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陕西省中考模拟数学.docx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13977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陕西省中考模拟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年陕西省中考模拟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年陕西省中考模拟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年陕西省中考模拟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年陕西省中考模拟数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4 年陕西省中考模拟 数学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计 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3 分)数轴上表示 4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 A 4 B 4 C D 解析: 根据数轴上各点到原点距离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在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可表示为 |a|, 数轴上表示 4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 4|=4 答案: A 2( 3 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

2、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答案: D 3( 3 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3a2=a6 B ( 3.14) 0=1 C ( ) 1= 2 D =3 解析: 根据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和 0 次方的规定,算术平方根概念,利用排除法求解 A、 a3a2=a5,错误; B、非 0 数的 0 次幂为 1,正确; C、( ) 1= =2,错误; D、 =3,错误; 答案: B 4( 3 分)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 1: 2: 3,那么这个三角形最小角的正切值为( ) A B C D 解析: 根据比例设三个内

3、角分别为 k、 2k、 3k,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 列出方程求出最小角,继而可得出答案 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 1: 2: 3, 设三个内角分别为 k、 2k、 3k, k+2k+3k=180 , 解得 k=30 , 最小角的正切值 =tan30= 答案: C 5( 3 分)正比例函数 y=kx 的 y 值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则此函数的图象经过( ) A 一、二象限 B 一、三象限 C 二、三象限 D 二、四象限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直接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 正比例函数 y=kx 的 y 值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答案: D 6( 3 分)为了解居民用

4、水情况,在某小区随机抽查了 15 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 则这 15 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为( ) A 9、 6 B 6、 6 C 5、 6 D 5、 5 解析: 根据众数及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数据 5 出现的次数最多,为众数;数据 6 处在第 8 位,中间位置,所以本题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6 答案: C 7( 3 分)如图,在菱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作 OE AB,交 BC 于点 E,则OE 的长一定等于( ) A BE B AO C AD D OB 解析: 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 AC BD, AO=CO,再判断出点

5、E是 BC 的中点,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 在菱形 ABCD 中, AC BD, AO=CO, OE AB, 点 E 是 BC 的中点, OE=BE=CE 答案: A 8( 3 分)解分式方程 ,可知方程( ) A 解为 x=2 B 解为 x=4 C 解为 x=3 D 无解 解析: 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解法 ,可变形为 ,可确定公分母为( x 2) 原方程可变形为 ,两边都乘以( x 2),得( 1 x) +2( x 2) = 1 解之得 x=2代入最简公分母 x 2=0,因此原分式方程无解 答案: D 9( 3 分)小刚用一张半径为 24cm 的扇形纸板做一个如图所示

6、的圆锥形小丑帽子侧面(接缝忽略不计),如果做成的圆锥形小丑帽子的底面半径为 10cm,那么这张扇形纸板的面积是( ) A 120cm 2 B 240cm 2 C 260cm 2 D 480cm 2 解析: 从图中可 以看出小帽的底面圆周长就扇形的弧长,根据此求出扇形的面积 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得: 圆的底面周长 =20 圆的底面周长即是扇形的弧长, 扇形面积 = = =240cm 2 答案: B 10( 3 分)将抛物线 y=2x2 12x+16 绕它的顶点旋转 180 ,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A y= 2x2 12x+16 B y= 2x2+12x 16 C y= 2x2+12x 19 D

7、 y= 2x2+12x 20 解析: 先将原抛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将其绕顶点旋转 180 后,开口大小和顶点坐标都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开口方向,可据此得出所求的结论 y=2x2 12x+16=2( x2 6x+8) =2( x 3) 2 2, 将原抛物线绕顶点旋转 180 后,得: y= 2( x 3) 2 2= 2x2+12x 20; 答案: D 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计 18分) 11( 3 分)计算:( 2a) 3( 3a2) = 解析: 原式利用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原式 =8a3( 3a2) = 24a5 答案: 24a5 12( 3 分)在等腰

8、ABC 中, AB=AC, A=80 ,那么 B= 度 解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AB=AC, B= C, B=80 , C=50 答案: 50 13( 3 分)小宇买书需用 48 元钱,付款时恰好用了 1 元和 5 元的纸币共 12 张,设所用的 1元纸币为 x 张,根据题意所列方程为 解析: 设所用的 1 元纸币为 x 张,则 5 元的纸币( 12 x)张,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 1元纸币 x 张的面值 +5 元纸币( 12 x)张的面值 =48 元钱,根据等量关系可得方程 设所用的 1 元纸币为 x 张,根据题意得: x+5( 12 x) =48, 答案: x+5( 1

