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1400205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_(分数:2.00)A.剩余价值学说B.辩证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2.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其中,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_(分数:2.00)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社会主义经济的萌芽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经济全球化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

2、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分数:2.00)A.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B.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学说C.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当 20 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得票高居榜首者是卡尔马克思,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排在第二位,这表明马克思虽然逝世一百多年,但是,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_(分数:2.00)A.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学说B.比历史上的任何学说都要先进C.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是在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的理论

3、体系5.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_(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C.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D.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_(分数:2.00)A.科学性和阶级性B.阶级性和革命性C.阶级性和实践性D.科学性和实践性7.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具有_(分数:2.

4、00)A.彻底的科学性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鲜明的阶级性8.“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根据词源学考证,在古希腊文里,哲学之义是“爱智慧”。哲学是_(分数:2.00)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科学之科学”D.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具体规律的科学9.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一观点在哲学上是_(分数:2.00)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10.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_(分数:2.00)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

5、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11.恩格斯把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称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并指出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是“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人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这里的“半截子”主要指的是_(分数:2.00)A.在坚持唯物论的同时,没有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结合B.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否认物质与意识的同一性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D.把客观事物看作是既成的事实,但不承认事物的变化发展1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是_(分数:2.00)A.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物质和

6、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C.对运动是否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不同回答D.对意识是否具有能动性的不同回答13.萨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意义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_(分数:2.00)A.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B.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C.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D.主张辩证地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14.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_(分数:2.00)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5.列宁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

7、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所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_(分数:2.00)A.物质能否被意识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能否相互转化C.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D.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16.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社会发展的经济,知识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财富。国外已出现一批新式高级经理职务,即“知识主管”,传统物质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_(分数:2.00)A.物质和意识相互转化B.意识的能动作用越来越大C.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D.世界最终将统一于意识17.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

8、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叶,病人竞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_(分数:2.00)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18.在新时期,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认识到,创意可以变成财富。我们可以从哲学上这样来看待创意产业_(分数:2.00)A.先有精神,后有物质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时代的发展使得精神也可以具有第一性19.李白的望天门山中,有诗云“两岸青山相对出

9、,孤帆一片日边来”;闪闪的红星中有歌词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话反映的哲理是_(分数:2.00)A.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0.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者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现实世界有一部分是人类创造的世界B.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D.科技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21.人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社会改革、社会革命

10、等活动都属于_(分数:2.00)A.改造物质世界的生产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创造活动D.变革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22.“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这句话强调了_(分数:2.00)A.意识的能动性B.物质的决定作用C.实践的自觉能动性D.实践活动的创造性23.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在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此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_(分数:2.00)A.意识就是物质世界本身B.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11、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2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哲学寓意是_(分数:2.00)A.物质决定意识B.人在认识上的主体性、差异性和多样性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一切从实际出发25.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即当人们对某种事情或某种东西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元底时,往往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_(分数:2.00)A.世界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C.意识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精神创造的D.世界观、人生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不同26.有人指出:没有产品的广告,又怎么能知道好的产品?一

12、些好的文章性的广告,让消费者了解新的产品,从而增加选择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有些人却认为:广告多了令人心烦。另外一些人则提出:如果没有广告又觉得空空的,可选择的余地太小。总之,众说纷纭。这说明_(分数:2.00)A.意识的不同主体之间具有主观差别性B.意识的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主观差别性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会有一致的反映D.意识的主观性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27.“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_(分数:2.00)A.先验论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经验论的观点28.人们模

13、仿人类的大脑研制出电脑,其运算速度远远超过人脑的运算速度。国际象棋的一场“人机大战”,结果“深蓝”赢了,世界顶级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输了。这说明_(分数:2.00)A.电脑能战胜人脑B.电脑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运动形式C.电脑有无限思维和创造力D.电脑是人脑的延伸,是人类扩展自己智力的工具29.据报道,通过对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发现其左右半球的顶下叶区域异常发达,比普通人平均厚度多出 1cm,从而大脑宽度超出普通人 15%左右,这有助于解释爱因斯坦在空间和数学思维方面为什么具有特殊天才。从哲学角度看,上述事实表明_(分数:2.00)A.人脑能自行产生意识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意识是

14、物质的产物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30.19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欧,英、法、德三国是其发源地。它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了人类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特别是 18 世纪中叶和 19 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其主要理论来源包括_(分数:2.00)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欧洲古典主义文学31.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_(分

15、数:2.00)A.资本主义制度的日益成熟B.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工人运动的发展D.文艺复兴3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内容上它包括_(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33.马克思、恩格斯反对那种制造“终极真理”的做法,他们从不构造封闭的理论体系,也反对人们把他们的理论教义化、公式化和凝固化。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972 年版序言中肯定,不管情况发生多大变化,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段话反映出_(分数

16、:2.00)A.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B.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C.马克思主义是无法超越的D.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的精华3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实现_(分数:2.00)A.无矛盾的和谐社会B.物质财富极大丰富C.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35.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其依据是_(分数:2.00)A.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B.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C.这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D.这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36.马克思主义

