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仙桃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39619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湖北省仙桃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湖北省仙桃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湖北省仙桃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湖北省仙桃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湖北省仙桃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4 年湖北省仙桃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语文基础知识(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无误 的一项是 ( ) ( 2 分) A.两 栖 ( q) 逞 强 ( chn) 一劳永 逸 ( y) B.累 赘 ( li) 祈 祷 ( do) 韬光养 晦 ( hu) C.秉 烛 ( bn) 凝 聚 ( nn) 忍俊不 禁 ( jn) D.契 合 ( qi) 笙 箫 ( shn) 毛骨 悚 然 ( sn) 解析: A 项“ 逞 ”读“ chn”; C 项“ 禁 ”读“ jn”; D 项“ 契 ”读“ q”。 答案: B 2.下列词语书写 无误 的一项是: ( ) ( 2 分) A.蜂拥 隐患

2、 人情世故 声嘶力竭 B.诱惑 鄂然 无动于衷 晶莹璀璨 C.烙印 沉淀 怨天由人 穷愁潦倒 D.汲取 窥探 含辛茹苦 中流底柱 解析: B 项“鄂然”应为“愕然”; C 项“怨天由人”应为“怨天尤人”; D 项“中流底柱”应为“中流砥柱”。 答案: A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 2 分) A.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 的。 B.“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 义愤填膺 地说。 C.在新农村建设中,某些地方政府不是 因地制宜 ,而是大拆大建,把好端

3、端的民心工程变成了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D.索契冬奥会上,与短道速滑带来的激情不同,花样滑冰的别样舞美给观众 一帆风顺 的感受。 解析:“一帆风顺” 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答案: D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有误 的一项是: ( ) ( 2 分) A.主持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渔家傲秋思的作者范仲淹都是北宋人。 B.“铭”“说”“记”“表”“书”“序”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C.曹刿论战春望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这几篇作品是按时代先后顺序排列的。 D.未选择的路(一条未走的路)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的作品。 解析:春望是唐代的作品,晚于晋代的桃花源记。

4、 答案: C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有误 的一项是: ( ) ( 2 分 ) A.再塑生命(我的老师)写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对“我”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B.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态度不同;故乡中“闰土”对“我”的态度,以前和现在不同:二者都是前高傲后恭敬。 C.孙权劝学中的孙权善劝 , 善在以自身体验劝吕蒙就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善劝,善在以小喻大劝齐王广开言路。 D.背影一文四次写背影,其中着重刻画父亲攀爬月台时的背影,详略得当。 解析: B 项中故乡中“闰土”对“我”的态度不是“高傲”。 答案: B 6.下列句子中 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5、: ( ) ( 2 分) A.逢进必考,取消加分规则,奠定了平民子弟进入公务员行列的通道。 B.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国内民众在“向东走”还是“向西走”问题上的深度对立造成的。 C.改变“亚学习”状态,要合理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D.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解析: A 项“奠定”与“通道”搭配不当; B 项“根本原因”与“造成的”重复; C 项“切忌”与“不要”重复。 答案: D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20 分) (一)古诗赏析 ( 2 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

6、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对这首词赏析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 ( 2 分) 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 悦心情。 解析:“白沙堤”不能突出早春特点。 答案: C (二)文言文阅读( 10 分) 崔昭行贿事 李肇 裴佶 尝 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

7、口称美,此必行贿者也。如此安得不乱?” 言未竟,阍者 报寿州崔使君候谒。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 ,又令秣 马饭仆。姑曰:“前何倨而后何恭也?” 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 絁 千匹。 (选自唐国史补) 【注释】裴佶 ( j) :人名。常:通“尝”,曾经。阍 ( hn) 者:看门人。馔( zhun) :食物,多指美食。秣 ( m) :喂牲口。絁 ( sh) :粗绸子。 8.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 有误 的一项是: ( ) ( 2 分) A.会 其朝退(适逢,正赶上) 中 间 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B.如此 安 得

