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3962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4 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运用( 20 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 项 是 ( ) ( 2 分) A.簇 新 ( c) 凛 冽 ( ln) 牟 取 ( mo) 天 纶 之乐 ( ln) B.阔 绰 ( chu) 禁 固 ( g) 亵 渎 ( d) 顶礼 膜 拜 ( m) C.糍 粑 ( b) 籍 贯 ( j) 剽 悍 ( pio) 鲜 为人知 ( xin) D.缄 默 ( jin) 菡 萏 ( dn) 嗔 视 ( chng) 呕心 历 血 ( l) 解析: A 项“ 牟 ”读“ mu”、“ 天 纶 之乐 ”应为“天伦之乐”; B 项“ 禁 固 ”应为“禁

2、锢”、“膜”读“ m”; D 项 “ 嗔 ”读“ chn”、“ 呕心 历 血 ”应为“呕心沥血”。 答案: C 2.按要求默写。( 4 分) 百川东到海, ?(汉乐府长歌行) ,四座泪纵横。(杜甫羌村三首(之三) 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赵师秀的约客中含蓄表达作者寂寞心情的句子是: , 。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 答案: 何时复西归 歌罢仰天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聪慧的华夏先民将祖国大地的许多地名 “ 染 ” 上颜色,如黄河、赤峰、蓝田、青岛等等,真是 巧夺天工 。这句

3、话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B.大雪覆盖的野地,有鸿爪印记;春雨弥漫的农田,有鹭鸶照镜。这组对偶句,对仗工整。C.我们在初中学过鲁迅七篇文章,其中故乡和孔乙已都选自呐喊。 D.颜真卿、欧阳询、柳宗元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分别代表的颜体、欧体和柳体书法,各具特色。 解析: A 项 “ 巧夺天工 ”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 B 项 对仗多用于骈文 ,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 ; D 项“柳体”指的是柳公权的书法。 答案: C 4.下面说法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 2 分) A.近期,一部爸爸去哪儿的电影风靡全国。这句话的主干是 “ 电影风靡全国 ” 。 B.“ 风雪

4、载途、花枝招展、温声细语、举世无双 ” 这四个短语,结构不一致。 C.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 “ 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 ” 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英国人拍摄的这部纪录片,用大量事实控诉了日本侵略中国,滥杀无辜。这句话表述完整,没有语病。 解析: D 缺少宾语。 答案: D 5.名著 导 读。( 3 分) 蜚声中外的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 “ 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 。该书的作者是 。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 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表现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小说的主人公对 的 问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答案: 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 柯察金 人应该怎样

5、度过一生 6.诗歌赏析。( 2 分) 阅读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下面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A.全诗从清幽的环境中,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 B.首句 “ 独怜 ” 二字,寓意深刻,凸显出作者的孤傲品性。 C.诗歌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用黄鹂的鸣声,衬托西涧环境的清幽宁静。 D.尾句 “ 舟自横 ” 一语,意即 “ 小船自由自在地、随意地漂浮着 ” ,集中表现出闲静、寂寞的意境。 答案: B 7.综合性学习。( 5 分) 香城中学九( 1)班组织开展 “ 我爱家乡 ” 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假如你是 “ 方言兴趣小组

6、” 负责人,请你完成以下活动内容。 为做好方言研究,传承 地方文化,请你对媒体提 两条合理化建议。( 2 分) 答: A ; B 答案: 示例: A.电视讲座 B.方言专栏(专题)节目 请你为“方言兴趣小组”设计一个活动,并对其主要内容稍加说明。( 2 分) 答: 答案: 示例一: 方言竞赛。说明:两人一组 “ 你说我猜 ” ,一人说方言,一人用普通话翻译,以正确率高的为优胜。 示例二: 调查访问。说明:到偏僻山村找高龄老人搜集方言,记录整理(录音整理)。 下面两道小题,选作一题。( 1 分) A.请用普通话书面语 翻译 下面这句咸宁方言。 想舞饭得你恰,又冇得好菜。 答: B.请为下面这则新

7、闻(摘要)拟个恰当的标题。 2014年 5月,一位 从 事 外语 翻译 工作的人 来到咸宁农村采访,但他听不懂当地方言。咸宁外事 办特地为他找了一位既懂普通话又懂当地方言的人给他作翻译,帮他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答: 答案: A.想做 饭给你吃,又没有好菜。( “ 舞饭 ” 是 “ 做饭 ” 的意思, “ 冇得 ” 是 “ 没有 ”的意思。二者答对一个即得满分) B.示例:为(替、给)翻译找翻译 。 二、阅读理解( 50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 12 题。( 14 分)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

8、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 加元。 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 “ 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 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 你养鱼的缸大吗? ” 我疑惑地说 : “ 不大,比较小。 ”

9、 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 “ 抱歉,我 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 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 ” 他笑着说。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 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于是我说: “ 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 “ 这种鱼本来能活 40 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 40 多岁的鱼,在

10、婴 儿期就死掉吗? ”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 3 加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 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选自读者 2012 年第 18 期) 8.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 “ 我 ” 心理变化的词语。( 3 分) 意外 ( ) ( ) 疑惑 ( ) 答案: 疑惑 怀疑 震撼

