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1389554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 1-4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下列关于中断 IO 方式和 DMA方式比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2.00)A.中断 IO 方式请求的是 CPU处理时间,DMA 方式请求的是总线使用权B.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DMA 响应发生在一个总线事务完成后C.中断 IO 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DMA 方式下数据传送由硬件完成D.中断 IO 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D

2、MA 方式仅适用于快速外部设备3.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_。进程与进程处理机与设备处理机与通道设备与设备(分数:2.00)A.、和B.、和C.、和D.、和4.计算机开机后,操作系统最终被加载到_。(分数:2.00)A.BIOSB.ROMC.EPROMD.RAM5.下列选项中,在用户态执行的是_。(分数:2.00)A.命令解释程序B.缺页处理程序C.进程调度程序D.时钟中断处理程序6.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在用户态发生的事件是_。(分数:2.00)A.系统调用B.外部中断C.进程切换D.缺页7.下列选项中,会导致用户进程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的操作是_。整数除以零sin()函数调用read 系统调

3、用(分数:2.00)A.仅、B.仅、C.仅、D.、和8.下列指令中,不能在用户态执行的是_。(分数:2.00)A.trap指令B.跳转指令C.压栈指令D.关中断指令9.中断处理和子程序调用都需要压栈以保护现场,中断处理一定会保存而子程序调用不需要保存其内容的是_。(分数:2.00)A.程序计数器B.程序状态字寄存器C.通用数据寄存器D.通用地址寄存器10.内部异常(内中断)可分为故障(fault)、陷阱(trap)和终止(abort)三类。下列有关内部异常的叙述中,错误的_。(分数:2.00)A.内部异常的产生与当前执行指令相关B.内部异常的检测由 CPU内部逻辑实现C.内部异常的响应发生在指

4、令执行过程中D.内部异常处理后返回到发生异常的指令继续执行11.处理外部中断时,应该由操作系统保存的是_。(分数:2.00)A.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B.通用寄存器的内容C.块表(TLB)中的内容D.Cache中的内容12.假定下列指令已装入指令寄存器。则执行时不可能导致 CPU从用户态变为内核态(系统态)的是_。(分数:2.00)A.DIV RO,R1;(R0)(R1)a0B.INT n产生软中断C.NOT R0寄存器 R0的内容取非D.MOV R0,addr 把地址 addr处的内存数据放入寄存器 R0中13.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_。(分数:2.00)A.系统调用B

5、.中断C.库函数D.原语14.在支持多线程的系统中,进程 P创建的若干个线程不能共享的是_。(分数:2.00)A.进程 P的代码段B.进程 P中打开的文件C.进程 P的全局变量D.进程 P中某线程的栈指针15.下列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不管系统是否支持线程,进程都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B.线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进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C.系统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的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D.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拥有各自不同的地址空间16.下列选项中,导致创建新进程的操作是_。用户登录成功设备分配启动程序执行(分数:2.00)A.仅和B.仅和C.仅和D.、和17.一个

6、进程的读磁盘操作完成后,操作系统针对该进程必做的是_。(分数:2.00)A.修改进程状态为就绪态B.降低进程优先级C.给进程分配用户内存空间D.增加进程时间片大小18.下列选项中,会导致进程从执行态变为就绪态的事件是_。(分数:2.00)A.执行 P(wait)操作B.申请内存失败C.启动 IO 设备D.被高优先级进程抢占19.一个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仅有 P1和 P2两个作业,P2 比 P1晚 5ms到达,它的计算和 IO 操作顺序如下:P1:计算 60ms,IO80ms,计算 20msP2:计算 120ms,IO40ms,计算 40ms若不考虑调度和切换时间,则完成两个作业需要的时间最少是_。