8、不乱(怎么) 窥谷忘 反 (通“返”) C.束带 强 出(勉强) 皆 朝 于齐(朝廷) D.又令秣马、 饭 仆(用饭招待) 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 也(快) 解析: C 项“ 朝 ”朝拜、拜服。 答案: C 9.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 的一项是: ( ) ( 2 分) A.佶至宅看 其 姑 门人弟子填 其 室 B.将鞭 之 公将鼓 之 C.前何倨 而 后何恭也 面山 而 居 D.乃 昭赠官絁千匹 问今是何世, 乃 不知有汉 解析: A 项“其”都是代词,他、他的。 答案: A 10.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文中崔昭是一个靠行贿博得“众口称美”的朝廷官员。

9、B.裴佶姑父“呵阍者”“良久,束带强出”,表明他是一个素有雅望、为官清廉的人。 C.这则小故事揭露了封建官场的腐朽与黑暗。 D.文章塑造崔昭这一人物形象运 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答案: B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 1)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分) ( 2)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知经叩问。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分) 答案: ( 1)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 2) 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三)古诗文默写( 8 分) 12.( 1) 大漠孤烟直, 。(

10、王维使至塞上) ( 2)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 3)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 4)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5) 历代文人大都有着浓浓的济世情怀。“ ,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是杜甫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真情流露;“先天下之忧而忧, ”是范仲淹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担当。 ( 6) 随着“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节目的播出,一股“汉字风”迅速刮遍大江 南北,这真是:“ , 。” (请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选用合适的句子作答)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 答案: ( 1) 长河落日圆 ( 2) 绿树村边

11、合 ( 3) 似曾相识燕归来 ( 4) 水中藻荇交横 ( 5) 安得广厦千万间 后天下之乐而乐 ( 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现代文阅读( 25 分) (一)议论文阅读( 12 分) 豪气干云 陈鲁民 有个词语叫“豪气干云” ,形容豪气高到触碰到云的地步。倘举例说明,那就是荆轲吧,他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都知道,其实后边两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更有气势,简言之就是“气贯长虹”。 做人贵有豪气。 有了豪气,襟怀、志向、胆识就有了立足之地。西汉人陈汤,素有大志,他给皇帝的战报中,汇报了消灭入侵匈奴人数后,加了一句千古名言:“有犯强汉者,虽远必

12、诛。”这句话,啥时候想起来都叫人热血沸腾。有了这样豪迈、雄壮、凛然的气势,国家就不可战胜,民族就不会受辱,秦时明月的皎洁, 汉时雄关的巍峨,就会代代相传,中华子民就会永享安康。 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宋人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上疏请昭雪岳飞。那时,秦桧正一手遮天,权倾朝野,好友劝其不该锋芒太露,担心秦桧报复。张孝祥回答得十分痛快:“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足以告慰古今一切豪 放之士。 有了豪气,就有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襟怀与壮志,就有了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13、,千金散尽还复来”的 甲 ,就有了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 乙 ,就有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 丙 豪气与大话有时很难分清,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是豪气,说了做不到,则为大话。钱钟书在清华放出豪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他基本做到了,那些他认为有价值的值得看的书,扫荡了不止一遍,后来熟悉到哪本书放在哪一架,哪一格都清清楚楚。这,就是豪气。 个人要有豪气,才能活得有声有色;国家民族有豪气,才不被人欺负,领土、领海才 不被人蚕食。豪气要以实力 为后盾,没有实力的豪气,如同纸上画饼,只是自欺欺人。读南宋时期那些主战派诗人的豪言壮语,常觉心酸和无奈,国家

14、积贫积弱,朝廷昏聩无能,根本没有实力 与女真人的虎狼之师抗衡,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也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史为鉴,我们唯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奋拼搏,富国强兵,才能不怒自威,不言自雄,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选自演讲与口才 2014 第 12 期,略有改动) 13.文章主要论述了什么观点?( 2 分) 答案:做人贵在有豪气(个人、国家民族都必须有豪气) 14.研读全文,完成下 面表格。( 3 分) 事 例 作 用 荆轲刺秦王,义无反顾 ( 1) ( 2) 有力地证明了“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 答案:( 1) 解释什么是豪气干云。 ( 2) 张孝祥上疏昭雪岳飞,不