9、2 x) =48 14( 3 分)请从下面 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多选,则按第一题计分 A如图,在 ABC 中, DE BC,若 AD=1, DE=2, BD=3,则 BC= B用科学计算器计算: 7 5tan37= (结果精确到 0.1) 解析: A、由 DE 与 BC 平行得到两对同位角相等,利用两对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得到三角形 ADE 与三角形 ABC 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出 BC 的长; B、利用计算器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A、 DE BC, ADE= B, AED= C, ADE ABC, = ,即 = , AD=1, DE=2, DB=3, BC= =8;

10、答案: A、 8; B、 42.1 15( 3 分)如图,已知一次函数 y=mx+n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 A( 3, 1)、 B( 1, 3)两点观察图象,可知不等式 的解集是 解析: 一次函数 y=mx+n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 A( 3, 1)、 B( 1, 3)两点, 根据图象可知不等式 的解集是 x 1 或 0 x 3 答案: x 1 或 0 x 3 16( 3 分)如图,在边长为 10 的菱形 ABCD 中,对角线 BD=16点 E 是 AB 的中点, P、 Q 是BD 上的动点,且始终保持 PQ=2则四边形 AEPQ 周长的最小值为 7+ (结果保留根号) 解析: 将菱形

11、 ABCD 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得 B 为原点, BD在 x 的正半轴上,根据题意得出 A、 B、 E 三点的坐标,将 A 平行 向左移动 2 个单位到 A点,作 A关于 x轴的对称点 F,则 F( 6, 6),连 EF,交 x 轴于点 P,在 x轴上向正方向上截取 PQ=2,此时四边形AEPQ 的周长最小, AQ+EP=AP+EP=FP+EP=EF,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如图所示: 将菱形 ABCD 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得 B 为原点, BD 在 x 的正半轴上, 菱形 ABCD 的边长是 10,对角线 BD=16,点 E 是 AB的中点, A( 8, 6), B( 0, 0), E

12、( 4, 3),将 A 平行向左移动 2 个单位到 A点,则 A( 6, 6),作A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F,则 F( 6, 6),连 EF,交 x 轴于点 P,在 x轴上向正方向上截取PQ=2, 此时,四边形 AEPQ 的周长最小, AE= =5, PQ=2, AQ+EP=AP+EP=FP+EP=EF, 四边形四边形 AEPQ 的周长 =5+2+ =7+ 答案: 7+ 三、解答题(共 9 小题,计 72 分 .解答应写出过程) 17( 5 分)计算: 解析: 此题的运算顺序:先括号里,经过通分,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约分化为最简 答案:原式 = ( 2 分) = ( 3 分) = ( 4 分)

13、 = ( 5 分) 18( 6 分)如图,在矩形 ABCD 中,以顶点 B 为圆心、边 BC 长为半径作弧,交 AD 边于点 E,连结 BE,过 C 点作 CF BE 于 F 求证: BF=AE 解析: 利用矩形的性质得出 AD BC, A=90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 BFCEAB,进而得出答案 答案:在矩形 ABCD 中, AD BC, A=90 , AEB= FBC, CF BE, BFC= A=90 , 由作图可知, BC=BE, 在 BFC 和 EAB 中, , BFC EAB( AAS), BF=AE 19( 7 分)某校课题研究小组对本校九年级全体同学体育测试情况进行调查,

14、他们随机抽查部分同学体育测试成绩(由高到低分 A、 B、 C、 D 四个等级),根据调查的数据绘制成如下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请根据以上不完整的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 1)该课题研究小组共抽查了 名同学的体育测试成绩;扇形统计图中 B 级所占的百分比 b= , D 级所在小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为 ; ( 2)请直接补全条形统计图; ( 3)若该校九年级共有 600 名同学,请估计该校九年级同学体育测试达标(测试成绩 C 级以 上,含 C 级)的人数 解析: ( 1)由等级 A 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求出调查的总学生即可;求出 B 与 D 占的百分比,确定出 D 占的度数即可;

