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13953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4 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 、 积累与运用:( 35 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 分) ( 1) 言必信, 。(论语) ( 2) 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 3) 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 4) 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瞑) ( 5) 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 6) ,吹面不寒杨柳风。(僧 志南绝句) ( 7) 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 8)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 9)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 10) 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

2、,同学们要多积累。 答案: ( 1) 行必果 ( 2) 门庭若市 ( 3) 寒光照铁衣 ( 4) 清泉石上流 ( 5) 白云千载空悠悠 ( 6) 沾衣欲湿杏花雨 ( 7) 为有源头活水来 ( 8) 伤心秦汉经行处 ( 9) 枯藤老树昏鸦 ( 10)吾将上下而求索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 分) 春天的东方湿地公园芬芳四 y,一片雪白的花海在我四周 (涌动 /流动),微风拂来,花枝摇 y,花雨缤纷,花的波浪在浅浅地荡漾,人们仿佛乘着一叶轻舟驶进了春天的深处。 ( 1) 给加点定字注音。( 2 分) 微风 拂 来 花雨 缤 纷 (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 分) 芬芳四 y 花枝

3、摇 y ( 3) 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1 分) 一片雪白的花海在我四周 (涌动 /流动) 解析: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及字形。 答案: ( 1) f bn ( 2) 溢 曳 ( 3) 涌动 3.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在湖中,昔日的 潋滟 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B.他忽然低下了脑袋, 嗫嚅 着道: “ 在安徽。 ” (小心翼翼的样子) C.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 簌簌 地流下眼泪。(乱七八糟的样子) D.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 婆娑 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 解析:“ 嗫嚅 ”指 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 答

4、案: B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在本次亚信峰会上,我国认为,在复杂的安全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唯有通过合作,才能迎来共同安全。 B.我国政府以坚决的态度 .有力的措施 .有效的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切实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局。 C.今年, “ 端午 ” 恰逢 “ 六一 ” ,幸福的假日属于孩子,加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以家庭为单位的 “ 亲子游 ” 成为旅客出游的主流。 D.美食片做成了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 2引 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对网友 “ 口水与泪水比例失调 ” 的吐槽,引起了导演组的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语序不当,应改为“ 美食

5、片做成了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 2引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网友对 “ 口水与泪水比例失调 ” 的吐槽,引起了导演组的思考。 ” 答案: D 5.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划线部分的三层意思。( 3 分) 201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回答关于环境保护问题时表示: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答: ( 1) 我们既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要良好的经济发展。 ( 2) 我们宁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 ( 3) 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资源。 6.名著阅读。( 5 分) ( 1) 填空。( 2 分) “

6、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 ” 歌曲绣红旗表现的是红岩中的主人公 和难友们在渣滓洞里为庆祝 一起绣红旗的场面。 答案: 江姐(江雪琴),新中国诞生 ( 2) 阅读简 爱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3 分)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剥去,没有心肠了? 你不是想错了吗? 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 、 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 本来就如此! 这段文字表现了简 爱怎样的性格牲?文

7、中的 “ 你 ” 指的是谁? 答:性格坚强 、 追求人格独立 、 追求平等自由,罗切 斯 特。 7.综合性学习。( 8 分) 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 明素养,某中学围绕 “ 八礼四仪 ” 开展语言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演讲比赛。学校团委定于 6 月 28 日在报告厅举行举办 “ 八礼伴我行 ” 主题演讲 比赛,准备约请德高望重的语言特级老师李墨担任点评嘉宾。 你以团委委员的身份前去邀请李老师,见面时怎么说?( 3 分) 答案: 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团委的 XX,我们打算 6月 28 日在学校报告厅举行 “ 八礼伴我行 ” 主题演讲比赛,想请您担任点评嘉宾。如果

8、您能抽空参加我们的活动,是对我们极大的支持。 【活动二】故事擂台。学生会举办以 “ 学礼效古贤 ” 为主题 的故事擂台赛,比赛彩临时抽题的形式进行。 你抽到了这样的题签(见 图),请说出这幅图中故事的名称以及从中悟到的待人接物的道理。( 2 分) 答案: 孔融让梨。谦让或尊敬长辈的待人之礼。 【活动三】专题访谈。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个别学生不孝顺父母的现象,校园电视台邀请部分学生 、 家长 、 专家作为访谈对象,录制一期以 “ 中学生的孝心怎么了 ” 为话题的访谈节目。 作为该节目的主持人,请你在学生 、 家长 、 专家这三类访谈对象中选择一类,预设三个访谈问题。( 3 分) 访谈对象: 预设问题

