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102及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的是(分数:2.00)A.信念B.理想C.梦想D.幻想3.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集中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分数:2.00)A.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C.自强不息D.爱好和平4.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
2、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分数:2.00)A.民族精神B.民族文化C.文化传统D.时代精神5.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所认识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是(分数:2.00)A.人为什么活着B.人如何对待生活C.怎样对待人生境遇D.怎样选择人生道路6.人的社会性决定了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也是判断人生价值大小的基本标准,这一标准具体体现为(分数:2.00)A.物质贡献B.精神贡献C.个人财富D.劳动贡献7.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其中最
3、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分数:2.00)A.辩护功能B.沟通功能C.调节功能D.激励功能8.对传统道德中的局限性缺乏科学辨别,刻意拔高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主张完全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的观点是(分数:2.00)A.拿来主义B.复古论C.虚无主义D.闭关主义9.婚姻家庭具有多重属性,下列选项体现了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的是(分数:2.00)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伦理属性D.阶级属性10.法律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让人们选择合法的行为、约束非法的行为,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分数:2.00)A.指引作用B.预测作用C.评价作用D.教育作用11.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
4、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分数:2.00)A.民法B.商法C.经济法D.社会法1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其中作为治国基本方略的是(分数:2.00)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做主C.依法治国D.以德治国13.公民依据宪法法律规定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检举、控告的权利,属于宪法赋予公民的(分数:2.00)A.表达权利B.罢免权利C.监督权利D.民主管理权利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4.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
5、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5.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需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下列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B.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C.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D.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16.下列关于理想与信念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因而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B.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C.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D.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17.中华民族拥有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这一优秀传统主要表
6、现在(分数:2.00)A.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B.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C.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D.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18.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下列关于两者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B.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C.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D.一个人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社会价值19.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
7、表现在(分数:2.00)A.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决定作用B.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C.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D.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2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下列选项对这一原则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D.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会发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激烈冲突21.大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应当树立正
8、确的创业观,下列说法体现了正确的创业观的有(分数:2.00)A.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就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B.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C.树立“能力本位”的意识,努力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D.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22.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特有的在刑法的立法、解释和适用过程中所必须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分数:2.00)A.罪刑法定原则B.疑罪从无原则C.罪刑相当原则D.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2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除了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
9、革与进步以外,还和其他法律一样,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下列选择中体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有(分数:2.00)A.指引作用B.预测作用C.评价作用D.教育作用24.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下列选项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分数:2.00)A.法律规范体系B.法治实施体系C.法治监督体系D.党内法规体系25.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下列选项属于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的有(分数:2.00)A.法律至上B.权力制约C.公平正义D.正当程序26.法律权利就是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
10、种行为的资格。对于法律权利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B.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不会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不同C.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D.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27.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下列选项属于人身权利的有(分数:2.00)A.言论自由权利B.人格尊严权利C.住宅安全权利D.通信自由权利28.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有(分数:2.00)A.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民族团结的义务B.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11、C.依法服兵役的义务D.依法纳税的义务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29.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构成的公共生活领域之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 178 亿辆,拥有驾照的公民已超过 13 亿人。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公众强烈反响。下列是有关交通问题的一些调查数据:有专家指出,道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通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的私事,但却折射出某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分数:4.00)(1)
