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138901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15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分数:2.00)A.学习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动机心理学3.提出人类具有三种灵魂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并分别以不同教育方式予以教育培养的思想家是(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洛克4.儿童建立“客体永久性”的阶段是(分数:2.00)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2、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的阶段是(分数:2.00)A.婴儿阶段B.幼儿阶段C.小学阶段D.青少年阶段6.下列哪一维度不是吉尔福特提出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所考虑的维度(分数:2.00)A.操作B.产物C.内容D.因素7.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涉及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控的学习类别是(分数:2.00)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C.智慧技能D.态度8.能够解释“爱屋及乌”的条件反射的规律是(分数:2.00)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D.条件反射的获得9.在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反应的特点是(分数:2.0

3、0)A.建立快,消退也快B.建立快,消退慢C.建立慢,消退快D.建立慢,消退也慢10.海明威曾说,他每完成一部分创作之后,他就奖励自己一杯咖啡,然后继续写作,这在班杜拉看来,属于(分数:2.00)A.外部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11.奥苏伯尔提出的学习理论是(分数:2.00)A.认知目的说B.认知同化说C.认知发现说D.信息加工说12.可以解释“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的理论是(分数:2.00)A.认知建构主义B.格式塔学习理论C.社会建构主义D.社会学习理论13.宋钦宗赵恒曾赋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

4、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中没有涉及的学习动机是(分数:2.00)A.内在动机B.远景动机C.外部动机D.成就动机14.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班杜拉B.马斯洛C.斯金纳D.奥苏伯尔15.幼儿在家中和学校里看到了大量的桌子,掌握了“桌子”的概念,幼儿对于“桌子”这个概念学习的方式是(分数:2.00)A.概念转变B.概念形成C.概念同化D.概念整合16.关系转换说强调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是(分数:2.00)A.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B.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C.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D.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

5、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17.技能掌握的标志是(分数:2.00)A.可操作性B.合乎法则C.可重复性D.功能性18.某学生画出某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图帮助自己学习,其所用的学习策略属于(分数:2.00)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D.精加工策略19.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斯皮尔曼B.瑟斯顿C.卡特尔D.加德纳20.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是(分数:2.00)A.服从B.去个性化C.认同D.从众21.个体看到他人很悲伤时也体验到悲伤情绪,这种心理现象属于(分数:2.00)A.自我中心B.移情(empathy)C.情绪唤醒D.移情(t

6、rnsference)二、辨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22.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3.皮亚杰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是由外向内转化的内化过程。(分数:2.00)_24.奥苏伯尔提到的有意义学习和罗杰斯提到的意义学习含义相同。(分数:2.00)_25.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具有单向性的特点。(分数:2.00)_26.学习策略的实质是陈述性知识。(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27.用经典实验说明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教育意义。(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8.必答题(分数:2.00)_29.

7、材料:孙老师是一位从教八年的小学教师,前六年她都是教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最近两年她教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数学。在最近两年的教学中,她觉得教学不像前几年那样得心应手了,学生总是无法理解她讲授的内容,她感到非常困惑。 试根据有关教育心理学理论解释孙老师遇到的困惑,并帮助她找到相应的教学策略以解决这一困惑。(分数:2.00)_30.试述加涅关于学习分类的观点。(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试卷 15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8、:2.00)_解析:2.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分数:2.00)A.学习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 D.动机心理学解析: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因此,答案为 C。3.提出人类具有三种灵魂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并分别以不同教育方式予以教育培养的思想家是(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洛克解析:解析:亚里多德在对人类心理现象进行思考时最先提出了灵魂的概念,心理学即研究灵魂的学问。他提出了三种灵魂,分别通过教育予以塑造。这可以算是人类对学习类别的早期研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4.儿童建立“

9、客体永久性”的阶段是(分数:2.00)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解析:解析: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末期认知发展的一大成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分化,表现为儿童能够将眼前消失的物体仍然视为存在,即儿童已建立了“客体永久性”,已能将自己看成是无数客体中的一个。皮亚杰认为这对婴儿的认知发展来说意义重大,称之为儿童完成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的阶段是(分数:2.00)A.婴儿阶段B.幼儿阶段C.小学阶段 D.青少年阶段解析:解析: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划分为 8个阶段,18 岁前有 5个阶段

10、:第一个阶段(01 岁)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的阶段,体验希望的实现。第二个阶段(13 岁)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的阶段,体验意志的实现。第三个阶段(36 岁,即幼儿园阶段)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的阶段,体现目的的实现。第四个阶段(612 岁,即小学阶段)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的阶段,体验能力的实现。第五个阶段(1218 岁,即中学阶段)是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的阶段,体验忠诚的实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6.下列哪一维度不是吉尔福特提出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所考虑的维度(分数:2.00)A.操作B.产物C.内容D.因素 解析:解析:吉尔福特提出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

