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 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真题数学 一、选择题 (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分 ) 1.(3 分 )-3 的倒数是 ( ) A. -3 B. 3 C. D. - 解析 : -3 的倒数是 - , 答案: D. 2.(3 分 )计算 2x(3x2+1),正确的结果是 ( ) A. 5x3+2x B. 6x3+1 C. 6x3+2x D. 6x2+2x 解析 : 原式 =6x3+2x, 答案: C. 3.(3 分 )二次根式 中字母 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x 1 B. x1 C. x 1 D. x1 解析 : 由题意得, x-10 , 解得 x1 . 答案: D. 4.(
2、3 分 )如图,已知 AB 是 ABC 外接圆的直径, A=35 ,则 B 的度数是 ( ) A. 35 B. 45 C. 55 D. 65 解析 : AB 是 ABC 外接圆的直径, C=90 , A=35 , B=90 -A=55 . 答案: C. 5.(3 分 )数据 -2, -1, 0, 1, 2 的方差是 ( ) A. 0 B. C. 2 D. 4 解析 : 数据 -2, -1, 0, 1, 2 的平均数是: (-2-1+0+1+2)5=0 , 数据 -2, -1, 0, 1, 2 的方差是: (-2)2+(-1)2+02+12+22=2. 答案: C. 6.(3 分 )如图,已知
3、RtABC 中, C=90 , AC=4, tanA= ,则 BC 的长是 ( ) A. 2 B. 8 C. 2 D. 4 解析 : tanA= = , AC=4, BC=2 , 答案: A. 7.(3 分 )已知一个布袋里装有 2 个红球, 3 个白球和 a 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 .若从该布袋里任意摸出 1 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 ,则 a 等于 ( ) A. 1 B. 2 C. 3 D. 4 解析 : 根据题意得: = ,解得: a=1,经检验, a=1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a=1 . 答案: A. 8.(3 分 )如图,已知在 RtABC 中, ABC=90 ,点 D是 BC
4、边的中点,分别以 B、 C 为圆心,大于线段 BC 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直线 BC 上方的交点为 P,直线 PD交 AC 于点E,连接 BE,则下列结论: EDBC ; A=EBA ; EB 平分 AED ; ED= AB 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 : 根据作图过程可知: PB=CP, D 为 BC 的中点, PD 垂直平分 BC, EDBC 正确; ABC=90 , PDAB , E 为 AC 的中点, EC=EA , EB=EC , A=EBA 正确; EB 平分 AED 错误; ED= AB 正确, 故正确的有 , 答案: B. 9.(3 分 )如
5、图,已知正方形 ABCD,点 E 是边 AB 的中点,点 O是线段 AE上的一个动点 (不与A、 E 重合 ),以 O 为圆心, OB 为半径的圆与边 AD 相交于点 M,过点 M 作 O 的切线交 DC 于点 N,连接 OM、 ON、 BM、 BN.记 MNO 、 AOM 、 DMN 的面积分别为 S1、 S2、 S3,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 A. S1 S2+S3 B. AOMDMN C. MBN=45 D. MN=AM+CN 解析 : (1)如图,作 MPAO 交 ON 于点 P, 点 O 是线段 AE 上的一个动点,当 AM=MD 时, S 梯形 ONDA= (OA+DN)
6、AD, SMNO =SMOP +SMPN = MP AM+ MP MD= MP AD, (OA+DN)=MP, S MNO = S 梯形 ONDA, S 1=S2+S3, 不一定有 S1 S2+S3, (2)MN 是 O 的切线, OMMN , 又 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A=D=90 , AMO+DMN=90 , AMO+AOM=90 , AOM=DMN , 在 AMO 和 DMN 中, , AOMDMN .故 B 成立; (3)如图,作 BPMN 于点 P, MN , BC 是 O 的切线, PMB= MOB , CBM= MOB , ADBC , CBM=AMB , AMB=PMB
7、 , 在 RtMAB 和 RtMPB 中, , RtMABRtMPB (AAS), AM=MP , ABM=MBP , BP=AB=BC, 在 RtBPN 和 RtBCN 中, , RtBPNRtBCN (HL), PN=CN , PBN=CBN , MBN=MBP+PBN , MN=MN+PN=AM+CN.故 C, D 成立, 综上所述, A 不一定成立, 答案: A. 10.(3 分 )在连接 A 地与 B 地的线段上有四个不同的点 D、 G、 K、 Q,下列四幅图中的实线分别表示某人从 A 地到 B 地的不同行进路线 (箭头表示行进的方向 ),则路程最长的行进路线图是 ( ) A. B.
