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139509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4 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 2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 4 题。( 15 分) 生命之美源于自然,自然之美焕发 ng rn 生机。触摸一缕阳光,你会感受生命的绚烂;采撷一束鲜花,你会嗅到生命的芬芳; lng tng 一声鸟鸣,你会领略生命的 qi y;A , 。与自然亲近,你会(心旷神怡 /心安理得);与生命相拥,你将充实丰盈。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 分) 解析:此题考查拼音拼写以及汉字书写,完成时,注意不要将“盎”误写成“昂”;不要将“聆”误写成“领”,不要将“惬”误写成“怯”。 答案:盎然 聆听 惬意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

2、在 A 处横线上。( 1 分) A 处的成语是 。 解析:此题考查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心旷神怡”指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安理得”指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根据语境,应该是与自然亲近,内心会感到心情舒畅,所以用“心旷神怡”。 答案:心旷神怡 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注意句式相同。 答案:示例:汲取一口清泉,你会感受生命的起源。 4.江洲中学拟举行“生命与自然相爱”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9 分) ( 1) 八年级将举行郊游活动,请你从爱护自然方面给同学一句温馨提醒。( 2 分) ( 2) 汤姆索亚历险记多次写到汤姆在大自然中

3、的感受,请具体说说汤姆经历“海盗生活”时,大自然让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 分) ( 3) 请你以学校文学社的名义,为 5 月 23 日的“生命与自然相爱”征文活动写一则启事。( 80 字左右)( 5 分) 解析: ( 1) 此题考查对广告专题知识的把握,内容围绕爱护自然即可。 ( 2) 此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把握。比较简单。 ( 3) 此题考查综合表述,考 查对启事这一应用文的把握,完成时注意格式和内容即可。 答案: ( 1) 示例一:爱护自然,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示例二:我们不当大自然的统治者,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 ( 2) 在摆脱了成人世界的禁锢后,享受大自然中自由自在、无忧无

4、虑、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没有人为制造的命令,没有约束人的 规矩,充满着永无止境的新奇和快乐,大自然的温馨和快乐使他忘记了人世间的一切烦恼。 ( 3) 略 5.用课文原句填空。( 8 分) ( 1)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八则) ( 2) 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3)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 4) 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 5)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表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的句子是:“ , ”。 ( 6) 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展望中俄关系的未来,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坚信中俄关系一定能够继

5、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解析: 此题考查对名句的背诵和积累。 ( 1) -( 4) 是一般性默写填空,完成时注意书写即可。特别要注意现代诗歌的背诵和积累。 ( 5) 是理解性默写填空。完成时抓住题干中的“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来思考。 ( 6) 是运用性默写填空。完成时,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乘风破浪”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 1) 思而不学则殆 ( 2)带月荷锄归(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 62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6-7 题。( 6 分) 望江南 李 煜 闲梦远,南国

6、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注】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 6.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 、 、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 的景色。( 3 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比较简单。 答案:芦花 孤舟 肃杀、凄寒 7.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 3 分)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这首词是后主被俘入宋的追忆和回想,借助梦中的美景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亡国之恨,追思之情。完成时,要联系诗人的遭遇。 答案:

7、在营造的静谧气氛中,忽闻短笛声声,弥散在明月之下,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过笛声的凄清反衬出囚居生活的孤寂之感 ,亡国之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 .( 17 分) 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 感激 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 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 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 洛阳,树园圃,为逸老 地。仲淹曰:“ 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 可外,况居室乎

8、!吾今年 逾 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 树 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 患 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 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选自续资治鉴卷五十二,有删节) 【注】矫厉:振奋。重肉:两种以上的肉。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治第:建府宅。逸老:安享晚年。形骸:形体、身体。 8.请用斜线(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 )。( 2 分) 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完成时,在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把主谓宾分开,同时注意划分两处。 答

