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3903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1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5 年重庆市 A 卷中考真题历史 (开卷 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 50 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 90 分钟) 一 、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 共 15 分。在 备选 答案中只有 一 项是符合 题目 要求的,请按答 题 卡的要求 作 答。 1.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解析:三幅图片分别指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子、陶盆、纺轮。故答案选 D。 答案: D 2.汉字是中华文化之母。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朝时人们把

2、汉字刻在甲骨或铸在 青铜器上 B.我国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秦朝开始的 C.汉字书法有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 D.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汉字的传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字的相关知识。四个选项中, B 选项明显错误,因为我国有可靠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商朝开 始的,当时使用的文字是甲骨文,而秦朝统一使用小篆。故答案选 B。 答案: B 3.列 表整理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下 图所示为小张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 ”处应填写的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由图片中的内容推测,图中的“ ”处应填写的人物是孔子,因为孔子是我国历

3、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著有诗经尚书春秋等书。故答案选 A。 答案: A 4.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工程 和建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李冰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B.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促进了交流 C.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雄伟壮丽 D.故宫是清朝开始修建的世界现在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中国古代部分工程和建筑成就。四个选项中, A 项错误,李冰是战国时期设计和主持建造都江堰的蜀郡太守; B 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促进了交流,正确; C 项错误,因为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而秦长城

4、才是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D 项错误,因为故宫早在明成袓时期就已经开始修建了。故答案选 B。 答案: B 5.重庆是古代巴族的主要活动地区,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其中下图所示战国时期巴国编钟在 1972 年出土于( ) A.涪陵 B.云阳 C.巫山 D.忠县 解析:图片中的战国编钟是 1972 年出土于重庆涪陵,对研究战国时期涪陵文化具有重大的史学价值。故答案选 A。 答案: A 6.巴蜀大地曾出现了许多被人们称颂的历史人物。其中,人们作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赞扬的是( ) A.蔓子 B.张仪 C.文翁 D.吴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乡土历史知识。巴蜀

5、大地曾出现了许多被人们称颂的历史人物。其中,人们作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赞扬的是吴资。吴资是东汉末年吕布的部下,时任济阴太守,在任期间重视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故答案选 D。 答案: D 7.鸦片流入中国,从 1842年的 33000箱上升到 1848年的 46000 箱仅 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 1 两银子在 18 世纪时兑换 1000 文铜钱,而在 1845 年,则超过了2000 文。这表明( ) 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 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 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

6、加重 A. B. C. D. 解析:材料说明了鸦片战争后, 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同时又说明了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和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 答案: C 8.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是列强套在中华民族脖子上的沉重枷锁。下列条约中,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其中,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因此答案为 D。 答案: D 9.1919 年 6 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

7、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这表明( ) 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讲述了受学生罢课的爱国行为影响,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正在酝酿,五四运动的目的也由争取青岛主权变为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北京学生、罢免卖国贼。这说明了五四运动已经扩展到上海,学生是运动的先锋,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但此时工人还未举行罢工。故答案选 B。 答案: B 10.下图再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生动场面。该图所

8、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开始了向农村进军的革命历程 C.形成了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部队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图片反映的是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史实,井冈山会师后,两支革命队伍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故答案选 C。 答案: C 11.雨果说:“开展纪念日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每年 6 月 5 日 ,重庆防空警报长鸣,它唤起了人们对苦难历史 “六五”大隧道窒息惨案的记忆与思考。这一惨案发生于( ) A.1938 年 B.1939 年 C.1940 年 D.1941 年 解析:为

9、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1941 年 6 月 5 日,日本飞机轰炸重庆,大批重庆市民躲入大隧道,造成许多市民窒息而死,为纪念此次惨案,每年 6 月 5 日,重庆防空警报长鸣。故答案选 D。 答案: D 12.提示历史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遵义会议的召开 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联系的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能力。四个选项中, A 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因此这两者之间是

10、直接因果关系; B 项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因此这两者之间是直接因果关系; C 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发生于抗战即将胜利时,因此这两者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D 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因此这两者是直接因果关系。故答案选 C。 答案: C 13.下列图 片所示人物中,对近代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的是( )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近代音乐。四幅图片所示的人物中, A 是牛顿,他是近代杰出物理学家; B 是贝多芬,他是

11、近代著名的音乐家,他对近代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C 是达尔文,他是近代杰出生物学家; D 是爱因斯坦,他是近代杰出的物理学家。故答案选 B。 答案: B 14. 1933 年 5 月,美国颁布法令,一是缩小现有耕地面积,控制生产过剩;二是由政府补贴来维持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的收入恢复到 1909 至 1914 年繁荣年代的水平。其目的是( ) A.复兴农业经济 B.恢复银行信用 C.增加就业机会 D.增加政府收入 解析:题文材料中美国对农业采取的做法,其目的是抑制农产品价格下跌,增加农民的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达到复兴农业经济的作用。故答案选 A。 答案: A 15