15、( 2)求出 C 级的学生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 ( 3)求出 A, B, C 的百分比之和,乘以 600 即可得到结果 答案:( 1)根据题意得: 2025%=80 (人), B 占的百分比为 100%=40% , D 所占的度数为 360 =18 ; ( 2) C 级的人数为 80( 20+32+4) =24(人),补全条形图,如图所示: ( 3)根据题意得: 600 =570(人), 则估计该校九年级同学体育测试达标的人数约为 570 人 20( 8 分)如图,小明在大楼 30 米高(即 PH=30 米)的窗口 P 处进行观测,测得山坡上 A处的俯角为 15 ,山脚 B 处的俯角为 6

16、0 ,巳知该山坡的坡度 i(即 tan ABC)为 1: ,点 P, H, B, C, A 在同一个平面上,点 H、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 PH 丄 HC ( 1)山坡坡角(即 ABC)的度数等于 度; ( 2)求 A、 B 两点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 0.1 米,参考数据: 1.732 ) 菁优网版权所有 解析: ( 1)根据俯角以及坡度的定义即可求解; ( 2)在直角 PHB 中,根据三角函数即可求得 PB 的长,然后在直角 PBA 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解 答案:( 1) 30; ( 2)由题意得: PBH=60 , ABC=30 , ABP=90 ,又 APB=45 , PAB 为

17、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 PHB 中, PB= = =20 在直角 PBA 中, AB=PB=20 34.6 米 答: 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 34.6 米 21( 8 分) 2012 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极寒天气受灾某县生活必需物资紧张,每天需从外面调运生活必需物资 120 吨有关部门紧急部署,从甲、乙两个生产厂家调运生活必需物资到该县,从两厂运送到该县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 1)设从甲厂调运 x 吨,总运费为 W(元),试求出 W 关于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 2)受条件限制,甲厂每天最多可调出 80 吨,乙厂每天最多可调出 90 吨怎样安排调运方案才能使每天的总

18、运费最省,最省的运费为多少? 解析: ( 1)设从甲厂调运物资 x 吨,则从乙厂调运物资( 120 x) 吨,然后根据总运费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 ( 2)根据甲厂每天最多可调出 80 吨,乙厂每天最多可调出 90 吨,得出不等式,进而再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求出运费最省时的方案设计 答案:( 1) 从甲厂调运物资 x 吨,则需从乙厂调运物资( 120 x)吨, W=201.2x+141.5 ( 120 x) =3x+2520; ( 2)根据题意可得: , 解得 30x80 , W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当 x=30 时, W 最小值 =330+2520=2610 , 每天从甲厂调运 30 吨,

19、从乙厂调运 90 吨,每天的总运费最省为 2610 元 22( 8 分)小明和小刚做游戏游戏采用五张分别写有 1、 2、 3、 4、 5 的卡片这些卡片,除数字外,其它完全相同游戏规则是:将这五张牌的正面全部朝下,洗匀,从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得的数作为十位上的数字,然后,再从剩下的四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得的数作为个位上的数字,这样就得到一个两位数若这个两位数是 3 的倍数时,小刚胜;否则,小明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若不公平,对谁有利?请运用概率知识进行说明 解析: 利用表格表示出所有的可能,进而利用概率公式求出即可 答案: 解:游戏不公平; 理由如下:可能出现 的结果如表: 表中共有 20

20、 种等可能情况 经过分析得到是 3 的倍数共有 8 种, 所以 , , 所以游戏不公平,对小明有利 23( 8 分)如图,在 Rt ABC 中, ABC=90 , D 是 AC 的中点,过 A、 B、 D 三点的圆交 CB的延长线于点 E ( 1)求证: AE=CE ( 2)若 EF 与过 A、 B、 D 三点的圆相切于点 E,交 AC 的延长线于点 F,若 CD=CF=2cm,求过 A、 B、 D 三点的圆的直径 有 解析: ( 1)连接 DE,求出 AE 是直径,求出 ADE=90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求出即可 ( 2)证 ADE AEF,得出比例式,代入求出即可 答案: ( 1)证明

21、:连接 DE, ABC=90 , ABE=90 , AE 是过 A、 B、 D 三点的圆的直径, ADE=90 , DE AC, 又 D 是 AC 的中点, DE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 AE=CE ( 2)解: CD=CF=2cm, AF=AC+CF=6cm, EF 与过 A、 B、 D 三点的圆相切于点 E, AEF=90= ADE, 又 DAE= FAE, ADE AEF, = , 即 = , AE=2 cm 24( 10 分)如图:二次函数 y= x2+ax+b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 A( , 0), B( 2, 0)两点,且与 y 轴交于点 C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判断

