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天津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3920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天津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年天津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年天津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年天津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年天津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4 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 、 选择题 (本大题 10 题,每题 2 分,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2 分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榨取果汁 B.粉碎废纸 C.切割玻璃 D.燃放烟花 解析: A、榨取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粉碎废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切割玻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燃放烟花的过程中一般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 答案: D. 2.(2 分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 PM2.5 漂浮在空中,进入人体肺泡,对健康影响很大 。

2、PM2.5 属于下列空气污染物中的 ( ) A.可吸入颗粒物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解析: PM2.5 指细颗粒物 。 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 A、 PM2.5 指细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故 A 正确; B、一氧化碳是气体,故 B 错误; C、二氧化硫是气体,故 C 错误; D、二氧化氮是气体,故 D 错误; 答案: A 3.(2 分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解析: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

3、算,大约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 A、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答案: 项正确 。 B、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不是氧气, 答案: 项 错误 。 C、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不是二氧化碳, 答案: 项错误 。 D、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不是稀有气体, 答案: 项错误 。 答案: A. 4.(2 分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海水 B.水泥砂浆 C.干冰 D.汽水 解析: A、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 B、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砂等多种物质,属

4、于混合物 。 C、干冰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 D、汽水中含有气体、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 答案: C. 5.(2 分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蔗糖 B.氯化钠 C.酒精 D.花生油 解析: 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B、氯化钠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 答案: D. 6.(2 分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

5、注意 “ 两查、两禁、一不可 ” ,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要没有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示操作错误 。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试管口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 答案 : A. 7.(2 分 )硅酸钠 (Na2SiO3)可用作粘合剂和防火材料 。 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6、+1 B.+2 C.+3 D.+4 解析: 钠元素显 +1 价,氧元素显 2 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2+x+ ( 2)3=0 ,则 x=+4 价 。 答案: D. 8.(2 分 )稀土元素师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金属元素铈 (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原子序数为 58 B.铈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58 D.相对原子质量为 140.1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8,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

7、是铈,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58;根据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则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58,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0.1,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答案 : B. 9.(2 分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解析: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

8、的蓝紫色火焰,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B、棉线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不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答案 : C. 10.(2 分 )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 。 它是把 H2、 CO、 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至被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燃料的原因是 ( ) A.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9、 解析: A.三种气体中,一氧化碳有剧毒;且无毒、无害气体不一定能用作燃料,如氮气无毒无害,不能用作燃料;是否为无毒、无害的气体不是可作为燃料的原因, 答案: 项错误 。 B.三种气体都能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这是可用作燃料的主要原因, 答案: 项正确 。 C.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能生成二氧化碳;燃烧产物是否均为二氧化碳不是可作为燃料的原因, 答案: 项错误 。 D.H2、 CO 等没有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且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物质不一定能用作燃料,如水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不能用作燃料;是否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不是可作为燃料的原因, 答案: 项错误 。 答案: B. 二 、 选择题 (本大题 5 题,每题

10、 2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有 1-2 个符合题意 ) 11.(2 分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是 ( ) A.青少年适量补铁,可以预防佝偻病 B.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C.为了节 约粮食,把霉变大米淘洗后食用 D.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解析: A、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故 A 错误; B、氢氧化铝是碱性的物质,和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能中和胃中过多的胃酸;故 B 正确; C、霉变大米的中含有黄曲霉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故 C 错误; D、甲醛能和蛋白质发生反应,使蛋白质变性,还对人体产生危害;故 D 错误; 答案: B. 1

11、2.(2 分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铜粉 铁粉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B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C 硝酸铜溶液 硝酸银 加入过量铜粉,过滤 D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解析: A、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 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 答案:

12、 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C、过量铜粉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答案 : AC. 13.(2 分 )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水区分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B.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硝酸钡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解析: A、由于碳酸钙不溶于水,而碳酸钠溶于水,所以用水可以区分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

13、粉末; B、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后会放热,所以溶液的温度会升高,而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所以溶液温度会下降,所以用水可以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钡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沉淀,和稀盐酸混合无现象,所以用硝酸钡溶液可以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由于酸性和中性溶液遇酚酞均不能使其变色,而稀盐酸显酸性、食盐水显中性,所以鉴别时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答案 : D. 14.(2 分 )甲乙丙三种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右图转化,下列选项中符合转化 关系的是 ( ) 选项 甲 乙 丙 A NaOH NaCl NaNO3 B CuO CuCl2 Cu(OH)2 C Na2CO3 CO2 CaCO3 D H

14、2O2 H2O O2 A.A B.B C.C D.D 解析: A、由于 NaNO3不能一步转化为 NaCl。 故 A 错误 。 B、由于 CuO 不能一步转化为 Cu(OH)2。 故 B 错误 。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 。 故 C 正确 。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了水和氧气,水电解生成了氧气,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水 。 故 D 正确 。 答案: CD 15.现有锌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把 6.5g该混合物加入到 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w则下