12、.感天动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把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坚守和平的希望。下列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苏军攻克柏林 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四个重大事件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 署于 1942 年 1 月 1 日;苏军攻克柏林发生于 1945 年 4 月 30 日;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发生于 1944年 6 月 6 日;雅尔塔会议的召开发生于 1945 年 2月。因此正确的顺序是。故答案选 C。 答案: C 二、判断题:本 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

13、 分,共 5 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巴黎和会确立了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调整了美日英三个战胜国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样,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由 30 年代以来一系列地区性局部战争逐步扩大演变而成的。这是区别它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从 1931 年到 1939 年的局部战争,中间经过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 略我国东北德国吞并奥地利、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等。在此期间,英法等西方国家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无 疑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世界战争的全面爆发。在局部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上

14、处于孤立少援、被各个击破的境地。德意日等国的侵略行动未得到有效阻止,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最终走向崩溃,世界大战爆发。 摘编自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现代历史专题 30 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C”。 16.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的都是一战后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关系。 解析:从材 料第一段可以看出巴黎和会调整的是一战后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关系,但是华盛顿会议调整了美日英三个战胜国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故本题观点错误,答案是 B。 答案: B 17

15、.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巴黎和会上处于被列强宰割的地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材料并没有提及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巴黎和会上处于被列强宰割的地位。只提及巴黎和会确立了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凡尔赛体系。故本题违背材料意思,答案是 C。 答案: C 18.德国和日本都是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者,对当时世界和平构成巨大 威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材料介绍了一战后,德国欧洲发动侵略战争,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日本在亚洲步步侵略中国,实际上,它们分别撕毁了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这说明了德国和日本都是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者,对当时世界和平构成巨大威胁

16、。故本题观点正确,答案是 A。 答案: A 19.面对德日法西斯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行为,英法等西方国家一再妥协退让。 解析:材料有介绍英、法等西方大国为了自身利益,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侵略弱小国家的行为,采取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靖政策,一再妥协 退让。故本题观点正确,答案是 A。 答案: A 20.未能有效防止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是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的历史教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材料中提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一个原因是英、法等西方大国面对法西斯国家发动局部战争,不加制止,但没有提及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此,而且第一次 世界大战不是因为局部战争引起的,它是直接爆

17、发的。故本题观点错误,答案是 B。 答案: B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1 题 3 分,第 22题 2分,共 5分。 21. (1)观察上图,请在答题卡图中的图例栏内 A、 B 处分别写出图例的含义。 (2 分 ) (2)依图指出秦灭六国过程的特点( 1 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和读图能力。由图例 可知, A 中的箭头指向各诸侯国,代表秦灭六国路线是先打最近的韩、赵、魏三国,接着攻打较远的楚、燕、齐三国; B 中的数字标在各诸侯国旁边,代表秦灭六国顺序,即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2)本题主要考査读图能力。由图中的箭头指向和数字序号看,秦灭六国的特点是由

18、近及远(自西向东 ) 各个击破。具体做法是利用东方六国之间的矛盾,采取远交近攻 的策略,然后各个击破,以达到灭六国, 统一全国的目的。 答案: (1)A:秦灭六国路线; B:秦灭六国顺序 。( 2 分) (2)由 近及远(自 西向东);各个击破。( 1 分。答出其中 1 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1 分。) 22.下图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2 分 ) A.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发生地点 B.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发生地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图中上框是邓世昌壮烈殉国的战役,即黄海海战

19、的发生地点大东沟附近,即选项 A,下框是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即威海卫战役发生的地点,也就是选项B。解答本题要注意审题,题目要求填字母代号,填具体的内容不得分。 答案:上框 A,下框 B。( 2 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3 题 7 分,第 24题 6分,共 1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武帝中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在此情形下,汉武帝于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20、 年),对盐、铁实行官管,由政府垄断。 摘编自万海峰、肖燕略论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 材料二 ( 20 世纪 30 年代)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五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 贫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经过 20 多年的实践,它的弊端逐渐显露,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扼杀了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98

21、4 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以中央决议的形式,承认了市场的作用,提出了要发展商品经济,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创举。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对盐铁经营政策进行调整的目的( 2 分) (2)20 世纪 30 年代,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苏联经济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这一体制得到作者肯定的原因。( 2 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在经济政策制定方面的变化。( 2 分) (4)综上,谈谈你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认识。( 1 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査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一介绍了一些富商通过经营盐铁,形成

22、了一股与中央相抗衡的社会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而且西 汉王朝在与匈奴作战时,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入不敷出,需要增加财政收入。由此可见,汉武帝对盐铁经营政策进行调整的目的是打击盐铁富商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二介绍了在 20 世纪 30 年 代,西方出现经济危机时,苏联却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因此,作者肯定这一体制的原因就是苏联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成功; 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衰退)。 (3)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三可知,中共中央原来的经 济政策是忽视商品

