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菏泽中考真题历史.docx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3930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山东省菏泽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年山东省菏泽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年山东省菏泽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年山东省菏泽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年山东省菏泽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4 年山东省菏泽中考真题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 (ABCD)填写在第 3 页相应的 “ 答题栏 ” 内。 1.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 、 、 、 四处分别为 ( ) A.燕、楚、齐、秦 B.燕、齐、秦、楚 C.齐、秦、楚、燕 D.楚、燕、齐、秦 解析: 准确识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临淄是齐国的范围之内,咸阳是秦国的范围之内,另外燕是在南方,楚是在北方,据此分析可知图中、四处分别为燕、齐、秦、楚,故选 B。 答案: B 2.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

2、成部分。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刺史 太尉 A. B. C. D. 解析: “监察制度”“监察功能”“秦汉时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御史大夫是秦朝设置的,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司隶校尉是汉至魏晋监督京师和地方的监察官,汉武帝创设了对地方监察的剌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每部设剌史一人,据此分析可知均具有监察的功能,而太尉是负责管理全国军务,故选 C。 答案: C 3.帝 曰 : “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 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 2 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3、 。 ” 材料反映的北魏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 ) A.用汉姓 B.穿汉服 C.说汉话 D.与汉族通婚 解析: 准确理解史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材料中“北语”指的是鲜卑语,“正音”指的是汉语,“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要求官员都使用汉语,据此综合分析可知材料中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说汉语,故选 C。 答案: C 4.有同学在阅读可爱的菏泽一书时发现:宋朝以前,菏泽曾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才辈出;两宋以后,经济落后,杰出人物寥若寒星。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菏泽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B.北方战乱较多,经济重心南移 C.黄河改道频繁,对下游影响大 D.菏

4、泽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 解析: 本题属于菏泽地方史,解题时注意“宋朝以前”“两宋以后”,依据常识及已学知识可知菏泽在我国的北方,两宋时期北方战乱较多,且经济重心南移,因此导致北方的菏泽经济发展落后,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答案: B 5.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资治通鉴编成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道教的兴起 齐民要术的问世 A. B. C. D. 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雕版印刷术是唐代发明的,道教兴起于东汉中后期,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的农学著作,据此分析可知正确的先后顺序 为,故选 A

5、。 答案: A 6.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 “ 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 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 ” 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 “ 帝国设计 ” 有关的是 ( ) 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取得乌兰布通战役的胜利 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设立军机处 A. B. 3 C. D.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康熙帝”,因此选项要与康熙相关,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7 世纪 80 年代中期,康熙对黒龙江地区的俄国据点雅克萨采取了有力的军事行动,捍卫了东北边疆一百五十多年的和平稳定;康熙年间,其领主噶尔丹势力日益强大,并在沙俄的支持下,向东进攻漠北蒙古,在康熙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在乌兰布通战役

6、取得了对噶尔丹叛军的胜利;康熙朝,册封五世班禅,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雍正七年( 1729),因与准噶尔部作战,为了紧急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房,挑选内阁中谨慎可靠的中书办理机密事务, 1732 年,又改称军机处。据此分析额控制 符合题意,故选 C。 答案: C 7.有专家说: “ 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 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 ”“ 这些条款 ” 出自 ( )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査学生对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内容的准确识记,解题的关躂是“核定关

7、税、治外法权和最恵国待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只有南京条约中有关于关税的条款,而且在其附件中涉及到治外法权与片面最恵国待遇,因此 A 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A 8.2014 年 5 月,台湾新党主席在 “ 新五四运动 ” 集会上表示,当年的五四运动,知识分子请来 “ 德先生 ” ( 民主 ) 、 “ 赛先生 ” ( 科学 ) 救亡图存,今天我们则需要另一位 “ 劳先生 ”( 法治 ) 。中国请来 “ 德先生 ” 、 “ 赛先生 ” 最早是在 ( )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 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1919年 5月 4 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

8、青年(原名眚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德先生”与“赛先生”民主与科学,因此中国请来“德先生”、“赛先生”最早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选 D。 答案: 9.下 图是八路军使用过的臂章, “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佩用 ” 。该年是 ( ) A.1937 年 4 B.1938 年 C.1939 年 D.1940 年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国纪年的准确理解与认识, “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佩用 ” 是解题的关键,由已学知识可知 1912 年为民国元年,所以民国 二十七年 即 1912+27-1=1938 年,故选 B。 答案: B 10.“ 中共八大 ” 、 “ 国民经济的调整 ” 、 “ 文化大革命 ” 共

9、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析: 解答本题可以使用排除法, 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走向社会主义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不能全面概括题干,排除 A;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指的是大跃进,不合题意,排除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提出的,与题意不合,排除 D;“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了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故选 B。 答案: B 11.1990 年初,邓小平说: “ 我的一个大