7、(分数:2.00)A.240msB.260msC.340msD.360ms20.某系统正在执行三个进程 P1、P2 和 P3,各进程的计算(CPLD 时间和 IO 时间比例如下表所示。(分数:2.00)A.P1P2P3B.P3P2P1C.P2P1=P3D.P1P2=P321.若某单处理器多进程系统中有多个就绪态进程,则下列关于处理机调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2.00)A.在进程结束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B.创建新进程后能进行处理机调度C.在进程处于临界区时不能进行处理机调度D.在系统调用完成并返回用户态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22.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_。(分数:

8、2.00)A.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B.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C.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D.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23.下列选项中,满足短任务优先且不会发生饥饿现象的调度算法是_。(分数:2.00)A.先来先服务B.高响应比优先C.时间片轮转D.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24.下列调度算法中,不可能导致饥饿现象的是_。(分数:2.00)A.时间片轮转B.静态优先数调度C.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D.抢占式短任务优先25.下列选项中,降低进程优先级的合理时机是_。(分数:2.00)A.进程的时间片用完B.进程刚完成 IO,进入就绪列队C.进程长期处于就绪列队中D.进程从就绪状态转为运行状态26.有两个并发执行的进程 P1和

9、 P2,共享初值为 1的变量 x。P1 对 x加 1,P2 对 x减 1。加 1和减 1操作的指令序列分别如下所示。加 1操作减 1操作 load R1,x取 x到寄存器 R1中 load R2,xinc R1 dec R2store x,R1将 R1的内容存入 X store x,R2 两个操作完成后,x 的值_。(分数:2.00)A.可能为-1 或 3B.只能为 1C.可能为 0、1 或 2D.可能为-1、0、1 或 227.进程 P0和 P1的共享变量定义及其初值为:boolean flag2;int turn=0;flag0=FALSE;flag1=FALSE;若进程 P0和 P1访问

10、临界资源的类 C伪代码实现如下: (分数:2.00)A.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B.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C.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D.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2,分数:16.00)28.综合应用题 41-47小题。(分数:8.00)_假定某计算机的 CPU主频为 80MHz,CPI 为 4,平均每条指令访存 15 次,主存与 Cache之间交换的块大小为 16B,Cache 的命中率为 99,存储器总线带宽为 32位。请回答下列问题。(分数:8.00)(1).该计算机的 MIP

11、S数是多少?平均每秒 Cache缺失的次数是多少?在不考虑 DMA传送的情况下,主存带宽至少达到多少才能满足 CPU的访存要求?(分数:2.00)_(2).假定在 Cache缺失的情况下访问主存时,存在 00005的缺页率,则 CPU平均每秒产生多少次缺页异常?若页面大小为 4KB,每次缺页都需要访问磁盘,访问磁盘时 DMA传送采用周期挪用方式,磁盘 IO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为 32位,则磁盘 IO 接口平均每秒发出的 DMA请求次数至少是多少?(分数:2.00)_(3).CPU和 DMA控制器同时要求使用存储器总线时,哪个优先级更高?为什么?(分数:2.00)_(4).为了提高性能,主存采用

12、 4体低位交叉存储模式,工作时每 14 个存储周期启动一个体。若每个体的存储周期为 50ns,则该主存能提供的最大带宽是多少?(分数:2.00)_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 1-4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下列关于中断 IO 方式和 DMA方式比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2.00)A.中断 IO 方式请求的是 CPU处理时间,DMA 方式请求的是总线使用权B.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DM

13、A 响应发生在一个总线事务完成后C.中断 IO 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DMA 方式下数据传送由硬件完成D.中断 IO 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DMA 方式仅适用于快速外部设备 解析:解析:中断处理方式:在 IO 设备输入每个数据的过程中,由于无需 CPU干预,因而可使 CPU与IO 设备并行工作。仅当输完一个数据时,才需 CPU花费极短的时间去做些中断处理。因此中断申请使用的是 CPU处理时间,发生的时间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之后,数据是在软件的控制下完成传送的。而DMA方式与之不同。DMA 方式: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即在 CPU与 IO 设备之间,每次传送至少一个数据块;DMA

