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4003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开考前秘密 试卷类型: A 二 0 一三 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历 史 试 题 (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 卷和第 卷两部分。第 卷为选择题, 50 分;第 卷为 非选择题 , 50 分;共 100 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座 号 和准考证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 上的相应位置。 3第 卷每题选出答案后, 都 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第卷必需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到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 ,不得超出预留范围。 5.切记不要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2、 第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某同学 绘制 了 一幅 我国远古居民 生活场景的 想象图 。 下列内容 与 北京人相符的是 头部 带有猿的 某些 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 B C D 2. 文 物是考证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器物 中, 能印证商朝 青铜 器 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A. 半坡彩陶 B. 大汶口黑陶 C. 司母戊 鼎 D. 毛公鼎 3. 商鞅 变法 遭 到 秦国 守旧 贵族 的 极力反对, 主要 是因为下列哪一法令的推

3、行? A 土地私有 B 建立县制 C 鼓励生产 D 奖励军功 4. 右图 是 我国 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 。 战国时, 它使成都平原 “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 , 被誉为 “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 。它是 A. 灵渠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永济渠 5. 诸葛亮的 超凡智慧 和军事谋略 在下列哪场战役中得 以 施 展?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6. 明史选举志 记载: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 , 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 从 以上史料 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科举考试的答卷文

4、体 B 科举考试的 命题范围 C 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 稍 变唐宋的 考试 方法 7. 下列 机构属于清朝有效管辖新疆地区的 是 A. 西域都护 B. 宣政院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8. 下列列强的侵华罪行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是 A 占领香港岛 B 火烧圆明园 C 拆毁大沽炮台 D 屠杀旅顺居民 9. 在庚子西狩丛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庚子 ( 1900 年) 之役,国家以乱民肇衅,外国连衡而入京师,两宫微服出狩” 。 这段文字 叙述的 是 A. 太平 天国定都 南京, 太后 、 皇帝 乔装外逃 B. 英法联军 进逼 北京, 清朝皇帝闻讯出逃 C. 八国联军 侵 占北京,太后

5、、 皇帝 仓皇 出逃 D. 义和团 攻占 南 京, 清朝皇帝被迫外逃 10. 一位历史学家在评论 1935 年的一次会议时说:“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召开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一个里程碑。”这次 “ 会议 ”是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11. 右图是为 警示国人 “铭记历史”而作。下列各诗句,能准确反映 这一 主题的是 A. 月映华夏魂 日照乾坤辉 B. 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 C. 同胞 共 圆 月 两岸 一家亲 D. 奋臂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 12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 “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6、 。 ” 实现这一 战略 目标 的 军事行动是 A 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解放军发动战略大决战 1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各行各业中涌现出了 许多 英模人物。下列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A 雷锋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邓稼先 14 世界古代 文明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哪一文明的形成与其他三处文明的地理环境明显不同? A 古希腊文明 B. 古埃及文明 C. 古中国文明 D. 古印度文明 15. 巴黎圣母院被雨果比喻为“石头交响乐”,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其特点相同的是 A B C D 16 1992

7、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 举办 以“两个大陆相遇 500 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 A 哥伦布到达美洲 B 马可波罗到 达 亚洲 C 迪亚士到达非洲 D 麦哲伦 船队环球航行 17. 世界步入近代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 和科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 牛顿 力学三定律 B 达尔文 进化论 C 伏尔泰 启蒙思想 D 爱因斯坦 杠杆定律 18. 右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实施新经济政策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实行农业集体化 D. 颁布新宪法 19. 1929 年 , 一场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

8、爆发,然后迅速 席卷 了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 这次经济危机 的 主要特点不包括 A 周期性特别强 B 持续时间比较长 C 破坏性特别大 D 涉及范围特别广 20. “英国不想为捷克 斯洛伐克 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 ”英国这一 主张 在下列哪 次会议 中 得以体现 ? A 巴黎和会 B 慕尼黑 会议 C 华盛顿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21 1948 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 标志 ,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 标语 。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 “铁幕”演说的发表 B 杜鲁门主义的出 台 C

9、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北约组织的建立 22. 下列 属于 第三次科技革命 成就 的 是 蒸汽机 内燃机 克隆技术 互联网 A B. C. D. 23. 有人断言,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发源地,但从今天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了。其依据是 A. 有美国充当世界警察 B. 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C. 联合国安理会作用加强 D. 欧洲联盟的建立 24. 下列属于拉丁美洲人民捍卫民族主权斗争成果的是 A 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B 印巴分治 C 纳米比亚独立 D 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25. 2001 年,经过 15 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这是中国为顺应世

10、界哪一潮流做出的努力? A 经济区域 集团化 B. 经济信息化 C. 世界多极化 D. 经济全球化 第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11 分 , 第 27 题 13 分 , 第 28题 14 分 , 第 29 题 12 分 ,共 50 分。 26.( 11 分)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哲理和智慧,泽被后人,光耀世界。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杏坛(山东曲阜孔庙) 大成殿匾额(北京孔庙) ( 1)材料一中的“万世师表”是对谁的赞誉 ?( 1 分)他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 2 分) 材料二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

11、世界简史中 谈及 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 2)唐朝 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 “开放 ” 、 “ 兼收并蓄 ” 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证明 。 ( 4 分)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 3)例举 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的科技 成就并 说明 其 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 ( 4 分) 27.( 13 分) 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

12、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制驭外夷”方面的 主要 主张。 ( 2 分)(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 1874 年) ( 2)与材料二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 3 分) 材料三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 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 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 ” 摘自清史稿 ( 3) 根据 材料三 ,在“

13、甲午一役” 中 , 威海 卫 “水师”“毁于日本” 具体指什么事件? ( 2 分)由“藩篱尽撤 ”你会想到 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 2 分) 材料四 经过六十年建设,海军已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防御、远海防卫的战略要求,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全面提高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远海机动和近海综合作战能力、维护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能力,海军发展成为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现代化军种,海军建设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摘选自建国 60 年阅兵式解说词 (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海军的特点。 ( 2 分) 联系我国海军编队多次圆满完成远近海护渔护航

14、任务以及“辽宁 舰”航母正式列编的事实,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 2 分) 28( 14 分) 历史是一面多棱镜,从不同角度和截面折射出时代的印记。阅读 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 歌词中的历史印记 】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 万丈高 ,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 万山丛中 , 抗日英雄真不少 ! ( 1)这首歌词创作于什么时期? ( 1 分) 作者是谁? ( 1 分) 报刊中的历史印记 1977 年 2 月 7 日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指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

15、遵循”的方针。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卷上册 ( 2) 根 据以上材料指出,“文革”结束后 , 在思想 路线方面 存在什么问题? ( 2 分) 这一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 2 分) 票证中的历史印记 票证 A 票证 B ( 3) 从票证 A 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 B 的出现,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 分) 图片中的历史印记 图 1 图 2 ( 4)请围绕以上两幅图片,提炼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作简要说明。 ( 6分) 29 ( 12 分) 从 17 世纪到 19 世纪,通过革命或改革,欧洲 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 ( 1) 材料一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件 ? ( 2 分 ) 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 ,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 ( 2 分 ) 材料二 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 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 ( 2) 根 据材料二指出 ,拿破仑 为 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 并 “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 采取了哪些措施? ( 4 分) 材料三 俄国解放农奴后,民众向沙皇欢呼 ( 3)你认为材料三反映的情形是否真实?并简要说明理由。 (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