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13975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年重庆市A卷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4 年重庆市 A 卷中考真题历史 (开卷 , 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 50 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 90 分钟) 一 、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 共 15 分。在 备选 答案中只 有 一 项是符合 题目 要求的,请按答 题 卡的 要求 作 答。 1.隋朝 大运河 是 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它 分 为四段 , 最北面的一段是 ( ) A.永 济渠 B.通 济渠 C.邗 沟 D.江南河 解析:本题考査大运河的概况。对于大运河的识记,学生要会简单的绘图,隋炀帝时为便于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开凿了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

2、江南河四段,故大运河最北边的一段是永济渠。 答案: A 2.下 图 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 “ 形似纺车,四周缚以 竹 筒 , 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 泻 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 水引用到高地 灌溉 ” 。 它 的主要用途是 ( ) A.交通 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 生产 D.陶器制作 解析: 题中对工具的介绍,有个别关键词,比如“竹筒”,“灌溉”等,由此结合所学可知,此工具为隋唐时期的筒车,用于农业灌溉,也反映出当时古代农业的发达。故选 C 项。 答案: C 3.“开 元年间,左右 藏 库,财物山积,不 可 任数。四方 丰稔 ,百姓殷富。 ” 材料 直接 反映了唐

3、朝开元年间 ( )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民族团结 D.文化昌盛 解析: 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要仔细阅读,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唐朝开元年间经济的繁荣,如从”财物山积”“百姓殷富”等词皆可以反映出这一特征。故选 B 2 项。 答案: B 4.下列 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 ) A.唐太宗 任用姚 崇 、宋璟为相 B.唐 玄宗 将金城公主嫁到吐 蕃 C.玄奘 到天竺学习佛经 D.毕昇 编著本 草 纲目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姚崇、宋璟都是唐玄宗时的名相,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朝李时珍,故选 C 项。

4、答案 : C 5.唐代众多 诗人慕名三峡,在重庆地区留下了篇篇佳作。 “ 杨柳 青 青 江水平,闻郞江上唱歌声。东边 日出 西边雨,道是 无情 却有情。 ” 这 首 家喻户晓的 名 篇出自于 ( ) A.白居易 B.李商 隐 C.陈子昂 D.刘禹 锡 解析: 本题将中国古代史与地方史结合在一起。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作者是刘禹锡,故选 D 项。 答案 : D 6.宋代重庆 地区社 会安定,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重要 标志 是 ( ) A.梯田 的大量修建 B.小麦的 大量种植 C.农村集 镇的大批涌现 D.蔬菜 的大面积种植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重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5、的标志就是梯田的大量修建,结合所学可知,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南迁的人民也带来了先进的工具和经验,加上当时政府的重视,适合当地的梯田大重修建,故选 A 项。 答案 : A 7.天 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它反映了明代 ( ) 医学 的发展状况 农业 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手工业 简单 生产 技术的发展状况 航海业 的发展盛况 2 A. B. C. D. 解析: 中国古代的著作大多具有单一性:比如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都是医学专著等,天工开物是明末清初宋应星的手工业著作,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

6、图文并茂,是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所以排除掉第一个和第四个选项,故选 B 项。 答案: B 8.新疆自古 以来是中国不 可 分割的一部分。清朝 前期统治 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 ) 册 封 达 赖和班禅 平定 大小 和 卓 叛乱 设置 驻藏大臣 设置 伊犁将军 A. B. C. D. 解析: 本题为多项选择题,学生可以采罔排除法进行选择。题目中要求的是新疆地区,首先册封达赖班禅和设置驻藏大臣都是西藏地区的,可以排除;结合所学,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管理新疆地区,故选 D 项。 答案: D 9.下列关于 新文化 运动 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以 新青年为主阵地

7、B.高兴民主 和科学的 旗帜 C.为传播 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 D.标志着 新 民主 主义革命 开端 解析: 本题考査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学生可以从两方面选择,从新文化运动这方面来看,新文化运动开始于 1915 年,以新青年 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以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到后期,李大钊又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故 ABC 都是正确的;另一方面,五四运动标志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 D 项。 答案: D 10.重庆是 抗战时期 全国 的金融中心 。 下列 图片所 示,汇集重庆金融业 、 有华尔街之称的是( ) A.图 A B.图 B C.图 C D.图 D 解析: 本题考

8、査的是重庆的地方史,学生要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对每幅图的标志性特点要能 4 够分辨得出来。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至重庆,渝中区成了国统区政治、经济和金融中心。当时,在渝中这一弹丸之地上共集中了 150 多家金融机构,且多集中在陕西街一带,使其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华尔街。故选 B 项。 答案: B 11.下列反殖民 反侵略斗争,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印度 民族起义 雅 克萨之 战 萨拉托 加大捷 郑 成功收复台湾 A. B. C. D. 解析: 在对排序题进行选择时,学玍可以确定最早和最晚,也可以对其中两项进行先后排序,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首先确定,郑成功收复台湾是明末清初,而雅克

