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9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400230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9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9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9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9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9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3,分数:100.00)1.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数:2.00)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B.是否承认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2.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在一切时候都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矛盾的多元决定和它们的不平衡发展而变化着”,经济、政治、理论等交替起第一作用。这一“多元决定论”是(分数:2.00)A.历史

2、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C.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之上的正确观点D.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有益补充3.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分数:2.00)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人口因素D.社会意识4.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句话表明(分数:2.00)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载体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5.从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可以把社会意识

3、区分为(分数:2.00)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C.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D.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6.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分数:2.00)A.哲学B.宗教C.政治法律思想D.国家政权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分数:2.00)A.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B.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8.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分数:2.00)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9.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普遍,但

4、它并没有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分数:2.00)A.政治法律关系B.血缘关系C.宗族关系D.生产关系10.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分数:2.00)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C.分工协作关系D.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11.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表明(分数:2.00)A.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工具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反作用12.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分数:2.00)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

5、性质C.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特点有(分数:2.00)A.一方面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异己的力量B.总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C.总是通过暴力的形式进行调解D.总是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4.“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该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恩格斯的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分数:2.00)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思想变革是政治变革的先导C.哲学是时代

6、精神的精华D.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革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思想15.社会形态是(分数:2.00)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体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体16.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说明(分数:2.50)A.社会历史发展无规律可言B.社会历史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D.社会历史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17.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矛盾是(分数:2.50)A.社会存在和社

7、会意识的矛盾B.生产和消费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8.“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段话(分数:2.50)A.承认了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B.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C.指明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D.明确了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的机构19.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分数:2.50)A.劳动发展史B.思想发展史C.交往发展史D.阶级斗争史20.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段话的核心意

8、思是(分数:2.50)A.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B.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代替社会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改革促进社会形态的变革D.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21.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认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分数:2.50)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革命阶级的思想觉悟C.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D.科学技术的进步22.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句话表明(分数:2.50)A.科技革命决定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B.科技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只有正效应而没有负效应D.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

9、的历史进程23.“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这两种观点(分数:2.50)A.两者都是英雄史观的命题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C.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D.两者都是唯物史观的命题24.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分数:2.50)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25.每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变中的杰出人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这是(分数:2.50)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26.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10、这说明科学历史观的出发点是(分数:2.50)A人B.抽象的人C.现实的人D.总体的人27.“基因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基因信息内容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心理内容乃至本质。这种“基因决定论”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分数:2.50)A.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本质是天生的C.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人的本质就是人类共有的本性28.“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这句话表明(分数:2.50)A.历史人物的产生完全是一个自在的过程B.历史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C.历史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D.历史人物的出现是随意的事29.无产

11、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分数:2.50)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30.“所有的人和阶级都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分数:2.50)A.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错误观点B.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正确观点C.承认所有的个人和阶级都起到一定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D.肯定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31.“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分数:2.50)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

12、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32.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分数:2.50)A.人的自身需要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自然属性D.人的社会关系3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分数:2.50)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34.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这句话说明(分数:2.50)A.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B.人的本质是从所有客体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C.社会关系决定人的社会地位D.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35.有人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因此人性自私。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分数:2.50)A.违背了人与

13、一般动物的共性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C.违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D.违背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的观点36.在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完全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分数:2.50)A.道德、语言学、政治思想B.政治法律思想、文学、逻辑学C.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学D.哲学、艺术、宗教37.登幽州台歌千百年来为人们所颂扬,这突出地说明了(分数:2.50)A.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之间具有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诸形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8.被马克思主义称为“历史的火车头”的是(分数:2.50)A

14、.革命B.科学技术C.生产力D.生产关系39.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最基础的关系是(分数:2.50)A.政治关系B.生产关系C.阶级关系D.思想关系40.中国跨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中国人民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又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这一事实说明(分数:2.50)A.社会历史规律具有决定作用B.主体的选择可以不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C.在社会历史发展问题上,主体没有选择的自由D.社会发展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41.我国新一届政府特别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李克强指出,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保基本、兜底线、促

15、公平。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等诸多方面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要进行社会救助,不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机会公平等。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分数:2.50)A.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42.曼德拉是个平凡之人,却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以致不管他本人愿意不愿意、他的支持者和批评者作何感想,他都已成为一个永恒的符号。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50)A.英雄造时势B.时势造英雄C.神秘力量的主宰D.人命天注定43.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分数:2.50)A.人之初,性

16、本善B.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追求自由、平等、幸福是人的本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3,分数:100.00)1.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了”。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数:2.00)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B.是否承认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

