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真题数学(2).docx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3994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真题数学(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真题数学(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真题数学(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真题数学(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真题数学(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 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真题数学 (2) 四、填空题 (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4分,共 20 分, ) 21.(4 分 )已知点 (3, 5)在直线 y=ax+b(a, b 为常数,且 a0 )上,则 的值为 _. 解 析 : 将点 (3, 5)代入直线解析式,可得出 b-5 的值,继而代入可得出答案 . 答案 : 点 (3, 5)在直线 y=ax+b 上, 5=3a+b , b -5=-3a, 则 = = . 故答案为: - . 22.(4 分 )若正整数 n 使得在计算 n+(n+1)+(n+2)的过程中,各数位均不产生进位现象,则称n 为 “ 本位数 ” .例如 2和 30

2、是 “ 本位数 ” ,而 5和 91 不是 “ 本位数 ” .现从所有大于 0 且小于 100 的 “ 本位数 ” 中,随机抽取一个数,抽到偶数的概率为 _. 解 析 : 先确定出所有大于 0 且小于 100 的 “ 本位数 ” ,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得解 . 答案 : 所有大于 0 且小于 100 的 “ 本位数 ” 有: 1、 2、 10、 11、 12、 20、 21、 22、 30、 31、32, 共有 11 个, 7 个偶数, 4 个奇数, 所以, P(抽到偶数 )= . 故答案为: . 23.(4 分 )若关于 t 的不等式组 ,恰有三个整数解,则关于 x 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

3、例函数 的图象的公共点的个数为 . 解 析 : 不等式组的解为: at , 不等式组恰有 3 个整数解, -2 a -1. 联立方程组 , 得: x2-ax-3a-2=0, =a 2+3a+2=(a+ )2- =(a+1)(a+2) 这是一个二次函数,开口向上,与 x 轴交点为 (-2, 0)和 (-1, 0),对称轴为直线 a=- , 其图象如下图所示: 由图象可见: 当 a=-1 时, =0 ,此时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根,即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有一个交点; 当 -2 a -1 时, 0,此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即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没有交点 . 交点的个数为: 1 或 0. 答案:

4、1 或 0. 24.(4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y=kx(k 为常数 )与抛物线 y= x2-2 交于 A, B 两点,且 A 点在 y 轴左侧, P 点的坐标为 (0, -4),连接 PA, PB.有以下说法: PO 2=PA PB; 当 k 0 时, (PA+AO)(PB-BO)的值随 k 的增大而增大; 当 k= 时, BP2=BO BA; PAB 面积的最小值为 . 其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 解 析 : 设 A(m, km), B(n, kn),其中 m 0, n 0. 联立 y= x2-2 与 y=kx 得: x2-2=kx,即 x2-3kx-

5、6=0, m+n=3k , mn=-6. 设直线 PA 的解析式为 y=ax+b,将 P(0, -4), A(m, km)代入得: ,解得 a= , b=-4, y= ( )x-4. 令 y=0,得 x= , 直线 PA 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 ( , 0). 同理可得,直线 PB 的解析式为 y=( )x-4,直线 PB 与 x 轴交点坐标为 ( , 0). + = = =0, 直线 PA、 PB 与 x 轴的交点关于 y 轴对称,即直线 PA、 PB关于 y轴对称 . (1)说法 错误 .理由如下: 如答图 1 所示, PA 、 PB 关于 y 轴对称, 点 A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A

6、落在 PB 上 . 连接 OA ,则 OA=OA , POA=POA . 假设结论: PO2=PA PB 成立,即 PO2=PA PB, , 又 BPO=BPO , POAPBO , POA=PBO , AOP=PBO . 而 AOP 是 PBO 的外角, AOP PBO ,矛盾, 说法 错误 . (2)说法 错误 .理由如下: 易知: =- , OB= - OA. 由对称可知, PO 为 APB 的角平分线, , PB= - PA. (PA+AO)(PB-BO)=(PA+AO)- PA-(- OA)=- (PA+AO)(PA-OA)=- (PA2-AO2). 如答图 2 所示,过点 A 作

7、ADy 轴于点 D,则 OD=-km, PD=4+km. PA 2-AO2=(PD2+AD2)-(OD2+AD2)=PD2-OD2=(4+km)2-(-km)2=8km+16, m+n=3k , k= (m+n), PA 2-AO2=8 (m+n) m+16= m2+ mn+16= m2+ (-6)+16= m2. (PA+AO)(PB-BO)=- (PA2-AO2)=- m2=- mn=- (-6)=16. 即: (PA+AO)(PB-BO)为定值,所以说法 错误 . (3)说法 正确 .理由如下: 当 k= 时,联立方程组: ,得 A( , 2), B( , -1), BP 2=12, B

8、O BA=26=12 , BP 2=BO BA,故说法 正确 . (4)说法 正确 .理由如下: SPAB =SPAO +SPBO = OP (-m)+ OP n= OP (n-m)=2(n-m)=2 =2, 当 k=0 时, PAB 面积有最小值,最小值为 = . 故说法 正确 . 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是: . 答案: . 25.(4 分 )如图, A, B, C 为 O 上相邻的三个 n 等分点, = ,点 E 在 上, EF为 O的直径,将 O 沿 EF 折叠,使点 A 与 A 重合,点 B与 B 重合,连接 EB , EC, EA .设EB=b , EC=c, EA=p .现探究 b,