11、 9.品析第 7 段划线句,说说作者 “ 疑惑 ” 的原因 是什么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 分) 答: 答案: 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10.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3 分) 答: 答案: 友善 热情( 耐心 ) 尊重生命 11.下面对文 章 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 中所受到的教益 比作 “ 记忆深处的花 ” ,形象生动。 B.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D.“ 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 40 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 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 卖

12、鱼人 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 揭示 小说主题埋下伏笔。 答案: B 12.品析第 13 段划线句,说说 “ 尊重每一个生命 ” 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 3 分) 答: 答案: 意思: 注入情感,并 根据饲养动物的特性,恰当地喂养,保证它们活得好,活得长。(或:尊重生命,把动物当人一样喂养) 启示: 我们应该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不能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其他生命之上。 卖鱼人不唯利是图、热情友善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要勇于认识到自已的不足,及时改变自我。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16 题。( 12 分)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生物学家预言, 21

13、 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 1910 年 。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 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 1984 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 80 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 ,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 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

14、率。即使这样,还有 10%的潜力可挖掘。 利用细菌发 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 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 10 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 200 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 “ 绿色 ” 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 。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 特种糖液中,

15、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人们 还 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 杆 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3.“ 细菌发电 ” 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 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 ( 4 分) 效率

16、高 答案: 不污染(无污染) 成本低(低成本) 14.第 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2 分) 答: 答案: 举例子 通过美国设计的 综合 细菌电池具体说明细菌发电研究 方面所取得的 新进 展 15.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 3 分) A.第 段划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B.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 C.细菌 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 D.第 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 答案: D 16.结合第 段 思考 ,你认为第 段的 “ 还 ” 在结构起什么作用? 并 请 写

17、出 “ 惊奇 发现 ”的两点内容。 ( 3 分) 答: 答案: 结构上起递进作用;惊奇的内容是: 细菌 还 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 直接 转化为电能的特异功能, 用嗜盐 杆 菌发电能大大地降低成本 。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7 20 题。( 12 分)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委屈,抱怨说: “ 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 ” 墨子听到之后,问他: “ 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牛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

18、打牛? ” 耕柱子回答: “ 我当然要鞭打马。 ” 墨子又问: “ 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 ”耕柱子回答: “ 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牛不具备的。 ” 于是,墨子告诉他说: “ 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牛, 你值得批评呀! ” 其实,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这样的鞭策,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 。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你是 “ 值得被鞭打的马 ” ,所以才会批评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

19、,应该 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爱护你的人。 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批评,说明你是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如果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可原谅,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这些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底蕴,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慢地变得平庸;另外一些人,在鞭打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的顶峰。

20、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当一只不被鞭打的牛, 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 ( 2014 年 4 月 9 日人民日报) 17.开头引用墨子严厉批评耕柱子的故事,作用是什么?( 3 分) 答: 答案: 引出论题,使表达生动形象(增加读者阅读兴趣),富有说服力 18.根据文意,第 段划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词语是 ( ) ( 3 分) A.认真 B.欣然 C.坦然 D.乐意 答案: C 19.第 段划线的三个句子,它们的句序能调换吗?请说明理由。( 3 分) 答: 答案: 不能。因为 这三个句子 是按照程度由轻到重的逻辑顺序组织语序的 。 20.第 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 分) 答:

21、答案: 正反对比论证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21 24 题。( 12 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 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 21.下列带点的词,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 2 分) A.亲 旧

22、知其如此 旧:旧亲戚 B.箪瓢屡空, 晏 如也 晏:安乐,安然 C.造 饮辄 尽 造:往,到 D.既醉而 退 退:回去,回家 答案: A 22.下列带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3 分) A.或 置酒而招之 或 遇其叱咄,色愈恭 B.以 乐其志 虽乘奔御风,不 以 疾也 C.不戚戚 于 贫贱 至于负者歌 于 途,行者休于树 D.无怀氏 之 民欤 而冷光 之 乍出于匣也 答案: A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4 分) 环堵萧然 ,不蔽 风日;短褐穿结。 译: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译: 答案: 简陋的居室 里 空空荡荡 ,挡不住风日,粗布短衣上 打了补丁 。 这话 大概 说

23、的是五柳先生们 一类 的人吧? 24.下列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 A.“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一句,点明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B.文章主要写了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 C.文章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作 者言 “ 不 ” ,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守。 D.文末的 “ 赞 ” ,是传记的一种体式,是称赞、赞美的意思。在这里,是赞美自己如古人一样高尚。 答案: D 三、写作表达( 50 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 吃葡萄 ,无奈洞口太小,只好 先 把自己饿瘦,才钻进了园子。在饱尝了鲜美的葡萄后,却发现自己又胖得钻不出去,只好再饿上几天,才得以离开。因而有人嘲笑狐狸:饿瘦了进去,又饿瘦了出来,什么也没有得到。其实,这只狐狸 毕竟享受到了葡萄 的美味。 狐狸吃葡萄的这个过程,既包含着曲折、智慧与快乐,也蕴含着意外、惊喜和沮丧 可以说,这些,都是一种享受。 请以“享受这过程, OK!”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读懂材料,确定选材和立意; 可以讲故事,编童话,也可以阐述某种感想和看法; 写出真情实感;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少于 600 字; 不得使用自己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