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39599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真题数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 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真题数学 一、仔细选一选 (本题有 10 个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0 分 ) 1.(3 分 )3a (-2a)2=( ) A. -12a3 B. -6a2 C. 12a3 D. 6a3 解析 : 3a (-2a)2=3a4a 2=12a3. 答案: C. 2.(3 分 )已知一个圆锥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为 ( ) A. 12cm 2 B. 15cm 2 C. 24cm 2 D. 30cm 2 解析 : 底面半径为 3,高为 4, 圆锥母线长为 5, 侧面积 =2rR2=15cm 2. 答案: B. 3.(3 分 )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已知

2、 C=90 , A=40 , BC=3,则 AC=( ) A. 3sin40 B. 3sin50 C. 3tan40 D. 3tan50 解析 : B=90 -A=90 -40=50 , 又 tanB= , AC=BC tanB=3tan50 . 答案: D. 4.(3 分 )已知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8,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a 是无理数 B. a 是方程 x2-8=0 的解 C. a 是 8 的算术平方根 D. a 满足不等式组 解析 : a= =2 ,则 a是 a 是无理数, a 是方程 x2-8=0 的解,是 8 的算术平方根都正确; 解不等式组 ,得: 3 a

3、 4,而 2 3,故错误 . 答案: D. 5.(3 分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 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B. 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C. 矩形的对角线不能相互垂直 D.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互相垂直 解析 : A、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所以 A 选项错误; B、菱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若相等,则菱形变为正方形,所以 B 选项错误; C、矩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互垂直,若互相垂直,则矩形变为正方形,所以 C 选项错误; 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互相垂直,此时平行四边形变为菱形,所以 D 选项正确 . 答案: D. 6.(3分 )函数的自变量 x满足 x2 时,函数值 y满足 y1 ,则这

4、个函数可以是 ( ) A. y= B. y= C. y= D. y= 解析 : A、把 x= 代入 y= 可得 y=1,把 x=2 代入 y= 可得 y= ,故此选项正确; B、把 x= 代入 y= 可得 y=4,把 x=2 代入 y= 可得 y=1,故此选项错误; C、把 x= 代入 y= 可得 y= ,把 x=2 代入 y= 可得 y= ,故此选项错误; D、把 x= 代入 y= 可得 y=16,把 x=2 代入 y= 可得 y=4,故此选项错误; 答案: A. 7.(3 分 )若 ( + ) w=1,则 w=( ) A. a+2(a -2) B. -a+2(a2 ) C. a-2(a2

5、) D. -a-2(a -2) 解析 : 根据题意得: W= =-(a+2)=-a-2. 答案: D. 8.(3 分 )已知 2001 年至 2012 年杭州市小学学校数量 (单位:所 )和在校学生人数 (单位:人 )的两幅统计图 .由图得出如下四个结论: 学校数量 2007 年 2012 年比 2001 2006 年更稳定; 在校学生人数有两次连续下降,两次连续增长的变化过程; 2009 年的 大于 1000; 2009 2012年,相邻两年的学校数量增长和在校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都是 2011 2012年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 A. B. C. D. 解析 : 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

6、学校数量 2001 2006 年下降幅度较大,最多 1354 所,最少605 所,而 2007 年 2012 年学校数量都是在 400 所以上, 440 所以下,故结论正确; 由折线统计图可知,在校学生人数有 2001 年 2003 年、 2006 年 2009 年两次连续下降,2004 年 2006 年、 2009 年 2012 年两次连续增长的变化过程,故结论正确; 由统计图可知, 2009 年的在校学生 445192 人,学校数量 417 所, 所以 2009 年的 = =1067 1000,故结论正确; 2009 2010 年学校 数量增长率为 -2.16%, 2010 2011 年学

7、校数量增长率为 0.245% , 2011 2012 年学校数量增长率为 1.47% , 1.47% 0.245% -2.16%, 2009 2012 年,相邻两年的学校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2011 2012 年; 2009 2010 年在校学生人数增长率为 1.96% , 2010 2011 年在校学生人数增长率为 2.510% , 2011 2012 年在校学生人数增长率为 1.574% , 2.510% 1.96% 1.574%, 2009 2012 年,相邻 两年的在校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是 2010 2011 年, 故结论错误 .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 . 答案: B. 9.(3 分

8、 )让图中两个转盘分别自由转动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两个指针分别落在某两个数所表示的区域,则两个数的和是 2 的倍数或 3 的倍数的概率等于 ( ) A. B. C. D. 解析 : 列表如下: 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有 16 种,其中两个数的和是 2 的倍数或 3 的倍数情况有 10种, 则 P= = . 答案: C 10.(3 分 )已知 ADBC , ABAD ,点 E,点 F 分别在射线 AD,射线 BC上 .若点 E与点 B关于AC 对称,点 E 与点 F 关于 BD 对称, AC与 BD相交于点 G,则 ( ) A. 1+tanADB= B. 2BC=5CF C. AEB+22=DEF

