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13873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真题语文 第一部分( 26 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 分) (wi) 蓝 (tin) 淡 金 (b) 辉煌 赏心 (yu) 目 解析:本题考查书写汉字。 答案 : 蔚 恬 碧 悦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 4 分) 穿过狭窄幽深的小巷,进入保圣寺,豁然开朗前面是“清风亭”,我常为这样雅至的文字叫好,我仿佛因此触摸到那个座落在水乡泽国的江南古镇的灵魂。眼前那颗千年银杏,枝叶窸窣,像是在细说往夕岁月的芬芳 解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文段中汉字。“至”是“到”的意思,而“致”是表示“情趣”的

2、意思;“座”是名词,“坐”是动词,“坐落”为动词性;“棵”指植物类的量词,除此之外用“颗”;“夕”与一天的时间有关,指傍晚,“昔”与岁月有关,去过去的日子。 答案 : “ 至 ”改为“ 致 ” ; “ 座 ”改为“ 坐 ” ; “ 颗 ”改为“ 棵 ” ; “ 夕 ”改为“ 昔 ”。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 分) 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答案: 草色遥看近却无 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案: 病树前头万木春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答案: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答案: 山重水复疑无路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答案: 断肠人在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案: 化作春泥更护花 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答案: 不耻下问 芳草鲜美, 。(陶渊明 ) 答案 :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解析:本题考查 默写常见 的名句名篇。 注意平时积累,别写错别字。 4.名著阅读。( 5 分) (1)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和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错误 ( )( 1 分) A.阿长与 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

4、在日本留学的故事。徐锡麟被害后, “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C.五猖会中,“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后来背完书能去看五猖会了,但“我”已没先前那么高兴了。 D.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姨妈让汤姆刷墙。汤姆一心想着玩,就变着法子让其他孩子替他来刷墙。孩子们为得到刷墙的机会,送给他苹果或其他各种小玩意。 解析: B 错,范爱农是鲁迅的作品,作品提到发电报一事是这样写的“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 答案: B (2)下面关于孙悟空的称呼及其得名原因,正确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请参照示例,完成

5、表格。 ( 4 分) 斗战胜佛 A.石猴被招安后,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 齐天大圣 B.唐僧收石猴为徒时为他所取的混名 行 者 C.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 弼 马 温 D.石猴探水帘洞成功,众猴拜他为王时对他的称呼 千岁大王 E.石猴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建议所称 称呼 示例 得名原因 C E B A D 解析 : 仔细回顾西游记的内容,根据各项人物与情节的表述来判断彼此的相关性。 答案: 称呼 得名原因 C E B A D 5.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3 分) 松间鸣好鸟 鸟鸣山更幽 泉和万

6、籁声 风定花犹落 窗外见南山 (1)上联: ;下联: ; (2)上联: ;下联: 。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知识,可以根据上下句的词性来进行判断。 答案 : (1) (2) 第二部分( 44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 6 8 题。 ( 5 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题目中的“ ”表

7、明了这首诗的体裁。(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体裁知识。 答案:歌或白雪歌 7.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2 分) 解析: 首先要根据本诗所写的季节景物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写大雪的,其色为白,不是写花的,所以学生在作文 用此诗来说“杏花、桃花”不妥,一是内容不同,二是色彩不同。 答案:示例:不恰当。学生引用岑参诗句后,整个句子就构成这样一种比喻关系: “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像“很多树开满了梨花”,不合比喻要求;“春天来了”已是事实,后面又

8、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前后矛盾(违背逻辑)。此外,“梨花、杏花、桃花”与诗句中单一的“梨花”照应不周。 8.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 ) ( 2 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何当共剪西窗 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解析: 首先要根据本诗的内容了解“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含义即送友远离时对朋友的伫望牵挂,根据此意判断各选项,判断时要注意不仅情感同相,情境要相同,所以答案

9、为 A,“惟见”与“不见”有相同的情境。 答案 : A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完成 9 10 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2 分) A.夫大 国 ,难测也 去 国 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B.齐 师 败绩 当余之从 师 也(送东阳马生序) C.战 于 长勺 又留蚊

10、于 素帐中(幼时记趣) D.惧有 伏 焉 人皆 伏 其精练(梵天寺木塔) 解析: 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分析其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 C 组两个“于”都是“在”的意思。 答案: C 10.“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 分) 解析: 从文中“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一句来理解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可见其远见和细心。从文中举例分析说明人物这一性格特点即可。 答案 : 与鲁庄公的贸然下令比,曹刿先下车察看车辙和登高瞭望敌情,从细节观察,然后作判断发