12、.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分数:2.00)_(2).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分数:2.00)_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102答案解析(总分:6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的是(分数:2.00)A.信念B.理想 C.梦想D.幻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理想的概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
13、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注意理想概念与信念概念的区分。3.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集中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分数:2.00)A.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C.自强不息 D.爱好和平解析:解析:ABCD 四个选项均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题干中所列举的成语典故,出自官方教材,对应于 C项自强不息。尽管在语义上 A选项勤劳勇敢也接近,但是不如 C选项准确。利用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和成语典故来命题,是考研政治命题的惯用手法和重要规律,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特别留意,力求与考点
14、做到一一对应,避免张冠李戴。4.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分数:2.00)A.民族精神B.民族文化C.文化传统D.时代精神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时代精神的概念。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同属于中国精神,两者内涵非常接近。时代精神区分民族精神的关键词是“时代潮流”。BC 选项民族文化与文化传统,可以包含在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5.人生目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它所认识和回答的根本问题是(分数:2.00)A.人为什么活着 B.人如何对待生活C.怎样对待人生境遇
15、D.怎样选择人生道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生目的的理解。人生目的就是要回答人为什么要活着,A 项出自官方教材,也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来回答。BC 项讲的是人生态度。D 项更接近于人生价值。6.人的社会性决定了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也是判断人生价值大小的基本标准,这一标准具体体现为(分数:2.00)A.物质贡献B.精神贡献C.个人财富D.劳动贡献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简单而言,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就是人的社会价值,体现为通过劳动对他人和社会所做的贡献,其实就是对社会价值的注解。AB 两个选项均不全面,C 选项体现的是自我价值。7.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
16、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其中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分数:2.00)A.辩护功能B.沟通功能C.调节功能 D.激励功能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道德的主要功能。选项 ABD都是道德的派生功能,或者说非主要功能。主要功能只有三个,另外两个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规范功能,但在选项中均没有出现,其中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调节功能,因此,选项 C正确。8.对传统道德中的局限性缺乏科学辨别,刻意拔高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主张完全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的观点是(分数:2.00)A.拿来主义B.复古论 C.虚无主义D.闭关主义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华传统道德的评价。对中华传统道德(
17、文化)的评价,要反对两个极端的错误思潮,即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历史虚无主义是对传统道德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全盘复古论则对传统道德中的局限性缺乏科学辨别,刻意拔高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主张完全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这两种观点割断了道德的历史与发展的关系,否定道德的历史进步性。本题考查的是复古论的观点。9.婚姻家庭具有多重属性,下列选项体现了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的是(分数:2.00)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 C.伦理属性D.阶级属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婚姻家庭的属性。婚姻家庭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赖以形成的自然因素,
18、体现了某些自然规律对婚姻家庭所起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如自然选择规律排斥近亲结婚。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10.法律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让人们选择合法的行为、约束非法的行为,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分数:2.00)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C.评价作用D.教育作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指引作用的概念。法律有指引、预测、评价、教育、强制等重要作用。法律各个方面的作用,都有自己的内涵。考生要学会举一反三,区分法律各个方面作用的内涵。11.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分数:2.00)A.民法 B.商法C.经济法D.
19、社会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各个法律部门的内涵。民法商法又可以分成民法和商法两个分支,本题考查了民法的概念,即 A选项。商法是调整商事交易关系的法律规范。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的法律规范。社会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1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其中作为治国基本方略的是(分数:2.00)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做主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解析:解析: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其
20、中,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当家做主的治国方略。D 选项以德治国也是治国的重要方式,但是还不能上升到治国基本方略的地位,这是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定位方面的重大区别。13.公民依据宪法法律规定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检举、控告的权利,属于宪法赋予公民的(分数:2.00)A.表达权利B.罢免权利C.监督权利 D.民主管理权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权利的分类和归属。监督权是指公民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力。一般认为,批评、建议、申诉、检举、控告是宪法法律赋予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
21、家工作人员的一种监督权,故 C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4.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15.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需要确立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下列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B.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C.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D.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成才目标及各个目标的不同定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总目标。ABCD 四个选项不但全面涵盖了这
22、四个目标,而且准确地表述了各个目标在人才素质中的定位,四个选项都是来自官方教材的表述,均为正确答案。16.下列关于理想与信念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因而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B.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C.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 D.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解析:解析: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因而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但是信念也可以与时俱进,不是绝对不会改变,故 A选项错误。BCD 选项正确地表述了信念的特征。尤其 D选项要注意甄别,尽管理想和信念在教材中是分别定义的,但是在
23、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的表述,来自官方教材,是正确表述。17.中华民族拥有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这一优秀传统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B.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C.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D.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解析:解析: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多个方面。ABCD 四个选项都是正统表述,也都为正确表述,在教材中均能找到出处。18.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下列关于两者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