9、案:一 时 /士 大 夫 /矫 厉 尚 风 节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 1) 每 感激 论天下事: ( 2) 吾今年 逾 六十: ( 3) 乃谋治第 树 园圃: ( 4) 吾之所 患 在位高而艰退: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字词含义的理解。完成时可联系已学知识。比如 ( 1) “感激”可联系出师表中的“由是感激”; ( 2) “逾”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不敢稍逾约”;( 4) “患”可联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无冻馁之患矣”。 答案: ( 1) 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 2) 超过 ( 3) 种植 ( 4) 担心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 分) 人苟

10、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 译文: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应抓住句中关键词“苟”“况”“乎”。 答案:人如果有道义的快乐,身体都可以不要,何况是住的房子呢? 11.文章结尾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用意何在? ( 4 分 )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把握,此文描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意在表现范仲淹。 答案:运用侧面描写,描写范仲淹死后君 、民的反应,突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之心。 12.范仲淹在岳 阳楼记中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 上文 中 的具体表现。( 4 分) 答: 解析: 此题考查

1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具体”两字,在文中找出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事迹。 答案: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自己的志向;把衣食施舍给别人,设立义庄赡养族人;不愿意为颐养天年而修建住宅。 (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 13-16 题。( 17 分) 【 A】(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 门前老树长新芽 /院儿里枯木又开花 /半生存了好多话 /藏进了满头白发 记忆中的小脚丫 /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爱交给她 /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

12、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盐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 B】 人一生的时间表 (以平均年龄 72 岁计算) 项目 吃饭、睡觉 学习、工作 娱乐休闲 交通 做家务 共它 年限 29 年 18 年 12 年 6 年 6 年 1 年 占比 40.3% 25% 16.7% 8.3% 8.3% 1.4% (根据新浪网材料整理) 【 C】 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科学家从三个方面解释了这种现象? 首先从人的生理变化上来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生物钟变慢了。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路边随机找一些年轻人和老人,让他们估测一分钟有多长。结果是:年轻人估测的时间比较快,通常还没有到一

13、分钟,他们就认为已经到一分钟了:而年长的人,他们通常过了一分钟,才觉得这是一分钟的时长。对年长的人来讲,时间就这么“漏”掉了。在衰老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第二个原因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似乎要短得多。原因是,去时走这段路对你来讲是崭新的经历,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路很 长。而回来是,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变少了,时间似乎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

14、。 人生也是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少了一些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是精神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这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因而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第三个原因则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五岁的孩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 20%;一个 20 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占他生命的 5%;而对于一个 50 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过程的 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 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

15、的时间过起来就会觉得很快。 (有删改) 13.围绕“时间去哪儿了”,三则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请逐一概括。( 3 分)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筛选和概括,涉及不同的文体,完成时,应围绕“时间去哪儿了”。 答案:材料 A 抒发了对时间不知不觉流逝的感慨。材料 B 则清楚地告诉人们一生时间分别去了哪里。材料 C 说明了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的原因。 14.指出材料 C 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 分)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完成时,首先应知道说明方法的种类,然后再进行分析。 答案:举例子、作比较 说明时间的长短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是不

16、同的。 15.比较材料 A 与材料 C 画线句主要表达方式及效果的 不同 。( 4 分)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把握,表达方式有记叙、抒情、议论、说明、描写等五类。答案:材料 A 运用的是抒情的表达方式,材料 C 运用的是是说明的表达方式。虽然表达的内容是相同的,但是材料 A 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具感染力,使人深 思。材料 C 则清楚地让读者知道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16.请结合材料 A 与材料 B,联系生活实际, 分别 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6 分) 答: 解析: 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完成时,应结合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比如材料 A 主要是写母亲对照顾小孩过程的

17、回忆,然后抒发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所以可以得出我们要懂得感恩这一启示。 答案:示例:要懂得感恩,要 把时间花在学习和工作上而不是娱乐和休闲上。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1 题。( 22 分) 曾经有过的落日 陆平 不经意间,望着天际那一轮正在沉沉下坠的落日,忽然心头怦然一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遥远,很亲切,好像在潜 意识中已经驻留了好久,感受着一种靠近归宿的温暖,就像一个疲惫的行人,终于在朦胧的暮色间看见了远处可以落脚的村落。而那个时候,你或许正伫立在高楼层自家温馨的窗前,或许正漫步在旷野宁静的小道,或许正骑着车子在下班的人流中。 记忆中确实有过那样一刻,扶着把铁锹,痴痴地

