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40112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 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 2 分, 1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雾 霾 ( mi) 眷 念( jun) 气冲 斗 牛( du) B.羸 弱( li) 媲 美( p) 风雪 载 途( zi) C.酬 和 ( h) 猝 然( c) 风姿 绰 约( chu) D.褴 褛 ( l) 发 酵 ( xio) 鳞次 栉 比( zh) 解析 : 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注意“酵”的注音是“ jio”。 答案 : D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驽钝 稔熟 口头禅 白驹过隙 B.徜徉 搏奕 里程碑 融会贯通 C

2、.憧憬 广袤 闭门羹 大庭广众 D.桑梓 恻隐 明信片 断章取义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注意易错词“搏奕”应为“博弈”。 答案 : B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在 突如其来 的灾难面前,学校是一个天然庇护所,它既安抚学生、传递温暖,也护佑公众、凝聚人心。 B.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开设微博已 蔚然成风 。 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 义无反顾 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 D.从古时的大同理想到今日的中国梦,尽管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期盼,却有着

3、 一脉相承 的连续性。 解析 : 此题考查的是词语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的学习中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做这种题目会轻车熟路。 C 项中的“ 义无反顾”是褒义词,这里是贬义,故不恰当。 答案 : C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报社组织了近 80 名中小学生记者走进潍坊高密,参观莫言家乡,采访莫言亲人。 B.在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C.“五月的鲜花”作为“五四”青年节的品牌节目,经过这几年的精心打造,已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D.普集灾害教育,就要真正将灾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之

4、中,以强化公众的风险意识,提高其应对灾难的能力。 解析 : 常见的语病类型有: 一、语序不当 二、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四、成分赘余 五、结构混乱 六、语意不明 七、不合逻辑 等。 B 项属于“ 成分赘余 ”,把“之一”去掉即可。 答案 : B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叶徒相似,其 实 (果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B.渔人甚 异 (认为奇异)之。(桃花源记) C.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 亡 (丢失)入胡。(塞翁失马) D.所以动心忍性, 曾 (通“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 要求学生对重点

5、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B 项中的“异”字应为“惊异”。 答案 : B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我们学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均选自此书。 B.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墨池记是我国古典文学“记”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郭沫若曾为蒲松龄故居写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 三分”的对联。 D.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如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故乡中的杨二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浦夫妇等。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

6、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要求对重点篇目的文学常识牢记。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故选 A。 答案 : A 7.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它为人类奉献的蜂蜜、蜂胶、蜂王浆 _ 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 1000 多种离不开蜜蜂。 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 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 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 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A. B. C. D.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

7、排列句子顺序。如何学会排列句子呢?我们按下列方法进行。(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 ; (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 3)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排列 ; ( 4)按空间推移的顺序排列。 也可熟读文章养成熟练的语感。 答案 : B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 20 分) 8.默写填空( 7 分) ( 1)念天地之悠悠, 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答案 : 独怆然而涕下 ( 2) 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答案 : 零落成泥碾作尘 ( 3) 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答案 : 老骥伏枥 ( 4) 2013 年 3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中共中央党校建校 80 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

8、,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 _, _”。(论语 为政) 答案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5)唐诗中有许多描写大江大河或高山平原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请你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_, _。 答案 : 示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解析 : 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能力 。 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3 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宋 )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

9、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末“可怜白发生”一句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做简要分析。 解析 : 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可怜白发生! ”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 年岁渐老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 答案 : 抒发了作者年岁渐老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共 3 分,“年岁渐老”“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悲愤”三个要点各点 1 分) 10.阅读下面苏轼小品文两则,完成后面的问题。( 10 分) (一)临皋闲题 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

10、,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 (二)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 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临皋亭:在黄州。此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此处是建造宅院的意思。两税:夏秋两税。助役钱:根据当时的免役法,豪绅、官吏等为免于服役而支付的钱。惠州:今属广东,苏轼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木末:树梢。死法:死于军法。 (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 分) 闻范子丰新第园池,

11、与此孰 胜 胜 _ 虽 兵 阵相接 虽 _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 注意“虽”字的释义,常考。 答案 : ( 1)优美,美好 即使(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若”与“若人悟此”中的“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B.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D.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 , C 项中“若人悟此”中的“若”意义和用法解释为:如果。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的“若”解释为:如果。故选 C。 答案 : C ( 3)请用现代

12、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2 分) 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 理解和翻译 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注意“由是”的翻译。 答案 : 因此(我)就像挂在钩上的鱼,一下子获得了解脱。 ( 4)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谈谈你对临皋闲题中“闲者”一词的理解。( 2 分)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的 理解赏析 能力, 联系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 人者耳”中的“闲人”。然后在细读本文,指出其含义。 答案 : “闲者”在这里指有空闲时间且拥有自由、审美心灵的的人。 ( 5)两则短文虽作于不同时期,但其中表达的情怀却有共同之处。请概括写出。(

13、 2 分)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的 理解赏析 能力,要求学生 细读课文,关键把握表达情怀的词语。 答案 : 热爱自然,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乐观旷达,追求心灵自由。(共 2 分,每点 1 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 14 题。( 12 分)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李浩燃 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 3000 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 “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