8、 C. D. 解析 : A、延长 AC、 BE 交于 S, CAB=EDB=45 , ASED ,则 SCDE . 同理 SECD , 四边形 SCDE 是平行四边形, SE=CD , DE=CS, 即走的路线长是: AC+CD+DE+EB=AC+CS+SE+EB=AS+BS; B、延长 AF、 BH 交于 S1,作 FKGH 与 BH的延长线交于点 K, SAB=S 1AB=45 , SBA=S 1BA=70 , AB=AB, SABS 1AB, AS=AS 1, BS=BS1, FGH=180 -70 -43=67=GHB , FGKH , FKGH , 四边形 FGHK 是平行四边形,
9、FK=GH , FG=KH, AF+FG+GH+HB=AF+FK+KH+HB , FS 1+S1K FK, AS+BS AF+FK+KH+HB,即 AC+CD+DE+EB AF+FG+GH+HB, C、 D、同理可证得 AI+IK+KM+MB AS2+BS2 AN+NQ+QP+PB. 综上所述, D 选项的所走的线路最长 . 答案: D. 二、填空题 (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分 ) 11.(4 分 )方程 2x-1=0 的解是 x= . 解析 : 移项得: 2x=1,系数化为 1 得: x= . 答案: . 12.(4 分 )如图,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中,若每个小正方体的
10、棱长都是 1,则该几何体俯视图的面积是 . 解析 : 从上面看三个正方形组成的矩形,矩形的面积为 13=3 . 答案: 3. 13.(4 分 )计算: 50 -1530= . 解析 : 原式 =4960 -1530=3430 . 答案: 3430 . 14.(4分 )下面的频数分布折线图分别表示我国 A市与 B市在 2014年 4月份的日平均气温的情况,记该月 A 市和 B 市日平均气温是 8 的天数分别为 a 天和 b 天,则 a+b= . 解析 : 根据图表可得: a=10, b=2, 则 a+b=10+2=12. 答案: 12. 15.(4 分 )如图,已知在 RtOAC 中, O 为坐
11、标原点,直角顶点 C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 y= (k0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 OA的中点 B,交 AC于点 D,连接 OD.若 OCDACO ,则直线 OA 的解析式为 . 解析 : 设 OC=a, 点 D 在 y= 上, CD= , OCDACO , = , AC= = , 点 A(a, ), 点 B 是 OA 的中点, 点 B 的坐标为 ( , ), 点 B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 , 解得 a2=2k, 点 B 的坐标为 ( , a), 设直线 OA 的解析式为 y=mx,则 m =a,解得 m=2, 所以 直线 OA 的解析式为 y=2x. 答案: y=2x. 16.
12、(4 分 )已知当 x1=a, x2=b, x3=c 时,二次函数 y= x2+mx 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 y1, y2, y3,若正整数 a, b, c 恰好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且当 a b c 时,都有 y1 y2 y3,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 : 正整数 a, b, c 恰好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且 a b c, a 最小是 2, y 1 y2 y3, - 2.5,解得 m - . 答案 : m - . 三、解答题 (共 8 小题,共 66 分 ) 17.(6 分 )计算: (3+a)(3-a)+a2. 解析 : 原式第一项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 答案 :原式
13、 =9-a2+a2=9. 18.(6 分 )解方程组 . 解析 : 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 . 答案: , + 得: 5x=10,即 x=2, 将 x=2 代入 得: y=1,则方程组的解为 . 19.(6 分 )已知在以点 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 AB 交小圆于点 C, D(如图 ). (1)求证: AC=BD; (2)若大圆的半径 R=10,小圆的半径 r=8,且圆 O 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 6,求 AC 的长 . 解析 : (1)过 O 作 OEAB ,根据垂径定理得到 AE=BE, CE=DE,从而得到 AC=BD; (2)由 (1)可知, OEAB 且 OECD
14、 ,连接 OC, OA,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CE 及 AE 的长,根据AC=AE-CE 即可得出结论 . 答案: (1)过 O 作 OEAB 于点 E, 则 CE=DE, AE=BE, BE -DE=AE-CE,即 AC=BD; (2)由 (1)可知, OEAB 且 OECD ,连接 OC, OA, OE=6 , CE= = =2 , AE= = =8, AC=AE -CE=8-2 . 20.(8 分 )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O 是坐标原点,点 A(2, 5)在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上,过点 A 的直线 y=x+b 交 x 轴于点 B. (1)求 k 和 b 的值; (2)