11、度划分出 150多种独特的智力因素。操作是指心理活动或过程,内容是指心理加工的信息材料,产物是指心理加工的结果。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7.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涉及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控的学习类别是(分数:2.00)A.言语信息B.认知策略 C.智慧技能D.态度解析:解析:言语信息指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于学习者记忆中的有关事物和组织化了的知识,这种学习结果是学习者能够再现以往贮存的信息。智力技能是指学习者使用符号(字母、数字、词语、图片等)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认知策略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与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机能。态度是情感的或情绪的反应,形成学习者的态度指使学习者形成影响行为选择的

12、内部状态或倾向。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8.能够解释“爱屋及乌”的条件反射的规律是(分数:2.00)A.条件反射的泛化B.条件反射的分化C.高级条件作用 D.条件反射的获得解析:解析:“屋”作为中性刺激起到无条件刺激的作用,与“乌”这种中性刺激伴随出现,产生了新的条件反射,这是高级条件作用。9.在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反应的特点是(分数:2.00)A.建立快,消退也快 B.建立快,消退慢C.建立慢,消退快D.建立慢,消退也慢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斯金纳关于强化程式的研究。连续强化条件下,行为建立快,消退也快。间歇强化条件下,行为建立慢,消退也慢。10.海明威曾说,他每完成一部分创作之后,他就奖励

13、自己一杯咖啡,然后继续写作,这在班杜拉看来,属于(分数:2.00)A.外部强化B.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解析:解析:班杜拉将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强化属于外部强化,也叫直接强化。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同样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属于替代强化。人们对达到自己预期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以激励自己,这是自我强化。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1.奥苏伯尔提出的学习理论是(分数:2.00)A.认知目的说B.认知同化说 C.认知发现说D.信息加工说解析:解析:奥苏伯尔的理论可以称之为认知同化说或认知接受说。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布鲁纳提出的理论,称之为认知发现说。12.

14、可以解释“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的理论是(分数:2.00)A.认知建构主义 B.格式塔学习理论C.社会建构主义D.社会学习理论解析:解析:认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人与人的互动在意义获得中的作用。13.宋钦宗赵恒曾赋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诗中没有涉及的学习动机是(分数:2.00)A.内在动机 B.远景动机C.外部动机D.成就动机解析:解析:宋钦宗以此诗激励天下读书人刻苦读书、博取功名。读书之目的不是当下的快乐

15、,而是未来的生活富足、社会地位,因此,涉及远景动机、外部动机和成就动机。14.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分数:2.00)A.班杜拉 B.马斯洛C.斯金纳D.奥苏伯尔解析:解析:班杜拉在 1977年最初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强调个人心理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15.幼儿在家中和学校里看到了大量的桌子,掌握了“桌子”的概念,幼儿对于“桌子”这个概念学习的方式是(分数:2.00)A.概念转变B.概念形成 C.概念同化D.概念整合解析:解析:概念学习的方式主要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经验,从而获得概念的过程。概念的同化指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以定义的方

16、式直接传授概念的特征。16.关系转换说强调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是(分数:2.00)A.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B.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C.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D.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解析: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迁移理论是关系转化说,强调每种学习情境中涉及的各要素之间关系具有某种关联时,学习迁移才能发生。17.技能掌握的标志是(分数:2.00)A.可操作性B.合乎法则 C.可重复性D.功能性解析:解析:技能的活动方式不是动作的随意组合,合乎法则是技能形成的前提,也是技能掌握的标志。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18.某学生画出某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图帮助自己学习,其所用的学习

17、策略属于(分数:2.00)A.注意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 D.精加工策略解析:解析:组织策略是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19.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分数:2.00)A.斯皮尔曼B.瑟斯顿C.卡特尔D.加德纳 解析: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这八种智能既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共同产生人类的智力行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20.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是(分数:2.00)A.服从B.去个性化C.认

18、同 D.从众解析:解析:社会规范的学习包括社会规范的遵从、认同和信奉(内化)三种水平。其中,社会规范的遵从包括从众与服从两种类型。题中所涉及的现象属于从众。服从现象指的是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的现象。21.个体看到他人很悲伤时也体验到悲伤情绪,这种心理现象属于(分数:2.00)A.自我中心B.移情(empathy)C.情绪唤醒D.移情(trnsference) 解析:解析:移情(empathy)是个体由真实或臆想的他人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empathy”也被翻译

19、成同理心、共情等。移情(transference)是精神分析的一个用语,是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隋感投射到咨询者身上的过程。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二、辨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22.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23.皮亚杰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是由外向内转化的内化过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皮亚杰提出图式的概念作为认知发展的结果。图式是个体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它有助于我们

20、适应外在的环境,并可能表征着行动和经验的某种固定的形式。儿童最初的图式是先天的,即皮亚杰所说的“遗传性图式”;它只有少量的几种,如“吸吮图式”“抓握图式”等,正是依靠这种“遗传性图式”,婴儿作出了最初的反应,开始了构造图式的漫长历程。个体后天建构的图式最初源于动作,这种主体和他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构成了皮亚杰理论的核心。具体来说,主体主动地组织图式去同化环境中新的信息,如同化成功,图式得到丰富;如同化失败,则原有图式得到改造或建构新的图式。随着同化和顺应的进行,儿童的认知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因此,在皮亚杰看来,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内向外逐渐展开的过程。)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

