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1392831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分数:2.00)A.集体主义B.诚实守信C.爱国主义D.为人民服务3.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 )(分数:2.00)A.个人主义为原则B.集体主义为原则C.实用主义为原则D.享乐主义为原则4.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 )(分数:2.00)A.“为什么阶级服务”的问题B.

2、“为什么样经济基础服务”的问题C.“为什么阶层服务”的问题D.“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5.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高层次要求。下列选项中,也体现为人民服务要求的是( )(分数:2.00)A.“我为人人,人人为我”B.“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C.“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D.“利己不损人”6.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分数:2.00)A.道德评价B.道德修养C.传统习俗D.社会舆论7.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指的是( )(分数:2.00)A.忽视个人利益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局部利益C

3、.要求人们把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D.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而集体可以完全不顾个人8.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表明个人品德是( )(分数:2.00)A.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B.一个人在长期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C.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D.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9.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 )(分数:2.00)A.人的自然本性B.个体的社会实践C.

4、个人的内心体验D.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10.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分数:2.00)A.道德发展B.道德认知C.道德规范D.道德修养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这是完善个人道德品质中( )(分数:2.00)A.积善成德的修养方法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C.学思并重的修养方法D.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12.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

5、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说的是个人在进行自我修养时,应该( )(分数:2.00)A.学习榜样,积极进取B.虚心求教,勤于积累C.闭门造车,坐而论道D.坚持“慎独”,纯洁品质1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 )(分数:2.00)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B.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C.弘扬爱国主义精神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14.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 )(分数:2.00)A.不断进行道德实践B.慎独C.向道德模范学习D.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间的选择15.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分数:2.00)A.闭门造

6、车B.社会实践C.不断进行道德观念选择D.不断向身边道德模范学习16.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是( )(分数:2.00)A.高度的自觉性B.高度的稳定性C.实践性D.高度的综合性17.“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分数:2.00)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1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的是( )(分数:2.00)A.保护环境B.助人为乐C.办事公道D.爱护公物19.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条件,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分数:2.00)A.爱护公

7、物B.助人为乐C.遵纪守法D.文明礼貌2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高目标指向的是( )(分数:2.00)A.诚实守信B.奉献社会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21.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或在爱情基础上进行的相互交往活动,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恋爱。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也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爱情本质的体现是( )(分数:2.00)A.尊重人格平等B.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C.文明相亲相爱D.专一排他性2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认识到:“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强调:“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

8、质。”由此看来,恋爱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应当是( )(分数:2.00)A.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需求B.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C.出于异性吸引的一时冲动D.金钱、权势等爱情之外的非分之念23.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 )(分数:2.00)A.自然属性B.性爱C.情爱D.社会属性24.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婚姻

9、的成功体现为家庭的幸福,家庭的美满又彰显出婚姻的意义。家庭关系的核心是( )(分数:2.00)A.父母子女关系B.夫妻人身关系C.夫妻财产关系D.夫妻关系25.通常指人们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一个概念是( )(分数:2.00)A.道德修养B.道德境界C.道德品格D.道德风尚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26.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27.下列选项中,对道德理解正确的有( )(分数:2.00)A.道

10、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B.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C.道德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就没有道德D.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28.关于道德的本质,下列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的有( )(分数:2.00)A.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B.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C.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D.社会道德体系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29.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

11、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分数:2.00)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D.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30.道德的社会作用表现为( )(分数:2.00)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C.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D.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入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12、31.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植根于民族的传统道德之中。下列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有( )(分数:2.00)A.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分数:2.00)A.集体主义B.诚实守信C.爱国主义

13、D.为人民服务 解析:解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道德建设的核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过程中,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据此,本题选 D。3.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 )(分数:2.00)A.个人主义

14、为原则B.集体主义为原则 C.实用主义为原则D.享乐主义为原则解析:解析: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

15、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4.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 )(分数:2.00)A.“为什么阶级服务”的问题B.“为什么样经济基础服务”的问题C.“为什么阶层服务”的问题D.“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解析:解析:道德建设的核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据此,本题选 D。5.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为人民服务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高层次要求。下列选项中,也体现为人民服务要求的是( )(分数:2.00

16、)A.“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B.“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C.“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D.“利己不损人”解析:解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对于不同层次的人们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是为人民服务;同志问、师生间、同学问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帮残助残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为人民服务的低层次要求。据此,本题选 A。

17、BCD 三选项都属于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不能入选。6.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分数:2.00)A.道德评价 B.道德修养C.传统习俗D.社会舆论解析:解析: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能够通过评价、命令、指导、激励、惩罚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据此,本题选 A。7.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指的是( )(分数:2.00)A.忽视个人利益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局部利益C.要求人们把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

18、 D.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而集体可以完全不顾个人解析:解析: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要求个人为集体作出牺牲并不是任意的,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据此,D 选项观点错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据此,A 选项观点错误。“集体利益”与“集团利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B 选项明显错误。8.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

19、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这表明个人品德是( )(分数:2.00)A.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B.一个人在长期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C.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D.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品德的概念。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社会道德的执著践履。9.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

20、赖于( )(分数:2.00)A.人的自然本性B.个体的社会实践 C.个人的内心体验D.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解析:解析:个人品德具有实践性。个人品德不是个人的某种先天禀赋,而是个人在实践中内化锤炼社会道德要求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品性;不是一种单纯的道德意识现象,而是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方式。据此,本题选 B。10.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分数:2.00)A.道德发展B.道德认知C.道德规范D.道德修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道德修养的概念,属于识记型考点,比较简单。11.“吾日三