15、求 OAB 的面积 . 解析 : (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得答案;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 . 答案: (1)把 A(2, 5)分别代入 y= 和 y=x+b,得 ,解得 k=10, b=3; (2)作 ACx 轴于点 C, 由 (1)得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x+3, 点 B 的坐标为 (-3, 0), OB=3 , 点 A 的坐标是 (2, 5), AC=5 , = 5= . 21.(8 分 )已知 2014 年 3 月份在某医院出生的 20 名新生婴儿的体重如下 (单位: kg) 4.7 2.9 3.2 3.5 3.8 3.4 2.8 3.3 4.0 4.5 3.6 4
16、.8 4.3 3.6 3.4 3.5 3.6 3.5 3.7 3.7 (1)求这组数据的极差; (2)若以 0.4kg 为组距,对这组数据进行分组,制作了如下的 “ 某医院 2014 年 3 月份 20 名新生婴儿体重的频数分布表 ” (部分空格未填 ),请在频数分布表的空格中填写相关的量 某医院 2014 年 3 月份 20 名新生儿体重的频数分布表 (3)经检测,这 20 名婴儿的血型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不完整 ),求: 这 20 名婴儿中是 A 型血的人数; 表示 O 型血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 解析 : (1)根据求极差的方法用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即可; (2)根据所给出的数
17、据和以 0.4kg 为组距,分别进行分组,再找出各组的数即可; (3) 用总人数乘以 A 型血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用 360 减去 A 型、 B 型和 AB 型的圆心角的度数即可求出 O型血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 答案: (1)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4.8-2.8=2(kg); (2)根据所给出的数据填表如下: (3)A 型血的人数是: 2045%=9 (人 ); 表示 O 型血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360 -(45%+30%)360 -36=360 -270 -36=54 . 22.(10分 )已知某市 2013年企业用水量 x(吨 )与该月应交的水费 y(元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
18、(1)当 x50 时,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 (2)若某企业 2013 年 10 月份的水费为 620 元,求该企业 2013年 10月份的用水量; (3)为贯彻省委 “ 五水共治 ” 发展战略,鼓励企业节约用水,该市自 2014年 1 月开始对月用水量超过 80 吨的企业加收污水处理费,规定:若企业月用水量 x 超过 80 吨,则除按 2013年收费标准收取水费外,超过 80 吨部分每吨另加收 元,若某企业 2014 年 3 月份的水费和污水处理费共 600 元,求这个企业该月的用水量 . 解析 : (1)设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 y=kx+b,代入 (50, 200)、 (
19、60, 260)两点求得解析式即可; (2)把 y=620 代入 (1)求得答案即可; (3)利用水费 +污水处理费 =600 元,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 答案: (1)设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 y=kx+b, 直线 y=kx+b 经过点 (50, 200), (60, 260), , 解得 ,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是 y=6x-100; (2)由图可知,当 y=620 时, x 50, 6x -100=620,解得 x=120. 答:该企业 2013 年 10 月份的用水量为 120 吨 . (3)由题意得 6x-100+ (x-80)=600, 化简得 x2+40x-14000=
20、0, 解得: x1=100, x2=-140(不合题意,舍去 ). 答:这个企业 2014 年 3 月份的用水量是 100 吨 . 23.(10 分 )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O 是坐标原点,抛物线 y=-x2+bx+c(c 0)的顶点为 D,与 y 轴的交点为 C,过点 C 作 CAx 轴交抛物线于点 A,在 AC 延长线上取点 B,使 BC= AC,连接 OA, OB, BD 和 AD. (1)若点 A 的坐标是 (-4, 4). 求 b, c 的值; 试判断四边形 AOB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A,使得四边形 AOBD 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