15、怕报复。 ( 3) 有力地证明了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 15.下面三个短语是从选文第段中抽出来的,请根据文意,将它们还原到文中的甲、乙、丙处。( 3 分) 悲壮与不朽 从容与决绝 潇洒与自信 答案:甲:潇洒与自信 乙:悲壮与不朽 丙:从容与决绝 16.文章第段是否离题?请简述理由。( 2 分) 答案:不离题。第段论述有豪气应言行一致,深入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深入)。 (二)记叙文阅读( 14 分) 养一畦露水 许冬林 露水是下在乡村的。只有古老的山野乡村,才养得活精灵一样的露水。 童年时,在露水里泡大,以为露水是入不得诗文的,直到读诗经里的蒹葭才开了心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16、方。”古老的风情画 呈现于眼前:雾色迷 濛 ,芦苇郁郁葱葱,美丽的女子在露水的清凉气息里如远如近 我的童年里也有睡在苇叶上的露水,但那是另一种风 情。生产队里养着一条褐色水牛,农忙时节,孩子们大清早起来割牛草。我和堂姐相约着,去村西河边的芦苇荡里割草。卷起裤管下去,脚下的软泥滑腻清凉, 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从脖子到后脊,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着微甜的味道。 苇丛里的青草又长又嫩,几刀便可割一大把,有时还顺便割一把细嫩的水芹,算作中饭菜。出了芦苇荡,几个大青草把子拎在手上,一路滴着露水。我们的头发和衣服,也被露水打得湿透。仿佛洗了个露水浴,身上、眉毛上、眼睛里,皆是露

17、水。白露未 晞 。白露未已。 那时候过暑假,晚上不爱在家里睡觉, 而是在平房顶上露宿。堂姐堂哥堂弟,唧唧喳喳的一大群,自带凉席,都来我家的平房顶上睡觉。我们简直成了原始部落,月光为帐,星星为灯, 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 到后半夜,露水重重地下来,裹身的毯子又凉又软, 翻个身,贴着堂姐的后背,听她说断断续续的梦话,窃窃想笑。星星在耳边,垂垂欲落,虫声蛙声都已歇了,四下阒寂。满世界,只剩下露水的清凉气息在流散、漫溢。露水里睡着,露水里醒来。清晨下房顶,常看见邻家的瓦楞上结着蛛网,蛛网上也悬挂着露珠,亮晶晶的,在晨风里摇摇欲坠。 暑假一过,初秋早晨上 学,穿过弯弯曲曲的

18、田埂,也是一路 蹚 着露水去学校。到学校,一双小脚泡得好白,又白又凉,嫩藕一般,脚丫里有草屑和碎小的野花。那时候 ,常提着凉鞋上学,到了学校后,才下到学校前的池塘边,洗掉脚上的草屑和野花,将一双被露水洗得格外好看的小脚插进凉鞋里。 有时 不舍得插:是露水让一个乡下小姑娘拥有了一双不为外人知晓的好看的脚。 成年之后,庸庸碌碌,在家和单位之间来回折返,过着千篇 一律的两点一线式生活。有一日,读枕草子里写露水的几句,才想起自己似乎好多年没看见露水了。忙时只顾着抬头往前赶路,快!快!闲时只想饱饱地 睡会儿懒觉,起床时,草木上的露水已经遁形。以至以为:露水,是只下在童年的! 当然不是。露水一直在下,下在

19、童年,下在乡村,下在有闲情闲趣的人那里。 不怕牺牲,敢于担当”。 辛弃疾空怀报国志 ( 3) 枕草子里写露水的笔墨多而有情趣,最爱玩味的是:“我注意到皇后御前的草长得挺高又茂密,遂建议:怎么任它长得这么高呀,不会叫人来芟除吗?没想到,却听见宰相的声音答说:故意留着,让它们沾上露,好让皇后娘娘赏览的。真有意思。”读到这里, 我恍然觉得游离多年的一片小魂儿给招回来了。 养花种草,不是目的,是为了给一个闲淡的女人去看清晨的露。烽火戏诸侯,裂帛博取美人 笑,都不及人家种草来养露水的风雅。 我读着枕草子,不觉痴想起来。痴想有一天 养一畦露水,在露水里养一个清凉的自己。生命短暂渺小,唯求澄澈晶莹,无尘无染

20、。让美好持续,一如少年时。 (选自深圳商报 2013 年 11 月 5 日 有删改) 17.请简要概括童年时“我”“在露水里泡大”的三件事。(每件事不超过 10 个字)( 3 分) 答案:示例:苇荡割草洗露水浴 夏夜房顶宿露水中 秋晨上学露水美脚 18.按要求品味语言。( 4 分) ( 1) 感觉自己就那么睡在天地之间,也像草叶子上的一滴露水。(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 2) 芦苇一碰,露水珠子簌簌洒一身。从脖子到后脊,到前胸,露水的凉意在皮肤上蔓延,还似乎带着微甜的味道。(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 ( 1)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露宿房