14、方式每次申请的是总线的使用权,所传送的数据是从设备直接送入内存的,或者相反;仅在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时,才需 CPU干预,整块数据的传送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的。3.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_。进程与进程处理机与设备处理机与通道设备与设备(分数:2.00)A.、和B.、和C.、和D.、和 解析:解析:在单处理机系统(不包含多核的情况)中,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进程占用处理机,因此进程之间不能并行执行。通道是独立于 CPU的控制输入输出的设备,两者可以并行,显然,设备与设备之间也是可以并行的。4.计算机开机后,操作系统最终被加载到_。(分数:2.00)A.BIOSB.ROMC.EPRO

15、MD.RAM 解析:解析:基本常识题,系统开机后,操作系统的程序会被自动加载到内存中的系统区,这段区域是RAM。5.下列选项中,在用户态执行的是_。(分数:2.00)A.命令解释程序 B.缺页处理程序C.进程调度程序D.时钟中断处理程序解析:解析:缺页处理和时钟中断都属于中断,在核心态执行;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内核进程,无需用户干预,在核心态执行;命令解释程序属于命令接口,是四个选项中唯一能面对用户的,它在用户态执行。6.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在用户态发生的事件是_。(分数:2.00)A.系统调用B.外部中断C.进程切换 D.缺页解析:解析:本题关键是对“在用户态发生”(与上题的“执行”区分)的理解

16、。对于 A,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程序的接口,系统调用发生在用户态,被调用程序在核心态下执行。对于 B,外部中断是用户态到核心态的“门”,也发生在用户态,在核心态完成中断过程。对于 C,进程切换属于系统调用执行过程中的事件,只能发生在核心态;对于 D,缺页产生后,在用户态发生缺页中断,然后进入核心态执行缺页中断服务程序。7.下列选项中,会导致用户进程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的操作是_。整数除以零sin()函数调用read 系统调用(分数:2.00)A.仅、B.仅、 C.仅、D.、和解析:解析:需要在系统内核态执行的操作是整数除零操作(需要中断处理)和 read系统调用函数,sin()函数调用

17、是在用户态下进行的。8.下列指令中,不能在用户态执行的是_。(分数:2.00)A.trap指令B.跳转指令C.压栈指令D.关中断指令 解析:解析:trap 指令、跳转指令和压栈指令均可以在用户态执行,其中 trap指令负责由用户态转换成为内核态。而关中断指令为特权指令,必须在核心态才能执行,选 D。9.中断处理和子程序调用都需要压栈以保护现场,中断处理一定会保存而子程序调用不需要保存其内容的是_。(分数:2.00)A.程序计数器B.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C.通用数据寄存器D.通用地址寄存器解析:解析:子程序调用只需保存程序断点,即该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中断调用子程序不仅要保护断点(PC 的内容

18、),还要保护程序状态字寄存器的内容 PSW。在第二篇中己多次强调:在中断处理中,最重要的两个寄存器是 PC和 PSWR。10.内部异常(内中断)可分为故障(fault)、陷阱(trap)和终止(abort)三类。下列有关内部异常的叙述中,错误的_。(分数:2.00)A.内部异常的产生与当前执行指令相关B.内部异常的检测由 CPU内部逻辑实现C.内部异常的响应发生在指令执行过程中D.内部异常处理后返回到发生异常的指令继续执行 解析:解析:内中断是指来自 CPU和内存内部产生的中断,包括程序运算引起的各种错误,如地址非法、校验错、页面失效、非法指令、用户程序执行特权指令自行中断(INT)和除数为零

19、等,以上都在指令的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故 A正确。这种检测异常的工作肯定是由 CPU(包括控制器和运算器)实现的,故 B正确。内中断不能被屏蔽,一旦出现应立即处理,C 正确。对于 D,考虑到特殊情况,如除数为零和自行中断(INT)都会自动跳过中断指令,所以不会返回到发生异常的指令继续执行,故错误。11.处理外部中断时,应该由操作系统保存的是_。(分数:2.00)A.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B.通用寄存器的内容 C.块表(TLB)中的内容D.Cache中的内容解析:解析:外部中断处理过程,PC 值由中断隐指令自动保存,而通用寄存器内容由操作系统保存。12.假定下列指令已装入指令寄存器。则执行时不可

