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翘 首( qio) 粗 犷 ( kung) 耳 濡 目染( r) B.脂 肪( zh) 颠 簸 ( b) 随声附 和 ( h) C.自 诩 ( y) 涨 红( zhng) 杳 无消息( yo) D.修 葺 ( q) 参 差( cn) 迥 然不同( jing) 解析 : 本题考的是“形声套读”“多音误读”和 “习惯性错读”, A 项“犷”应读 gung, B项“和”应读 h, C 项“诩”应读 x,故选 D。 答案 : D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恻隐
2、敞亮 各行其是 B.犀利 琐屑 既往不咎 C.隔阂 急躁 谈笑风声 D.映衬 蒙蔽 一筹莫展 解析 : “谈笑风声”应写作“谈笑风生”,故选 C。 答案 : C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期 盼 不 期 而遇 B.云 霄 气冲 霄 汉 C.鉴 赏 前车之 鉴 D.负 载 载歌 载 舞 解析 : A 项“期盼”的“期”是盼望,期待,“不期而遇”的“期”是约定, B 项两个“霄”都是云的意思, C 项“鉴赏”的“鉴”是观察;“前车之鉴”的“鉴”是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 D 项“负载”的“载”是装;“载歌载舞”的“载”是乃,于是,故选 B。 答案 : B 4.初三( 1)班准
3、备出一期黑板报参加学校优秀黑板报的评选。宣传委员征集同学们的意见,同学们积极响应。有的同学在内容设计方面提出了十分巧妙的想法,有的同学在版式编排方面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构思。根据这些建议,班委会出了黑板报,效果出色。同学们请你为这期黑板报的参评说出一句推荐的话。最恰当的一句是 A.由于同学们的精雕细刻,没有人不夸这期黑板报是优秀的。 B.同学们别具匠心的设计,使黑板报的效果十分出色,你说呢? C.在同学们的精雕细刻下,这期黑板报的效果太棒了! D.同学们的设计别具匠心,黑板报的效果十分出色。 解析:写推荐语要扣住主题,语言要短小精炼。本题根据语句内容“有的同学在内容设计方面提出了十分巧妙的想法,有
4、的同学在版式编排方面提出 了与众不同的构思”可知,应该使用“别具匠心”比较恰当。因为是评论,所以应该用陈述语气,故选 D。 答案 : D 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苇塘的秋天到了,苇顶的穗子由绿变黄继而变白, 。一些带着绒毛的草籽在风中 ,要人带它们到远方去落户。 A.像一塘白发的老人 飞扬起来,落在人的肩上、头发上 B.像涌起的白色浪花 飞扬起来,落在人的肩上、头发上 C.像一塘白发的老人 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脚 D.像涌起的白色浪花 不甘寂寞,插进布眼,爬在裤脚 解析:这是考查语句上下是否连贯的题型。空是在用比喻的形式修饰芦苇,承接前文,应该是对个体
5、的苇顶修饰,因此应该填“像一塘白发的老人”。句草籽随风,只能飘落,所以应该选“飞扬起来,落在人的肩上、头发上”,故选 A。 答案 : A 6.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乡愁打动观众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2(舌尖 2)开播后,在网络和电视上创造了收视奇迹,并跃居微博话题榜首位。许多观众说,喜欢舌尖 2就是因为它不仅拍摄了美食,更讲述了做美食的人和事。其中浓浓的乡情更让不少背井离乡打拼的人留下了眼泪。也有网友说,看到人们为准备食材付出的艰辛,让我们在体味美食的同时,学会感恩。 A.温情催人双泪垂 B.体味美食学感恩 C.佳片掀起收视潮 D.新作追求国际化 解
6、析:这是一道为新闻拟写标题的题型,此题给出了标题的前半部分,因此就要考虑标题要对偶。本题结合语句内容,及 后半部分的题目构成,“乡愁打动观众心”是名词 +动词 +名词 +名词的构成,据此分析,故选 C。 答案: C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鹰张开翅膀在蓝天上摆成一个一字。许久,身子一斜,任凭气流托着它回旋。 B.试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然后比较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C.分藏于大陆和台湾的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首次在台湾“合璧”展出。 D.“怎么对珍珍说呢”?路上,我低着头,掂着漂亮的折叠伞,心里一阵犹豫 解析: A 项“一”是特指修饰,因此应该使用引号标注, C 项富春山
7、居图是完成的画作,因此应该使用书名号, D 项第一分句的问号应该在引号内,故选 B。 答案 : B 二、默写 8.默写( 8 分) ( 1)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 分) 答案: 谁家新燕啄春泥 ( 2)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 分) 答案: 会当凌绝顶 ( 3)刘禹锡陋室铭中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2 分) 答案: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4)下面一组图画根据桃花源记绘制而成,描画的是渔人刚一出山洞时看到的景象。请你在图片 2 与图片 3 的横线处填上最恰当的语句(用原文回答,每空不超过 4 个字)( 4分) 图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
8、朗。 图 2: 图 3: 答案: 图 2:土地平旷 图 3:屋舍俨然 解析:本题考查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 1)( 2)小题为直接性默写,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又称“机械型默写题”,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文句,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但要注意背诵时将字记忆清楚。这两小题要注意“燕”“啄”“绝”的写法;( 3)( 4)属于理解性默写,这需要考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对诗词内容吃透,然后背诵。当然一些易错字也要注意,如“鸿”“旷”“俨”。 三、名著导读 9.名著阅读( 3 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 时期的诗歌 305