15、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 混合物为 Zn、 Al, w 可能是 0.2g B.若混合物为 Zn、 Fe, w 不可能是 0.2g C.若混合物为 Zn、 Cu, w 是 0.1g,则该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50% D.若混合物为 Zn、 Mg,则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 10% 解析: 假设 6.5g 全部为锌,设生成氢气质量为 x 则: Zn+2ClZnCl 2+H2 65 2 6.5g x 解得: x=0.2g 同理可计算出 6.5g 铝、铁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 0.2g, 所以可以判断不论是锌中含有铝或是铁,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都必然大于 0.2g,故 A

16、 错误, B 正确; C、若锌质量分数为 50%,则锌的质量为 3.25g,根据上述计算可以知道, 3.25g 锌能够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0.1g,同时铜不能够和稀盐酸反应,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等于 0.1g,故 C 正确; D、从上述方程式中可以分析得出, 6.5g 锌消耗盐酸的质量为 7.3g,即此时盐酸的浓度为 7.3%,但是等质量的镁消耗盐酸的质量更多,所以若混合物为 Zn、 Mg,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但不一定大于 10%,故 D 错误 。 答案 : BC 三 、 填空题 (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20 分 ) 16.(6 分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

17、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填序号 ) 干冰 肥皂水 食盐 硝酸钾 碳酸氢钠 石墨 (1)可用于炒菜调味的是 _ 解析: 氯化钠具有咸味,可 用于炒菜调味 。 故填: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_ 解析: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 故填: (3)可用与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_ 解析: 可以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 故填: (4)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_ 解析: 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 故填: (5)可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_ 解析: 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干电池电极 。 故填: (6)配置高 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

18、成分之一是 。 解析: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且能和发酵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 答案 : 17.(7 分 )铝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 请回答: (1)铝元素的含量居地壳中所有元素的第 _位 。 将铝块拉成细丝,是利用铝的 _性 。 解析: 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前几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铝元素位于第三位,将铝块拉成细丝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 答案: 三 延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 如图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填 “ 得到 ” 或 “ 失去 ” )电子 。 解析: 最外层电子数多余 4 个就容

19、易得电子,最外层少于 4 个就容易失电子;铝原子最外层有 3 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 。 答案: 失去 (3)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 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解析: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Al+3O22Al 2O3。 答案: 4Al+3O22Al 2O (4)冰晶石在工业制取金属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硫酸铝和氟化钠 (NaF)在熔融条件下反应生成冰晶石 (Na3AlF6),同时得到硫酸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20、解析: 硫酸铝和氟化钠 (NaF)在熔融条件下反应生成冰晶石 (Na3AlF6),同时得到硫酸钠,则化学方程式为: Al2(SO4)3+12NaF 2Na3AlF6+3Na2SO4。 答案: Al2(SO4)3+12NaF 2Na3AlF6+3Na2SO4。 18.(7 分 )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甲是 _ 。 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由离子构成物质 。 答案:原子; (2)在水,汞,氯化钠三物质中,由离子组成的物质是 氯化钠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水分子 。 解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金

21、属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水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铝离子构成的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 答案: 氯化钠 水分子 (3)电解水试验可证明水的组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 2 。 在该实验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在通电前后硫酸钠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现有 0.2g 硫酸钠溶解在99.8g 水中并通电,当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0.25%时,有 20 g 水被电解 。 解析: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 2 ;硫酸钠在通电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所以电解水完毕后溶液质量为: =80g,溶液质量

22、减少了: 0.2 克 +99.8克 80 克 =20 克 。 答案: 20 四 、 简答题 (本大题有 3 小题,共 20 分 ) 19.(6 分 )按要求书写方程式: (1)氧化钙和水反应: _。 解析: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 答案: CaO+H2OCa (OH)2 (2)高锰酸钾受热分 解析: _。 解析: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 答案: 2KMnO4 K2MnO4+MnO2+O2 (3)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 _。 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 答案: HCl+NaOH=NaCl+H2 20.(8 分 )甲乙丙三中固体物质的溶解

23、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1)t1 时,甲乙丙三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 解析: 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丙的曲线在最上方,此时物质丙的溶解度最大;甲的曲线在最下方,此时物质甲的溶解度最小;因此,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 。 答案: 丙乙甲 (2)t2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 _(填 “ 相等 ” 或 “ 不相等 ” )。 解析: 在 t2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在 t2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答案:相等 (3)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_。 (写最简比 ) 解析: 据溶解度曲线知, t2 时甲物质