9、 c, p 三者的数量关系:发现当 n=3 时, p=b+c.请继续探究 b, c, p 三者的数量关系:当 n=4 时, p= ;当 n=12 时, p= . (参考数据: sin15=cos75= , cos15=sin75= ) 解 析 : 如解答图所示,作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首先,在 AE 上取一点 D,使 ED=EC,连接 CD,则 ABC 与 CED 为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所以 ABCCED ,得到 ;其次,证明 ACDBCE ,得到 ;由 EA=ED+DA,整理得到 p 的通项公式为:p=c+2cos b.将 n=4, n=12 代入,即可求得答案 . 答案 : 如解

10、答图所示,连接 AB、 AC、 BC. 由题意,点 A、 B、 C 为圆上的 n 等分点, AB=BC , ACB= = (度 ). 在等腰 ABC 中,过顶点 B 作 BNAC 于点 N, 则 AC=2CN=2BC cosACB=2cos BC, =2cos . 连接 AE、 BE,在 AE 上取一点 D,使 ED=EC,连接 CD. ABC=CED , ABC 与 CED 为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ABCCED . , ACB=DCE . ACB=ACD+BCD , DCE=BCE+BCD , ACD=BCE . 在 ACD 与 BCE 中, , ACD=BCE , ACDBCE .

11、, DA= EB=2cos EB. EA=ED+DA=EC+2cos EB. 由折叠性质可知, p=EA=EA , b=EB=EB , c=EC. p=c+2cos b. 当 n=4 时, p=c+2cos45 b=c+ b; 当 n=12 时, p=c+2cos15 b=c+ b. 故答案为: c+ b, c+ b. 五、解答题 (本小题共三个小题,共 30 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 26.(8 分 )某物体从 P 点运动到 Q 点所用时间为 7 秒,其运动速度 v(米每秒 )关于时间 t(秒 )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某学习小组经过探究发现:该物体前进 3 秒运动的路程在数值上等于矩形 A

12、ODB 的面积 .由物理学知识还可知:该物体前 t(3 t7 )秒运动的路程在数值上等于矩形 AODB 的面积与梯形 BDNM 的面积之和 .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当 3 t7 时,用含 t 的式子表示 v; (2)分别求该物体在 0t3 和 3 t7 时,运动的路程 s(米 )关于时间 t(秒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该物体从 P 点运动到 Q 总路程的 时所用的时间 . 解 析 : (1)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v=kt+b,运用待定系数法就可以求出 t 与 v 的关系式; (2)由路程 =速度 时间,就可以表示出物体在 0t3 和 3 t7 时,运动的路程 s(米 )关于时

13、间 t(秒 )的函数关系式,根据物体前 t(3 t7 )秒运动的路程在数值上等于矩形 AODB的面积与梯形 BDNM 的面积之和求出总路程,然后将其 代入解析式就可以求出 t 值 . 答案 : (1)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v=kt+b,由题意,得 , 解得: 用含 t 的式子表示 v 为 v=2t-4; (2)由题意,得 根据图示知,当 0t3 时, S=2t; 当 3 t7 时, S=6+ (2+2t-4)(t-3)=t2-4t+9. 综上所述, S= , P 点运动到 Q 点的路程为: 72-47+9=49 -28+9=30, 30 =21, t 2-4t+9=21, 整理得, t2-

14、4t-12=0, 解得: t1=-2(舍去 ), t2=6. 故该物体从 P 点运动到 Q 点总路程的 时所用的时间为 6 秒 . 27.(10 分 )如图, O 的半径 r=25,四边形 ABCD 内接圆 O , ACBD 于点 H, P为 CA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 PDA=ABD . (1)试判断 PD 与 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 tanADB= , PA= AH,求 BD 的长; (3)在 (2)的条件下,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 解 析 : (1)首先连接 DO 并延长交圆于点 E,连接 AE,由 DE 是直径,可得 DAE 的度数,又由 PDA=ABD=E ,可

15、证得 PDDO ,即可得 PD 与圆 O 相切于点 D; (2)首先由 tanADB= ,可设 AH=3k,则 DH=4k,又由 PA= AH,易求得 P=30 ,PDH=60 ,连接 BE,则 DBE=90 , DE=2r=50,可得 BD=DE cos30= ; (3)由 (2)易得 HC= ( -4k),又由 PD2=PAPC ,可得方程:(8k)2=(4 -3)k4 k+ (25 -4k),解此方程即可求得 AC 的长,继而求得四边形 ABCD的面积 . 答案 : (1)PD 与圆 O 相切 . 理由:如图,连接 DO 并延长交圆于点 E,连接 AE, DE 是直径, DAE=90 ,