17、观的基本问题,也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2.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并不是在一切时候都固定不变的,它随着矛盾的多元决定和它们的不平衡发展而变化着”,经济、政治、理论等交替起第一作用。这一“多元决定论”是(分数:2.00)A.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之上的正确观点D.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有益补充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唯心史观的认识。阿尔都塞思想的核心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发生作用的各种不同因素是等价的,经济不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否认经济因素即物质因素的决定作用,必然滑向历史

18、唯心主义。这是一种企图“超越”历史观基本问题的错误观点。此题的正确选项为 B。3.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分数:2.00)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C.人口因素D.社会意识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方式的作用。生产方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结合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作为社会存在,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4.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

19、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句话表明(分数:2.00)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载体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的意思。题干的意思是:只有理解了一切理论观念产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真正理解理论观念本身。其蕴含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5.从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可以把社会意识区分为(分数:2.00)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C.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D.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构成。选

20、项 A 是从意识的主体角度作的区分,选项 B 是从意识的层次角度作的区分,选项 D 是从意识的指向性角度作的区分,只有选项 C 是从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作的区分,所以正确答案是 C。6.社会政治结构或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分数:2.00)A.哲学B.宗教C.政治法律思想D.国家政权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要素以及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规章等制度性要素。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核心。政治结构是整个社会系统中起控

21、制作用的部分,而国家政权则是它的控制中心。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分数:2.00)A.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B.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判定一种生产关系是先进还是落后,即是否优越,归根到底就是看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就是先进的生产关系,相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就是落后的生产关系。B 选项正确。8.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分数:2.00)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 D.管理方式解析:解析 此题考

22、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实体性要素,另一类是智能性要素。实体性要素中的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但不是判定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劳动对象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但也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智能性要素中的管理方式,同样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9.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普遍,但它并没有成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分数:2.00)A.政治法律关系B.血缘关系C.宗族关系D.生产关系 解析:解

23、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和相互交往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其中生产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正确选项为 D。10.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分数:2.00)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C.分工协作关系D.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的构成。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11.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表明(分数:2.00)A.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

24、决定性力量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生产工具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反作用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可用排除法解答此题。选项 A 是科技决定论的错误观点,选项 D 不符合题意,两者首先排除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工具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但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动力不是生产关系而是社会基本矛盾,选项 C 也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 B。12.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分数:2.00)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解析:解析 此题考

25、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当上层建筑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力量。B 选项正确。1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特点有(分数:2.00)A.一方面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异己的力量 B.总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C.总是通过暴力的形式进行调解D.总是阻碍社会的进

26、步和发展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目的是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排除异己的力量。至于其作用的性质,则主要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形式,可以通过暴力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正确选项是 A。14.“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该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恩格斯的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分数:2.00)A.经济基础

27、决定上层建筑 B.思想变革是政治变革的先导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D.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革才是真正的革命的思想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产生、性质、变革和发展方向。选项 BCD 与题意无关。所以正确答案是 A。15.社会形态是(分数:2.00)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体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体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形态的内涵。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16.列宁指出:“世界历史

28、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这说明(分数:2.50)A.社会历史发展无规律可言B.社会历史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社会历史发展是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D.社会历史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形态(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题干原文的中心词是“一般规律”和“特殊性”,即社会形态(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选项 B、C 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辩证法的正确思想,但与列宁这段话的意思不符。选项 A 观点本身错误。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17.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对社会基

29、本矛盾中,更为根本的矛盾是(分数:2.50)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生产和消费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根本。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18.“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段话(分数:2.50)A.承认了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B.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C.指明了国家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界限D.明确了国家是具有强制力的机构解析:解

30、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的本质。从本质上说,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器,阶级性是其本质属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9.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分数:2.50)A.劳动发展史 B.思想发展史C.交往发展史D.阶级斗争史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发展史就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史,所以理解人类发展史的“钥匙”就是劳动发展史。至于思想发展史、交往发展史和阶级斗争史,归根到底都是由劳动决定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20.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

31、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分数:2.50)A.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B.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代替社会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改革促进社会形态的变革D.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手段,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所以选项 A 正确。21.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认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分数:2.50)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革命阶级的思想觉悟C.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D.科学技术的进步解析:解析

32、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革命的根源。作为阶级斗争最高形式的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的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22.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句话表明(分数:2.50)A.科技革命决定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B.科技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只有正效应而没有负效应D.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可以用排除法来解答此题。选项 A、B 是夸大了科技革命的作用,选项 C 不能辩证地看待科技革命的作用,

33、它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所以正确选项为 D。23.“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这两种观点(分数:2.50)A.两者都是英雄史观的命题B.前者是唯物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C.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D.两者都是唯物史观的命题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英雄造时势”意味着历史人物可以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一般进程,这是一种夸大了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时势造英雄”则肯定了社会历史条件的作用,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所以正确选项是 C。24.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分数:2.50)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

