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4 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识别与选择 (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 1.(2 分 )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鲜牛奶变质 B.酵母粉发酵 C.钢丝球刷碗 D.洁厕精除垢 解析: A、鲜牛奶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B、酵母粉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C、钢丝球刷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D、洁厕精除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答案: C. 2.(2 分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 。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电解生成
2、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 解析: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 故错误; B.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搅拌,出现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出现泡沫较少的硬水,故错误; C.由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知,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 故正确; D.工业污水一定要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故 D 错误 。 答案: C. 3.(2 分 )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
3、的是 ( ) A.微粒 易得到电子 B.微粒 和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C.微粒 易形成 +1 价金属阳离子 D.微粒 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解析: A、微粒 最外层电子数为 7,所以易得到 1 个 电子,形成 8 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 A正确; B、微粒 和 的质子数分别为 9、 12,所以属于不同种元素,故 B 错误; C、微粒 最外层电子数为 1,容易失去 1 个电子,形成 +1 价金属阳离子,故 C 正确; D、微粒 有 12 个质量,核外有 10 个电子,所以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 D 正确 。 答案: B 4.(2 分 )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4、)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 C.甲和丙均为有机物 D.甲的化学式为 C2H2 解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及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乙炔和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 2C2H2+5O2 4CO2+2H2O,由方程式可知: A、该反应是乙炔和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 故 A 说法错误; B、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甲的质量不一定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故 B 说法错误; C、甲是有机物,丙不是有机物,故 C 说法错误; D、甲的化学式为 C2H2,故 D 说法正确 。 答案: D 5.(2 分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
5、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NaOH NHO3 NH4NO3 B.KNO3 CaCl2 HCl C.H2SO4 FeCl3 NaNO3 D.NaCl BaCl2 Na2CO3 解析: A、 NaOH 和 NH4NO3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硝酸钠、水和氨气,不能大量共存,答案: 项错误 。 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答案: 项正确 。 C、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 FeCl3的水溶液黄色, 答案: 项错误 。 D、 BaCl2、 Na2CO3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项错误 。 答案: B. 6.(2
6、分 )在化学知识中有许多规律,下列具体物质的性质符合对应规律的是 ( ) A.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 B.一般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氢氧化钙和氯化钠 C.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例如:汞和金 D.某些非金属单质可以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例如:氢气和一氧化碳 解析: A、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二氧化碳和三氧化硫等,说法正确 。 B、一般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说法错误 。 C、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如金等,汞在常温下为液态,说法错
7、误 。 D、某些非金属单质可以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这些非金属单质具有还原性,如:氢气,一氧化碳也具有还原性,但属于化合物,说法错误 。 答案: A. 7.(2 分 )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 Zn, Cu, 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 A.Zn、 Ag、 CuSO4溶液 B.Cu、 ZnSO4溶液、 AgNO3溶液 C.Zn、 Ag、稀硫酸、 ZnSO4溶液 D.Zn、 Cu、稀硫酸、 AgNO3溶液 解析: A、锌可以置换 CuSO4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 Cu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 。 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
8、可行 。 B、铜与 ZnSO4溶液液不反应,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铜与 AgNO3溶液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 C、试剂中没有铜的单质或铜的盐溶液,无法比较金属与铜的活泼性的大小 。 此方案不可行 。 D、锌能与稀硫酸反应,铜不能与稀硫 酸反应,证明锌比铜活泼;铜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了铜比银活泼 。 因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 此方案可行 。 答案: C. 8.(2 分 )利用实验器材 (规格和数量不限 ),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 实验器材 (省略夹持装置 )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 B 烧杯、玻
9、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用水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氯化钾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 用固体碳酸钠配制 5%的溶液 D 烧杯、玻璃棒、 pH 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片 测定雨水的酸度 A.A B.B C.C D.D 解析: A、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应加热蒸发水分,所需实验器材有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等;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无法完成该实验,错误 。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所需实验器材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铁架台等;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无法完成该实验,错误 。 C、用固体碳酸钠配制 5%的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碳酸钠
10、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碳酸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实验器材: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 ;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无法完成该实验,错误 。 D、测定雨水的酸度可使用 pH 试纸,所需实验器材有烧杯、玻璃棒、 pH 试纸、标准比色卡、玻璃片,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可以完成该实验,正确 。 答案: D. 二、理解与应用题 (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18 分 ) 9.(5 分 )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根据下列用途选择对应物质 (填字母 )。 A.干冰 B.钛合金 C.生石灰 D.熟石灰 E.乙醇 F.硝酸钾 G.硫酸钾 (1)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_ ;