9、 D. 4cosAGB= 解析 : 如图,连接 CE,设 EF 与 BD 相交于点 O, 由轴对称性得, AB=AE,设为 1,则 BE= = , 点 E 与点 F 关于 BD 对称, DE=BF=BE= , AD=1+ , ADBC , ABAD , AB=AE, 四边形 ABCE 是正方形, BC=AB=1 , 1+tanADB=1+ =1+ -1= ,故 A 选项结论正确; CF=BF-BC= -1, 2BC=21=2 , 5CF=5( -1), 2BC5CF ,故 B 选项结论错误; AEB+22=45+22=67 , 在 RtABD 中, BD= = = , sinDEF= = =

10、, DEF67 ,故 C 选项结论错误; 由勾股定理得, OE2=( )2-( )2= , OE= , EBG+AGB=90 , EGB+BEF=90 , AGB=BEF , 又 BEF=DEF , 4cosAGB= = = ,故 D 选项结论错误 . 答案: A. 二、认真填一填 (本题共 6 个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4 分 ) 11.(4 分 )2012 年末统计,杭州市常住人口是 880.2 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人 . 解析 : 880.2 万 =880 2000=8.80210 6, 答案: 8.80210 6. 12.(4 分 )已知直线 ab ,若 1=4050 ,则 2

11、= . 解析 : 3=1=4050 , ab , 2=180 -3=180 -4050=13910 . 故答案为: 13910 . 13.(4 分 )设实数 x、 y 满足方程组 ,则 x+y= . 解析 : , + 得: x=6,即 x=9; - 得: -2y=2,即 y=-1, 方程组的解为 ,则 x+y=9-1=8. 答案: 8 14.(4 分 )已知杭州市某天六个整点时的气温绘制成的统计图,则这六个整点时气温的中位数是 . 解析 :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 4.5, 10.5, 15.3, 15.9, 19.6, 20.1, 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 (15.3+15.9)2=15.

12、6 ( ), 则这六个整点时气温的中位数是 15.6 ; 答案: 15.6. 15.(4 分 )设抛物线 y=ax2+bx+c(a0 )过 A(0, 2), B(4, 3), C 三点,其中点 C 在直线 x=2上,且点 C 到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距离等于 1,则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 解析 : 点 C 在直线 x=2 上,且到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距离等于 1,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或 x=3, 当对称轴为直线 x=1 时,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y=a(x-1)2+k,则 ,解得 , 所以 y= (x-1)2+ = x2- x+2, 当对称轴为直线 x=3 时,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y=a(x-3)

13、2+k,则 ,解得 , 所以, y=- (x-3)2+ =- x2+ x+2, 综上所述,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y= x2- x+2 或 y=- x2+ x+2. 答案: y= x2- x+2 或 y=- x2+ x+2. 16.(4 分 )点 A, B, C 都在半径为 r 的圆上,直线 AD 直线 BC,垂足为 D,直线 BE 直线 AC,垂足为 E,直线 AD 与 BE 相交于点 H.若 BH= AC,则 ABC 所对的弧长等于 (长度单位 ). 解析 : 如图 1, ADBC , BEAC , H+DBH=90 , C+DBH=90 , H=C , 又 BDH=ADC=90 , ACD

14、BHD , = , BH= AC, = , ABC=30 , ABC 所对的弧长所对的圆心角为 302=60 , ABC 所对的弧长 = = r . 如图 2, ABC 所对的弧长所对的圆心角为 300 , ABC 所对的弧长 = = r . 故答案为: r 或 r. 三、全面答一答 (本题共 7 小题,共 66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如果觉得有的题目有点困难,那么把自己能写出的解答写出一部分也可以 . 17.(6 分 )一个布袋中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 a(a 12)个球,分别是 2 个白球, 4 个黑球, 6个红球和 b 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把摸出白球,黑球,红

15、球的概率绘制成统计图 (未绘制完整 ).请补全该统计图并求出 的值 . 解析 : 首先根据黑球数 总数 =摸出黑球的概率,再计算出摸出白球,黑球,红球的概率可得答案 . 答案 :球的总数: 40.2=20 (个 ), 2+4+6+b=20,解得: b=8, 摸出白球的概率: 220=0.1 , 摸出红球的概率: 620=0.3 , = = =0.4. 18.(8 分 )在 ABC 中, AB=AC,点 E, F 分别在 AB, AC 上, AE=AF, BF 与 CE 相交于点 P.求证:PB=PC,并直接写出图中其他相等的线段 . 解析 : 可证明 ABFACE ,则 BF=CE,再证明 B