24、的溶解度为 30g,即 100g 溶剂,溶解 30g 甲,故 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0: 100=3: 10。 答案: 3:10 (4)t3 将乙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 t1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 _ 丙 (填 “ ” 、 “ ” 或 “=” )。 解析: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将 t3 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时,乙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的溶解度变大,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故降温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 。 答案 : 21.(6

25、 分 )在如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 为红色金属单质,B 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 C、 D 为黑色粉末, F 为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G 为难溶性物质, H 为难溶性蓝色物质 (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 (1)用化学式表示: D_; G_。 解析: C BaSO4 (2)写出 E 与 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CaOH+CuSO4Cu (OH)2+CaSO 4 (3)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 (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同时放出热量,写出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C6H12O6

26、+6O2=6CO2+6H2O 解析 : A 为红色金属单质,故 A 是铜; B 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 B 是二氧化碳; C、 D 为黑色粉末,故 C 和 D 为氧化铜和碳, F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故 F 是氢氧化钙; E 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故 G 为硫酸钡, X 是硫酸, C 是氧化铜, D 是碳; H 为难溶性蓝色物质,故 H是氢氧化铜, I 是硫酸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D 是碳, G 是硫酸钡,故填: C, BaSO4; (2)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故填: CaOH+CuSO4Cu (OH)2+CaSO 4; (3)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反

27、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C6H12O6+6O2=6CO2+6H2O。 点评: 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依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 五 、 实验题 (本大题 3 小题,共 22 分 ) 22.(7 分 )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 (1)写出仪器名称 a_; b_。 解析: 由仪器的图 形和用途可知: a 为试管, b 为集气瓶 。 答案为:试管 集气瓶; (2)实验室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_。 将装置 A 和 C 连接进行此实验,应现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

28、灭 _。 解析: 实验室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二氧化锰;用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内的水倒流,引起试管底部炸裂 。 答案:二氧化锰 酒精灯 (3)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 _(填字母 ),加试剂前,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 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该试管中溶液的pH_7(填 “ ” 、 “ ” 或 “=” ) 解析: 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由于反应

29、不需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 B,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为 D; 加试剂前,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 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属于酸,溶液的 pH 小于 7。 答案为: BD 气密性质 23.(4 分 )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一定溶质质量分 数的溶液 Na2CO3溶液也呈碱性 。 请回答: (1)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 4%的氯化钠溶液 50g。 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 _g,水为 _ mL(水的密度 1g/cm3)。 解析: 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 4%的氯化钠溶液 50g,需要固体氯化钠的质

30、量为 50g4%=2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 =50g 2g=48g;水的密度为 1g/cm3,则 48g 合 48cm3=48mL。 答案: 2 48 (2)若用质量分数为 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4%的氯化钠溶液 。 要 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_g。 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_。 解析: 设需要 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 x8%=50g4% x=2 5g。 用质量分数为 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4%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浓溶液和量取

31、水、溶解,需要用到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 。 答案: 2 5 烧杯 24.(11 分 )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石 (主要含 Fe2O3)、空气等,主要反映过程如下: 请回答: (1)A 的化学式 _。 解析: 碳和氧气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答案 : CO2 (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_。 解析: 二氧化碳和碳高温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 答案 : CO2+C 2CO (3)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_。 解析: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 答案: Fe2O3+3CO 2Fe+3CO2;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

32、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_(填化学式 ),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填化学式 )。 解析: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则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铁,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亚铁 。 答案 : Ag Fe(NO3)2 (5)用含杂质的铁 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 )与 10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滤去杂质,得到滤液质量为 108.1g,则含杂质的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_。 解析 根据题

33、意设铁的质量为 x,则生成氢气的质 量为: x+100g 108.1g=x 8.1g, Fe+2HClFeCl 2+H2 56 2 x 8.1g x x7.8g 故铁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 78%。 六 、 计算题 (本大题 2 小题,共 10 分 ) 25.(3 分 )维生素 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 计算: (1)维生素 C 的相对分子质量 。 解析: 维生素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6+18+166=176 。 答案: 176 (2)维生素 C 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写最简比 )。 解析: 维生素 C 中碳、氢两

34、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26) : (18)=9 : 1。 答案 :9:1 (3)维生素 C 中 氧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解析: 维生素 C 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 126=72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 18=8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 166=96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 氧 26.(7 分 )某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钙和氯化钙,取该混合物 6g,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 2.2g 气体 。 (假设气体全部逸出 )。 计算: (1)所取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 。 解析: 设碳酸钙、氯化氢、氯化钙的质量分别为 x、 y、 z, CaCO3+2HClCaCl 2+H2O+CO2 , 100 73 111 44 x y z 2.2g x=5g y=3.65g z=5.55g 答案: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5g。 (2)所加稀盐酸的质量 解析: 所加稀盐酸的质量 = =36.5g。 答案: 反应前稀盐酸的质量为 36.6g。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解析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质量分数 = =14.1%。 答案: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 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