9、: 答案: 访谈对象:学生。 预设问题: 你觉得自己在孝顺父母方面做得如何? 你怎么看身边的这些不孝敬父母的现象? 你觉得我们中学生在孝顺父母方面应该怎么做? 访谈对象:家长 预设问题: 您觉得您的孩子在孝顺父母方面做的怎么样? 您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孝顺父母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在培养孩子孝心方面您有哪些好的想法?请说出来与其他家长共享。 访谈对象:专家。预设问题: 您认为目前中学生不孝顺父母的现象,根源在哪里? 您对我侬家长在培养孨 秘方什么建议 ? 您认为目前学校和社会在培养孩子人头攒动孝心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 二 .阅读理解( 55 分) (一)阅读下面宋诗,完成 8-9 题。( 6 分

10、)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8.发挥想象,描绘 “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 所呈现的画面。( 3 分) 答案: 示例:整个夜里,林子里充满静谧,墨蓝的苍穹中闪烁着疏朗的星光,烘托出异常皎 洁光亮的月华。天气晴和,不见一丝云彩,也听不到半点雷声。 9.有关雨的诗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3 分) 示例 1:这首诗独特在于诗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或烘托 、 虚写 、 联想想象),通过写见到 答案: “ 溪流急 ” ,来表现他山之雨的急和猛。示例 2:写山雨,而在前三句却不着一个“ 雨 ” 字,只在最后一句

11、点出 “ 他山落雨来 ” ,构思精巧,出人意料。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 10-13 题。( 15 分)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

12、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墨子 兼爱) 1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4 分) ( 1) 委 而去之 ( 2) 域 民不以封疆之界 ( 3)

13、 相攻国者亦 然 ( 4) 具 此而已矣 答案 : ( 1) 放弃 ( 2) 限制 ( 3) 这样 ( 4) 全都 11.用 “/” 标出下面句子的三处停顿。( 3 分) 当 察 乱 何 自 起 起 不 相 爱 臣 子 之 不 孝 君 父 所 谓 乱 也 答案: 当察乱何自起 /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 /所谓乱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1)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2) 圣人以治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答案: ( 1) 巩固国防不仅仅依靠山河的险要,威震天下不仅仅依靠武器的锋利(精良)。 ( 2) 圣人把治理天下作为事业,就不能不考察

14、混乱产生的原因(或根源)。 13.甲 、 乙两文都阐述了治政之道。前者强调了 ,后者强调了 。( 4 分) 答案: 前者:仁或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施行仁政得民心);后者:爱(兼爱 、 爱 民 、 君臣父子都相爱)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7 题。( 15 分) 从 “ 雾都 ” 到 “ 霾都 ”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 “ 雾都 ” 重庆。 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 .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不过气象部门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 灰霾天

15、气倒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气象学上对 “ 雾 ” 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 1000 米的天气现象。 雾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过量的 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在一起,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 而词典对 “ 霾 ” 的解释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 .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能见度小于 10 公里。而 201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 “ 霾 ” 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 “ 当能见度小于 10 千米,排除了降水 、 沙尘暴 、 扬沙 、 浮尘等天气现象造

16、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 80%时,即可判识为霾。 ” 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 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相对湿度低于 80%的为霾。 据气象部分研究人 员所说,重庆由于二战时期的军工开发和以后的军工建设,一直是严重的 霾都 ,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 雾都 。我们以前认为能见度降低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 ” 于是, “ 雾都 ” 不再有美感,反而变成了刺耳的警报,令人忧心。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 “ 雾都 ” 的名号:郑州被市民调侃为 “ 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 雾都 ” ;乌鲁木齐被戏称为 “ 西部雾都 ”“ 雾 鲁

17、木齐 ” 曾经有媒体报道 “ 北京盛夏季节 30 大雾弥漫 ” ,我们已经知道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标志,夏季 30 的高温条件下,水汽很难达到饱和 程度,出现的肯定是霾。 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 主要 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 、 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 “ 贡献 ” 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 在 2011 年迅速 蹿红 。 PM2.5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的肺部,造成人的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PM2.5 的浓度每增加 10 微克 /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 5%和 1%。 中国的 “