14、。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 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夺行 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 2000 年的 1000 万人次快速增长至 2012 年的 8300 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 “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

15、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泪水 ,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公开道歉。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 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

16、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 有人说,最 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络空间掐架骂娘时, _, _,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 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 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

17、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 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 (选自 2013.5.27人民日报) 11.作者在文中针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3 分)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通过读文章,能够明白作者的观点是批评“到此一游”现象,把握住如何批评?如何指导改正?写出及时

18、核心观点。 答案 : 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 3 分,如答“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或“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也可。) 12.第段中作者说 “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特殊含义”应该怎么理解?( 4 分)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联系上下文含 义得出“每个人的文明程度都影响着公众对中国的印象”所以,每个人都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 答案 : 在国外,每个人的文明程度都影响着公众对中国的印象;当出国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时,个人的文明程度在国际上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会更大。( 4 分) 13.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

19、点?( 3 分)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事实论证”, “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 答案 : 举例论证(事实论证),论述了不 文明现象远涉重洋的原因。(共 3 分,论证方法分,观点 2 分。) 14.阅读第段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再补写两个事例,反思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以此为镜,自戒自省。( 2 分) 解析 :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根据语境,合乎情理即可。 答案 : 答案示例:在公共场合大专长喧哗时;在旅游景点知扔垃圾时。( 2 分,每点 1 分,其他合乎题意者也可)

20、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19 题。( 18 分) 与陌生人交流 铁凝 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 10 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那年我 13 岁,念初中一年级。 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 A)一口五印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 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

21、,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 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粟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 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 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22、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光顾哪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记得是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 B)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 40 来岁。 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 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23、 “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 “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 “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 C)门前

24、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了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原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选自铁凝散文,有

25、删改) 15. 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对 “炸油条姑娘”的三次不同印象。请分别概括写出。( 3 分) 第一次: _ 第二次: _第三次: _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阅读全文,把握层次,找出表现印象的关键词语即可。 答案 : 第一次:美丽(“愉快、灵巧”和“纯净、专注”两组词语中至少各选一词)第二次:漠然、邋遢(疲惫、不修边幅) 第三次:妩媚、灵巧(焕然一新,热爱生活)( 3 分,每次 1 分) 16.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 分) ( 1)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 ( 2)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

26、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 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 解析 : ( 1)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骤然”是指瞬间之意。( 2)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滚落”是把头发写活了,富有动态美。 答案 : ( 1)“骤然”写出了“她”的美丽在瞬间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2 分)( 2)“滚落”写出了 卷发的生动和俏皮,富有动态美,烘托了“她”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17.对话,不仅是言语的应答,更应是思想和心灵的互动。仔细阅读 8-14 段

27、,“我”和“她”之间是否实现了真正的对话?为什么?( 4 分) 答案 : 没有实现真正的对话,由于她对生活的冷漠和对工作的倦怠,她根本没有用心听“我”说话,也不知道我要说什么,只是敷衍应付,答非所问。( 4 分,判断正确 1 分,原因 3 分)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即可。 18.文中 A、 B、 C 三处都对“油锅”进行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 分) 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 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

28、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答案 : 描写油锅从“滚沸”到“安静”到“又沸腾”这一变化过程,暗示了“炸油条姑娘”精神面貌(生命状态)从年轻时的美丽到中年时的冷漠再到焕发新的热情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3 分) 19.文章结尾写到,“平淡的生活处处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联系全文,谈谈“陌生的魅力”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4 分) 答案 : “她”作为陌生人,以“她”美好的形象,唤起了少年的“我”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我”作为陌生人一句感激和赞美的话,改变了“她”对生活的态度。( 4 分) 四、综合性学习(共 6 分) 20.“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

29、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这项公益活动由北京市一家民间组织发起,很快就推行到全国。假如你是一名“光盘行动”的志愿者,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 1)学校食堂积极响应“光盘行动”,在校园网上倡议学生们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以下是部分学生的留言,请你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分) 宁馨儿:从 此刻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尊重汗水和创造。 晴空一鹤: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有一种意识叫珍惜,有一种美德叫节约。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符合身份,语言通顺即可。 答案 :略 ( 2)学习附近有一家酒店,每天都要倒掉顾客吃剩的很多饭菜。你打算向酒店王经理提一条减少浪费的具体建议,作为陌生人,你该如何跟王经理表达

30、你的看法?( 4 分) 解析 : 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称呼、身份,表达明确,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即可。 答案 : 示例:王经理,您好。我是“光盘行动”的志愿者,看到咱们酒店顾客的餐饮浪费比较严重,冒昧给您提个建议,您能否让服务员在点菜时提醒顾客要适量(为顾客提供“半份菜”“小份菜”),以减少浪费,希望您能采纳。( 4 分) 五、写作(共 50 分) 21.请从下面任选一题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认识深刻。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题目一:座右铭,本指古人放到座位右边用于自勉的格言,后泛指人们创作或抄录用于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警句。请以“我的座右铭”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以“给 _的一封信”为题写一封信,对象可以是亲人、朋友、偶像,也可以是心爱的宠物和花草等。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