10、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 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 年开发就好了。 ” 下列邓小平的著名论断中,最能体现这一思路的是 ( )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 B.“ 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 C.“ 摸着石头过河 ” D.“ 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 解析: 准确理解史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依据材料中“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反映了邓小平认为自己的步子迈的不大,因此他需要“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故选 D。 答案: D 12.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第一代籼

11、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A. B. C. D. 解析 :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73 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1964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86 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是在一五计划时期, 据此分析可知正确的先后顺序为,故选 C。 5 答案: C 13.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 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 )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D.古代

12、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査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题目中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是冲突的体现,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等、由此可知题干所给关键词主要体现了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故选 D。 答案: D 14.法国国旗是一面从左至右蓝、白、红色垂直排列的三色旗。三色旗曾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 自由、平等 ” 的原则最早出现于 (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共产党宣言 解析: 本题考査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自由、平等、博爱”三位一体的政治口号的提出源于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人权宣言,宣布自由财产

13、、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是法国大革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由此分析可知 B 符合题意,故选 B。 答案: B 15.下图中的三股潮流组成了 l9 世纪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引发这三股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工 业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扩张与掠夺 D.经济的全球 化 解析: 19 世纪的历史,特别是欧洲史,可以说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这两大事件的带动下发展的。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化的进程,法国大革命则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趋势造成了三个进步的历史潮流

14、,就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这三股潮流。自由主义,是按照国际史学界的说法,就是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革命;社会主义是指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民族主义是指民族振兴与复兴和民族独立运动。这些都是在两大潮流带动下发生的,据此分析可知 A 符合题意,故选 A。 6 答案: A 16.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对 20 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对 “ 独特道路 ” 的最佳理解是 ( ) A.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B.列宁的现代化道路 C.斯大林的现代化道路 D.暴力革命道路 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变成了现实

15、,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 .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 20 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据此分析可知 A 符台题意,故选 A。 答案: A 17.有专家说: “ 就像 1914 年时那样,一起小事件就能够触发同盟义务,引发一场覆盖面更广的战争。 ” 这起 “ 小事件 ” 是 ( ) A.克里木战争 B.英俄签订军事协约 C.萨拉热窝事件 D.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解析: “ 1914 年” “小事件”“覆盖面更广的战争”等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14 年 6 月 28 日,奧匈帝国的王储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遇剌,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

16、战的导火索, C 符合题意;克里木战争发生在 1353 年,英俄签订军票协约是在 1907 年,德、奧、意三国同盟形成于 1882 年, ABD 在时间上均不合题意,排除,故选 C。 答案: C 18.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华盛 顿会议的资料卡片, 其中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历史背景 B.召开时间 C.主要内容 D.主要影响 解析: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即华盛顿会议,于 1921年 11 月 12 日至 1922 年 2 月 6 日在华盛顿

17、举行,因此 ABC 的表述均符合史实,而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起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统治世界新秩序, D 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 D。 7 答案: D 19.2014 年乌克兰事态升级后,英国卫报指出:现在已经进入 “ 第二轮冷战 ” 。 对上个世纪 “ 冷战 ”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杜鲁门主义 的出台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B.冷战与雅尔塔体系密切相关 C.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 D.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 解析: 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不正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A 的表述不合史实,战后在雅尔

18、塔体系下形成了冷战恪局,且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的 色彩, 1991 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据此分祈可知 A 符合题意,故选 A。 答案: 20.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中符合史实的是 ( ) 选项 史 实 评 价 A 日本偷袭珍珠港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B 赫鲁晓夫改革 是 对斯大林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C 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 欧洲开始朝着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 D 经济全球化 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解析: 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慕尼黒协定的签订标志看绶靖政策达到顶峰, A 不合史实;赫鲁晓夫的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小修小补,压根没有根本性变革, B 不合

19、史实; 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促使欧洲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而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是1991 年签署的, C 不合史实;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D 符合题意,故选 D。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21.(10 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 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1)请给 下 图加上恰当的标题。元朝的中书省 和唐朝的中书省职能有何不同 ? (3 分 ) 【边疆管理】 “ 东突 ” 恐怖势力是指以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为目标、以恐怖袭击为手段的恐怖组织或 团伙。

20、2013 年以来, “ 东突 ” 恐怖活动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这为中国反恐提出了新 8 的 课题和新的挑战。 (2)新疆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的领土,试用汉、唐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2 分 ) 【综合国力】 ( 宋代中国 ) 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 中国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 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国 )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3)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三方面举例说明宋朝 “ 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 (3 分 ) 【科技文化】 (4)明清之际,科技发展开 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 研究的特点。下 图出自明清时期的哪一著作 ?