21、顶时凉爽、自由、舒展的感受。 ( 2) 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多角度写出露珠落在“我”身上,带给“我”清凉愉悦的感受,形象生动。 19.揣摩下面句子的含义。( 2 分) 我恍然觉得游离多年的一片小魂儿给招回来了。 答案:找回了失去多年的童年生活的闲情闲趣和诗意。 20.根据上下文,补写第段“痴想”的具体内容。( 3 分) 答案:示例:我能拥有一座庭院。我在院子里,种花种菜种草。清晨起来,临窗赏览,看我养的一畦一畦的露水。 21.探究下面语句中“露”的内涵或作用。( 3 分) (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2)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摘自

22、曹操短歌行) ( 3) 养一畦露水,在露水里养一个清凉的自己。 答案: ( 1) 句中的“露”是景物,写出秋天的萧瑟冷落(是起兴,引出歌咏对象“所谓伊人”) ; ( 2) 句中的“露”比喻人生短暂; ( 3) 句中的“露”象征清纯美好,有闲情雅致的诗意生活。 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 10 分) 22.名著阅读( 5 分) 透过玻璃窗上的霜花可以看见,染坊的屋顶在燃烧 外祖父、格里戈里、舅舅的叫喊声,大火燃烧的破裂声,震耳欲聋。外祖母的行动令人心惊胆颤,她头顶着一只空袋子,身上裹着盖马用的被子,冲进烈火之中,不停地喊道:“快抢出硫酸盐,笨蛋们!硫酸盐会爆炸的 ” “格里戈 里,拦住她!”外祖

23、父发疯地狂叫着,“哎呀,这下她非死不可 ”但是外祖母突然出现了,全身冒着烟,摇着头,弯着腰,用伸直的双手抱着水桶大小的一瓶硫酸盐。 外祖母一把把瓶子塞进雪堆里,冲向大门。 她在院子里来回奔忙,哪儿有事就及时赶到哪儿,去指挥所有的人,查看每一个地方。 ( 1) 选文出自俄国(苏联)作家 的作品 。( 2 分) 答案:高尔基 童年 ( 2) 选文表现了外祖母什么性格?( 2 分) 答案:勇敢 能干 镇定 ( 3) 选文描写了救火的场景,你能概括水浒传中与“火”有关的一个故事吗 ?( 1 分 ) 答案:火烧草料场 火烧翠云楼 火烧祝家庄 23.综合性学习( 5 分) 中央电视台在春 节期间推出了关于

24、“家风”的系列采访,将传统家教从私人平台放大到整个社会,引起了积极反响。你所在的社区准备开展“”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 1) 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补写对联。( 2 分) 上联:扬家风,继优良传统 下联: 答案:示例:树正气,建和谐社区;育英才,享幸福生活。 ( 2) 活动需要一名学生主持人,你打算毛遂自荐,请用简明的语言向居委会韩主任推荐自己。( 2 分) 解析:有称呼,扣主题,能讲明自己的优势。 答案: 略 ( 3) 社区拟为家风优良的家庭授匾,请你仿照示例拟写四字匾文。( 1 分) 示例 张厚乐家庭:张厚乐一家三口都是热心人。谁家水管坏了,老张随叫随到;有老人行动不便,他会扶上扶下;十多

25、年来,他们家一直义务为小区修花剪草。 匾文:行善积德 赵小文家庭:赵小文一家酷爱读书。家里书籍满架,人人手不释卷。“我又读了一本好书”,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星期天一起逛书店,是他们多年不变的美好约定。 匾文: 答案:书香门第;诗书之家 五、书写与作文( 53 分) 24.书写( 3 分) 答案:略 25.作文( 50 分) 花儿盛开是绽放,梦想实现是绽放,战胜者我是绽放绽放,需要阳光和雨露;绽放,也需要努力与坚持。花朵不分大小,目标不论高低,绽放了,就是美丽的。 请以“美丽的绽放”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若写诗歌,不少于 20 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