18、望着遥远的那轮落日,大地是一片温和得无法表达的金黄。一只不安分的鸟雀盘旋在空中,叫着“归去,归去”。而那里,炊烟早已经袅袅飘起,一盆清冽 的凉水,小桌上一海碗汤面,一盘浓浓醋味的洋芋丝,还有一夜甜美的梦。 那回出差回来,邻座的小女孩奶身奶气地唱起一支熟悉的歌:“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 /听着脚步噼啪噼啪响 /伴随着声声亲切的呼唤 /带我走进童年的时光”童稚的歌声天真、质朴。车窗外又是那一轮亲切的落日。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

19、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 几 年前,在西又版纳的一个傍晚几年前, 一车 游人已经疲惫地靠向座,连导游也是一副恹恹的模样。这时, 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展开一幅迷离的情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正如朦胧之中的的月牙,还如闪闪烁烁的星辰 这从群贤天独厚的大自然的赐予,这种灵犀相通的感应,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只是属于我的一个人的专利,历为同行者沉溺于旅途的困顿,不再生成这种雅兴。 落日没有太多的记忆,落日下的世界却已走过千年万年。 二千多年前的屈原,在找到最后归宿地汩罗江之前,无疑也经历过大多的日出日落,也承受到的沐浴,他在天问中感喟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日

20、出日落也给他的心灵带来深长的震动。 当乔尔丹诺布鲁诺被捆到那高高的十字架上,木柴在他的足下熊熊燃烧起来时,殉道者吐出的最后一句话是:“火焰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而当他最后一次在阴暗的牢房里看到落日的余晖,一定在心里想着: 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 落日的故事太多,没有人能够记得住每一个发生在落日下的故事。 可是每个活着的人都会面临落日,即使千百年以后的日子里,落日依旧。后人无法记得太多的前人,哪怕最亲爱的长者,可是每一个后 人都将经历落日,都会想到曾经有过的落日 最美、最热烈地燃烧。 (有删改) 17.通读全文,思考作者由眼前的落日联想到哪些曾经有过的落日?(

21、4 分)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完成时,注意概括清楚时间和人物。 答案:出差回来,在火车上看到的亲切的落日。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看到的若有若无的落日。两千年前,屈原投江时的落日。布鲁诺被捆到十字架上看到的落日。 1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分)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语句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我们一般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由于该句是在文章中间,所以结构上承上启下。 答案:承上启下。由上文对记忆中的落日过渡到对千百年前落日的描写;点题,照应文章第段。 19.文章第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4 分) 答: 解析: 此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从

22、题干可以知道,该题要求从语言特色方面进行分析,所以,可从修辞或者语言的整散角度进行分析。答案:示例: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落日比作月牙、星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落日在凤尾竹编 织的绿色网隙间迷离的情境,抒发了作者对落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0.请结合语境,理解第段中“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的深刻含意。( 4 分) 答: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完成时,应弄清楚“旭日”和 “落日”其实就是同一个太阳。 答案:“今天的落日”和“明天的旭日”其实是同一个太阳,只是形态不同而已。这句话表现布鲁诺心中的坚定信念:今天(现在)在火刑架上的布鲁诺和明天(未来)得到认同的布鲁诺其实是同一

23、个生命,只是存在方式不同而已,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悲观。 21.【甲】【乙】两个片段同写落日,请从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较它们的 相同点和不同点 。 【甲】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 (陆平曾经有过的落日) 【乙】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不论是初生的红日还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一瞬万变的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

24、和柔美的抚爱。即使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有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 (柯蓝飞红滴翠记黄山) 答: 解析: 此题是一道比较类题目。完成时,注意从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相同点:都表达了对落日的赞美。不同点:甲抒发了自己对家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乙抒发了对太阳让自然万物生机 勃发的赞美。 三( 65 分,其中含写字 5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60 分)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 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 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 “ 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 ”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 600 个字; 文中不得出 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