21、该著作 地位如何 ? (2 分 ) 解析:第 (1)问,主要考査元朝与唐朝政治制度及其比较,第一小问依据图示中“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及六部可知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而唐朝的中书省是负责审核的, 两者具有很大的不同点。 第 (2)问,主要考査我国古代对新疆的管辖,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汉朝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设立西域都护府,唐太宗时期在新疆地区设置了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期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第 (3)问,主要考査宋朝的科技、商业、海外贸易等,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科

22、技领域里有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等发明,在商业领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海外贸易领域政府鼓励对外贸易、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范围广。 第 (4)问,主要考査天工 开物的相关内容,依据题干中“明清时期”“制瓷图”“南方挖煤图”等信息可以判断出其是天工开物,其被誉为 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答案: (1)标题:三省六部简表或三省部 制 简表;不同: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致机构,唐朝的中书省负责 政 令的审核。 (3 分 ) (2)史实:汉设置西域都护(或西域都护府);唐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答对一个即可 2 分) (3)举例:科技领先,指南针等三大发明;交子

23、出现、城市商业繁荣等;政府鼓励对外贸易、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范围广。(各任举一倒即可, 3 分) (4)著作:天工开物;地位:被誉为 17 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2 分) 22.(10 分 )菏泽市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 “ 民族复兴之路 ” 为主题开 展了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 【民主法治建设】 (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4 分 ) 法律文献 内容摘要 地位或作用 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选举和被选择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 专政的国家 。 起了

24、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 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82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农业现代化】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2)你相信图一中的粮食产量是真的吗 ?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2 分 )你从图二获取了什么信息 ? 试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政策性因素。 (2 分 ) 10 【走向世界舞台】 战后, 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 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 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 吴 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 (3)中国是何时重返联合国的 ? 据

25、材料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 (不得照抄材料 )(2 分 ) 解析: 第 (1)问,主要考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起临时宪法性质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第 (2)问,主要考査学生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准确认识, 依据图片中信息“ 1958 年”可知当时由于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下,经济领域出现了浮夸风,因此人民日报上的数字是不准确的;第二小问,反映了

26、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 (3)问,主要考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题时注意“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等关键信息,因此由于大批证非非家支持中国1971 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 (1)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第一 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成 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4分 ) (2)不是真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说出一项即可 )。 (2 分 ) 信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因素:家庭

27、联产责任制的推行。 (2 分 ) (3)时 间 : 1971 年;原因:大批亚非国家支持中国 重返联合国。 (2 分 ) 23.(10 分 )改革与创新是人类得以进步、飞跃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历 史发展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 年,在德国的街头,这位铁血宰相 ( 俾斯麦 ) 偶然遇到了两群东方人:一群是日本人,一群是中国人。那个小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 翻译典籍和制度。那个天朝大国的人来到德国以后,大部分在学做生意、挣钱。铁血宰相说, 30 年内那个东方的岛国必将成为强国,而那个东方的天朝大国必将成为弱国,后者必将受前者的欺凌。 周熙明丘吉尔的名言与俾斯麦的一个预言 (1

28、)据材料一判断当时中日两国正在进行什么改革 ?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中日甲 午战争 结局的主要原因。 (4 分 ) 材料二 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发生在 十 八世 纪 初以后的彼得大 帝至叶卡捷琳娜时期第二个高峰发 生在亚历山大 二世 (下 图 )统治时 期, l861 年改革是当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次自由主义导向的改革 第三 个高峰也就是前苏联时期。 冯绍雷普京和俄国政治 (2)材料二认为 1861 年改革是俄罗斯现代化的 “ 第二个高峰 ” ,结合所 学知识说明理由。 (2 11 分 ) 材料三 罗斯福 (下 图 )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 “ 新政 ”(NewDeal) ,其核

29、心是三个 R:改革 (Reform)、复兴 (Recovery)和救济 (Relief)。罗斯福的 “ 新政 ” 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 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 肌体 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蔡跃蕾、张伟史海回眸:罗斯福 “ 新政 ” 复兴美 国 (3)“ 新政 ” 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 “ 新政 ” 有何突出特点 ? (2 分 ) (4)上述改革对我们有何启示 ? (2 分 ) 解析:第 (1)问,主要考査中日的改革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 1870 年”可以判断出中国当时正在进行洋务运动,日本在进行明治维新;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翻译典籍和制度”“做

30、生意、挣钱” 可以得出中国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日本全面学习西方。 第 (2)问,主要考査学生对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華的准确理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俄国 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社会矛盾;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说其是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二个高峰”。 第 (3)问,主要考査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准确理解与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与基础是恢复工业,其特点是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第 (4)问,尾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査学生分祈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围绕“改革”这个主题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归纳,可以从改革与国情的关系,改 革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分析归纳。 答案: (1)改革: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日本进行明治维新;( 2 分)原因:中国仅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日本全面向西方学习。( 2 分) (2)理由:废除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社会矛盾;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 分) (3)核心:恢复工业。( 1 分) 特点: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答出一条即可, 1 分) (4)启示:改革要从国愔出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華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等。(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