11、命令,最终 取胜,表现了他认真细致,冷静谨慎,懂 战术有谋略的特点。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 11 12 题。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 几尽而去。 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道州边鄙而退。 岂力能制敌与? 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作者:元结) 【 注 】 永、邵:地名,指永州和邵州。诸使:指主持国家税政的人。元结:唐朝诗人,曾任道州刺史。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几尽而去。 岂力能制敌与?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注意 句中“ 去 ”的古今异义。 答案:几乎抢光才离开。难道(道州)的力量能够战胜敌人吗? 12.从

12、本文看,作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的目的是什么?这与你学过的哪一篇文言文用意是相同的?( 3 分) 解析: 根据前句“诸使何为忍苦征敛”即可了解其目的。回顾所学古文,反映赋税沉重的作品即捕蛇者说,其中有一句“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即表达了与本文作者感受的愿望。 答案 : 希望官吏能减轻百姓赋税。 捕蛇者说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3 15 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 50 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

13、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

14、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 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 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 10000 倍的力,足以致命。 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 1/50 至 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 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 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

15、化 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 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 比如,如何

16、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有删改) 13.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 分) 解析: 说明文的开头段摆现象或说故事,都是为了引出要说明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题简要说明文段的内容,从这两方面来概括其表达作用即可。 答案:作者将人和蚊子在雨中漫步的“惬意”和“危险”作比较,提出蚊子“在雨中为什么能够毫发无损”的问题,激发读者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问题的具体说明。 14.写出第段画线句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列数据、打比方。列

17、数据:运用“ 1/50 至 1/300”等数据,从数量上具体准确地说明雨滴击中“空中飞舞”的蚊子时施加给它的力量之小。打比方:把雨滴比作羽毛,形象地说明了蚊子受到的冲击力之小,便于读者展开想象,感知理解。 15.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哪一项不正确 ( ) ( 2 分) A.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D.与蚊子同类的昆虫 ,身体越轻或许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解析: 本题是筛选信息题。

18、B 错,文中是说蚊子“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而不是“不管处在什么境地”。 答案 : B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6 20 题。 杏荫井台 杨闻宇 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

19、因为太忙,父母对 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 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来了。 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 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躺下了。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 些顾不上收摘的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 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我肚皮朝天,睡姿不变,

20、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直没法形容。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当别论。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 两两,会跌落许多黄杏儿, 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筐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 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儿的黄杏,斜

21、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 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卖肉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 儿敞开着前襟,胸部肋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他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篮,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 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裂开了半边,缝里又爬满了黑蚂蚁,照着缝儿使劲吹了几下,蚂蚁也吹不掉。他咽了一口唾沫,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兄弟,我不要你这杏儿了。”他拍拍双手,提起我的小衫儿抖了抖尘土,

22、替我搭在肩膀上,我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哪?哪咋办呢?”我回望了井台一眼,“我会上树,上去给你摇好的吧! ”他携起路畔的筐篮,摇了摇头 :“算啦。咱俩交个朋友吧,这块肉送给你啦。”说罢,便起身赶路了。道上尘埃厚厚,一脚踩下去,扑起一团烟尘,他的鞋 和下半截裤筒染成了浑黄色 我已经要走近井台了,卖肉的忽然又回头喊道:“喂!小家伙!”我的心猛儿一跳:莫非后悔了,想要回他的肉! “静静地在杏荫下玩儿,别到井沿边去。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天热,他那声音已有些沙哑。 “好 的!”我踮起脚尖大声回应他。 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他那细瘦的身影渐渐地远了,远了 “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又是杏黄

23、麦收时节,伫立在那片杏荫之下,地平线上的热风,似又将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选自文汇报 2015 年 5 月 13 日第 11 版,有改动) 16.仔细阅读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5 分) (1)从画线句看,导致“我”寂寞的两个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每个原因不要超过 5 个字。 (2)联系全文,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并作简要说明。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第 (1)题直接根据句子的内容即可作答,第 (2)题要联系全文来思考, 文章一开始写 “我”寂寞 是为下文有关情节做铺垫。 答案: (1)没人喜欢(关心、照顾);没人陪伴。 (2)这样

24、写意在强调“我”没人关心的寂寞,引出下文写“我”在杏荫井台所获得的快乐,为突出汉子对“我”的关爱作铺垫。 17.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4 分) 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 解析: 本题是情景描写,写蚂蚁吃杏儿的样子,点明修辞手法,说明作者这样写表现的是杏儿的什么特点,并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我”的童趣。 答案:比喻、拟人。 作者从儿童视角出发,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有裂缝的杏儿比作开了大门的宝库;同时又赋予蚂蚁以人的心理与行为,写出它们成群结队尽情享用杏儿的情景