9、 篇。诗经的艺术 表现手法丰富,如运用大量的重章叠句,描绘某种场景,充分表达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例如我们学过的 中,写主人公与“伊人”隔水而望,通过反复咏叹,突出了 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名著诗经的内容,这部书学生接触的不多,但因为学习了诗经两首因此对这本书进行过详细的介绍,并且本题涉及的蒹葭一诗属于课内精读诗词,老师肯定讲解很仔细,此题其实考查内容很简单。空考查诗经的基本常识,空考查蒹葭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伊人隔水 而望”“艰险 与漫长”进行判断。 答案 : 春秋 蒹葭 追寻 四、文言文阅读 ( 10 分) 阅读活板,完成后面的题。 板印书籍,唐人
10、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 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 “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
11、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0.填空。( 4 分) ( 1)岳阳楼记中“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中“具”通“俱”,是“全、皆”的意思,核舟记中“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一句中“具”是“具备、具 有”的意思,文中“则第二板已具”中“具”的意思是: ( 2)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一句中“为”是“被”的意思,小石潭记中“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中“为”是“成为”的意思,文中“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中“为”的意思是: 解析: 这是考查文言文实词的一词多义,这需要根据句意进行判断。( 1)根据语境
12、,“则第二板已具”中的“具”是动词,因此应该是“具备”。( 2)“其 印为予群从所得”中的施动者是“予群从”,而受动者是“印”,所以“为”是“被”。 答案: ( 1)具备 ( 2)被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有奇字素无备者 翻译: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答案: 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 12.本文内容简明,条理清晰。请根 据文章内容填空。(第空用原文回答,其它空用自己的话回答。每空不超过 4 个字)( 3 分
13、) 文章第段,首先介绍活板的 方法;其次介绍制版和印刷的方法,并且说明了印数越多越能体现的优点是 ;然后,介绍了贮字的方法;最后与木制字模作比较,介绍 的优点。 解析: 根据要求划分第段的层次,分别概括层意,注意题干要求:空要用原文回答,概括内容不能超过 4 个字。 答案: 活字制作 极为神速(瞬息可就) 胶泥制字 五、现代文阅读 ( 35 分) (一) 阅读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完成后面的题。(共 15 分) 一生最大的勇敢都来自母亲 余秋雨 一 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 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身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保姆说曾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
14、“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橘红糕。”说完,她突然觉得不好意思,咧嘴大笑起来,之后就再也不说话了。橘红糕是家乡的一种食物,妈妈儿时吃过。 生命的终点和起点,在这一刻重合。 在我牙牙学语的那些年,妈妈在乡下办识字班、记账、读信、写信,包括后来全村的会计工作,都由她包办。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总是带着我。至今我仍记得,妈妈坐在床沿上,告诉我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白话文。她不喜欢现代文言文,说那是在好好的头上扣了一个老式瓜皮帽。妈妈在文化上实在太孤独,所以把我当成了谈心对象。我 7 岁那年,她又把扫盲、记账、读信、写信这些事全都交给了我。来 我到上海考中学,妈妈心情有点儿紧张,害怕因独自在乡下的“育
15、儿试验”失败而对不起爸爸。我很快让他们宽了心,但他们都只是轻轻一笑,没有时间想原因。只 有我知道,获得上海市作文比赛第一名,是因为已经替乡亲写了几百封信;数学竞赛获大奖,是因为已经为乡亲记了太多的账。 二 医生问我妻子,妈妈一旦出现结束生命的信号,要不要切开器官来抢救,包括电击?妻子问:“抢救之后能恢复意识吗?”医生说:“那不可能了,只能延续一两个星期。”我们决定:让妈妈走得体面和干净。 我们知道,妈妈太要求体面了,即便在最艰难的那些日子,服装永远干净,表情永远优雅,语言永远平和。到晚年,她走出来还是个“漂亮老太”。为了体面,她宁可少活几年,哪里会在乎一两个星期? 一位与妈妈住在同一社区的退休
16、教授很想邀我参加他们的一次考古发掘研讨会,三次上门未果,就异想天开地转邀我妈妈到场。妈妈真的就换衣梳发,准备出门,幸好被保姆阻止。妈妈去的理由是,人家满头白发来了三次,叫我做什么都应该答应。妈妈内心的体面,与单纯有关。 妈妈如果去开会了,会是什么情形?她是明白人,知道自己只是来替儿子还一个人情,只能微笑,不该说话,除了“谢谢”。研讨会总会出现不少满口空话的人,相比之下,这个沉默而微笑的老人并不丢人。在妈妈眼里,职位、专业、学历、名气都可有可无,因此她穿行无羁。 三 在我童年 的记忆中,大弟弟完全是在妈妈的手臂上死而复生的。年轻的妈妈抱着奄奄一息的婴儿,一遍遍在路边哭泣、求人。我和大弟弟都无数次