24、价值的前提 B.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C.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D.一个人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社会价值 解析:解析:ABCD 四个选项说明了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均为正确表述。这段表述充满了哲学意味,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已经上升到原理层面,也可作为分析题的答案来用。19.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决定作用B.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C.道德是提高人
25、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D.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道德的社会作用。简而言之,道德的社会作用就是上层建筑(道德)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A 选项的错误在于将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重大“影响作用”表述成了“决定作用”。而能起到决定作用的,只能是经济基础,不能是道德本身。2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下列选项对这一原则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6、 D.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会发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激烈冲突解析:解析:ABC 三个选项正确表达了在集体主义原则下,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正确立场。尽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从根本和长远来看具有一致性。但是并不排除会发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激烈冲突,而且正是因为这种冲突的存在,才会涉及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顾全大局的问题。D 选项否认这种冲突,因而是错误的。21.大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下列说法体现了正确的创业观的有(分数:2.00)A.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就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B.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C
27、.树立“能力本位”的意识,努力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 D.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的创业观。创业意识强烈并且思想准备充分,就能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但要打破“学历本位”的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的意识,努力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故 ABC选项正确。提高自己的学历,也是提高自己能力的表现之一,但并非全部,因此“唯学历论”或“学历本位主义”是不对的,故 D选项错误。22.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刑法特有的在刑法的立法、解释和适用过程中所必须普遍遵循的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准则。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有(分数:2.00)A
28、.罪刑法定原则 B.疑罪从无原则C.罪刑相当原则 D.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选项 ACD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大基本原则,均为正确答案。选项 B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原则。刑法属于实体法,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故选项 B不符合题意。2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除了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秩序以及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以外,还和其他法律一样,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下列选择中体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有(分数:2.00)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教育作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规范)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除了
29、ABCD四个正确选项之外,还有强制作用。考生需要对各个作用的内涵加深理解和区分,本题也可以作为单项选择题来命题。24.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下列选项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有(分数:2.00)A.法律规范体系 B.法治实施体系 C.法治监督体系 D.党内法规体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故 ABCD全为正确选项。25.法治思维是
30、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下列选项属于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的有(分数:2.00)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 C.公平正义 D.正当程序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除了 ABCD四个正确选项之外,人权保障也是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C 选项公平正义是新版教材和新大纲增加的内容。此外也要注意法治思维与以往的法律思维、法治理念等内容的区分。26.法律权利就是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对于法律权利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有(分数:2.00)A.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
31、活条件的制约 B.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不会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不同C.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D.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法律权利的特征。法律权利的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方面,即物质决定性、具体性、不可侵犯性和禁止滥用性(或者称为合法性)。B 选项的表述与法律权利的具体性相左,因而是错误的。其余 ACD选项分别对应法律权利几个方面的特征,均为正确选项。27.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下列选项属于人身权利的有(分数:2.00)A.言论自由权利B.人格尊严权利 C.住宅安全
32、权利 D.通信自由权利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身权利的具体分类。人身权利除了 BCD三个选项列举的之外,还包括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权。A 选项属于表达权利,即政治自由的范畴。28.下列选项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有(分数:2.00)A.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民族团结的义务 B.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C.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D.依法纳税的义务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除了 ABCD选项列举的义务之外,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还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劳动的义务和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
33、义务等。三、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29.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解析: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构成的公共生活领域之一。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已超过 178 亿辆,拥有驾照的公民已超过 13 亿人。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交通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公众强烈反响。下列是有关交通问题的一些调查数据:有专家指出,道路交通上普遍存在的交通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的私事,但却折射出某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分数:4.00)(1).为什么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文明出行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生活领域的范围逐渐扩大。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需要道德和法律两种手段。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解析:(2).我们应如何从自身做起,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构建文明的公共生活秩序,需要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和把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规范,提升自身文明素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