21、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A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解析 : (1) 将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即可求出 b、 c 的值; 求证 AD=BO 和 ADBO 即可判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2)根据矩形的各角为 90 可以求得 ABOOBC 即 = ,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OC=BC, AC= OC,可求得横坐标为 c,纵坐标为 c. 答案: (1)ACx 轴, A 点坐标为 (-4, 4). 点 C 的坐标是 (0, 4) 把 A、 C 两点的坐标代入 y=-x2+bx+c 得, ,解得 ; 四边形 AOBD 是平行四边形; 理由如下:由 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2-4x+4, 顶点
22、 D 的坐标为 (-2, 8), 过 D 点作 DEAB 于点 E,则 DE=OC=4, AE=2, AC=4 , BC= AC=2, AE=BC . ACx 轴, AED=BCO=90 , AEDBCO , AD=BO .DAE=BCO , ADBO , 四边形 AOBD 是平行四边形 . (2)存在,点 A 的坐标可以是 (-2 , 2)或 (2 , 2) 要使四边形 AOBD 是矩形;则需 AOB=BCO=90 , ABO=OBC , ABOOBC , = , 又 AB=AC+BC=3BC , OB= BC, 在 RtO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OC= BC, AC= OC, C 点
23、是抛物线与 y 轴交点, OC=c , A 点坐标为 (- c, c), 顶点横坐标 = c, b= c, 将 A 点代入可得 c=-(- c)2+ c c+c, 横坐标为 c,纵坐标为 c 即可,令 c=2, A 点坐标可以为 (2 , 2)或者 (-2 , 2). 24.(12 分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O 是坐标原点,以 P(1, 1)为圆心的 P 与 x 轴,y 轴分别相切于点 M 和点 N,点 F 从点 M出发,沿 x轴正方向以每秒 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 PF,过点 PEPF 交 y 轴于点 E,设点 F运动的时间是 t秒 (t 0). (1)若点 E 在 y
24、 轴的负半轴上 (如图所示 ),求证: PE=PF; (2)在点 F 运动过程中,设 OE=a, OF=b,试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b; (3)作点 F 关于点 M 的对称点 F ,经过 M、 E 和 F 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交 x轴于点 Q,连接 QE.在点 F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以点 Q、 O、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P、 M、 F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解析 : (1)连接 PM, PN,运用 PMFPNE 证明; (2)分两种情况: 当 t 1 时,点 E在 y 轴的负半轴上; 当 0 t1 时,点 E在 y 轴
25、的正半轴或原点上,再根据 (1)求解, (3)分两种情况,当 1 t 2 时,当 t 2 时,三角形相似时还各有两种情况,根据比例式求出时间 t. 答案: (1)如图,连接 PM, PN, P 与 x 轴, y 轴分别相切于点 M 和点 N, PMMF , PNON 且 PM=PN, PMF=PNE=90 且 NPM=90 , PEPF , NPE=MPF=90 -MPE , 在 PMF 和 PNE 中, , PMFPNE (ASA), PE=PF ; (2)分两种情况: 当 t 1 时,点 E 在 y 轴的负半轴上,如图 1, 由 (1)得 PMFPNE , NE=MF=t , PM=PN=
26、1, b=OF=OM+MF=1+t , a=NE-ON=t-1, b -a=1+t-(t-1)=2, b=2+a , 0 t1 时,如图 2,点 E 在 y 轴的正半轴或原点上, 同理可证 PMFPNE , b=OF=OM+MF=1+t , a=OE=ON-NE=1-t, b+a=1+t+1 -t=2, b=2 -a. 综上所述,当 t 1 时, b=2+a;当 0 t1 时, b=2-a; (3)存在; 如图 3,当 1 t 2 时, F (1+t, 0), F 和 F 关于点 M 对称, M 的 坐标为 (1, 0), F (1-t, 0) 经过 M、 E 和 F 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交
27、x 轴于点 Q, Q (1- t, 0)OQ=1 - t, 由 (1)得 PMFPNE NE=MF=t , OE=t -1 当 OEQMPF = = , 解得 t= , 当 OEQMFP 时, = , = ,解得, t= , 如图 4,当 t 2 时, F (1+t, 0), F 和 F 关于点 M 对称, F (1-t, 0) 经过 M、 E 和 F 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交 x 轴于点 Q, Q (1- t, 0)OQ= t-1, 由 (1)得 PMFPNE NE=MF=t , OE=t -1 当 OEQMPF = = ,无解, 当 OEQMFP 时, = , = ,解得, t=2 , 所以当 t= , t= , t=2 时,使得以点 Q、 O、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 P、 M、F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