11、解析: 由于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周围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周围温度迅速降低,使空中的水蒸气冷凝 。 答案: A (2)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是 _ ; 解析: 实验室最常用的火源是酒精灯,酒精灯里的燃料是酒精,酒精的学名是乙醇 。 答案: E (3)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 _ ; 解析: 由于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于制造人造骨 。 答案: B (4)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_ ; 解析: 由于生石灰可以和水反应,可以吸收水分,所以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答案: C (5)可作为复合肥料使用的是 _ 。 解析: 由于硝酸钾里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含有两种营养元素,所以硝酸钾可作为复合肥料使用 。
12、答案: F 10.(5 分 )请从 C, H, O, S, Cl, Na, Fe等 7 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硫酸钠中的阴离子 _;氯化铁中的阳离子 _;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 _(只写一种 )。 解析: 硫酸钠中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符号为 SO42 ;氯化亚铁中的阳离子是亚铁离子,符号为 Fe3+;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如碳酸氢钠 NaHCO3。 答案: SO42 Fe3+ NaHCO3 (2)写出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写出一个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 解析: 铁与稀硫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Fe+H2SO4 F
13、eSO4+H2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是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Na2CO3+2HCl 2NaCl+H2O+CO2 。 答案: Fe+H2SO4 FeSO4+H2 ; Na2CO3+2HCl 2NaCl+H2O+CO2 。 11.(4 分 )分析下列图象,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 中 M 点表示的意义是 _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_ 。 解析: M 点表示的意义是 t1 时甲和乙 的溶解度相等,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 答案: t1 时甲和乙 的溶解度相等 甲 (2)图 是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值变化
14、的图象,其中能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是 _ (填 “A” 或 “B” ),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加酚酞试液,则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_ 。 解析: 根据 pH 值的图象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 pH 值是由大于 7 逐渐的减小到 7 在减小至小于 7,可以得出原溶液是碱性的,加酸进行中和反应,变成中性然后变成酸性,既然原溶液显碱性所以酚酞的颜色开始是红色的,加酸后,红色会逐渐的褪去,故答案为: A,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 答案: A 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 12.(4 分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菏泽视察,让菏泽牡丹和牡丹产业再次成为热点,
15、尤其是牡丹产品之一的牡丹油,更是供不应求 。 在牡丹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 92%,其中 亚麻酸 (化学式为 C18H30O2)占 42%,同时含有牡丹酚等多种天然生物活性成分 。 (已知不饱和脂肪酸和生物活性成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从物质分类看,牡丹油属于 _ (填 “ 纯净物 ” 或 “ 混合物 ” ); 亚麻酸由 _ 种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低的是 _ 元素 。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牡丹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一种混合物;由 亚麻酸的化学式C18H30O2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1218 ,氢元素的质量为: 130=30
16、 ,氧元素的质量为: 162=32 ,则其中氢元素的含量最低 。 答案: 混合物 三 氢; (2)你认为保存牡丹油时应注意什么? _ 。 (只答一条 ) 解析: 由题干信息 “ 不饱和脂肪酸和生物活性成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 ,所以牡丹油要隔绝 答案: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 三、实验与探究 (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0 分 ) 13.(5 分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里用 A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有 _ ,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的连接顺序为 _ _ _ 。 解析: 实验室里用 A 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没有塞
17、一团棉花,应该是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 E 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 C 装置收集;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的连接顺序为:通过 A 装置产生的氧气进入 F 装置中,通过浓硫酸干燥的氧气再通过 E 装置收集起来 。 答案 : 2KClO3 2KCl+3O2 C 或 E A F E (2)某同学利用上述 B 装置,用贝壳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一种无色气体,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应用化学方法检验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 (要求写出操作过程、使用试剂和实验现象 ) _ 、 _ 、
18、_ 。 所有 解析 :应用化学方法检验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为: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 答案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 14.(5 分 )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 (泥沙等 )和多种可溶性杂质 (氯化镁、氯化钙等 )。 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 CaCl2, MgCl2一并除去,将教材中实验方案修改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问题:(1)实验操作 A 的名称是 _ ,该操作的目的是 _ 。 解析: 实验操作 X 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难溶性杂质 。 答案
19、: 过滤 除去难溶性杂质; (2)写出步骤 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_ ;步骤 的作用是 _ 。 解析: 实验步骤 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NaOH Mg(OH)2+2NaCl 。 步骤 加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答案: MgCl2+2NaOH Mg(OH)2+2NaCl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 _ 。 解析: 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故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
20、多 。 答案: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 。 四、分析与计算 (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6 分 ) 15.(6 分 )韩国 “ 岁月号 ” 沉船事故发生后,几百名潜水员参与了打捞工作,他们携带的水下供氧设备中供氧剂是过氧化钠 (Na2O2),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供人呼吸 。 某同学想进一步探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2Na2O2+2H2O 4NaOH+O2 ),将 15.6g 过氧化钠加入盛有 147.6g 水 (过量 )的烧杯中充分反应,直至固体完全消失,不再有气泡产生 。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 解析: 设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 2Na2O2+2H2O 4NaOH+O2 , 156 160 32 15.6g y x = = , x=3.2g, y=16g, 答案 :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3.2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解析: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 。 答案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