20、能导致 CPU从用户态变为内核态(系统态)的是_。(分数:2.00)A.DIV RO,R1;(R0)(R1)a0B.INT n产生软中断C.NOT R0寄存器 R0的内容取非 D.MOV R0,addr 把地址 addr处的内存数据放入寄存器 R0中解析:解析:考虑到部分指令可能出现异常(导致中断),从而转到核心态。指令 A有除零异常的可能,指令 B为中断指令,指令 D有缺页异常的可能,指令 C不会发生异常。13.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_。(分数:2.00)A.系统调用 B.中断C.库函数D.原语解析:解析: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主要有两类:命令接口和系统调用。系统调用是能完成

21、特定功能的子程序,当应用程序请求操作系统提供某种服务时,便调用具有相应功能的系统调用。库函数则是高级语言中提供的与系统调用对应的函数(也有些库函数与系统调用无关),目的是隐藏访管指令的细节,使系统调用更为方便、抽象。但要注意,库函数属于用户程序而非系统调用,是系统调用的上层。图 1-2是 Linux中的分层关系。14.在支持多线程的系统中,进程 P创建的若干个线程不能共享的是_。(分数:2.00)A.进程 P的代码段B.进程 P中打开的文件C.进程 P的全局变量D.进程 P中某线程的栈指针 解析:解析: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是处理机调度的基本单位。因此,进程的代码段、进程打开的文件、进

22、程的全局变量等都是进程的资源,唯有进程中某线程的栈指针是属于线程的,属于进程的资源可以共享,属于线程的栈是独享的,对其他线程透明。15.下列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不管系统是否支持线程,进程都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B.线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进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C.系统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的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D.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拥有各自不同的地址空间解析:解析:在引入线程后,进程依然还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在用户级线程中,有关线程管理的所有工作都由应用程序完成,无需内核的干预,内核意识不到线程

23、的存在。16.下列选项中,导致创建新进程的操作是_。用户登录成功设备分配启动程序执行(分数:2.00)A.仅和B.仅和C.仅和 D.、和解析:解析:引起进程创建的事件有: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提供服务、应用请求等。用户登录成功后,系统要为此创建一个用户管理的进程,包括用户桌面、环境等。所有的用户进程会在该进程下创建和管理。设备分配是通过在系统中设置相应的数据结构实现的,不需要创建进程。启动程序执行是典型的引起创建进程的事件。17.一个进程的读磁盘操作完成后,操作系统针对该进程必做的是_。(分数:2.00)A.修改进程状态为就绪态 B.降低进程优先级C.给进程分配用户内存空间D.增加进程时间片大小

24、解析:解析:进程申请读磁盘操作的时候,因为要等待 IO 操作完成,会把自身阻塞,此时进程就变为了阻塞状态,当 IO 操作完成后,进程得到了想要的资源,就会从阻塞态转换到就绪态(这是操作系统的行为)。而降低进程优先级、分配用户内存空间和增加进程的时间片大小都不一定会发生,选 A。18.下列选项中,会导致进程从执行态变为就绪态的事件是_。(分数:2.00)A.执行 P(wait)操作B.申请内存失败C.启动 IO 设备D.被高优先级进程抢占 解析:解析:P(wait)操作表示进程请求某一资源,A、B 和 C都因为请求某一资源会进入阻塞态,而 D只是被剥夺了处理机资源,进入就绪态,一旦得到处理机即可

25、运行。19.一个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仅有 P1和 P2两个作业,P2 比 P1晚 5ms到达,它的计算和 IO 操作顺序如下:P1:计算 60ms,IO80ms,计算 20msP2:计算 120ms,IO40ms,计算 40ms若不考虑调度和切换时间,则完成两个作业需要的时间最少是_。(分数:2.00)A.240msB.260ms C.340msD.360ms解析:解析:由于 P2比 P1晚 5ms到达,P1 先占用 CPU,作业运行的甘特图如下:20.某系统正在执行三个进程 P1、P2 和 P3,各进程的计算(CPLD 时间和 IO 时间比例如下表所示。(分数:2.00)A.P1P2P3B.P3