16、EPCFP ,则 PB=PC,从而可得出 PE=PF,BE=CF. 答案 :在 ABF 和 ACE 中, , ABFACE (SAS), ABF=AC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BF=C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AB=AC , AE=AF, BE=BF , 在 BEP 和 CFP 中, , BEPCFP (AAS), PB=PC , BF=CE , PE=PF , 图中相等的线段为 PE=PF, BE=CF. 19.(8 分 )设 y=kx,是否存在实数 k,使得代数式 (x2-y2)(4x2-y2)+3x2(4x2-y2)能化简为 x4?若能,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 k 的值

17、;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 解析 : 先利用因式分解得到原式 =(4x2-y2)(x2-y2+3x2)=(4x2-y2)2,再把当 y=kx 代入得到原式=(4x2-k2x2)2=(4-k2)x4,所以当 4-k2=1 满足条件,然后解关于 k 的方程即可 . 答案: 能 . (x2-y2)(4x2-y2)+3x2(4x2-y2)=(4x2-y2)(x2-y2+3x2)=(4x2-y2)2, 当 y=kx,原式 =(4x2-k2x2)2=(4-k2)2x4, 令 (4-k2)2=1,解得 k= 或 , 即当 k= 或 时,原代数式可化简为 x4. 20.(10 分 )把一条 12 个单位长度的线

18、段分成三条线段,其中一条线段成为 4 个单位长度,另两条线段长都是单位长度的整数倍 . (1)不同分段得到的三条线段能组成多少个不全等的三角形?用直尺和圆规作这些三角形(用给定的单位长度,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 (2)求出 (1)中所作三角形外接圆的周长 . 解析 : (1)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进而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即可; (2)利用三角形外接圆作法,首先作出任意两边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得出圆心位置,进而得出其外接圆 . 答案: (1)由题意得: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4, 4, 4; 3, 4, 5; 即不同分段得到的三条线段能组成 2 个不全等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当三

19、边的单位长度分别为 3, 4, 5,可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此时外接圆的半径为 2.5; 当三边的单位长度分别为 4, 4, 4.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此时外接圆的半径为 , 当三条线段分别为 3, 4, 5 时其外接圆周长为: 22 .5=5 ; 当三条线段分别为 4, 4, 4 时其外接圆周长为: 2 = . 21.(10 分 )在直角坐标系中,设 x 轴为直线 l,函数 y=- x, y= x 的图象分别是直线 l1,l2,圆 P(以点 P 为圆心, 1 为半径 )与直线 l, l1, l2中的两条相切 .例如 ( , 1)是其中一个圆 P 的圆心坐标 . (1)写出其余满足条件的圆 P

20、的圆心坐标; (2)在图中标出所有圆心,并用线段依次连接各圆心,求所得几何图形的周长 . 解析 : (1)对圆 P 与直线 l 和 l2都相切、圆 P与直线 l和 l1都相切、圆 P与直线 l1和 l2都相切三种情况分别考虑,利用切线长定理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点 P 的坐标 . (2)由图可知:该几何图形既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所有的边都相等 .只需求出其中的一条边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长 . 答案: (1) 若圆 P 与直线 l 和 l2都相切,当点 P在第四象限时, 过点 P 作 PHx 轴,垂足为 H,连接 OP,如图 1所示 . 设 y= x 的图象与 x 轴的夹角为 .

21、 当 x=1 时, y= .tan= .=60 . 由切线长定理得: POH= (180 -60 )=60 . PH=1 , tanPOH= = = .OH= . 点 P 的坐标为 ( , -1). 同理可得: 当点 P 在第二象限时,点 P 的坐标为 (- , 1); 当点 P 在第三象限时,点 P 的坐标为 (- , -1); 若圆 P 与直线 l 和 l1都相切,如图 2所示 . 同理可得:当点 P 在第一象限时,点 P 的坐标为 ( , 1); 当点 P 在第二象限时,点 P 的坐标为 (- , 1); 当点 P 在第三象限时,点 P 的坐标为 (- , -1); 当点 P 在第四象限

22、时,点 P 的坐标为 ( , -1). 若圆 P 与直线 l1和 l2都相切,如图 3所示 . 同理可得: 当点 P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时,点 P 的坐标为 ( , 0); 当点 P 在 x 轴的负半轴上时,点 P 的坐标为 (- , 0); 当点 P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时,点 P 的坐标为 (0, 2); 当点 P 在 y 轴的负半轴上时,点 P 的坐标为 (0, -2). 综上所述:其余满足条件的圆 P 的圆心坐标有: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0)、 (- , 0)、 (0,