9、萨之战是清前期,故在前面,排除掉 AB 两项,再观察 CD 两项,能只需确定和的时间先后即可,对于开卷来说,就更简单了,故选 D 项。 答案: D 12.某同学 在 探究 性学习中 收集 了下组图片,该组 图片 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 A.民族复兴 之 路 B.民主革命 之路 C.社会主义道路 D.改革开放 之 路 解析: 要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题目中心意思的 一项。 BCD 三项都不够全面,可以排除,故选 A 项。 答案: A 13.据统计, “1979 年至 182 年,深圳工业生产值每 年 平均递增 81%1983 年,深圳全市总 产值完成 了 7.2 亿元 ,比 1979 年

10、增长了 11 倍 。 ” 导致 深圳 这一 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 ) A.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经济 特区的建立 C.农村 产业 结构 的调整 D.国有 企业的改革 5 解析: 回答本题是要抓住地点,深圳,本题围绕的是深圳 1979 年至 1983 年的变化,表明深圳的经济在持续快速的增长,究其原因可知, 1978 年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深圳是中国设立的第一批 对外开放的窗口,发展迅速。故选 B 项。 答案: B 14.我国 已 进入 汽车消费的时代。追溯 历史 ,为汽车的 发明 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 A.莱特兄弟 B.爱迪生 C.卡尔 本茨 D.史蒂 芬孙

11、 解析: 本题考査第二汷工业革命的成就。史蒂芬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火车,可以排除;莱特兄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飞机;爱迪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电灯等;卡尔本茨发明了内燃机汽车,被誉为汽车之父,故选 C 项。 答案: C 15.揭示 历史事物的内存联系是学习历史 的 重要方法。下列 历史 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因果 联系 的是 ( ) A.罗伯 斯庇尔执政 法国 大革命走向高潮 B.1861 俄国 年改革 废除 黑人奴隶制 C.第一 次国 共合作 北伐 战争的胜利 D.慕尼黑 协定 绥靖 政策发展到 顶点 解析: 本题考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结合所学可知, 1861 年俄国进行的改革

12、,是废除农奴制,而美国进行内战是废除黒人奴隶制,故选 B 项 . 答案 : B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 16.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已分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等50 多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律诗、词赋、散文、小说的写作训练,认真提高自己的文 学修养。唐玄宗时,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试项目。唐诗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科举考试还专设“书学”一科,以书取士,使朝野上下莫不笃重书法,趋之若鹜。贞观、开元之治

13、,经济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和怀素等。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讲义 以下 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A”;违背了以上 材料所的意思 ,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C”。 (1)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设置的科目众多。 (2)唐朝时期文学领域只有诗歌得到了发展。 (3)杜甫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 (4)在唐代,楷书成就最为突出,书法名家人才辈

14、出。 (5)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 解析: (1)注意本题所提出的要求,不是简单的改错题。分为“符合”“违背”“未涉及”三 6 类。学生要仔细阅读材料再回答。“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等 50 多种”,由此可 以看出本题符合材料的描述。 (2)“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律诗、词赋、散文、小说的写作训练”,由此可以看出本题的描述不符合题目意思,是错误的。 (3)题目的描述没有错误,但在题目所给的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 (4)“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对后世影响极大”,由此可以看出本题的描述是符合题目意思,是正确的。 (5)“贞观、开元之治,经济

15、繁荣,国威远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材料中这一描述虽然是经济对书法的推动,但一个“更”字,就不难看出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故本题符合材料描述的意思。 答案: (1)A (2)B (3)C (4)A (5)A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1 题 3 分,第 22题 2分,共 5分。 17.(1)观察下图, 请将下列地点 (地区 )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3分 ) 7 A.1935 年 1 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的地点:遵义 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吴起镇 (2)据图指出红一方面军长征行程

16、有何特点?( 1 分) 解析: (1)本题考査的是长征的经过。长征 1934年 10月 3 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出发,到 1936 年 10 月甘肃会宁会师,历时两年。结合地图,下框旁边有“贵阳”“赤水”等标注,故可知应填遵义。 1935 年 1 月,红军在遵义召开了重要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玍死攸关的转折点。上框是陝北吴起镇,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到达陝北吴起镇。 (2)学生回答的角度可以多样化。 如行军路线长、自东向西转而北上等。 答案: (1)上框 B,下框 A。 (每空 1 分,共 2 分 ) (2)行军路线长。( 1 分。如答“自东向西转北上”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得

17、分) 18.(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2 分 ) A:北方军队大败南方叛军的地点:葛底斯堡 B:北方军队攻克南方叛军老巢:里士满 解析: 本题考査学生对美国内战进程的理解,不但对知识要有一定的识记能力,还能结合地图去理解。 本题的回答有一定的技巧,学生可以结合时间进行填空。美国内战从 1861 年到1865 年,观察地图,下框标注的时间是 1865 年,结合下面的注解,学生可以填出 B,而上框必然是 A 项,葛底斯堡战役发生的地点。 答案: 上框 A 下框 B。(每空 1 分,共 2 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3

18、 题 6 分, 第 24题 7分,共 13分。 8 19.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 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 15 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 1405 年到 1433 年的 28 年间,郑和连续 7次统率百艘巨舰, 27000 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 16 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 3 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 土大 150 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