26、P2P1 C.P2P1=P3D.P1P2=P3解析:解析:为了合理地设置进程优先级,应该将进程的 CPU时间和 IO 时间做综合考虑,对于 CPU占用时间较少而 IO 占用时间较多的进程,优先调度能让 IO 更早的得到使用,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显然应该具有更高的优先级。21.若某单处理器多进程系统中有多个就绪态进程,则下列关于处理机调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2.00)A.在进程结束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B.创建新进程后能进行处理机调度C.在进程处于临界区时不能进行处理机调度 D.在系统调用完成并返回用户态时能进行处理机调度解析:解析:选项 ABD显然是可以进行处理机调度的情况。对于 C,

27、当进程处于临界区时,说明进程正在占用处理机,只要不破坏临界资源的使用规则,是不会影响处理机调度的。比如,通常访问的临界资源可能是慢速的外设(如打印机),如果在进程访问打印机时,不能进行处理机调度,那么系统的性能将是非常差的。22.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_。(分数:2.00)A.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B.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C.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D.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 解析:解析:在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中,选出响应比最高的进程投入执行,响应比 R定义如下:响应比R=(等待时间撒行时间)执行时间。它综合考虑了每个进程的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对于同时到达的长进程和短进程,短

28、进程会优先执行,以提高系统吞吐量;而长进程的响应比可以随等待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不会产生进程无法调度的情况。23.下列选项中,满足短任务优先且不会发生饥饿现象的调度算法是_。(分数:2.00)A.先来先服务B.高响应比优先 C.时间片轮转D.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解析:解析:高响应比优先算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任务长度和等待时间的调度算法,响应比=(等待时间+执行时间)执行时间。高响应比优先算法在等待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作业执行时间越短则响应比越高,满足短任务优先。随着长任务的等待时间增加,响应比也会变大,执行机会也就增大,所以不会发生饥饿现象。先来先服务和时间片轮转不符合短任务优先,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会产

29、生饥饿现象。24.下列调度算法中,不可能导致饥饿现象的是_。(分数:2.00)A.时间片轮转 B.静态优先数调度C.非抢占式短任务优先D.抢占式短任务优先解析:解析:采用静态优先级调度时,当系统总是出现优先级高的任务时,优先级低的任务会总是得不到处理机而产生饥饿现象;而短任务优先调度不管是抢占式或是非抢占的,当系统总是出现新来的短任务时,长任务会总是得不到处理机,产生饥饿现象,因此 B、C、D 都错误,选 A。25.下列选项中,降低进程优先级的合理时机是_。(分数:2.00)A.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B.进程刚完成 IO,进入就绪列队C.进程长期处于就绪列队中D.进程从就绪状态转为运行状态解析:解

30、析:进程时间片用完,可降低其优先级以让别的进程被调度进 7、执行状态。B 选项中进程刚完成 IO,进入就绪队列等待被处理机调度,为了让其尽快处理 IO 结果,故应提高优先权。C 选项中进程长期处于就绪队列,为不至于产生饥饿现象,也应适当提高优先级。D 选项中进程的优先级不应该在此时降低,而应在时间片用完后再降低。26.有两个并发执行的进程 P1和 P2,共享初值为 1的变量 x。P1 对 x加 1,P2 对 x减 1。加 1和减 1操作的指令序列分别如下所示。加 1操作减 1操作 load R1,x取 x到寄存器 R1中 load R2,xinc R1 dec R2store x,R1将 R1