23、 2)、 (0, -2). (2)用线段依次连接各圆心,所得几何图形,如图 4 所示 . 由图可知:该几何图形既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由对称性可得:该几何图形的所有的边都相等 . 该图形的周长 =12 ( - )=8 . 22.(12 分 )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 AC=4 , BD=4,动点 P 在线段 BD 上从点 B 向点 D 运动, PFAB 于点 F,四边形 PFBG关于 BD对称,四边形 QEDH与四边形 PEBG关于 AC对称 .设菱形 ABCD被这两个四边形盖住部分的面积为 S1,未被盖住部分的面积为 S2,BP=x. (1)用含 x

24、的代数式分别表示 S1, S2; (2)若 S1=S2,求 x 的值 . 解析 : (1)根据对称性确定 E、 F、 G、 H 都在菱形的边上,由于点 P在 BO 上与点 P在 OD 上求S1和 S2的方法不同,因此需分情况讨论 . (2)由 S1=S2和 S1+S2=8 可以求出 S1=S2=4 .然后在两种情况下分别建立关于 x 的方程,解方程,结合不同情况下 x 的范围确定 x 的值 . 答案: (1) 当点 P 在 BO 上时,如图 1 所示 .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C=4 , BD=4, ACBD , BO= BD=2, AO= AC=2 , 且 S 菱形 ABCD= BD

25、 AC=8 .tanABO= = .ABO=60 . 在 RtBFP 中, BFP=90 , FBP=60 , BP=x, sinFBP= = =sin60= . FP= x.BF= . 四边形 PFBG 关于 BD 对称, 四边形 QEDH 与四边形 PEBG 关于 AC 对称, S BFP =SBGP =SDEQ =SDHQ . S 1=4SBFP =4 x = .S 2=8 - . 当点 P 在 OD 上时,如图 2 所示 . AB=4 , BF= , AF=AB -BF=4- . 在 RtAFM 中, AFM=90 , FAM=30 , AF=4- .tanFAM= =tan30= .

26、 FM= (4- ). S AFM = AF FM= (4- ) (4- )= (4- )2. 四边形 PFBG 关于 BD 对称, 四边形 QEDH 与四边形 PEBG 关于 AC 对称, S AFM =SAEM =SCHN =SCGN . S 2=4SAFM =4 (4- )2= (x-8)2. S 1=8 -S2=8 - (x-8)2. 综上所述: 当点 P 在 BO 上时, S1= , S2=8 - ; 当点 P 在 OD 上时, S1=8 - (x-8)2, S2= (x-8)2. (2) 当点 P 在 BO 上时, 0 x2 . S 1=S2, S1+S2=8 , S 1=4 .S

27、 1= =4 . 解得: x1=2 , x2=-2 . 2 2, -2 0, 当点 P 在 BO 上时, S1=S2的情况不存在 . 当点 P 在 OD 上时, 2 x4 . S 1=S2, S1+S2=8 , S 2=4 .S 2= (x-8)2=4 . 解得: x1=8+2 , x2=8-2 . 8+2 4, 2 8-2 4, x=8 -2 . 综上所述:若 S1=S2,则 x 的值为 8-2 . 23.(12 分 )复习课中,教师给出关于 x 的函数 y=2kx2-(4k+1)x-k+1(k 是实数 ). 教师:请独立思考,并把探索发现的与该函数有关的结论 (性质 )写到黑板上 . 学生

28、思考后,黑板上出现了一些结论 .教师作为活动一员,又补充一些结论,并从中选出以下四条: 存在函数,其图象经过 (1, 0)点; 函数图象与坐标轴总有三个不同的交点; 当 x 1 时,不是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就是 y随 x的增大而减小; 若函数有最大值,则最大值必为正数,若函数有最小值,则最小值必为负数 . 教师:请你分别判断四条结论的真假,并给出理由 .最后简单写 出解决问题时所用的数学方法 . 解析: 将 (1, 0)点代入函数,解出 k 的值即可作出判断; 首先考虑,函数为一次函数的情况,从而可判断为假; 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即可作出判断; 当 k=0 时,函数为一次函数,无最大之和最小值,当 k0 时,函数为抛物线,求出顶点的纵坐标表达式,即可作出判断 . 答案: 真,将 (1, 0)代入可得: 2k-(4k+1)-k+1=0,解得: k=0. 运用方程思想; 假,反例: k=0 时,只有两个交点 .运用举反例的方法; 假,如 k=1, - = ,当 x 1 时,先减后增;运用举反例的方法; 真,当 k=0 时,函数无最大、最小值; k0 时, y 最 = =- , 当 k 0 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负; 当 k 0 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正 .运用分类讨论思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