21、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这是完善个人道德品质中( )(分数:2.00)A.积善成德的修养方法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 C.学思并重的修养方法D.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道德修养的方法。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学思并重的方法;省察克治的方法;慎独自律的方法;积善成德的方法;知行统一的方法;榜样学习的方法。12.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说的是个人在进行自我修养时,应该( )(分数:2.00)A.学习榜

22、样,积极进取B.虚心求教,勤于积累C.闭门造车,坐而论道D.坚持“慎独”,纯洁品质 解析:解析: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慎独”作为修养方法,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为。1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

23、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 )(分数:2.00)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B.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C.弘扬爱国主义精神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解析:解析:为人民服务强调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必须要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14.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 )(分数:2.00)A.不断进行道德实践B.慎独C.向道德模范学习D.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间的选择 解析:解析: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在各种道德观念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15.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 )(分数:2.00)A.闭门造车B.社会实

24、践 C.不断进行道德观念选择D.不断向身边道德模范学习解析:解析:道德修养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是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个体在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因此,道德修养要与道德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与道德主体的具体道德行为相联系,与道德主体的全部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不参加社会实践,就不可能培养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16.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是( )(分数:2.00)A.高度的自觉性 B.高度的稳定性C.实践性D.高度的综合性解析:解析:所谓道德修养就是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

25、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因此选 A。17.“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分数:2.00)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的概念。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1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的是( )(分数:2.00)A.保护环境B.助人为乐 C.办事公道D.爱护公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公德内容的具

26、体理解。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的优良传统,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自己的快乐。助人为乐对于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和习惯,将是正在成长成才的一代有为青年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据此,本题选 B。19.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条件,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分数:2.00)A.爱护公物B.助人为乐C.遵纪守法 D.文明礼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公德内容的具体理解。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条件。在社会生活中,每个

27、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牢同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2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高目标指向的是( )(分数:2.00)A.诚实守信B.奉献社会 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解析:解析: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据此,本题选 B。21.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或在

28、爱情基础上进行的相互交往活动,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恋爱。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也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爱情本质的体现是( )(分数:2.00)A.尊重人格平等B.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 C.文明相亲相爱D.专一排他性解析:解析:爱情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但爱情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自愿地为对方承担责任,是爱情本质的体现。无论对方处在顺境还是逆境,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伤病,爱一个人或接受一个人的爱,就要自觉地为对方承担责任。据此,本题选 B。2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认识到:“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强调:“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

29、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由此看来,恋爱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应当是( )(分数:2.00)A.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需求B.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 C.出于异性吸引的一时冲动D.金钱、权势等爱情之外的非分之念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恋爱中的道德要求。23.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 )(分数:2.00)A.自然属性B.性爱C.情爱D.社会属性 解析:解析: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婚

30、姻家庭的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赖以形成的自然因素,体现了某些自然规律对婚姻家庭所起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如自然选择规律排斥近亲结婚。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婚姻家庭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取决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并受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从而使其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由此可见,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所在。因此,本题选 D。24.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婚姻的成功体现为家庭的幸福,家庭的美满又

31、彰显出婚姻的意义。家庭关系的核心是( )(分数:2.00)A.父母子女关系B.夫妻人身关系C.夫妻财产关系D.夫妻关系 解析:解析:夫妻是家庭的主要成员,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中国历来用“相敬如宾”“琴瑟和谐”,以及“比翼鸟”“连理枝”等来比喻和形容夫妻之间的和睦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夫妻和睦往往体现为妻子对丈夫的绝对依从。“三从四德”等陈腐的封建道德信条,严重伤害了妇女的身心。今天所强调的夫妻和睦,是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互敬互爱、互助互让。据此,本题选 D。BC 选项不能入选,夫妻关系依据是否具有直接财产内容可以分为夫妻人身关系和夫妻财产关系两种。本题单选,故排除 BC。25.通常指人们通过

32、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一个概念是( )(分数:2.00)A.道德修养B.道德境界 C.道德品格D.道德风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道德境界的概念。道德境界是体现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一个概念,通常指的是人们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个人道德品质有差异,所达到的道德境界也有差别。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个人道德境界的引领,鼓励人们重操守、讲气节、立风范、求境界,不苟且偷生、不碌碌无为,形成了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信念,集

33、聚起了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涌现出了无数圣贤君子、志士仁人。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12.00)26.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27.下列选项中,对道德理解正确的有( )(分数:2.00)A.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B.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C.道德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就没有道德D.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道德的概念。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

34、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因此 ABD 选项正确。C 选项观点错误,原始社会也有道德。迄今为止,人类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28.关于道德的本质,下列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立场的有( )(分数:2.00)A.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B.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C.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D.社会

35、道德体系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B 项正确。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C 项正确。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D 选项错误,其他均为正确选项。29.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

36、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分数:2.00)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D.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道德的本质。A 项观点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只能能动发挥作用。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能动反作用,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决定作用”说法错误。故 A 选项不能入选。30.道德的社会作用表现为( )(分数:2.00)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C.道德通过调整人

37、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D.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入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道德的社会作用。ABCD 四项均符合题意。除此之外,道德的社会作用还有: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31.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植根于民族的传统道德之中。下列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有( )(分数:2.00)A.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B.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BCD 四项均符合题意。中

38、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第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第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中华传统美德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第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第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第五,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第六,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据此,本题ABCD 全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