31、的内容存入 X store x,R2 两个操作完成后,x 的值_。(分数:2.00)A.可能为-1 或 3B.只能为 1C.可能为 0、1 或 2 D.可能为-1、0、1 或 2解析:解析:将 P1中 3条语句依次编号为 1、2、3;P2 中 3条语句依次编号为 4、5、6。则依次执行1、2、3、4、5、6 得结果 1,依次执行 1、2、4、5、6、3 得结果 2,执行 4、5、1、2、3、6 得结果 0。结-1 不可能得出。27.进程 P0和 P1的共享变量定义及其初值为:boolean flag2;int turn=0;flag0=FALSE;flag1=FALSE;若进程 P0和 P1访

32、问临界资源的类 C伪代码实现如下: (分数:2.00)A.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B.不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C.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会出现“饥饿”现象D.能保证进程互斥进入临界区,不会出现“饥饿”现象 解析:解析:这是皮特森算法的实际实现,保证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合理安全。该算法为了防止两个进程为进入临界区而无限期等待,设置变量 turn,表示不允许进入临界区的编号,每个进程在先设置自己标志后再设置 turn标志,不允许另一个进程进入,这时,再同时检测另一个进程状态标志和不允许进入表示,这样可以保证当两个进程同时要求进入临界区时只允许一个进程进

33、入临界区。保存的是较晚的一次赋值,则较晚的进程等待,较早的进程进入。先到先入,后到等待,从而完成临界区访问的要求。 其实这里可以想象为两个人进门,每个人进门前都会和对方客套一句“你走先”。如果进门时没别人,就当和空气说句废话,然后大步登门入室;如果两人同时进门,就互相请先,但各自只客套一次,所以先客套的人请完对方,就等着对方请自己,然后光明正大地进门。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2,分数:16.00)28.综合应用题 41-47小题。(分数:8.00)_解析:假定某计算机的 CPU主频为 80MHz,CPI 为 4,平均每条指令访存 15 次,主存与 Cache之间交换的块大小为 16B,Cach

34、e 的命中率为 99,存储器总线带宽为 32位。请回答下列问题。(分数:8.00)(1).该计算机的 MIPS数是多少?平均每秒 Cache缺失的次数是多少?在不考虑 DMA传送的情况下,主存带宽至少达到多少才能满足 CPU的访存要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平均每秒 CPU执行的指令数为:80M4=20M,故 MIPS数为 20; 平均每条指令访存 15 次,故平均每秒 Cache缺失的次数=210M15(1-99001)=300k; 当 Cache缺失时,CPU 访问主存,主存与 Cache之间以块传送单位,此时,主存带宽为 16B300ks=48MBs。在不考虑 DMA

35、传送的隋况下,主存带宽至少达到 48MBs 才能满足 CPU的访存要求。)解析:(2).假定在 Cache缺失的情况下访问主存时,存在 00005的缺页率,则 CPU平均每秒产生多少次缺页异常?若页面大小为 4KB,每次缺页都需要访问磁盘,访问磁盘时 DMA传送采用周期挪用方式,磁盘 IO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为 32位,则磁盘 IO 接口平均每秒发出的 DMA请求次数至少是多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题中假定在 Cache缺失的情况下访问主存,平均每秒产生缺页中断30000000005=15 次。因为存储器总线宽度为 32位,所以每传送 32位数据,磁盘控制器发出一次 DM

36、A请求,故平均每秒磁盘 DMA请求的次数至少为 154KB4B=15K=1536。)解析:(3).CPU和 DMA控制器同时要求使用存储器总线时,哪个优先级更高?为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CPU 和 DMA控制器同时要求使用存储器总线时,DMA 请求优先级更高; 因为 DMA请求得不到及时响应,IO 传输数据可能会丢失。)解析:(4).为了提高性能,主存采用 4体低位交叉存储模式,工作时每 14 个存储周期启动一个体。若每个体的存储周期为 50ns,则该主存能提供的最大带宽是多少?(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4 体交叉存储模式能提供的最大带宽为 44B50ns=320MBs。)解析:解析:本题综合涉及到多个考点: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存储器的性能指标、DMA 的性能分析,DMA方式的特点,多体交叉存储器的性能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