23、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后来却承认市场作用、发展商品经济。因此,它的变化是由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到承认市场作用、发展商品经济。 (4)本题主要考査运用能力。材料一中汉武帝因为受到富商的威胁和财政收入的影响而调整盐铁经营政策,材料二中苏联因为实施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材料三中,中国由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到承认市场作用、发展商品经济。这些政策调整,都是根据具体形势,从实际出发;适时调整,不断改革创新。这就告诉我们,国家制定经济政策,要 根据具体形势,从实际出 发;适时调整,不断改革创新。 答案: (1) 打击盐铁富商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4、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2 分) (2) 苏联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成功; 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衰退)( 2 分) (3) 由忽视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到承认市场作用、发展商品经济。( 2 分) (4)根据具体形势,从实际出发;适时调整,不断改革创新。( 1 分。答出其中 1 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的、言之有理的答案可同等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1 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地理上的相对 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古代中国人独自走着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技术型、经验型、实用型为主的科技体系。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一直保持着其永恒的

25、魅力。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重要社会条件。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和发展了开普勒的天体力学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成就,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一套基本概念,发现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摘编自肖耀根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科技体系的特点。( 1 分) (2)根据

26、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外国学者是如何评价这一著作的?( 2 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牛顿能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 2 分) (4)对于 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三则材料的认识有何共同之处?( 1 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一已经指出了我国古代科技体系是以技术型、经济型、实用型为主的 特点。通过对本题的回答,要注意一点,历史开卷考试不是只翻课本就能查找到答案的,尤其带史料的试题,一定要认真审题,如果题目要求只能依据材料来回答,就一定要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最直接的信息,进而提炼出正确的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査阅读分析能力。材料

27、二中说明了天工开物的创新之处是以更多篇幅记述手工业。外国学者是这样评价天工开物这一著作的, 他们说它是“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三的内容,我可以知道牛顿能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两个:一是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社会条件;二是牛顿总结和发展他人的研究成果。如开普勒的天体力学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成就。 (4)本题主要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一阐述了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地理上的相对隔绝、政治上的相对独立稳定;材料二阐述了天工开物会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是受明末启 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的影响的;材料三指出

28、了牛 顿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社会条件。由此,我们经过比较分析,可以知道三则材料认识的共同之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1 分) 答案: (1) 以技术型 、经济型、实用型为主。( 1 分) (2)以更多篇幅记述手工业。( 1 分)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 分) (3)原因: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牛顿总结和发展他人的研究成果。( 2 分) (4)科学技术的发展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1 分) 五、简答题 25.中华民族十分注重与其他文明、国家的 交流互鉴,请回答: (1)丝绸之路是东西文明交流的大通

29、 道。从长安出发,向西最远到达什么地方?以下列图片所示文物为代表的相关考古发现,对探究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有何作用?( 2 分 ) (2)十月革命后“以俄为师”成为中国革命的潮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下,国民党于 1924 年借鉴苏联红军的制度创办了新型军事学校,其简称叫什么?它在国民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2 分) (3)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枢,成为中外交流的中心。请列举中共中央南方局为促进中外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在重 庆可借助的主要国际力量。( 2 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査中国古代丝綢之路的相关史实。中国古代丝綢之路,从长安出发,向西经过

30、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来中亚和西亚,最远到达的地方是欧洲。图中的文物是汉代的纺织品,来自我国中原地区,在新疆和丝綢之路上出现这些东西,说明了中国古代丝綢之路确实存在,这为探究古代丝綢之路的历史提供证据(史料),这就是它们的作用。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十月革命后“以俄为师”成为中国革命的潮流。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建议下, 国民党于 1924 年借鉴苏联红军的制度创办了新型军事学校是位于广州黄埔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它的作用是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3)1937 年 12月 13 日,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因此,抗日战争

31、时期,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枢,成为中外交流的中心。那里汇聚了许多外国驻华使馆、国际组织和世界知名人士,所以,中共中央南方局为促进中 外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在重庆可借助的主要国际力量主要包括外国驻华 使馆;国际组织和世界知名人士等。 答案: (1)地方:欧洲。( 1 分)作用:提供证据(史料)。( 1 分) (2)简称:黄埔军校。( 1 分)作用: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1 分) (3)外国驻华 使馆;国际组织和世界知名人士等。( 2 分) 26.1900 年以来的百年中国史,是中华民族从苦难深渊走向繁荣复兴的历史。请回答: (1)首都蒙遭劫难是国之大耻。请写出

32、 1900 年至 20 世纪上半期,外国侵略军先后攻占的我国首都的名称。( 2 分) (2)美国总统罗斯 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这说明了什么?指出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 根本原因。( 2 分) (3)港澳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请分析促成港澳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 1 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査历史地理知识。 1900 年至 20 世纪上半期,外国侵略军先后两次攻占我国首都。一次是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京师),当时北京是清朝的都城;另一次 1937 年 12 月 13

33、 日,日军攻占南京,当时南京是中华民国首都。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话的意思是说,中国没有被打垮,牵制了大量的日军,使日本无法抽调兵力到其他战场上,减轻了盟国的负担。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旗帜下,进行全民族抗战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对付日本帝国主义,这是抗战胜利的最有力的保障。 (3)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能力的能力。港澳回归主要原因有:“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为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从而增加了中国的谈判筹码。( 2 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同等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2 分。) 答案: (1)北京(京师)、南京。( 2 分) (2)说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1 分) 原因: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旗帜下,进行全民族抗战。( 1 分)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改革开放使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2 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同等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