦常礼教的犯罪减轻处罚,能集中刑法的打击目标,缓和社会的反抗情绪;二是随着君权的加强和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剧,贼盗大案直接冲击着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加大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也是“重典治国”的体现。)解析:唐律疏议断狱“官司出入人罪”条:“诸官司入人罪者,若入全罪,以全罪论。从轻入重,以所剩论。刑名易者,从笞入杖,从徒入流,亦以所剩论。从笞杖入徒流,从徒
41、流入死罪,亦以全罪论。其出罪者各如之。即断罪失于入者,各减三等;失于出者,各减五等。”(2011 年分析 69)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何为“入罪”?何为“出罪”?(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入罪”,是指不应判刑而判刑,或者轻罪重判;“出罪”是指应当判刑而不判刑,或者重罪轻判。)解析:(2).唐律关于司法官员“出入人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唐律关于司法官员“出人人罪”的处罚原则,若故出入人罪,采取反坐原则;若失出入人罪的,在故出入人罪的基础上减轻处罚。)解析:(3).如何评价唐律的该条规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该条是要求法官严格依法断罪,以保证司法审判的公正、合法。)解析:朝审原于明天顺三年,令每岁霜降后,但有该决重囚,三法司会同公、侯、伯从实审录。秋审亦原于明之奏决单,冬至前会审决之。顺治元年,刑部左侍郎党崇雅奏言:“旧制凡刑狱重犯,自大逆、大盗决不待时外,余俱监候处决。在京有热审、朝审之便,每至霜降后方请旨处决。在外直省,亦有三司秋审之例,未尝一丽死刑辄弃于市。望照例区别,以昭钦恤。”此有清言秋、朝审之始。嗣后逐渐举行,而法益加密。初制分情实、缓决、矜、疑,然疑狱不经见。雍正以后,加入留养承祀,区为五类。 清史稿卷一百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