16、 AED+ADE=90 , PDA=ABD=AED , PDA+ADE=90 , 即 PDDO , PD 与圆 O 相切于点 D; (2)tanADB= 可设 AH=3k,则 DH=4k, PA= AH, PA= (4 -3)k, PH=4 k, 在 RtPDH 中, tanP= = , P=30 , PDH=60 , PDDO , BDE=90 -PDH=30 , 连接 BE,则 DBE=90 , DE=2r=50, BD=DE cos30= ; (3)由 (2)知, BH= -4k, HC= ( -4k), 又 PD 2=PAPC , (8k)2=(4 -3)k4 k+ (25 -4k),

17、 解得: k=4 -3, AC=3k+ (25 -4k)=24 +7, S 四边形 ABCD= BD AC= 25 (24 +7)=900+ . 28.(12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 y= x2+bx+c(b, c 为常数 )的顶点为 P,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的顶点 A 的坐标为 (0, -1), C 的坐标为 (4, 3),直角顶点 B 在第四象限 . (1)如图,若该抛物线过 A, B 两点,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平移 (1)中的抛物线,使顶点 P 在直线 AC 上滑动,且与 AC 交于另一点 Q. (i)若点 M 在直线 AC 下方,且为平移前 (1)中的抛物

18、线上的点,当以 M、 P、 Q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M 的坐标; (ii)取 BC 的中点 N,连接 NP, BQ.试探究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该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解 析 : (1)先求出点 B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i)首先求出直线 AC 的解析式和线段 PQ 的长度,作为后续计算的基础 . 若 MP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当 PQ 为直角边时:点 M 到 PQ 的距离为 .此时,将直线 AC向右平移 4个单位后所得直线 (y=x-5)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所求之 M 点

19、; 当 PQ 为斜边时:点 M 到 PQ 的距离为 .此时,将直线 AC向右平移 2个单位后所得直线(y=x-3)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所求之 M 点 . (ii)由 (i)可知, PQ= 为定值,因此当 NP+BQ 取最小值时, 有最大值 . 如答图 2 所示,作点 B 关于直线 AC 的对称点 B ,由分析可知,当 B 、 Q、 F(AB 中点 )三点共线时, NP+BQ 最小,最小值为线段 BF 的长度 . 答案 : (1) 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的顶点 A 的坐标为 (0, -1), C 的坐标为 (4, 3) 点 B 的坐标为 (4, -1). 抛物线过 A(0, -1), B(4,

20、 -1)两点, ,解得: b=2, c=-1,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y= x2+2x-1. (2)(i)A (0, -1), C(4, 3), 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x-1. 设平移前抛物线的顶点为 P0,则由 (1)可得 P0的坐标为 (2, 1),且 P0在直线 AC上 . 点 P 在直线 AC 上滑动, 可设 P 的坐标为 (m, m-1), 则平移后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y= (x-m)2+m-1. 解方程组: , 解得 , P (m, m-1), Q(m-2, m-3). 过点 P 作 PEx 轴,过点 Q 作 QFy 轴,则 PE=m-(m-2)=2, QF=(m-1

21、)-(m-3)=2. PQ= =AP0. 若以 M、 P、 Q 三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当 PQ 为直角边时:点 M 到 PQ 的距离为 (即为 PQ的长 ). 由 A(0, -1), B(4, -1), P0(2, 1)可知, ABP 0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BP0AC , BP0= . 如答图 1,过点 B 作直线 l1AC ,交抛物线 y= x2+2x-1于点 M,则 M为符合条件的点 . 可设直线 l1的解析式为: y=x+b1, B (4, -1), -1=4+b1,解得 b1=-5, 直线 l1的解析式为: y=x-5. 解方程组 ,得: , M 1(4

22、, -1), M2(-2, -7). 当 PQ 为斜边时: MP=MQ=2,可求得点 M 到 PQ 的距离为 . 如答图 2,取 AB 的中点 F,则点 F 的坐标为 (2, -1). 由 A(0, -1), F(2, -1), P0(2, 1)可知: AFP 0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点 F 到直线 AC 的距离为 . 过点 F 作直线 l2AC ,交抛物线 y= x2+2x-1 于点 M,则 M 为符合条件的点 . 可设直线 l2的解析式为: y=x+b2, F (2, -1), -1=2+b2,解得 b2=-3, 直线 l2的解析式为: y=x-3. 解方程组 ,得: , M 3(1+ ,

23、-2+ ), M4(1- , -2- ). 综上所述,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M 的坐标为: M1(4, -1), M2(-2, -7), M3(1+ , -2+ ), M4(1- , -2- ). ii) 存在最大值 .理由如下: 由 (i)知 PQ= 为定值,则当 NP+BQ 取最小值时, 有最大值 . 如答图 2,取点 B 关于 AC 的对称点 B ,易得点 B 的坐标为 (0, 3), BQ=BQ . 连接 QF, FN, QB ,易得 FNPQ ,且 FN=PQ, 四边形 PQFN 为平行四边形 . NP=FQ . NP+BQ=FQ+BQFB= = . 当 B 、 Q、 F 三点共线时, NP+BQ 最小,最小值为 . 的最大值为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