17、命悬一线。由于一直只在乎生命的底线,所以妈妈对后来各种人为的人生灾难都不屑一顾。 我从小就知道生命离不开灾难,因此从未害怕灾难。我历险 4 万公里被国际媒体评为“当今世界最勇敢的人文教授”,追根溯源,就与妈妈有关。妈妈,那 4 万公里的每一步,都有您的足迹。 妈妈,这次您真的要走了吗?乡下有些小路,只有您和我两人走过,您不在了,小路也湮灭了;童年的有些故事,只有您和我两人记得,您不在了,童年也 破碎了;我的一笔一画,都 是您亲手所教,您不在了,我的文字也就断流了。 我和妻子在普陀山普济寺门口供养了一棵大树,愿它能够庇荫这位善良而非凡的老人,即便远行,也宁谧而安详。 13.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段
18、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 分) 解析: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生命的终点和起点,在这一刻重合”因为在文章的中间部分,根据语句位置可以判断结构上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再分别概括承接上文及引起下文的内容。 答案: 承接上文母亲病重,引起下文对母亲年轻时的回忆。 14.作者认为母亲是“善良而非凡”的。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 分) 解析:本题考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语句,先确定答题区域,根据文章内容分别概括“母亲”的“善良”是指哪些事情,再概括“非凡”是 指哪些事情即可。 答案: “母亲”是“善良而平凡”的。母亲在别人再三登门请求的情况下,尽管自己不是专业人员,仍然要去
19、参加研讨会,体现了“母亲”的善良。“母亲”在年老时,仍然优雅、平和,能从容体面地老去,表现出面对老去和死亡的非凡勇气。 15.作者是如何做到把对母亲的感情写得真挚深切、十分感人的?试举例分析。( 不超过 150字)( 7 分) 解析:本题考查 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首先明确手法,然后可以根据文意进行推断想象,并从议论的角度进行分析,筛选相关内容,分析相关手法的使用以及效果,再结合作者的情感,概括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 答案: 作者运用想象、议论等手法将对母亲的感情写得真挚深切,十分感人。第段,通过想象母亲如果真的去参加研讨会时将有的得体表现,由衷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善良的理解。又以“
20、相比之下,这个沉默而微笑的老人并不丢人。在妈妈眼里,职位、专业、学历、名气都可有可无,因此她穿行无羁”的议论,深情赞 美了母亲敢于超越世俗偏见的勇气。 (二)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共 12 分) 文段一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与西域的使者、商人开始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和欧洲,又把西亚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东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后,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了一条通往西方的海上交通贸易要道。从广东出发,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在此,中国的瓷器、丝绸、糖、五金等多种货物
21、被运送至埃及、罗马,并进口香料、宝 石等。有的学者根据陆上丝绸之路加以引申,称它为海上丝绸之路。至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贸易繁盛。 文段二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因为他经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是丝绸。而另一些学者则有不同的看法。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由东向西运送过丝绸。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主要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的主要是什么呢? 考古发现,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 750 多件玉器,其中一部分玉经鉴定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和田玉首开了我国中原与边疆、与西方交流的运输通道。到了汉代,丝绸商
22、人利用这一古老的“玉石”通道又发展了丝绸贸易,中原地区的西域玉石消费量更是随之大增;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从西域来的玉石广泛用作饰品、礼器、艺术品等。和田玉一直是中原最受欢迎的物品。可以认为“丝绸之路”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 16.根据文段一内容,请写出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的两个表现。( 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从文段一的内容上看,“丝绸之路”随时间的有所变化的内容即表现,变化可以概括成两点,从开始的“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和欧洲”到“一条通往西方的海上交 10 / 13 通贸易要道”可知路线增多。再从商品上看,“丝和丝织品”到“瓷器、丝绸、糖、