17、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_(分数:2.00)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B.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C.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D.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是因为,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_(分数:2.00)A.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B.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C.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D.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38.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

18、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表现在_(分数:2.00)A.是科学研究成果提供检验的唯一标准B.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理论思维和研究方法C.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科学的干扰D.帮助科学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9.我们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_(分数:2.00)A.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有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B.使得无产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学理论武器C.创立了唯物史观,使得社会科学第一次成为科学,使得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D.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40.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变革表

19、现在,它实现了_(分数:2.00)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41.下列问题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_(分数:2.00)A.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B.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D.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42.传习录记载:“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_(分数:2.00)A.把人对花的

20、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统一起来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43.现代社会科技领域“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_(分数:2.00)A.科学知识可以创造出新物质B.批驳了不可知论C.为唯物主义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依据D.今天的梦想就是明天的现实4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之间在物质观上的区别是_(分数:2.00)A.是否承认物质的客观性B.把物质局限于自然界还是也包括人类社会C.是否认为意识是物质所派生的D.把物质理解为某种物质结构及其属性还是理解为客观实在性45.

21、“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_(分数:2.00)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46.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通过_(分数:2.00)A.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和改造实现的B.人自己特殊的社会存在方式劳动实现的C.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现的D.自然界的人化实现的47.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为_(分数:2.00)A.社会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过程B.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其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C.社会物质生

22、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性的D.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48.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包括_(分数:2.00)A.实践既是社会历史的客体,又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49.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指_(分数:2.00)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50.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具体体现为_(分数:2.00)A.思想文化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B.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C.物

23、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D.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是_(分数:2.00)A.剩余价值学说B.辩证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最终宿命,是马克思主义的两

24、大发现之一。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和理论结论。因此,正确答案为 D。2.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其中,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_(分数:2.00)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社会主义经济的萌芽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经济全球化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主要国家得以确立,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弊端和基本矛盾

25、初露端倪,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积累了一定经验,提出了创立科学理论的要求。其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经济社会条件;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通过斗争积累经验,并提出了创立科学理论的要求,是实践基础。因此,正确答案为 A。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分数:2.00)A.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B.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学说C.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解析: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

26、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理论基础。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社会发展规律性学说、阶级斗争学说,都是唯物史观的内容。A、B、C 三项均以偏概全。因此,正确答案为 D。4.当 20 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得票高居榜首者是卡尔马克思,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排在第二位,这表明马克思虽然逝世一百多年,但是,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_(分数:2.00)A.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学说B.比历史上的任何学说

27、都要先进C.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是在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革命性,即它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得到了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二是科学性,集中体现在它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当然,不论革命性还是科学性,都建立在实践基础上。A 项和 D 项分别涉及一个方面,均不全面,只有 C 项表述最为全面。B 项说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但它的先进性也是由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所决定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C。5.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最鲜明

28、的政治立场是_(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C.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D.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想;“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哲学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A。

29、6.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_(分数:2.00)A.科学性和阶级性B.阶级性和革命性C.阶级性和实践性 D.科学性和实践性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阶级性决定了它的革命性,实践性决定了它的科学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C。7.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具有_(分数:2.00)A.彻底的科学性 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鲜明的阶级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

30、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上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因此,正确答案为 A。8.“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根据词源学考证,在古希腊文里,哲学之义是“爱智慧”。哲学是_(分数:2.00)A.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科学之科学”D.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具体规律的科学解析:解析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选项 B,并非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

31、心主义、形而上学就是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选项 C,把哲学当成“科学之科学”是黑格尔的观点,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是对哲学和具体科学关系的误解。具体科学是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的、具体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是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所以,D 项也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A。9.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一观点在哲学上是_(分数:2.00)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解析:解析 “心想事成”是人们的日常说法,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但在现实生活中,“心想”能不能“事成”,取决于目标的合

32、理性、客观条件、路径选择以及自身的努力程度等诸多因素。“心想”是人们的主观活动,“事成”则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存在及运动过程,“心想事成”就是说只要“想”就能直接把想的东西变成现实,这在哲学上是典型的精神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B。10.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_(分数:2.00)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析:解析 题干材料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关于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他把世界万物的本源归结为“气”。回答此题要把握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在解释世界物质本原问

33、题时,常把“金、木、水、火、土”或“气”等具体的物质形态作为世界的本原这一特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D。11.恩格斯把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称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并指出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是“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人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这里的“半截子”主要指的是_(分数:2.00)A.在坚持唯物论的同时,没有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结合B.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否认物质与意识的同一性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 D.把客观事物看作是既成的事实,但不承认事物的变化发展解析:解析

34、旧唯物主义有三大缺点,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本题题意指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即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但在历史观上则是唯心主义,所以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是不彻底的。而 A、D 项则是指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静止的观点),所以不选。唯物主义者一般来说都是可知论者,即唯物主义者一般都承认物质和意识的同一性,所以,B 项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C。1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是_(分数:2.00)A.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C.对运动是否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不同回答D.对意识是否具有能动性的不同回答解析:解析 本