22、ABC 的形状; ( 2)在 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 D,且 A、 C、 D、 B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请直接写出 D 点的坐标; ( 3)在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以 A、 C、 B、 P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直角梯形?若存在,求出 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析: ( 1)将 A、 B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即可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进而可得到C 点坐标,进而可求出 AC、 BC、 AB 的长,然后再判断 ABC 的形状; ( 2)根据抛物线和等腰梯形的对称性知,点 C 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符合点 D 的要求,由此可求出点 D 的坐标; ( 3)在( 1)

23、题已将证得 ACB=90 ,若 A、 C、 B、 P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直角梯形,则有两种情况需要考虑: 以 BC、 AP 为底, AC 为高;可先求出直线 BC 的解析式,进而可确定直线 AP 的解析式,联立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出点 P 的坐标 以 AC、 BP 为底, BC 为 高;方法同 答案:( 1)由题意得: , 解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 x+1; C( 0, 1); AC2= +1= , BC2=1+4=5, AB2=( 2+ ) 2= ; AC2+BC2=AB2,即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 ACB=90 ; ( 2)由( 1)的抛物线知:其对称轴方程为 x=

24、; 根据抛物线和等腰梯形的对称性知:点 D( , 1); ( 3)存在,点 P( , )或( , 9); 若以 A、 C、 B、 P 四点为顶点的直角梯形以 BC、 AP 为底; B( 2, 0), C( 0, 1), 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x+1; 设过点 A 且平行于 BC 的直线的解析式为 y= x+h, 则有:( ) ( ) +h=0, h= ; y= x ; 联立抛物线的解析式有: , 解得 , ; 点 P( , ); 若以 A、 C、 B、 P 四点为顶点的直角梯形以 AC、 BP 为底, 同理可求得 P( , 9); 故当 P( , )或( , 9)时,以 A、 C、

25、B、 P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直角梯形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求出另一个 P 点坐标亦可) 25( 12 分)【问题探究】 ( 1)如图 ,点 E 是正 ABC 高 AD 上的一定点,请在 AB 上找一点 F,使 EF= AE,并说明理由; ( 2)如图 ,点 M 是边长为 2 的正 ABC 高 AD 上的一动点,求 AM+MC的最小值; 【问题解决】 ( 3)如图 , A、 B 两地相距 600km, AC 是笔直地沿东西方向向两边延伸的一条铁路点 B到 AC 的最短距离为 360km今计划在铁路线 AC 上修一个中转站 M,再在 BM 间修一条笔直的公路如果同样的物资在每千米公路上的运费是铁

26、路上的两倍那么,为使通过铁路由 A到 M 再通过公路由 M 到 B 的总运费达到最小值,请确定中转站 M 的位置,并求出 AM 的长(结果 保留根号) 解析: ( 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BAD=30 ,得出 EF= AE; ( 2)根据题意得出 C, M, N 在一条直线上时,此时 最小,进而求出即可; ( 3)作 BD AC,垂足为点 D,在 AC 异于点 B 的一侧作 CAN=30 ,作 BF AN,垂足为点 F,交 AC 于点 M,点 M 即为所求,在 Rt ABD 中,求出 AD 的长,在 Rt MBD 中,得出 MD 的长,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 1)如图 ,作 EF AB

27、,垂足为点 F,点 F 即为所求 理由如下: 点 E 是正 ABC 高 AD 上的一定点, BAD=30 , EF AB, EF= AE; ( 2)如图 ,作 CN AB,垂足为点 N,交 AD 于点 M,此时 最小,最小为 CN 的长 ABC 是边长为 2 的正 ABC, CN=BCsin60=2 = , MN+CM= AM+MC= , 即 的最小值为 ( 3)如图 ,作 BD AC,垂足为点 D,在 AC 异于点 B 的一侧作 CAN=30 , 作 BF AN,垂足为点 F,交 AC 于点 M,点 M 即为所求 在 Rt ABD 中, AD= = =480( km), 在 Rt MBD 中, MBD= MAF=30 ,得 MD=BDtan30= ( km), 所以 AM= k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