18、霾都 ” 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中。中国经济和工业较发达的地区,霾的日变化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恐怕短期内也很难发生改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悬浮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灰霾还要很久才会消散。 (选自读者 2014 年第 3 期,有改动) 14.从文中看, “ 雾 ” 和 “ 霾 ” 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两点)( 4 分) 答案: 一是相对湿度的区别,二是构成成分的区别,三是能见度的区别,四是对人的危害性的区别,五是成因的区别。 15.第 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3 分) 答案: 运用打比方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19、作用: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雾与云的关系;作比较,把雾与云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者的区别。 16.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4 分) 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 主要 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 .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 “ 贡献 ” 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 PM2.5在 2011 年迅速 蹿红 。 ( 1) “ 主要 ” 一词能否删去?结合句子内容说明理由。( 2 分) 答案: 不能删去。 “ 主要 ” 一方面说明颗粒物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作用中位置突出 ,另一方面说明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过程中,除颗粒物的消光作用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此为主,其

20、他为次。 “ 主要 ” 一词使说明更准确。 ( 2) “ 蹿红 ” 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 2 分) 答案: 指迅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焦点。 17.作者说: “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 ” 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4 分) 答案: 示例 1:我同意作者的看法,是不容乐观的。理由是:无论从文中还是现实来看,很多城市都已出现严重的灰霾,经济发展与治理灰霾的关系也难以处理好,而且,目前治理灰霾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示例 2: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我认为应该是乐观的。从文本看,目前人们对灰霾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灰霾的危害越来越重视。只要下定决心,从现在做

21、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治理灰霾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2 题。( 19 分)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 ,又凉又甜。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水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

22、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欸 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 ” 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

23、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 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二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 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二 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

24、出一条条血痕,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 “ 荷 ” ,开花结果后就叫 “ 莲 ” 。我总觉得两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二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 的高处看莲 .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

25、?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 “ 留得残荷听雨声 ” 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二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二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选,有删节) 18.纵观全文,说说你对文章 题目的理解。( 4 分) 答案: 种莲人在长年累月的辛勤劳作中用汗水和辛劳创造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种莲人的赞美。其中, “ 岁月 ” 表示长年的辛劳和汗水; “ 在莲上写诗 ” 表达了对种莲人劳动的赞美,这与一般

26、诗人在纸上写的诗相比,具有更美的诗意。 19.第 段,作者引用采莲谣的意图是什么?( 3 分) 答案: 用童谣中的愉快场景 .美好情调同文中白河镇的现实场景进行对比(反衬),以突出白河镇采莲人的劳作艰辛,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生计,在行文上为下文作铺垫;同时丰富中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人文色彩,使文章具有文学性和趣味性。 20.阅读 段,分别用三字短语概括收获莲 .藕的过程。( 4 分) _ _ 剥莲子 _ _ 答案: 摘(采)莲蓬 、 挖莲子 、 挑莲心 、 挖莲藕 21.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3 分)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

27、碗冰冻的 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答案: 内容:作者看到了莲背后的辛劳付出,表达了对莲农辛勤劳作的同情及对他们生存状态的关切,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手法 1: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从 “ 三十个莲子 ”和 “ 一碗莲子汤 ” 两个角度,连续发问,增强了语气,强化了抒情的表达效果。手法 2:运用对比手法,通过 “ 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 ” 与 “ 多少血汗 ” ,以及将 “ 一碗冰冻的莲子汤 ” 与 “ 多久的辛劳 ” 进行对比,给人 以具体而强烈的印象,让人感受到其中包含的莲农的血汗和辛劳,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与关爱。 22.将本文与荷专题中的爱莲说进行比较,结合文本说说两文在表

28、达主题方面的不同之处。( 5 分) 答案: 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主题,通过对莲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的特征的描写来表现它高洁的品质,从而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而本文的主题则是由莲到人,通过对种莲人种莲生活的描写,表现他们的艰辛,从而表达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和敬意。 三 .写作。( 60 分) 2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人生,总是充满了再次相见的机缘。儿时的那个玩伴,再见时已成翩翩少年;昔日的那条小径,再见时却已鲜花盛开。还有,曾经读过的书 .登过的山 .老屋顶上升起的那缕炊烟”以“我与 _再见时”为题作文。 要求: ( 1) 选择恰当的词语将标题填好; ( 2) 立意自定; ( 3) 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 4) 不少于 600 字; ( 5)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 地名 、 校名。 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