25、,突出了杏儿味美的特点,描写具体生动,富有童趣。 18.文中有多处细节写出了“我”对腊炙羊肉的渴望,请分点罗列其中的四处。( 3 分) 解析:阅读全文,大致了解内容,抓住题干中“多处细节”“ 对腊炙羊肉的渴望”两个要点,梳理文段,从人物的动作行为描写中寻找有关的细节。 答案:示例:“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吆喝声)像唱歌一样好听;麻利脱下布褂去捡拾杏儿(换羊肉的迫 切);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过去(怕赶不上汉子);羊肉红光闪闪(色泽诱人);并拢双手接受羊肉;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心猛儿一跳,担心汉子后悔,把肉要回去。 19.文章第、 三段文字蕴含了“我”丰富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一段作简要

26、分析。( 3分) 解析: 人物的感情是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表现的,在所示文段中找到描写“我”的句子,根据具体的情节来体会作者所表现的人物的情感即可,点明作者在描写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从表现人物情感的角度来点评关键的生动的词语。 答案:第段:“踮起脚尖、大声回应”表明“我”努力 想让汉子知道“我”会听从他的关照,表现了“我”对他的理解和感激。第段:“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与汉子“细瘦的身影”形成强烈反差,暗示汉子生活艰辛,体现了“我”对他的怜惜之情;“远了,远了”,用反复手法,写出“我”目送汉子渐行渐远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与不舍之情。第 段:写“我”重回杏荫 之下,似又听到汉子的叫卖声

27、,说明“我”至今仍会想起汉子,表达了“我”对他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20.“杏荫”在文中多次出现,它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 分) 解析: 阅读全文,抓住 “杏荫”梳理文章内容,找 到与之有关的情节,从“杏荫”给“我”带来的享受和“我”受到关爱等方面来概括。 答案 : 杏荫给“我”带来的清凉;杏荫给“我”带来的快乐;汉子给“我”的关爱呵护。 第三部分( 60 分) 21.作文。 出发,可以说是人生常态。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让你去经历,去收获 请以“记得那一次出 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要少

28、于 600 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答案 : 例文 记得那一次出发 我已记不得那天有多少人来送别,我只记得那天天气不好,阴阴的。 那年,我十岁。爸爸在邻镇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全家要搬迁过去。这是一件大喜事,但我的心却像被揉皱的纸团一样,被扔在角落里,独自纠结。 这事还得从一个多月前说起。期中考试后学校召开了一次家长会,那次期中考试,我数学意外考砸了。晚饭后,我做完作业,照例拿起了小人书杨家将,一头扎进去。 爸爸什么时候进房,我几乎全不知道,我只感觉手中的小人书突然被一只大手抓走,就像一只毛茸茸的小鸡突然被一只恶狗咬进了嘴里。等我反应过来,爸爸已经将我床头 的十多本小人书全

29、部掳起来。一言不发,爸爸狠狠地划起了火柴。在泪光中,我看到一团火焰闪动,模糊 这些小人书是我向邻家老伯租借的,老伯的书摊离我家就百十米,我今后怎样面对老伯?那以后,我选了一条远路绕开老伯。 但是,今天,运载行李的卡车就停在路边。相信老伯早就知道我家要搬家了。他过来讨要小人书怎么办?他会不会把这些天的租费全部算上?爸爸会不会将我一顿狠揍?我不敢再想下去,只留在屋里,帮着做十岁孩子能做的事,一心盼着天快黑,我们好早点出发。 “准备一个人留在这里吗?”是爸爸严厉的声音。我这 才发现,屋里已搬空了。 现在,我不得不出发了。 我低着头出了门,外面有一些街邻来送我们,我很害怕见到那张熟悉的脸。 距离那辆卡车大概有五十步的距离,我的小心脏快要蹦出来。我只是小步快走着,六步,五步,四步还有三步,我就可以永远摆脱这件不光彩的事了。 奇怪的是,一直到我上了车,都没有听到老伯的声音。难道他今天没有过来?难道他忘了这件事?还是已经原谅了我? 卡车的引擎已经发动,我们就要出发了,我轻轻吁了口气。但奇怪的是,我突然有一种失落,心里空空的。 老伯没有出现,成了一个永远的 问号,常常逼视着我的内心。我知道,面临同样的境况,我会重新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