21、段理论的内容。皮亚杰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些固有的先天图式,这些图式经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逐渐发展强大,因此,他强调智慧发展由内向外的过程。24.奥苏伯尔提到的有意义学习和罗杰斯提到的意义学习含义相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ming)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如果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机械学习。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是非字

22、面的联系,换句话就是用不同语言或其他符号表达同一认知内容。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signigcant learing)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强调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理解,罗杰斯的意义学习强调学习材料对学习者的价值。因此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解析:解析:简单地说,一个学生读完了一本书,如果记住了该书的内容,则是机械学习;如果理解了该书的内容,则是奥苏伯尔所说的有意义学习:如果理解了该书的内容,并认为该书对自己特别

23、重要,则是罗杰斯所说的意义学习。25.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具有单向性的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学习动机会影响学习成绩,同时学习成绩也会影响学习动机。也就是说,较强的学习动机会对学习成绩产生积极影响,较差的学习动机会对学习成绩产生消极影响。反过来,较高的学习成绩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差的学习成绩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解析:解析: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的这种关系,恰恰可以说明,通过调查的方法计算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具有高相关关系不足以说明二者是因果关系。26.学习策略的实质是陈述性知识。(分数:2.00)_正确

24、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表述是错误的。 学习策略是一切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方法。学习策略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因此学习策略不是陈述性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和从事这种活动的技能。)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技能的形成、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的知识。认识到学习策略的实质才能找到适合于学习策略教学的教学策略。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27.用经典实验说明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教育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贾德通过水

25、下击靶实验证明其提出的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 1908 年贾德进行了一个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该实验以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根据教师的评定把他们分为能力相等的甲、乙两组,训练他们射击水中的靶子。其中,甲组在练习射击之前学习了光学折射原理,乙组则未学习该原理。在射击潜于水下 305 厘米的靶子时这两组的成绩基本相同,这说明理论并不能代替实地的练习:但当情景改变,把靶子置于水下 1016 厘米时,学习过折光原理的甲组同学不论在速度上还是在准确度上,都大大超过了没有学过光学折射原理的乙组同学。贾德认为,这是由于甲组被试在第一次射击中将折射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特殊情境中去了。 (2)学习迁移的概括

26、化理论 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概括化的知识是迁移的本质,知识的概括化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可能性就越大。 (3)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的教育意义 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应教给学生适应某些情境的原理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理论的内容。所有迁移的理论都在讨论的问题是两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发生迁移,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联。学习迁移概括化理论强调两种学习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28.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29.材料:孙老师是一位从教八年的小学教师,前六年她都是教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最近两年她教一

27、年级和二年级的数学。在最近两年的教学中,她觉得教学不像前几年那样得心应手了,学生总是无法理解她讲授的内容,她感到非常困惑。 试根据有关教育心理学理论解释孙老师遇到的困惑,并帮助她找到相应的教学策略以解决这一困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可以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解释孙老师遇到的困惑 (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适应和组织等认知机能使图式不断获得发展。 皮亚杰把人的身心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这一阶段(02 岁)的儿童只有动作层面上的智慧,

28、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本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构筑感知动作图式。 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逐渐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逐渐开始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的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711、12 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正在小学阶段读书,此时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是,他们的逻辑推理是具体的,不是形式的。 形式运算阶段(11、12 岁以上):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 (3)孙老师遇到困惑的原因 孙老师开始教小学五六年级,儿童的认知发展阶

29、段处于第三个阶段到第四个阶段之间。后来孙老师教小学一二年级,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处于第二个阶段到第三个阶段之间。由于孙老师长时间教小学五年级,其采用的教学策略比较适合于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而现在教小学一二年级,如果不改变教学策略,则可能会出现问题。 (4)解决困惑的方法 孙老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应适合处于认知发展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儿童,注意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和教学材料的具体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内容。学习认知发展理论要注意理论与实际教学的联系。30.试述加涅关于学习分类的观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学习水平分类。1970 年,加

30、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提出了八类学习,分别是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 (2)学习结果分类。后来,由于受到奥苏伯尔、布鲁纳等心理学家的影响,加涅认为八种学习水平不足以囊括所有的学习类别,他又提出了学习结果分类,认为有五种学习结果,分别是言语信息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3)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受到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加涅提出了学习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提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在这一模式中个体的学习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信息流程、控制事项和预期事项。)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加涅关于学习分类的论述,涉及加涅学习论思想的内容。 加涅作为教学论研究专家,不断总结心理学家关于学习的观点,从 20世纪 70年代起,先后对学习分类做出了不同的论述。回答本题时应该注意到加涅在不同时期提出的观点之间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