23、五金等多种货 物”,可以看出尚品种类的扩大。要会筛选整合文章的内容。 答案 : 表现一:在陆上发展到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增多。表现二:出口物品由丝绸扩大到陶瓷、糖等,贸易种类扩大。 17.根据文段二的内容,写出“另一些学者”关于“丝绸 之路”名称的“不同看法”及其理由。( 8 分) 解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道题比较简单,因为答案在文章中很显眼。看法:即文段二结尾的内容。在分析理由时,可以文段的两段文字中逐一筛选一则理由即可,对于把握不大的理由,可以暂时放弃将认为正确充分的理由整理出来写上。 答案 : 看法:“丝绸之路”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理由:应该以双向运送的主要货物命名一条路
24、。丝绸之路是在“玉石”通道上发展 而来。西域玉石在中原被广泛消费,最受欢迎,说明丝绸之路上由西向东运送的主要货物是玉石。 (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共 8 分)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人格的养成具有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作用。时下一些人没有敬畏,不知珍惜,究其原因,是不懂孝与俭。在家教中应该力倡孝与俭,它们是敬惜之心的发端。 为了教育子孙后代,古人精心制定了一些家规家训,其中,孝与俭是我国传统家教的重要内容。曾国藩针对子弟生长于富贵家庭、惯于养尊处优的情况,在家训中,特别强调了“尽孝悌”、“倡勤俭”,教育子女要敬老爱幼,衣 勿华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教导子孙要赡养父母、尊敬父母,
25、崇尚“俭而不吝”。这些家教,在约束子弟、和睦家族家庭、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今天,我们所说的孝是指善事父母。首先是物质上赡养父母,其次是顺从,言语和气、态度谦恭、及时回应父母的要求。孝的最高层次是发自内心、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对父母的敬爱。 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子女正确的孝顺观,可以使子女懂得奉养父母,侍候长辈,是分本。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美德,也是一个人爱家爱国的出发点。 俭朴是人对待物质的一种态度和精神,体现出对劳 动的尊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诸葛亮的诫子书不足白字,思想深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仍然被奉为圭臬。司马光专门写
26、了一篇训俭示康,指出崇俭戒奢、劳谦终吉。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 因此,在家教中倡导俭朴,能够培养人们从小自我克制欲望的能力和精神,使人不滋生贪婪物语,不贪图享受,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 在家庭教育中从小培养敬老尊长,参加劳动等意识和习惯,从而体会劳动的不易和父母的辛苦,才能使人具备孝和俭的美德。 【注】圭臬:借指准则和法度。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 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句陈述性的句子,一般出现在题目、开头、结尾或中间位置,只要文章中的论据能证明这句话,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本文中心论点在首段。
27、 答案: 家教应该倡导孝与俭 19.请在第段横线处填上一句话,阐明朱子家训中的话与本段论点之间的联系。( 3 分) 解析:本题考查 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 首 先分析材料内容,分析其与分论点的关系。分论点在论述要珍惜劳动成果,而朱子家 训的内容便能看到这一点,因此要顺着朱子家训的内容,从珍惜劳动果实角度进行填写,使文章语义上下连贯。 答案: 虽然“一粥一饭”,“半丝半缕”微不足道,但仍然凝聚着人们辛勤的劳动汗水,是需要珍惜的劳动成果。 20.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文章结构的题型,首先划分文章的层次,再分别概括层次含义,最注意要用关联词语连接即可。 答案: 首先,
28、提出家教应该倡导孝与俭。其次,阐明了家教中倡导 孝与俭的意义。最后指出家教中倡导孝和俭的一些具体做法。 六、作文 ( 60 分) 21.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0 分) 蓝天中学 9 月 10 日组织同学们开展了庆祝教师节的活动。作为校报通讯员,请你写一则消息,报道此次庆祝活动的情况。 要求:自拟标题,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不超过 200 字。 解析:写消息要注意: 1.要有好的标题。标题要准确、简明、新颖。 2.消息语言要准确、简洁。 3.要讲究结构,可采取“倒金字塔”结构。主体部分要将发生的事情进行简单而又准确的介绍,不能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答案 : 参考例文 : 快乐教育 幸福教师
29、 为欢庆第 x 个教师节, 9 月 10日,蓝天中学举行了以“快乐教育 幸福教师”为主题的庆祝联欢晚会。离退休老教师、全体教职工及学生代表 200 余人参加晚会。 19 时 30 分,联欢晚会在老师,美丽的心灵歌曲声中拉开帷幕。随着 LED 大屏滚动播放着蓝天中学 130 余名老师美丽的笑脸,孩子们献上了深情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这一刻,老师们的工作压力和劳累都随着笑声飘然而去,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22.请在下面的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题,然后完成写作。 ( 50 分) 题一:等待 题二:春日正当时 要求:( 1)将题目 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 600-800 字之间。(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