34、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所以答案为C。25.每个历史阶段和历史事变中的杰出人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这是(分数:2.50)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的理解。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杰出人物属于人民群众,所以他们也既是历史的“剧作者”,

35、又是历史的“剧中人”。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A。26.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说明科学历史观的出发点是(分数:2.50)A人B.抽象的人C.现实的人 D.总体的人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即现实的人(C)。选项 A 的外延过大,选项 B、D 不符题意,所以正确选项为 C。27.“基因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基因信息内容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心理内容乃至本质。这种“基因决定论”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分数:2.50)A.人的本质在于人的自然属性

36、B.人的本质是天生的C.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人的本质就是人类共有的本性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本质。基因决定论从人的生物属性出发说明人,而没有认识到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中的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应该深入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C。28.“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这句话表明(分数:2.50)A.历史人物的产生完全是一个自在的过程B.历史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C.历史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D.历史人物的出现是随意的事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人物。这段话强调历史人

37、物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产物。选项 A、D 否认了历史人物的出现的条件性,不符合题意,选项 C 谈及历史人物的作用,也不符合题意。每一个时代一定会出现自己的杰出人物,这是必然的。但杰出人物何时出现、以什么方式出现以及由谁来担任杰出人物,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正确选项为 B。29.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是(分数:2.50)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

38、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选项 ABC 与题干之间没有必然联系。30.“所有的人和阶级都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分数:2.50)A.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错误观点 B.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正确观点C.承认所有的个人和阶级都起到一定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D.肯定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人与社会历史。黎澍在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一文中提出的这一论断,抹杀了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与历史活动的创造者的差别,是一种错误观点,由此,选项 B、C 被排除。选项 D 与题干原文意思不符,也被排除掉。所以,本题正确答案

39、是 A。31.“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分数:2.50)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说的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A 选项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观点正确,“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全部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是不合题意;社会发展规律形成并实现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所以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 选项是符合题干的正确选项

40、。C 项是错误观点,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D 项是错误选项,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是生产力。32.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分数:2.50)A.人的自身需要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自然属性D.人的社会关系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本题非常简单,直接考查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只有 D 项与题干相符,是正确选项。3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分数:2.50)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

41、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只有 A 选项是正确选项。其他三项都不符合题意。34.马克思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这句话说明(分数:2.50)A.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B.人的本质是从所有客体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C.社会关系决定人的社会地位 D.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选项 C 的说法正确。选

42、项 AD 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选项 B 表述有误。35.有人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因此人性自私。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分数:2.50)A.违背了人与一般动物的共性B.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C.违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 D.违背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的观点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本质。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题干把人的自然属性当做了人的本质,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所以正确选项是 C。36.在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完全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分数:2.50)A.道

43、德、语言学、政治思想B.政治法律思想、文学、逻辑学C.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学 D.哲学、艺术、宗教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ABD 选项都有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只有 C 选项的内容都不是意识形态,所以正确选项是 C。37.登幽州台歌千百年来为人们所颂扬,这突出地说明了(分数:2.50)A.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之间具有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诸形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意识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独立性主要表

44、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登幽州台歌千百年来为人们所颂扬是历史继承下来的,是意识的历史继承性。ABD 选项虽然是正确说法,但是,不是题干要表达的意思,只有 C 选项才是符合题干的正确说法,所以正确选项是 C。38.被马克思主义称为“历史的火车头”的是(分数:2.50)A.革命 B.科学技术C.生产力D.生产关系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所以正确选项是 A。39.社会

45、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最基础的关系是(分数:2.50)A.政治关系B.生产关系 C.阶级关系D.思想关系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所以正确选项是 B。40.中国跨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中国人民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又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这一事实说明(分数:2.50)A.社会历史规律具有决定作用B.主体的选择可以不受社会历史规律的制约C.在社会历史发展问

46、题上,主体没有选择的自由D.社会发展是历史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 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所以正确选项是 D。41.我国新一届政府特别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李克强指出,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要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住房等诸多方面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要进行社会救助,不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机会公平等。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分数

47、:2.50)A.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题干所述民生问题正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体现,所以正确选项是 A。42.曼德拉是个平凡之人,却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以致不

48、管他本人愿意不愿意、他的支持者和批评者作何感想,他都已成为一个永恒的符号。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50)A.英雄造时势B.时势造英雄 C.神秘力量的主宰D.人命天注定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所以正确选项是 B。43.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分数:2.50)A.人之初,性本善B.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追求自由、平等、幸福是人的本性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本质。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所以正确选项是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