19、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 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张炜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 材料三 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 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 摘自 2014 年 3 月 28 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郑和下西洋具有哪些特点? (2 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使英国的重要因素。 (2 分 ) (3)根据 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与近代英

20、国海上活动的性质有何不同。 (2分 ) 解析 : (1)本题的回答要结合材料,学生可以从材料中获得很多信息。材料中涉及到时间、规模、航程、国家等,结合所学可以总结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如时间长达 28 年,先后七次远航,规模大,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到达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的范围很广等。 (2)此类间题的回答还是要立足于材料,学生需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英国进行海上活动的原因是为了夺取广大殖民地,开展海外贸易。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后,英国更加迫切的需要原料地和商品倾销地,也就更加积极的进行海上活动,获得了大量的殖民地。 (3)本题的回答可以从目的上去分析性质。结合所

21、学,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亚非国家的交流,故其性质是和平的友好交往;而英国近代的海上活动是为了获得本国发展的资金原料,故其性质是殖民侵略和称霸。 答案: (1)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范 围广)(每点 1 分,共2 分 ) (2)夺取广大殖民地,开展海外贸易; (1 分)进行工业革命。 (1 分) (3)郑和下西洋是和平的友好交往; ( 1 分)英国近代的海上活动是殖民侵略和称霸。 1 分)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办洋务的过程中, 洋务派举办新式教育事业,洋务派首先感到的是急需翻译人才, 1862 年,成立京师同文 馆,招收满族学生入馆学习,除学习

22、外文外,还学习汉文。以后又陆续设立了一批以学习外国语 言文字为主的学校。为了适应近代化工业的需要,洋务派举办了以学习外国科学技术为主的各类学堂。洋务派还开办了以 建设新式海陆军服务的各类军事学校。 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 神文明的文化运动。 教育改革在文明开化运动中 9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政治家、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和军人,新政府效法西方国家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 及初等教育。

23、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举 办新式学校的特点,并指出其直接目的。 (2 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日本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包括教育改革在内的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 分 ) (3)综合,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有什么相同点? (2 分 ) 解析: (1)题目要求的是“根据材料一”,学生要仔细阅读材料,以简洁的语言总结出洋务派举办新式学校的特点。结合材料,可知洋务派的新式学校种类较多,其内容大都是以学习外文和外国科学技术为主。其直接目的是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进而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2)结合材料二,可

24、以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语句。日本明治维新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效是效法西方国家建立了近代学校睞系。通过所学可知,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已经通过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代表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 (3)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通过两则材料的对比,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在教育方面都是主张项西方学习,发展教育,培养近代化人才。 答案: (1)特点:学校各类较多;( 1 分)以学习外文和外国科学技术为主。( 1 分)直接目的: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 1 分) (2)成效:效法西方国家建立了近代学校体系。 1 分)前提: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了新政权。( 1 分) (3)向西方学习;( 1 分)发展教育,

25、语养人才。( 1 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 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21.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人民共同面临法西斯的侵略,热爱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展开了一场世界反法西斯的伟大斗争。请回答: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举出 1940 年八路军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一例著名战役。 (2 分 ) (2)在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重庆 人民积极投入抗战。请列举重庆人民在后勤保障方面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 (2 分 ) (3)1942 年 1 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其标志是什么?之后

26、,反法 西斯国家为协调行动召开了多次会议 ,下 图所示,归哪次会议期间的场景? (2 分 ) 解析: (1)九 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张学良、杨虎城被迫实行兵谏,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 日的主张,蒋介石被释放;注意题目中要求的时间、人物“ 1940年”,“八路军”,由此可知,应回答 1940 年的百团大战,是由中共主动出击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役。 10 (2)本题考査的是重庆的地方史。在抗战时钥,重庆人民努力生产杭战物资,保证抗战运输,开展了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等。 (3)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

27、世界人民的愤怒,各国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 1月 1 日,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标志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图中的人物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 1945 年 2 月,三 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以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答案: (1)表现: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等条件,蒋介石被释放。( 1 分)战役:百团大战。( 1 分) (2)努力生产抗战物资;保证抗战运输;开展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每 点 1 分,共 2 分。答出其中 2 点 即可) (3)标志:联合国家 :宣言发表。 1 分

28、)会议:雅尔塔会议 。 1 分) 22.从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经历了漫长的奋斗历程。请回答: (1)1787 年,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宪法,该宪法规定美国是什么体制的国家?根据宪法,谁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2 分 ) (2)辛亥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请用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2 分 ) (3)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该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怎样理 解其社会主义性质? (2 分 ) 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的 1787 年宪法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确立实行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国,

29、故美国的政治体制是联邦制,华盛顿被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2)本题考査的是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并颁布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结合所学可知,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各族人民的利益,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答案: (1)体制:联邦制。( 1 分)总统:华盛顿。( 1 分) (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 临时约法。(每点 1 分,共 2 分) (3)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 分)理解: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 ,代表了 各族人民的利益,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纲领。(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