35、题考查对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划分标准的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又称为世界本原问题(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选项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划分标准;选项 C、D,是否坚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否承认意识的能动性,是形而上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均为干扰项。因此,正确答案为 A。13.萨特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意义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_(分数:2.00)A.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B.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C

36、.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D.主张辩证地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解析:解析 解答该题时,一定要十分注意题干中的“其根本是因为”,因此,该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哲学变革的关键。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选项 B 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不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况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19 世纪 40 年代创立的,恩格斯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在 19 世纪 80 年代末期。选项 C 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点。选项 D 之所以错误,是因为黑格尔也主张辩证地看待人与世界的关

37、系,但黑格尔是唯心主义的。因此,正确答案为A。14.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_(分数:2.00)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解析:解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在自然观上有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而在社会历史观上,虽然也有个别哲学家表述过某些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在总体上没有完整科学的唯物史观,即无论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其历史观都是唯心的,历史唯心主义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

38、和相互转化,形成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说明了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进而实现了哲学上的伟大革命。所以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伟大的贡献。只要考生知道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就应该推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才开始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因此,正确答案为 D。15.列宁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所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_(分数:2.00)A.物质能否被意识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能否相互转化C

39、.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D.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只有在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上,物质与意识的对立才是绝对的,超出这一范围,物质可以转化为意识,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因此,正确答案为 C。16.知识经济是在充分知识化社会发展的经济,知识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财富。国外已出现一批新式高级经理职务,即“知识主管”,传统物质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_(分数:2.00)A.物质和意识相互转化B.意识的能动作用越来越大 C.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D.世界最终将统一于意识解析:解析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

40、世界的本源,这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无论生产力如何发展,知识、意识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的本源,意识也不能决定物质,因此,C、D 项错误。选项 A 的说法本身是正确的,但题干并没有体现物质和意识的相互转化,因此也被排除。题干材料说明的核心是:知识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意识的能动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正确答案为 B。17.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叶,病人竞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_(分数:2.00)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

41、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解析:解析 精神的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物质力量,A 项表述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联系是客观的,人不能随意割断事物之间的联系,C 项表述错误。只有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才具有指导作用,D 项表述错误。材料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 B。18.在新时期,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认识到,创意可以变成财富。我们可以从哲学上这样来看待创意产业_(分数:2.00)A.先有精神,后有物质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时代的发展使得精

42、神也可以具有第一性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是客观实在,意识或精神、思维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但辩证唯物主义也认为通过实践活动,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也可以变成物质。A、C、D 项都是唯心主义的表述。因此,正确答案为 B。19.李白的望天门山中,有诗云“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闪闪的红星中有歌词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话反映的哲理是_(分数:2.00)A.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解析: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43、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要承认物质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相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与平衡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存在着绝对运动,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不承认静止中有运动,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事物看作是僵死不变的,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相反,不承认运动中有静止,否认相对静止的作用,把事物看作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就会滑向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题干材料正是运动与静止相对关系的反映,因此,正确答案为 D。20.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

44、,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者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现实世界有一部分是人类创造的世界 B.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C.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D.科技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自在世界和人化世界的关系。所谓自在世界,是指人类还没有认识、实践尚未影响到的世界;所谓人化世界也叫人类世界,是指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过并打下自己烙印的世界。自在世界是人化世界的基础,人化世界是由自在世界转化而来的,实现这一转化的决定性条件是实践。人的实践越发展越深入,对世界的认识就越广泛越

45、深刻,人化世界的边缘就越扩大。选项 A 认为现实世界有一部分是人类创造的世界(注意:人类改造过,并不代表是人类创造的,世界是客观的,只不过打上了人类的烙印而已),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因此,正确答案为 A。21.人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社会改革、社会革命等活动都属于_(分数:2.00)A.改造物质世界的生产实践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创造活动D.变革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解析:解析 人类的实践活动分为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社会政治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46、在物质生产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政治与公共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科学文化实践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题干中提到的活动都属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因此,正确答案为 B。22.“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这句话强调了_(分数:2.00)A.意识的能动性B.物质的决定作用C.实践的自觉能动性 D.实践活动的创造性解析:解析 题干既未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未涉及“实践活动的创造性”,因此,B、D 项首先排除。意识的能动性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

47、,主要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第三,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题干并未突出强调上述三个方面,故 A 项也并非最佳答案。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自觉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题干中的“行动”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突出强调了实践的“动力”和“动机”,强调了实践的自觉能动性。因此,正确答案为 C。23.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在

48、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此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_(分数:2.00)A.意识就是物质世界本身B.意识是人脑的产物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了解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并认真审题。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但不是物质世界本身;意识离不开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认识的来源是物质世界,而不是人脑的本身。意识的本质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D 项表述正确,但不如 C 选项表述精准,因而不选。因此,正确的答案为 C。2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哲学寓意是_(分数:2.00)A.物质决定意识B.人在认识上的主体性、差异性和多样性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析:解析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一个正确的观点。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